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10分神刊!Theranostics到底怎么样反射弧

10分神刊!Theranostics到底怎么样

大家好!今天本栏目继续给大家介绍一本10+杂志。我们第一期介绍了纯生物学杂志Protein & Cell,第二期介绍了生物医学杂志JCI insight,今天,介绍的这本则是交叉学科友好的杂志,名为Theranostics。一、Theranostics期刊历史以及定位Theranostics这个单词,小公子第一次见的时候也不认识。看其字母组成,应该是一个新造的单词。therapeutics 和 diagnostics各取首尾。因此,从期刊名字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杂志更多的关注于治疗和诊断。其主页上提供的杂志办刊宗旨则提到,本刊涵盖领域包括诊断技术,纳米科技,分子治疗,体内成像,生物传感器,纳米传感器等等。我们常说生化环材四大天坑,这个杂志的定位就是针对坑里的我们,其刊发论文基本上涵盖了生化环材的各个交叉领域。浏览近期的论文可以看到,其文章包括用纳米技术治疗疾病,用传统生化技术检测疾病、水质生物体污染等等。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殷堃教授发表于2019年的文章Synergistically enhanced colorimetricmolecular detection using smart cup: a case for instrument-free HPV-associatedcancer screening,即是利用新型分子生物学技术快速检测HPV诱发的癌症。该杂志来源于澳大利亚,创刊于2011年,主编为新加坡国立大学的Chen Xiaoyuan教授。该期刊瞄准的是生化环材的交叉领域,在推出之后获得了广泛欢迎,填补了疾病诊断领域和技术应用领域缺乏中等影响因子期刊的空白。作为颜控,小公子自然要说说这个杂志的排版和封面。其封面无论字体还是coverart,均属于上乘水准。但其网页设计和文章排版设计,却流露出一股浓厚的本世纪初BBS的味道。当然,美不美属于个人见解,而且期刊排版设计,每隔几年均会升级一次,希望将来其能够提升自己颜值吧。Theranostics在2012年获得了首个影响因子,高达7.806分,一举超过众多老牌杂志。其影响因子近年来一直保持在8~9分之间,非常稳定,二预计今年6月份公布的JCR报告中,其影响因子则可以第一次突破10分,高达11.206分。在中科院分区2020年12月份的升级版中,在大类分类中被列为医学一区Top,在小类分类中被列为研究与实验一区。该杂志的影响因子的变化,一方面说明其定位精准,填补了领域空白,因而其首个影响因子即可接近8分;另一方面说明该杂志社运作成功,可以在大型出版社的竞争下,稳中有升,非常值得鼓励。十年间,该杂志每年发表的研究性论文从100篇逐渐上涨到500篇,仍然属于健康发展的范畴,因而大家不用担心其成为水刊。唯一不好的因素是,其曾被中山附一医院列入不支持发表的刊物名单。但检索发现,该医院发表该刊物的数目并不多,具体为何将其列入不支持名单,让人很搞不懂。为了谨慎起见,小公子汇总了该杂志的具体国家、机构发表情况。可以看到,2018-2019两年,从发表国别来看,国人发表超过800篇,占比为50%,美国位列第二,占比25%。从发表机构来看,中国科学院以130篇位列榜首,上海交通大学位列其次。从这一点来看,虽然该刊物国人发表比例偏高,但还是受到名校欢迎的。中山附一医院列入不支持发表的刊物名单,其原因很能是考虑到国人发表比例这一个指标,所做出的一刀切的决定,很可能跟杂志的质量没有直接关系。二、投稿建议作为新型期刊,Theranostics抓住了疾病诊断和治疗领域的空白,在十年之内逐渐成长。从小公子个人观点来看,其定位大致稳定在nature集团的Communications XXX的档次。但其影响因子显著高于Communications XXX系列杂志。虽然科技部破四唯的文件是下达了,但影响因子作为考核指标,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因而,在同等文章档次的情况下,选择影响因子更高,发展前景更好的杂志,对我们科研人员是有利的。需要注意的是,向该杂志投稿需要推荐4-7名审稿人,这种制度有利于提高审稿效率。其研究性文章类型分为Research paper和Short research communication,作为OA期刊,其收费标准为3000澳元,约合1600英镑或者15000人民币。其收费标准和Communications XXX 的2130英镑接近。还是相对而言比较便宜的。三、投稿体验根据小公子掌握的信息,该杂志至少在COVID-19大流行之前,其审稿流程还是相当迅速的。编辑部初审和第一轮审稿用时分别为1周和3周。

捕鼠机

南科大学术成果接连登上世界顶级期刊,展现科研团队强大研究实力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3月31日讯 (深圳特区报记者 韩文嘉 通讯员 吴一敏)最近,南科大的学术成果接连登上世界顶级期刊。研究内容涵盖全球环境问题、海洋地壳增生机制、化学物质新合成路径、量子研究、RNA检测技术、金融市场研究等多个领域,展示南科大科研团队的强大研究实力。3月中旬,《科学》(Science)发表论文“Globally observed trends in mean and extreme river flow attributed to climate change”(基于观测的全球平均和极端径流量演变趋势及其气候变化归因分析),该研究由来自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南方科技大学、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等19家水资源与环境领域国际顶尖团队合作完成。南科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席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刘俊国为该文章共同作者。该研究在分析了全球7250个观测站的数据后,成功刻画了全球河川径流量变化情况。研究结果可为预测不同情景下河流系统变化等研究提供借鉴与基础,助力河川径流量受气候变化严重影响的地区进行规划,确保其供水安全,为适应气候变化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3月17日,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讲席教授Jason P. Morgan团队携手全球知名的海洋研究机构德国基尔海洋研究中心和瑞士资深地球物理建模公司GeoModelling Solutions的五位国际知名科学家,在《自然》(Nature)发表题为“Extensional Tectonics and Two-stage Crustal Accretion at Oceanic Transform Faults”(《海洋转换断层区域的延伸板块构造以及两阶段海洋地壳增生模式》)的研究论文。研究团队利用最先进的数值模拟,揭示了转换断层处海洋地壳增生的新机制,将板块构造理论中位于大洋中脊的转换断层赋予了新的角色。南方科技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副教授刘言军、前沿与交叉科学研究院研究副教授苏峰育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田颜清课题组合作,在自动调控电致变色智能窗领域取得了研究新进展,相关成果以“Automatic light-adjusting electrochromic device powered by perovskite solar cell”为题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该研究设计并组装了一种新颖的由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驱动的一体化凝胶电致变色器件,这种自供能的电致变色器件能够随着周围光线强度的变化而快速改变自身颜色状态与深浅,从而达到智能调节光线透过的功能。此外,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席教授郑春苗团队与韩国首尔国立大学教授Sujong Jeong团队合作,以“极端气温对中国茶叶生产影响(Effects of extreme temperature on China's tea proction)”为题在国际环境科学领域知名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生物系教授肖波研究团队发现了调节神经元(及其他类型的细胞)中一种全新的线粒体代谢活动的机制,该机制将神经活动与ATP产生过程耦联起来,为神经活动激发能量代谢提供新的诠释。该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Developmental Cell。而植物与食品研究所教授杜嘉木与合作团队在Plant Cell在线发表研究论文,披露了在植物开花转变过程中,关键的转录因子CONSTANS (CO)通过其C端CCT结构域调控成花素基因FT转录的分子机制。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贾铁争课题组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Kozlowski课题组合作研究成果以“Autocatalytic photoredox Chan-Lam coupling of free diaryl sulfoximines with arylboronic acids”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海洋科学与工程系助理教授李莹团队在环境化学领域取得研究进展,揭示了环保烟花爆竹排放的颗粒物在比传统烟花爆竹少15-65%情况下,仍然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该研究成果以“A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Fireworks Really“Green” for Air Quality? A Study from the2019 National Day Fireworks Display in Shenzhen”为题发表在大气学科的自然指数顶级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这一研究详细展示了估算烟花排放的方法,增加了人们对烟花污染的理解,也为研究人员模拟烟花的影响提供了参考,为预报大型烟花汇演的影响以及对可能受影响民众的预警提供了可能。而且,环保烟花既环保(比传统烟花环保)又不“环保”(可以造成很高的污染)的性质也会对各地制定烟花的燃放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研究员王玉成与访问教授、北京大学量子材料中心教授刘雄军合作,从理论上预言了具有扩展但不可热化特征的多体临界相的存在。该研究以“Many-body critical phase: extended and nonthermal”为题,在《物理评论快报》发表。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研究员王玉成与访问教授、北京大学量子材料中心教授刘雄军合作,从理论上预言了具有扩展但不可热化特征的多体临界相的存在。该研究以“Many-body critical phase: extended and nonthermal”为题,在《物理评论快报》发表。该论文所预言的新多体相将有助于澄清多体遍历相到多体局域相转变的本质,有助于理解热化和本征态热化假说的物理内涵,并促进相互作用无序或准周期系统中的新理论研究。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教授李闯创课题组发展了温和的Br nsted酸促进的分子内[5+2]环加成反应,并首次发现分子内氢键调控该反应的立体选择性,实现了具有挑战性的新颖甾体天然产物Phomarol的首次不对称全合成。相关成果以“Asymmetric Total Synthesis of Phomarol”为题,在中国化学会旗舰期刊CCS Chemistry发表。该研究为开发新的催化不对称 [5+2]反应提供了重要的思路,也为Phomarol中四氢吡喃环的生成提供了一条新的生源途径。该研究使用的合成方法还可以扩展到其它具有苯并七元环的天然产物的不对称合成,为进一步生物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也为后继开展创新药物的进一步药物化学研究奠定了基础。金融系助理教授王新杰团队在金融学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发表题为“Funding Liquidity Shocks in a Quasi-Experiment: Evidence from the CDS Big Bang”(“资金流动性冲击的一个准实验:来自信用违约互换大爆炸的证据”)的研究论文。论文指出,资金流动性收紧会削弱市场参与者交易的能力,会导致市场流动性减小和市场价格偏离基础面。当市场流动性枯竭时,交易保证金要求升高,交易损失进一步扩大,这会导致流动性螺旋发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教授朱雷课题组在地球科学领域顶级期刊《地球物理研究通讯》(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发表“Global Significant Changes in Formaldehyde (HCHO) Columns Observed from Space at the Early Stage of the COVID-19 Pandemic”一文,报道了全球甲醛柱浓度在新冠疫情早期的显著性变化及成因。这项研究工作揭示了疫情早期的全球甲醛变化,并定量分析了人类活动对甲醛的重要影响,提供了疫情早期华北地区人为NMVOCs减排的证据。同时该研究还强调了TROPOMI卫星观测对于探索人类排放活动的重要性,为甲醛用于NMVOCs的表征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研究员陈朝宇课题组、物理系副教授刘奇航课题组与物理系副教授刘畅课题组联合研究,发现了“半磁性拓扑绝缘体”这一崭新的物态。相关工作以题为“Half-Magnetic Topological Insulator with magnetization inced Dirac gap at selected surface”发表在顶级物理期刊《物理评论X》(Physical Review X)上。生物系副教授翟继先团队开发了一种不经过原生质体直接检测植物单细胞核全长转录组测序方法,相关成果以“FlsnRNA-seq: protoplasting-free full-length single-nucleus RNA profiling in plants”为题发表在基因组学领域知名学术杂志Genome biology上。翟继先团队提出基于细胞核测序的全长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方法FlsnRNA-seq(protoplasting-free full-length single-nucleus RNA profiling in plants)。此方法通过结合10x Genomics单细胞测序技术和三代全长Nanopore测序方法实现了单细胞核全长转录组测序。同时利用Illumina测序技术捕获表达丰度信息,并以Nanopore测序技术捕获同源异构体信息,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单个细胞核的转录状态。生物系、植物与食品研究所、广东省植物细胞工厂分子设计重点实验室郭红卫教授课题组和中科院遗传所谢旗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在国际著名期刊PNAS在线发表题为“The RING E3 ligase SDIR1 destabilizes EBF1/EBF2 and molates the ethylene response to ambient temperature fluctuations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了一个RING-finger结构的E3连接酶SDIR1能够感应环境温度变化,通过介导EBF1/EBF2的泛素化降解而调控不同温度下的乙烯反应以帮助植物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Nature Nanotechnology以“Optical tweezers beyond refractive index mismatch using highly doped nanoparticles”为题发表了南科大生物医学工程系讲席教授、悉尼科技大学杰出教授金大勇课题组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成果。课题组发现了对低折射率纳米颗粒的光力增强的新机制,首次实现了纳米颗粒在无折射率差环境中的光学捕获。这项成果为细胞内光学操控低折射率的细胞器和研究细胞器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方法。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郑一课题组与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合作,在环境科学领域顶级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发表“Oxidative Stress, Endocrine Disturbance and Immune Interference in Humans Showed Relationships to Serum Bisphenol Concentrations in a Dense Instrial Area”一文,研究报道了典型城市工业区人群血清中双酚类有机污染物的内暴露水平,以及污染物暴露对人体氧化应激、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潜在影响。本研究以普通白领人群为对象,首次系统评估了密集工业区内人群血清中9种BPs的内暴露水平。(原标题《南科大学术成果接连登上顶刊》)

红海盗

第一作者!南大95后博士,在顶级期刊Science文章!

日前,日本东京大学Yoshihiro Iwasa课题组、南京大学袁洪涛课题组、日本东京大学Takahiro Morimoto课题组等多个国际团队紧密合作在全球顶级科研期刊Science杂志发表了题为“A van der Waals interface that creates in-plane polarization and a spontaneous photovoltaic effect”的文章,联合团队化繁为简,使用范德华异质界面“对称性工程”的概念,对范德华人工界面体系的对称性进行调控,推动全新物理现象的呈现。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17级直博生周令、东京大学应用物理系的硕士生Takatoshi Akamatsu、助教Toshiya Ideue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其中Toshiya Ideue博士为论文通讯作者。该文作者们在文章中提出了范德华异质界面上“对称性工程”的概念,如图1所示,WSe2具有三重旋转对称性,并且存在沿“扶手椅”方向的镜像平面,BP具有二重旋转对称性和相应的镜像平面。而在WSe2/BP的异质界面中,因为WSe2中的三重旋转对称性与BP中的二重旋转对称性不兼容,所以在界面上旋转对称性将完全丧失,进一步演生出面内电极化效应,并产生沿电极化方向的自发光电流。尽管在WSe2/BP界面上没有旋转对称性,但是在WSe2和BP的镜面平行的情况下,镜面对称性仍然可以得到保留。这个镜面对称性会限制面内电极化的方向,使电极化只能沿平行于镜面方向。最终,在WSe2/BP范德华异质界面上仅仅根据对称性的讨论,人们就可以预测自发光伏效应中电流的产生方向。通过光电流空间成像,发现在WSe2单层和BP中的光电流仅当激光照射在电极附近时出现,而在器件电极中心处消失,并呈现反对称的空间分布,说明这是典型的由肖特基势垒和光热效应驱动的光电流。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WSe2/BP堆叠形成的异质界面器件中,人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光电流出现在WSe2/BP的异质界面上,远离电极,而且光电流的数值更大,是验证自发光伏现象的重要证据。这一组对比实验清晰地显示,自发光伏效应仅能在WSe2/BP范德华异质界面器件中观测到,表明自发光伏效应源自WSe2/BP范德华异质界面上人为设计的对称性的变化。为了验证WSe2/BP范德华异质界面上自发光伏效应的方向,研究团队刻意地保留了WSe2/BP范德华异质界面的镜面对称性,并进一步测量了平行和垂直于镜平面的自发光伏效应光电流的空间分布。如图3(A-C)所示,构造的WSe2/BP范德华异质界面上所预期的电极化方向沿着E1-E2方向,测量结果表明,仅在使用E1-E2电极的测量几何下能观察到明显的自发光伏效应,而对于E3-E4电极该效应则很微弱。该结果验证了界面上的电极化的确是平行于E1-E2电极的方向,这与之前关于WSe2/BP范德华异质界面上对称性的讨论和设计原理是一致的。同时,图3D中的这个实验也排除了自发光伏效应来自外部机制的可能性,例如Dember效应(随机形成的类似p-n结的电势分布)或BP的各向异性等。文章最后,作者们构建了一种基于WSe2/BP界面的紧束缚模型,并在两层材料之间引入了层间耦合作用,计算异质界面的电极化和移位电流(shift current),以及自发光伏效应光电流的各向异性。计算结果和上述实验结论一致,定量地支持了“对称性工程”的人工范德华异质界面的设计理念。该合作研究中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双创计划”、江苏省优势学科、江苏省功能材料设计原理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等项目的支持。袁洪涛老师介绍袁洪涛是在新型场效应器件、新奇异质界面及低温物理/电子输运研究领域中非常活跃的青年科学家,尤其在液栅场效应晶体管器件的设计开发和低温电子输运方面做出了有特色性的科研成果。他的主要研究包括:利用在栅压条件下离子液体可在半导体表面形成电双层结构的原理,开发出了以离子液体作为介质材料的电双层场效应晶体管(Electric-Double-Layer Transistor)原型器件,在多种半导体材料上实现了场效应晶体管的高性能化、低功耗化和高导通化;并进一步把这种新型原型器件扩展到强关联材料和其他量子材料体系中,观测到多种场效应诱导的奇异的界面物理现象,比如场效应诱导的绝缘体-超导相变、顺磁-铁磁相变、自旋极化以及自旋光电流的产生与调控等。电双层电场调制的工作吸引了众多国际国内同行的关注。来源 |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官网、TOP大学来了、iNature美编 | 林凌

英国《自然》杂志披露美国卫生系统成新冠科研工作绊脚石

近日,英国《自然》杂志刊文指出,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再次激增,新冠病毒变异株不断增加,但是美国对新冠病毒的监测工作进展太慢,导致疫苗效果降低,变异病毒在美国大肆传播。 这篇名为《为何美国新冠病毒追踪跟不上令人焦虑的病毒变异》的文章表示,3月份美国在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GISAID)的在线基因组存储库中,上传共享的新冠病毒基因组数量仅代表了美国当月新冠确诊病例数的1.6%。根据该数据库统计,美国在疫情期间的基因组测序工作,至少落后了30个国家和地区。美国10多位相关科研人员表示,美国的硬件条件本身可以保证将测序工作效率大幅提高,但美国卫生系统支离破碎,面对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基因组监测工作,医院、诊断测试实验室、地方卫生部门和测序中心很少相互配合,协调这些部门间的合作成了艰巨任务。《自然》杂志还披露,美国政府在2021年内已经对新冠病毒科研工作提供了上百亿美元的支持,但由于部分资金迟迟不到位,一些机构无法以正常速度开展工作。此外,美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美国目前已经出现了5种在外国和本国发现的变异毒株,这些变异毒株传播性更强,导致重症和住院的风险更高,还可能降低疫苗等相关防治手段的效果。(总台记者 侯茂华)

同乎无知

英国《自然》杂志:美国卫生系统成新冠肺炎科研进展的“绊脚石”

近日,国际权威科学期刊之一的英国《自然》杂志刊文指出,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再次激增,新冠病毒变异株不断增加,但是美国对于新冠病毒的监测工作进展太慢,导致疫苗效果降低,变异病毒在这个受疫情严重冲击的国家中大肆传播。 这篇名为《为何美国新冠病毒追踪跟不上令人焦虑的病毒变异》的文章指出,3月美国在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GISAID)的在线基因组存储库中,上传共享的新冠病毒基因组数量仅代表了美国当月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数量的1.6%。根据该数据库统计,美国在疫情期间的基因组测序工作,至少落后于其他30个国家和地区。美国10多位相关科研人员向英国《自然》杂志大吐苦水。他们表示,美国的硬件条件本身可以将测序工作效率大幅提高,但由于美国卫生系统支离破碎,缺少统一性,面对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基因组监测工作,医院、诊断测试实验室、地方卫生部门和测序中心很少相互配合,协调这些部门团结合作成了艰巨的任务。《自然》杂志还披露,美国政府在2021年内已经对新冠病毒科研工作提供了上百亿美元的支持,但由于部分资金迟迟不到位,导致了一些机构无法以正常速度开展工作。此外,据美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美国目前已经出现了5种在外国和本国发现的变异病毒株,这些变异病毒株传播性更强,导致重症和住院风险更高,且可能降低疫苗等相关治疗手段的效果。 总台记者 侯茂华(来源:环球资讯+)

符书

SCI已投多次被拒,策略得当终将发表

很多科研新手一旦遭遇了一次SCI论文拒稿,就异常痛苦,甚至一蹶不振。其实,论文被拒不要太平常,请大家一定要顶住压力,每一次被拒都是一次宝贵的经历。应该是第一次投稿吧,还有颗玻璃心。本人当初第一篇文章投了快一年了,辗转了多个杂志,后来和第二篇文章同一时间接收了。然后后面的文章就比较顺利,基本投一个中一个。我认识的另一个同学,第一篇文章投了2年,换了7个期刊,只有一次送审。综上所述,不用着急,集齐七个期刊就可以召唤龙珠实现愿望了!你很可能是第一次发英文文章,没有经验。其实杂志投稿被拒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如果你第一次投稿就接受了,要么你水平特别高,要么你选的杂志太烂,也就是你的文章“下嫁”了。初次投稿,总会被拒绝几次,每一次都总结经验,好好改了再投,最后基本都能发表。我当时第一篇SCI就投了4次才被接受,第一个杂志秒拒,没有给任何意见。最后,预祝你的文章早日ACCEPT!我自己第一篇通讯作者文章,自己想的idea、计算、分析数据、写文章到投稿,到与编辑沟通、答复审稿人……一路走下来,非常艰辛,被拒9次,在第10次的时候中了一个2分左右的期刊。遇到没有实质性建议的我都是直接改投下一家,有时遇到审稿人乱审稿拒稿的还会在回信里怼(强烈不建议模仿)。其实不管是普刊、核心期刊,还是EI、SCI期刊,编辑部审稿拒稿的理由无非是这几点:1、引用的参考文献,不专业不权威。2、语法错误太多或者表达能力有问题。特别是发表国外的期刊,英语水平不够真的是硬伤。3、写作风格,文字排版、图表设计等没有美感,没有想看的欲望。4、作者资质以及科研水平不高,估计稿子内容都不会看,直接拒绝。5、初看了稿件,发现内容真的不得行,但是我们还是给你一次修改机会,达到要求可以复审,达不到要求的拒稿。6、虽然你论文很好很严谨,但是我们杂志之前找你们老师审稿,她都不同意所以我们就拒了你的稿件。7、你的实验方法存在问题。被拒稿了也不要心灰意冷,提了修改意见的赶紧按照要求修改,杂志社有自己的审美喜好,所以很多时候投稿还是要迎合杂志社的收稿喜好。如果已经被彻底拒绝了,那你去看下这个刊物是不是不收你论文的方向,或者说资质是不是不够。如果是这样的话,可以断绝重投的想法。换其他刊物进行投稿,每个杂志社的评判标准不一样,也许这个刊物不要,另外一个刊物要呢,千万不要对自己产生怀疑,都应对自己写出来的东西有信心,但这种信心并不是盲目的自信,而是建立在认真科研上的细心和耐心。

藤浦

中国科技期刊多而不强?委员建议:争取国内外优秀论文首发权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澎湃新闻记者从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新闻中心获悉,贵州省政协副主席、致公党贵州省主委、贵州医科大学原副校长孙诚谊委员提交了题为《关于提升中国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的建议》的大会发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0)》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科技期刊总量为4958种,仅次于美国(12274种)和英国(6214种)。其中,中文科技期刊4429种,英文科技期刊359种,中英文科技期刊170种。但孙诚谊指出眼下存在的问题。2010-2019年,中国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数占全球SCI论文总数的1.72%,同期中国作者发表的SCI论文数占全球SCI论文总数的比例达18.06%。10年间,中国作者共发表SCI论文275.5万余篇,其中2.2万余篇发表在中国SCI收录期刊上,仅占8.10%。孙诚谊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国内科研成果和人才评价过于偏重SCI影响因子,对国内优秀科技期刊认可度不高,导致中国优秀科技论文争相到国外期刊发表,中国的科研成果无偿由国外编辑评判,创新成果在国外期刊首发。他同时强调,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与科技强国和世界一流期刊相比,中国科技期刊数量多而不强,学术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偏弱,资源整合能力和融合发展能力不强,缺少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针对上述问题,孙诚谊建议:第一,争取国际学术话语权。中国一流科技期刊应定位于国际化,认真学习国际知名期刊的办刊理念和经验,利用国际编委会扩大国际宣传组稿,邀请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学科领域有较高学术地位和影响、有较强联络能力和个人号召力、能为期刊组稿推荐优秀论文的专家学者进入国际编委会,从国际化角度策划学科热点和论文选题专辑,聘请国际知名杂志的编辑定期指导,通过国家编委会的人脉资源扩大国际稿源;进一步促进出版规范国际化,有计划地组织国际合作出版相关法规、合作谈判、合同签订的业务培训,强化国内科技期刊的版权意识、市场意识等,召开国际期刊合作经验交流会,建立编辑部相互沟通的渠道,共享国际合作经验,规避合作陷阱,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或与知名国际出版商合作,逐步提高国际影响力。第二,争取优秀论文首发权。重大科学发现或科技成果的首发是提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重要的主成分。从国内来看,论文外流的作者单位主要集中在国内顶尖科研院所及重点大学,北京、上海等科研实力最强的地区也是论文外流最严重的地区。国内科技期刊应在约组稿件方面下功夫,向学科重点院校和科研院所约组原创一流的稿件,争取中国优质优秀论文首发权;从国外来看,要发挥国际编委会的优势,通过编委会成员,利用编委的影响力组织高质量的稿件、并将他们的研究成果第一时间发表在中国SCI期刊上,使发表的研究成果成为该领域内最新而且权威的研究动态。第三,加大期刊国际传播力度。科技部门应在竞争择优的基础上有重点地扶持一批学术水平高、知名度大的科技出版机构和期刊数据库,依托优势学科,整合出版资源,综合运用多种传播渠道,走集团化、产业化以及数字化、网络化发展道路。扶持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的英文刊早日进入世界一流期刊;对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争取将中文刊办成国内一流期刊,加快推进期刊英文转型发展,争取让英文刊进入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进一步提升期刊影响力,为进入世界一流期刊行列做好储备。搭建国际科研交流平台,积极主办、承办或参与国内外领域学术会议,通过展板、宣传品、赠刊、主题报告、沙龙等方式,向国内外学者介绍期刊,加大科研成果的国际推广力度,促进国内外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提升国内外科技人员对期刊的信赖度,有效参与国际竞争。第四,建立促进国内学者在中国科技期刊发表高质量科研成果的评价机制。目前,在国际高影响因子科技期刊发表论文以及在该类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是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研究人员职称晋升和课题申请评价指标中的重要因素,外部约束是驱使他们选择将科技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外科技期刊尤为重要的原因。因此,应改变这种外部约束,管理部门应建立公正评价研究人员贡献与报偿的机制,促使中国学者的高质量科研论文在中国科技期刊发表,提升中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力。第五,建立立足国内、面向世界、汇聚学科前沿研究人员的中国科技期刊审稿队伍。信息在全球化时代高度流动,信息共享已经成为全球化的标志之一。可采取同行约请、同行推荐、作者举荐、专家遴选等方式,建立一支适应时代变化要求、能紧紧把握学科领域前沿动态、熟悉领域专业工作、热衷科学研究,客观、公正、高效、高水平的国内外行业领域审稿专家队伍,作为及时了解和把握本专业领域发展动向、促进科技期刊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升中国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的质量保障。来源:澎湃新闻

大谩

国产顶刊崛起,这本生物顶刊一鸣惊人

大家好,本号酝酿已久的SCI选刊栏目今天终于跟大家见面啦!今后我们将着重介绍知名生物医学相关的顶级SCI期刊,给大家详细分析其创刊历史、引用情况、审稿友好度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也欢迎各位留言自己关注的期刊。一、Protein & Cell期刊历史以及定位Protein & Cell创刊于本世纪初,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生科院和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联合创办,由Springer-Nature集团负责海外发行,2012年首次被SCI收录。其编辑部位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内,曾长期被研究所学生作为所刊看待(类似于中科院遗传所的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其主编为著名结构生物学家、生物物理所前所长饶子和院士。从其创刊背景来看,该杂志更多的聚焦于结构生物学。但随着时间的发展,该杂志逐步成为了一本生物学综合性期刊,其不仅发表生物物理学相关研究,也发表基础细胞生物学、干细胞乃至病毒学、免疫学等方面的内容。其2012年首个影响因子为3.2分,2019年则已经上涨至10.164分,而更惊人的是,预计今年6月份公布的JCR报告中,其影响因子可高达13.6分,一举超过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和Cell Reports这三本综合性期刊。鉴于目前的政治导向,扶持国产期刊成为了趋势。科技部发布的破四唯文件中,明确要求对科研评价采取代表作制度,而5篇代表作中,必须含有国产期刊。因而,国产期刊未来必然是科研人员争夺的焦点。Protein & Cell作为的少有的国产高影响因子生物学综合性期刊,必然会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投稿。局座说“颜值就是战斗力”。一个期刊的排版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期刊的定位和专业性。该期刊排版清爽简介,非常现代,无论是字体还是整体版式设计,均是属于一流水准。而其每期的Cover,则隐隐有Cell系列子刊的风范。至少从美学角度讲,Protein & Cell是有办成高品质期刊的野心的。二、Protein & Cell成长史当然,就跟看人一样,不能只看外表,也要看内在的内涵。那么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Protein& Cell是如何用短短十年,在影响因子这一个指标上,超越创刊历史超过70年的Journal of Cell Biology的。从下表可以看到,以2015年为节点,该杂志水涨船高,其增长速度远超我国GPD增长速度,就像做了火箭一样迅速从一个3分杂志窜升为10分杂志,并正式超过IF 8.6分的JCB。通过我们详细分析发现,该杂志影响因子的迅速提升,是由于一下几个原因:第一,保持较低的发文量。例如,2018/2019两年,其article、review和letter的数目为174篇,而JCB则为523篇。在发文量较低的情况下,少数单篇引用超高的文章会显著提高影响因子,反过来说,这也是PNAS这种年发文量超过3000篇的巨无霸杂志,其影响因子极其稳定的原因。第二,大量刊发综述性文章。例如,2018/2019两年,其review的数目为38篇,篇均引用达到19次,直接贡献了50.8%的引用数。而JCB的综述贡献则为22%。而另一本综合性生物期刊Cell Reports则只发表了1篇综述,对总引用的贡献率只有0.16%。第三,大量刊发研究性letter。一个研究性期刊为了健康发展,是不能完全依赖于综述性文章的。那么,如何同时提高研究型文章版面,又同时提高影响因子呢?JCR报告对于影响因子的计算规则是这样的:两年内该杂志发表的所有文献在第三年度的引用数字作为分子,所发表文献中article和review的数目作为分母,其比值则为影响因子。因此,如果说大量刊发review是从分子入手,那大量刊发letter则是从分母入手。Nature在改版前,曾有个栏目为letter,其刊发figure数目不超过4个的研究性文章,其不作为article计入分母。医学类期刊,例如Blood,则每年刊发接近5000篇meeting abstract,同样在贡献大量总引用的情况下,不影响分母的数值。因此,Protein & Cell发表了68篇letter,贡献了18.9%的总引用。三、投稿建议说了那么多,那么读者们最想问的核心问题肯定是:Protein & Cell到底值不值得投稿?小公子个人认为,虽然该期刊IF增长迅速是利用了IF的计算规则,但无论是从其文章内容还是排版设计来看,该期刊都有一个成长为优秀期刊的野心和潜力。合理利用IF计算规则,提高影响力,是国产期刊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并没有什么上不得台面。而我们科研狗所关心的是,我们能否利用期刊的规则,来满足我们自己的需求。投稿该期刊,我认为有一下几点优势:第一,国产血统,就是高贵。四个自信建设有一条就是文化自信,而掌握科研话语权是文化自信的一个子方面。无论是科技部还是中科院文献中心,对国产期刊都是关怀备至。科技部要求5篇代表作中必须含有国产期刊;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出品的期刊分区,则将国产期刊强行抬升至1区,并为此创造出一个超越指数的指标。须知科学院1区理论上只包含该领域前5%的期刊,基本上都是各个领域最顶尖的老牌刊物或者CNS的子刊。连PNAS和NC都曾经因为这个规则给划分到2区。而JCR的一区则是该领域前25%的期刊,标准要宽松的多。很多学校,无论是招聘还是学生毕业,对于论文都有分区要求,有的要求科学院1区,有的要求JCR 1区。JCR 1区其实还是比较容易达到的,而科学院1区则基本上高不可攀。国产期刊,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发科学院1区刊物的略轻松的途径。因此,从这方面讲,Protein & Cell值得投资。第二,利用letter发高分杂志。我们前文提到,Protein & Cell利用letter提升了接近20%的影响因子,那我们是否可以利用这个呢?研究性Letter这种类型,其实并不多见,我们最长看到的就是改版之前的Nature。但Nature明确指出,letter和article在科学性上没有优劣之分,都是nature的研究性文章,letter相对而言只是在正文上figure更少,研究更简洁,但supplemental material则相当之多,甚至达到几十页,其是因为纸质杂志版面不够所导致的妥协性选择。而Protein & Cell的letter,经过小编仔细查看,其收稿标准显著的低于article,其正文经常只有两张figure,附件里数据也相对较少,而其探讨的科学问题,则明显不如article那么热点。说服力的是,letter的平均引用数字也略低于article,更坐实了我们的推测。因此,小编建议,如果您对自己的工作完整性和创新型有信心,但热度或者深度可能略微不足的情况下,可以试试该杂志的letter栏目。需要注意的是,该杂志的letter是纯研究性论文,而非单纯信件,因此完全符合各大高校的毕业要求。第三,对国产研究极度友好。大家都知道,科研是一个赢家通吃的竞争性行业,首先发表工作的人,基本上会获得所有的荣誉。投稿是一个漫长的历程,大家都担心热点问题会被人抢发,或者因为政治因素发表碰壁。国家之所以扶持国产期刊,有一点就是掌握科研话语权,排除科研之外的因素对文章发表的影响。例如,韩春雨事件中,国内外20名学者共同署名迅速以 Letter 形式在Protein & Cell发表了题为“Questions about NgAgo”的文章。中山大学的黄军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在人类胚胎中修复引发地中海贫血的突变的文章,在国外杂志屡屡碰壁,最后迅速发表于Protein & Cell,该作者也凭此当选了当年Nature杂志评选的年度科学人物。因此,综合以上几点,无论是从性价比,还是从现实利益出发,Protein & Cell均有投资价值。如果投稿老牌高分杂志不中,该杂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四、投稿体验最后,给大家看一下网友们的投稿体验吧,其数据来源于网友分享。1. 经验分享:非常好的国产杂志!1.编辑非常专业!整个编辑部响应速度特别快!不管是送审还是返修都是3天内处理,即使疫情期间也没有受影响。2.审稿周期2周,我们那篇3个审稿人,提的意见很专业,硬伤全被一一找出,连逗号全角半角错误都被发现了...(捂脸)。3.每期发表2-3篇左右的article,3-5篇的research letter。我们的文章开始投的article,审下来达不到articel的要求,最后改成letter发表。2. 我们文章投过去3天送审,审稿10天,审稿意见回来后2天就给了decision,效率特别高。3个审稿人,a和b提的意见普遍比较靠谱,让补的实验也算合理。我们当时就一个审稿人c比较tricky,让我们补了这个又补那个。。。。后来第二轮的时候编辑自己也写了一段意见,认为一篇文章讲好一个故事即可,没有让我们按审稿人c的意见继续补实验。pc这个杂志article很少,大部分是letter。我们的文章第一次投的article,审下来被拒。后来补了一年实验又投,审下来还是达不到articel的要求,编辑问要不要改成letter发表。我们研究了一下近3年pc的letter,觉得水平也不错。2年硕士时光,能发一篇letter也算知足了,希望以后努力能发一篇article!

一周两篇Nature!95后中国博士曹原创造历史,他说:学成立刻回国

传说中上帝创造世界花了一周时间,现实当中的我们7天时间能够做点什么呢?特别是那些已经成功上岸的研究生,如果让你7天时间写出一篇论文的话,你是否能够拿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你听说过中国95后博士曹原的名字吗?最近他用7天时间创造了一项新的历史,上一周他刚刚发表了一篇新的《Nature》,可是一周之后人们又发现,这位超级学神又有新的论文发表了!我就问你这是不是一个惊喜?这是不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例外?要知道这已经是曹原的《Nature》7连杀!连续发表重量级论文的他,早在2018年就被自然杂志评为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榜首!这是何等的荣耀?三年前曹原关于石墨烯领域的研究成果,令整个国际科学界沸腾不已,他的论文将石墨烯的科学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那一年Nature杂志的封面用的就是曹原的照片,他成为了登上这个杂志封面最年轻的中国科学家。中学时的曹原:左一懂行情的人都知道Nature杂志,是现如今世界最权威的四大科学杂志之一,大多数科研人员终其一生,都无法在这个杂志上面刊登任何文字。登上《Nature》、《Science》、《Cell》绝对是很多人毕生的梦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曹原的科研能力究竟强悍到了什么程度!一直以来石墨烯都是非常尖端的科研产物,曹原通过不断地探索发现:将石墨烯平行放置两层中间形成特殊的角度时,居然能够产生特别神奇的超导现象,直到如今还有很多石墨烯领域的研究者,不断地引用曹原的这个科研理论。很多人可能对此表示不理解,这个发现对于我们的生活究竟有多大意义?可以这么说:无论是通讯信息还是工业加工,甚至是生物医学领域,关于石墨烯的这项新研究,都可以快速应用。还有我们最关注的航空航天领域,目前处于急速发展的磁悬浮领域,这些领域的发展都依赖石墨烯的科研进展。在这项研究成果被发现之前,我们想要维持稳定的超导现象,就需要超低温环境,液态氮是唯一能保持超低温环境的重要条件,可是这个材料的造价太过昂贵。有了曹原的这个重要发现,百年来困扰着人类的难题得以被完美解决。曹原从小就是与众不同的孩子,11岁的他仅用了三年时间,便将小学中学高中的课程全部学完,以669分的成绩考上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少年班。所有老师给他的评语都是:不但聪明而且动手能力超强,在学习上永远是最主动的那一个!虽然他是人人口中称赞的天才,却从来没有因此而居功自傲过,导师面前他永远都是最虚心的那一个,由此可见天赋和努力同样重要。现在的他才25岁就已经名动全世界,虽然经常会获得各种各样的科学奖项,可是曹原却丝毫没有放在心上。在他的心里搞科研需要的是永远向前看,如果只知道活在过去的功劳薄上的话,早晚会被周围的人和科学所淘汰。最重要的是:曹原有一颗坚定而赤诚的爱国之心,以他现在所取得的成就,想要获得美国绿卡轻而易举,他却一直保留着中国国籍,曹原曾对媒体表示:只要自己在麻省理工学成后,便会立刻启程回国,为祖国效力!一个人最重要的品格便是爱国,这才是我们应该竞相追逐的明星!一周两篇《Nature》,这样的曹原真帅!可以预见,未来的世界物理史上必将留有曹原的一席之地!衷心祝愿曹原取得更高的成就!

红梅阁

牛牪犇!湖大科研再登国际顶级期刊!

活体环境中神经化学物质精准监测一直是神经化学研究的瓶颈之一现在这一状况有望缓解近日,国际化学领域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发表湖大化院刘志洪教授团队突破性研究成果团队首创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调控光电化学信号新策略让活体神经化学物质的精准监测变为可能湖北大学为该研究成果第一单位,化学化工学院博士后叶晓雪、2020级博士生王星为论文第一作者,广州大学韩冬雪教授、湖北大学刘志洪教授为通讯作者。叶晓雪介绍,神经递质、自由基等神经化学物质在脑神经信号的传递和代谢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其浓度变化与许多生理及病理过程密切相关,但活体环境高度复杂,动态精确监测活体中神经化学物质水平的变化十分困难。目前,原位电化学分析法和光电化学分析法可用于神经化学物质的活体原位监测,但活体环境干扰大,精确度欠佳,限制因素多,效果都不理想。基于上述问题,该团队另辟蹊径。他们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原理,设计合成对待测物质特异性响应的纳米荧光探针,并利用光电复合材料组成光电微电极。在特定波段红外光激发下,探针在活体内与待测物质产生特异性反应后,被抑制的纳米材料恢复发光,从而激发光电材料产生光电流信号,根据电流信号强弱就能测定待测物质浓度。叶晓雪说,该方法解决了电分析及光电分析在复杂体系中选择性不足且难以检测非电活性分子的关键问题,选择性好,灵敏度高,适应性强,为活体、细胞等复杂生物体系的准确分析提供了新思路。目前,他们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大鼠缺血再灌注和热惊厥模型中脑内二氧化硫水平的监测,验证了该方法在活体分析中的可行性。更重要的是,该方法具有通用性,也可用于其它多种神经化学物质的原位检测。近年来,世界顶级刊物屡见湖大身影。2018年11月,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了生命科学学院焦晓国教授、张士昶副教授参与合作的研究论文《一种跳蛛的长期哺乳行为》。2019年4月,物电学院朱斌教授团队在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登上《自然·通讯》。2020年,生命科学学院、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李爱涛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先后登上《自然·通讯》和《细胞》杂志。来源:湖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