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科研能力进入快速跃升通道金盞花

中国科研能力进入快速跃升通道

2010年至2020年·中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301.91万篇,排在世界第二位·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11.94次,比上一统计年度提升9.3%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问世,携带月球样本的嫦娥五号顺利返回地球,可高效获取全球范围高精度立体影像的高分十四号卫星被成功送入预定轨道,新一代“人造太阳”放电,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华龙一号”反应堆并网发电,“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深达10909米的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日前发表文章称,2020年,全球饱受新冠肺炎疫情困扰,但中国科技仍频繁发力,中国重大科技突破迎来井喷期。其实,《联合早报》网站文章描述的,只是中国过去一年在世界科研领域快速进步的一个缩影。过去一年,中国研究者的科研兴奋点是什么?中国的科学研究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日前发布的2020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从国际科技论文产出的角度,给出了答案。中国科技论文质量明显提高2010—2020年,中国被引用次数处于世界前1%的高被引论文为37170篇,占世界份额达到23%,排在世界第二位。2019年,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208种,比2018年增加了21种。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是中国“十四五”乃至2035年远景目标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中办、国办《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改进科技评价体系的要求,以及科技部2020年印发的《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鼓励和引导研究者发表高质量论文,将成为中国科学界的一个重要风向标。但是,如何科学评价一篇科技论文的质量,一直是一道广受争议的世界难题。在众多争议中,论文发表后的被引用率,正逐步被国际学术界视为衡量一篇论文影响因子大小的一项重要指标。根据2020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010年至2020年(截至2020年10月),中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301.91万篇,继续排在世界第二位,数量比2019年统计时增加了15.8%;论文共被引用3605.71万次,增加了26.7%,排在世界第二位。虽然中国论文被引用次数增长的速度显著快于其他国家,但与排名第一的美国8045.38万次相比,差距依然不小。就篇均被引用率而言,我国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11.94次,比上一年度统计时的10.92次,提高了9.3%。这说明,中国国际科技论文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与世界整体篇均被引用次数13.26次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若进一步扩展横向比较的范围,记者发现,中国与世界主要科技大国的差距还不小。以2010-2020年间发表科技论文累计超过20万篇的22个国家(地区)作为参照,如果按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序,大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国家有13个。其中,瑞士、荷兰、比利时、英国、瑞典、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论文篇均被引用次数超过15次。而中国排在第十六位,仍远落后于西方传统的科技强国。当然,中外之间虽然存在较大差距,但这并不意味着过去一年中国的科学研究没有进步。假设被当前国际学术界普遍认可的“高被引论文”这一评价指标(指被引用次数处于世界前1%的论文),具有科学性,我们不妨把时间拉长到2010年至2020年的10年段,进行国际横向比较。数据显示,2010—2020年,中国被引用次数处于世界前1%的高被引论文为37170篇,占世界份额达到23%,占世界份额较上一年度提升了近3个百分点,排在世界第二位。中国高被引论文数量虽和排名第一位的美国75146篇有很大差距,但差距正在快速收窄,与排名第三、第四、第五位的英国29976篇、德国19397篇和法国12858篇,差距在拉大。与中国自身相比,入选数量较2019年统计时增加了20.9%。这表明:过去一年,中国科技论文的质量提升明显。这种进步,还体现在广受国际学术界认可的能反映世界科学最新发现和研究动向的热点论文数量增长上。这些在发表后两年间被引用次数排在各学科前1‰的热点论文,也被认为是最能反映世界科研前沿动向的重要风向标,对世界学术研究具有指针意义。也就是说,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国际热点论文产量,在某种意义上能反映其对于世界前沿科学研究的贡献度。截至2020年9月,统计的中国热点论文数为1375篇,占世界热点论文总数的38.4%,排在世界第二位。同期,美国热点论文数最多,达到1586篇,占世界热点论文总量的44.3%。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统计口径也反映出本统计年度中国在某些领域的高影响力论文有所减少。在本统计年度,发表在《科学》(Science)、《自然》(Nature)和《细胞》(Cell)三大享有最高学术声誉的科技期刊上的论文,有6456篇,比2018年减少了185篇,其中中国论文为425篇,单就论文数而言,较上一年度减少了4篇。美国以2562篇,仍高居榜首。英国、德国分列第二、第三位。从世界各学科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收录中国论文总量变化来看,2019年,在世界178个学科领域155种高影响力期刊上发表的58290篇论文中,中国发表论文13068篇,比2018年增加1750篇,占世界的份额由上一年的18.4%增至22.4%,排在世界第二位;美国有19561篇,占世界的份额由上一年的35.8%降至33.6%。可见,中美差距有所缩小。从国际知名学术引文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种类的角度来看,中国科技期刊知名度和国际显示度在稳步提高。2019年,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208种,比2018年增加了21种;工程索引(EI)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223种;医学索引(Medline)收录中国科技期刊122种。2019年总被引频次进入本学科领域排名前1/4的中国期刊共有16种,比2018年增加1种,影响因子进入本学科领域排名前1/4的期刊有69种,比2018年增加19种。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中国学科增多在高质量国际论文统计中,2019年中国工程技术、化学、环境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物理学和数学8个学科领域高质量国际论文数量在学科排名中列世界首位,较上一个统计年度增加了5个学科。与过去每年发布的国际科技论文统计的做法相似,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本年度发布的报告,仍然聚焦了中国国际科技论文的产量、影响因子和产地。从论文产出学科领域的统计数据来看,我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管窥当年中国各学科的科研优势与短板。在本统计年度,哪些学科领域是世界科学界研究的兴奋点?在这些领域中,中国哪些学科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哪些学科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以SCI为例,2019年SCI收录论文最多的依次是化学、生物、临床医学、物理、材料科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基础医学、地学、环境科学和计算技术等10个学科。其中,化学有61656篇,生物学有49850篇,临床医学有47683篇,物理学有36842篇,材料科学有34891篇,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有29619篇,基础医学有25740篇,地学有17549篇,环境科学有17462篇,计算技术有17098篇。这意味着化学、生物、临床医学等10个学科领域,是2019年世界各国科学研究的主要“兴奋点”。在高质量国际论文统计中,2019年我国工程技术、化学、环境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物理学和数学8个学科领域高质量国际论文数量在学科排名中列世界首位,较上一个统计年度增加了5个学科。其中,有4个学科生产的高质量国际论文数量,占本学科世界份额超过40%,即工程技术领域占本学科世界份额40.5%,化学占本学科世界份额44.35%,环境与生态学占本学科世界份额41.77%,计算机科学占本学科世界份额41.16%。地学、药学、生物学和综合交叉学科4个学科领域排名世界第二。从论文引用率来看,我国的材料科学、化学和工程技术等3个领域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一位,农业科学、生物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地学、数学、药学与毒物学、物理学和植物学与动物学等9个领域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二位,综合类、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等3个领域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三位,免疫学排名世界第五位。与前一统计年度相比,7个学科领域的论文被引用频次排位有所上升。这些学科高质量论文产出数量、影响力的快速跃升,表明中国学者在化学、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12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水平已进入世界科学研究的第一方阵,具有比较明显的学术优势。这一判断,在其他几个被国际学术界广泛认可的引文数据库中也能得到印证。依据目前反映世界生物医学领域较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医学索引》数据库(网络版),2019年收录世界科技文献总数为124.95万篇,其中中国科技文献数量为22.24万篇,占世界总数的17.8%,比2018年增加18%。在收录的中国科技文献中,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遗传性、药理学与制药学、细胞生物学、肿瘤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心血管系统和心脏病学等10个学科的文献最多。这意味着与这些学科相关的科学问题,或是2019年中国学者研究比较活跃的领域。事实上,各类国际重要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数,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中国学者在相关学科领域开展科学研究的活跃度。根据《科技会议录引文索引》(CPCI-S数据库)2019年收录的世界重要会议论文分布状况,2019年,共收录中国作者论文7.09万篇,总数占世界的13.2%,比2018年减少3.8%,排在世界第二位。这些论文是中国科技人员参加在90个国家(地区)召开的2153个国际会议的成果,其中,发表的国际会议论文最集中的10个学科分别为: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临床医学,计算技术,物理学,基础医学,能源科学技术,地学,材料科学,化学和机械工程。若在每个学科领域按统计年度的论文被引用次数世界均值划一条线、将高于均线的论文称为卓越论文,2019年分布在医学领域的卓越科技论文数量较多,数量达到1万篇以上的学科还有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计算技术、地学、基础医学、农学、物理学、药学、中医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技术以及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13个学科。通过比较国际学术界普遍认可的三大主要论文数据库,我们不难发现,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计算技术、地学等学科领域,是2019年度中国乃至国际科学界的研究热点。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中国在包括管理学、图书情报学等在内的社会科学以及空间科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与世界主要的科技强国还存在较大差距。从发表卓越国际论文的地区分布来看,北京、江苏、上海、广东、湖北5个省市发表数量达到2万篇,既是卓越国际论文产量比较集中的地区,也是国际论文影响因子较大的地区。其中,北京发表的卓越科技论文数量最多,达到6.2万篇。这种分布态势,说明一个地区国际论文的产量和质量与该地区高教资源、科研院所布局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此外,本统计年度中最惹眼的是,2019年发表高质量国际论文数量最多的世界高校中,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大学4所中国高校进入前十。其中,清华大学以发表2420篇位居世界第二,发表的论文占世界的1.3%。排在首位的哈佛大学有4413篇,占2.3%。可见,中国高校科研实力有了明显提升。知识创新的国际合作步伐明显加快据SCI数据库统计,2019年收录的中国论文中,国际合作产生的论文为13.01万篇,比2018年增加1.93万篇,增长17.4%。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将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水平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相关研究数据显示,仅2020年1—5月,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研究,有34%属于跨国合作。这只是中外科学界开展合作的一个缩影。实际上,像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全球对地观测系统等一系列大科学计划,都有赖于跨学科、跨领域和跨国界的合作。从国际合著论文的数量和学科分布状况,我们大致能看到中国学者广泛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以及大科学项目的身影。据SCI数据库统计,2019年收录的中国论文中,国际合作产生的论文为13.01万篇,比2018年增加1.93万篇,增长17.4%。国际合著论文占中国发表论文总数的26.2%。2019年中国作者为第一作者的国际合著论文共计96157篇,占中国国际合著论文总数的73.9%,合作伙伴涉及167个国家(地区)。从国际合著论文的学科分布来看,中国国际合著论文较多的学科,主要是化学、生物学、物理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和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等。这表明,这些学科领域是目前国际知识界比较关注的。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2019年度国际大科学的研究领域,以中国科研人员为第一作者的国际论文数量虽有所增加,但在中国科研人员参与生产的所有论文中占比仍较低。在2019年中国发表的国际论文中,作者数超过1000人、合作机构数大于150个的论文共有262篇,作者数超过100人且合作机构数量大于50个的论文共计784篇,比上一年增加201篇,涉及粒子与场物理、核物理、天文与天体物理、多学科物理研究等学科。其中,中国机构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为94篇,包括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61篇。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主持的电子—正电子湮没中重子—反重子极化和纠缠研究,吸引了德国、美国、巴基斯坦、俄罗斯、印度、意大利、土耳其等8个国家、80个机构参与。从合作伙伴来看,在中国作者作为第一作者的9.61万篇合著论文中,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和日本是中国学者最主要的6大合作伙伴国;在中国参与工作、其他国家作者为第一作者的3.39万篇合著论文中,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是中国学者的主要合作伙伴国。数据变化的背后,一方面说明中外学者之间自发的常规合作有了较大幅度增长,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基于国家层面、致力于参与国际大科学和大学科合作、探索人类重大科学问题的国际合作能力明显增强。成果转化率仍是高质量发展的“瓶颈”2019年,中国高校获得约8.5万件授权发明专利,占中国(不包含外国在华机构)获得授权发明专利数量的23.7%。欧洲专利局2020年发布的报告显示,该局在2019年收到来自中国的专利申请共计12247件,较2018年增长29.2%,增幅位居十大专利申请国之首,成为欧洲专利局继美国、德国和日本后的第四大专利申请国。中国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数字通信、计算机技术、电机、仪器等领域。欧洲专利局主席安东尼奥·坎皮诺斯表示,过去十年,中国在专利申请领域的长足进步,凸显了中国在促进研发方面的持续努力,这也是中国依靠创新驱动经济的有力例证。通过纵向分析近10个统计年度,我们发现,由基金或项目资助推动的知识创新,成为推动我国国际论文产量和质量提升的重要牵引力。2019年,国家各级基金或项目资助产出中国国际论文42.48万篇,其中高校占84.92%,研究机构占10.59%,主要分布在化学、生物学、物理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地学、环境科学和计算技术领域。就论文产出质量来说,高校依然是卓越论文的贡献“大户”。根据本年度SCI的统计,2019年,中国机构作者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共44.7万篇,高校占比为85.87%。分析本年度的统计数据,过去一年虽然中国国际科技论文产量和质量都有明显提高,但成果转化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若以最能反映一个国家或机构创新能力的发明专利为观测点,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援引经合组织2020年11月13日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发明人拥有的三方专利数为5323项,占世界的9.3%,相较于2019年上升1位,排在世界第3位,仅落后于日本和美国。从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的机构类型看,2019年度,中国高校获得约8.5万件授权发明专利,占中国(不包含外国在华机构)获得授权发明专利数量的23.7%;研究机构获得约3.3万件授权发明专利,占比为9.2%;公司企业获得约20.7万件授权发明专利,占比57.9%。这表明,在新工业革命兴起及世界范围的产业转型过程中,公司和企业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方面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而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作为科研成果产出“大户”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在成果转化方面的“短板”明显。事实上,专利数量不断刷新的背后,是中国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持续投入。过去五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42万亿元增长到2.21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2.06%增长到2.23%。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翻了一番,2019年超过2.2万亿元。从全球来看,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目前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其中,2019年高校研发经费达到1266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8.1%。在持续高投入的拉动下,中国科技创新实力稳步提升。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排名从2015年的第29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14位。但是,与国家巨大的科研投入相比,我国科研存在一个明显的发展悖论。我国已经拥有国际水平的科技成果,但相当一部分科技成果尚未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由此形成了一种怪象:一方面,我国科研机构和高校每年产出大量高水平科研成果;另一方面,与国际竞争对手相比,我国企业并没有将大量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成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可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和市场需求的有机衔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既是中国开创创新发展新局面、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接下来,如何改变创新载体分散、重复的局面,整合各方资源,使科研成果能顺利实现产业化应用,或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从科技大国迈入科技强国的最终时间表。《中国教育报》2021年03月30日第4版 作者:本报记者 柯进

刻经人

打开 更好激发科研创新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科研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型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科研队伍,为他们脱颖而出创造条件。”高校是承担科研任务的重要机构,完善高校科研人才激励机制,提升高校科研创新能力,可以从激发高校师生从事科研创新工作的内生动力开始。科研活动,是一种基于思想意识、致力于知识生产的社会实践,激发内生动力,离不开对科研人才的价值观念、精神气质和所处环境的培养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寓意深刻,不仅为科研实践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坐标,也为从事科学研究标定了应有的态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可以为前沿科技发展提供价值导航,解决科技伦理问题,确保科技向善、创新向好。增强意志力是激发科研内生动力的基础性条件。科研事业并非一片坦途,创新研究更不会一帆风顺,困难和挑战无时不在。从事科研工作须具备坚强意志力,才能长久保持创新的热情和活力。为此,高校应肩负起意志力训练和心理健康建设的重要职责,不断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制度。一方面,需要构建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系统。近年来,不少高校先后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在维护师生心理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借鉴。此外,体育教育在意志力的培养中不容忽视,学校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体育教育,也要鼓励教师走出教室,参与体育活动,建立科学系统的校园意志力培训机制,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保障师生的意志力得到有效锻炼。良好科研环境是激发内生动力的重要保证。科研环境尽管是外因,却对培育内生动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比如,科研经费管理、科研成果转化、学术不端行为治理等体制机制,都是良好科研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科研经费分配机制,建立以适度容错率和科研成果高扶持率为核心理念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建立规范严密有效的学术不端行为惩戒机制,都将有助于形成优良的科研环境。把这些基础性工作做扎实,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广大师生开展科研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客观地讲,我国当前的高水平创新人才仍显不足,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相对匮乏,部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还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高校作为我国科研创新的主力军之一,不仅要完善人才培养、人才使用的体制机制,也要在人才激励上下一番功夫,在广大科研人员中间形成人人想创新、人人能创新、人人会创新的浓厚氛围和良好环境。(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复制品

藤校科研只是背景提升吗?

“做科研有用吗?““科研只是背景提升吗?”“投资一个看不见直接效益的背景提升值吗?”这些问题是不是很老套?但这却是普遍而现实的灵魂拷问。不少内心憧憬科研的青少年,可能担心的问题都会有“据说做科研的成本不菲,却不知道能带来多少实际效用“,也可能怀疑过科研除了提升学术背景,还能带来哪些价值。图片来源:iStock1除了背景提升,科研还为我的学术生涯带来哪些加分?培养学术兴趣华裔数学家丘成桐在一次演讲中说道:“对孩子们来说,学到多少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兴趣的培养,才是决定其终身事业的关键。”而在中国传统教育下,对青少年兴趣的培养往往是薄弱的一环。图片来源:搜狐科研的重要目的之一,便是帮助青少年发现和培养兴趣。已经进入大学甚至研究生的学生,常常有过这样的体验,学习内容和模式与高中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学教育重在一般性科学文化知识的灌输以及基本素质的培养,而高等教育则逐渐引导学生关注某个特定的学术领域,直到找准自己热爱的方向,成为这一领域的专业人才。由此可见,对学术兴趣的挖掘和培养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或许对很多人而言,学术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不断实践、探索和自我尝试中建立的。因此,科研过程本质上,是帮助学生找到学术热爱,进而定位未来研究方向。锻炼多方能力标化考试往往更具规律可循,死记硬背和掌握应试技巧可能助力考试高分。然而科研却是一个探索自我和磨练自我的过程,学生收获的将远不止于知识本身。换言之,科研重在过程,重在对学生全方位能力的培养,进入名校所需要的“背景提升”只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具体来说,青少年可以锻炼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创新能力“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随被踩烂了的成功之路“。创新是科技和时代发展的驱动力,任何一项有价值的发明或研究都离不开创新的支持。在科研项目的具体实践中,青少年不是机械地吸收知识,更不是照搬复制前人研究,而是在导师指导下大胆尝试,在批判性阅读中得到启发,反复思索并设计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图片来源:User Research Institute表达能力在科学研究中,良好的表达能力是研究成果转化的必然要求。无论是大学还是研究生阶段,学生都需要具备能向内行及外行讲述研究成果的能力,没有表达能力必定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者。藤校科研能够全面锻炼青少年的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能力。课上教授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需要学生高度参与其中,进而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提出问题;课下作业、研究报告、论文的撰写将进一步帮助青少年优化思维逻辑并提高写作能力。图片来源:Learning Hub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当下,即便不成为科学家,信息的获取分析能力仍然是学习和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藤校科研并不仅是一系列课程,而是通过循序渐进的指导,帮助青少年独立完成一个研究项目。搜集信息、阅读文献、分析数据都将贯穿于项目始终。而在大数据时代,谁掌握数据就意味着谁的信息广,竞争力可能就更强。这已成为考量研究者的基本标准之一。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的养成,也将有助于青少年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图片来源:Medium2藤校科研能带来哪些学术以外的机遇?提升自我格局听到“格局大“这样的评价,人们会知道这是对一个人的称赞。但格局究竟是什么呢?中国企业家褚时健在74岁高龄时选择二次创业并承包两千多亩山地,在不被人看好的情况下,仅用了6年便达到销售额破亿的目标,当被人问到成功的秘籍时,他说”干大事就是需要一种大气魄!没有大气魄,万事难成!“这里的气魄,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格局。图片来源:新浪财经都说“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烙它的锅“,思维决定高度,格局决定结局。格局可以说是思想的广度、看问题的角度以及心态。一个人终日埋头苦读书的人是无论如何都提升不了自己的格局。因为关键的一点,是与更高层次的人交流对话。与顶级教授对话本身,也是提升自我思维格局和认知的宝贵经历。链接优质资源根据美国经济研究所发布的报告,美国最富有的1%家庭中子女考入常春藤名校的机会是穷人子女的77倍。而2012年《纽约时报》也曾做过类似报道,在最富有的四分之一美国家庭子女中,24岁时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占82%,而在最贫穷的四分之一家庭中,这一比例仅为不到10%。金钱的背后反映的实际上是教育资源的差距。图片来源:Population Council高端教育资源一定是昂贵的,拥有资源优势,就可能比同龄人多一些思考问题的视角,多一些机遇和可能。纯背景提升项目重在能力和知识本身,藤校科研则打破这一限制,将教授的高端资源和人脉与学生有效共享,让青少年收获知识以外的宝贵财富。这是单纯的背景提升无法赋予的。无论未来选择在学术界深造,还是进入企业工作,藤校科研经历不仅是受过世界顶级专家指导的象征,更代表青少年自身具备研究能力与思维逻辑,因而更容易得到相应圈子人们的尊重。3复杂世界格局赋予藤校科研新的意义与价值藤校科研从本质上说,也是对外学习更先进的知识与思想,目前来看,美英等发达国家的科技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自洋务运动时期起,就从未停止对外学习。从学习西方的军事和科学技术,到民主制度乃至先进的社会科学思想,无数优秀的华人肩负起学习图强的历史使命,在追求个人价值升华的同时,更实现了中国人在世界舞台的开拓。图片来源:wemedia被尊为“中国铁路之父”和“中国近代工程之父”的詹天佑,成功主持中国独立建设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他之所以能突破技术桎梏,离不开从幼年时期便留学美国接受先进的教育,在耶鲁的学习则帮他掌握了土木工程领域的实用技术,并最终运用到自己国家的建设。图片来源:百度钱学森能够成为世界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离不开世界航空大师冯·卡门的指导。冯·卡门对天赋禀异的钱学森非常看重,带量其研究高速空气动力学课题并取得丰硕成果,为钱学森此后的贡献做出了巨大铺垫。哈佛大学第29任校长劳伦斯·巴科在就职演讲中曾说:“世界各地的最优秀和最聪明的人都在美国的大学学习。这些学生中的许多人将带着他们的眼界和见识回到自己的祖国,建立起发展迅速的公司和高等教育机构;并在世界各地与贫困,疾病和气候变化作斗争。”图片来源:HSLU-Blogs后疫情时代,中国所处的国际形势更加复杂。参加藤校科研也绝不仅仅是个人背景的提升,更是在向世界学习,接触更先进的思想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反思自己在当下时代的使命,从长远角度考虑思考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4小结背景提升是藤校科研水到渠成的结果,科研过程所培养的思考能力和国际视野,以及奠定的研究素养和人生格局,则是更为宝贵的财富。

大之殷也

以科研促进教学 以课题提升内涵

——成都高新和平学校召开理综组课题开题论证会中华志愿者网讯2020年3月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纲要提出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在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高新区中小学学科课程综合化实施指导意见》中,“实践探究”、“跨学科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成为高频词。为响应上级号召,促进教育发展,进一步推动学校和融课程建设,成都高新和平学校理综组经过一学期的筹备,着手开发了课题——《基于学科融合的主题式活动开发与实践研究》。2021年3月16日,成都高新和平学校理综组全体教师齐聚三楼会议室,对课题进行开题论证。会议邀请了武侯区教育科学院理论研究所蒋波所长作为课题指导专家,学校理综组教研组长周莎老师主持会议。杨悦萍老师作为代表对课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向老师及专家们展示了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和后期工作计划。听完汇报,蒋波所长首先肯定了学校理综组各位老师为教育科研工作的努力付出,也对老师们的思路表示了赞同,同时,针对所申报的课题内容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和详细地指导,蒋波所长提出的观点如:课题的研究要明确问题后直接深入研究、主题式活动一定要体现主题等对课题的进一步开展都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为课题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理综组的老师们就自己的观点和对课题的理解与蒋波所长进行了探讨,会后都表示受益良多,更加明确了课题的研究方向。自建校以来,成都高新和平学校教学科研就以学校的和融课程为根基,根植教学一线,一直保持着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趋势,和平人将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以课题提升内涵,结合实际,为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添砖加瓦,为教育事业锦上添花!

德尔哥

「创新达人」任晓栋:坚持科研 提升内燃高效驱动力

牛顿,选择追寻苹果落地的根源,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袁隆平,选择在土地上搞科研,解决了世界的温饱问题。正是因为他们认清了自己的方向,做出了恰当的选择,才谱写了一段属于自己的人生华美乐章。也有这样一位“学术新星”,因个人兴趣而选择燃气轮机作为研究对象,实现了如今在学术上的成绩。他就是来自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的副研究员任晓栋。 因为热爱,无所畏惧2004年,学习成绩优异的任晓栋考入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开启了他与清华园的不解之缘。“年少时候,考入清华是当时至高的荣誉,当我第一次走进清华校园时,就被清华浓厚的历史氛围和文化底蕴所深深吸引。”任晓栋回忆。之后,他带着这份热爱和兴趣,开始了求学之旅,2004—2013年,学士再到博士(直博),9年的学习和科研时间都是在清华园中度过的。3000多个日日夜夜,过着实验室与宿舍两点一线的生活,练就的是任晓栋毫不畏惧的性格。“经历的多了,其实也就没什么好怕的了。只有让自己变得强大,才不会畏惧任何困难。”任晓栋说道。正是这样的信念,让他在科研上勇往直前。在香港科技大学深造完后,2016年他重回养育了他多年的母校,用自己的行动来回馈母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的压力日益凸显,节能减排已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作为军民航空和工业过程的核心动力装备,是实现能源结构调整、保障能源清洁利用与高效转换、能源安全的尖端动力装备,在我国节能减排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任晓栋自2015年开始,在国家自然科学金、“两机”国家重大专项和装备预研基金等项目支持下,围绕高效低碳燃气轮机部件及相关先进热力系统的节能增效这一科学问题,凝练了“燃气轮机内部流动机理及数值仿真算法”“先进热力系统及部件匹配机理”两个学术研究方向,从底层数值算法开发、内流机理认知和系统部件匹配3方面开展研究。第一方面,任晓栋发展了基于气体动理学理论的时空高精度间断有限元方法,基于气体动力学理论的时空高精度间断有限元方法属于基础研究,旨在提高数值算法对燃气轮机关键部件压气机内部复杂流动细节的保真性和准确性,为压气机内部流动机理研究和优化设计提供自主、高可靠性的基础数值工具。第二方面,他明确了壁面非绝热效应对叶轮机械内流边界层和激波的影响机理,提出了基于壁面非绝热效应的压气机流动控制方法,基于壁面非绝热效应对叶轮机械内流边界层和激波的影响机理认知,旨在为燃气轮机压气机性能提升提供一种有效途径。第三方面,他建立了考虑真实气体效应的叶轮机械一维气动模型及基于该模型的系统-部件协同优化设计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先进热力系统优化设计,旨在提出一种系统-部件协同优化设计的新方法,突破传统先系统后部件的分层递进优化设计思路,拓宽性能提升空间。翩翩飞舞的蝴蝶,好似布满天幕的星辰,将生活点缀得无比灿烂。绚丽华美的外衣,轻盈美妙的舞姿为百媚千娇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殊不知,蝶儿华丽的外表下隐藏的是鲜为人知的艰辛。“快”是任晓栋给人们留下的第一印象,在这种快节奏、高强度的研究生涯中,也给了他不一样的风采,在他的面前好似有什么东西,紧走两步便触手可及;在他的背后又好似有什么东西在推动着他。正是这种“快”,让他在新的领域中追上前人步伐,并不断攀登新的高度。 星火相传,任重道远任晓栋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育人目标,将立德树人融入本科生课程教学、研究生指导、教学改革、本科生导师制落实等方面。在本科生课程教学中,他始终贯彻“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在阐述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发展史时,任晓栋引导学生认识到课程讲解内容在能源、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中的重要性;通过对比国内外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引导学生清醒认识到我国在该领域部分关键技术受制于人,激发学生从事本领域科研工作、为我国迎头赶上国际燃气轮机科技发展步伐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信念;在知识点讲解中,重点引导学生掌握问题导向型学习方法,淡化习题导向型学习方法,为后续专业科研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在研究生培养中,他比较注重引导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本领域科研工作,培养研究生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在研究生课题开展中,注重引导,而非填鸭式或任务式指导,鼓励研究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科研之余,关注研究生生活和学习,确保研究生保持阳光健康的心理状态。他还参与了学校的本科生教学改革,调研国外多所知名院校教学体系,确认了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把工业设备运转过程的来龙去脉展示给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点的认知。建立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后,开展研讨会,为学生答疑解惑。任晓栋说:“接下来,我将积极开展燃气轮机领域前沿探索性研究,逐步突破关键基础科学问题认知,积累关键设计技术,发表原创性高水平科技论文,协助本学科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同时,积极参与燃气轮机关键技术团队建设,依托该岗位加快团队中青年领军人才的成长,强化该人才培养方向的师资力量和学术研究梯队的综合实力,促进学校该学科良性发展和燃气轮机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成果转化。”大学之大,在于其人才的厚重。人生要活得有意义,需慎重而道远,科研要星火相传。撰稿:徐飞本文刊发于《中国高新科技》杂志2020年第21期(转载请注明来源)

辛辛苦苦

破除“SCI至上”关键是提升科研细分评价能力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破除SCI(包括文科的C刊、核心期刊)至上的错误科研评价倾向,继续受到关注和热议。笔者以为,对此的讨论应从“是否应破除”深化到“如何破除”的层面,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操作性解决办法。而其最关键的是提高科研管理部门的科研细分评价能力,也就是运用复杂性思维,依据评价对象和目的不同,选择和运用适合的评价标准和方法。论文评价无疑是最重要的评价方式之一,但有其适用范围。有些科研工作重在实绩,成果涌现在田间地头、厂矿车间,或表现为文化艺术产品创造,可能参考和凝结了许多论文成果,但它本身无法也无需用论文表达。在适用论文评价的领域,也依然有“细分”的必要。除了充分考虑不同学科的特点之外,还应注意到基础研究和创新研究有较大区别。创新研究往往诞生在学科交叉地带,而大部分学术期刊根据现行学科体系设立,这就容易造成跨学科研究的论文发表难,故应充分考虑创新研究的特点,一文一议,对论文质量进行多学科专家“会诊”。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要把对科研工作者的综合能力的评价和对某项课题承担能力的评价区分开来。有的高校,只问论文刊发的刊物是否“核心”,不问文章内容;另一些高校,又要求发表具体专业的论文,科研评价时才“算数”。前者或是科研管理的懒政,或是应付各种考核、排名的无奈之举;后者限制了学者的研究兴趣,扼杀了思想火花的迸发,事实上,高精尖的研究成果,往往有赖于有着广博兴趣的大脑。一位地质学专业的学者,如果凭真本事在文学核心期刊上发表了论文,恰说明这位学者文理兼修、综合学养较高。不过,如果他以若干篇文学论文为依据,申请地质学的科研课题资助,那就需要认真考量,一题一议,合理研判申报者是否具备完成课题的学术储备和能力。科研评价具有强大的引导力。只有评价细分,引导才能精准,真正评出成果、评出人才。这就要求科研管理部门把评价当作一门科学来看待,尊重科研规律。从事科研评价者未必是全能的专家,却应成为善于品鉴的“美食家”。如此,科研人员才能安心工作、展现成果,实现人生抱负、奉献国家社会。(胡一峰)

瞀光辞曰

激发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科技部印发了《关于事业单位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纳入绩效工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资福利司、财政部综合司、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有关负责同志就《通知》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问:请介绍《通知》出台的背景和起草的过程。答: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激发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保障。为释放科研人员转化科技成果的热情,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政策文件。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将科技成果奖励和报酬的最低标准从20%提高到50%。《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25号)规定,科研人员获得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以下简称现金奖励)计入当年本单位绩效工资总量,但不受总量限制,不纳入总量基数。但从绩效工资管理实践来看,很多地方和部门反映,不受绩效工资总量限制的操作办法不具体,接受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委托取得的项目是否属于科技成果转化等问题,也给单位发放现金奖励带来困扰,现金奖励政策难以落地。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和要求,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2019年以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科技部深入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开展调研,召开座谈会了解各地各部门现金奖励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在调研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牵头起草了《通知》征求意见稿。通过多种方式听取意见建议,对《通知》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并联合财政部、科技部印发了《通知》。问:《通知》对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具有怎样的意义?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激发各类人才活力至关重要。《通知》的出台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将更好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对于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国家科研创新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建立健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科研人员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获得合理收入,使科研人员收入与实际贡献相匹配。二是有利于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科研人员潜心研究、攻坚克难,大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多出高水平成果。三是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不竭发展动力。问:《通知》对于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纳入绩效工资管理的具体操作办法是什么?答:为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通知》规定,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后,由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按规定对完成、转化该项科技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发放现金奖励。同时进一步明确,现金奖励计入所在单位绩效工资总量,但不受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限制,不作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核定下一年度绩效工资总量的基数,不作为社会保险缴费基数。《通知》要求,各单位在开展工资数据统计以及向有关部门报送年度绩效工资执行情况时,要如实填报现金奖励情况,并单独注明。问:单位接受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委托取得的项目是否适用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政策?答:《通知》明确,单位接受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委托取得的项目,其中属于科研人员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活动的,单位可到当地科技部门进行技术合同登记,认定登记纳入科技成果转化范围的,可按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通知》规定执行。不属于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从项目经费中提取的人员绩效支出,应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分配,纳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统一管理。问:对贯彻落实《通知》有哪些要求?答:贯彻落实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政策,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重要举措。《通知》印发后,关键在落实落地。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抓好落实。一要精心组织实施。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实施这项政策的重大意义,深入学习领会政策内容,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二要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科技部门要各负其责,加强指导,做好有关工作,确保政策平稳、有效实施。【来源:人民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慧皎

李克强谈科技创新:要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去搞研究,厚积才能薄发

【环球网报道】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为有效防控疫情,共同维护公共卫生与健康,记者会采用网络视频形式进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国家提出了要建设科技强国,但是我们也注意到目前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上我们还存在短板,甚至出现了“卡脖子”的情况。与此同时,我们还看到了一些急功近利的现象,比如在一些地区,一些高新产业项目的大规模投入出现了烂尾。总理,请问您如何看待这样的情况?未来政府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还会有哪些新的举措?谢谢。李克强:多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有一些重大突破。在应用创新领域发展得也很快,但是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确存在着不足。要建设科技强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打牢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这个根基。打多深的基才能盖多高的楼,不能急功近利,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目前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还不高,尤其是基础研究投入只占到研发投入的6%,而发达国家通常是15%到25%。我们下一步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还要继续改革科技体制。让科研人员有自主权,很重要的是要让科研人员有经费使用的自主权,不能把科研人员宝贵的精力花在填表、评比等事务上,还是要让他们心无旁骛去搞研究,厚积才能薄发。讲到这里,我想对青年学生们说几句话,不管你们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有什么样的志向,一定要注意加强基础知识学习,打牢基本功和培育创新能力是并行不悖的,树高千尺,营养还在根部。把基础打牢了,将来就可以触类旁通,行行都可以写出精彩。创新还是要依靠市场的力量。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十四五”期间政府会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同时要更多地依靠社会力量来加大研发投入,所以我们要增加“全社会”这个口径下的研发投入。这就需要采用一些机制。比如今年我们采取对制造业研发费用投入加计扣除100%的措施,这实际上是一个税收优惠措施,就是想通过市场化普惠制的办法,使企业投资研发有动力。当然,研发要靠人才,中国的人才资源是丰富的。我们一方面要让领军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普通人也有上上智。这些年我们推动“双创”,形成“众创”局面,推动了应用创新,也给整体上的创新带来了更大空间。我们说科技要自立自强,科学家要发奋努力,这和国际合作、同行交流是并行不悖的。科学探索和发明、发现是需要合作的,需要共同努力。封闭不会有前途,断链对谁都没有好处。中国愿意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同各国加强科技领域的合作,共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谢谢。

孜孜以求

专家引领助提升 潜心科研促成长——沙田学校开展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培训讲座

教育科研需要教师的潜心研究,更需要专家的引领提升。为推动学校科研工作发展,提升我校教师科研能力,指导教师们申报课题立项。近日,沙田学校邀请普陀区教育学院科研室陈进老师开展了一堂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培训讲座,全校教职工参与了本次科研培训。陈进老师以《教师研究——课题研究的过程要求》为题,带领老师们从认识规范的课题研究开始,明晰了从申请课题到完成结题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对于一个课题的“课题之眼”——题目,陈老师则列举了大量真实的课题题目,通过严谨细致的逻辑分析,引领老师们共同参与选题的评价与修改,帮助大家在实践中掌握“选题的标准”“题目的表达”“多概念关系的理清”中的九大注意点,学会使用“题目拟写的通用格式”,保证了题目语言的规范与精炼。整个讲座深入浅出,内容详实,案例丰富,既解决了部分老师实际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困惑,又启发了更多老师认识与走进科研的思路,在场的老师们全情参与,提升了科研能力。最后,汪燕萍副校长表示学校将继续为老师提供专业的科研指导与服务。希望我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能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主动开展课题研究,共同开创我校教育科研的新局面。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来源: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网站】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三代殊继

紧抓教育科研,提升教师能力

近日,广饶县大王镇中心初中开展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新课教学研究课活动。此次活动为八、九年级数学、语文和英语3个学科的三位教师为代表的新课教学课堂展示活动,是本年度我校教学研究课展示课系列活动之一。三位教师上课各具特色,他们结合课程特点和自身优势,对教学精心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数学老师张敏科学地组织小组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认识数学定理;语文老师宋秀荣,深挖教材,引导学生体会文言文中的美感;英语老师陈彬,运用大量典型视频和图片,让学生由感性到理性深入理解知识点。该校开展此类活动,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的学习和交流平台,让老教师学习借鉴优秀的教育理念、丰富的课堂教育经验,做到与时俱进,探索研究新型的教学思路与方式,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同时让新入职教师,进一步熟悉教学流程,提高个人教学艺术,并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尽快成长为优秀教师。副校长姜斌表示,今后学校还将继续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课展示活动,使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阮阮 商云 崔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