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快讯:昆明理工大学2020研究生招生4409人,调剂学科、专业发布!男人心

快讯:昆明理工大学2020研究生招生4409人,调剂学科、专业发布!

4月22日,昆明理工大学发布了《昆明理工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公告》。相关信息摘录如下: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昆明理工大学2020年共有220个学科、专业(领域)招收硕士研究生4409人,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902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07人。复试拟安排复试拟安排在5月下旬后陆续进行,具体安排和要求后续发布。调剂学科、专业《昆明理工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学科、专业(领域)汇总表》其他有关考研调剂的相关信息请参见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官网。来源: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静笃

昆明理工大学2020研究生新生大数据:硕士4409人,男女比1.53:1

经过了漫长的等待,2020级的研究生终于跨越千山万水来与我们相遇啦!哇!好想知道这一届的学长学姐都是来自哪些地方呢。都是多大年龄?什么民族?有没有来自自己家乡的同学?没问题,你想知道的消息都在这里!让我们开始大揭秘吧!各省份人数分布所谓“他乡遇故知”,新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家乡遍及全国,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地图上有没有你的同乡吧。男女比例分布作为理工类院校,每年最受人瞩目的必定是男女比例环节。2020级硕士生男女比例为1.53:1,博士生男女比例为2.28:1。不出意料,大家的美好梦想依旧没有实现,所以一定要好好珍惜身边的小姐姐哦!其中,部分院系的男女比例却“令人堪忧”,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其中男生比例最高和女生比例最高 的TOP5院系吧。首先让我们恭喜机电工程学院勇夺男生榜冠军,其次咱们国际学院也在女生比例最高院系中拔得头筹。新生年龄分布常言道“有志不在年高”,新生入学年龄跨度很大,大多数同学年龄集中在30-39岁。而其中年龄最小的硕士生仅17岁,博士生仅22岁。新生录取专业分布2020级硕士录取专业人数TOP10依次为:电子信息,工商管理,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机械,材料与化工,土木水利,资源与环境,交通运输,生物与医药。2020级博士录取专业人数TOP10依次为:资源与环境,生物学,冶金物理化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有色金属冶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与化学,矿产普查与勘探,交通运输工程,环境工程。双一流高校录取TOP10虽然地处云南,但是咱们学校还是吸引了一大批来自各地双一流高校的优秀学生,下面让我们看看其中TOP10的双一流高校录取榜吧。新生姓氏分布我国姓氏众多,源远流长,华民族历史上的姓氏历来有百家姓之说,常云:“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你的姓氏有没有上榜吧。新生少数民族分布我国少数民族众多,本次新生入学,也有众多少数民族学生成为了昆工大家庭的一员。在这夏秋交接之际,又一批新生来到昆工这片红土地上,播种希望,根植梦想。莘莘学子,祝你们自此勇往直前,乘风破浪!来源:昆明理工大学 数据:新闻中心 研究生院 编辑:周麟 张东伟 图片:新闻中心 周麟 策划:菡萏 澄潭月影

公益心

雨中硬汉,为昆明理工大学工程测绘学子点赞!

测绘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国之重器,基础设施结构布局均需以测绘学作为基础。昆明理工大学工程测绘专业学子的专注让人们看到了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图为同学们为测绘实践进行前期策划)制定好计划之后,统筹人员与设备。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一条道路上5支测绘队伍。实际上,我们的队伍几乎丈量了昆明理工大学的每一个角落,将来还要运用所学本领,走遍全国各地。嗯!啥也不说了,这么大的雨,为我打call吧。好心疼那位戴帽子没有伞的女生,独自撑着器材,“享受”着雨的洗礼。昆工的汉纸们,不知道学校女生少,需要好好宝贝嘛……反正我没有女盆友,但以后会有的。嗯,会有的……谁说女子不如男?瞧瞧我们,巾帼不让须眉。该为昆明理工大学学子点赞吗?

老大妈

昆明理工大学公布20研究生一志愿复试名单!

自五月以来很多学校都公布了自己学校的复试的基本要求和一志愿的复试名单,这也是众多学子苦苦盼望的一件事情,公布复试要求和一志愿名单,这就可以让我们心里悬着的石头落了下来,可以更加认真投入到准备复试中来,复试完成之后,那么我们20考研就将圆满的结束,我们就会以另一种身份来继续深造下去。近日昆明理工大学公布了,自己学校的复试线和一志愿的复试名单,复试线是由学校根据教育部的规定所确定,复试采取差额复试的形式,差额比例一般按照120%进行复试,这也是大部分院校所采取的这一个比例,这样也不会失去公平性所在,让更多的人来参与录取更加优秀的考研学子。昆明理工大学的大部分专业都没有划定院线,只有少部分专业划了院线,其余的专业都是按照国家线所划定的,所以如果我们能够过国家线的话,那么就是有机会来参加复试的,并且昆明理工大学是位于云南省的一所二区的学校,因此对我们的要求是降低了,只需要我们能过二区线那么就是有机会参加复试的。并且学校公布的复试的一些具体的细则,以及需要准备的材料。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积极的准备复试所必备的资料,不要到该复试的时候而有所差漏,一更加完善的准备来迎接辅食的进行。需要强调的是昆明理工大学也会采取网络复试的一种形式,所以同学们一定要知晓这个通知,提前掌握一下网络远程复试的流程,不要手忙脚乱。20的考研即将结束,我们一定要抓住复试,个机会,不要辜负我们过去一年多的努力。积极的准备复试,一战成硕!

口欲察味

非211工程大学中,昆明理工大学占据榜首,不输211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创建于1954年,当时以原云南大学工学院为基础,创办了昆明工学院。此后,云南机械学院、云南煤炭学院、昆明工学院罗茨分院、滇南大学冶金机械系、滇西大学采矿机械系、云南铁道学院、甘肃工业大学(今兰州理工大学)钢铁冶金、滇南大学化工系先后并入昆明工学院。1995年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1999年原昆明理工大学与原云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昆明理工大学,是云南省属院校。云南工业大学是1994年由原云南工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昆明分院、电子科技大学昆明分部、云南化工专科学校合并组建。2011年学校又把云南省第一医院收为附属医院,开设了临床医学,在大学排名方面方面又获得了加分。所以,经过多次合并又开设了临床医学专业的昆明理工大学实力很强。昆明大学图书馆学校设有1个学部、27个学院、7个研究院、13个临床教学基地(含9个附属医院、3个教学医院、1个实习医院),3个应用人才培养基地,设有城市学院,专门培养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生;设有研究生院。学校现有教职工38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2300多人,包括3名全职院士;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2300多人,博士、硕士研究生 13000多人,留学生1600多人。学科专业设置情况如下:本科专业107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冶金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建筑学、环境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一级学科硕士点4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1种一级学科博士点18个(含1个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有色金属冶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环境工程学校的王牌专业有哪些呢?国家级特色专业:冶金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建筑学、环境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有色金属冶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环境工程省级重点一级学科:建筑与土木工程、矿业工程、地质工程、测绘工程、安全工程、冶金工程、材料工程、机械工程、工业设计工程、环境工程、工业工程、项目管理、物流工程、水利工程、动力工程、电气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仪器仪表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昆明理工大学共有24个学科评级在C-以上,最高评级有2个B+,B类学科共有4个,其它20个学科评级都是C类。后开设的医学类学科评级没有上榜。2019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学校共有2019届本科毕业生7258人,研究生2231人,学校有73.4%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就业,其中本科生在国企就业的比例为28.37%,另有642名毕业生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和部队就业,约占毕业生人数的6.77%。学校有918名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包含出国留学),占本届毕业生人数的9.67%,本科毕业生到世界500强、中国100强、云南省100强等企业就业人数达到了3060人,占比达到了42.16%,有大量优秀毕业生能够进入国内知名企业就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在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

东使宋卫

这5所“理工类”大学,虽然名气不大但实力强悍,就业率非常高!

1、昆明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创建于1954年,时名为昆明工学院,1995年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1999年原昆明理工大学与原云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昆明理工大学。是云南省规模最大、办学层次和类别齐全的重点大学,在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23个、省院省校合作共建重点学科9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74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27个。2015年以来,学校工程学与材料科学学科先后进入ESI排名世界前1%行列。2、齐鲁工业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地处山东省会——泉城济南,前身是创建于1948年的胶东工业学校。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权单位,是首批山东特色名校工程学校和“山东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被主流媒体评为山东省十大“最具社会口碑学校”、山东省“最具就业竞争力本科院校”。学校现有9个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学科,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3个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2个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1个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3、东北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坐落在吉林省吉林市,是吉林省重点大学,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社会体育人才培训和科研基地,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2012年学校入选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49年,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1958年定名为吉林电力学院,1978年更名为东北电力学院。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2005年学校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学校拥有“十二五”省级优势特色重点一级学科4个,重点培育一级学科2个,拥有“十一五”省级重点二级学科8个;拥有校级重点二级学科5个,校级重点建设二级学科5个。开设有38个本科专业,本科专业覆盖了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7个学科门类,另有专科专业5个。4、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始建于1949年,原名阜新矿业学院,在六十年代初期经院校调整,成为当时东北地区唯一一所煤炭高等院校,是原煤炭工业部隶属的两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全国煤炭企业前7名中的多位总经理或董事长毕业于此,学校素有煤炭行业"黄埔军校"的美誉 。学校建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工商管理硕士(MBA)、工程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17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拥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9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个本科重点支持专业(采矿工程、测绘工程)、6个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8个辽宁省示范性、特色(品牌)、综合改革试点。5、西安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简称“西石油”,位于世界历史名城古都西安。 西安石油大学是西北地区惟一一所以石油石化为特色的多科性普通高等学校,是陕西省人民政府和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共建院校、陕西省“十二五”期间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入选院校。学校拥有1个联合培养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及58个二级学科,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含11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6个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1个陕西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

守灵夜

这6所非“211与985”工程的理工大学,毕业生非常受欢迎!

1、昆明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简称昆工,创建于1954年(甲午年),坐落于云南省省会昆明市,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行业特色、区域特色鲜明,经济、管理、哲、法、文、艺术、医、农、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云南省规模最大、办学层次和类别较为齐全的省属重点大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有色金属冶金,国家特色专业8个:冶金工程、建筑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矿物加工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工程。在地质、采矿、矿物加工、有色冶金领域优势突出,曾与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同素有矿冶领域全国三强。再生资源与科学技术、生物工程、城市规划是省级特色专业。2、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简称“西理工”,坐落于古都西安,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教育部首批“卓越计划”高校,陕西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院校之一,是24所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扩大高校之一。 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21个学科为陕西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水利工程。国家特色专业10个:水利水电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工商管理。省属重点高校,在水利水电、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等领域优势突出。3、长春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由吉林省人民政府、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长春市人民政府共建,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111计划”。是一所以光电技术为特色,光、机、电、算、材相结合为优势,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享有“中国光学英才摇篮”的美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光学工程,国家特色专业7个: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光电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技术科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4、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共建的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重点建设高校。简称江理(早期简称冶院),是坐落在中国历史名城江西省赣州市和南昌市的老牌本科高校,是江西省政府确定的五所重点加强建设的高校之一以及国务院《若干意见》中重点支持建设的高校,是“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高校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单位;是宝钢教育奖评审学校。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和钢铁工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以煤矿、冶金、机械工程为特色和优势。安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稀土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是省级特色专业。5、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土木建筑、机械制造、环境能源学科特色鲜明,理、工、经、管、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的省属重点大学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特色专业4个: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建筑学、给水排水工程。在土木建筑、机械制造、环境能源学科上特色明显。素有山东“建筑师的摇篮”之称。6、桂林理工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是一所具有地质、材料、环境、旅游、土木、测绘、管理等学科优势,工、理、管、文、经、法、艺7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自治区重点大学。学校坐落在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山水甲天下的广西区桂林市。学校创建于1956年,是原国家重工业部、冶金工业部直属高校,1998年改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学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国家研究生、本科两个层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特色专业5个:环境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旅游管理。自治区重点高校,在地质学、测绘工程、化学化工、材料科学等领域特色明显。

三德

30个一流专业建设点!这所双非高校获批,进军一流学科底气很足!

根据国家教育部发布《关于公布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这所双非大学的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矿物加工工程、交通工程、环境工程、建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17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另外,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工程力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水利水电工程、采矿工程、资源环境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工程造价、市场营销、环境设计等13个专业获批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这所大学,就是昆明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是云南省综合性重点大学,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数据中国“百校工程”,是首批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六所高校之一,建立国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的两所高校之一,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昆明理工大学近年来,加快了创建一流学科的工作步伐,也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肯定。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昆明理工大学有24个学科被评估为C-以上。其中:(1)冶金工程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两个专业是B+水平。(2)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是B水平。(3)机械工程专业是B-水平。(4)另外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矿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6个专业是C+水平。(5)哲学、法学、生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专业是C水平。(6)数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9个专业是C-水平。本次昆明理工大学获得首批17个一流国家级本科专业建设点和13个省级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对昆明理工大学创建“双一流”大学工作的极大支持。希望昆明理工大学能够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2021年第二轮“双一流”高校评估中,取得突破。附:昆明理工大学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尊敬的网友,还有昆明理工大学创建“双一流”一流学科工作的拥趸们,您认为昆明理工大学创建一流大学的条件或许不成熟,但创造一流学科的条件应该是具备的!17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至少也会有1-2个开花结果的吧?!还有2个B+学科,1个B学科,2个B-学科也应该乘势而上,取得突破性成果的。祝愿昆明理工大学在2021年第二轮“双一流”高校评估中,圆满完成一流学科创建的愿望和历史使命。

祛箧第十

学科评估拥有80分以上学科,却落选双一流的大学

2017年12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淡化排名,根据“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按A、B、C三类九档进行排列。与此同时,各大高校的“双一流”建设正在进行中。双一流建设名单中140所高校的465个一流建设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表现却各不相同。首批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很大程度参考了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获得A+级学科的高校有较大概率入选双一流,新增的双非高校中17所拥有1个及以上的A+级学科。没有A+级学科却入选的高校只有8所,有A+级学科没入选的高校只有3所。这些高校学科评估拥有80分以上学科,但却落选双一流的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83。燕山大学:机械工程80。东北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80,工商管理80。沈阳药科大学:药学86。黑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学82。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81。华东政法大学:法学84。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82。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80,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85。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84,设计学80。扬州大学:兽医学81。福建农林大学:植被保护80。武汉体育学院:体育学81。海军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80。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80,测绘科学与技术87。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工程80。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文学84。华南农业大学:植被保护80,农林经济管理83。西南政法大学:法学84。昆明理工大学:冶金工程8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80。甘肃农业大学:草学80。新疆农业大学:草学80。这些学校虽然没有入选双一流,但是这些学校在各自领域也有着强悍的专业实力。尽管这些实力派高校遗憾无缘2017年“双一流”,但在有进有出动态调整机制的背景下,这些高校未来仍有很大竞争力跻身“双一流”。#大学#

得之也死

20考研人,这些普通院校的“亮眼”专业也是值得你考虑的!

以下院校均为非985、非211、非双一流,很多还是本科二本,但是它们在某一专业领域有超强的实力。下面我挑选出来这些国家级重点学科、特色专业以及进入ESI全球排名的学科,作为我们择校择专业参考。一、理工类1、浙江理工大学:截至2019年2月,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的学科 :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画、纺织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艺术设计、电子信息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河北地质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资源勘查工程、工商管理、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土地资源管理3、长春理工大学2017年光学工程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A类学科2019年化学、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国家重点学科:光学工程国防特色学科:光电子与激光技术、光传输与探测技术、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军工制造及其自动化、军工关键材料4、青岛科技大学:原化学工业部重点学科:高分子材料 、化学工程 、应用化学 、材料加工工程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5、武汉工程大学截至2019年4月,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用化学6、西安理工大学:ESI全球排名1%学科:工程学、材料学国家级重点学科: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水利水电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工商管理7、西安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采矿工程、安全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自动化、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8、西安工程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艺术设计9、安徽理工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安全工程、土木工程、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采矿工程、地质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10、辽宁科技大学学校拥有全国最为齐全的钢铁冶金学科体系原冶金工业部重点学科:钢铁冶金。国家级特色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11、安徽工业大学学校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三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国家级特色专业:冶金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12、内蒙古科技大学国家特色专业:冶金工程、采矿工程、自动化、稀土工程13、北方工业大学国家特色专业: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4、江西理工大学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和钢铁工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被誉为“有色冶金人才摇篮”国家特色专业:采矿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冶金工程15、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国家国防特色学科:系统工程与仿真、军用关键材料、军用机械设计及理论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属材料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16、河南理工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安全工程、采矿工程、测绘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地质工程17、河南工业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土木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粮食工程、计算机科学技术、电子商务18、太原科技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力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19、长沙理工大学ESI前1%学科:工程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会计学、能源与动力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交通运输20、湖南工业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艺术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印刷工程21、南华大学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临床医学、工商管理、预防医学、矿物资源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国防重点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22、天津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发酵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包装工程、生物工程、轻化工程23、大连交通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土木工程24、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作为中国两所专门培养中国气象人才的高等院校之一,在大气探测技术与装备、大气科学理论与应用、现代气象服务方面构建了完整的学科体系。国家级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大气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信息与计算科学25、东华理工大学国家特色专业: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放射性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学与水资源工程(放射性水文地质)、环境工程(辐射环境监测)、测绘工程(放射性矿山地形测量与核电工程测量)国防重点专业(1个):资源勘查工程。26、哈尔滨理工大学国家重点学科: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国家级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信息与计算科学、金属材料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7、沈阳工业大学国家重点学科:电机与电器国家级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工程28、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家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森林培育、木材科学与技术国家级特色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工业设计、食品科学与工程、土地资源管理、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29、昆明理工大学国家重点二级学科:有色金属冶金国家重点培育二级学科:环境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冶金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建筑学、环境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30、西安石油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31、南京工业大学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获得A类等级。国家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覆盖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生物化工、工业催化5个二级学科)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生物工程,安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32、西安建筑设计大学中国“建筑老八校”之一,原冶金工业部直属重点大学。2016年11月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国家重点学科:结构工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环境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艺术设计二、医药类1、山东中医药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医史文献。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中医内科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制药工程。2、大连医科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医学检验、药学3、河北医科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基础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法医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4、辽宁中医药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医心病学、中医脾胃病学、中医肺病学、中医内分泌学、中医肛肠病学、中医儿科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临床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护理5、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药学学科排名并列第一、中医学学科排名并列第四,成为全国获评“A+”学科的三所中医药院校之一。国家重点学科:中药学(一级学科)、方剂学、中医妇学、中医内科学(培育)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医学、中药学、药物制剂、针灸推拿学6、哈尔滨医科大学国家重点学科:药理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外科学(普外)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第二类特色专业)、预防医学(第一类特色专业)、麻醉学(第一类特色专业)、医学影像学(第一类特色专业)、药学(第一类特色专业)7、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药理学和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国家重点学科:皮肤病与性病学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中药药理学、中医肿瘤病学8、广州医科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内科学(呼吸系病)国家特色建设专业:临床医学、医学检验9、湖南中医药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10、山西医科大学国家重点学科:生理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药学、护理学11、重庆医科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内科学(传染病)、儿科学、神经病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医学检验、药学、护理学三、农林类1、新疆农业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草业科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水利水电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园艺、水利水电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种子科学与工程、动物科学、农学、草业科学2、河南农业大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作物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国家级特色专业:农学、动物医学、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园林、植物保护、林学、烟草学3、内蒙古农业大学国家重点学科 :草业科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农业水土工程、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物医学、动物科学、草业科学、林学、农业水利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学4、福建农林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植物病理学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国家级特色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生物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植物保护、林学、蜂学、农学、动物医学、园林5、湖南农业大学动植物科学领域、农业科学领域的ESI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1%。国家级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农学、植物保护、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茶学、动物科学6、山东农业大学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国家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果树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物科学、农学、园艺、植物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植物保护、蚕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医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7、甘肃农业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草业科学四、教育类1、山东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教育学原理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科学、物理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化学、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音乐学2、 福建师范大学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音乐与舞蹈学排名A-国家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美术学、体育学类、汉语言文学、音乐学、英语、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科学、经济学、历史学3、天津师范大学化学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国家重点学科:政治学理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4、西北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中国古代文学国家级特色专业: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美术学、汉语言文学、地理科学、物理学、历史学、化学、生物科学5、河北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学科:细胞生物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生物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师范教育)、历史学、体育教育、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五、财经类1、江西财经大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产业经济学国家级特色专业:金融学、市场营销、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政学、法学2、东北财经大学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应用经济学评估结果为A;工商管理评估结果为A-;统计学评估结果为A-。国家重点学科:财政学、产业经济学、会计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数量经济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财政学、统计学、税务、保险学、工程管理、旅游管理3、天津财经大学国家重点学科:统计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工商管理、金融学、财政学、经济统计学六、其他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英语、法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会计学、日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服务外包领域)、东亚语群2、南京艺术学院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五个一级学科全部跻身前六。其中,美术学获评A等级,音乐与舞蹈学、设计学获评A-等级。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美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动画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绘画专业、音乐学专业、表演专业3、燕山大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国家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材料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自动化4、扬州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作物栽培与耕种学、预防兽医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物医学、农学、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水利水电工程、汉语言文学。5、汕头大学化学、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全球1%行列。国家重点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