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举行李捷理客座研究员聘任仪式杜顺

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举行李捷理客座研究员聘任仪式

齐鲁网威海7月5日讯(记者 李志鹏)日前,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举行聘任仪式,聘请李捷理教授担任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东北亚学院副院长张景全主持聘任仪式并颁发聘书,山东省吴孟超医学科技教育基金会理事长侯元涛参加仪式。李捷理教授是继山东省吴孟超医学科技教育基金会在威搭建人才引进平台,引进吴孟超院士及其团队之后,引进的第一位美籍华人教授。2018年,通过基金会牵线搭桥,李捷理教授为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师生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演讲,并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特聘一级教授张蕴岭,威海校区党工委副书记、东北亚学院院长赵玉璞进行了深度交流。2019年3月,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揭牌成立,目标是瞄准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围绕国家发展模式、大国关系、国际经济与贸易、全球治理等重大问题开展战略性、前瞻性、政策性研究,打造政府和社会信得过、用得着、离不开的国内一流的高端智库。李捷理教授的研究方向侧重历史与比较社会形态研究,社会政策和发展,国家与社会关系,冲突与解决方略,现代化与民主化,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符合国际问题研究院需求,研究院决定聘请李捷理教授担任客座研究员。聘任仪式上,张景全副院长代表研究院向李捷理教授表达了欢迎,同时希望李教授根据自身研究领域,结合当下形势,每年为研究院献言献策,供研究院进行参考研究。李捷理教授表示,非常荣幸能够成为研究院成立以来第一位客座研究员,他将针对某些领域的格局变化、有征兆可能发生的大事件,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理解,整理出意见供研究院参考,为中国与世界的和平发展贡献力量。山东省吴孟超医学科技教育基金会理事长侯元涛表示,此次基金会能够促成李捷理教授与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深度合作,是去年海外“引智引才”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基金会将一如既往的为双方的合作提供服务。

菩提

让《今日聚焦》新闻专栏成为政治传播领域的新风向标——访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夏学民

“用新闻的力量推动进步!”这是浙江卫视《今日聚焦》栏目的口号。自2014年创办至今,该电视新闻专栏聚焦浙江省境内的环境污染现象和土地违法行为,毫不留情地进行公开曝光,明确具体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并对违法行为的处理结果和对违法者的处罚措施进行持续追踪,处理结果在浙江卫视《浙江新闻联播》栏目中公布。事实上,《今日聚焦》已成为浙江省委、省政府推动“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和“最多跑一次”改革等中心工作的有力武器。为何这一电视新闻栏目能在攻坚克难的改革大潮中取得各界好评并得到中央有关方面肯定?长期致力于环境与生态问题调查研究的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夏学民说:浙江是陆域资源小省、土地稀缺、环境容量有限、外来务工人员多,浙江人在改革开放中敢为人先、敢闯敢冒、经济领先,因此浙江在全国率先体会到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冲突,有时甚至非常尖锐。夏学民近照夏学民介绍:从“绿色浙江”到“生态浙江”建设,浙江省委省政府主动进行顶层设计,率先转变发展方式,以水污染治理和违法建筑清理为抓手,从水中向岸上倒逼,铲除低、小、散,培育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但是,这一过程并不容易,局部利益驱动、惯性与惰性、行政监督低效等问题,让省领导思考如何找到一个突破口。记者了解到:2013年初,在温州“让环保局长下河游泳”“推土机不如摄像机”的民间说法不胫而走,迅速燃爆网络舆论。2014年3月,浙江卫视启动了贯穿全年的大型新闻行动《寻找可游泳的河》系列报道,4月浙江卫视《今日聚焦》栏目开播。省委书记在全省干部大会上带领大家一起收看,针对电视报道的千岛湖游船污水问题,指令淳安县委书记立即处理。夏学民认为,这些行动完全符合浙江转型发展的历史逻辑,以《今日聚焦》为代表的全省百家电视台的建设性舆论监督栏目是浙江党委政府新型执政方式的大胆尝试,是在体制内成体系引入舆论监督的成功实践。“今日聚焦现象”不仅是新闻传播学者的研究对象,更是当今中国体制与机构改革大潮中,为迅速提升行政效率而创造的新型政治传播模式。夏学民表示:这种新模式的核心是建设性舆论监督。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今日聚焦》创新建设性舆论监督与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等7个案例同时获得“浙江省公共管理创新案例特别贡献奖”足以说明,该栏目不是新闻媒体的一般性批评报道,而是省委省政府在新时期对“舆论监督”+“行政监察”+“绩效考核”融合权力运行方式的新尝试。在浙江,凡是被《今日聚焦》栏目曝光的,政绩考核一律扣分,失职干部一律处理,违法业主受到法律制裁。所以,这才是《今日聚焦》监督有力的秘诀,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当前,我国正走进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时代,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理念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体制机制中。”夏学民说:面对组织融合发展、工作流程再造的大趋势,新闻媒体特别是官方媒体要勇于担当,串“珠”成“链”,自觉当好“环境监察队员”“国土监察队员”“安全应急信息员”和“廉政监督员”。观察家认为,《今日聚焦》模式为全国提供了一个可复制、可操作的浙江样板,成为政治传播领域的一个新风向标。

韩魏为铗

夏学民资深记者、研究员、客座教授

夏学民,男,1967年12月生,山东济南人,资深记者。1989年7月毕业于山东大学电力工程系,1991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现任职于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浙江卫视新闻中心融合采访部,主要从事电视新闻采编、媒体融合实务、政府传播策划等工作。获奖证书近年来,夏学民策划主创了《寻找可游泳的河》、《寻找身边的安全隐患》、《问题河道“问”河长》、《浙江畜牧业转型升级》系列报道等重点项目。获奖证书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抗洪前线的另一场战斗》《“寻找王”:电视版的“人肉搜索”行动》《直播时代的电视现场报道员》《多元“现场”构建全球突发新闻融合传播新模式——评新华社新媒体报道平台》等论文。新闻作品获得中国新闻一等奖2次、二等奖2次、省部级新闻奖项多次。获奖证书夏学民曾荣获1999-2000年度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先进个人、2015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先进个人、2016年度杭州市平安工作先进个人等。获奖证书夏学民任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浙江舆情智库专家组成员、浙江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会学术顾问、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行业监督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孝德文化促进会理事、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杭州工匠学院客座教授等社会兼职。获奖证书夏学民受聘为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聘书聘书荣誉证书

损矣

附简历|一文了解环境科学学会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拟推选人选有多牛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北极星水处理网讯:2月7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发布关于推选2021年两院院士候选人的公示,拟向中国科协推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9名,分别为于云江、王爱杰、宁平、李爱民、李海生、吴振斌、陈冠益、顾行发、曹宏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1年两院院士候选人专家评审会于2021年2月5日以网络视频形式组织召开,专家委员会由曲久辉、郝吉明、侯立安、任南琪、刘文清、倪晋仁、贺克斌、王金南、吴丰昌、贺 泓、任洪强共11位院士组成。经候选人材料介绍、专家评议与无记名投票,共产生了9位拟推荐人选,评审结果将按程序公示后上报中国科协。北极星水处理网将各位大牛的简历整理如下,一起看看他们有多牛:于云江简历男,汉族,1964年出生,陕西府谷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2年至2004年在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任博士后、客座研究员。曾任铁道部兰州铁路局科研所工程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与健康研究室负责人、科研处副处长、处长,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所长助理。2012年起任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教育经历】1983.9-1987.7,内蒙古农业大学,本科1996.9-1999.7,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硕士研究生1999.9-2002.7,北京师范大学自然资源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工作经历】2002.10-2004.12,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博士后(JSPS)、客座研究员2005.01-2007.09,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与健康创新基地,负责人/研究员2007.10-2011.10,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科技处,副处长、处长/博导/研究员2011.10-2012.12,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2012.12-2018.11,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2018.11-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社会工作】2019.07-至今,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2019.02-至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风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17.1–至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2016.12–至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2019.07–至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环境医学分会,副会长2019.01-至今,科技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环境健康与化学品风险防控领域专家组,组长2016.12-至今,《生态毒理学报》副主编2019.03-至今,Environmental Pollution编委王爱杰简历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际水协会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环境微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任国际水协会(IWA)厌氧专家委员会主席,国际水协会(IWA)废水资源化专家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国际交流合作工作委员会委员,美国微生物学会第二任驻华大使,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兼职教授,Environmental Research期刊主编,Blue-Green Systems期刊Managing Editor,BMC Microbiology期刊副主编,Environmental Science:Water Research & Technology编委,Applied Environ. Microbiol.编委,《环境工程》副主编,《环境化学》与《环境科学学报》编委。2018年,当选中国发明协会会士。【教育经历】1991.09~1995.07哈尔滨师范大学生物系,理学学士1995.09~2000.06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工学博士2000.10~2002.08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市政工程,博士后【工作经历】2000/07~2002/07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讲师2002/08~2005/07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2005/08~ 至今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博导2002/09~2002/12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学者2006/07~2007/07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访问学者2007/07~2007/09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污染物定向生物转化及资源化难降解废水高效生物处理原位资源化理论与技术面向废水安全回用强化污染物深度去除及定向调控废弃生物质梯级利用定向生物转化及资源化工程系统微生物生态学理论及方法宁平简历男,汉族,1958年2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废气净化及资源化利用方面的研究近40年。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国家教学名师、云南省“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先后任国家教育部环境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理事等,现任冶金及化工行业废气资源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1982年,在原昆明工学院环境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87年和1995年,在原昆明工学院环境工程与化学工程系和德国凯泽斯劳腾大学化工系分获工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96年,在德国凯泽斯劳腾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1982至今,在昆明理工大学工作,曾担任昆明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党委书记等。李爱民简历男,1963年3月生,中组部首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4年6月毕业于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原扬州师范学院化学系)。1986年9月—1989年7月,在南开大学化学系攻读有机化学硕士、1989年9月获理学硕士。2000年2月至2002年6月在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攻读博士,2002年6月提前毕业,2002年12月获工学博士学位。1990年1月晋升讲师,1996年7月晋升为副教授,2002年9月晋升教授,2003年3月被南京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国家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院长,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主任;第七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与蓝藻治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化工污染防治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第14届专家评审组成员,国家科技部“863”项目评审专家,中国核心刊物《离子交换与吸附》编辑委员会副主编,《环境工程学报》编委,《环境工程技术学报》编委,江西省生态诊断修复及污染阻断重点实验室委员,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第四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历任南京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环境保护有机化工废水治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江苏南大金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主要研究方向:有毒物质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环境功能材料的合成及应用李海生简历男,河北玉田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6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环境学专业。1986年7月至1990年12月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科学研究所工作,其间于1990年1月至1990年12月借调国家环保局对外合作办公室工作。1990年12月至1992年8月在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任实习研究员。1992年8月至1993年7月在国家环保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任助理研究员。1993年7月至1996年12月在美国夏威夷大学海洋系任助教、助研。1996年12月至1997年12月在美国GOLDONRIDGE旅行社任经理。1998年3月至2004年12月在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先后担任部门经理、副主任(副处级)、主任(正处级),党支部书记,其间于2000年8月至2004年12月在职攻读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2004年12月至2007年4月任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副主任(副局级),党总支副书记。2007年4月至2010年12月任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副司长,党支部副书记,其间于2008年3月至2009年1月在中央党校学习。2010年12月至2014年7月任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主任(正局级),党总支书记、临时党委副书记。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任环境保护部国际合作司司长。2016年10月起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主要研究领域:1.水污染治理2.环境影响评价3.能源与环境政策吴振斌简历吴振斌,1956年8月出生,湖北黄梅人,博士,责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环境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务院科技突出贡献津贴获得者,欧盟第五、六框架常规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评委,国际水协会植物修复专业委员会亚洲协调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生物学分会理事长。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中科院水生所,获硕士学位;1994年在中科院水生所获理学博士学位。1994年至1996年英国赫尔大学访问学者,2000年美国密执根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人工湿地和水体生态修复研究及其工程示范陈冠益简历男,汉族,1970年6月生,江西玉山人,199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8年9月参加工作,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现任天津商业大学副校长。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天津市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基金、改革开放30周年天津市优秀留学归国人员称号、天津五四青年奖章。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973/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际合作计划重点项目、欧盟研究项目、中荷政府合作项目、企业项目等。国际合作活跃,连续多年获得国外研究经费资助,派遣多名研究生到欧美著名大学进行联合培养或访问合作;指导多名外国学生;组织学生出国竞赛;多次组织国际会议,在国际会议做大会报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近80篇,EI收录120余篇,获国家授权专利18项、软件登记2项。【教育经历】1988年9月至1992年7月,本科生,西安交通大学,能源工程系,电厂热能动力工程专业。1992年9月至1995年3月,硕士研究生,浙江大学能源工程系,工程热物理专业。1995年3月至1998年9月,博士研究生,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工作经历】1998年10月至1999年8月,研究助手,博士后,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环境工程技术研究室;1999年9月至2003年3月,高级研究人员,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与海洋系,热能工程研究部;2003年1月, 天津大学环境学院 教授。曾任天津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求是学部主任、国际工程师学院院长。2020年2月,天津商业大学副校长。研究方向:可再生能源与建筑节能生物质能源环境工程技术与管理顾行发简历1962年6月生,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筹)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原所所长、研究员,致公党北京市委副主委,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定量化遥感、光学卫星传感器定标、气溶胶遥感、对地观测系统论证等方面研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百人计划”终期评估优秀奖、科技奥运先进个人、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等。全球对地观测组织计划委员会委员,亚洲遥感协会副秘书长,《遥感学报》、《图像图形学报》主编,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1982年获武汉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系学士学位,1987,1988年分别获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地质系及第七大学物理系硕士学位,1991年获法国巴黎第七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定量遥感应用基础、信息提取和工程化应用技术研究,在陆地观测卫星辐射定标、大气颗粒物遥感监测、高分辨率遥感信息工程化处理和推动中国卫星应用覆盖全球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为定量遥感技术和中国高分系列卫星工程化应用做出了贡献。曹宏斌简历男,汉族,江苏南通人,1971年生。1993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目前主要从事环境化工和生物电化学领域中“工业氮硫钒铬废弃物资源化再生循环技术与产业化示范”、“绿色无氟聚醚多元醇产业化示范”和“超低浓度难降解有毒有机物污染物的在线测量”等应用基础研究。2013年,入选“万人计划”第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6年6月1日,获第十一届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2019年1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北极星环保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怪兽屋

一位资深作家,一位大学教授,这些高知前辈是怎么了

疫情期间,方方日记陪伴大家走过了最艰难的日子,她是文坛上为数不多的一位敢于讲真话的作家,语言犀利、针砭时弊,可是在疫情渐渐好转的情况下,她的文字并没有随着疫情的好转而给大家带来正能量,遭到了很多读者的排斥,文坛本来应该是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美好局面,可是,方方却不能用博大的胸怀去接受或是引导,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方方,虽然仍然有支持她的,现在更多的声音却是对她的反对,她到底是怎么了?我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日,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梁艳萍走进大家的视线,她是方方的挚友,两人都是研究文学领域的,并且在湖北都享有一定的威望,梁教授是支持好友方方的,那么梁教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看看她的履历:1994年至1997年湖北大学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97年至2001年湖北大学文学院讲师。2001年湖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2003年考取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西方美学方向)博士研究生,跟随美学家张玉能教授学习。2006—2007年前往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美学艺术学研究室做客座研究员,师从美学家西村清和教授。2010年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2011年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她的履历中,我们可以看出,梁教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者,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是万千文学爱好者追逐的偶像,可是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位优秀的教授最近陷入泥淖,起因还要从她发布文章支持方方说起,这篇文章被方方转载并评论,方方已经处于风口浪尖上,网友们对她的一举一动非常关切,就想去了解一下这位支持她的梁教授,不料,这位梁教授在微博中发布的言论实在令人愤恨。如果说方方只是一个受争议的作家,难么梁教授的言论就已经触动了全国人民的神经,让人无法接受,真的难以想象,一位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梁教授竟然在微博中公然发布亲日辱国言论,网友们纷纷表示,梁教授德不配位。网友所反映的情况是否属实?湖北大学官方也非常重视此事,于4月26日晚,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情况说明:表示关于网友反映该校文学院教师梁艳萍在其个人社交平台发布有关不当言论一事,学校高度重视,已经成立了调查组,正在进行深入调查,将视调查情况依纪依规进行严肃处理。如果网友所言属实,希望能够把梁教授逐出教师队伍,为什么这样说呢?教师队伍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国家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也是家长对我们的寄托。教书育人,立德为先,日本侵华是我们的屈辱史,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梁教授公然亲日、崇日,这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了,已经严重触犯了师德的底线,如果长期受梁教授价值观念影响,从湖北大学走出来出来的人才会是什么样的呢?他们会热爱自己的祖国吗?至于梁教授还能不能留在湖北大学,不是广大网友说的算,还是要等到调查结果出炉,由湖北大学做决定。不管最终调查结果如何,大学教授的师德师风建设已经不容忽视了,不能再惯性的以学问高低来判定德行高低了!不管是教师、教授还是作家,都是思想的播种者,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向学生传输正能量,培养爱国情操。

圆桌|新闻学院学子如何规划职业:要复合知识,也要垂直服务

“我们的传播出了问题,这是我在业界工作的这些年来从未感受到的一种危机……我与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没有出路了,我们主流媒体网站,投入了这么多钱,影响力却是这样子的。这个数据说出来的话可以说明我们的传播出现问题了,需要研究。不仅是未来,现在就要研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的这一段忧心忡忡的发言,为这场主题为“传播的现实与未来”的圆桌论坛拉开了帷幕。这场论坛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与正知书院联合主办,作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九十周年纪念圆桌论坛,5月底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蔡冠深报告厅举行。全媒体形势下,一系列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传播业态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激荡。面对这些新的挑战与变化,传媒人如何应对?如何认清当下的现实看清未来的前路?围绕着这一系列问题,包括易观创始人于扬、界面新闻创始人何力、新奥集团首席品牌官陈丹青、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前一点资讯CEO李亚、美国《国家地理》中文版总裁黄翔在内的诸位传媒界名人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智能化时代,新闻传播会走向何方在场的几位嘉宾均活跃在中国传媒界的各个前沿领域。于扬是提出“互联网化”“互联网+”概念的第一人,他所提出的“数据驱动精益成长”方法论,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何力拥有27年的财经媒体从业经历,其媒体生涯贯穿了中国传媒市场化的20年历史。陈丹青历任优酷土豆集团副总裁、联想集团品牌沟通部总经理等职,对于公关行业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观察。吴声是中国互联网原创商业思想的重要研究者和实践者,其商业作品对中国新经济企业影响深远。李亚先后担任凤凰网总裁、一点资讯CEO,现任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专业硕士生导师、新媒体营销传播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对于新媒体的发展与趋势有着深刻了解和洞察。黄翔在担任美国《国家地理》中文版总裁的同时,任IDG常务副总裁,曾任多家媒体主编,从业经验丰富。在数据驱动的智能化时代,新闻与传播也将迎来革新与重构。围绕新技术对传播的影响,嘉宾们带来了他们对前沿问题的最新见解与思考。在谈到对未来世界发展的看法时,于扬强调说,无所不在的智能是我们今天在走入的世界和未来要拥抱的新的世界。智能听上去很遥远,实际上已经进入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例如办公室指纹锁、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此外,于扬还提出,未来的世界是数字的世界,一切场景都会被数据驱动。“就像大家随处可见的红绿灯,以后很有可能不是固定秒数,而是根据道路状况随时进行调整,最大限度保障道路畅通。”他认为,在数据的驱动下,会产生更多的创业和投资机会,这正是媒体发展的重要机会。同时,所有的数据都会被算法解构。于扬认为,眼下层出不穷的新的媒介形态,例如短视频,只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出来的。而万变之中依然有不变的东西,即期望传达给受众的东西,而它就是所谓的算法。“算法是一个强大的武器,放在好人手里可以成为一个可以治病救人的强大医疗设备,但放在坏人手里就会造成灾难。与其让坏人掌握算法,不如我们自己掌握算法。”于扬说。何力认为,从技术的角度来说,特别是商业和财经领域,算法和算力达到越高的强度,预见性就会越来越精准。信息是在消除不确定性,因此,传播的内容是越来越丰富,新闻却越来越少。“新闻可能在算法达到极致就死了,是这样的一个逻辑。”何力说。此外,何力还提出了另一个逻辑,即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也是技术条件导致了内容生产传播以及从事内容生产和传播的理念、伦理、价值体系的改变。吴声则从新的传播生态出发,探讨了新的传播生态带来的融合。他认为,传播能不能真正意义上引爆不是取决于头部的KOL,而是取决于纳米KOL,就是1万粉丝左右的生产者兼传播者,消费者兼分发者,“它不仅仅是表现为我们现在理解的每一个人作为生产者、传播者、消费者、渠道者的一种多重属性,而且告诉我们,这个时代被一个新的代理机制重新定义了分发方式。”吴声还指出,目前传播的现实已经是KOL加算法,在可以想到的未来,这一现实还会进一步放大。抖音和快手是这样崛起的。我们现在理解的时髦就是如何界定传播的效率和现象;另外,语音和短视频还在创造着新的媒介和新的商业模式,定义着新的快手、头条和拼多多,以创造门槛更低、连接成本和接收方式更低的东西,“现实和未来会混合更多的不可思议,所以我们要学会去接受、拥抱这个时代的不确定性。”。如何应对新闻传播的种种挑战那么,数据可以带来什么?数据的陷阱在哪里?人可以驾驭数据吗?面对新技术的冲击,媒体与传播应该如何自我调整呢?李亚从自身的从业经历出发,提出算法真正重要的不是以用户价值出发,以自身平台和产品的价值出发,延长用户的时长,让用户上瘾。算法会根据历史、点击行为猜测用户的喜好来推荐,这一模式在中国过去几年相对独立思考能力比较弱的互联网下沉新增用户中效果显著,拼多多和头条正是利用了这一互联网人口红利。“算法确实提供了大量有意思的东西,但我认为不一定是非常有意义的东西。”李亚说。他推崇的是人机协同,而不是单一的算法观念。“媒体应该考虑,怎样以最小的代价、傻瓜化地让用户表达什么是有意义有价值有用的内容,而不止是根据算法单一的猜测来做。”李亚说,往往在一个激烈竞争的互联网、资本市场江湖中,最大速度的用户规模化是一个企业竞争最重要的能力。“在今天打造品牌的时候,更多是要考虑用什么样的方式,到底要传递什么信息。”陈丹青表示,面对当今的复杂性,这么大的市场,这么多类型的行业,每一个行业要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语境和渠道。黄翔表示,人们对媒体的现实悲观,其实主要在于媒体在经济上遇到了挑战,即媒体的商业模式有挑战。而实际上,有了新媒体,媒体的用户并没有减少,反而是大大增加了。他以《国家地理》为例指出:“我们的订阅用户多了很多倍,但是商业上和过去基本持平,也就是说我们有更多的读者了,但是在商业变现能力上比以前差了。”在这种情况下,黄翔提出,媒体还是需要赢在质量,“像《国家地理》,最有名的是照片,去没人去过的地方,我们就要用新的技术的手段,如无人机、人造潜艇等。无论用什么技术和算法,真正稀缺的内容是受欢迎的。”嘉宾们的分享帮助新闻传播学科的年轻学子进一步了解传播的现状,并对传播的未来发展形成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开展与产业界的对话,促进传播学实践领域的交流,同时也给予在校学生生涯发展建议。“我希望学新闻的同学一定要找到另外一个爱好。”陈丹青说,“现在是复合知识的时代,不管是跑新闻还是做企业,都需要对这个行业本身规律加深了解,它们的变化不比新闻行业面临的挑战小。我们要学习专业的东西,这些知识的积累,配合上我们传播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黄翔还对媒体行业发展的广阔前景进行了预测。他提出,世界最大的市场就是信息服务,全世界媒体当中品种最多的是在专业的信息服务类的媒体。因此做行业记者比单纯做新闻要更有前途。“我认为这是我们学新闻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要看准一个行业,做垂直了,在这个行业里面做比较好的信息服务。对于这个行业的洞见是我们大家所缺的,我希望大家对新闻不要放弃,要扎下去。”他说。何力则补充说明,今天的内容产业和过去传媒这样一个狭义的内容产业相比有很大的变化,在旅游、零售、房地产能领域,很多变化有内容产业的特征。 他认为,这些领域中做内容产业的空间比传统做新闻要更广阔。本次圆桌论坛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9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之一。今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将以开展一系列院庆纪念学术活动,包括出版博学、切问系列学术著作,举办全球院长论坛及一系列学术研讨会。

张静

她从兰大保研北大读博,10年科研,不懈奋斗,获2019青年科学家奖

最近,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公布了2019年度青年科学家奖,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杨晓菲老师获得核物理领域青年科学家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在中国工作的核物理学者。这距离杨晓菲来到北大攻读博士学位,刚好过去十年。十年间,凭借着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杨晓菲一步一步走到了核物理研究的前沿。在谈及自己一路走来的经历和感悟时,她却常常提到“傻一点”、“傻功夫”这样的词语。十年科研,只是起点今年,是杨晓菲本科毕业的第十年,她获得了国际物理学界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青年科学家奖。这十年里,她秉承科研探索初心,有幸受到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和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博士联合培养,随后又到比利时鲁汶大学和欧洲核子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17年入职北大实验核物理团队。这十年里,她的科研之路一步一个脚印,经历了种种曲折艰难之后,她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多次在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作大会邀请报告。今年3月,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正式公布了2019年度青年科学家奖获奖名单,杨晓菲凭借在高精度激光核谱技术以及不稳定原子核基本性质和结构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获得核物理领域青年科学家奖。她是首位获得该奖项的在中国工作的核物理学者。杨晓菲说:中国的核物理研究起步虽晚,但近些年发展迅速,出色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权威奖项的获得也是自然的进展。此时获奖,是她的幸运,这是对她过去十余年科研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她未来职业生涯的鼓励。目前,杨晓菲还处于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她未来五年的研究规划是借助国内外正在发展的新一代核物理大科学装置开展核物理基础研究,将与国内外的研究团队开展全面合作。北京大学加速器楼大厅核物理学,又称为原子核物理学,研究起源于1896年。在很长的时间里,核物理的研究主要是基于自然界存在的原子核。科学家用加速器产生出放射性核素以来,核物理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活跃期,开启了向未知原子核的拓展。原子核的复杂性决定了核物理研究的美丽多彩;而核能、核安全、核医学等的应用,又在人们的实际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加速器已经能够产生的核素有三千多个,而理论预言是一万多个。杨晓菲解释说:“放射性核素在自然界并不存在,需要借助大型加速器装置。对原子核的基本性质和结构的系统性认识需要各种实验技术的结合。我们的工作聚焦在基础研究,是对未知物质世界的探索。当然,这些基础探索也会有长远的潜在应用。”杨晓菲在北大从北大出发,再回到北大杨晓菲本科三年级参加北京大学的夏令营,随后保送北大的研究生。回忆起与北大的缘分,她说:“我大四做本科毕业论文时就加入到北大实验核物理团队。我参加的第一个核物理实验是在兰州HIRFL-RIBLL放射性束流线上开展的。”在实验团队里,大家一起努力,齐头并进,气氛活跃。杨晓菲喜欢这种团队协作的氛围。本科毕业后来到北大及至出国学习和工作,杨晓菲与北大实验核物理团队始终保持联系,经常受到老师们的鼓励与指引。杨晓菲感慨:“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学习方式是很不一样的。本科期间,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和掌握基本知识。而研究生期间,你会发现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则广泛得多。我从本科到研究生学习和工作方式的重要转折是在北大完成的。”在北大读博士期间,杨晓菲到日本理化所参加联合培养。从北大毕业后,杨晓菲到比利时鲁汶大学和欧洲核子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博士后期间,在欧洲也有几个研究机构向杨晓菲发出邀请,但她最终还是选择回到北大。她说回国也是一个自然的选择,就如同她欧洲同事在她回国前提到的“Nothing can compared with a job in your home country.”母校的情分也是一个缘由,北大在杨晓菲的科研道路上起到过至关重要的作用,她喜欢北大相对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也喜欢勤勤恳恳做实事的“北大人”。核物理实验研究需要良好的团队协作,绝不是单打独斗就可完成的。杨晓菲对自己团队的博士生很满意,对北大实验核物理团队的老师也始终充满崇敬与感激之情。回到北大一年多以来,杨晓菲科研与教学并重。她指导3个博士研究生,为本科生讲授“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并与其他老师共同为研究生讲授“核反应与衰变”课程。杨晓菲说教学与科研是相互促进的,持续的学习与学生的反馈可以启发她的研究思维,而科研以及前沿进展可以融入她的教学课堂。她采取交互式授课模式,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给学生自主查阅文献、思考和讨论的空间:“最重要的不是寻求答案,而是寻求思考和发现新的问题。”傻一点,不去想那么多杨晓菲所从事的对不稳定核的研究,需要依赖大型加速器装置,在实验时间和地点是都有许多限制。研究团队需要事先提交实验计划,在专业委员会答辩通过后才有可能排定实验时间。在实验操作之前,还需要大量时间做准备,实验后更需要长时间的数据分析和物理研究,因此每次实验的机会都极其难得和重要。实验机会的难得与错失机会后的沮丧是成正比的,而杨晓菲就曾体验过这样的沮丧。那是在日本学习期间,杨晓菲所在的团队预约了一次两天半的束流时间。她和团队提前几个月加班加点的测试、准备,但就在束流来临前的几个小时,液氦恒温室的仪器坏了,无法保持超流体状态。“这是未曾遇到过也未曾预料到的情况。凌晨三点,实验取消,大家都很沮丧。再等了一年,实验才安排上。”正是这样的挑战,让杨晓菲取得的成绩显得弥足珍贵,“给你3天的束流时间,那你在规定的3天里就要把所有的事情做完。一个实验几十个人一起干,团队协作就变得尤为重要,有问题24小时不睡觉也要把它解决。”面对充满复杂问题与严苛挑战科研之路,杨晓菲说,喜欢就坚持,没有什么原因:“就是喜欢,就是不达目的就不弃不舍。你喜欢这一行,也有这个机会和条件,就执着地干下去。也许就是傻一点,不去想那么多。”作为老师,杨晓菲希望同学们也能坚持自己的追求,不要因为外界东说西说就放弃自己喜欢的东西:“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低谷与高潮,起起伏伏是常态,但坚持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傻功夫下到了,结果总不会太差的。”兰州大学杨晓菲个人简历2019 年获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青年科学家奖2017 年至今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客座研究员2014 年至 2017 年比利时鲁汶大学(欧洲核子中心ISOLDE),博士后2011 年至 2014 年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仁科中心,联合培养博士(IPA)2009 年至 2014 年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博士2005 年至 2009 年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学士来源:北大物理学院、新闻中心图片:受访者采访:廖秀芳、陈晓雪文字:廖秀芳排版:筱羽责编:以栖

承负

中科院王斌教授加入小米,任自然语言处理首席科学家

【猎云网北京】8月28日报道今日,小米新经济研究中心发布微信文章称,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斌正式加入小米集团,任AI实验室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首席科学家,负责自然语言处理基础平台的构建及前沿技术的探索与创新。王斌博士仍将担任中科院信工所信息检索团队客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与学术界一起推动AI技术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王斌现为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信息检索、社会媒体处理、语言与知识计算专委会委员及《中文信息学报》编委,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文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多次担任SIGIR、ACL、CIKM、WWW等国际顶级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加入小米集团前,王斌博士曾是中科院计算所博导、中科院信工所博导、计算所及信工所信息检索团队负责人,并兼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王斌博士长期从事信息检索、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的科研工作,承担过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近30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对文本浅层分析、搜索、推荐、智能问答、信息过滤、文本分类聚类、知识图谱、机器翻译等任务都进行过积极的探索,并构建了许多实际应用系统。他在国内外会议和期刊上发表了15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近40篇发表在SIGIR、ACL、CIKM、EMNLP、IJCAI、AAAI、TKDE等著名会议及期刊上。其领导团队在TREC、NTCIR、SIGKDD CUP、WSDM CUP等国际学术评测或竞赛中多次名列前茅,部分关键技术应用于实际系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3项。其翻译的《信息检索导论》、《大数据:互联网大规模数据挖掘与分布式处理》、《机器学习实战》在读者中具有很高知名度。王斌研究员目前培养博士、硕士近80名,广泛活跃在Google、Facebook、Amazon等国际著名公司及国内一线互联网企业。小米集团人工智能与云平台副总裁崔宝秋表示:“王斌博士的技术理念和研究领域与小米非常契合,非常高兴能够邀请王博士加入。我们也欢迎更多的AI人才到小米工作。”王斌表示:“我是一个米粉,这次能够加入小米很荣幸。希望未来能够与国内外学术界、企业界的AI研发者一起,为用户带来更多科技的乐趣!”

穿刺者

刘友法: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

刘友法,经济学博士、资深外交官。1980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文专业。1983年毕业于美国杨伯翰大学;200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世界经济专业,获博士学位。1980年进入外交部,历任外交部机关外语学校副校长、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研究室二秘、驻巴布亚新几内亚使馆研究室主任、驻坦桑尼亚使馆政务参赞、驻埃塞俄比亚使馆政务参赞、驻美国使馆政治处参赞、驻美国使馆国会处公使衔参赞、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驻孟买总领馆大使衔总领事。现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国防大学客座教授、南南合作促进会理事等职。主要著作有:《出国英语会话手册》、《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西方财政》、《世界经济统计》、《世界经济与中国:世界经济专题论集》、《最新高级会话英语》、《非洲投资指南》。经常参加国内外专题研讨会、圆桌会议,先后在国内外媒体发表大量专题文章。

公谁欲与

黄向宇博士入职城市院任数值预报特聘首席科学家

2021年4月1日,国际知名资料同化专家黄向宇博士正式入职城市院,担任数值预报特聘首席科学家,参与并指导北京数值预报模式研发等工作,聘期为3年。2日,市局专门召开会议,对黄向宇博士入职城市院表示欢迎。正在党校学习的北京市气象局局长张祖强,黄向宇博士通过视频方式出席会议,副局长梁丰在市局主会场出席会议,城市院院长苗世光主持会议。据了解,黄向宇博士先后任职于丹麦气象研究所、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和新加坡气候研究中心,被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聘请为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研究成果被大气界学者和业务人员广泛引用。从2001年开始,黄向宇博士与市局加强合作,被城市所(现为城市院)聘为客座研究员,在数值预报模式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大力指导。此次,黄向宇博士在城市院任职期间,将参与数值模式发展规划制定、睿图模式系统性能提升优化、人才培养、国际交流、项目申报等工作,推动数值预报模式发展再上新台阶。张祖强代表市局党组对黄向宇博士的加入致以热烈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指导北京气象事业表示衷心感谢。他说,在前期与黄向宇博士良好合作的基础上,市局实现了区域数值预报和人才培养的“双丰收”。此次黄向宇博士的加入,更是让城市院科研团队如虎添翼。市局将全力支持黄向宇博士的工作,在工作环境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城市院等相关单位要抓住机遇,主动请教,踏实学习,努力实现自身科学能力、素养与区域数值预报的共同进步、共同发展。黄向宇对个人工作经历和未来3年工作规划进行了介绍,对市局给予的信任和对科研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说,通过长期以来的合作,能感受到市局领导对城市院建设发展和科研工作的关注与支持,以及北京气象科研工作者的热情。在入职城市院后,将在睿图模式系统发展、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不断提高数值预报水平和科研团队能力。会上,城市院介绍了区域数值天气预报研发团队情况。科技处、人事处主要负责人,城市院领导班子全体及区域数值天气预报研发团队全体成员参加会议。(叶芳璐 报道)【来源: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