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强化科技创新系列调查①|成果转化,如何烧旺“市场”这把火愈演愈烈

强化科技创新系列调查①|成果转化,如何烧旺“市场”这把火

成果转化,如何烧旺“市场”这把火——强化科技创新系列调查①2021-03-22来源:大众日报 01版●科研机构希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企业希望通过科技进步获得发展优势,“两头热”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强化包括交易平台、专业人才等在内的技术要素市场体系建设。●当前多数交易市场更多的是需求对接平台,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易平台。我省正积极支持以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为主组建山东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实体交易机构,加强线上平台建设。●不应仅着眼转化环节,还需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帮助企业、产业更好地向科研机构提需求,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由末端走向前端。□ 大众日报记者 赵丰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刘绍峰专门来到学校技术转移办公室,咨询学科性公司注册事宜。刘绍峰团队与省内某石化企业签订中试研发技术合同后,对方看重其团队在制作高分子材料催化剂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中试取得成功很有信心,开始探讨进一步合作事宜。此前,刘绍峰也有一个研究成果成功转化。他认为,现在政策激励性很强,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充分照顾研究团队。学校成果转移专业力量对学科性公司也能进行一定的监管,研究人员不用花费太多心思用于公司运作,可以安心搞研究。青岛科技大学技术转移办公室负责人刘玉梅介绍:“学校规定,2017年以后实现成果转移的,收益的95%归成果完成团队所有。创办学科性公司的,奖励成果完成人70%的股权或股权收益。我们则主要提供咨询、法务等服务,以减少研发人员后顾之忧。”如此激励之下,青岛科技大学已注册学科性公司近80家,孵化科技型企业300余家。一直以来,我省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进入“十四五”,特别提出要强化技术要素市场体系建设。强化技术要素市场体系建设,需要大量市场化的科技资源。高校院所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之一,但以往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归高校所有,职务发明人无权利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转移。因此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十分关键。2020年8月,省科技厅等部门联合发文,在省属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遴选8家单位组织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试点,其中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列在试点任务第一条。青岛科技大学正是试点之一。“下一步将加强试点总结交流,适时推广典型经验,完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省科技厅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处副处长冷振喜介绍。长期以来,科研机构希望科技成果能尽快转化,企业也希望通过科技进步获得发展优势,这种“两头热”的状况促使不少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或联盟兴起。平常,刘玉梅通过“蓝海技术交易网”发布需要转化的成果,寻找企业需求。每年还会组织“供需答辩会”,搭建企业与研究人员合作桥梁,实现线下精准对接。“严格来说,省内多数交易市场更多的是需求对接平台,也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实现交易,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易平台。”冷振喜说,交易平台需要有国家批准的资质,我省能实现交易的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拥有科技成果评估、挂牌交易、知识产权运营、科技金融、园区落地、技术经纪体系培育6项核心能力,目前已与12家高校签约。2020年,完成4410宗科技项目评估,成果挂牌交易项目456宗,挂牌金额1.04亿元,成交107宗,成交金额1.41亿元。与此同时,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非法人)无法进行工商注册带来的问题也进一步显现,已不能适应全省技术成果交易未来发展。冷振喜说:“目前,我省正积极支持以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为主组建山东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实体交易机构,加强线上平台建设,打造市场化主体运营的全链条服务体系。积极引导财政资金支持的科技成果及知识产权进场交易,完善技术成果转化公开交易与监管体系,确保交易机构规范运作及交易行为有序开展。”交易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科技成果为实验室阶段成果,不适用于中介服务即时转化市场化需求的情况,以至于企业用不了、接不住。成果转化中试熟化、资金注入等关键环节保障条件缺乏,也影响成果进一步转化。中试是新产品开发的必经之路。一般来说,企业单方面建设中试基地的积极性不高。刘玉梅介绍,借助化学方面的专业优势,学校与青岛相关单位合作建设了一批中试基地,起到了“熟化中心”的作用,帮助一批成果成功转化。可见,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通过联合企业设立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移、中试熟化的机构,并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奖励机制,或能破题。成果转化同样需要专业人才。2019年至2021年,全省共有51家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通过省级备案。2020年,省科技厅组织多场培训,培养技术转移人才1000余人次。据悉,我省将统筹整合技术转移资源,加快构建“基地、大纲、教材、师资”四位一体的省级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高校将普遍设置技术经理人和成果转化专员,提高成果转化专业化水平。科研和产业深度融合能有效提高转化效率。采访中,有受访对象表示,强大的产业支撑,且产业发展与科研院所科研成果结合紧密,才能推动技术与产品良性循环,让转化水到渠成。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肖尤丹表示:“技术要素市场体系建设不应局限于科技成果转化环节,而应由最后一公里向最初一公里转变,即解决谁来创新、去解决谁的需求的问题。作为经济大省,山东应充分利用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机制帮助企业、产业更好地向科研机构提出问题,使市场需求真正在科技成果选题、科技活动组织以及科技成果的最终应用环节中发挥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目前,山东实施的重大项目‘揭榜挂帅’制其实就是一种成果转化机制,企业自身也可以设立科研基金,提出需求,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由末端走向前端。此外,政府应充分考虑山东科教资源特色所在,分类分级制定转化政策,实现精准指导。”省教育厅副厅长白皓表示:“‘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大力实施‘百校三个一’工程。每个省属院校结对一个大院大所,开展协作攻关;结对一个产业园区,深化产学研合作;结对一个重点行业协会或链主企业,共建科教产融合联盟。藉此形成教产研无缝对接机制,引导高校主动对接社会需求,主动承担企业行业科研项目,产出更多高质量成果,服务产业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同时,将试点校企联合引才,建立多方共享用才机制,推动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有机结合。

天理

强化科技创新系列调查|成果转化,如何烧旺“市场”这把火

  成果转化,如何烧旺“市场”这把火  ——强化科技创新系列调查①             ●科研机构希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企业希望通过科技进步获得发展优势,“两头热”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强化包括交易平台、专业人才等在内的技术要素市场体系建设。     ●当前多数交易市场更多的是需求对接平台,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易平台。我省正积极支持以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为主组建山东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实体交易机构,加强线上平台建设。     ●不应仅着眼转化环节,还需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帮助企业、产业更好地向科研机构提需求,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由末端走向前端。   □ 本报记者 赵丰  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刘绍峰专门来到学校技术转移办公室,咨询学科性公司注册事宜。刘绍峰团队与省内某石化企业签订中试研发技术合同后,对方看重其团队在制作高分子材料催化剂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中试取得成功很有信心,开始探讨进一步合作事宜。  此前,刘绍峰也有一个研究成果成功转化。他认为,现在政策激励性很强,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充分照顾研究团队。学校成果转移专业力量对学科性公司也能进行一定的监管,研究人员不用花费太多心思用于公司运作,可以安心搞研究。  青岛科技大学技术转移办公室负责人刘玉梅介绍:“学校规定,2017年以后实现成果转移的,收益的95%归成果完成团队所有。创办学科性公司的,奖励成果完成人70%的股权或股权收益。我们则主要提供咨询、法务等服务,以减少研发人员后顾之忧。”如此激励之下,青岛科技大学已注册学科性公司近80家,孵化科技型企业300余家。  一直以来,我省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进入“十四五”,特别提出要强化技术要素市场体系建设。强化技术要素市场体系建设,需要大量市场化的科技资源。高校院所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之一,但以往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归高校所有,职务发明人无权利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转移。因此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十分关键。2020年8月,省科技厅等部门联合发文,在省属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遴选8家单位组织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试点,其中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列在试点任务第一条。青岛科技大学正是试点之一。  “下一步将加强试点总结交流,适时推广典型经验,完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省科技厅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处副处长冷振喜介绍。  长期以来,科研机构希望科技成果能尽快转化,企业也希望通过科技进步获得发展优势,这种“两头热”的状况促使不少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或联盟兴起。平常,刘玉梅通过“蓝海技术交易网”发布需要转化的成果,寻找企业需求。每年还会组织“供需答辩会”,搭建企业与研究人员合作桥梁,实现线下精准对接。  “严格来说,省内多数交易市场更多的是需求对接平台,也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实现交易,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易平台。”冷振喜说,交易平台需要有国家批准的资质,我省能实现交易的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拥有科技成果评估、挂牌交易、知识产权运营、科技金融、园区落地、技术经纪体系培育6项核心能力,目前已与12家高校签约。2020年,完成4410宗科技项目评估,成果挂牌交易项目456宗,挂牌金额1.04亿元,成交107宗,成交金额1.41亿元。  与此同时,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非法人)无法进行工商注册带来的问题也进一步显现,已不能适应全省技术成果交易未来发展。  冷振喜说:“目前,我省正积极支持以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为主组建山东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实体交易机构,加强线上平台建设,打造市场化主体运营的全链条服务体系。积极引导财政资金支持的科技成果及知识产权进场交易,完善技术成果转化公开交易与监管体系,确保交易机构规范运作及交易行为有序开展。”  交易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科技成果为实验室阶段成果,不适用于中介服务即时转化市场化需求的情况,以至于企业用不了、接不住。成果转化中试熟化、资金注入等关键环节保障条件缺乏,也影响成果进一步转化。  中试是新产品开发的必经之路。一般来说,企业单方面建设中试基地的积极性不高。刘玉梅介绍,借助化学方面的专业优势,学校与青岛相关单位合作建设了一批中试基地,起到了“熟化中心”的作用,帮助一批成果成功转化。  可见,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通过联合企业设立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移、中试熟化的机构,并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奖励机制,或能破题。  成果转化同样需要专业人才。2019年至2021年,全省共有51家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通过省级备案。2020年,省科技厅组织多场培训,培养技术转移人才1000余人次。  据悉,我省将统筹整合技术转移资源,加快构建“基地、大纲、教材、师资”四位一体的省级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高校将普遍设置技术经理人和成果转化专员,提高成果转化专业化水平。  科研和产业深度融合能有效提高转化效率。采访中,有受访对象表示,强大的产业支撑,且产业发展与科研院所科研成果结合紧密,才能推动技术与产品良性循环,让转化水到渠成。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肖尤丹表示:“技术要素市场体系建设不应局限于科技成果转化环节,而应由最后一公里向最初一公里转变,即解决谁来创新、去解决谁的需求的问题。作为经济大省,山东应充分利用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机制帮助企业、产业更好地向科研机构提出问题,使市场需求真正在科技成果选题、科技活动组织以及科技成果的最终应用环节中发挥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目前,山东实施的重大项目‘揭榜挂帅’制其实就是一种成果转化机制,企业自身也可以设立科研基金,提出需求,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由末端走向前端。此外,政府应充分考虑山东科教资源特色所在,分类分级制定转化政策,实现精准指导。”  省教育厅副厅长白皓表示:“‘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大力实施‘百校三个一’工程。每个省属院校结对一个大院大所,开展协作攻关;结对一个产业园区,深化产学研合作;结对一个重点行业协会或链主企业,共建科教产融合联盟。藉此形成教产研无缝对接机制,引导高校主动对接社会需求,主动承担企业行业科研项目,产出更多高质量成果,服务产业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同时,将试点校企联合引才,建立多方共享用才机制,推动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有机结合。

柏拉图

江苏省委书记高校调研: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大市场

03:112月13日下午,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深入部分高校走访调研,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对接、全面融合,让高校的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大市场,在转化应用中创造更大价值,进一步加快将科教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娄勤俭在南京邮电大学仙林校区国家“111”计划引智基地观看重大成果展示。(交汇点记者 肖勇 摄)娄勤俭首先来到南京邮电大学,在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重点实验室,了解有机太阳能电池、生物传感器等重点科研项目进展情况,观看引智基地成果展示,询问实验室与企业合作、科研成果市场转化等情况。娄勤俭对南京邮电大学走大信息特色发展道路给予肯定,希望他们主动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对接,通过合作共建等方式做强优势学科,实现共赢发展。▲娄勤俭在南京理工大学听取电子信息学科群相关科研成果情况介绍。(交汇点记者 肖勇 摄)在南京理工大学,娄勤俭听取学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等方面情况介绍,观摩有关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得知南理工在省内各地建设了高档数控机床、先进焊接技术、智能机器人等产业研发基地,去年在省技术市场登记的合同交易额超过11亿元,娄勤俭十分高兴,勉励大家充分发挥科研优势,抓住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机遇,加强产学研对接,助力江苏产业优化升级。▲娄勤俭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考察航空航天、信息通信、军民融合、服务江苏等方面科研创新成果。(交汇点记者 肖勇 摄)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娄勤俭观看航空航天、信息通信、军民融合、智能制造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展示,听取实验室研究、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团队引进等情况介绍。娄勤俭强调,要充分用好我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各项政策,把技术研究、学科建设与江苏产业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深度合作中实现互促并进。娄勤俭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根本上要靠创新,江苏高校众多,科研实力强,是我省发展的一大优势。我们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指示要求,更好发挥高校和高校科研人员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作用。要鼓励高校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依托高校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更多地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要紧紧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应用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与产业关键技术攻关紧密衔接,支持企业与高校以共建实验室等形式进行深度合作,加快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形成与现代产业体系深度融合的区域创新体系。要梳理出一批重点项目,帮助搭建平台,推动科研单位与企业直接对接,打通技术到产业的通道,加快促进高校科研成果在省内转化、形成产业。省委常委、秘书长樊金龙参加调研。来源:交汇点编辑:王晶枫审核:武海燕

哥鲁达

成果转化,如何烧旺“市场”这把火——强化科技创新系列调查①

●科研机构希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企业希望通过科技进步获得发展优势,“两头热”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强化包括交易平台、专业人才等在内的技术要素市场体系建设。●当前多数交易市场更多的是需求对接平台,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易平台。我省正积极支持以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为主组建山东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实体交易机构,加强线上平台建设。●不应仅着眼转化环节,还需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帮助企业、产业更好地向科研机构提需求,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由末端走向前端。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刘绍峰专门来到学校技术转移办公室,咨询学科性公司注册事宜。刘绍峰团队与省内某石化企业签订中试研发技术合同后,对方看重其团队在制作高分子材料催化剂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中试取得成功很有信心,开始探讨进一步合作事宜。此前,刘绍峰也有一个研究成果成功转化。他认为,现在政策激励性很强,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充分照顾研究团队。学校成果转移专业力量对学科性公司也能进行一定的监管,研究人员不用花费太多心思用于公司运作,可以安心搞研究。青岛科技大学技术转移办公室负责人刘玉梅介绍:“学校规定,2017年以后实现成果转移的,收益的95%归成果完成团队所有。创办学科性公司的,奖励成果完成人70%的股权或股权收益。我们则主要提供咨询、法务等服务,以减少研发人员后顾之忧。”如此激励之下,青岛科技大学已注册学科性公司近80家,孵化科技型企业300余家。一直以来,我省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进入“十四五”,特别提出要强化技术要素市场体系建设。强化技术要素市场体系建设,需要大量市场化的科技资源。高校院所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之一,但以往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归高校所有,职务发明人无权利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转移。因此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十分关键。2020年8月,省科技厅等部门联合发文,在省属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遴选8家单位组织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试点,其中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列在试点任务第一条。青岛科技大学正是试点之一。“下一步将加强试点总结交流,适时推广典型经验,完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省科技厅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处副处长冷振喜介绍。长期以来,科研机构希望科技成果能尽快转化,企业也希望通过科技进步获得发展优势,这种“两头热”的状况促使不少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或联盟兴起。平常,刘玉梅通过“蓝海技术交易网”发布需要转化的成果,寻找企业需求。每年还会组织“供需答辩会”,搭建企业与研究人员合作桥梁,实现线下精准对接。“严格来说,省内多数交易市场更多的是需求对接平台,也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实现交易,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易平台。”冷振喜说,交易平台需要有国家批准的资质,我省能实现交易的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拥有科技成果评估、挂牌交易、知识产权运营、科技金融、园区落地、技术经纪体系培育6项核心能力,目前已与12家高校签约。2020年,完成4410宗科技项目评估,成果挂牌交易项目456宗,挂牌金额1.04亿元,成交107宗,成交金额1.41亿元。与此同时,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非法人)无法进行工商注册带来的问题也进一步显现,已不能适应全省技术成果交易未来发展。冷振喜说:“目前,我省正积极支持以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为主组建山东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实体交易机构,加强线上平台建设,打造市场化主体运营的全链条服务体系。积极引导财政资金支持的科技成果及知识产权进场交易,完善技术成果转化公开交易与监管体系,确保交易机构规范运作及交易行为有序开展。”交易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科技成果为实验室阶段成果,不适用于中介服务即时转化市场化需求的情况,以至于企业用不了、接不住。成果转化中试熟化、资金注入等关键环节保障条件缺乏,也影响成果进一步转化。中试是新产品开发的必经之路。一般来说,企业单方面建设中试基地的积极性不高。刘玉梅介绍,借助化学方面的专业优势,学校与青岛相关单位合作建设了一批中试基地,起到了“熟化中心”的作用,帮助一批成果成功转化。可见,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通过联合企业设立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移、中试熟化的机构,并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奖励机制,或能破题。成果转化同样需要专业人才。2019年至2021年,全省共有51家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通过省级备案。2020年,省科技厅组织多场培训,培养技术转移人才1000余人次。据悉,我省将统筹整合技术转移资源,加快构建“基地、大纲、教材、师资”四位一体的省级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高校将普遍设置技术经理人和成果转化专员,提高成果转化专业化水平。科研和产业深度融合能有效提高转化效率。采访中,有受访对象表示,强大的产业支撑,且产业发展与科研院所科研成果结合紧密,才能推动技术与产品良性循环,让转化水到渠成。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肖尤丹表示:“技术要素市场体系建设不应局限于科技成果转化环节,而应由最后一公里向最初一公里转变,即解决谁来创新、去解决谁的需求的问题。作为经济大省,山东应充分利用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机制帮助企业、产业更好地向科研机构提出问题,使市场需求真正在科技成果选题、科技活动组织以及科技成果的最终应用环节中发挥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目前,山东实施的重大项目‘揭榜挂帅’制其实就是一种成果转化机制,企业自身也可以设立科研基金,提出需求,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由末端走向前端。此外,政府应充分考虑山东科教资源特色所在,分类分级制定转化政策,实现精准指导。”省教育厅副厅长白皓表示:“‘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大力实施‘百校三个一’工程。每个省属院校结对一个大院大所,开展协作攻关;结对一个产业园区,深化产学研合作;结对一个重点行业协会或链主企业,共建科教产融合联盟。藉此形成教产研无缝对接机制,引导高校主动对接社会需求,主动承担企业行业科研项目,产出更多高质量成果,服务产业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同时,将试点校企联合引才,建立多方共享用才机制,推动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有机结合。□ 本报记者 赵丰

兒说

Nature发布博士调查报告:大多博士是不甘心平庸的理想主义者

来源:募格学术作者:晨星新年伊始,读博读硕的科研打工人们似乎又迎来一个轮回:测体温、扫健康码、戴口罩、做检测,冬季里新一波疫情再度紧张,校园再度重新封闭。套用2020年最流行文学“凡尔赛体”的模式说法就是:一个喜大普奔的消息,今年大家一开年就有笔额外的小收入。这个消息的真相是,本着“省钱就是赚钱”的原理,因为疫情的影响,大家有理由减少各种必要以及不必要的活动,可以省点路费、交际费了,虽然可能会因为不能赴约相亲会导致损失个把未来的另一半。2020一过,整个2010年代就距离我们开始越来越远,这几年读博读研的生活真是让我们如此刺激澎湃又感慨万千,大家的生活如同一场轮回。照道理,读书都读到博士的人,都是很有主见且智商不低的人了,想做的可以义无反顾地努力奋斗,不想做的就毫不犹豫地放弃付出,但很多事情就像枷锁一样,套在大家的头上。Nature曾在2019年发布了第五次全球博士调查报告,在2021年的我们一样可以照着报告毫无违和感地对号入座。这次博士生生态状态调查是Nature与伦敦一家市场研究公司Shift Learning合作完成的。这次调查有史以来首次以四种语言(西班牙语、汉语、法语和葡萄牙语)以及英语进行,以增加国际参与。超过三分之一(36%)的受访者来自欧洲,28%来自亚洲,27%来自北美或中美洲,9%来自非洲、南美和澳大拉西亚。在6800多份问卷中,约有700份来自中国博士生的回复。在这些在读博士的匿名答卷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有趣的问卷答案,比如以下这个很典型的问题。自从你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以来,有什么事情让你担心吗?全球的博士问卷的整个答案统计结果是这样的:如果分区域统计,那么在不同地理单元读博的博士生担心的关注点即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的。非洲:获得资助的困难,读博时的财政担忧,不能按时完成学业,所在国家的局势不佳。澳大拉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邻近的太平洋岛屿):学术界研究工作的职位数量,不确定性关于职业前景,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亚洲:职业前景的不确定性,读博期间经济压力的担忧,博士学位价值的不确定性,对家庭、家人的支持不足,没有尽到照顾责任。欧洲:与导师关系不佳的影响,维持工作-生活平衡,关注心理健康,冒名顶替综合症(意思是由于自我怀疑和缺乏自信而感觉自己像个冒牌货)。北美或中美洲:冒名顶替综合征,高校教师的职位。南美洲:职业前景的不确定性,高校的教师及科研岗位工作的数量。除了以上的这些问卷中的固定选项,意犹未尽的被调查的在读博士们也在“其他“选项中倾述了自己从攻读博士学位开始最焦虑的问题。最常见的问题是论文发表的压力(10%),缺乏导师的支持、指导(7%)、财务压力(7%)以及科研项目的进度和质量(7%),博士生果然就是博士生,大家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学业问题。那700份来自中国的博士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有代表性,其中答案的大部分和日常学业有关系,也是大家普遍担心的。比如:”导师什么都不懂,需要非常刻苦努力的自学“、”博士选题不明确,研究得不到支持,无法完成学业“、”科研没有进展“、“担心不能顺利发表相对质量高的文章来证明自己和对社会的价值”、“学校对于博士毕业论文发表的相关要求,指定级别的期刊,相关期刊数量不足并且存在较长的排队发表时间,并需要支付昂贵的版面费”、“在PHD的研究方向以后是否还会是热门方向以及导师的毕业要求有点高“、“担心自己的价值不够得到别人的青睐;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以驾驭课题”、“导师卡着不让毕业”、“担心其他学者抢先发表相同的发现”、“导师对自己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毫不上心,而且热衷于企业合作而不是科学探究”、“付出代价后没有结果”、“大量的实验工作而没有理想的实验结果““担心与导师之间的关系”、“导师无法给予学术和实验环境的帮助”、“期刊论文成果产出达不到预期”、“花了很多时间也发不了顶尖杂志”……处于问卷第二位的答案和个人情感或家庭有关。仍然是母胎单身者会回答“感情没有放时间“、“没有对象”、“能否在攻读博士期间,找到心仪的另一半”、”担心读博士影响婚姻质量“、“错过最佳婚育年龄” 、“没有机会找到合适的伴侣”、“恋爱问题”、“找不到对象”、“社交圈窄,找配偶难“、”女性生育年龄,博士毕业将近30le“、”婚恋、单身问题不好解决。“、”找不到对象”、”成家的问题”、“怕毕业以后嫁不出去“、”是否能够找到自己人生伴侣“、”担心实验试剂毒性影响生育” ……那些结束了单身者们也是不快乐的,因为成了家就有了更多的牵挂,诸如”结婚,因为住在学校宿舍里结婚不方便,在外面租不起房,但是时间飞逝,我越来越老了“、”配偶异地问题“、”为了能早点毕业,完全顾不了孩子的教育“……有的同学担心是自己的身体,如“脱发“、”脱发影响形象(脱发导致脱单更加困难)“、“个人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身体健康(腰椎、颈椎、视力等)”、” 担心长期熬夜对自己身体健康的影响”、“工作压力导致的个人健康问题” ……中国博士们和全世界博士们都一样,其中很多人非常担心的是就业,特别博士生毕业后一般没有多少工作经验,而年龄又偏大,如“毕业后的年龄对找工作的影响“、“找工作的薪资和学位不成正比”、“学制太长,导致很大年纪才能找工作”、“担心领域太窄,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生物行业将来就业问题,包括地域性差异等“、”因年龄偏大毕业后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许多的高校招聘时会有年龄的限制,而且优先考虑拥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求职者,这对于在国内完成学业的博士带来很大的竞争劣势“……还有答案有关父母与原生家庭“家庭期待与实际落差“、”家人年纪大了,不能及时照顾”、“父母老去,年华已逝,毫无建树” ……有的答案干脆对自己选择读博产生了怀疑,如“担心读博这一步做错了选择,浪费了光阴“、”年龄增大,同龄人都开始挣钱养家了,但自己依旧在温饱线上挣扎“、”当下环境,能力不能决定自身的价值,决定自己价值的是经历“、”读博能不能提升我的科学研究技能“、”攻读PhD期间的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收入远低于同龄人,生活质量差;做课题缺乏自由度,成为廉价劳动力” ……继续回到整个全球视野,应该说Nature第五次大调查还是非常准确地提取到世界在读博士生们的生存状态。对于“总的来说,根据你目前的博士经验,你如何描述学术体系?“这个问题,只有23%的博士生们认为是好的,大部分人持消极态度。学术体系最底层的科研民工们因为“论文要么发表或要么灭亡”的心态而压力重重。一些学者为了只关注论文发表和短平快的结果而忽视了科学研究的完整性,对此,博士生们也在这种环境中也深有体会。以下是在调查中不满足于仅仅做选择选项的博士生的畅所欲言:博士生一:“学术体系并不总是有助于博士生的生存状态。博士学生非常依赖他们的导师,这意味着一个好的与你的导师的关系是一个愉快的博士经历的必要条件。幸运的是,我有一个很好的师生关系,但我看到了很多例子不是这样的。”博士生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PI。一个好的导师要么能让你快乐或者毁掉你的生活/事业。”博士生三:“学术体系需要彻底改革。”博士生四:“人们压力很大,许多人似乎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工作时间长,工作效率高,压力很大。论文发表的压力似乎导致了更加浮躁的科研。博士生五:“大家关注点是怎么能发表更多的论文,而不是真正做好做精做透本专业本方向的科研工作。有太多的博士生骄傲于自己论文发表的数量。这个数字决定了你将获得哪些补助金或奖学金,以及毕业后你将得到的职位。对于那些在博士生生涯中没有取得论文发表数量上胜利的学生,只用2-3年时间就可以使他们受到了学术上的伤害。”你对你的博士生经历满意吗?虽然理想比现实丰满,但全球的博士们对未来还是充满了信心。Nature的第五次博士国际大调查结果显示,74%的受访者对自己攻读博士学位的决定表示满意;71%的受访者对自己的博士经历感到满意,与满意度密切相关的因素包括与导师/PI(principalinvestigator,项目负责人)的关系、论文的数量、科研工作时间、导师的指导。有24%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有机会重新开始,他们会重新选择导师/PI,而有8%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时光倒流,ta将根本不会再选择攻读博士学位。从以上这些调查数据来看,大家虽然平时怨声载道,实际内心还是对读博很认同,对博士毕业后憧憬着很多美好的想象。不过要出成果,还是需要努力工作的,这个工作的努力程度直接与自己的科研所花费的时间有关。2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每周在科研上花费41-50小时,2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每周花费51-60小时。在每周花费41小时以上攻读博士学位的受访者中,有85%的对自己的工作时间不满意(结合很多人发出活动空间狭窄、没空找另一半、家人照顾不周的抱怨,这个抱怨应该不是嫌弃自己不够努力,在实验室里待的时间太短了)。36%的受访者曾因焦虑或抑郁寻求帮助。4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所在的大学有长时间进行科研工作的文化,“996“的福报还没出校门就有了。对于大多数普通博士生来说,读博是为了在毕业后能找个好工作。有56%的受访者将学术界列为完成博士学位后最有可能从事的行业。所以,博士生毕业计划最受欢迎的职业道路是在学术界从事科研,其次是工业界从事研究。最不受欢迎的职业选择是与自己专业无关、与研究无关的工作。而且大家普遍对能找到个好工作还是充满信心的,有67%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的博士学位将大大改善他们的工作前景,让他们在职场上占有学历的优势。几乎一半的受访者(46%)认为,他们将在完成博士学位后的头两年内就能找到一个稳定的最好是终身的职位。那么,好了,最后看一下初心,大家认为读博的理想生活是什么样的?答案是这样的:咱们博士生还是棒棒的,我们读博主要还是为了科研和学术,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大多是不甘心平庸的理想主义者。这就是读博生活,处处有遗憾,然而处处又有希望。读博本身是一种充满了遗憾和选择成本的过程,幸亏还有未来的希望在安慰着我们。青春在悄悄逝去,论文还没有发表,毕业仍遥遥无期,我们有很多遗憾甚至焦虑,但我们并不能悲观,为了我们的责任。面对着2021年的新年日历,我谨祝贺读者朋友们:无论如何,无论我们读不读博,生活都在继续,新冠病毒离我们远远的,大家新年快乐!

千世之后

科研创新,永远在路上

——记浙江大学物理学系陆璇辉教授2018年10月2日,美国科学家阿瑟·阿什金、法国科学家热拉尔·穆鲁以及加拿大科学家唐娜·斯特里克兰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通过开创性发明和研究让人类可以更好地驾驭光,从而“让光成为奇迹工具”,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最近几年,随着光镊技术的发展,多光束操控也越来越引起各国研究者的关注。浙江大学物理学系陆璇辉教授就是其中的一员,多年来,他一直兢兢业业地从事光学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在光束变换、固体激光器、衍射光学、激光物理及其应用、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都作出了突出的成果。陆璇辉,江苏无锡人,浙江大学物理学系教授,博导,1982年毕业于原杭州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获理学硕士学位, 2003年获浙江大学工程博士学位。1995年破格晋升教授。1991年1月12月赴德国基尔大学访问研究。1999年1月至2000年10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交流访问。2006年8月-10月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进行访问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冷原子物理及其应用,量子精密测量,激光量子操控,光镊和光束变换等研究。多年来主持承担了国家高科技计划(863)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军工863和总装预研项目、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和省部级项目30多项,主持的科研经费达1800多万元。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130多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论文110多篇,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等。1997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995年获浙江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0年获浙江省优秀学术成果三等奖,1990年获浙江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年被评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9年被选入浙江省学科带头人。曾担任国际学术会议的组织委员会主席和委员等,是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会员、美国光学学会会员,美国IEEE会员,任浙江省光学学会监事和《红外与激光工程》杂志编委。为科研矢志不渝陆璇辉出生于一个革命干部家庭,父亲当年是新四军的老战士。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父亲像每一个为了家国命运而战斗的人一样,在硝烟烈火中浴血奋进。和平年代出生的陆璇辉承载了父亲未曾实践过的求学的梦想。然而,文革十年的动乱让很多年轻人中断了自己的学习之路,正如大多数知识青年的命运一样,陆璇辉在本该读大学的年纪进了原浙江邮政车辆厂做齿轮操作工。在车辆厂,三班倒的工作时间安排和艰苦的工作环境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也锻炼了他的意志。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全国开始恢复高考。命运又落回到自己的手中,从不甘落后的他报名参加了高考。艰辛的工作经历让他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刻苦地复习备考,197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原杭州大学物理学系。大学毕业后的陆璇辉教授获得直接留校的机会,担任年级主任,出色的工作能力让他很快受到领导的青睐,很快便被提任为经济学院团委书记。在担任团委书记的期间,陆璇辉教授并没有得到原来想象中的安宁与满足,相反,行政工作的繁文缛节让他觉得虚无缥缈,与他的理想不一致,原来那颗充满科学理想与激情的心很快就被各种琐碎弄得疲惫不堪。两年后,陆璇辉教授为了践行自己的科研理想,毅然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升迁机会,选择了考研的道路。研究生就读期间,导师王绍民教授兢兢业业、充满创新思想的学术精神对陆璇辉教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陆璇辉教授在严谨的学术氛围中,终于找到了自己内心的安宁与满足,同时也确定了他投身科研的终身目标。硕士期间,陆璇辉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板条激光器的设计与研制,在导师的指导下,他出色地完成了关于板条固体激光器的毕业论文,无论是在实验还是理论上都做了完美的呈现,1988年其论文在SCI杂志上发表。硕士毕业后,陆璇辉教授继续留校从事科研工作,1991年受邀赴德国基尔大学从事半导体激光器和铷原子光谱的研究一年,回国后于1992年晋升为副教授。此后,陆璇辉教授所在的课题组获得了《衍射和无衍射原理的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通过对新型激光器长时间扎实的研究,陆璇辉教授参与推导和设计了内腔式高亮度小发散角新型光束CO2激光器,成为当时国内参与该激光器调试实验的人之一。凭借该研究设计制造的第一台内腔式高亮度小发散角新型光束CO2激光器,陆璇辉教授获得了1997年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和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该激光器还获得了在美国纽约的展出机会,让国外的不少专业人士对国人的科研水平刮目相看。1999年1月,陆璇辉教授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 UV固体激光器和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这段与哥伦比亚大学研究者共事的经历带给陆璇辉教授很深刻的感受,使他对于科研与实用技术的结合又有了新的感触。虽然该实验小组从事的依旧是激光技术的研究,但是与国内大相径庭的是,这里的实验目标主要是以经济市场的需求为标准,比如,他们进行的短脉冲紫外微细加工技术的研究,主要应用在激光构造心脏冠状动脉支架的技术,他们与美国强生医药公司合作,开展激光加工新型心脏冠状动脉支架的研制,为了加工尺寸小和精度高的实用效果,他们运用短波长激光(紫外266nm)加工,为了达到好的加工效果,设计了新型聚焦透镜和控制脉冲的方法等,最终实现了技术经济化,使科研成果得到了最直接的应用。美国良好的科研氛围和对科技成果直接应用性的重视更是深深地激发着陆璇辉教授的对于科研的热情。在美期间,他还设计和研制了固体激光的超衍射极限的新光束,在学术会议上得到同行的高度好评和关注。他还设计和研制了半导体激光泵浦固体激光器,输出的光束质量十分高,并得到应有。创新科研,永无止境回国后,陆璇辉教授带着国外学习的经验和技术,开始从事激光操控微粒和冷原子物理的研究。他先后承担了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863)项目,开展冷原子干涉重力梯度的传感技术,基于量子光学和冷原子物理的精密测量装置可以大幅度提高时间等物理量的测量精度,他们的课题组在冷原子干涉测量重力场测量方面开展了长达10多年研究,突破了许多关键技术,并且获得了实际应用。因此,这方面的技术不仅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对国家和社会有着重大的应用价值,并将对航天航空、授时,通讯网络同步、计算机安全、探矿、新能源等应用领域产生重大影响。他主持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原子干涉仪测量引力波的研究项目就是这些技术的直接应用。光镊技术是陆璇辉教授研究的另一个方向。他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玻璃基底列阵波导的多光束操控微粒的研究。他提出了用列阵光镊方式捕获不同尺寸的微粒,用于对DNA的移植和分离的实验。而目前研究的多光束操控获得的光束是通过列阵和光纤的方法获得的。陆璇辉教授提出,利用拟对列阵光波导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能够改进以往只研究单一的直线式分布的输出分布光束。陆璇辉教授的目标是在这一挑战性的研究领域内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最后得出用多光束操控微粒的优越性。该研究结果也为生物医学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多光镊操控的理论依据,对实验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陆璇辉教授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脚踏实地地专心于科学研究,当然,这个心愿的实现必须以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为代价,对此,陆璇辉教授一直对家人怀有几分愧疚,对于家人多年对他科研事业的理解和支持满怀感激。陆璇辉教授表示,当下中国光学领域的研究水平在世界上处于中上水平,但是我们目前正面对着众多的机遇和挑战。我国激光技术的理论水平在国际上比较领先,但是在激光技术的许多实际应用上我国就不及国外同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国内技术经济学和应用中存在的巨大缺陷,以及对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的偏颇。相当数量的科研人员一味追求科研论文的发表数量,忽视了将科研成果直接转换成经济效用,即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另外,国内一些工业技术水平的落后和对制造工艺的忽视,也是造成技术的直接实用性难以得到保证的重要原因。同样的理论成果,同样的设计要求,国外的制造工业制造出来的产品在精确度和实用性上可以得到保证,但是国内的工业制造技术造出来的产品却达不到要求的指标。因此,为了促进我国光学研究产业化的发展,众多研究者的研究观念需要进行调整,扎实苦干的学术氛围需要得到加强,制造业的技术支持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保证,而这需要大批科研人员和很多行业同仁的共同努力。“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科研创新,永远在路上。伟大的基业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要有积累和传承,才可能取得更加辉煌的未来。为此,陆璇辉教授十分注重人才培养,他的团队引进了2位年轻人,其中一位是北京大学毕业的黄凯凯博士,为了开阔他的眼见,提高研究水平和能力,他从课题费中拿出经费支持他赴国外进修,回国后,黄凯凯博士在学术上进步很快,不仅晋升了副教授,还以项目负责人身份拿到了国家级项目多项。另一位是从意大利欧洲非线性光谱研究所(LENS)引进的博士后章显博士,作为骨干参与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的“量子调控专项”的项目,目前已经能独当一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相信假以时日,陆璇辉教授和他的团队定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天下有道

北京日报评论:优化科研生态让更多人坐得住“冷板凳”

对中国科研而言,当前一个带有根本性的关键,就是扭转评价功利化倾向。基础性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就像深埋于地下的种子,把政策的水浇透、把制度的肥施足,才有来日的破土发芽、开花结果。这也提醒我们,与其用条条框框卡“收获”、问贡献,不如尊重科学规律、给广大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助力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蓬勃生长。在近日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面对一位科学家提到自己经常被问“你的研究有什么用”的个人经历,习近平总书记深有感触。“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寥寥数语,切中肯綮,点出了我国当前科学研究进程中的现实问题。科技乃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新中国从一穷二白一路走来,之所以能在时代洪流中勇立潮头,始终葆有穿越风雨的强大定力,很大程度就在于我们牢牢抓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从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到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初步建立由政府主导的科技体系到引入市场机制优化科研体制,几十年来,中国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科技进步贡献率直线提升,大批尖端成果竞相涌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重大改革密集铺开,有利于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我们在一些前沿领域逐步进入并跑、领跑新阶段。“天眼”探空、墨子“传信”、北斗组网……创新盛果期的到来,既是对辛勤耕耘的最好回报,也堪称大国复兴的生动注脚。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如果说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必须回答的发展之问,那么身处不同发展阶段、直面不同发展挑战,给出的答案也必然有着不同侧重。中国作为后发国家,为了尽快畅通经济循环,在追赶世界的过程中,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将大量资源投向应用科学。这种选择有一定历史必然性,但问题也显而易见,那就是基础研究在整个科技创新的链条上一定程度被弱化,甚至还因经费不足、待遇不高,被很多人视为“冷板凳”。愈向前发展,这种不协调性所带来的问题就愈突出:应用创新再繁花似锦,底层原理没搞清楚,只能是“在别人的地基上盖房子”,关键时刻难免被“卡脖子”。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我们只有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才能牢牢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犹如幼苗生长拔节需要适宜的土壤环境,对基础研究的热情培育同样离不开良好的科研生态。对中国科研而言,当前一个带有根本性的关键,就是扭转评价功利化倾向。基础研究探索的是未知前沿,这决定了其特点是投入大、风险高,成果取得周期长、实用价值很难“立竿见影”。倘若在科技立项上以“有用无用”论英雄,在资源和待遇上拼论文、唯职称,成果考核上要求“今天种粮、明天催收”,即便科研人才再有科学探究的好奇心,体制机制的牵绊也难让其静心深耕。很多时候,基础性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就像深埋于地下的种子,把政策的水浇透、把制度的肥施足,才有来日的破土发芽、开花结果。这也提醒我们,与其用条条框框卡“收获”、问贡献,不如尊重科学规律、给广大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助力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蓬勃生长。“不要看是什么所有制、什么体制,要创新发展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推动基础研究,除了政府部门挑大梁,企业、社会和民间等力量都应参与进来。数据显示,在美国基础研究投资中,政府仅占45%左右,企业投资高达25%。虽说基础研究具有鲜明的公共产品属性,巨额投入、稳定支持是政府部门的天然职责,但“剃头挑子一头热”不仅独木难支,也难以适应今天的发展大势。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风起云涌,过去那种“科学家研究-工业试验-企业出产品”的产学研模式逐步式微,只有在基础研究领域舍得投入,才能带来更强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创新政府管理方式,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主动发力,我们的基础研究便能在“双轮驱动”下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理论研发、成果转化、商业应用等诸多环节,考验的是“系统集成能力”,呼唤的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生态。在科研攻关阶段,怎样吸引更多人才投入基础研究?在技术转化阶段,怎样提升转化效率,实现产学研“一条龙”?集成一切有利的要素和资源,打造良好的科研生态,一流的创新成果自然水到渠成。在这方面,中关村作为全国创新的风向标,这些年一直在鼓励创新上持续探索,不论是率先实施“1+6”“新四条”等政策,还是设立科技成果“三权”、股权激励等重大试点,着眼的都是优化科研生态系统。一整套措施组成了适宜创新的生态系统,让其成为创客们安放梦想的最好之处。有创业者感慨,在中关村方圆几里间“欲望丛生,野心勃勃”。“我没有什么特殊的奥秘,只是像孩子一样好奇。”一份纯粹的初心,是科学家投身基础研究的最大出发点与长久驱动力。今日中国的国力和科研条件今非昔比,也完全有条件呵护好这些弥足珍贵的科研梦。摒弃功利倾向,回归科研本真,营造起适合潜心研究的科研生态,让人才心无旁骛投身所爱,中国科技定能突破基础研究瓶颈,攀上更光辉的高峰。来源 北京日报作者 范荣流程编辑 吴越

不夭斤斧

对创新主体调查:“科研围着经费转”仍存在

原标题: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制图:蔡华伟一系列旨在让科研人员告别“经费烦恼”的“松绑”政策,带来了许多积极变化科研经费是创新活动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要着力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而不能让人的创造性活动为经费服务”。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以《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50号文”)为代表的一系列“松绑”政策,在“简化预算编制”“改进结转结余资金留用处理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让科研人员告别“经费烦恼”,集中精力做好科学研究。在记者近期对杭州、南京、合肥、武汉、西安、北京等6个城市的120家创新主体进行的调查中,科研人员普遍反映,“50号文”等“松绑”政策出台后,各地纷纷推出配套文件,带来了许多积极变化,有效释放了创新活力。“有了科研财务助理后,我再也不用像会计一样算账、跑报销了,省出近1/3的时间搞研究!”调查中,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吴边告诉记者,过去他为了申请项目经费,要花几个月时间埋头做预算、填表格,“感到很闹心。”现在,像吴边这样受益于“50号文”中“项目承担单位要建立健全科研财务助理制度,为科研人员在项目预算编制和调剂、经费支出、财务决算和验收等方面提供专业化服务”政策的科研人员已越来越多。“科研人员围着经费转”“有钱没法花、不花还不行”等现象依然存在记者在调查中也了解到,“50号文”及其配套文件中的一些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地。“科研人员围着经费转”“有钱没法花、不花还不行”等现象依然存在。——预算过细。纵向经费(指各级政府部门批准立项的科研项目经费)一般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部分。前者主要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差旅费、会议费等,后者包括承担课题任务单位为课题研究提供的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水、电、气、暖消耗,有关管理费用以及绩效支出,加起来有20多个科目。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杨代常说,尽管“50号文”说要“简化预算编制”,但实际操作中,科研人员做预算还得“非常具体、详细”,比如用多少试管、每支试管多少钱、总共多少钱,都要“钉是钉,铆是铆,对得上”。他告诉记者,为了把预算做好,要把课题组的教授、博士、硕士等组织起来,花一两个月时间去做加减乘除。“搞科研不像盖大楼那样可以基本按照计划进行,一个课题做3—5年,中间有很多不确定性。要求预算这么细,不仅违背了科研规律,也浪费了科研人员的时间。”——到账较晚。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研究员张金云等科研人员反映,近年来我国科研经费拨付提速,现在科研经费年底到账的情况基本没有了,但与一些科研需求相比,依然到得较晚。经费到账晚造成一些不利影响:需要钱的时候没钱花。张金云说:“我是搞桃子新品种培育的,春季是研究的关键期,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科研经费没有及时到账的话,会影响科研活动的开展。”不需要钱的时候必须花。南京某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崔佳说,由于“50号文”中“项目实施期间,年度剩余资金可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的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每年10、11月成为一些高校招投标最多的时候,实验室、课题组都着急花钱,“要不然就会被收回,还会影响下次的经费申请。”某国家级研究所科研人员彭路说,为了把“迟到”的科研经费在年底前花完,许多时候是“为花钱而花钱”,甚至一些原本可以不花的钱也要想名目花掉。——报销过严。不少科研人员反映,虽然根据“50号文”,可以将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合并为一个科目,也就是允许“打酱油的钱可以买醋”,但一些财务部门却依然严格“照章办事”,导致报销时较为困难。比如,科研人员反映,报账时财务部门要求与项目预算严格“对表”,否则很难报销。再如,一些财务人员为规避风险,往往让科研人员找领导打报告、签字,费时耗力。陕西省某医院科研处处长张昊说,有时候科研人员报销一些正常的科研费用需7位领导签字。“财务为什么这样要求呢?说白了是不愿意担责。其实签字时常常谁都不看,成了走形式,白白耽误大家时间。”调查中,科研人员反映,国家政策的出发点是为科研人员“松绑”、增加他们的经费使用自主性,但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往往导致其难“松绑”、难静心、难安心。为减少麻烦、规避风险,一些高校院所甚至出现了科研人员不愿申请科研项目的现象。为了真正把“50号文”等相关政策落到实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调查中科研人员提出以下建议:——遵循科研的特点和规律,优化项目预算编制。一些项目可以尝试把现在的科目经费精准预算改为“按比例概算”。主管部门可根据以往经费实际发生、使用情况,运用大数据,计算出不同类型的科研活动中各科目所需经费的大致比例,让科研人员遵照这个比例填表写预算。——财政部门应及时下拨科研经费;确实拨付迟缓的,可按到账实际时间实行财年管理,避免突击花钱。此外,应根据“50号文”要求,改进结转结余资金留用处理方式。——科技、财务、审计等部门应共同研究制定科研经费相关政策。应按照“尊重人才、尊重规律、调动积极性”的原则,推出统一的操作细则,列出负面清单,切实解决相关政策不协调问题,解除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一些地方将横向经费参照纵向经费管理,不利于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研院所等以市场委托方式从企业获得的横向经费,是我国研发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近年出台的创新政策中,从未要求将横向经费按纵向经费进行管理。“50号文”指出,自主规范管理横向经费。法学专家认为,横向课题是一般法人自然人的委托项目,属于民法中的“承揽合同”,课题组干了多少事情、应该拿多少报酬,应由项目委托方和课题组协商决定。管理部门只能建立规则予以引导,不宜将其作为纵向经费管理。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地方将横向经费参照纵向经费管理,提出过严要求,束缚了科研人员的手脚,不利于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合肥某高校科技处副处长王猛说,由于一些地方要求横向经费纵向管理,学校就要求科研人员像纵向课题那样开列详细的经费预算,看上去很漂亮,实际上弊大于利。以提供技术服务为主的横向项目如果参照纵向经费管理,“严格按预算开支”会给经费使用平添许多不必要的要求,不利于项目的正常开展。比如,横向课题中科研人员以技术服务为主,劳务费支出占大头,但纵向管理后的这一比例被严格限定;按照纵向管理要求,购买科研设备必须按照政府采购程序审批、购买,周期较长,结余经费也难以结转等。南京某大学科技处副处长李海说,横向项目是科研人员在本职工作之外,为解决委托方的问题提供技术服务,科研人员的劳务和智力付出占很大比例,理应肯定其合理收入,只要按规定交税即可。但由于一些地方实行纵向管理,科研人员的劳务付出往往难以得到相应的回报。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为规避风险,在实际管理中往往层层加码,将横向课题中的接待费、差旅费等按照行政事业单位的“三公经费”管理。科研人员反映,争取到横向课题本来就不容易,实行纵向管理后不仅拿不到合理的劳务报酬,还容易犯错误、受处分,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不少科研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现在接横向课题时慎之又慎,“与其犯错误,不如尽量不做”。一项对中部某省15所高校近年横向课题的抽样调查显示,这些高校横向科研项目数量和合同金额连续3年下降,其中项目经费管理方式不合理是重要原因。调查中,科研人员建议,要区别对待横向、纵向经费,不宜把横向经费按照纵向经费进行管理、要求过多过细。同时,应切实尊重课题负责人的自主权,允许他们在遵守法律和委托方合同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劳务、差旅等费用支出。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湖北省的做法值得借鉴。湖北省财政厅出台了《湖北省省属高校院所横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对省属高校院所研发团队(公司)开展具体科研活动的私权行为彻底放开,不予干涉。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不把横向经费视为高校院所收入,管理费和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费以外的横向经费不纳入高校院所部门预算,高校院所作“暂存款”处理,按照进度拨付研发团队(公司)指定账户,由其自主使用。同时,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高校院所可收取相应的管理费和按照成本向研发团队(公司)收取实验室等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费,并纳入高校院所部门预算,按部门预算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相关规定执行。调查中,许多科研人员表示,我国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是长期积累形成的,需要在发展中解决、完善。从政策出台到落地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科技界对解决这些问题有信心。(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崔佳、彭路、张昊、王猛、李海均为化名 记者田俊荣、喻思南、余建斌、赵永新、冯华、蒋建科、吴月辉、刘诗瑶、谷业凯)

友直

李克强谈科技创新:要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去搞研究,厚积才能薄发

【环球网报道】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为有效防控疫情,共同维护公共卫生与健康,记者会采用网络视频形式进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国家提出了要建设科技强国,但是我们也注意到目前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上我们还存在短板,甚至出现了“卡脖子”的情况。与此同时,我们还看到了一些急功近利的现象,比如在一些地区,一些高新产业项目的大规模投入出现了烂尾。总理,请问您如何看待这样的情况?未来政府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还会有哪些新的举措?谢谢。李克强:多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有一些重大突破。在应用创新领域发展得也很快,但是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确存在着不足。要建设科技强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打牢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这个根基。打多深的基才能盖多高的楼,不能急功近利,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目前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还不高,尤其是基础研究投入只占到研发投入的6%,而发达国家通常是15%到25%。我们下一步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还要继续改革科技体制。让科研人员有自主权,很重要的是要让科研人员有经费使用的自主权,不能把科研人员宝贵的精力花在填表、评比等事务上,还是要让他们心无旁骛去搞研究,厚积才能薄发。讲到这里,我想对青年学生们说几句话,不管你们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有什么样的志向,一定要注意加强基础知识学习,打牢基本功和培育创新能力是并行不悖的,树高千尺,营养还在根部。把基础打牢了,将来就可以触类旁通,行行都可以写出精彩。创新还是要依靠市场的力量。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十四五”期间政府会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同时要更多地依靠社会力量来加大研发投入,所以我们要增加“全社会”这个口径下的研发投入。这就需要采用一些机制。比如今年我们采取对制造业研发费用投入加计扣除100%的措施,这实际上是一个税收优惠措施,就是想通过市场化普惠制的办法,使企业投资研发有动力。当然,研发要靠人才,中国的人才资源是丰富的。我们一方面要让领军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普通人也有上上智。这些年我们推动“双创”,形成“众创”局面,推动了应用创新,也给整体上的创新带来了更大空间。我们说科技要自立自强,科学家要发奋努力,这和国际合作、同行交流是并行不悖的。科学探索和发明、发现是需要合作的,需要共同努力。封闭不会有前途,断链对谁都没有好处。中国愿意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同各国加强科技领域的合作,共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谢谢。

返祖

把科研放在离产业更近的地方

近日,上海科学院激光探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的激光雷达进入多家企业,正在取代进口产品,为智能物流领域的AGV(自动导引小车)装上国产“激光眼”。这家研究中心成立于去年10月,成员都来自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通过导入政府和市场资源,上海科学院希望在未来3年内,将中心打造成国内领先的激光雷达、激光检测和微纳加工研发机构。目前,上海科学院已在成员单位设立了3家新型研发机构——区块链技术研究所、激光探测技术研究中心、太赫兹技术研究中心。作为非独立法人,这些机构都在各自领域拥有国内一流的研发能力,有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去,上科院姓‘管’,现在姓‘科’。”激光探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丽博士的话,形象地说出了上科院加强科研组织能力的改革成效。三家院内新型研发机构诞生经过40多年发展,上科院目前管理和服务40余家成员单位,其中包括19家中央在沪科研机构、12家地方科研事业单位、8家国有企业和3个民非组织。如何加强科研组织能力,让这个科研联合体成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主力军?上海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秦文波的回答是:“打造组织科研的科研组织。”他解释说,过去,上科院的行政管理性质比较突出,主要任务是管理央属和本市几十家科研单位。近年来,院方力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对成员单位科研的组织能力,打造新时代科研联合体,提升应用技术策源力、技术成果转化力、高端人才集聚力和科研机构影响力。上科院成员单位大多从事应用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与产业化的距离比较近。本着“用好存量,做足增量”原则,院方对成员单位进行了全面调研,深入了解它们的研究项目,评估哪些技术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哪些成果的市场成长性较好。在调研基础上,上科院去年下半年遴选出3个研发团队,挂牌成立了首批3家院内新型研发机构,分别依托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建设。“我们在打造‘尖刀连’,通过资源对接和业绩考核,推动它们加速成长。”上科院科技处处长李万说。据介绍,资源对接包括支持3家机构申报国家和上海科技计划项目,为其寻找市场合作伙伴。考核指标包括:申请发明专利数、获得科研合同金额、引进高端人才数、技术成果转化金额、衍生孵化企业数。由于技术研发是面向产业的,院方并不考核这些机构发表的论文。支持科研团队在岗持股创业尽管成立才半年,上科院激光探测技术研究中心就找到了客户。多家企业正在测试中心自主研发的单线激光雷达,争取实现进口替代。“激光雷达好比人工智能设备的眼睛,能看到行进路线上的障碍物。”王丽告诉记者,这种将激光作为主动探测源的雷达,可用于智能物流、智能港口、智能安防、自动驾驶等领域。从2018年起,王丽带领团队紧跟市场需求,研发激光雷达并将成果转化为产品。如今,这个有20多名博士和硕士、平均年龄33岁的“尖刀连”,已在单线激光雷达的技术指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应用于智能物流和智能港口的AGV,需要单线激光雷达实现定位、自由移动及自主避障,以替代固定路径上的二维码导航和磁导航模式。近年来,国产AGV对激光雷达的需求量为每年数万台,基本依赖进口。“这是一个潜力很大的市场,我相信我们研发的产品能通过测试,实现进口替代。”王丽显得信心十足。她的信心背后,是上科院的有力支持——不仅支持这个团队申报上海科技计划项目,还支持他们创办企业。根据计划,企业成立后,激光探测技术研究中心的员工将持股“双跨”工作,不断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无独有偶,上科院区块链技术研究所也在筹备成立企业。这家新型研发机构已突破跨链、沙箱等关键核心技术,正在研发区块链芯片和一体机。“我们想创办一家研发区块链产业共性技术的公司”,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平台服务部主任、区块链技术研究所所长戴炳荣博士说,“在上科院的支持下,我们力争把它建成上海市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央属单位融入科创中心建设与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不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是一家中央在沪科研机构。如何让这类单位更好融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是近年来上海科技界一直在探索的课题。上科院在央属单位挂牌成立太赫兹技术研究中心,给出了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案。“中心成立后,上科院组织我们去市科委高新处汇报了工作,让市科委更了解我们的研究进展和未来计划。”太赫兹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晓东说。王晓东介绍,太赫兹是一个频率单位,1太赫兹等于10的12次方赫兹。频率在0.1—10太赫兹的电磁波,叫作太赫兹波。2004年,麻省理工学院将太赫兹技术评为“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在实验室,记者看到了王晓东团队研发的太赫兹波被动探测仪、主动探测仪等设备。科研人员演示了被动探测仪的“火眼金睛”——走进这台仪器,人们随身携带的钥匙、打火机等物品就会被探测到。“人体一直在向外辐射微弱的太赫兹波,它们能被这台仪器接收到。”王晓东解释,与常见的人体安检技术相比,太赫兹波安检仪不仅能探测金属,还能探测到陶瓷刀、不明液体等危险物品。太赫兹波主动探测仪则装有发射源,分辨率比被动探测仪更高,达到毫米级,能探测到邮件里夹带的危险物品,也可用于无损检测等领域。为了让两款仪器尽快产业化,上科院已为太赫兹技术研究中心联系多家用户单位。样机有了用武之地,科研团队就能根据用户反馈完成产品迭代。“最近,我们又在一家央属单位成立了一个研究所。”李万告诉记者,它就是上科院新能源技术研究所,依托上海航天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这家企业不是上科院成员单位,但欣然与院方合作,希望加快绿色甲烷、智慧能源、碳捕获与封存等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贡献中国航天的力量。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