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开启IPO,业绩对补助收入依赖较大七围八围

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开启IPO,业绩对补助收入依赖较大

伴随科创板和创业板IPO注册制的推进,更宽松的条件,引发了更多企业冲向A股上市,日前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钢矿院”)的IPO申请就获得了上交所的受理。按照IPO招股书的介绍,中钢矿院本次由民生证券承保,拟在上交所科创板公开发行不超过101,372,242股,占发行后股份总数的比例不低于25%,寻求募资3.61亿元,用于发展国家级研发平台研发能力提升与矿产资源绿色高效新技术研发项目、7000 吨/年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珠建设项目和300 吨/年碳气凝胶新材料建设项目。中钢矿院前身是始建于1963年的冶金工业部黑色冶金矿山研究院,如今主要从事以矿产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为主的技术与工程服务业务,以及以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珠为主的新型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业务。报告期内的2017-2019年及今年上半年,中钢矿院分别录得营业收入3.04亿元、3.38亿元、5.01亿元和2.80亿元,期间对应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56.86万元、1478.64万元、4542.84万元和4209.85万元。净利润并未实现稳健增长,作为“研究院”,中钢矿院的研发投入也不算高,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都维持了在5%左右:5.94%、5.04%、4.71%、4.93%,同时中钢矿院在IPO前的2017年还出现了对股东大肆现金分红1.64亿元惹争议的一幕。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中钢矿院的利润贡献中各类补助作用实在太突出。报告期内该公司收到的各类补助总额分别为3,759.37 万元、4,676.50 万元、3,782.80 万元、2,094.50 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33.11%、227.01%、74.54%、38.91%。可以说,中钢矿院的业绩对补助存在较大的依赖性,尤其是2017-2019年,补贴对净利润的贡献占比实在太大,今年上半年才稍微“能看”。如果算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事项后的净利润,中钢矿院在报告期内则分别录得-2168.28万元、-2197.81万元、1177.62万元和2352.13万元。这样的中钢矿院,即使成功上市融资,未来业绩能否迎来放量,继续逐步降低补贴的影响,也依然存疑。

分水岭

2020年考研调剂信息: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招生调剂信息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123同学认真查看,调剂的注意事项,符合条件的同学可以联系招生单位。考研调剂信息收集非常重要,考研调剂加油!阿生师兄会发布更多调剂信息。

交谊舞

长沙矿山研究院专家组对隆回县百山洁具有限公司进行“体检”

9月4日,长沙矿山研究院专家组受省安监局安全技术中心委托对隆回县工业园粉尘涉爆企业百山洁具有限公司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体检。专家组向百山洁具有限公司管理层及隆回县安监局传达了湖南省安监局的工作要求,企业方代表向专家组介绍了百山洁具的基本情况,随后专家组同隆回县安监局执法人员一起对百山洁具有限公司木制品加工车间、组装车间、喷漆车间、存储仓库等场所进行了全方位检查。检查结束后,专家组对企业作业车间在除尘系统,防火防爆设备,加工打磨设备,粉尘清扫、电器布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馈并向企业提供了整改意见和解决方案,县安监局要求企业对专家组反馈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

德则不冒

长沙矿山院首台小型智能采矿台车下线,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3月19日,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小型智能采矿台车CSY50B成功下线,该设备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我国小型智能化采矿凿岩装备的空白。CSY50B小型全液压智能采矿台车是长沙矿山研究院集几十年技术积淀的又一创新成果,攻克了复杂作业机构小型化、智能化、高可靠性、低成本关键技术,有色金属协会组织的评价认定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该项目也获得了五矿集团科创基金立项。CSY50B采矿台车相较其他同类产品有如下特点:模块化设计,便于产品升级换代;针对国内中小型矿山定向研发,适用性强;可远程地表控制和单排炮孔自主作业,智能化水平高;开放式软硬件平台,系统扩展性、兼容性强,易融入矿山管理系统平台。该装备的成功研发解决了各类地下矿山上向扇形中深孔的精准快速钻凿问题,可为智能矿山建设提供支撑。CSY50B采矿台车成功下线当天,矿山院总经理殷志伟、副总经理李诚星、褚洪涛前往总装车间指导工作。在观看设备演示后,殷志伟对CSY50B采矿台车的整体性能给予充分的肯定,并指出:市场是装备性能的试金石,矿山院要继续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创新研发。CSY50B采矿台车是我院研制的第一台小型智能采矿台车,该产品的顺利下线为我院的矿山装备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也将助力矿山院的装备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红云岗

谢建辉:展示新形象 开发新成果 作出新贡献

谢建辉在长沙矿山研究院和长沙矿冶研究院调研时强调展示新形象 开发新成果 作出新贡献华声在线8月13日讯(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邓晶琎)今天,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谢建辉在中国五矿集团长沙矿山研究院、长沙矿冶研究院调研。在长沙矿山研究院后湖实验基地、桃花岭实验室,以及长沙矿冶研究院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试基地、海洋采矿科技中心,谢建辉详细了解了产品开发、技术研发、成果应用等情况。谢建辉感谢中国五矿集团及长沙矿山研究院、长沙矿冶研究院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所作贡献。她指出,“两院”国家级平台多、科研力量强、科研成果好、产业化程度高,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精神,抢抓国家战略机遇,立足自身基础和优势,展示新形象、开发新成果、作出新贡献,不断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谢建辉要求,相关部门和地方要全力支持“两院”发展,加强规划、平台、专项、政策等支持,科学谋划“十四五”发展,争取国家布局更多平台,加大相关专项和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对口联络机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两院”要坚持需求导向、融合方向,深化央地融合、陆海融合、多维融合,以湖南为“主战场”,以项目为载体,推动更多成果在湖南转化。

战洪图

勘查研究院吴盾博士出席中国矿业科技大会并作学术交流报告

12月9-13日,2020(第十一届)中国矿业科技大会在马鞍山召开。马鞍山市市长袁方、中国宝武集团副总经理郭斌、中钢集团副总经理王文军出席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蔡美峰、武强、邵安林、王运敏等知名专家参加。本次大会为矿业领域各类研究成果展示搭建了开放的平台,是一次高水平、高层次的大型学术会议。我局勘查研究院博士吴盾应邀参会并作学术报告。 会上,吴盾博士受邀作了题为“金属矿山小尺度工业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与信息化平台构建”的学术报告,重点展示了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勘查研究院在矿山重金属污染修复方面取得的丰硕学术研究成果及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重要贡献。吴盾博士的学术报告,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和赞誉。吴盾博士的学术报告,不仅充分宣传了我局的公益性职能以及在矿山生态修复领域取得的学术成就,展示了我局勘查研究院在矿山生态环境修复领域的水平,也极大地提高了我局及勘查研究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勘查研究院积极响应国家绿色矿山发展政策,成立了以吴盾博士团队为主的表层生态环境中心,以矿山生态环境修复为目标,积极探索相关的先进技术与创新发展模式。 据悉,中国矿业科技大会是由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矿山技术委员会、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等100多家矿业科研设计院所、高等院校、大型矿山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等单位战略联合主办的行业技术交流盛会。大会自2010年创办至今,先后在苏州、西安等10余座城市成功举行,累计超过6000人次参会,参展单位数百家,是行业内名副其实的高端技术交流与装备展示平台。图为2020(第十一届)中国矿业科技大会环保与生态修复分论坛汇报演讲现场刘 昊/文 吴 盾/图【来源: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铁皮鼓

拾起卖|城市矿山智能研究院参观拜访科大讯飞天津智汇谷

7月3日,天津拾起卖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天津城市矿山智能研究院的相关工作人员在执行院长张永畅、副院长张菲菲的带领下参观拜访了科大讯飞天津智汇谷。天津智汇谷负责人郭华先生热情接待了研究院参观人员。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成立,2008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我国语音技术产业化方向的“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入选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中国信息产业最高荣誉“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天津智汇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2017年由科大讯飞与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合作成立,致力于打造天津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培育开发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和人才,截至2018年5月已吸引了10多家信息化或人工智能技术企业入驻。拾起卖一行人员首先参观了科大讯飞天津基地的人工智能体验中心。在负责人的介绍下体验了讯飞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在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慧法院、智慧家庭等各行业领域的应用情况。同时,也充分了解了科大讯飞在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和双创生态方面的成果,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智汇谷负责人郭华总经理向大家介绍了人工智能领域近年来取得的技术突破和成果,分享了依托智能科技资源,双创平台的运营模式和发展状况,以及科大讯飞在“讯飞开放平台”、“AI大学”“智能硬件”等方面的服务经验。在智慧教育领域,科大讯飞智慧教育系列产品已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加坡等海外市场广泛应用,与13000余所学校建立合作,服务师生数超过8000万。作为在京津冀重点打造的业务线,目前,天津市已经有150多所学校正在使用智学网、智慧课堂,智慧校园、新高考走班选课等产品。在智慧医疗领域,“智医助理”在2017年高分通过国家职业医师资格考试综合笔试测评,超过了96.3%的考生,这是人工智能在全球首次具备全科医生的潜质,目前“智医助理”机器人已在合肥社区正式上岗,已能辅助诊断200多种疾病。参观结束后,来自城市矿山智能研究院的参观人员和智汇谷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沟通洽谈。张院长详细介绍了拾起卖集团公司的情况,以及今后在智慧城市、智慧物流等方面的发展规划。智汇谷相关负责人也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路径以及科大讯飞近年来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技术突破和成果。在交谈中张院长和智汇谷负责人就AI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AI技术如何应用到再生资源行业,助力再生资源行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也希望这次参观拜访可以建立良好的合作基础,为今后创造机会展开更深入的合作,一起努力创建智慧城市。

神笔

矿业人总结:2019年智慧矿山大事记,值得收藏

1月2日国家煤矿安监局1号文公布了《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聚焦关键岗位、危险岗位,重点研发应用掘进、采煤、运输、安控和救援5类、38种煤矿机器人,对每种机器人的功能提出了具体要求。1月14日鄂尔多斯门克庆煤矿,地面600m下的设备伴随着轰隆隆的声音相继开启,标志着国内首个深部冲击地压煤层大采高智能化工作面——门克庆3103工作面,建设成功。1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旗下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北方股份公司研制的国内首台无人驾驶电动轮矿车,成功下线进入调试阶段。这让中国成为了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涉足矿用车无人驾驶技术的国家。1月19日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黄玉治在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以机器人研发应用引领煤矿“四化”建设,国家煤矿安监局已公布《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鼓励支持煤矿企业与国内外科研单位、机器人制造企业开展合作,加快推进研发应用。1月22日国内首台人工智能(AI)煤矸分选机器人在开滦集团诞生。1月26日兖矿集团煤矿智能开采试验中心在济南揭牌成立。该中心主要负责建立集智能开采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测试、实验、服务于一体的技术开发平台,组织开展智能开采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技术开发与验证、成果推广转化、人才培养共享等工作,对智能开采系统体系建设提供指导性意见。2月28日陕煤集团、陕西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西安组织有关专家对王国法院士主持的“智慧煤矿巨系统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示范矿井建设”项目立项方案进行了评审。3月1日北京高科大学联盟一流本科教育论坛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举行。校长葛世荣表示,学校将面向深地、深海、深空,建设世界一流的地矿专业群,如智能采矿、太空采矿、清洁低碳能源等。3月 国内首个深部冲击地压煤层大采高智能化工作面——门克庆3103智能化工作面顺利通过验收。3月江苏省2019年安全改造项目建设方案论证会上,徐州李堂矿业公司薄煤层综采自动化控制安全改造项目通过论证,成为江苏辖区煤矿首个上马无人工作面的矿井。3月22日山西精英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共同研发建设“煤矿大脑”,为煤炭安全生产提供“智慧”支撑。4月1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智慧矿山与机器人研究院揭牌。4月4日榆北煤业公司、曹家滩矿业公司、陕煤集团技术研究院、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西安重装集团、西煤机公司6家单位在西煤机公司签订了“煤矿智能化快速掘锚成套装备”项目联合开发合作协议。4月8日第十三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河南跃薪智能机械有限公司、洛钼集团、华为公司联合宣布:开发出国内首个无人采矿5G应用技术成果。4月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公布2019年认定山东省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名单的通知》,山东能源集团组织申报的“山东省煤矿智能开采工程实验室”正式获批准建设,成为山东能源集团又一省级科研创新平台。5月24日辽宁省第一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小青矿北二407智能化工作面开采成功,智能化率达95%以上。5月27日龙滩煤电公司矿井3124南工作面成功进行了智能化综采试车,标志着四川省煤矿开采正式迈入智能化开采序列。6月4日“煤炭开采技术发展高峰论坛”在天地奔牛隆重召开,发布了年产2000万吨智能综采输送装备。6月希迪智驾(CIDI、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针对矿区的特点研发的智慧矿山无人驾驶矿卡在内蒙某矿场正式投入使用,并且提供虚拟驾驶舱远程遥控驾驶、四路视频回传、驾驶模式切换、紧急情况介入、车辆状态远程监控等功能。6月20日淮北矿业、四川航天智能化开采技术研发联合中心揭牌。7月1日中国矿业大学与石家庄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及掘进机器人群、重载多功能作业机器人、电动胶轮车无人驾驶三项技术合作协议。7月2日易控智驾对外宣布公司已于今年6月中旬完成6000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由兴韬投资独家投资。【易控智驾】本轮融资和信息披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广纳国内外无人驾驶高端技术人才。7月3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十矿千米井下,随着远程控制室内主控手按下启动按钮,河南省首个智能化综合采煤工作面正式运行,这标志该集团煤矿开采进入智能化时代。7月7日中国煤炭学会和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共同发起成立煤矿智能化技术创新联盟。7月16日深地资源智能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和装备研究与示范重大专项项目在山东兖矿集团通过专家论证。该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全息地质构建、冲击地压防治、深部智能掘进、智能安全综采、金属矿产开采等。7月6日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应急科学研究院、智能矿山研究院、矿山大数据研究院、土地生态研究院、深部开采与冲击地压防治研究院和澳大利亚矿业研发中心揭牌。7月17日山东能源临矿集团院士工作站、智能采矿临矿学院揭牌。7月29日同煤集团首创研制的KLJ7型矿用智能链臂锯切顶机取得试验成功,开创了机械装备井下快速切顶、开槽卸压的先河,推动了无煤柱工作面切顶工艺由“人工爆破切顶”向“机械精准切顶”转变,实现了“装备改变工艺”的革命性变革。7月29日机器智能与数据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上海伯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继续推进泛在机器人技术在“智能矿山”场景的落地。7月下旬我国煤炭行业首批基于5G技术实现驾驶无盲区的大型矿车正式在内蒙古扎哈淖尔露天煤矿投入运行,实现煤矿生产无盲区智能监控。8月1日华威矿业与慧拓无限首台无人矿卡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突破。8月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法为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智慧矿山实验室”揭牌。8月8日由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公司及宁夏广天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建设的“共建智慧矿山实验室”在银川经开区育成中心揭牌,这标志着国内首家“可视化智慧矿山实验室”的全面建成。8月14日国家煤矿安监局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京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航空科技助推煤矿智能化开采和机器人研发应用。8月19日阳煤集团公司与太原理工大学签署协议,将联合建设矿井“智能通风与灾害管控实验室及科技成果转化基地”。8月20日兖矿集团与山东联通、中兴通讯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揭牌“5G+智慧矿业联合实验室”。8月21日由国家煤矿安监局主办的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煤矿机器人专题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以“跨界合作,大力推进煤矿机器人研发应用”为主题,倡导全社会参与煤矿机器人跨界合作、研发应用,实现煤炭行业安全高效发展。8月21日河南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河南省煤矿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8月23日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康格公司正式建成全国首套智能化充填系统。该系统运营后,充填人员由以前的22人减少到6人,充填效率提升30%以上。8月26日国际首个在用矿卡无人驾驶运输系统在包钢研发成功。包钢、北京踏歌智行科技有限公司举行了“露天矿无人运输系统技术”评审会。8月29日由深圳大学主办,北京科技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承办的面向2035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深层固体资源智能化流态开采”研讨会在湖南长沙顺利召开。9月2日贵州省科技厅联合贵州省能源局发布《贵州省“关键4%”煤矿机械化开采技术榜单》,旨在攻克“关键4%”煤矿机械化开采难题,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推动贵州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的转型发展。9月5日中国移动与阳煤集团、华为公司在山西太原签署5G业务框架合作协议。三方将联合开展5G+智慧矿山应用合作,成立5G通信煤炭产业应用创新联盟。9月12日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智控分院开发的综掘机远程可视化控制系统在新汶集团孙村煤矿全面完成地面及井下调试工作。9月29日枣矿集团在总部隆重举行“智能开采研究院”揭牌仪式。10月10日江铜旗下的城门山铜矿联合华为、中国移动、航天重工、山推股份等国内知名通讯制造、工程装备、通信运营商联合打造出国内首个有色矿山车联网“中国版”。10月15日贵州印发《深入推进贵州省煤矿智能化、机械化升级改造攻坚方案(2019-2020年)》10月20日河南理工大学智能开采研究院揭牌仪式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楼举行。10月30日-11月2日第十八届中国国际采矿展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办。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波兰、澳大利亚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640家厂商参展,展览面积超过7万平方米,参观人数预计超过10万人。10月30日“智慧矿山工业互联网5G+专业委员会”在京成立。10月下旬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2019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立项的通知》,中国矿业大学“地下空间智能控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正式获批立项建设。10月30日三一重装矿用无人驾驶纯电动宽体车在京发布。10月30日煤矿智开采及机器人研发应用入列产业结构调整(鼓励类)目录。11月13日中国移动山东分公司携手华为在山东黄金矿业(莱西)有限公司成功部署首批5G基站并进行应用组网,实现了负500米矿井的5G全覆盖,并成功开通无人驾驶电机车运输系统,这是国内首次实现5G在矿业井下作业场景的部署及应用,标志着5G使能智慧矿业迈出关键的一步。11月14日中国联通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北京签署地下空间5G技术创新应用联合实验室组建协议。11月18日阳煤集团携手中国移动、华为公司,成功部署全国首个煤矿井下5G基站并组网应用,实现了矿井主巷道、运输巷道的5G覆盖。11月20日内蒙古移动联合华为在准格尔旗麻地梁煤矿成功部署井下5G基站并组网应用,实现了矿井主巷道、运输巷道的5G信号覆盖。11月23日国家煤矿机器人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大会暨2019国际智慧矿山创新论坛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举行。12月5日山东省印发《山东省煤矿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12月21日由96家单位发起成立的中国矿业联合会智能矿山工作委员会在北京正式成立,旨在加快推进我国矿业领域科技创新,推动我国矿业转型升级,引领矿业绿色智能高质量发展。12月21日2019平行智能大会“无人矿山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吸引了众多来自著名高校、主机厂、能源企业、设计院、协会、投资界的专家、领导和嘉宾出席,深度交流了矿区无人驾驶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

瑞穗

18位央企科研人员当选两院院士,祝贺!

今天,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新当选院士名单。2019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4名院士和20名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选举产生了75名院士和29名外籍院士。此次两院增选院士名单中共有18名央企科研人员入选其中中国科学院共有2名中国工程院共有16名↓↓↓中国科学院技术科技部毛 明 1962年9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二〇一研究所毛明,中国兵器首席科学家,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〇一研究所研究员,99A坦克总设计师,担任国防973技术首席、国防科工局基础科研先进设计领域专家组组长等职务,长期从事装甲兵器总体技术、越野技术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排名第1、第2)、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排名第1),出版著作3部,发表论文80余篇,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8件,为兵器科学技术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荣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并荣获全国杰出科技人才、央企楷模、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荣誉称号。祝学军 1962年12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祝学军,硕士研究生,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战术武器系列总设计师、型号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单忠德 1970年1月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单忠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院集团技术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数字化机械装备与先进成形制造技术研究,在自动染色数字化装备、数字化无模铸造复合成形技术与装备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推动纺织、铸造行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与重大技术装备创新。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等奖励。起草国家、行业等标准规范13项,出版学术著作4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入选第一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青年创新奖等,指导培养硕博士38人。作为主任建立并主持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2018年科技部评估优秀),主持组建获批国家轻量化材料成形技术及装备创新中心。徐 青 1960年10月中船重工(现与中船集团重组合并)第七〇一研究所 徐青,毕业后一直在中船重工(现与中船集团重组合并)701所从事驱护舰研究设计工作。他从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做起,37年时间,用自己超乎常人的努力,成长为我国驱护舰领域新一代领军人物。他先后担任多型护卫舰和大型驱逐舰总设计师,在军委科技委、军委装备发展部等国家部委、机关组建的多个学术组织中担任专家,为实现我国驱护舰跨越式发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做出重大贡献。2016年被聘为中船重工集团首批首席技术专家。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均排1)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6项;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被评为“船舶设计大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防科技工业十大创新人物”等。杨树兴 1962年11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二〇三研究所杨树兴,中国兵器首席科学家,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三研究所总工程师,担任国务院、中央军委军工产品定型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防973技术首席等职务。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排名第1、第3和第6)、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第1)、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1),授权发明专利41项,出版专著《旋转弹动态稳定性理论》,发表论文185篇。获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防科工委型号研制一等功、百千万人才工程、光华工程科技奖等荣誉。朱广生 1963年1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朱广生,博士研究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担任多个型号产品的总设计师。先后被授予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家级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称号,入选1999年度“百千万人才”工程,2000年被授予航天科技集团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部委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2009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14年获航天科技集团2013年度航天功勋奖。2018年获“中国航天基金奖特别奖”。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魏毅寅 1962年9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魏毅寅,1984年8月参加工作,航天工业部三院三部飞行器导航控制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工学博士学位,研究员。曾担任国家重点型号总师、总指挥,作为我国航天型号方面的专家,在其从事型号设计、制导控制系统技术研究与应用期间,攻克了诸多关键技术,取得了系列成果,为实现我国有关航天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作出了突出贡献。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刘正东 1966年10月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刘正东,现任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钢铁研究总院首席专家,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均排名第一)、省部级特等奖2项(1项排名第一)、省部级一等奖4项(2项排名第一)等。刘正东教授近30年来一直在第一线从事超超临界火电站、核电站和潜艇核动力工程用钢冶金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研究,是我国超超临界火电站、核电站和军用核动力工程用钢及其冶金制造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使我国火电和核工程用钢及其冶金技术跃居世界前列。彭 寿 1960年8月中国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彭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劳动模范,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23届国际玻璃协会主席。现任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凯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寿开发出高品质浮法玻璃、光伏玻璃、超薄信息显示玻璃等多种新型玻璃材料,支持了我国汽车工业、光伏产业、信息显示行业的快速发展。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国际玻璃协会终身成就奖、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奖项。彭寿长期聚焦国家玻璃新材料重大需求,建立了我国玻璃工业技术创新体系,研发制造出国家新兴产业急需的系列玻璃新材料,保障了国家信息显示产业安全,引领我国玻璃科技与产业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郭旭升 1965年4月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分公司郭旭升,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自然地理学硕士,现任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总经理。郭旭升同志一直工作在油气勘探科研生产第一线,在页岩气和超深层天然气勘探理论研究、技术攻关和实践方面,取得多项重要进展和突破。发现了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涪陵气田、首个超深层生物礁大气田——元坝气田。主持或参加完成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攻关及生产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发明专利6项,公开出版学术著作4部,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7篇。他是“新世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2年被评为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3年获得第十三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014年荣获中国首届“杰出工程师”奖,2016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李 宁 1958年7月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李宁,教授级高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首席技术专家。翁文波院士和谭廷栋先生培养的我国首位地球物理测井学博士。40年来先后担任二十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项目负责人,是国家油气重大专项项目“测井重大装备与软件”的首任项目长。在地球物理测井理论方法研究、复杂储层测井评价体系建立以及大型测井软件研发三个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和省部级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获第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被俄罗斯欧亚地球物理协会授予“为测井技术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者”。其科研团队获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工人先锋号”和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李宁创新团队”奖。罗 琦 1967年10月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罗琦同志长期从事核动力设计研发工作,先后发表论文26篇,专利20余项。罗琦同志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项,个人一等功和个人二等功各1次,获中国杰出质量人奖,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央企业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等荣誉称号。舒印彪 1958年7月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舒印彪,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36届主席,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舒印彪长期从事超/特高压输电重大工程建设和关键技术研究。为实施“西电东送”国家重大战略,依托三峡送出和特高压示范工程建设,开展了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输电技术研究,突破了超/特高压输电工程电压和容量提升的瓶颈。主持三峡500kV超高压输电关键技术研究和重大示范工程建设,实现了从依赖国外到自主化的转变;主持±800kV直流和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关键技术研究,建成世界上电压最高、容量最大的向家坝至上海特高压直流工程和晋东南至荆门特高压交流工程。成果促进了全国电网互联,推动了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开发。他主导制定超/特高压系列标准,使我国特高压电压标准成为国际标准,是我国标准国际化的开拓者之一。被选举为首位中国籍IEC主席。王运敏 1955年10月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王运敏,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中钢集团马矿院金属矿山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致力于金属矿山开采关键技术研究工作,主持并承担了30余项国家与省部级重点课题的研究与应用工作。多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行业特等奖2项、一等奖7项。研究成果已在我国95%以上的金属露天矿应用,为我国金属露天矿采矿工程技术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徐 建 1958年8月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徐建,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总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工业工程振动控制”和“工业建筑抗震”技术研究三十年,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航空航天,冶金电力、国防军工等领域的重大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主编国家标准10部,授权发明专利19项。在工业工程振动控制领域,突破了长期制约我国高端装备精准高效运行的瓶颈;在工业建筑抗震领域,解决了工业工程输变电关键设备抗震性能评价的难题。徐建1997年入选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全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先进个人”“我国建筑振动标准化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称号”。张喜刚 1962年3月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张喜刚,教授级高工,全国工程设计大师,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36年来,负责完成了国内外特大型桥梁工程设计和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交通运输重大科技专项等重大科研项目30余项,紧密结合重大工程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对推动中国和世界桥梁技术发展、提升中国桥梁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作出重要贡献。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发明专利12项,主编专著7部和标准规范6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杰出土木工程成就奖”、国际桥梁大会(IBC)最高奖“乔治·理查德森奖”、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百年重大土木工程项目杰出奖”(全球共10项)和“百年优秀咨询工程师”(全球共6人),并获首届“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工程管理学部曹建国 1963年8月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曹建国,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他长期从事航空航天技术研发和工程管理工作,是我国武器装备系统仿真技术的领军者之一,主持某重点型号导弹武器系统研制并推动系列化发展,构建实施以重大专项目标为牵引的航空发动机工程管理体系。先后任国家某重大科技工程总指挥、国家“两机”重大科技专项航空发动机工程总指挥,兼任中国仿真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协航空发动机产学联合体主席。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2项,全国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2项,国防科技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2项,荣获国家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中国青年科技创新十杰、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孙丽丽(女) 1961年9月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孙丽丽,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正高级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开发了高效环保芳烃集成设计技术,在芳烃自主技术工程创新上填补了国内空白;研发了原油清洁高效转化系列工程技术,在炼油技术集成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攻克了高酸天然气净化关键技术,解决了高酸天然气超大规模安全高效净化处理的世界性难题;主持建成了首套自主技术芳烃联合装置、我国首座单系列千万吨级炼厂、世界第二大高酸天然气净化厂和我国最大海外合资炼油项目—2000万吨/年沙特延布炼厂等多项标志性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二等奖2项;获全国工程勘察设计金奖1项,全国工程总承包金钥匙奖3项;获菲迪克杰出项目奖;获美国普氏能源最佳建设项目奖;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政府特贴专家等荣誉。获授权专利36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019年新当选院士名单↓↓↓———— / END/ ————

里程碑

安徽省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实验室在淮河能源集团工程院正式揭牌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日前,经安徽省发改委批复,由安徽大学、煤炭开采国家工程技术研究院联合建设的安徽省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实验室在淮河能源集团工程院正式揭牌。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安徽两淮矿区作为我国14个亿吨级煤炭基地,为人口密集、水网发达的粮食主产区和生态脆弱区。随着资源的规模化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越发突出,例如土地丧失、沉陷区积水、污染严重、生态系统紊乱等。根据建设计划,安徽省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实验室将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生态强省”发展战略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围绕集团公司采煤沉陷区和我省金属矿山矿业废弃地生态修复等问题,聚焦两淮流域矿山开采条件下的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明确矿山环境保护、矿山生态修复、矿山资源化利用3大研究方向,开展技术创新攻关,研发成套关键技术,并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努力破解企业及省内矿产资源开采所面临的沉陷区治理重大问题。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煤炭市场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