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与985研究生怎么选?谁更有优势?猛鬼街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与985研究生怎么选?谁更有优势?

国科大也就是中国科学院大学,这所高校实力很强,但是没有985高校的名头,所以也让考生们在它和一些985高校之间有些难以抉择。那么下面我就对国科大和普通的985高校进行对比分析,来帮助大家做决定。一、从学校整体实力看,中国科学院大学不输除清华北大以外的985高校首先从学校实力上看,国科大就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加强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实力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国科大承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全部资源,目前拥有在岗两院院士240人,专职两院院士138人,一级学科博士点40个,实力可见一斑。目前在各大权威大学排行榜上,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排名仅次于清华北大,秒杀其他985高校。其次从学校属性来看,目前大家对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担忧主要体现在学校的属性上,学校没有985、211光环,在求职就业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麻烦,比如很多单位和地方招聘人才时喜欢一刀切,只要985、211的毕业生,这种情况下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毕业生真是有苦难言了。不过其实大家也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因为是金子总会发光,如今中国科学院大学已经入选了双一流,而双一流已经逐渐取代了985、211,成为新的用人单位招聘门槛。另外,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强大实力也让一些用人单位为其大开绿灯,比如各大省份面向985高校招录选调生,国科大也被纳入其中。一些好的用人单位的HR也对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实力也是了解的,所以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毕业生在就业时不会有大的阻力。二、大学专业实力和学校位置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情况当然,单单看学校,中国科学院大学无疑仅次于清北,但是选择哪个学校的研究生,还要看两个比较重要的因素,一个是地域,还有一个就是专业。我国高校众多,各个学校的优势专业都是不同的,而在研究生阶段,专业更强的学校无疑能让你学到更多东西。举两个例子,如果你就读电气工程类的研究生,那么选择国科大可能就没有西安交通大学好,毕竟西安交大的电气工程排名全国第一。如果你就读遥感方面的研究生,很显然武汉大学实力更强,毕竟武大在这个领域实力全国难逢敌手,亚洲都没有什么像样的挑战者。所以说,选择国科大研究生还是985高校研究生,一定要针对所学专业进行分析。地域也是学生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人以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一定在北京,其实不是这样的,有些研究生学习地点其实在外地。地域对于学生视野的开阔和未来就业求职影响很大,所以在考虑选择哪个研究生时,地域问题不可忽视。三、我的看法,这些情况都满足,选择中国科学院大学无疑总的来说,如果只看学校,除了清华北大这两所985外,没有其他学校比国科大更强,但是真正选择哪所学校读研,还要看专业和地域。如果你就读的是国科大位于北京的一个排名很高的专业,那么除了清华北大外,其他的985高校都不值得选择。

大牌坊

研究生院排名出炉,第一名不是清华北大!中国科学院大学拔得头筹

研究生院就是培养高质量、高层次人才,而高质量的人才往往侧面衡量着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考研热”逐渐升温,考研竞争力也越来越大,2020考研报考人数达到340万,今年又受疫情影响,就业形势严峻,很多人选择考研、二战,预计21年将突破400万!尽管部分院校宣布继续扩招,但扩招人数远远小于考研增长人数,招录形势严峻。考研,选择大于或等于努力。今天我们来说说中国研究生院排名,这份榜单包含了研究生院竞争力排行榜,对于21考研、22考研的同学来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份排名,是由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中国科教评价网和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共同发布的。他们已经连续16年发布了《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01排名依据中国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排行榜的评价指标体系分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56个观测点。其中:一级指标:办学资源、教研产出、质量与影响、学术声誉。二级指标:科研基地、一流大学、学位点、杰出人才、科研项目、科研经费,人才培养、科研成果、发明专利,学生获奖、论文质量、科研获奖,国家一流学科、ESI全球前1%学科和上年度优秀学科等内容。02榜单榜单中,北京独占21所,一家独大;江苏共有7所,上海5所,排名第二和第三。  03榜单解读1.理工类院校的研究生院依然强势,占据多数。2.几乎所有的985高校的研究生院排名都很靠前3.排名第一的不是清北,而是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水平在全国遥遥领先。中国科学院大学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是国内第一所研究生院。虽然没有985等头衔,但也是一所综合实力强劲的大学。4.值得关注的是,有这么几所“211”院校的研究生院表现比较优秀,近些年发展的确实比较好,科研实力也在不断提升,排在了几所“985”院校前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河海大学研究生院、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和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5.报告显示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数量最多的五个省市为:北京市、江苏省、上海市、陕西省。6.中国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最强的地区分别是: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湖北省和广东省。04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培养实力最强!相信大家或许早已熟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但中国科学院大学大家却不太熟悉。从榜单上看,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院实力排名最高!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是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科教融合为特色的创新型高等学府,隶属于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中国科学院大学不归国家教育部管,而是由中国科学院的直接管理。因为中国科学院大学主要以研究生教育为主,所以不被很多人熟知,但是对于在生命科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领域的深造和读研人士来说,不知道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基本不存在。学科实力强悍,堪称博士摇篮根据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国科学院大学的30个学科被评为A类,其中A+学科18个,这种好成绩。除了北大清华之外,没有任何一个高校能够匹敌。国科大的本科毕业生的深造率,在中国高校中也是相当高的。在2020年1月公布的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最新数据中,国科大国际排名76位,位列内地高校第一位。在全部22个学科排名中,国科大材料科学和化学学科跻身ESI前万分之一行列;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工程、植物和动物科学、农业、地球科学7个学科进入ESI前千分之一,18个学科进入ESI前百分之一学科。除此之外,国科大还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士,实力强悍!不是985,不是211,录取分数却远超过众多“985、211院校”中国科学院大学每年要培育8000名硕士,6000名博士,而本科生每年只招收400名,这也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一个硬伤,本科生教育评定特别的吃亏,所以在双一流的评选上未进入教育部的双一流高校。截至2018年底,学校有专任教师3000余名;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有在岗研究生指导教师11737名,其中两院院士240人,博士生导师6600余名;就现在的高校配置来看,哪个学校的研究生导师数量能超过1万人的?本科生培养采用学业导师制、小班制,精挑细选有名干将任代课老师,简直就是对学生精雕细琢式的培养,2014年开始第一批本科生招生,目前6个年头,本科生人数还没有代课老师人数多!

郭公

考上中科院研究生,第一年是怎么度过的

中国科学院除了在北京有中国科学院大学外,在各个省市还有不同的研究所。那么中科院第一年是如何培养研究生的?是在自己的研究所上课,还是北京中科院大学上课?今天科大科院考研网的学长就为大家做个权威的解答。中国科学院大学正门首先明确一点,考上中科院后,研究生一年级是需要上课的,第二年才会回各自的研究所开展科研工作。那么,不同的研究所,是否全部汇集到北京的中国科学院大学进行上课呢?答案:非也。中国科学院的上课地点,主要有两个:一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点在北京;另一个则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点在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区北门具体在哪个地区上课,由研究所根据地理位置的远近、以及专业情况进行选择,通常来讲:北京地区的必然是在北京中科院大学上课;西部地区比如新疆理化所,天文台等,也在北京上课;而上海的几个研究所比如微系统所、技术物理所,则在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课;而中科院地的合肥分院(有十几个研究所)更为直接,研究生的学籍直接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发的学位证和毕业证均为中国科大,这也算是考入中国科大的一个捷径。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的代表景点:科学岛那么大家关心的补贴呢?研究生一年级的补贴比较少(再少也比普通高校的研究生高出一大截),通常在1000-3000元左右;进研究所后,补贴会慢慢提上来,个别研究所会达到5000元左右,可以说生活无忧,一心科研。好啦,大家对于考中科院还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直接来科大科院考研网找我哦。考中科院,就到科大科院考研网

梦回头

2020年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到底多少,估计你想不到

提到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最多的学校,估计你首先会想到的是吉林大学,四川大学,亦或者是郑州大学。实际上都不是,这些高校的招生计划大多在6000-8000之间,要说最多还排不上。招生计划最多的居然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计划是8903人,你想到了吗?要说招生计划多,首先你要看看这所学校的前身,2012年6月,经教育部、中编办批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学校由京内四个校区(玉泉路、中关村、奥运村、雁栖湖)、京外五个教育基地(上海、武汉、广州、成都、兰州)和分布在全国的116个培养单位组成。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校本身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是1448人。所辖的116个科研院所招生计划是7445人。可以看的出来,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招生主要是靠其所属的研究机构啦!这些招生机构遍布在全国28个城市,招生最多的城市是北京市,招生计划多达3258人(38个研究机构)下面我们看一下中国科学院大学136个招生单位的招生计划都是多少?这些科研院所的地址在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地址: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 招生计划18人物理科学学院 地址: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 招生计划21人化学科学学院 地址: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 招生计划36人生命科学学院 地址: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 招生计划24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地址: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 招生计划18人人文学院 地址: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 招生计划24人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 地址: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 招生计划17人医学院 地址: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 招生计划9人未来技术学院 地址: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 招生计划100人中丹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地址: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 招生计划100人外语系 地址:北京市玉泉路19号(甲) 招生计划25人工程科学学院 地址:北京市玉泉路19号(甲) 招生计划161人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 地址:北京市玉泉路19号(甲) 招生计划20人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地址:北京市玉泉路19号(甲) 招生计划68人人工智能学院 地址:北京市玉泉路19号(甲) 招生计划147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北京市玉泉路19号(甲) 招生计划4人数学科学学院 地址:北京市玉泉路19号(甲) 招生计划20人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地址:北京市玉泉路19号(甲) 招生计划29人资源与环境学院 地址:北京市玉泉路19号(甲) 招生计划42人微电子学院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3号 招生计划120人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天工大厦C座 招生计划35人经济与管理学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80号6号楼H303 招生计划410人动物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 招生计划70人微生物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招生计划68人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2号 招生计划42人植物研究所 地址:北京海淀区香山南辛村20号 招生计划102人高能物理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玉泉路19号(乙) 招生计划106人生物物理研究所 地址:北京朝阳区大屯路15号 招生计划94人国家天文台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20号 招生计划45人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安定门外大屯路甲11号 招生计划93人心理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 招生计划73人青藏高原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3号楼 招生计划36人微电子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3号 招生计划122人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址:北京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招生计划96人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地址:北京西直门外大街142号 招生计划18人大气物理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德胜门外祁家豁子华严里40号 招生计划63人计算技术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科学院南路6号 招生计划206人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北一条15号 招生计划22人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二条一号 招生计划80人物理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三街八号 招生计划120人软件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四街4号 招生计划95人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四街4号 招生计划54人理化技术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29号 招生计划92人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地址:北京中关村东路55号 招生计划121人理论物理研究所 地址:北京中关村东路55号 招生计划23人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地址:北京中关村东路55号 招生计划8人自动化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招生计划105人电工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二条6号 招生计划55人过程工程研究所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北二街1号 招生计划77人化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街2号 招生计划135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1号 招生计划52人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1号 招生计划46人声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海淀区北四环西路21号 招生计划91人力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 招生计划75人文献情报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招生计划33人半导体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甲35号 招生计划117人信息工程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闵庄路甲89号 招生计划270人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地址:北京海淀区邓庄南路9号 招生计划42人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地址:北京海淀区邓庄南路9号 招生计划219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招生计划90人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地址:天津空港经济区西七道32号 招生计划22人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地址:石家庄市槐中路286号 招生计划26人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44信箱渗流所 招生计划18人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地址:太原市桃园南路27号 招生计划57人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 招生计划60人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地址:沈阳市浑南区南屏东路16号 招生计划82人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南塔街114号 招生计划87人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地址:大连市中山路457号 招生计划155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地址:长春市经开区营口路88号 招生计划174人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 地址:长春市净月潭西山 招生计划5人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地址:长春市高新北区盛北大街4888号 招生计划30人上海药物研究所 地址:上海浦东张江祖冲之路555号 招生计划124人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地址:上海市长宁路865号 招生计划94人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 招生计划83人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和硕路585号 招生计划78人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嘉罗路2019号 招生计划84人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 地址:上海市嘉定工业区新徕路399号 招生计划10人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地址:上海市玉田路500号 招生计划72人上海天文台 地址:上海市南丹路80号 招生计划28人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地址:上海市零陵路345号 招生计划120人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地址:上海市岳阳路320号 招生计划30人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地址:上海市岳阳路320号 招生计划85人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地址:上海市岳阳路320号 招生计划47人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地址:上海市岳阳路320号 招生计划81人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300号 招生计划97人上海高等研究院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海科路99号 招生计划47人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海科路99号4号楼 招生计划20人南京土壤研究所 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71号 招生计划50人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 招生计划13人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73号 招生计划30人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地址:南京市玄武区板仓街188号 招生计划15人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地址:宁波市镇海区中官西路1219号 招生计划75人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地址:福州市杨桥西路155号 招生计划92人城市环境研究所 地址:厦门市集美大道1799号 招生计划41人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189号 招生计划35人海洋研究所 地址:青岛市南海路七号 招生计划108人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地址:烟台市莱山区春晖路17号 招生计划33人武汉植物园 地址: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九峰一路201号 招生计划27人水生生物研究所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东湖南路7号 招生计划97人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徐东大街340号 招生计划25人武汉病毒研究所 地址:武汉市武昌小洪山中区44号 招生计划48人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地址:湖北武汉武昌小洪山 招生计划34人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小洪山西30号 招生计划68人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地址:长沙市芙蓉区远大二路644号 招生计划25人广州化学研究所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368号 招生计划23人华南植物园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723号 招生计划72人广州能源研究所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能源路2号 招生计划42人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科华街511号 招生计划82人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开源大道190号科研教育处 招生计划35人南海海洋研究所 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64号 招生计划80人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西丽深圳大学城学苑大道1068号 招生计划149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华大教育中心 地址:深圳市盐田区北山道科研管理综合楼91A 招生计划60人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地址:三亚市鹿回头路28号 招生计划21人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方正大道266号 招生计划46人成都生物研究所 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9号 招生计划58人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9号 招生计划34人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地址:成都一环路南二段16号 招生计划28人光电技术研究所 地址: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光电大道1号 招生计划72人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九号 招生计划23人地球化学研究所 地址:贵阳市林城西路99号 招生计划58人昆明动物研究所 地址:昆明市教场东路32号 招生计划49人昆明植物研究所 地址: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招生计划60人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地址:昆明市学府路88号 招生计划46人云南天文台 地址:昆明市官渡区羊方旺396号 招生计划27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地址:陕西省杨凌区西农路26号 招生计划28人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地址:西安高新区新型工业园信息大道17号 招生计划87人地球环境研究所 地址:西安市雁塔区雁翔路97号 招生计划24人国家授时中心 地址:西安市临潼区书院东路3号 招生计划29人近代物理研究所 地址:兰州市南昌路509号 招生计划58人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地址:兰州市天水中路18号 招生计划50人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地址: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招生计划83人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地址:西宁市新宁路23号 招生计划28人青海盐湖研究所 地址:西宁市新宁路18号 招生计划28人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地址: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818号 招生计划70人新疆天文台 地址:乌鲁木齐市新市区科学一街150号 招生计划13人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地址:新疆乌市北京南路40-1号 招生计划4这样看来,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确相当可观,如果分布在全国各地,显得数量没那么多,随着国科大招生计划多,但这并不能说明这所高校容易报考,看看往年的分数你就应该明白了。你报考国科大了吗?说说你和国科大的故事?

纯爱谱

中国科学院大学和西湖大学,你更想报考哪所大学的研究生?

又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考研!今天我们来和大家了解两所没有985、211工程院校的头衔,但实力都非常不错的大学。一所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顶尖学府,中国科学院大学,另外一所则是近些年才开始着手建立的民办高校,被誉为能够改变我国高校“公办为大”局面的一所学校,西湖大学。相信这两所高校的名字,对于每一位想考研的同学来说都不陌生。中国科学院大学和西湖大学有一个共同点:最早都没有进行本科生教育。中国科学院大学最早是我国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而西湖大学则是先从博士生开始招生,然后硕士生,最后才开始本科生教育(目前仅博士研究生教育)。由于两所高校特殊的教育定位,让这两所高校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佼佼者。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教育起源于中国科学院的人才培养,是我国第一所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早些年只进行研究生培养,后来更名并开始本科生教育。由于其对于本科生招生时的“高起点、高标准”,在近些年招收的本科生并不多,但是生源质量却没得说,录取分数线都能考上国内大多数985工程院校。很多人对中国科学院大学不是很了解,认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才是国内最好的大学。事实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在高考时能够吸收很多省市的学霸和状元考生,而中国科学院在考研的时候却是备受学霸考生青睐的一个学府。现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有5.17万名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超过半数,更是我国外国博士生最多的一所高校,可见其研究生教育的实力强劲。再来看西湖大学,西湖大学虽然是一所私立高校,但是在行业内的名气可不小,这所高校是由国内很多学术科研大牛和知名企业家一起创办,其中包括施一公、陈十一、潘建伟等学术大牛。这所高校在办学方面遵循“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致力于打造一所国际一流的院校。现在浙江大学招收的研究生(博士)主要与国内一流大学合作培养,比如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在此之前,很多人都在想去读一所前景未知的大学到底话不划得来。其实,这所高校目前是一所探索性、实验性的大学,学校的定位较高,而且有着国内一流的学术泰斗,再加上相对先进和齐全的科研设施,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其实是非常值得选择的一所高校。那么,我们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和西湖大学之间做出选择时,应该如何选择呢?要知道,西湖大学目前仅招收博士生研究生、而且是与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联合培养,相对来说能选择的方面比较窄,而中国科学院大学有着研究生教育的雄厚实力,无论是博士研究生还是硕士研究生,都有较为广阔的选择范围。至于未来这两所高校会如何招生以及发展前景,还是让时间来做决定吧!

副作用

中国“最好的”5所研究生院!第一不是清华和北大,但毫无争议

研究生院的设立是为迎合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培养高学历人才的管理机构。在我国近代的教育历史上一共有56所高校被批准设立了研究生院,这些学校基本上包括了我国所有的985大学和顶尖211高校。据有关机构统计,这56所研究生院承担了全国60%左右的博士和40%的硕士培养任务,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大学设立了研究生院,可以说高校的研究生院在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高水平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一下,中国最好的5所研究生院,第一并不是清华和北大。一、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是经国务院批准创办的第一所研究生院,是一所专门从事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新型现代化研究型高等院校,成立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近年来,学校改名中国科学院大学,并开始招收少量本科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它以分布在全国的100多个研究所为依托,以北京的研究生院为主体,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研究生教育王国。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开创了多个第一,培养了我国的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士等,可以说将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排在第一是毫无疑问的。二、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研究生院于1984年正式成立,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以理工科为主,多学科共同发展的培养格局。研究生指导教师2000多人,其中630余位教授和研究员被国务院学科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指导教师,有20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20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目前清华大学有博、硕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40 余个,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400余个,基本上涵盖了大部分的一二级学科。并且依托于清华大学优秀的师资以及资金扶持,发展速度也是越来越快,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将跻身世界级名校。三、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培养研究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是国内首先开始招收研究生的大学,虽然当时招生人数较少,但已经是所有高校中招生人数最多的大学,并且毕业生在当时基本都能够成为领域内的著名专家、学者。1984年,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正式成立,具体负责全校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和管理工作。北京研究生院共有300余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310余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并且学校可根据学科发展需要,自行决定招生、培养和授予学位。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取得明显进步和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各类高层次人才。四、中山大学研究生院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的大学,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山大学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三所高校经当时的教育部批准,就已经正式设立研究院,是我国最早设立研究生院的院校。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山大学正式设立研究生院。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后,新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的学科体系更加完善,基本覆盖了所有的学科门类,目前在读各类研究生30000余人。五、浙江大学研究生院浙江大学浙江大学研究生院成立于1984年,是国务院首批批准试办的研究生院之一,目前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90余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350余个,其中有30余个国家重点学科,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0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0余人,并且浙江大学积极推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已与多所世界著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仅2017年,全校共选送2400余名研究生通过多种渠道公派出国,攻读学位、联合培养或者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等。对于以上5所大学的研究生院,您怎么看呢?您更看好哪所大学的研究生院呢?欢迎您的留言。

妃蕊

读研究生的一条捷径,高校研究生和科研院所研究生有区别吗?

高校研究生和科研院所研究生有区别吗?1、研究所的师生比远高于高校的师生比 研究所的导师数量会接近研究生的数量,甚至会超过研究生数量(在我们单位,有五十多位硕士导师,但每年只招三十多名研究生)。在某些研究所导师可选范围非常广。高校的导师每人每年都会带学生,但研究所并不是每人每年都带学生。研究所会有几个导师持续的带学生,也有一些导师只是偶尔带带学生。研究所的教师有一部分是外聘,特别是一些公共课或基础课。2、研究所的文献资源总量小于高校,但人均占有量会比高校高得多 高校每年会花几百万元购买电子资源,各类文献数据库非常全,清华同方、万方数据、超星、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电子图书、外文数据库非常全,很多高校都会达到一百多个数据库。而研究所不会下这么大财力购买这些资源,研究所的资源范围更窄,更有针对性,而且会有些特色的数据库。高校的资源通用性更强,而研究所的资源专业性更强。高校的图书馆需要占座,而研究所的图书馆往往没有几个读者。3、高校有着很好的教育与科研氛围,而研究所有着很好的科研与工作氛围 研究所的学术活动往往专业性、针对性更强,而高校有着各种各样的学术报告,无论是人文还是科技。高校的导师从事科研项目与教研项目,而研究所的导师几乎没有教研项目,除了科研项目外,还有很多工作性质的项目。高校的导师科研经费多,研究所的导师事业经费多,所以总体上来讲研究所导师的钱更多。高校导师会有纯研究的项目,研究所导师的项目往往面向应用的项目。所以有些导师的项目更像是工作,这些项目往往是下达的任务,而不是需要申请的科研项目。在高校,导师拿下的项目主要靠研究生干;而在研究所,研究生在项目中并不是主力,因为研究所往往有较为稳定的团队。研究所的教师一般不为本科生上课,研究生基本没有助教的机会。4、研究所个性认知充足,高校通识认知充分 高校因为同属教育系统,尽管地域、规模等因素不同,但总体上共性比较多,兄弟院校有许多可比之处,如行政部门设置、网站栏目设置等信息大同小异。而科研院所大多数是政府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因行业性质与管理方式的不同,使得各个院所的个性特征非常明显。而研究所的业务机构、网站栏目设置千差万别。例如,在情报学领域,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中国协和医科院信息所等差别非常大,相互之间无从比较。在研究所感受到社会的东西更多,在高校象牙气息更浓。高校各种体育设施一应俱全,而研究所一般没有这么好的条件,能有个篮球场就不错了,更不要说体育场了。所以在研究所读研究生,获得的个性化认知更加多一些。想了解更多信息,欢迎关注我,我的个人主页有更多内容哦!

明君不臣

科研院所与高校,哪个“含金量”更高?附研究生院及科研所排名

近几年,随着就业形势越加严峻,同时伴随着本科学历的普及,应届生数量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的同学都希望通过读研,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历和竞争力,希望通过读研,为未来的求职增添一分筹码,多开拓一条道路。大家在进行考研择校时,一定都思考过一个问题:是选择高校还是研究所呢?研究所和高校,谁的“含金量”更高一点?今天,考研校小编就给大家好好分析一下研究所和高校的区别,一起来看看吧!一、科研院所与高校的区别1.研究所的师生比远高于高校的师生比研究所的导师数量会接近研究生的数量,甚至会超过研究生数量(在有的单位,有五十多位硕士导师,但每年只招三十多名研究生),在某些研究所导师可选范围非常广。高校的导师每人每年都会带学生,但研究所并不是每人每年都带学生。研究所会有几个导师持续带学生,也有一些导师只是偶尔带带学生。研究所的教师有一部分是外聘,特别是一些公共课或是基础课。2.研究所的文献资源总量小于高校,但人均占有量会比高校多的多高校每年会花几百万元购买电子资源,各类文献数据库非常全,清华同方、万方数据、超星、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电子图书、外文数据库非常全,很多高校都会达到一百多个数据库。而研究所不会下这么大财力购买这些资源,研究所的资源范围更窄,更有针对性,而且会有些特色的数据库。高校的资源通用性更强,而研究所的资源专业性更强。高校的图书馆需要占座,而研究所的图书馆往往没有几个读者。3.高校有着很好的教育与科研氛围,而研究所有着很好的科研与工作氛围研究所的学术活动往往专业性、针对性更强,而高校有着各种各样的学术报告,无论是人文还是科技。高校的导师从事科研项目与教研项目,而研究所的导师几乎没有教研项目,除了科研项目外,还有很多工作性质的项目。高校的导师科研经费多,研究所的导师事业经费多,所以总体上来说研究所导师的钱更多。高校导师会有纯研究的项目,研究所的导师的项目往往面向应用的项目。所以有些导师的项目更像是工作,这些项目往往是下达的任务,而不是需要申请的科研项目。在高校,导师拿下的项目主要是靠研究生干;而在研究所,研究生在项目中并不是主力,因为研究所往往有较为稳定的团队。研究所的教师一般不为本科生上课,研究生基本没有助教的机会。4.研究所个性认知充足,高校通识认知充分高校因为同属教育系统,尽管地域、规模等因素不同,但总体上共性比较多,兄弟院校有许多可比之处,如行政部门设置、网站栏目设置等信息大同小异。而科研院所大多数是政府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因行业性质与管理方式的不同,使得各个院所的个性特征非常明显。而研究所的业务机构、网站栏目设置千差万别。例如,在情报学领域,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中国协和医科院信息所等差别非常大,相互之间无从比较,在研究所感受到社会的东西会更多。二、科研院所比高校的优势1、大部分科研院所每月有工资,相当于已经工作,而且免学费,单位替交;2、大部分毕业后进入工作快,而且在学习期间已经和要工作的单位有联系,日后从人际关系,还是研究工作都是很好的铺垫;3、科研院所考研的成绩要求比较低,一般过了国家线就可以上;4、很多科研院所的研究生毕业后不用为工作发愁,已经签约,而且提前2到3年赶上就业形式,也就是2018年签约的时候是按照18年的待遇,而毕业则是2到3年后,其学位贬值不可预知,当然也有升值的可能,但是升值对于已经签约的同志也是试用的,这就是科研院所的保值增值;5、先期的名校学习可以接触不少名校学生,这是日后的人际资源,这种同学感情的人际关系优势,我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很清楚,不仅仅在中国,国外也是这样的。三、高校比科研院所的优势1、毕业证和学位证书所显示的名气,高校比科研院所有名,虽然科研院所在名校学习,但是毕业证和学位证是科研院所的;2、不用签约,毕业就是自由身,当然这也是双刃剑;3、如果上的学校还算可以的话,比较轻松,可以混到毕业证书,拿学位证,而科研院所可不行,如果要混,那以后的工作优势可就没有了。各方面优势差异如下:首先排除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这两家超级科研院所。大家都公认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清华、北大等超级大学处于同样的学术地位。这里我们还要排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等等超级热门的科研院所。因为这些科研院所都比较难考,但是如果能考上,那么前途将不可限量。比如就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那么进财政部工作的机会就非常的大;就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那么进商务部工作的机会就非常的大;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在国内被称为"银行行长和银行家的摇篮"。从招生人数比较:各大学招收的研究生多、各科研院所招收的研究生一般较少。从报考人数比较:各大学报考的考生多、各科研院所报考的考生一般更少,往往需要调剂。从科研条件比较:各大学的基础教育条件一般较好、各科研院所的专业研究条件一般较好。从生活津贴比较:各大学的生活津贴一般较低、各科研院所的生活津贴一般较高,甚至很高。从奖学金比较:各大学的奖学金品种很多、各科研院所的奖学金品种一般较少。从生活条件比较:各大学学生都比较多,生活资源人均分配少、各科研院所的学生少,虽然资源少,但是人均资源相对比较多。从生活丰富比较:各大学课余生活丰富、各科研院所的课余生活相对不那么丰富,但是很多科研院所都在中心城市核心城区,另当别论。从毕业分配比较:各科研院所的毕业分配有其专业对口的优势。四、中国研究生院竞争力排行榜第1名: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第2名: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第3名: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第4名:浙江大学研究生院第5名: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第6名: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第7名:四川大学研究生院第8名: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第9名: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第10名:华中科技大学究生院第11名: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第12名:吉林大学研究生院第13名: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第14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第15名:中南大学研究生院五、科研院所人气排名(目前数据仅有17年)以下是主要科研院所的人气排名(按序号排名),供同学参考。(说明:下面的招生数据都是指全日制,调剂生都是指第一志愿未报考本院所的调剂考生)1.中国科学院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4.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5.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6.中国艺术研究院(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全日制学术学位类考生115人,录取复试比例为1:1.37;全日制专业学位类考生97人,录取复试比例为1:2.77)7.上海社会科学院(2017年度拟录取170人,其中58%是调剂生。除了法学所,其他院所专业基本都没招满)8.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八院)9.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学术型117人,专业型22人,上海科大联合培养41人, 上海交大联合培养2人,以上不含专项计划考生。总体复试比例为1:1.66)10.中国中医科学院(2017年度进入复试考生总人数为173人,拟录取151人,复试比例为1:1.15)11.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7年度一志愿上线35人(基本是上线就录取,不少专业无人报考),拟录取133人,其中77%是调剂生)12.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710所)1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24人,其中25%是调剂生)14.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学术型10人,专业型37人,总体复试比例为1:1.13)15.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16.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70人,一志愿上线34人)17.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18.广东省社会科学院19.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22人,复试比例为1:1.6)21.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22.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23.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24.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一志愿考生总人数为21,拟录取28人)25.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26.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电子六所)(2017年度拟录取20人,其中80%是调剂生(有三轮调剂))27.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一志愿上线考生均可参加复试)(2017年度拟录取20人,其中35%是调剂生)28.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9.石家庄通信测控技术研究所(54所)(2017年度一志愿上线23人,拟录取24人(一志愿17人+调剂7人))30.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59人,其中61%是调剂生)31.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32.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68人,其中82%是调剂生(有三轮调剂))33.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34.江苏自动化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6所,杰瑞科技集团)35.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烽火科技集团)36.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95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37.西安机电信息技术研究所(212所)38.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39.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102人,其中6%是调剂生)40.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31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41.昆明物理研究所(211所)(2017年度拟录取8人,一志愿上线6人(全部录取))42.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2017年度拟录取59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43.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44.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45.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0所(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46.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一志愿考生总人数为26人,拟录取17人,复试比例为1:1.53)47.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48.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177人,其中62%是调剂生)49.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50.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23人,其中13%是调剂生)51.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52.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9人,其中58%是调剂生)53.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061基地,贵州航天技术研究院)54.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205所)5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年度拟录取81人,其中11%是调剂生)56.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57.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58.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2017年度拟录取87人,其中31%是调剂生)59.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第五十七研究所60.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6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62.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63.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53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64.北京系统工程研究所65.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66.中国地质科学院67.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68.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航空研究院631所)69.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204所)70.中国航空研究院611所71.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55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72.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73.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7人,其中5人是调剂生)74.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26人,其中5人是调剂生)75.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7年度拟录取10人,其中1人是调剂生)76.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9人,其中10人是调剂生)77.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64人,其中47人是调剂生)78.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79.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80.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81.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82.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83.长江科学院84.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85.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86.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87.中国航空研究院618所88.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89.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90.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91.内蒙古金属材料研究所(52所)92.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即702所)93.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学研究所94.北京矿冶研究总看完以上内容,相信大家能明白研究所与高校二者的区别了吧,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哦,喜欢搞科研求工作稳定的同学研究所肯定是你的第一选择,性格外向喜欢校园生活的同学还是报考各大高校更为合适。

棋魂

科研院所VS高校!到底谁更适合考研?网友:我想去科研院所!

大家都知道研究生是一个很高的学历,很多人为了考验不惜拼命去花重金考研,报班、买资料,找学长,找导师等等!有的人甚至二战三战等等!那么我们在选择很多考研单位的时候总是会有很多选择,那么今天小编就想和大家聊聊到底考研报考科研院所好还是高校好?一起来看看!高考和考研不一样,高考只能报考普通本科大学,而考研不仅仅可以报考高校,想清华北大这样的大学,还能报考各类科研院所,像比较著名的就是中科院的114所研究所,还有中国的各行各业的研究院等等!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选择就显得更多了!很多人在选择的时候总是会考虑性价比,看看谁会更好,更加的适合自己,谁的含金量会更高一点!知己知彼,方能一战定乾坤首先我们要了解科研院所和一般的普通大学的区别!以中科院的研究所为代表!首先中科院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的科研院所其招收的学生往往都是比较少,而相对应的科研院所的导师也是比高校多的,因此科研院所的师生比是远远高于普通本科的。中科院的有些研究所,甚至一位导师带一名学生(在有的单位,有五十多位硕士导师,但每年只招三十多名研究生),因此现在很多的科研院所的导师可选范围非常广。高校不同的是,高校的老师基本上每年都会带学生,只要是符合带研究生的资格,就都可以。而研究所的导师只是一部分带学生,另外的一部分可能就偶尔带带学生,基本上这些老师都是外聘的!主要是针对一些公共课或是基础课。2.研究所文献比较少,但是人均远高于高校相比于高校,研究所就是专门做科研的地方!其主要的时间都是用来做科研,很多导师不带学生就是因为专心于自己的科研,而高校不仅是科研,更多的还有教学,因此相比于高校,研究所的科研的文献要比学校少,但是人均占有量比较高,毕竟科研院所的人少!在高校花费数百万元去购买资料文献的时候,研究所则不会这样去做,研究所的资源范围更窄,更有针对性,而且会有些特色的数据库。高校的资源数据库非常齐全,越是好的大学,越是能有更多的数据库,通用性更强。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所体现的就是专业性,比如说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其主要的学术资料,文献基本上都是关于地理、资源的书籍资料,而不会出现土木、数学的学科资料!因此针对性更强,专业性也更强!而研究所的资源专业性更强。3.高校是教育与科研氛围,而研究所是科研与工作氛围众所周知,我们在考研的时候,我们需要选择我们的导师,而选择导师也成为考研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因为导师和你未来的三年的生活息息相关,选择一个好导师,就意味着你在研究生生活中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科研,去工作、去挣钱,你没有听错,好的导师能让你在大学里挣到钱!因为导师能带你做项目,那就有“工资”。所以在一般的研究所里,其研究生的工作性质味道更浓一点,研究所的学生更多的是一种半工作半学习的状态,科研和工作的分为比较浓厚!而大学里面主要是教育和科研的味道比较浓厚,学生接触不太多外面的社会,就性质而言,还是一个“大学生”,只不过比本科生更成熟一点!因此高校的教育和科研的氛围比较浓厚!相比于高校,研究所的导师的科研经费更多,因此研究所的学生的待遇要比普通高校要高很多!主要是因为高校的到时项目主要是纯理论研究,而研究所的导师的项目往往面向应用的项目,能赚到成果转化的那笔钱。这就导致研究所导师的项目更像是工作,更像是要完成的任务,相当于公司的指标!高校的导师拿下的项目主要是靠研究生干。这两点还是有很大不同的!4.研究所更专业,高校更通识高校因为承担这大学生的教育,所以在看教育上的侧重点和科研院所不一样,研究所更是专业化的培养,一般来说科研院所的研究生专业更精细化!一个专业能被分成很多方向去给学生选择,这也是为什么科研院所招生的人数少,因为每一个小方向只需要1~3个人研究就足够了,高校的专业并不细分,至少不像科研院所那样,因此每一个专业方向都会招多名学生,整个专业大类的学生就会更多!因此研究所的更专业,相比研究所,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就相当于通识教育。小结其实,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已经有了想法,自己适合什么样机构的研究生,心里也应该有数了!研究所的待遇和科研环境要优于一般的大学,其科研氛围更加浓厚,工作性质更重,也会更累!高校的科研就很单纯!不要需要按“指标”完成每天的科研任务,即使完不成也不会问责,甚至会扣钱等等!科研氛围偏重于教研,与社会处于“隔绝状态”,如果不想早早踏上社会的人,还是不要去科研院所了,毕竟科研院所已经是半社会状态了!环球社会前沿观察,考研知识全解密,为你助力!注: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祖己

中科院2019年保研名单出炉,本科生为什么青睐中科院研究生院?

本文全网版权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究!文|冷丝栏目|丝说考研中国科学院2019年研究生推免生名单已经全部公布,除了来自于同属中科院的国科大和中科大之外,其他高校的推免生也较多。中科院保研前12高校名单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等等,这些高校被推荐到中国科学院攻读研究生的人数也占有较大的比例(全部名单请见本文结尾处附录)。中国科学院是我国研究生培养重镇,也是我国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单位,同时是我国最早建立研究生院的单位。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上来说,中科院无疑是我国研究生培养中的“领头羊”,具有引领作用和领导地位。中科院在我国研究生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1951年6月,中国科学院与教育部联合发布《1951年暑期招收研究实习员、研究生办法》,拉开了新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序幕。1954年3月,中央在对中国科学院党组报告的批示中指出“在我国建立学位制度是必要的”,并立即责成科学院和教育部“提出逐步建立这种制度的办法”。中科院大学学生1955年8月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7次会议通过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暂行条例》,这标志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制度已正式建立,从此进入发展阶段。1978年3月,中国科学院成立了我国第一所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这是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标志,中科院大学新校区鸟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后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后专门成立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一直在中科院研究生培养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内对外合作培养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科学院培养研究生的优势和独具一格的特点。特别值得一说的是,中科院在吸收世界各国的经验和基础上,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和形成了中科院早期研究生培养的“两段式”模式,这奠定了中科院研究生培养的基础,也为我国其他高校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中国科学院大学两段中的第一段是指研究生入学后,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后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基础课程。课程设置采用在一级学科上设置专业基础课,在二级学科上设置专业课程,还有多类型、多层次开设选修课,并与由科学家开设的前沿讲座及专题讨论相结合,使研究生的培养在更加广阔的学科领域内进行。更为难得的是,中科院在课程设置时,同时注重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美学等方面的选修课,使第一段的课程设置有利于研究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提高全面素质。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中科院研究生培养的第二段是指研究生完成学位课学习后,进入研究所进行科研训练和学位论文工作。中国科学院在自然科学和高技术领域内具有明显的学科优势,有一大批学术造诣深、国际上有影响、国内公认的学术带头人和研究生导师队伍,有处于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的科研项目,加上良好的科研条件较充裕的科研经费、广泛频繁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以及鼓励创新的文化环境,为研究生开展创造性研究提供了较好的舞台和条件。附录:中科院全部保研名单中国科学院所创造和建立的研究生“两段”培养模式在国内其他高校得到了推广,这也成为目前很多高校培养研究生的基本模式。也正因为成熟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和高质量、丰富研究生培养资源,国内外优秀本科生都对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青睐有加。本文全网版权保护,违规转载洗稿必究!敬告|冷丝所有文章首发『』,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评论版块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同时严正声明『非法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