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告诉你科研是什么?廉刿雕琢

告诉你科研是什么?

科研就是把偶然变成必然的过程。——八味书斋喜欢科研,因为科研是探索未知的知识,也是对现有知识的一个延伸。科研是一个接力过程更需要合作,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集个人所长克重大课题,才能高效完成任务。最近有个偶然的新发现——微纳级别钙管,觉得很有意思,原来知识零星的出现几个,一直想把这个东西做出来,变成规则的排列,重复了N次实验,都没有成功,也许这是一个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的过程,但是我觉得这是值得的。虽然还不知道其有何应用价值,也许等做出来就知道了,也或许只能作为一个科学小实验,并没有应用价值。谁有能知道?摸着石头过河。有时候坚持也需要勇气和毅力,只要你坚信自己的眼光,付出相应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当看到自己研究成果的时候应该觉得这个过程是值得的,庆幸自己没有放弃。

久矣

科学研究是什么

百科:科学研究(Scientific research),一般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动,为创造发明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探索、认识未知。小编认为,要正确理解“科学研究”的定义,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科学。那么,什么是科学呢?试问,人们为什么要在有关“科学”的杂志上投稿?显然,人们之所以要在有关“科学”杂志上投稿,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的观点获得人们的充分认可。试问,人们为什么要办“科学”杂志?显然,人们之所以要办“科学”杂志,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被人们充分认可的观点。试问,自然科学教科书上的观点是不是被人们充分认可的观点?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比如,自然科学教科书上的“万有引力定律”其实就是被人们充分认可的,牛顿的观点。因为,自然科学教科书上的观点也都是“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和一定条件下”被人们充分认可的观点。比如“万有引力定律”在量力科学范围内就不适用。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科学”完整、正确的定义了,即:科学就是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和一定条件下被人们充分认可的观点。由此,科学研究的定义也就昭然若揭了,即:科学研究就是人们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和一定条件下为了获得“被人们充分认可观点”的研究。由此,科学探索的定义也就水落石出了即:科学探索就是人们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和一定条件下为了获得“被人们充分认可”的观点的探索。

花烛错

科研启蒙之1:科研是什么?与学习有什么区别?

我能参加科研吗?每个孩子都有好奇心,从内心发出的兴趣与想法实现起来是最有效的。那么“科研”会适合你,只要你勇于开始,只要你兴趣,你就会投入精力,去探索就能有发现。了解真正的科研是什么,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了解究竟哪些能力能获得提升,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科研? 你理解的“科研”是真的吗?美国创新教育促进会联合北京科技教育促进会、工匠铺名校科研项目组、湖南省机器人科技教育学会、秦皇岛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邀请来自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世界一流大学及实验室研究专家学者们带你一起来 “what is research”科研启蒙系列公开课。▽科研启蒙公开课精粹▽第一讲【科研和学习的区别】【教师简介】王鑫洋: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墨西哥自治理工学院(ITAM)助理教授【分享正文】简单自我介绍一下,我叫王鑫洋,在香港读了几年后转学到约翰霍普金斯读完了本科和硕士,在这两个地方我学的是数学。之后在耶鲁大学读经济学博士,毕业之后准备去墨西哥自治理工学院(ITAM)做助理教授,进行经济理论研究。我将以经济学为例,介绍科研与学习的区别。1 什么是经济学在高中的时候别人告诉你他学经济学了,你一定在想他们学如何去赚钱了?你会发现有金融市场、有股市、有涨跌。但这个是经济学吗?经济学是什么?经济学主要讲两件事情:第一,经济学是一种研究人的科学。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做决定?当有一个人在面临众多选择,他要怎么操作?是凭直觉呢?还是经过详细思考呢?这个问题可以用心理学去理解,也可以用经济学去理解。比如我们能不能用钱的数量去理解人和人之间交流的动态或者说我们能不能用钱去理解我们身边接触的广告信息?第二,我认为的经济学是人和人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它不光是关于钱,还是关于人的偏好,还是更好的去了解自己的一个科学。2 研究与学习的区别首先,我认为学习是研究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部分。学习属于研究,可以通过对比来学习到新的东西。我们有一些东西是知道的,有一些是不知道的,可以通过对比已知知识点与未知知识点,来理解未知的知识。举个例子,我们知道三原色红黄蓝,而且我们知道这三原色混起来的颜色,比如说红加黄等于橙,黄加蓝等于绿,红加蓝等于紫,我们还能看到彩虹,彩虹有七种颜色,其中紫色是在最下面的。那么为什么会产生紫色这样的颜色?我们可以看得到呢?是因为紫色等于红加蓝,所以彩虹等于是有两圈的,它第一圈的蓝和第二圈的红混在一起所以就产生了紫色,在这件事情上我们通过我们知道的红黄蓝和他们之间的变化,而了解了彩虹有很多很多圈这样的一个现象。对于我来讲什么是学习呢?你需要去比较你会的和你不会的,通过一点点改变,使得你掌握你不会的东西这样的过程叫做学习。其次,什么是研究呢?研究是包括学习的,你必须要学,但是跟单纯学习不一样的地方在哪呢?你不但需要学习别人给你的东西,还需要自己去提出新的问题,你要去解决这样的问题。学习跟提出问题这个有时候是颠倒的,有时候大家是先有一个问题,比方说现在疫情非常严重,我们急需疫苗,所以这是大家都在研究的问题,我们学习各种各样的文献,去学习其他人的知识,去看怎么样解决产生疫苗的问题。但是有时候会反过来的,比方说有时候我们会先学习一个东西,比方说股市,我们想知道它为什么一会儿涨一会儿跌,什么是需求,什么是价格。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其他的问题,于是我们发现如果不解决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我们没办法去理解我们最终要学习的目标,这个就是先有学习再有提问。现在我们存在一个问题需要去解决它,解决的方法是什么呢?同样回到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通过类比现有的工作,通过比较去提出解决新的问题的方法。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看一个脑部的图,我不知道有没有对医学感兴趣的同学,其中我们研究脑部疾病的一种方法是什么呢?就是把我们推到机器里面照一个照片,比方说左边的照片,拿我们照出这个照片跟一个正常大脑的照片进行比较,如果这两个东西差的特别多,通过比较我们可以产生一个数,可能是分数之类的,如果这个分数特别大,说明这个大脑差的特别多,有可能我们自己的大脑是一个有问题的大脑。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去学习不一样的问题,去解决我们感兴趣的命题。回到学习与研究这个话题,我们刚才一直在说类比,我们在以会的作为基础去学习新的东西,所以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一步一步去学会,然后看看它可以连接到哪个不会的?再去通过把不会的东西变会去学习新的东西,像走台阶一样,它需要一步一步的走。如果我们想学最深的东西我们必须要从最浅的开始,以正确的顺序去进行学习。研究和学习都是一样的,我们需要找到这样的顺序,研究就是寻找这样的顺序,其实就是别人告诉你这样的顺序,你去进行一步一步的学习,但是都需要自己去完成。3 高中生和本科生科研这个话题很多家长特别关注,高中生科研跟本科生科研的问题在我的立场我觉得还是非常清楚的,这其实跟我们学习没有太大的区别,我认为我们都通过求知去想了解一些东西,就是不停的在学习,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我能了解大家的高中生和本科生的情况,其实大家压力非常大,大家在想我们出来之后能够干什么?因为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时间用在科研还是用在实习?或者是用在其他上面?在大家做这样的考虑的时候,其实这个科研的目的就颠倒了,不是为了去了解一个知识点,而是抱着单纯为了写出一个文章,或者用成果去干别的事情为目的而去做科研,这是一个比较危险的事情。我并不是说它好或者不好,但是非常危险,为什么?因为如果你没有一个非常合理的动机,你没有求知欲的话,你很难有兴趣把学习(科研)一步一步走下来,所以很有可能你做出来的东西不好。以我在美国大学这么多年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来看,如果你没有一个求知欲去做科研,而是报着其他的目的的话,学校大概率是不欢迎你的。所以总结我的看法是这样的。高中生应该是脑子里面首先想的是去研究或者探索一个问题,抱着这样的想法去进行学习和科研,在学习(科研)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积累了学习和研究经验,那么进行科研当然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对于本科生来说,即将面临的选择是你将来要从事哪种类型的工作,那么在你大学二、三年的时候,你去做科研,也就是你能够提前体会你的专业研究什么,你是否适合做研究,你要读博士走科研的道路,还是及早毕业去社会上的其他工业企业等。那么科研经历是你很好的试错和选择的机会。我再分享一下:以我的经济理论研究工作为例,将科研作为工作是什么情况我说的经济理论研究就是作为一名学校教授。其中这种教职在国内并不是特别明确,因为在国内其实老师非常多,很难区分老师跟研究人员的关系是什么?我想澄清一点至少我比较理想的职业,我愿意去从事的职业,它的职业并不完全是老师,它的重点在于你要去感受身边的事物,而且需要做研究产生新的问题,并且解决这样的问题,所以它并不是以这种教课是主要的方式。比方说像我之后可能一个礼拜就教三个小时课,其他时间都是我自己的。那么它有什么好处和不好的地方呢?它的好处主要有三点,第一点,它的时间是相对比较自由的,你要是可能不想工作的时候你就可以稍微放松一段,你要想工作的时候你可以非常集中的把这个工作集中在几个月内完成。第二点,它的工作内容是可以自己决定的,你想研究什么样的问题在经济理论这样的一个学科里面,是可以自己定的。第三点,对于我来讲感受生活是研究生活的一部分,我需要去感受生活,了解其他人怎么想的?然后才能提出好的问题,而且我发现我自己也需要去感受生活,所以它对于我是一个好处。但是它也有不好的地方。第一点,它没有下班的时间,因为它没有上班,所以没有下班。但是对于我们来讲,你可能并不存在下班的时间,你什么时候脑子里都应该有一些东西,你不停的去想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别人的问题怎么解决?所以你有可能是需要24小时工作的,虽然工作的东西是你自己决定的。第二点,它有时候工作强度是比较大的,有时候我要是真的写东西的时候,24小时脑子里都是这个东西,就是连轴转,完全没有休息的时间。总体来讲我觉得是一份非常不错的工作,因为比较自由,而且也可以过一个很好的生活。我来进行一下总结今天我大概分享的这么几点第一点我希望分享的我认为的经济是一个研究“人”和“人和人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不光是赚钱的,它只要是和“人类”,“人类行为”相关的都可以用经济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第二点什么是理论?对于我来讲理论是一个逻辑命题,所以根据定义必须要存在假设,理论是从假设到结论这种推理的逻辑命题,是存在对错的。第三点研究是学习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需要循序渐进。不能说我的目标就是要写出一篇文章,但是好多人都是这样,这样一般写不出好的文章,好的文章需要你不断的学习,最终通过走那个台阶达到一个非常理想的状态。第四点在我的理解里面,经济领域提出问题和感受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光是解决问题,我们需要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使你不能把它解决,但是你把它提出来了,观察也是对经济这个学科非常重要的。我想以两个引用结束我今天的分享第一个是霍普金斯的校训。英语叫The truth will set you free,中文是“真理使人自由”。我在之前的前几年我一直在感受这句话,我觉得非常正确,了解一些理论的东西可以让你自己变得非常的清楚。第二个是凯恩斯的一句话。凯恩斯可以认为是当代经济学之父,他是这样说的,Practical men who believe themselves to be quite exempt from any intellectual inquence,are usually the slaves of some defunct economist.意思就是说,即使你认为你自己完全跟这种智慧的世界是毫无关联的,我依然可以过得很好。不经意之间你也会被一些已经逝去的经济学家所制定的想法控制了,你是在这样的社会规则下面生活的,我并不是说它对错,这个东西我也是看了很有感觉,我依然在感受它,希望大家在听完我的介绍之后能对这两句话有一些感受,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分享能够理解什么是科研、科研与学习的关系是什么、要抱着什么样的态度来做科研,总之希望听完我的唠叨,能够对大家有一点的启发。谢谢!备注:有兴趣了解更多创新教育、国际教育资讯,欢迎私信或关注微信公众号“东西视野EDU”。#科技#

考槃

科研的重要性及科研人员都在做什么?

#科学研究#科研管理工作需要较强的知识储备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足不出户知天下大事。在校学生都很赏识自己的导师,因为不管你问什么,他们都知道并且能给你准确的解决方案。因为他们多年工作的积累,不断思考不断学习不断迎难而上。看上去光鲜亮丽的职业背后有多少心酸,医生也并不是每天按部就班就可以,每年也是需要为社会做出贡献,发布周刊、临床试验文章等。以前也幻想过自己提出一个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来解决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认为这样才有科研的意义。其实不然,大部分的时候科研人员的日常知识吧某个已有的方法做一点点改进,或者吧新的理论新的办法应用到其他地方,积极的找到突破。只要有进步日积月累收获的不仅仅只是经验。新冠疫情当下直接体现了科研人员的重要性,日以续日的加班加点打赢新冠战役。动用一切实验资源加急研发新冠疫苗,这都是我国科研院所、科研单位、科研人员的日复一日加班加点的功劳,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临床试验,医生护士成为了第一批临床试验人员奔赴一线,新冠疫苗的出现无疑是给一线人员以及因公或因学业等前往异国的人员最好的礼物,也是科研人员为全社会交上的满意答卷!科研实验条件至关重要,有软硬件设备、医学试剂、人才等隐私。一旦一个环节出错将会产生巨大后果,不是所有人都能轻易踏入科研试验,所以对科研实验室管理直至关重要。医院将用科研实验室来开展临床试验,为病人及社会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力争突破。

灵感秀

科研生活是什么样的?

自本科毕业,懵懵懂懂的进入了学术圈,今天正好借着这个问题给大家讲解一下科研到底是什么样的。想必大家小时候都有过当科学家的梦想,这个充满幻想的职业,有多少人做到了。大众眼中的科研是什么样的呢,普通大众眼中的科研可能是这样:穿着白色的实验服,在干净的实验室里,看着很高大上的操作。从这种现象我们可以看出来,普通人接触科研的途径无非就是通过媒体新闻的科技报道,影视剧中的演绎或者学术圈的正面或负面新闻。那么一线科研工作者眼中的科研是什么样子呢?大多数一线科研人员(包括硕士和博士)的日常工作状态,这才是他们感受到的科研,我们称其为在实验室“搬砖”前段时间关于996工作制的讨论非常热烈,但对于科研来说996可能还是远远不够的,很多人都是三点一线,宿舍--餐厅--实验室,时间基本都是在实验室里度过,遇到麻烦的实验或许还要熬夜。总体来说还是比较辛苦的。各位同胞们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想法,我是不是智商有问题,怎么就没有好的实验结果,哈哈哈~~~正是大家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不断得到的成果,推动了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对于那些刚步入科研大门的同学们来说,不管遇到什么挫折,坚持下去,等回头看的时候,你会感谢那个坚强的自己。

太阳花

看完终于明白,科研到底拼的是什么

来源:社科学术圈作者:鲍海飞1.科研拼的是思想的痴迷和煎熬。科研的确拼的是脑力、体力和持久力。拼脑力是因为科研需要的是不停地思考,需要的是不停的肯定和否定过程。若有所发明、发现和创造,就需要具有很高的顿悟力、领悟力和直觉洞察力。同样,科研拼的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长年累月的工作,因此,需要好的体力和持久力。在文献的阅读中,在实际工作困境的逼迫下,会面对很多棘手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或是曾经无人涉猎的领域,于是就要寻求解决方案和突破口。而往往这些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一蹴而就,因此,除了脑力、体力的考量外,更多的还需要思想的煎熬:能否领略其中的奥秘,能否抓住问题的核心,能否摸索出好的方法,又如何去验证等,是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结果是徒劳、前功尽弃等,这实实在在是一个心理上和肉体上的煎熬过程。面对自然,很多人都会产生疑惑和发现问题,但只有有心人才发现其中的端倪。这是因为他能为之不懈地观察和思索,用心专一,是长年累月的自发的、主动的探索,伴随着的是无尽的思想煎熬。有很多这样的故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比如,阿基米德当年解决皇帝的王冠中是否掺了其它金属的问题,如何不损坏王冠而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摆在了眼前。于是他就痴迷地思考着皇帝交给他的任务,茶不思饭不想。一天,在他进入浴盆洗澡的时候,突然产生了灵感,他想到了答案。那一刻,他忘记了一切,忘记了自己还没有穿衣服,就狂奔了出去,边跑边喊:“我找到了,我找到了”。后来,通过实验,他验证了王冠的密度比纯金的低,从而判定王冠中掺了金属银。苯环发现的故事也是一样。据说,德国的化学家凯库勒在1856年的时候,因为对一种物质的结构式未搞清楚而一直烦恼。一天,他忽然在梦里得到了答案,一条蛇在疯狂地追咬着自己的尾巴,于是,他豁然开悟,明白了苯环这种物质的结构。不管这个故事的真假,但它说明了只有深入的思考和思想煎熬才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皇天不负有心人,天上不会无缘无故地掉下馅饼。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不仅要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质疑的精神,发散性的思维,天马行空的想法,还要勇于实践探索出路去解决问题。科研离不开禀赋,科研拼的是百思不得其解之后突然的顿悟,拼的是一种思想的冲动,是思想不受常规思考的束缚。因为在那一时刻,在四处碰壁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思想在煎熬着。科研拼的就是一种思想的煎熬,科研拼的是如醉如痴的迷恋,科研拼的是一股韧性和爱琢磨的劲,科研拼的是放下包袱开动脑筋,科研拼的是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思考,科研拼的不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得过且过,科研拼的是思想的独立性。一位前辈说过,不仅仅是要做一个学者,而是更要做一个思考者和行动者。试问一下,我们有多少人,在面对问题时,能够思前想后、辗转反侧,时刻煎熬自己的人?由于痴迷,由于煎熬,专心致志的人就更加显得‘书呆子气’!我们又有多少书呆子啊!?▼2.科研拼的是底层的深入思考、专研和运用。说白了,科研拼的是对问题的一种思考过程和认识深度。是否还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否还有曲径通幽?这就需要从底层思考。更进一步具体说,针对问题,能否对其物理模型、图像进行把握和理解,能否建立新的物理模型,以及能否理解和运用好数学这个工具。由此,找到好的物理模型和相应的数学方法,通过软件与硬件的开发,完成思考到实践的过程。比如,通讯中的信号处理方法,如何把信号发射出去并还原回来,就是调制和解调的过程。不仅有调幅的方法,还有调频、调相的方法,不仅有模拟的调制和解调,还有数字的调制和解调等方法。数学上,虽然就是一个或几个最简单的三角函数正弦波的作用关系,但到底在实际上如何使用和应用,如何演绎和运用这个正弦波,需要我们对照模型和理论深入思考和研究。再比如,在频谱和数字信号处理分析中,有傅里叶变换,有拉氏变换,然后还有数学上更简洁的Z变换。数学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深入拓展开来,让我们认识到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多样性。物理原理和数学方法是我们的左右脑。这就需要从底层开始。只有对物理模型深刻的体会,对数学深入的理解和运用,才能融会贯通落到实处的具体问题上。说白了,就是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而不只是凭空想象,空为纸上谈兵。这些年,我们看到国际上许多大公司在硬件和软件的发展突飞猛进。比如计算机的CPU、闪存的发展,计算机操作系统一代又一代的升级。如果没有底层的深入理解和艰苦工作,我们就不能看到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新的产品更新换代。空中楼阁固然美丽,但那毕竟是海市蜃楼,浮光掠影。当早晨的阳光照射时,一切都将随风逝去。创新需要从底层做起,底层有很大空间。科研拼的是能否抓住问题的本源,抓住哪些原理性的根本问题,然后再由心思缜密的工程师将它们实现。华为公司的一个做法是要把科学家和工程师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科研拼的是想象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结合,是物理和数学完美的结合。DNA双螺旋的发现也说明了这个问题。早期人们一直猜测其结构,到底是两个链、三个链、甚至是四个链的问题。作为一个研究人员,你也可能猜测到是两个链盘旋在一起构成的,但是只有你拿出数据,拿出X-射线衍射试验的数据,再结合你的模型,相互印证了,那么你就解决问题了。你也就从根上解决和认识了这个问题。这才是知行合一的境界和完美体现。▼3.科研拼的是心仪的处女地。你只有钟情于那片土地,你才能深情地播撒种子,才能不断地浇水施肥,为它挡风遮雨、捉虫去害。你才不会见异思迁、移情别恋。你知道,播种是为了收获,于是你才会挥汗如雨,汗流浃背,你才会面朝黄土背朝天。因为,你相信那片土地,因为你有梦想,你面朝大海,在等待着春暖花开。于是你才能不辞辛劳,不舍昼夜地工作。你才能有勇气和夸父去比追日。你才敢投资,你才投入精力那鲜有人问津之地,你才敢啃硬骨头。袁隆平先生心仪的是那片水光潋滟的一波稻米之水,于是才会有他几十年如一日地流连忘我的工作: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王选先生中意的是那一个个方方正正的汉字,于是才有他不舍昼夜地噼噼啪啪地敲击键盘的工作。在很多别人没有重视、甚至是忽视的领域,而你却能够痴迷和独具慧眼,于是便不顾一切冲上去。说穿了,科研拼是方向啊。有的人不乏聪明智慧,头脑很灵光,总会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但往往都是小智慧。有人的不乏坚持持久,但方向搞错了。有相当一部分人,跟着其它人亦步亦趋,没有自己的自留地。当然,跟风也不是不能做出成绩,但能产出多少、并在科学上能否留下浓重的一笔就值得反思了。搞研究、耐得住寂寞,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还是需要的。▼4.科研拼的是由内向外的拓展能力。早一些时期,科研似乎在拼谁拥有什么样的先进设备和仪器,因为用先进的设备做的东西很容易出成果。比如原子力显微镜刚一开始出现的时候,只要写的文章里有了原子力显微镜的照片,那么这样的文章就十有八九就会被录取。曾经,科研一度拼的是拿来主义,就是实用主义。当前的一些科研,似乎在拼文章,拼跟风。只要谁先做出个什么东西,受到追捧,于是,很多人便一窝蜂而上。人家做什么,我们就捕风捉影地跟着做什么。其实,跟着做也没有什么,而是要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和创造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样才不至于亦步亦趋。科研拼的是拓展力、扩展力和延伸力。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的发展就是这样。1982年瑞士苏黎世G.Binning 和 H.Rohrer 等人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之后,他们又发明了能够在绝缘体表面上进行分析的原子力显微镜,这极大地拓展了扫描显微镜的应用研究领域。显然,他们并没有一直拘泥于扫描隧道显微镜的领域。如今,许许多多聪明的科研人员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又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扫描探针显微镜,如化学力显微镜,液体中的显微镜等。由于世界各国急需这样的设备,于是使这一领域从科学走向了产业。这无疑是摩尔定律在扫描探针领域的一个延伸。而这也体现了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只有这样,勇于开拓,才能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取得人类进步的阶梯。科研需要这种外向的举一反三的拓展能力。▼5.科研拼的是上下求索的环境。本来不想写说这个话题了,但是还是忍不住想说几句。我们的科研人员也都不乏聪明才智、身体力行,也做了不少工作,但是为什么我们难以取得大的成果?一个感觉是个人单打独斗的多,一个是没有承前启后的研究工作,再一个就是没有持久的研究作风和干劲。如果要是还处在一个单调枯燥的环境下工作时间久了,就更缺乏了前进的动力,这就导致难以在科研上取得大的成果。我们经常看到国外的一些研究机构或公司,不时地推出新产品,不时地‘炫’。我感觉这是他们能够集中优势的人力、物力和资源,一旦瞄准方向就能够加大马力,快速地出成果,而不是仅凭个人那一点有限的本事来‘炫’。现在的科研更需要集体的整合能力。一个人浑身是铁能打几颗钉啊!再说一点,科研拼的是一个环境,是一种气氛。一个有战斗力、凝聚力的团队就是一个好的系统和环境,它涵盖了一个‘产品’从头到脚的全部生产过程和细节。无论是大环境还是小环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团队和系统为研究者和新人提供了多样性和完整性,这就增长了个体的知识、阅历和见识,而不是孤陋寡闻。在一个良性循环的集体中,人们的工作是有条不紊、承上启下,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方向和前景是明确的,对问题的解决是不时有灵感的碰撞和智慧的火花在闪耀。在交流与工作中,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和感悟都不同,会有人不时地对你棒喝,对你提出新的问题和疑难,在你的心灵之中产生了碰撞。这些对个体的成长和个体对集体的贡献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能够看到个体的成长、个体的价值、个体对集体的贡献,个体得到的回报、集体的闪光点、集体的荣耀等。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你的心思会专一、思考会专注、思维更加积极。因为你时刻会感觉到你属于这个积极蓬勃向上集体中的一员。无论中微子、还是引力波的试验,当今的科研拼的更是一种集体的智慧和荣耀!总之,科研的探索是自发的、主动的,自底层的、由内向外的上下求索过程,这种求索不为名所惑,不为利所动,而完全是一种对真理的追求和热爱。从事科学研究不是在象牙塔里找到一个心灵慰藉的避风港,而是不断寻求一个思想、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不断的撞击、唤醒和激发之地。比如,学生与师长在一起要营造出一种学术氛围,好的引导和有意义积极的辩论、讨论等都很重要。创新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在实际工作环境下摸爬滚打中凝练出来的,是工作中迫切需要的改良、提高和待解决的实际问题。研究人员应该不断获得独立的思考能力、洞察能力与交流能力。从学习和创造的角度来说,是给那些热衷于研究的人员一个思维活跃、开放、自由的学术气氛和环境,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下才能激发构想出好的想法和创造出更好的东西。学生只有在一个大的开放的环境下,在一个充满了各行各业的人物下的集体中,才能得到锻炼,才能使他们的眼界开阔,才能使他们的想法得到实现,才能锻炼他们的思维。相反,我们很多学术环境则是狭隘和封闭的。另一方面,在构筑顶层的同时,依然要不忘底层,甚至要花费相当的精力去钻研底层的东西。不能说完全摒弃科学中的快餐文化,但如果不去专研底层的东西,就难以探索出新的东西,即使创新了,也是很有限的,不会有太多深度的。这就需要,在理论方面,自己要深入学习和挖掘,设备要自己研发和开拓。没有这样的打算和做法,理论就不会有所突破,设备就做不了更新换代,更谈不上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这在一个集体合作中就更显得重要和突出,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科研拼的是梦想的力量,科研拼的是一种痴迷的情怀。在那个过程中,在那一段时间内,在他的心里,在他的学术求索世界里,在他的思想驰骋世界里,他心无旁骛、不舍昼夜,甚至是不能自拔,乃至殚精竭虑,然后才是他豁然开悟。我经常会发现,自己在读书的时候,一本书从头到尾,看着看着,不知不觉便又看到了第一页。这是因为源头在吸引着我,这是因为源头给了我前进的动力。若有一天,踏入芝兰之室,你闻到其香而不知其香的时候,那么你已经融入了一个积极向上探索的集体,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去走一条探索的道路了。科研是一条艰辛的道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取得成功,但为什么还有人在孜孜以求?我想这是因为他的心中有一份热爱和执着,还有一份挑战,还有一颗孩童的心。科研拼的不只是三板斧的一时痛快,而是一个人毕生的追求、热爱和信仰。王国维先生的三层境界的确不假。还是引上它作为结尾以勉励吧。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编辑。

高校教学和科研有什么区别

我在高校从事人事工作已经很多年了,对高等教育也有一段时间的研究。教学科研关系是高等教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就在前几天的时候写论文,从知网上找到了几十篇讨论教学科研关系的论文。学者们不光是讨论现在社会上热议的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他们更多的是讨论教学科研是否能互相促进。一般来说,大家都比较认同科研对教学有一定促进作用,特别是在从事创新性和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新的研究成果会丰富教学内容。但是,大家对教学是否促进科研并没有达成共识。有的学者认为,在一些互动性比较强的课堂上,学生会对一些问题提出特别的看法,从而启发教师的思维。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目前高校教学内容不可能像科研工作那样前沿,教学和科研工作仍然存在比较大的脱节。我个人比较认同第二种观点,国内一些研究者通过调研也发现教学对科研的促进作用确实是比较小。教学对科研没有促进,那是否存在妨碍呢?很多研究者都认为,教学和科研是存在冲突的,至少从时间和精力上是冲突的。其中教学对科研的冲击比科研对教学冲击的更大一些,换句话说,一个一直做科研的人,如果要同时从事教学工作,他的科研会受到较大影响,而另一个一直做教学的人,如果同时做科研,其教学受到的影响会相对小一些。造成这个的原因很多,比较直观的原因是:教学能力具有延续性,一个教师花一年时间上好一门课后,后面不用再花这么多时间去准备教学内容了。而一个教师即便花十年做科研,他仍然需要付出很多才能往前推进,一旦教学占用了科研时间,势必会对科研造成影响。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几乎所有老师都喜欢一直上上过的课,而不喜欢开新课,喜欢一段时间上同一门课,不喜欢同时上多门课。假想一下,如果让老师从教学和科研任选一样,只要完成规定任务就能拿相同的工资,那大多数老师一定会选做教学,因为教学更难考核一些,显得更容易一些。此外,科研工作能否取得成绩,绝大部分因素取决于教师本人,但教学不一样,还取决于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学体系以及生源质量等,尤其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基于上面的分析,高校对科研进行额外激励,而把教学作为教师应该做的事,这是合理的选择。但目前,由于社会导向问题,以及高校在科研上的不断加码,使得天平过多地往科研上倾斜。教师往往在科研上拼尽全力,而在教学上差不多就行。这个问题也已经成为当前高校的一个主要问题。我们也翻阅了一些国外的研究成果,对于这种失衡的导向,大家都没有特别有实效的办法,或者说大家并没有真心想要去扭转。比较好的解决办法:一是提高教学要求,对教学的基本环节把好关,让教师对教学不至于敷衍了事。二是培养以教学为特长的教师,鼓励他们去做教学研究,去编教材,去付出,然后提高他们的待遇,打通他们晋升的渠道。至于那些愿意从事科研的教师,也不可能让他们放弃科研而转投教学吧。世上现在高校的老师既要兼顾教研,也要兼顾科研所以说非常累,那么在高校里面,到底是科研重要?还是教学重要呢,这个要依情况而定高校也分研究性大学合职业性技术学院,如果在职业技术学院当老师那么,那么可能就以教学为主如果在研究性大学那么科研的分量上的相当大还有有的大学特别是有的老师,因为年龄或者因为别的因素,不想再净身尺寸那么他理论上也可以不搞科研所以说在高校里,科研重要还是教学重要,要依据这个大学的层次和自己人生的规划那么如果说一个年轻老师在科研领域是一个新兵的话,那肯定要在高校里做好,坐等板凳,甚至清贫的准备,因为做科研并不是一件可以急功近利的事情,大家必须沉下心来,才能把事情做好,如果说大家想要快速的赚到收入,我觉得到高校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

第五章

什么是教育科研课题?

教育课题是从提出研究教育问题开始的,以科学解决问题作为研究的目的。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寻求解决问题办法的过程。1.教育课题的含义。有的专家曾经这样定义:课题就是所要研究解决的教育科学领域或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我们认为,从中小学开展课题研究的角度来看,课题是按照教育科研的规范程序和方法所研究解决的教育问题。这一定义是从当前中小学校教育科研的实际需要定义的。这里需要澄清一个对课题的不当说法——“问题即课题”。这个说法流传很广却似是而非。没有进行规划研究的问题,不能叫做课题。有些简单的问题或者价值不大的问题也很难规划成研究课题。2.课题的一般来源。一是经过自己精心选择的教育问题。当前的教育教学环境中有很多问题,课题不是信手拈来的,而是研究者根据自己对教育教学理论以及法律法规的把握所选择地进行研究的问题。这类课题往往是在进行研究规划之后,由此再进行各级各类立项课题的申报工作。选择研究问题十分重要,有人说,选好了课题,就成功了一半。来源于教育现实中的问题一般都有较好的研究价值。但对课题研究价值的追求,也要合乎自己的研究条件和研究能力。否则课题研究价值虽大,与自己的研究能力差距较大也不能完成。二是选题申报。即根据各级各类规划办出台的《课题申报指南》选择题目,或者根据所列范围自行确定题目。所选问题正是本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样选择的课题才具有针对性。三是持续研究的课题。这是对教育问题进行持续研究的课题。学校或学科在前一阶段,已对这一教育问题进行了研究,对于问题的研究解决形成了阶段性成果,课题研究成果已经进行了结题鉴定。在此基础上为进行深入研究所规划的课题,也可以申报立项课题。四是引进课题的研究。这类课题往往已经立项或已取得显著成效,其研究成果对解决本校或本学科的同类问题具有针对性,学校或学科向课题组提出申请,以子课题或实验学校的方式课题研究。

天乎人乎

科研、教研、师训,三者有什么关系?

教育科研是用科学理论和科学手段去解决教育存在问题,是探索教育未来发展道路的创造性活动。科研是立足于现实问题,展望教育发展未来,属于教育的探索性活动。教研可以理解为教育研究或者教学研究,是对现行教育与教学的改进,或者对新方式方法的实验,包括教育手段、方法或者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研一般开展流程是示范–交流–反思–修正等几个环节,是一个不断完善提升的过程。教师培训一般是指对特定教师群体进行教育理论和教育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是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科研、教研、师训三者在教育中应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是教育不断改善和提升三驾马车。科研是探索新道路,教研是建设新道路,师训是走上新道路。无论区域教育,还是学校教育,这三者都是缺一不可。三者协调发展,才能保证教育教学良好的发展机制。

水鹿

一线教师的科研观:做什么样的科研?

我们一线教师应该做什么样的科研?通过对一线教师做科研的现实情况分析,提出这样的科研观:一是做基于实际问题的科研;二是做有具体行动的科研;三是做有实在成效的科研;四是做有真实成果的科研。下面稍做解释。一、有实际问题的科研基础教育一线教师都非常繁忙,每天面临很多事务性工作,不同于科研机构或高校科研人员专门从事科研工作。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教育科研总是与自己的业务工作绑定在一起。做科研一定多是基于问题解决,没有现实问题做基础,一线教师的科研现实意义就丢掉了。所以,一线教师从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出发,将现实问题转化成研究的专题,做到研究与教育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二、做有实际行动的科研所谓做有实际行动的科研,就是研究工作要真正地做起来,用实践去回答所要研究的问题。比如,课题是研究“探究式教学”的,那我就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提出可供学生探究式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课堂上开展探究式学习的时间,为学生探究式学习提供支架,对学生探究式学习进行评价与反馈。这样的研究就是有行动的研究。那种只停留在口头上,最后写篇不痛不痒的文章交差的科研,不是真科研。三、做有实在成效的科研中小学、幼儿园的科研首要评价指标就是解决现实问题,见到一定的成效。如果一次行动没有解决问题,那就再采取新的行动。总之一定要有效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不同于爱迪生发明灯泡,可以失败一千次,一次成功即可。我们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是未成年人,不能拿学生试着玩。也就是说,教育科研是有道德底线的。我们希望教育科研能够显现出效果。四、做有真实成果的科研一线教师做科研,一方面解决了现实问题,当然还要追求另一方面的价值,就是通过科研得到一些经验和规律性的东西。这就是科研成果。把在实践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模式、工具等梳理成文字,固化下来,形成真正的成果,用以指导自己未来的工作,或是为同行提供借鉴与参考,这就是科研另一个重要价值。所以,成果的真实特别重要,不能编造数据,虚构做法。期待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如此进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