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科研经费管理系统 一键解决科研管理难题大碗茶

科研经费管理系统 一键解决科研管理难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研项目的大力支持,各省对科研项目资金拨付开启绿色通道,科研经费管理成了科研院所和高校的重中之重。各单位对科研经费管理体制机制、制度建设以及经费监管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宇凡软件顺应趋势,将现有的成熟产品——科研经费管理系统做了定向开发,服务于每一个客户。灵活的预算编制模板与分析调整功能,全程把控,审批控制到位;科研经费管理系统宇凡公司通过多家科研院所的调研发现,经费预算问题永远是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宇凡公司针对行业痛点开发了经费预算管理系统,灵活的预算编制模板功能让经费拆分不再成为麻烦,其他功能通力合作,环环相扣,全方面审批控制;以项目为核心,预算为基础,形成全面闭环经费管理制度;科研经费管理系统宇凡经费管理系统以项目为核心,预算为基础,围绕项目进行延伸,这也就进一步说明了项目管理系统和费用管理系统可以结合使用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两者相互辅助;整个系统以戴明环思想为设计指导,有效的把PDCA循环通过IT技术进程传承和固化,使科研单位项目经非管理能得到全面的闭环掌控;支持多维度统计口径、多形式报表展现机制,满足多种管理需求;科研经费管理系统不同层级的管理者在面对数据分析的时候需求各不相同,宇凡费用管理系统针对这一情况,增加了灵活配置门户的功能,用户登录系统后,可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配置首页门户。数据统计支持图形化模式,看起来简洁美观,重点分明,为领导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便捷的穿透式费用查询功能覆盖整个系统,方便明了;科研经费管理系统本系统采用穿透式查询的方法,当领导想要知道账户的来源、构成以及单据的具体情况的时候,点击相应的账目数字,会显示构成该数字的协同表单,就像一个汇总的结果数字一层一层的穿透,方便领导直观全面的了解整个项目经费的状态。

黑盒子

科研项目管理软件那么多 宇凡软件为啥突出重围

科研项目管理系统是最近几年科研人员比较关注的一款软件,科研人员在处理一系列的行政问题时,不了解流程而把事情变得复杂。南京宇凡软件在此基础上研发了一款针对科研项目管理的软件,可以帮助科研机构和高校科研成果进行管理。项目管理五大过程IPD集成产品研发体系研发项目管理智能化的必要性和建设目标iMIS-PM研发项目管理业务蓝图设计iMIS-PM架构和优势iMIS-PM产品特色项目模板管理--WBS仸务分解结构精细化项目过程管理-- 事前计划、事中控制监督、事后总结分析人性化便捷操作-- 可自定义首页、功能菜单、支持多国语言iMIS-PM项目实施方法论宇凡科研项目管理系统是一个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科研项目的精细化管控,提高科研以及工作效率的一款软件。项目从选题到验收,全生命周期纳入管理,项目履历使项目过程一目了然。

播鼗

撰写一篇科研报告的基本要领

随着科研领域的发展,科研报告作为科研领域的行业应用文体,记录某一科研项目调查、实验、研究的成果或进展情况,运用也越来越广泛。有些科研者由于缺乏对科研报告撰写基本要求的了解,形成了很多质量不高的科研报告。因此,对于科研报告的撰写,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其基本写作要领。一是重点突出,内容完整。重点突出是指作者要切实掌握所写科研报告的要求和读者关注的重点。为了避免平均用力,在有限的篇幅中应当突出核心内容,可以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来明确写作重点,行文前要结合实际情况考虑清楚读者关注的重点在哪里。简单来说,就是要把科研报告写得“外行明白,内行认可”。内容完整是指对相关内容的论述应全面到位。研究现状调研工作尤其重要,国内外本领域相关研究的进展应全面介绍,因为报告中如果对相关进展介绍不全面,内行的读者会认为作者调研论证得还不够充分。二是层次分明,论证科学。层次分明主要指行文过程中要有一个逐渐展开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层次分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行文的结构,在报告的开头一般有一个项目概要,每一个大标题下第一段应对本章节内容进行概要描述;另一个是研究题目的安排应分层次设置,让人一目了然看清楚各个层级研究题目的设置情况和研究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论证科学是指准确地论证科学问题。一般来说,基础研究的对象是科学问题,基础研究关注的是事物的本质、原理和规律。需要注意的是,基础研究的成果虽然是提供解决重大实际问题的答案基础,但并非就是答案的本身,更不是全部的答案。三是充分必要,多用数据。充分必要在这里重点强调的是“必要”,也就是跟核心思想不相关的内容坚决不要,尤其是那些庞杂而不确切、细致而无用途的数据以及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表述坚决不要出现在科研报告中。为了做好充分必要,可以在报告完成、思路已经非常清晰明确后,再通读报告,凡是跟核心思想无关或相关度不高的内容一概删除。然后再检查支撑论点的论据是否充分、有否遗漏,进行必要的增补完善。多用数据是指描述对象或阐述观点时往往要用到具体、明确的数据,让读者准确掌握要表述的内容。尽量少用定性的描述,如果确实无法避免时,一般也应辅以一些参考数据或者数据范围。在描述对象时,应慎重地使用模糊语言,尽可能直接给出具体数据或数据范围。为了表达直观、易懂,可以采用比较的方式。四是结构合理,逻辑严密。结构合理主要指报告内容的编排要合理,比如哪些内容要单独讲、哪些内容可以合并、先后顺序是什么等。关于科研报告的总体结构,一般项目主管部门都会给出详细的要求,严格按照相关模板的要求认真编写即可。逻辑严密主要是指逻辑关系衔接紧密。从现实需求到准备开展的研究工作应一步一步严格论证,每一步都要有承上启下的分析论证,过渡的地方要把逻辑都拉通。例如,介绍研究内容的时候,应该先简单介绍要做的内容是什么,接下来依次介绍为什么做、做完了预期的效果是什么、计划怎么做、相关指示参数如何验证,形成一个完整紧密的闭环。当然了,针对具体报告还要结合科研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撰写,而且科研报告中需要格外注意避免文字表达的一些低级错误。科研报告写作有问题,欢迎咨询蓝译,蓝译是一站式医学科研学术服务平台,专业提供SCI论文评估、SCI论文发表、医学论文编译、SCI论文翻译润色、职称论文发表、文献检索以及留学访学等服务,主要协助科研工作者向SCI期刊发表医学论文。

不屈者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报告管理模块的十问十答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报告管理模块是针对各个检测行业研发的检测报告“原样”生成的模块,助理实验室报告编制人员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和减少工作错误率。根据客户关注度情况,检测狮总结了十个客户关心的问题,在此统一答复。1、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报告管理的定位是什么?答: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报告管理模块,旨在提高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工作效率。系统主要解决的是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数据处理和报告生成问题,以电脑代替人工,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与质量。2、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具体是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答:首先,使用检测狮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可以自动按照指定模板生成检测报告,显著提高报告编写的速度,节省了在报告编写阶段投入的时间与人力,这块提效显著,可节省一半以上人工;其次,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可生成原始记录表格,该表格包含分析前已确定的信息,如项目信息、样品编号、分析方法以及通过计算确定的其他信息等,系统会自动将这些信息抓取到表格中相应位置,输入原始数据后自动计算结果并修约比对检出限。打印后使用,减少大量人工填写工作量;最后,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自动进行数据处理,极大地降低了错误率,有效避免人为失误造成的返工误时。3、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如何保证自动生成规范的检测报告?答:检测狮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可以按照用户的需求和标准要求进行模板定制,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多个报告模板,用户可根据项目情况选择相应的模板,自动生成检测报告。每个模板,制作完成后,检测狮会带入大量的数据测试,保定用户使用过程中,能够“原样”生成。4、报告是复杂多变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如何保证自动生成报告的完成率?答:1)数据处理:支持根据标准实现数据自动修约、自动判定达标与否;支持低于检出限支持不同形式呈现;支持生成过程中对公式形式的变量进行再计算。支持横向统计、纵向统计、区块嵌套统计;支持自动取值或求值(最大、最小、平均、求和、范围、数量、表达式计算、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差方和、方差 等)。2)表格处理:支持智能单元格合并和拆分;支持表格变列生成,自动行循环、列循环,行列同时交叉循环,可以根据数量大小智能横向竖向排列。3)其他细节处理:支持图表或者表格等复杂形式的页眉页脚生成,支持自动生成目录;支持任何位置,自动插入任意大小的图片。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通过支持各种复杂形式的表格数据处理,实现客户的报告完成率高达98%以上,完全满足客户的使用要求。5、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是否支持任意检测项和标准?答:支持,目前检测狮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已经涵盖诸多常见的检测项和标准,在客户使用的过程中,如若遇到系统现有以外的检测项,或遇到标准更新,用户自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添加、删除、修改。6、客户使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所产生的数据是否安全?答:客户使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安装在云服务器上或者自己的服务器上面,数据设置好备份,是很安全的。7、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亮点是什么?答:做为一个着力于提效减错的软件,其突出的亮点为:一是检测方案制作的灵活便捷,为客户提供了多种检测方案录入途径,只求以最快的方式完成检测方案的录入工作;二是减少了大量数据誊抄工作,尤其是在实验室原始表格数据记录阶段,节省了巨大的人力成本;三是原始记录录入界面与使用者工作时的纸质界面完全一致,数据录入便捷流畅无压力;四是一键生成检测报告,只需鼠标轻轻一点,一份检测报告就可以自动生成。8、在使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过程中,能否进行内容修改?答:完全可以,在使用检测狮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过程中,不管是哪个环节出现了操作失误,都可以进行重复修改,直到生成一份完美的检测报告为止。9、如报告模板不能实现的格式如何处理?答:检测狮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是检测狮自主研发的,目前已经合作全国多个地区用户,日常所见格式均能处理,如遇到不能满足的报告格式,检测狮将更新升级系统功能来满足客户使用。10、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使用体验效果如何?系统操作,信息输入等是否方便、快捷?答:检测狮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使用体验直观且便捷,系统涉及信息和数据输入主要分为三部分:1)项目基本信息输入,输入界面简单明了,智能联想输入快捷高效;2)检测方案的制作:系统支持从检测能力表中选择检测数据,自动默认方法;支持导入项目包、方案包等常见的检测项组合导入。根据方案自动生成样品;3)实验室原始表格最基本的原始数据输入,使用者仅需要输入一列或两列数据,其他内容均可以由系统自动生成。

出后

2019年度全球各高校科研报告!

激动人心的一刻,美国刚刚传来大消息。美国费城;世界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科研调查机构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刚刚正式向全球公布2019年度全球各高校科研报告!一直处于科研落后阶段的中国,在2019年度科研领域实现超级大反转!斩获两项重量级第一:1、全球计算机领域高引学者数全球第一(这是整个报告中最重量级的荣誉)2、高引学者数量增长速度,全球增速第一;(这是最能体现一个国家未来科技潜力的重大荣誉)或许很多朋友还不清楚,什么叫“ 高引学者 ”;简单一句话概括就是科学家,并且是发表过多篇世界公认论文的重量级科学家。。据外媒报道,今年的报告数据,采样覆盖近60个国家和地区(基本都是发达国家,还有顶级的发展中国家),涉及6216人次的高引学者(科学家),更包括23名在世的诺贝尔奖得主。是的,你没有看错!!这是一份在无数竞争者中,激烈角逐而得到的大荣誉。。。从1955年钱学森先生回国,中国开始有了第一位真正重量级的科学家;到今天中国科学家到处“ 开花结果 ”!这一幕,我们整整等了64年!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终须有日龙穿凤,唔信一世裤穿窿。二、追赶!追赶!不断的追赶!数据显示,美国目前仍是今年全球上榜的高引学者(科学家)最多的国家,上榜人数达到了2737位,占比整个榜单44%;中国紧随其后以735人排名第二,占比11.8%;英国、德国分列第三第四。。其中中国内地人数为636,而2018年这一数字为482,同比增长32% ,为目前全球科学家数量增速最快的国家。。。或许,我们普通人根本不知道这个数字的背后代表着什么?!但,你必须要知道!2014年以前,中国内地科学家的上榜数字,连现在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十年前,更是惨淡。。短短五年的时间,我们的科学家数量上榜人数对比以前已经翻了三倍;你也必须知道!在科学界!有一句全球公认的话:科技的领域没有捷径;谁掌握了核心科技,谁就将掌握世界。科技,这是一个比真刀、真枪更可怕的武器!!!感谢国家!感谢每一位为中国科学为之艰苦奋斗的科技工作者们,今天你们是我们所有人心目中的英雄!我们为你们感到由衷的骄傲!!三、一切才刚刚开始。。。除了公布各大重量级荣誉,全球调查机构Clarivate Analytics还公布了一份全球上榜科学家的机构排名(学院排名):中国第一次有2所科研机构进入了全球前20,分别是中国科学院(排名仅次于哈佛大学与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全球第19);恭喜这两家,你们不仅是中国最顶尖的科研圣地,更是全球最顶尖的科研圣地!同时,此次榜单还公布了中国排名前十的科研单位(学校)。。第一至第十名依次为:中科院!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大学!北京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恭喜以上十大学校(机构),数据不会骗人,科学的成果更是做不了一丝的假,你们过去一年的成绩,毫无疑问就是全国数百所高校的冠军!!特别是苏州大学,更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以唯一非985高校跻身全国前十之列,力压北大、交大、华大等全国各大名校!!!邓小平先生曾经说过:“ 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 ”。虽然我们国家的科技起点比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等几乎世界上任何的发达国家都低;但最终决定胜负,决定谁能占领世界科技至高点的,从来不是先行者,而是最终到达目的地的人;64年前!我们的老前辈钱学森先生独自回到祖国,看见中国科技的落后,甚至连一个实验室都没有的时候,他没有气馁;独自一人毅然扛起中国科学界,九年后!他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向世界宣告中国科技的新篇章;今天!中国735位科学家一起登上世界最具影响力科技榜,成为全球公认的世界第二大科技强国;谁能想到中国,那个世人眼中一直处于落后阶段的中国,竟然会走到如今这一强大的地步?!这不仅是一种科技层面的巨大进步,更是一种象征全球科技强国地位的身份勋章;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感谢每一位为中国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科学家,感谢每一位为中国崛起世界之巅而努力的科研工作者!感谢你们,真心的对你们说一声:辛苦了!!

金阁寺

科研主体迎来“放管服”的春天——科改“25条”优化科研管理自主权

科研管理是一门大学问。中国40多年的科技体制改革实践证明,只有将市场经济规律和科学发展规律有机结合,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才能行稳致远。通过推进落实科改“25条”,进一步下放人事自主权、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自主权、薪酬管理自主权,上海高校和院所扩大了人、财和项目的自由,科研主体的作用和活力进一步释放,迎来了“放管服”的春天。专技岗位限制导致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科改“25条”发布后,上海环境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环科院)感受到春风拂面。上海环科院是全国同类研究院中建制单位历史最早、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并拥有一批重量级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优势得天独厚。然而因为体制机制束缚等多种原因,近年来,环科院面临高端人才严重流失、整体业绩严重下滑等难题。仅最近三年时间,环科院离职科研人员84名,并且逐年增长。其中,75%以上是硕士以上学历的青年科技骨干,工作10年以上离职人员占50%以上。环科院副院长黄沈发反思说:“科研人员到单位5年内离职的可以认为是不适应这个单位,但工作10年走的,肯定是单位不再适应个人发展。”环科院原土壤所所长罗启仕博士是2005年从清华大学引进的人才,在院内工作10多年,始终没有评上正高职称。后来被上市公司挖走,进入企业后不但年薪百万,还顺利解决了职称问题。无独有偶,“80后”硕士张长波也是在院内工作10多年,是土壤环境学科技术骨干,因为副高名额有限一直没评上,后来离职去了一家专职院所,既成为转制企业学科的领头人,职称问题也解决了。“这些技术骨干一走,‘票子’和‘帽子’问题都解决了。” 黄沈发惋惜地说,“说到底,还是因为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不合理,影响科研人员岗位晋升。”据介绍,环科院专技岗位高级职称40%,其中副高职称36%、正高职称4%,相比硕士以上学历人才60%—70%的比例而言,名额远远不足。“兄弟省市的环科院正高比例在10—15%左右,现在大批内部人才待聘,僧多粥少。”黄沈发说,高级岗位比例不足,导致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国家重大科研专项无法正常申请。2017年环科院申请长三角大气专项时,由于没有正高人才牵头,只能从清华大学借用,项目负责人和清华大学教授共同牵头。突破绩效工资天花板与此同时,从2015年开始,环科院业绩和科研投入产出比持都持续下降,相比2015年,2018年科研投入产出比下降超过一半。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绩效工资总量控制导致科研人员薪酬激励有限。据了解,绩效工资的分配中仍存在“大锅饭”现象。在绩效工资总量基本固定的前提下,这种强调平均的分配方式,决定了大多数单位的科研人员绩效工资、收入差距不明显,激励作用有限。在没有绩效工资总量束缚之前,环科院通过产业反哺科研,激励科研人员开展“三技”项目服务的热情。2015年,环科院应市委要求实行企事分离,严格实施绩效工资总量控制。原本超出绩效工资的部分要求三年内还清,直到去年刚刚完成整改任务。黄沈发开玩笑说:“现在我们激励手段有限,只能以情怀教育为主,动力明显不足。”尤其对于承担生态环境重大专项任务的人员,很难保障他们的合理利益。科改“25条”的发布,不但针对这些难题予以突破,下放了人事、薪酬管理和项目管理等自主权,还使得环科院进行了一次由内而外的新生。好多科研人员自告奋勇加入调研团队,成立专项,推进制度落实。截至目前,环科院已基本完成第一批“1+8”制度的制(修)订工作,在人事、项目、薪酬、成果转化四方面制订了 8 项具体制度。人事方面,新制订了《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专业技术岗位聘任》《高层次人才管理》,在岗位聘任中引入了竞争激励机制,打破专技职务聘任终身,制订了重点领域、重点学科高层次人才的选拔、评聘、考核及保障制度。薪酬管理方面,环科院界定了不纳入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的科技项目奖酬金的项目分类,明确了“三技”服务项目奖酬金的60%直接用于激励项目科技人员,40%院统筹用于对生态环境重大战略任务和重点科技计划项目、高层次人才引进、基础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的激励。“专技岗位中高级岗位将从4%升到15%,我们正在积极和职能部门沟通。”黄沈发表示,一定要利用好科改“25条”的红利释放,向科研人员倾斜收入分配机制。项目经费管理可自行做主科改“25条”对于科研机构自主权的下放,不只体现在薪酬管理自主权、人事自主权,还有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自主权,其中核心突破之一就是将预算调整权限下放项目承担单位。上海交大科技项目管理中心主任韩海波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科研经费科目一共有11类,科改“25条”印发后,交大对经费科目进一步整合为三类,分别是设备费、包含劳务咨询和出国交流会议等支出的智力活动类,以及包含材料、测试加工、能源、出版传播等在内的事务消耗类,并将除设备费之外的预算调整权限进一步下放给项目负责人。只要三大类总额一定的情况下,科研人员可以进行灵活调配。科研活动活动具有不确定性,但以往项目经费管理制度要求详密的预算,比如未来三年开几次会、搞几个批次的试验活动,所有都要预算里说的清清白白。而且国家的纵向课题都有明确的经费,使用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经常有人向韩海波吐槽:“为了拼凑这个数字得花好大功夫,感觉自己不像是科学家,倒像是个财务。” 如今自主权下放,不同科目之间的经费可以自行调节。对于从事企业横向课题的科研人员,这个问题尤为突出。由于不少老师承担的是企业项目咨询和战略研究,几乎没有什么硬件投入,更多的是用于补偿人的智力,并且企业合同里往往也会明确这一点,但由于以往绩效的限制,不管合同如何规定,科研人员最多只能获得20%的绩效奖励。为此,根据科改“25条”提出的“横向委托项目经费按照委托方要求或合同约定管理使用”,上海交大专门出台了横向经费的项目管理办法。只要合同有约定,就尊重合同执行;合同没有规定的,将绩效比例提升至30%,大大增强了科研人员的获得感。此外,上海交大还专门开发了智能化的科研项目管理系统,原本两三天甚至两三个星期才能走完的流程,如今线上20分种就能搞定,还避免了部门之间对政策理解不一致、互相“踢皮球”等问题,推动科研项目的规范化、高效化管理。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生态“原来的管理理念是恶人假设,设门槛、抓过程;现在是善人管理理念,以信任为前提,干预者变为了服务员,释放了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韩海波说。科改“25条”中的科研项目“包干制”试点则更大程度贯彻了以信任为前提这一新的管理理念。目前在基础领域“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已有14家高校、科研院所和医院的20个项目开展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以项目经费预算为例,“包干制”直接取消了经费科目限制,完全由项目负责人统筹使用。“只要是根据需要如实支出,学校不做任何限制。哪怕是做数学基础研究,完全没有设备等支出,百分百用于个人智力的补偿和奖励,我们认为也是合理的。”韩海波解释说,就连成果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价,“科研是有探索性的,成功有成功的成果,失败也有失败的启发。”但信任的前提是规范,首先权力衔接不能出现空挡,做好风险防控,将信任关进“笼子”里。为此,上海交大在落实和界定每个层级责任的同时,还会让科研人员签署个人诚信承诺书,如果违背了学术诚信,将在学校寸步难行,轻则列入财务报销负面清单,不但无法享受绿色通道,可能还会惩罚性没收经费和绩效,就连项目申报也会受限制。“先进的科研管理理念源于对科研规律的理解。要把科研项目当病人一样,如果不知道生了什么病就乱抓药,病人怎么可能治得好?”韩海波认为,将科研规律、科研人员需求和制度红线相融合,通过制度内化,营造以管理、服务、研究和教育为一体的科研管理生态环境。来源:上海科协

国务院: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

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国务院印发《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简化科研项目申报和过程管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优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机制,合理确定项目数量。加快完善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2018年底前要将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全部纳入。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

笼婴

「管理科学」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有力抓手。随着国家对科研经费投入的逐年增大,国家科技政策和评价体系的大幅调整改革,高校的科研管理与统计工作日益烦重复杂,切实落地放管服的政策,将科研工作者从繁琐的财务报销事务中解脱,依托智能网络信息技术优化科研管理工作,有助于构建数字化校园环境和信息管理平台,进一步提升高校科技管理水平。1.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1.1传统信息化管理模式缺乏部门协同高校科研项目信息化管理涉及学校多部门数据交换,包括科管部、人事、财务、研究生院、校办、资产等部门,科研经费和业绩考核等多形式数据的交互共享,需要多部门的配合和协调。目前高校的现状是各部门都建立了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但缺乏部门协同,学校内部系统平台太多,开发模式不一,各自开发的软件系统使数据交换困难,师生体验无法更新,浏览器升级和兼容的压力突显,导致信息化便利快捷的优势减弱,解决已建立的应用系统间的信息集成和部门协同成为关键。1.2过程管理和模块管理功能之间信息化衔接不畅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是对科研项目申报、立项、研究与结题的全过程管理,也是对科研绩效、项目管理、成果转化、知识产权、决策支持和科研统计等工作内容的模块管理。科研信息按照科研项目、成果、产权和绩效的不同分类进行汇总,按照学科部门进行统计分析,向学校决策者提供科研工作发展趋势和深度数据,以实现科研情况有效评价。但实际情况通常是模块管理与过程管理不能友好衔接,不同业务系统之间产生冗余数据,数据信息不一致、不同步,过程管理和模块管理各自为政,缺乏系统分层、集成与协同,功能逻辑不清、衔接不畅,导致有的系统就是一个记录本,没有进入业务流动中,大大降低了信息化的灵活高效。1.3内部信息化顶层设计不够,信息建设投入不足高校科研信息化建设不能脱离学校的组织构架和人员资源大环境,要与学校总体信息化建设目标与规划保持一致,应该是校园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不能成为一个信息孤岛。目前高校科研信息系统缺乏顶层设计,没有统一规则,不能依据国家“十四五”科研战略规划的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形成有效的分步实施战略。另外,也普遍存在对信息化建设资金和资源的投入支持不到位问题,信息化建设不只是辅助手段,更是推动信息进步、科研管理水平提升的有效动力,没有把此重要性上升到认识层面。2.数字化校园环境下的高校科研信息系统的需求与功能2.1数字化环境下的信息系统需求数字化校园是基于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建立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宣传、安全和后勤服务等各项工作的全面数字化系统,数字化校园环境下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要满足以下功能设计和需求:完成科研项目立项功能,同时对科研项目的成果论文、著作与专利进行信息化管理;实现与财务部门对接,完成无纸化的科研经费管理;实现科研项目信息的延展性功能,包含科研成果级别、论文引用、科研能力指标评价和数据统计;实现科研数据报表自动生成,完成多方位跨部门科研数据查询和统计功能;实现人机友好交互界面功能,包括多部门软件兼容扩展和良好的数据存储分析与安全保密能力。2.2信息系统功能模块构架按照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具体过程,信息系统具有科研项目管理、信息管理、绩效管理、成果管理、专利管理、统计报表等基本功能,实现以上基本逻辑功能,需要对科研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分解和集成,建立多构架模块功能。第1层级是以科研项目负责人信息作为人员信息,录入相应的信息数据,包括科研项目、科研论文、科研成果、科研专利和科研著作等;第2层级是科研经费管理和科研评估体系,包括综合评估科研项目和科研论文的级别及科研经费额度,对高校各科研负责人、课题组、学院的科研综合水平和整体实力进行评估,以及对不同学院的科研人员在一段时期内的科研考核得分进行数据统计;第3层级是科研项目数据的存储管理备份还原、科研信息系统权限设置和职能分工,生成最终统计数据信息,并具备分类查询、定期统计分析的功能。2.3信息系统的系统门户功能与设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门户建设包括个人门户和对外门户两个逻辑功能,针对不同用户,为多信息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个人门户功能是由针对科研人员点对点的科研通知、学校OA系统、校内发布的科研信息综合服务门户组成。科研人员可以通过科研OA系统查看科研项目的相关数据,提交科研成果到学院二级管理部门审核,然后经过科研管理部门最后审核后生效。对外门户功能主要包括科研外部门户网站,是科研管理工作对外信息发布的界面,实现科研信息的动态更新,形成校内外科研交流的平台。门户功能建设可以按照高校需求完善自定义策略,围绕成果交易和学术交流,形成适合高校自身特色的功能模式。3.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3.1加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全链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信息系统建设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系统资源,注重高校内部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简化系统开发难度,避免系统重复建设,实现科技项目全链条在线管理,减少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为学校人员提供便捷的服务。同时加强不同层级、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流动,尤其完成与财务部门的对接,打通业务费和财务报表关联,在教师层面实现项目、财务和成果的一站式突破,完善成果与项目月报季报制度的数据共享关联,加强流程、资源和人员的关联性,利用多形式数据交互共享,推动部门协同,提升师生体验,解决浏览器升级兼容的矛盾与压力,促进学校信息化建设目标和总体发展战略的结合。3.2构建适应高校科研管理的信息化模式高校科研管理以科研管理部门为桥梁,完成上级管理部门向下级科研人员的信息发布,同时提供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科研管理部门“传达室”的现状,加速了管理模式向网络化的转型,科研管理人员成为信息发布和集合的结点,借助多个层级和不同关联部门的信息交错辐射,实现科研信息的网络化传递,项目管理层级和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信息化进程把科研管理人员从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有助其致力于更多的宏观思考。管理流程的改善,管理效率的提升,更大限度地激发出积极性和创造性,逐步建立适应现有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柔性组织和管理制度。3.3加强高校复合型信息化人才培养在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科研管理队伍作为学校科研政策制定者、制度执行者、组织协调者和服务者,是一支非常重要的队伍,培养一批知识体系完整、管理意识强的“复合型”信息化人才十分重要。通过参加各类信息学术讲座、信息技术培训与竞赛活动等途径,强化科研管理人员对现代信息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充分认识信息技术的特质、管理信息化的最新要求与模式,调动科研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提升科研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适应新的科研管理理念,充分发挥科技管理体系创新主体作用。3.4建立高校内部诚信监督与风险警示制度高校科研信息化要进一步加强科研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科研项目信用管理机制,通过高校内部诚信监督与风险警示,形成诚实守信的科研创新环境氛围。科研项目负责人作为信用体系责任主体,对项目的进展执行情况和结题验收形成年度报告,依托系统查询检索功能,对照分析科研项目执行完成情况,形成失信行为记录,建立统一的失信行为数据库。风险预警制度是实时监督和检查科研项目实施过程,对于存在失信行为的科研人员进行风险预警,并及时打通失信行为数据库联网,通过数据共享,限制失信科研人员在各系统中的功能流动,进一步增强科研项目诚信管理。4.结语智能化网络技术与现代化信息技术加速了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进程,管理的创新依靠管理工具的创新,更加依靠管理理念的创新,完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建立适应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的管理模式,科研管理水平才能迈上新的台阶。撰稿:刘少娜 同济大学(转自《中国高新科技》杂志2020年第11期)

未必贵也

助力科研管理再“松绑”

对于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来说,“层层审批、人人存疑、每票必核、违规难罚”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成为他们心头绕不过去的“一道坎”。日前,教育部再次就科研管理自主权问题,印发《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对完善科研管理制度、落实科研管理自主权、优化管理服务、加强诚信建设、改进工作机制、完善监督机制等做出明确规定。这份引发万千科研工作者关注的文件,究竟传递出怎样的政策意图和实践考量?科研管理更大的自主权体现在哪些方面?关键词:获得感更大的预算调剂自主权【文件信息】《通知》指出,各高校要加强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推进“一站式”服务,各种管理事务限时办结,提高科研管理服务效率。要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预算调剂自主权,减少科研经费报销各类证明材料,缩减审批环节,简化报销流程,推进网络服务,切实解决“报销繁”问题。《通知》强调,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审计、巡视巡察等部门要统筹规范各类监督检查,建立检查结果共享机制,最大限度降低对科研活动的干扰。科研项目完成(验收)前,一般不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各高校纪委要强化政治监督,针对中央政策落实中存在的堵点难点、科研人员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切实加以解决,对不担当、不作为的要严肃问责。【权威解读】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聚焦完善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等方面,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积极指导高校贯彻落实。但实践中发现,仍有部分高校在贯彻落实科研自主权过程中有顾虑,不敢接、不会接、不愿接,导致政策红利没有充分释放,科研人员获得感不强。近年来,我们大力推动赋予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下发了不少文件,但一直有科研人员反映一些政策落实不到位,这说明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仍有许多“坚冰”要破。《通知》的出台,是为了进一步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切实为科研人员松绑助力,充分释放创新活力。【专家点评】海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教授沈有禄:尽管下放科研经费管理权非常重要,可基层执行时总是有所顾虑,怕自己承担责任,故放权执行效果还是不理想。教育部此次下发通知,就是要强化基层对国务院有关文件的进一步贯彻落实,在于扭转每票必核,审批报销效率低下的问题,把广大科研工作人员从报账的烦琐事务中解放出来,用更多的时间从事科研创新与服务工作。但目前,基层财务部门的担当意识还不够,不作为行为还比较普遍,高校基层财务部门在省级财务部门没有出台相关配套措施时,就不敢接、不愿接,使科研人员从国家政策中获得感不强,将来需要加快省级部门出台相应配套政策的步伐,学校才敢接、敢做下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办公室副主任姜朝晖:科研工作,对于建立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科学研究发展、赋予科研工作更多自主权的文件,为科研工作“放管服”改革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舆论氛围。但是,从政策出台到具体落实,大多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加上我国高校数量众多,情况迥异,在落实政策上也存在较大差异。有些高校及时落实中央精神,做出一些改革,让科研人员享受了政策红利;但也有些高校,由于各种条件限制,未能及时落实政策,比如,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不仅要思想理念跟得上,同时也还要有相配套资金做支持。从总体上看,科研工作者的获得感还有待提升。关键词:创新活力把科研人员从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文件信息】《通知》指出,各高校制定的科研经费管理和政府采购管理办法,要体现教学科研经费与学校行政管理经费的差异性,合理区分业务活动与公务活动,支持科研活动规范、高效开展。纵向科研经费管理按国家规定执行,科研人员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专家咨询费、劳务费等,由高校结合学校实际自主确定开支标准、报销范围,优化审批程序,简化报销手续。横向科研经费除上述费用外,可按实际需要开支少量科研活动接待费,由学校确定具体管理办法,严格管理。用于科研活动的仪器设备、耗材备件以及服务、工程的采购,各高校要根据科研需要,制定具体办法,缩短采购周期,简化采购流程。特别是对于科研急需的设备和耗材,要落实特事特办、随到随办的采购机制,明确适用情况,确定可不进行招投标程序的采购情形。《通知》明确,要建立完善学术助理和财务助理制度,根据科研需要和科研人员意愿,统筹落实专门经费、专职人员,把科研人员从报表、报销等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各高校科研项目中提取的间接费用,要更多用于科研绩效奖励,加大科研人员绩效工资比重。【权威解读】教育部有关负责人:《通知》在完善科研管理制度、细化科研经费管理、优化管理服务、加强诚信建设、强化科研部门责任、完善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直指科研管理长期存在的问题。比如,减少科研经费报销各类证明材料,缩减审批环节,简化报销流程,推进网络服务;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和实施周期3年以下项目,不作过程检查。此外,赋予科研管理更大的自主权,既要应放尽放,又要有明确的底线要求。因此,《通知》明确要求高校建立完善学术助理和财务助理制度,根据科研需要和科研人员意愿,统筹落实专门经费、专职人员。【专家点评】沈有禄:《通知》及之前的相关文件已经赋予了项目负责人和基层管理单位更大的经费预算自主权,也增加了提取间接经费用于奖励科研工作人员的绩效,这对提高科研工作人员的创新活力和工作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基层财务部门要敢于担当,需要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才能把科研工作人员从烦琐的报账事务中解放出来。在缩短审批程序、3年期以下项目不再中期或过程性检查,现在基层科研管理部门是做得比较到位的,在落实项目负责人经费预算自主权上基层财务部门也给了较大的自主权,这些值得肯定。但基层财务部门还没有真正把科研工作人员从烦琐的报账事务中解放出来,基层财务部门还要狠抓落实、强化服务意识和端正自己只是审批或管理而不增强服务的态度。姜朝晖:激发创新活力的前提,是要让科研人员有获得感,但更重要的是要遵循科研规律,让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合理规范的科研管理制度,有助于推进科研工作的开展;但过于烦琐复杂的科研管理制度,对科研工作则是非常巨大的消耗。许多高校科研人员,忙于填表,忙于粘贴发票,同时还要面对各种检查,必然影响科研工作专注度和成果产出。《通知》中对于纵向科研经费报销更加简化,横向科研经费适当灵活,高校科研项目中提取的间接费用可用于科研绩效奖励等,确实能让科研人员拥有获得感,从而激发他们的活力。同时,《通知》中简化仪器设备的采购、建立学术助理和财务助理等制度以及3年以下项目不做过程检查等,可以最大限度让科研人员从繁杂的填表、报销、应付检查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专注于科研工作,必然会推动科学研究的创新。关键词:红线底线增强高校科研自主权的可操作性【文件信息】《通知》指出,科研人员不得弄虚作假,骗取科技项目、科研经费以及奖励、荣誉等,不得在科研经费中报销应由个人承担的费用,不得将科研经费挪用于非科研用途,不得把外协单位作为逃避监管的法外之地。项目负责人如与外协单位有利益关联,应在签订外协合同前主动向学校相关部门报备。担任党务、行政职务的科研人员,不得利用审批、管理职权在项目申报或经费分配中谋取不正当利益或竞争优势。《通知》明确,各高校要制定违背科研诚信要求行为调查处理办法,明确调查程序、处理规则、处理措施等具体要求。涉及科研经费使用问题的信访举报,先由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办理。【权威解读】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划出政策红线底线,增强高校科研自主权的可操作性,解除高校后顾之忧,是《通知》的题中应有之义。高校是科研自主权落实的主体,政策举措能否落地见效,科研人员能否有获得感,关键要看高校是否能把下放的权力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操作措施。为此,《通知》明确高校党委担负落实科研自主权主体责任,切实进一步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通知》从充分保护科研人员的角度出发,着眼于抓早抓小,改进工作机制,强化科研管理部门责任,层层设置“防火墙”。涉及科研经费使用问题的信访举报,先由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办理,发现存在违规问题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规定予以通报批评、暂停项目拨款、终止项目执行、追回已拨项目资金、取消项目负责人一定期限内申报资格等处罚。涉嫌违纪的,由高校纪委调查核实,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进行处理。涉嫌违法犯罪的,由高校纪委调查核实后按规定移送地方纪委监委审查调查,并配合依纪依法妥善处理。【专家点评】沈有禄:再次强调科研经费使用的红线,加大对失信人员的惩罚力度,有利于确保科研经费管理权下放,解放科研工作人员于烦琐的报账事务,但这并不意味着对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骗取国家科研经费的行为可以放任自流。未来,可通过设立基层科研经费管理与保障方面的负面清单,对负面清单以外的财务报销与管理行为都应该给予支持,把进一步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落到实处,做好国务院、教育部、省及高校间相关制度的衔接,避免基层财务及科研管理部门无章可循,不敢接、不愿做。姜朝晖:落实高校科研自主权,不仅是要在“破”上下功夫,同时也要在“立”上做文章。高校科研工作相当长时期管理过死、过细,就在于科研管理部门担心“一放就乱”的风险,事实上这是因为没有真正建立严格的追责制度,或者严格的执行。虽然有极少数的高校科研工作者被亮过“红牌”,但总体上仍是极少数,制度规范和约束得还不够实、不够严。根据《通知》要求,各个高校要因地制宜研制适合自身的科研管理制度,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让他们真正有获得感;同时,要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引导科研人员坚守底线、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对科研工作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要严肃处理,增加惩戒力度和机会成本,这样才能守住一方科研净土、营建良好的学术生态。来源:光明日报

黑白夜

支振锋:科研管理的痛点在哪里

“要尊重科研规律,尊重科研管理规律,尊重科研人员意见。”“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把人的创造性活动从不合理的经费管理、人才评价等体制中解放出来。”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这些话,讲到了广大科研人员的心坎上,也讲到了当前科研管理的痛点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研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分子都地位更高了,待遇更好了,成果更多了。但奇怪的是,一边干活一边抱怨,一边工作一边吐槽,也是科研人员生活的常态。问题是学术研究的“良田”,良性竞争可以激起科研人员的斗志,常规、有序的数据报送与依法严谨而符合实际的经费制度也不会妨碍大家安心研究。否则,科研管理可能就事与愿违了。由于管理的行政化,为了职称、课题、评奖、学位点,学术界也有点沦为江湖的感觉,“跑部钱进”、利益交换、党同伐异等现象颇不鲜见。“学霸”“学阀”长期把持,甚至垄断重要学术岗位,严重阻碍“青椒”成长和学术创新。由于地域差异,同样的学术水平,有的地方连副高也评不上,换个地方就可以评教授博导。在日常工作中,各种填表不胜其扰。而经费管理上的预算烦、税费重、报销难,有时候一半的经费都被税费拿走了。此外,不少党政机关高高在上,学者获取哪怕非保密的资料或数据都难乎其难。而没有一手资料,不仅具体对策建议是“空对空”,阐释中国发展的政道法理,提炼中国话语和中国理论,往往也是空中楼阁。科研人员亦平常人,所做的也不过是平常事。他们的特殊在于其所从事的科研,往往是创造性的甚至开拓性的工作,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非常规性,有时候皓首穷经才能解决一个问题,有时候灵光一现就可能下笔万言。凡此种种,都是与科层制、形式主义和长官意志或者早九晚五的按部就班很难兼容的。所以,尊重科研人员就是要认识到他们工作的特殊性和规律;要信任他们,打破行政化思维和长官意志,尊重科研人员的主体地位,以专业判断专业;让科研人员不再是科研管理被动的旁观者甚至种种改革的“对象”,而是能动的参与者,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创造,最终形成良性的学术生态和健康的学术共同体。要以平常心来对待科研人员的报酬。有些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往往不理解,为什么科研人员已经有了工资,做课题研究还要劳务费。先不说科研人员从大学到博士的十年苦读,冬三九夏三伏的学术训练,以及在一个领域精耕细作所形成的专业智慧。就是从工作量上来看,科研人员一般没有朝九晚五或者八小时的概念,很多时候他们都是在完成了教书和其他本职研究工作之外,才会进行做课题、做科研的“业余”劳动。无论是为了激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鼓励理论创新、推动社会发展,还是对辛勤劳动的基本尊重,承认科研人员的智力和体力投入,允许他们获取相应报偿,于情于理于法,都是应该的。科研人员渴望人格被尊重,劳动被承认,他们也有同样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只有将科研管理变成科研服务,真正重视科研,尊重人才,以养士的宽容,给他们静思的空间,给他们参与的机会,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构建自己的话语和理论体系。(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