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看完终于明白,科研到底拼的是什么祈父

看完终于明白,科研到底拼的是什么

来源:社科学术圈作者:鲍海飞1.科研拼的是思想的痴迷和煎熬。科研的确拼的是脑力、体力和持久力。拼脑力是因为科研需要的是不停地思考,需要的是不停的肯定和否定过程。若有所发明、发现和创造,就需要具有很高的顿悟力、领悟力和直觉洞察力。同样,科研拼的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长年累月的工作,因此,需要好的体力和持久力。在文献的阅读中,在实际工作困境的逼迫下,会面对很多棘手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或是曾经无人涉猎的领域,于是就要寻求解决方案和突破口。而往往这些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一蹴而就,因此,除了脑力、体力的考量外,更多的还需要思想的煎熬:能否领略其中的奥秘,能否抓住问题的核心,能否摸索出好的方法,又如何去验证等,是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结果是徒劳、前功尽弃等,这实实在在是一个心理上和肉体上的煎熬过程。面对自然,很多人都会产生疑惑和发现问题,但只有有心人才发现其中的端倪。这是因为他能为之不懈地观察和思索,用心专一,是长年累月的自发的、主动的探索,伴随着的是无尽的思想煎熬。有很多这样的故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比如,阿基米德当年解决皇帝的王冠中是否掺了其它金属的问题,如何不损坏王冠而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摆在了眼前。于是他就痴迷地思考着皇帝交给他的任务,茶不思饭不想。一天,在他进入浴盆洗澡的时候,突然产生了灵感,他想到了答案。那一刻,他忘记了一切,忘记了自己还没有穿衣服,就狂奔了出去,边跑边喊:“我找到了,我找到了”。后来,通过实验,他验证了王冠的密度比纯金的低,从而判定王冠中掺了金属银。苯环发现的故事也是一样。据说,德国的化学家凯库勒在1856年的时候,因为对一种物质的结构式未搞清楚而一直烦恼。一天,他忽然在梦里得到了答案,一条蛇在疯狂地追咬着自己的尾巴,于是,他豁然开悟,明白了苯环这种物质的结构。不管这个故事的真假,但它说明了只有深入的思考和思想煎熬才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皇天不负有心人,天上不会无缘无故地掉下馅饼。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不仅要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质疑的精神,发散性的思维,天马行空的想法,还要勇于实践探索出路去解决问题。科研离不开禀赋,科研拼的是百思不得其解之后突然的顿悟,拼的是一种思想的冲动,是思想不受常规思考的束缚。因为在那一时刻,在四处碰壁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思想在煎熬着。科研拼的就是一种思想的煎熬,科研拼的是如醉如痴的迷恋,科研拼的是一股韧性和爱琢磨的劲,科研拼的是放下包袱开动脑筋,科研拼的是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思考,科研拼的不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得过且过,科研拼的是思想的独立性。一位前辈说过,不仅仅是要做一个学者,而是更要做一个思考者和行动者。试问一下,我们有多少人,在面对问题时,能够思前想后、辗转反侧,时刻煎熬自己的人?由于痴迷,由于煎熬,专心致志的人就更加显得‘书呆子气’!我们又有多少书呆子啊!?▼2.科研拼的是底层的深入思考、专研和运用。说白了,科研拼的是对问题的一种思考过程和认识深度。是否还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否还有曲径通幽?这就需要从底层思考。更进一步具体说,针对问题,能否对其物理模型、图像进行把握和理解,能否建立新的物理模型,以及能否理解和运用好数学这个工具。由此,找到好的物理模型和相应的数学方法,通过软件与硬件的开发,完成思考到实践的过程。比如,通讯中的信号处理方法,如何把信号发射出去并还原回来,就是调制和解调的过程。不仅有调幅的方法,还有调频、调相的方法,不仅有模拟的调制和解调,还有数字的调制和解调等方法。数学上,虽然就是一个或几个最简单的三角函数正弦波的作用关系,但到底在实际上如何使用和应用,如何演绎和运用这个正弦波,需要我们对照模型和理论深入思考和研究。再比如,在频谱和数字信号处理分析中,有傅里叶变换,有拉氏变换,然后还有数学上更简洁的Z变换。数学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深入拓展开来,让我们认识到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多样性。物理原理和数学方法是我们的左右脑。这就需要从底层开始。只有对物理模型深刻的体会,对数学深入的理解和运用,才能融会贯通落到实处的具体问题上。说白了,就是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而不只是凭空想象,空为纸上谈兵。这些年,我们看到国际上许多大公司在硬件和软件的发展突飞猛进。比如计算机的CPU、闪存的发展,计算机操作系统一代又一代的升级。如果没有底层的深入理解和艰苦工作,我们就不能看到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新的产品更新换代。空中楼阁固然美丽,但那毕竟是海市蜃楼,浮光掠影。当早晨的阳光照射时,一切都将随风逝去。创新需要从底层做起,底层有很大空间。科研拼的是能否抓住问题的本源,抓住哪些原理性的根本问题,然后再由心思缜密的工程师将它们实现。华为公司的一个做法是要把科学家和工程师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科研拼的是想象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结合,是物理和数学完美的结合。DNA双螺旋的发现也说明了这个问题。早期人们一直猜测其结构,到底是两个链、三个链、甚至是四个链的问题。作为一个研究人员,你也可能猜测到是两个链盘旋在一起构成的,但是只有你拿出数据,拿出X-射线衍射试验的数据,再结合你的模型,相互印证了,那么你就解决问题了。你也就从根上解决和认识了这个问题。这才是知行合一的境界和完美体现。▼3.科研拼的是心仪的处女地。你只有钟情于那片土地,你才能深情地播撒种子,才能不断地浇水施肥,为它挡风遮雨、捉虫去害。你才不会见异思迁、移情别恋。你知道,播种是为了收获,于是你才会挥汗如雨,汗流浃背,你才会面朝黄土背朝天。因为,你相信那片土地,因为你有梦想,你面朝大海,在等待着春暖花开。于是你才能不辞辛劳,不舍昼夜地工作。你才能有勇气和夸父去比追日。你才敢投资,你才投入精力那鲜有人问津之地,你才敢啃硬骨头。袁隆平先生心仪的是那片水光潋滟的一波稻米之水,于是才会有他几十年如一日地流连忘我的工作: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王选先生中意的是那一个个方方正正的汉字,于是才有他不舍昼夜地噼噼啪啪地敲击键盘的工作。在很多别人没有重视、甚至是忽视的领域,而你却能够痴迷和独具慧眼,于是便不顾一切冲上去。说穿了,科研拼是方向啊。有的人不乏聪明智慧,头脑很灵光,总会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但往往都是小智慧。有人的不乏坚持持久,但方向搞错了。有相当一部分人,跟着其它人亦步亦趋,没有自己的自留地。当然,跟风也不是不能做出成绩,但能产出多少、并在科学上能否留下浓重的一笔就值得反思了。搞研究、耐得住寂寞,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还是需要的。▼4.科研拼的是由内向外的拓展能力。早一些时期,科研似乎在拼谁拥有什么样的先进设备和仪器,因为用先进的设备做的东西很容易出成果。比如原子力显微镜刚一开始出现的时候,只要写的文章里有了原子力显微镜的照片,那么这样的文章就十有八九就会被录取。曾经,科研一度拼的是拿来主义,就是实用主义。当前的一些科研,似乎在拼文章,拼跟风。只要谁先做出个什么东西,受到追捧,于是,很多人便一窝蜂而上。人家做什么,我们就捕风捉影地跟着做什么。其实,跟着做也没有什么,而是要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和创造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样才不至于亦步亦趋。科研拼的是拓展力、扩展力和延伸力。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的发展就是这样。1982年瑞士苏黎世G.Binning 和 H.Rohrer 等人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之后,他们又发明了能够在绝缘体表面上进行分析的原子力显微镜,这极大地拓展了扫描显微镜的应用研究领域。显然,他们并没有一直拘泥于扫描隧道显微镜的领域。如今,许许多多聪明的科研人员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又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扫描探针显微镜,如化学力显微镜,液体中的显微镜等。由于世界各国急需这样的设备,于是使这一领域从科学走向了产业。这无疑是摩尔定律在扫描探针领域的一个延伸。而这也体现了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只有这样,勇于开拓,才能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取得人类进步的阶梯。科研需要这种外向的举一反三的拓展能力。▼5.科研拼的是上下求索的环境。本来不想写说这个话题了,但是还是忍不住想说几句。我们的科研人员也都不乏聪明才智、身体力行,也做了不少工作,但是为什么我们难以取得大的成果?一个感觉是个人单打独斗的多,一个是没有承前启后的研究工作,再一个就是没有持久的研究作风和干劲。如果要是还处在一个单调枯燥的环境下工作时间久了,就更缺乏了前进的动力,这就导致难以在科研上取得大的成果。我们经常看到国外的一些研究机构或公司,不时地推出新产品,不时地‘炫’。我感觉这是他们能够集中优势的人力、物力和资源,一旦瞄准方向就能够加大马力,快速地出成果,而不是仅凭个人那一点有限的本事来‘炫’。现在的科研更需要集体的整合能力。一个人浑身是铁能打几颗钉啊!再说一点,科研拼的是一个环境,是一种气氛。一个有战斗力、凝聚力的团队就是一个好的系统和环境,它涵盖了一个‘产品’从头到脚的全部生产过程和细节。无论是大环境还是小环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团队和系统为研究者和新人提供了多样性和完整性,这就增长了个体的知识、阅历和见识,而不是孤陋寡闻。在一个良性循环的集体中,人们的工作是有条不紊、承上启下,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方向和前景是明确的,对问题的解决是不时有灵感的碰撞和智慧的火花在闪耀。在交流与工作中,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和感悟都不同,会有人不时地对你棒喝,对你提出新的问题和疑难,在你的心灵之中产生了碰撞。这些对个体的成长和个体对集体的贡献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能够看到个体的成长、个体的价值、个体对集体的贡献,个体得到的回报、集体的闪光点、集体的荣耀等。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你的心思会专一、思考会专注、思维更加积极。因为你时刻会感觉到你属于这个积极蓬勃向上集体中的一员。无论中微子、还是引力波的试验,当今的科研拼的更是一种集体的智慧和荣耀!总之,科研的探索是自发的、主动的,自底层的、由内向外的上下求索过程,这种求索不为名所惑,不为利所动,而完全是一种对真理的追求和热爱。从事科学研究不是在象牙塔里找到一个心灵慰藉的避风港,而是不断寻求一个思想、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不断的撞击、唤醒和激发之地。比如,学生与师长在一起要营造出一种学术氛围,好的引导和有意义积极的辩论、讨论等都很重要。创新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在实际工作环境下摸爬滚打中凝练出来的,是工作中迫切需要的改良、提高和待解决的实际问题。研究人员应该不断获得独立的思考能力、洞察能力与交流能力。从学习和创造的角度来说,是给那些热衷于研究的人员一个思维活跃、开放、自由的学术气氛和环境,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下才能激发构想出好的想法和创造出更好的东西。学生只有在一个大的开放的环境下,在一个充满了各行各业的人物下的集体中,才能得到锻炼,才能使他们的眼界开阔,才能使他们的想法得到实现,才能锻炼他们的思维。相反,我们很多学术环境则是狭隘和封闭的。另一方面,在构筑顶层的同时,依然要不忘底层,甚至要花费相当的精力去钻研底层的东西。不能说完全摒弃科学中的快餐文化,但如果不去专研底层的东西,就难以探索出新的东西,即使创新了,也是很有限的,不会有太多深度的。这就需要,在理论方面,自己要深入学习和挖掘,设备要自己研发和开拓。没有这样的打算和做法,理论就不会有所突破,设备就做不了更新换代,更谈不上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这在一个集体合作中就更显得重要和突出,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科研拼的是梦想的力量,科研拼的是一种痴迷的情怀。在那个过程中,在那一段时间内,在他的心里,在他的学术求索世界里,在他的思想驰骋世界里,他心无旁骛、不舍昼夜,甚至是不能自拔,乃至殚精竭虑,然后才是他豁然开悟。我经常会发现,自己在读书的时候,一本书从头到尾,看着看着,不知不觉便又看到了第一页。这是因为源头在吸引着我,这是因为源头给了我前进的动力。若有一天,踏入芝兰之室,你闻到其香而不知其香的时候,那么你已经融入了一个积极向上探索的集体,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去走一条探索的道路了。科研是一条艰辛的道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取得成功,但为什么还有人在孜孜以求?我想这是因为他的心中有一份热爱和执着,还有一份挑战,还有一颗孩童的心。科研拼的不只是三板斧的一时痛快,而是一个人毕生的追求、热爱和信仰。王国维先生的三层境界的确不假。还是引上它作为结尾以勉励吧。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编辑。

而能物焉

感叹:做科研真心不容易,有时候,即使努力了,也未必有好结果!

一晚上,正打算到办公室里看文献,却被伟哥拉到学校附近的串吧去喝酒吃串。他是个非常勤奋的人,即使是周末,我们都不一定能把他约上去聚餐。今天倒好,还是工作日,反而把我拉去撸串了。虽感到一点异常,我还是想活跃下气氛,问道:“今天有什么可喜可贺的事?”他自个儿干了杯啤酒,才慢慢说道:“做科研不容易啊!即使你很努力了,也不一定能有好结果。”已经看破这道理的我附和着:“科研就是这样。即使研究方向定了,研究思路有了,实验方案也设计好了,最终得到的实验结果却往往不是想要的,有时还糟糕得一塌糊涂。”朋友咕噜咕噜地喝了几口酒,便开始诉说:"你知道吗,小强最近又发了一篇高影响因子的文章了。”“是嘛,哪天一起搓他一顿。”他继续说道:“我俩本科时就在同一个大学,那时候大都是他羡慕我每年拿国奖,如今反而是我崇拜他了。”“不用崇拜,你这么努力,你也会有的。”我小心安慰着。“我读研前一直坚信,天道酬勤。从小学念书起,我只要努力拼搏,只要在学习上花时间和精力,基本都能拿到满意的成绩。然而,读研以后,却发现科研成果与个人努力程度完全是不成正比的。我每天早早地到了实验室开始一天的工作,晚上几乎都赶在实验楼大门将要锁上前才离开。每次吃饭,只用10分钟就结束;每天大家都在午休的时候,我不是在办公室看文献,就是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周末也被我当成工作日,即使你们聚餐,我有时也会选择做实验。然而,即使如此争分夺秒,把大部分时间都耗在实验上,到最后还是两手空空。我知道科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是一想着自己努力了这么长时间,还是一无所获,而身边同学却发表了一篇又一篇的牛文,自己心里难免彷徨与迷茫,开始怀疑起自己是否真的不够聪明不够努力,没有能力胜任科研的工作。”“兄弟,你足够聪明,更足够努力。只是科研不是买卖,不是付出了,就能得到相应的收获。这就是科研!”我们举起了手中的酒杯,用力碰了碰,一饮而尽。二其实,不少研究生都有这种痛苦的感受。身边的博士同学,大都来自农村或小城镇,自小就被教育只有努力学习、吃得苦中苦,才能取得好成绩,以后才会有出息。所以,无论是在念小学、中学、还是大学,不少人坚信天道酬勤,一路上也的确依靠着努力的法宝,成为同班同学的佼佼者。于是,我们便把努力拼搏作为人生信仰,在读研前依旧认为只要一如既往的刻苦,就一定也会在科研上有所建树,继续成为优秀者。也许,我们读研前从来就没有怀疑过乌龟赛跑的故事。我们以为只要像乌龟那样努力向前爬行,争分夺秒从不停止前进的脚步,就可以比中途偷懒的兔子先到达终点,赢得人生中的每个比赛。实际情况是,世上有不少兔子,它们和乌龟一样努力,有着一颗不到终点决不罢休的心。当努力的乌龟遇到拼命的兔子时,还想着单纯地拼努力,又岂能赶上兔子的速度?年少时候的努力可以让人获得好成绩,因为不是每个同学都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努力的学生比懒惰的拥有了更多的学习时间,而一般人彼此之间的智力又区别不大,谁只要学习时间越长,记住的知识点越多,谁就能大概率地在考试里略胜一筹。然而,在博士阶段,你会发现身边每个人都很努力,都能全心全意投入到科研当中。在中科院的研究所里,不少导师们都会在晚上到办公室去处理事务,更何况他们的学生?读研这些年,我基本没见过哪个学生能做到在一个星期里每天只是朝九晚五做实验的。大部分人只要没事,都会到办公室、实验室里待着,一直学习到晚上,平均每天花在科研的时间都有10小时以上。这个时候,你还要和同学们拼努力,可能就只能在休息、锻炼的时间中再多挤出两三个小时而已,这能有多大帮助呢,还可能导致精神不足。三小强其实是我室友,他的努力和伟哥不分上下。我曾经问过他,为什么你的努力可以得到实际的可看得见的回报,而与你一样努力的一些人,却为什么一篇文章都还没有?小强淡淡地笑了:“你说的回报是指文章吧。要得到这个东西,除了要努力,其实还需要些运气。”“运气?不是在和我开玩笑吧!”“是真的。我目前发的文章相对多一点,并不是因为我聪明,也不是因为你们不努力,感觉真的只是因为我运气好一些:选择的专业和方向都是现在的研究热点;对口的期刊不但数量多,还大都是高影响因子的;研究内容所要做的实验周期短,容易出数据;导师在海外知名高校做了多年博后,才回国不久,正直年轻有为的阶段,精力充沛、责任心强、科研兴趣依旧不减当年;不但每周召集组会让全组学生及时跟进研究领域的前沿资讯,还经常和学生一对一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实验进展,指点我们研究思路与方向;所有这些的因素搀和在一起,才让我们组里每个学生的努力没有白费。”施一公在教导学生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博士生时指出,“所有成功的科学家一定具有的共同点,就是他们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做一个优秀的博士生,时间的付出是必要条件。”他明确地道出了半个真理,却隐藏了真理的另一半:在科研里,努力只是最低最基本的要求;千万不要以为努力了,就能在科研里获得应有的成绩。有些时候,即使拼搏了好几年,也很可能一无所获,甚至连博士毕业都成为问题。科研的道路注定需要努力,但是这里的天道不一定酬勤,因此要懂得及时摆正心态,坦然面对科研道路上努力过后的每个成败。作者:热血冰心 来源:中外学术情报,募格学术

黄衣

据说,这是只有科研汪才能秒懂的梗……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梗,科研领域也不例外。在实验室搬砖的日子,那些在外人看来一脸黑人问号的梗,在我们眼里也是心领神会、不言而喻......以下这些,不懂不是科研汪!!1、自我介绍不要问我为什么辣么那么穷,没错我就是个科研搬砖民工,你以为读了硕士读了博士就是搞科研吗?见过太多人读了研究生之后变成搬砖机器人了,尤其是实验居多的专业,比如材料、生物等等。日常做实验的思路就是:换个成分呗,换个比例呗,换个浓度呗,换种细胞呗,换个表征方法呗......然后你以为科研是每天高大上研究什么不得了的东西改变全世界,实际上,就是每天烧炉子、烘箱、换液、跑胶......三年过去了,好像啥也没整明白,好像真的不比搬砖工人好到哪儿去呢,况且还没有别人工资高!!2、假期节日假期出去浪?完全不存在的,除了加班还是加班。不是改论文,就是看文献,最多的娱乐是吃鸡,不是因为愿意出出门,实在是母胎solo日常宅到没对象呀3、最讨厌听到的话最直击最灵魂的一句提问就是:“你的这个研究有什么用”。轻轻一拳却打的你满眼金星,瞬间吃瘪。4、托朋友代购的东东谁曾经没有一头浓密的秀发呢?如果可以用一个方程式来解释科研汪们所从事的伟大事业的话,那么,这个公式一定是这样的:你的身份,发际线已经说明了一切……5、最讨厌的战友我:大神好厉害,一篇science呀,分享下经验呗。大神:矮油,学渣一枚,一不小心就发了。我:.......6. 转行原因不是不爱了,实在是钱包不允许呀。。。以前,刚念到博士,每逢过年过节就被亲戚夸奖,但是,只有我本人自己知道,钱,男票,论文一样都没有……学霸姐姐写在最后:你可能还不清楚,现在很多科研都是为了发paper而做的,哪有那么多的深远意义的里程碑,哪有那么多攻克难题改写人类命运!但是,你不必沮丧,因为全世起码有99%的科研工作者跟你一样啊!科研只是个职业,跟你在公司打卡上班打卡下班没什么不一样。如果非要问我如此苦逼又不挣钱的工作的乐趣在哪里的话,那我只能引龙应台先生的话:“社会就像一个巨大的滚动着的车,总有人在里面自顾自地行乐。所幸的是,总有人探出头来看看这辆车究竟跑在哪里。”自己去发掘乐趣吧!生物女学霸,一个自称学霸其实很渣的生物汪,努力将有趣的、有用的、有血有肉的科研那些事儿呈现给大家,关注一个好不啦~

能参

科研或许不是发展的“唯一解”却是重要的“解”

关注国际新闻的读者最近应该对于中伊方面的合作有一定的耳闻。根据伊朗方面媒体的报道,中国和伊朗之间即将围绕政治、经济、能源合作等方面开展25年的战略协议,内容涉及中国对于伊朗方面的技术支持以及两国间贸易合作。其中,中伊之间的石油结算和贸易往来将使用中国人民币和中国新推出的数字人民币结算更一度成为互联网的热搜话题。尽管,目前还没有进一步的报道跟进,但是从现阶段来看,这则消息的背后,展示的恰恰是如今中国的强大。曾经,一句“落后就要挨打”深深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而从历史、从时事我们意识到,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才有话语权,我们才能和那些曾经轻视我们的国家平等的对话。而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人民用青春挥洒汗水助力国家发展,中国则以不可思议的进步速度,像世界展示着我们的发展与强大。而在大国崛起的背后,科研的发展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科研涉及的层面非常广泛。一方面,科研是对科学知识的直接运用,它是一个寻找规律、探索未知的过程,它就像是“固步自封”的对立面,是影响整体认知的重要存在;另一方面,科研可以促进成果转化,而无论是精密的仪器,还是数码产品,亦或是生活中一个简单的产品,都是经济发展以及生活品质提升、学术深入等环节中非常重要的工具。自然许多人会认为,科研是一个高深的领域,它对国家发展有重要意义,但不该是发展的“唯一解”,但是客观的说,或许科研不是影响发展的 “唯一解”,但是它的重要性确实不言而喻的,至少如今我们每个人都在体验科研发展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与此同时,正因为我国的科研不断地有技术性突破,我们才能打破国外对我们的技术限制。这一结果有多重要呢?至少因为我国的科研成就,我们做许多事情不用看国外的脸色,我们发展航空、发展信息技术可以省下一大笔费用用于居民经济建设,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的时候我们有了谈判的筹码。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科研对于发展就好像是海岸线上的一座灯塔。或许,对于航海者来说,漂泊与返航的道路是无法确定的,但是只要它伫立着,我们就能找到前行与归还的方向。而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以来要坚持科教兴国的原因。教育是为了培养人才,可科学则是确保我们可以不再迷茫,不会陷入愚昧。

人演

科研者是真的像非科研圈的人说的那样不堪吗?科研者:真的很难

近期,考研很火热,你的七大姑八大姨对你的研究方向下手了吗?开始“夺命”三连问了吗?其实也不足为奇,科研内容大部分时候是和日常生活脱节的,事实上完全没有可能直接几句话就能给一个没有背景的人讲明白非常前沿的科研细节。这个时候科普就会变得非常重要。科研就像一个圈,更像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旅程,风景不尽相同,遇到的问题也是神一般的雷同,由于科研工作者工作性质比较「高精尖」,与一般人群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就会产生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想象,科研者的朋友们总会问出一些让科研者难以接招的“神仙问题”,让我们来细数一下五花八门的神仙问题吧——最戳科研者心窝的三大问题1. 你的研究是啥?2. 你怎么跟家人朋友解释你的研究是什么?3. 所以,他们觉得你的研究是啥?来自一个科研学者的神奇“遭遇”:一科研者是从事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药物作用原理,为临床用药提着理论依据,总而言是往生物医学药剂学方向的,关于平时服用的不同药物,片子、胶囊、口服液、注射液等,跟他们娓娓道来时,换来的只是:“哦,原来是卖药的”。其实,类似于像这些扎心的回答真的是大有存在的,例如:从事园艺研究方向的,他们会觉得你是种菜种树种花的;食品科学研究方面的,他们就会认为你是做饭弄吃的,并且在你表示不会的时候质问你“不是学食品的吗”。真心的说一句科研者们实在是太难了。科研者是真的像非科研圈的人说的那样不堪吗?对于付出心血的研究项目是否值得继续下去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来自一个科研者的内心独白:我每天都是重复着单调的实验,除了工作,平时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娱乐活动对于科研者来说简直就是天赐恩惠,只能是一整天24小时实验室设计实验,分析实验,分析数据,甚至连正点吃三餐都保证不了。搞科研时间长了,不去实验室都会觉得心里空荡荡就像鱼离开了水一样。每天的生活都是围绕着,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别人会问:既然是这样枯燥无味那是什么支撑我们在做科研,平心而论真的有兴趣吗?为了生计吗?当然两者都不是,更多的是一种选择,一种习惯。虽然学术界也并不清白,但在这里能够跟世界上最纯粹的人做朋友,谈论的都是知识。经过一个月甚至几个的努力,自己的实验成功,这种欣喜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体会到的。总之,科研不易,且行且珍惜,只有你不问一些“伤心”的问题,我们还是好朋友。注:本文为AEIC学术交流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小编!

金佰利

精英记忆|王贻芳:现阶段,中国科研只有做到领跑才有意义

1984年5月,丁肇中先生来到了上海。丁先生当时已经凭借J粒子的发现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从1981年起在欧洲核子中心组织和领导了一个国际合作组——L3组,预计在1988年建成的高能正负电子对撞机LEP上进行高能物理实验。丁先生来上海的目的就是选拔中国学生去他所领导的小组进行高能物理方面的工作。我当时还是个即将从物理系毕业的毛头小子。之前我接到了面试的通知,说可以报考丁先生的研究生。谁都不知道要考什么,就没有任何准备地去参加了英文笔试。通过了以后是丁先生的面试。丁先生和其他一些教授坐在一起,看起来红光满面,说起话来也中气十足,一点不像快50岁的人。他问我:“波在海水中传播,是长波传得远,还是短波传得远?”这个题目并不难,用大学物理的知识就能解决,主要考查一个人能否将书本中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他还问了一些量子力学和波粒二象性以及康普顿散射的问题,我都一一作答了。回答了三四个问题后,丁先生说:“我没有问题可问了。”我能感觉到他对我是满意的。2018年10月20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在北京举行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成30周年研讨会,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所所长王贻芳在研讨会上介绍高能所发展相关情况。 视觉中国 资料图去欧洲核子中心对我来说,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20世纪80年代,国内的高能物理研究基础非常差。我刚本科毕业,完全没有科学研究的概念。欧洲核子中心是我科学研究工作的起点,那里有着世界上最好的加速器。我在那里学到很多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式方法和理念。比如说,如何选择课题,什么是值得做的课题,哪些是科学上最重要的问题。丁先生是个非常有钻研精神的人,他会问你很多的“为什么”,逼着你去想一些很深入的问题,让你养成了很好的科学研究的习惯。L3实验组,会聚了14国30多所科研机构共400多名科学家,要做很多的沟通和协调工作。丁先生很善于做这些,他总是能在听取众多分歧意见之后,找到一条大家都认为是正确的道路。我从他这里学会了如何组织和协调大型科学实验,这些让我受益匪浅。我在欧洲核子中心待了11年,主要参与正负电子对撞的研究,后期也参加了空间站实验AMS。有一天,我突然觉得做的事情有些按部就班,没有太多的挑战。我们身处这么大的一个实验组,每个人都被分配好了任务,就相当于机器里的一个螺丝钉,位置明确而固定。对于年轻人来说,起到的作用和影响更是有限的。那时,我甚至可以看到30年后的自己,依然守着这么一小块事情,别的事情都与你无关。当时,中微子研究开始有一些热度。中微子是构成物质世界的12种基本粒子之一。宇宙大爆炸时,在第一秒钟内就产生了无数的中微子,它们携带了比光更早期的宇宙信息。但中微子几乎不跟任何物质发生作用,不容易被捕捉到,因此也成为人类迄今为止了解最少的一类基本粒子。它还有一个别称——“幽灵粒子”。一种中微子在飞行过程中变为另一种中微子,然后再变回来,这叫作中微子振荡,三种中微子之间可发生三种振荡。捕捉中微子的振荡模式,很有可能让我们知道,宇宙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其中的结构是如何形成的,反物质到哪里去了等。这有可能打开新物理学的大门。1996年,我加入斯坦福大学的中微子项目时,科学界对于中微子振荡是否存在尚有争议。当时,国际上已经有多个实验组在寻找中微子振荡,但实验结果都不一致,说法也不一。即使到1998年大气中微子振荡被发现,也有人认为这是数据出了问题,或者用另外的模型去解释。我觉得这个领域很有意思,值得去看一看。我是在1996年向丁先生请辞的,我到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中微子的项目。这个项目很小,只有20多人,但我是作为骨干人员参与的。在这里我什么都干,有时候甚至还要焊接电路板,充当木工,不过正是这些让我感受到了高能物理实验的各个方面。我是2001年接到中国科学院高能所(以下简称“中科院高能所”)的邀请回国的。这一年,我们在斯坦福大学的中微子实验做完了,没有看到中微子振荡。我有些自己的想法。但坦率地说,在美国,像我这样的研究人员,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按照我自己的思路做实验,更是没有可能。但国内已经不是我出国前的模样,对科技的投入增加了很多。在这之前一年,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中国科学院提交的《我国高能物理和先进加速器发展目标》,确定了中国高能物理和先进加速器的发展战略。这意味着,中国的高能物理研究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觉得自己回国能做一些事情。但朋友和家人并不同意我的想法,他们说:“像你这样不会搞关系的人,出国多年,在国内也没有根基,回国是混不下去的。”我和太太僵持了一年,才获得了回国许可。回来后,我才发现,在国内推进中微子研究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起初,我们是想跟日本合作。他们的方案是建设一个新的加速器,将中微子打到中国来,中科院高能所再进行探测。这需要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的投入,方案讨论了很久,我们觉得不太可能就放弃了。我也就投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重大改造项目(BEPCII/BESIII)中去了。这是中科院高能所当时已经得到批准的一个项目。2002年,来自加拿大和日本的两个实验采用了不同的探测方法,分别确认了太阳中微子振荡的存在,这时业界对于中微子振荡的认识也达到了一致。中微子的研究自此进入精细化阶段——寻找第三种振荡模式成为中微子研究的新热点。2003年,国际上开始热烈讨论利用反应堆中微子来测量中微子第三种振荡模式的混合角,而且国际上已经有好几个团队打算进行同类实验。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中微子研究将是一场竞争激烈的赛跑,最终看谁跑得快,精度高。我琢磨出了一个提高精度的方案,拿给我在斯坦福大学的实验室老板看,对方说:“我要是你的话,现在就赶紧回家偷偷做!”我倒是也想,但钱从哪里来?当时我估计至少需要1亿元人民币。我的想法获得了国内外科学家的支持,也逐渐获得了相关部门的赞同。但在中国的科研体系里,这种1亿左右的项目没有支持渠道——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即973)项目经费的上限是4000万元,科学院能给4000万元,基金委最多有1000万元,三者加起来还不到一个亿。我的朋友钱致榕教授(曾任香港科技大学创校副校长)给我提了一个建议,“去富裕的中国南方找钱”。我们一起去了深圳,深圳市副市长闫小培接待了我们,我们强调了探寻中微子的基础研究意义,陈述了这个项目如何好,如何在国际上领先,她让我们回去写个方案给她。2005年,“十一五”规划出台,首次将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写进文件。新政策的出台,对我们的项目起到了推动作用。在中科院的支持下,原基础局局长张杰陪我们又去了一趟南方。这一次,获得了广东省、深圳市以及中国广东核电集团的资金和行动的支持。2006年我们就知道资金没有问题了。我们将探测实验室设在大亚湾核电站,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选择。大亚湾核电基地有6台百万千瓦的核电机组,是世界上最大的核反应堆群之一,为实验提供了较为丰富的中微子源。此外,大亚湾核电基地紧邻高山,可以屏蔽宇宙射线的干扰。当时,国际上一共有8个类似的项目在起步,但到了2011年真正准备好投入探测的只有3个,中国、法国和韩国的项目。美国曾经有过两个方案,最终放弃的原因,一方面是钱有困难,另一方面是在核电站附近做这样的探测实验,需要大量的审批手续,无法及时启动。一个大科学装置的建设,耗费是巨大的,从准备到完成需要6到8年的时间,且需要各个层面的配合。它不同于其他的科学竞争,可以凭想法后来居上。事实上,启动的时间是一个关键点。如果一个研究点,不能和国际上的相关研究同时启动,就意味着失败的风险大大增加了。除非你相信你的设备做一年工作可以抵别人十年。2012年3月,我们测得了中微子振荡的第三种模式。一定程度上来说,我们是幸运的,因为这个参数的值比较大,所以相对容易捕捉——在此之前,大家并不知道这个值可能是多少,甚至也许是0。这样描述我们的实验过程可能太轻松了。因为竞争确实是激烈的,我们的压力一方面来自项目组内部合作伙伴的竞争,另一方面来自国际同行间的竞争。大家的实验方向一样,探测方式也一样,那么要想赢得比赛,只能比认真和细节。做实验是经常会发生错误的。为了防止错误,我们在各自任务分工的基础上,每个人又负责检查另外一个人的任务。只有做到最好,才能在国际合作中有更多的话语权。有人会问我,你们做这些研究有什么作用。我听多了也就不生气了。我觉得大家在基础研究上有过于功利的想法。包括物理学在内的基础研究是为了让我们认识自然界,如果我们不了解自然,就没有办法发展和利用它。换句话说,基础研究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当然,这些是不能即刻带来经济效益的。它带来的更多是短时间不能见效的东西,包括科研水平的提高,即创新能力的提高、人才的培养、对技术的推动和发展等。现在大家都在说我们的“卡脖子”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人才水平问题。这些都是需要基础研究来培养的。这一块是基础,不是说,你做个大攻关就能一下子解决问题的。我们国家善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所以我们能够看到某个领域突然冒头,但总体看来依旧是薄弱的。就像我所从事的高能物理领域,我们只是某个项目在国际上取得了领先的地位,但若要说整个高能物理,从规模和人员上,我们跟国际上还有差距。【采访手记】王贻芳是那种你能想象出来的典型的科学家模样:严肃、谨慎、寡言。除了工作,他的话语中很少会涉及私人事务。有人曾打趣过他,让他多说点话,比获取实验数据还要难。同王贻芳交流会觉得有一点压力,但又觉得很放心。因为他们往往有另外一个优点:有话直说,不会有遮掩。见到王贻芳是在他位于中科院高能所的办公室,他是个勤奋的人,早上8点上班,下午6点半下班,晚上回家再工作3个小时,每天的睡眠时间是6个小时。他在生活中也没有什么爱好,认识他十几年的学生也是偶然在一次集体出游中,才知道他爱打乒乓球。2012年在大亚湾探得中微子的第三种振荡模式后,王贻芳又带着科研人员开始建设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这是对中微子研究的继续延伸和提前布局。科学家希望能够通过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探究中微子的质量顺序,以更深层次地理解微观的粒子物理规律,进一步认识宇宙。在做科研时,王贻芳一直强调前瞻性。他说,一个国家的科研界,如果不出重大成果,不仅证明这一代人是失职和无能的,也证明上一代的规划有问题。但重大成果的产出都需要很长时间,如果没有前瞻性,现在不开始策划,将来就不会有重大成果。2016年,美国的引力波LIGO实验发现引力波后,王贻芳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他说,引力波的发现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另一个里程碑。引力波的探测中,美国科学家做出了决定性贡献,欧洲科学家成绩斐然但运气不佳,日本和印度科学家都有一席之地,但中国的科学家参与度却不高。这是为什么呢?从1964年开始,国外科学家就相继开展引力波的探测实验,但国内在支持宇宙学研究上一直相对保守,加上经济发展以及科研投入不足的问题,使得中国的引力波探测从开始就掉了队。王贻芳觉得,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推进大的科研项目的实施。他说,大项目不能保证百发百中,但风险不能成为不作为的理由。要想成为世界领先,要想获得重大科学成果,必须有新思想、新技术或新方法并将其落实为大项目。这也是他一直以来坚持要做大型对撞机的原因。2016年9月4日,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公开发文称“中国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对撞机”,杨振宁的理由是,大型对撞机造价大,可能是一个无底洞,中国目前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有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超大对撞机不是燃眉之急,目前不宜考虑,而且建造超大对撞机必将大大挤压其他基础科学的经费等。第二天,王贻芳就撰文以“中国今天应该建造大型对撞机”为标题对杨振宁进行了回应。他说,在下一个五年计划开建大型对撞机,是中国在高能物理领域领先国际的一个难得的机遇,这个机遇期的时间窗口只有10年,失去这个机会,下一次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而且,中国的经济仍处于高速发展期,也处于转型期,有建设能力和科学需求。因此大型对撞机是一个各方面都合适的项目。“早些年,我们实力弱,选择跟在别人后面是对的选择,因为通过参加别人的项目,你就会知道前沿在哪里,能够掌握最先进的技术、方法、理论和科学内涵,但到了现在,只有做到领跑才是有意义的。”王贻芳说。(本文原题:王贻芳:国内中微子研究从无到领跑,选自现代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光荣与道路——中国大时代的精英记忆》一书,澎湃新闻经授权刊发。)

独脚龙

这样的22岁科研天才,可遇不可求,天赋真的很重要

欢迎点击关注!01 导读22岁的曹原,已经是世界学术界一颗耀眼的新星,他对石墨烯材料的改变,很可能实现常温下的超导体。11岁被选入深圳耀华实验小学超常班、14岁以669分的高考成绩进入中科大少年班、18岁攻读博士。很多人18岁的时候才只是刚刚开始大学生活,然而,曹原已经开始攻读博士了。虽然学术成就显著,但曹原并非大家想象中的书呆子,而是一个兴趣爱好广泛的阳光少年。很多人喜欢计算机,曹原也是。但很多人是用计算机追剧、玩游戏,而曹原是喜欢搞明白计算机的原理。他可以自己去电子市场买各种电子元件,拆了装、装了拆,完全搞明白了其中的原理以后才肯罢休。所以,很多人的电脑都是一个整体,而曹原的电脑是摆的到处都是的计算机元件。他还自己制作了照相机和望远镜,用自己制作的东西来拍摄夜空。这些超越常人的科学兴趣,一般人很难达到。这是很难后天养成,只能是天赋。“胜败乃兵家常事”,这句话特别适合科学研究。其实,大部分的科学研究最后都是失败的,在这种不断的失败中,人们不断试错,最后找到正确的方向。而这个正确的方向,就是重大突破,可以震惊全人类的成果。所以,要想成功,必须经受得住无数次的失败和打击。曹原小小年纪就已经具备了。无论是失去心仪的项目,还是实验失败,他都能够很快的恢复自己的情绪,重整旗鼓、继续战斗。这些天赋,是一般人终其一生都不具备的。所以,要想搞科研,尤其是搞出重大成绩的科研,天赋真的很重要。02 天赋真的很重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无数家长的期望,千百年来从未变过。到了现代,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形式之一就是辅导孩子写作业。为了把孩子培养成人才,家里的爸爸变得土匪一般,妈妈变得泼妇一样。连吼带叫,甚至自己气得住院。然而,孩子学习好像也没有非常大的提高。其实,任何一件事,包括上学读书,是要具备一定的天分的。有的孩子很聪明,但就是学不会,刚讲一遍,再问又忘了。虽然有人说“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但是我见过真的有教不会的学生。我们要做的是把孩子的天赋唤醒,然后加以适当的管教约束,让孩子尽可能的提高学习成绩。而不是一味地吼叫、殴打。从孩子的角度,他们也想学会,只不过有的时候真的学不会。多少孩子一写作业,爸妈坐在旁边,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多少家庭,为了孩子上学,把孩子逼急了,甚至发生了家庭的悲剧。不止一次的新闻已经证实了。一旦发生这样的悲剧,家长剩下的只有悔恨,这种悔恨是无法消除的,将会伴随家长的一生。03 大部分人终归于平凡大自然很公平,大部分人的人生还都是归于平凡和普通。天才可以有,但只是凤毛麟角。如果具备天赋,后天稍加约束,很快可以称为佼佼者。然而,如果天资不足,再多的管教和约束,也只能是适得其反。与其如此,不如让孩子在擅长的方向多发展,于孩子、于家庭都是有益无害的。小伙伴们,你们怎么看待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呢?欢迎留言讨论。多个关注多条路!欢迎点击加关注!

怪兽屋

搞科研不能忘了“初心”

来源:科技日报学术浮躁,实则学术投机。经济学上将为了利益铤而走险的行为称为投机,其与科学研究尤其原始创新天然的格格不入。科学研究是人类整体对自然界未知领域的探索,其“初心”就是学习和发现真理,本身并无利益可图,是否产生经济价值也不在考量范围之内。爱因斯坦对以此为人生目标的研究者有着极高的评述:如果没有他们,科学殿堂顶多是一个藤蔓遍布的丛林,杂乱无章。他本人正是这样,他提出的质能方程,帮助人类解释核裂变的巨大威力、认知正物质和反物质,却从未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科学理论、原创思想由中国科学家提出来的还非常少,缺乏能够心无旁骛、长期稳定深耕基础理论的人才队伍”,我国基础研究四大难题的前两个,说的就是缺乏大师级人物及大师级理论。一个形象的比喻可解释此种缺乏:如果将学术人生比作1000米跑,中国科研人员在前400米往往跑得不错,后面的路程却往往左顾右盼地做别的去了。自主选题时跟风、蹭热点;申请项目时学会集纳资源、借力打力;答辩时把科学研究讲成极富煽动性的“好故事”……这些“左顾右盼”“坐不住冷板凳”的现实表现,表明寻求真理的“初心”被不少人抛至脑后,却被更现实的利益和投机心态左右。此类投机一旦得逞,整个学界的浮躁之气便会数倍放大。试想隔壁老王因为会申请项目、擅讲故事而经费充足、学生济济时,自己却在一个寂寞领域深耕多年,虽有所推进但经费干涸、学生跳槽,又如何坐得住?如何坐得住?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有答:“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其中提到的“静和志”正是做学问拒绝浮躁的两大“法宝”。真正的大师可能从不思想摇摆,“真理”如灯,给他们在世俗中静心追求的力量。而大多数凡人会被各种利益干扰产生困惑,要求他们秉持“无视利益”的、跳脱出社会价值评判标准的价值观确有苛责。为此,诸葛亮的诫劝洞察先机,他建议静心探索在先;如果浮躁之气仍起请回望“初心”。代表人类整体探索世界、对民族创新力量加码助力当是现代科研工作者在新时代背景下应时时回望的“初心”。面对国家赋予科研人员的艰巨任务,只有铭记“初心”才能在科技创新“苦追”路上无惧封锁、一往无前,才能在获得如“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成绩之后,仍自主地持续探索。名利双收是合理政策的结果,不该是科技工作者的内生动力。创造宁静、干净的环境呵护“初心”也是给科研政策、考评体系的制定者出的一道考题。创新机制体制建设,不让科研人员发出“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叹息,才能让学界更长远地“免疫”浮躁。

柜里孩

中科院研究员:科研突破并不是靠计划,爆发只有潜心钻研才能产生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创造良好科研生态,让青年科学家心无旁骛做研究》,大体意思如下:最近,国家组织了一场全国性科学家座谈会。国家鼓励科学家心无旁笃地做科研,要大胆创新,要让科学家安心做科研。其中一位代表是自中科院研究员付巧妹,她是研究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算是比较冷门的研究方向,她说:“科研突破并不是靠计划,爆发只有潜心钻研才能产生。”北京工商大学教授王静,她是研究食品与健康,是当前比较热门的研究方向,她也吐槽:“在大学里,青年博士总有很多事情忙不完。”的确,当前的高校和研究所,学科评估、专业认证、项目申报等非学术性事务,几乎每个月都有,而且还有每年的研究生面试、复试、推免生复试、出试卷等诸多杂事,有的高校还要承担一定的社会服务,比如中学生的奥林匹克竞赛出卷、培训、初试、复试、改卷等,这些非学术性事务都要让年轻的教授、刚入职的博士做,通常会让一个年轻力壮的博士搞得疲惫不堪,哪里还能静心做科研。当下的年轻学者,只能借着周末或者熬夜来完成一些科研工作,用于研究的时间极其不连续和严重碎片化,很难专注在一个有重要意义的问题上,进行深度思考和研究。有时候一边思考问题,和学生共同研究某个难题的时候,一个教学办的电话就打断了思考过程,急急忙忙去做一些其他事,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回过头来重新捡起这个问题,严重降低了科研效率和工作进展。现在高校存在一种现象,职称越高的教师,比如副教授、教授、研究员、系主任、校领导,他们都没有安排任何杂事,例如每年的本科期末监考、多上几门本科生的课程,这些高职称的人员都没有安排,而这些杂事都需要有人来完成,于是就只能全部叫一些低职称的年轻博士来做这些杂事。这些原本属于学校共同公共事务的杂事,最终都落到了年轻学者头上。这样的安排,会反过来挤占年轻博士的科研时间,让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最终选择牺牲科研作为代价。高校和研究所的年轻学者都没时间做科研了,光靠那些高职称、又不深入一线科研的老教授们,真的能产生创新的成果吗?想要创造适合年轻学者的科研环境,不光是开个会讨论一下就没有下文了,还要真正落实到每个杂事的安排上,能否让更多高职称的人员一起来共同分担一些杂事,应该是接下来每个高校决策层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荆棘花

我们努力做科研,就是为了向SCI灌水吗?

每年的六七月份,汤森路透都会发布最新SCI影响因子。而如今,这些期刊的影响因子(IF),是衡量一位学者学术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职称评定、项目申请、项目验收的重要考量因素。它还决定了研究生能否毕业,以及在职职工是否能晋升等标准。分数是学生们的命根,而对于搞科研的人来说,每年的SCI分数,可能比命根还要重要。影响因子的涨跌变化,也影响接下一年的命运。也正因为与各种利益交织在一起,我国作者在SCI期刊上发布的论文数量越来越多。2016年世界最大学术出版商数据库显示,其收录的中国论文数首次超越美国,国际上第一次正式承认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科研论文产出国。然而,数量多,并不代表质量高。一个尴尬的事实是:中国自1996-2017年发表的所有文章的篇均引用次数只有7.64次,在世界239个国家和地区中仅排在198位。而这个数据,在美国是24.25次(排名15),英国的21.84次(排名23),日本15.38次(排名76)。文章数量和质量并重的指标H指数,我国也仅为712,排在世界第13位。作为世界第一科技论文产出国我们的这些指标都有点尴尬。这一切都说明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我们发表了世界上最多的论文,平均质量却排在世界后四分之一。SCI俨然成了科学计量学的代名词。科学不是学问,SCI才是学问!可叹! 其实,SCI本身只是一个工具而已。它最主要的功能是检索工具,另一个功能是是期刊评价。把影响因子评价期刊的基本思路用来评价论文和作者的科研能力,可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不能成为唯一的评价指标。所以国外用SCI的论文数和被引数来作为评价指标的时候,大多数用来评价一个国家或一个机构的情况,不会用来评价某个人或某篇论文。而我们国内现在把这个评价变为唯一指标,这不免让人在对SCI越来越排斥的时候,还是要刻苦钻研怎样才能多发几篇灌水的SCI论文。那些IF<0.50的刊物尴尬了谁?“热门股”的刊物杂志,大家当然都想发,然而没有真功夫是不可能投稿命中的。因此,大家都都想挤破脑袋去发那些IF<0.50的刊物,这些期刊大多是新刊物、或者常年低端徘徊的刊物,竞争力差,投稿命中率高。大量的国内学者在此类刊物灌水,并且命中率会格外的高。还有,就是开源刊物。开源刊物是近年来新事物,容易投稿成功,这也是这几年大家形成的共识。同样是IF=4.0上下的刊物,开源刊物与非开源传统刊物,投稿难度相差甚大。这两类刊物,是那些急于毕业或者晋升职称的首选杂志。久而久之,科研圈间就多了一茬又一茬个心照不宣的“灌水”杂志。三角式团队互挂拼“高产”一个人发表SCI论文,是算数增长,加法增长的过程。但是,如果你能找到一位合作者,最好是2位合作者,尤其是能力相互匹配的合作者。如果每人每年发表5篇SCI,2个人相互挂名就成了10篇,如果3个人相互挂就成了15篇。长此累积下来,在单打独斗的学者发表20篇SCI论文的时候,你已经50篇的论文在身,早就功成名就了!这也是那些低分高产的作者的秘籍了。学霸姐想说的是,你可以这么做,但是时间久了,个人简历上都是小影响因子论文,灌水爱好者的名声,一旦贴上,从此就揭不掉了。勤勤恳恳做实验,实实在在发文章,这才是正确的科研态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于做科研的人来说,这条追求真理的道路是遥远的。想获得充足的数据来发表论文常常要熬个数年。我们国家正处在科学的黄金时段,国家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各行各业都在追求创新。每位科研工作者都要审慎的思考自己的学术生涯,给自己一个客观、可行的定位。SCI论文数量追求,可能是我们国家一个阶段的现象。我们希望今后,高校和科研机构都能弱化SCI数量,更加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的创新性与新成果。科研工作者,在追逐名利之外,一定要从国家和个人所在平台的大背景着眼,从个人生活与学术生涯规划现实着手,不要迷失了自己,不忘初心,走好自己科研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