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教育学研究热点——基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是不愉也

教育学研究热点——基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

0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 (CSSCI) 。在该数据库中,检索时间设定为2000-2018年,检索文献类型为研究论文,分别检索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的“教育学”领域研究文献6585篇和7476篇。通过对这两类项目资助的教育科学研究文献进行查重和筛选处理后,最终获得13956篇文献,这些文献对于科学、客观界定我国教育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及其演进具有重要意义。为便于表述,在本文中将其统称为“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文献” 。各年份文献数量统计情况见表1。表 1  2000-2018 年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文献统计表(CSSCI)(二)研究方法 依据科学计量学、文献计量学和图书情报学基本原理,以及先进科学的信息可视化技术,利用软件Citespace4.0,使用关键词共现分析等功能进行“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文献”的科学知识图谱绘制与分析,科学、准确地展示我国教育研究热点、前沿及其演进情况。02 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文献主题热点及演进历程(一)我国教育科学研究主题热点 关键词是文章主题的高度概括和凝练,频次高的一些关键词常被用来确定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关键词共现是指2个不同的关键词共同出现在一篇文章之中,在科学知识图谱分析过程中,关键词共现网络能够展现一段时间内相关文献集中反映出的研究热点词汇,体现出该研究领域中的主要热点内容。因此,大多数国内外学者已经把关键词共现方法作为分析某一研究领域主题热点的科学、有效方法。本研究利用Citespace4.0信息可视化软件对从CSSCI数据库中下载的13956篇“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文献” 进行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绘制出 2000-2018年我国教育科学研究主题热点图谱(图1) ,在我国教育研究主题热点图谱中,共出现425个关键节点(主题热点),节点间连线 879 条(热点之间联系) 。1. 关键词共现频次及其影响力分析图1显示的2000-2018年我国教育研究文献中的高频共现关键词包括:高等教育( 437) 、大学生( 397) 、高校( 254) 、思想政治教育( 204) 、美国( 172) 、职业教育 (139) 、义务教育(138) 、教育(134) 、教师(123) 、教育研究(121) 、教育公平(121) 、基础教育(120)和教育改革(114)等,这些关键词是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热点。图 1  2000—2018 年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主题热点图谱(CSSCI)2. 关键词共现聚类与归属范围分析结合我国教育实际,以图1聚类图谱为基础,按照主要关键词共现频次及其影响力,可将2000-2018年我国教育研究主题热点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聚类1:关于高等教育的研究。关键词如“高等教育”“现代大学制度”“研究型大学” “高职院校”“民办高校”“校企合作”等。聚类2:关于大学生的研究。高频关键词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公民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聚类3:关于高等学校的研究。高频关键词如“高校”“高等学校”“办学体制”“高校毕业生”“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等。聚类4:关于国外教育经验借鉴研究。如“美国” “美国教育” “英国” “启示” “大学治理” 等。聚类5: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如“教育政策”“教育改革”“教育发展”“教育公平” “教育质量”“素质教育” 等。聚类6:关于基础教育的研究。如“中小学”“中小学生”“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农村教育”“均衡发展” 等。聚类7:关于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研究。如“教师”“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化”“大学教师”“中小学教师”“教师发展” 。聚类8:关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研究。如“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慕课”“课堂教学”“课程改革”“网络课程”“翻转课堂”等。3. 重要主题热点相关领域分析本研究选取2000-2018年排序位于前列的高频关键词,因其影响力较大,所以对其相关研究领域或范畴进行深入挖掘(表2),以充分了解这些重要主题热点所涉及的相关内容。表 2  2000—2018 年全国教育研究主题热点共现相关关键词统计表(二)2000-2018年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热点演进历程 利用Citespace4.0可视化软件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在绘制出2000-2018年我国教育研究科学主题热点图谱后,软件图谱显示方式选择“timezone” (时区),运行软件后生成“ 2000-2018年我国教育研究主题热点演进图谱(CSSCI) ” (见图 2) 。图2  2000-2018年全国教育研究主题热点年份演进图谱(CSSCI)图2展示出2000-2018年19年间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各年份主题热点及其演进轨迹,本文从时间先后视角对2000-2018年间12个主题聚类热点的演进情况进行分析。主题1: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研究(2000-2001) 。代表性研究如霍涌泉探讨了教育现代化与高校教师素质规范的关系①;王晓辉描述了法国职业教育的历史发展沿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②;米红、肖猛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并据此进行了国际比较③。主题2: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研究(2002-2003) 。该阶段关于教学方法、教学质量研究主要集中在2003年。蓝劲松分析了西方一流大学办学理念,提出了提高教学质量,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对策④;李龙基于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位,深入讨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问题⑤;张舒予分析了信息技术教育逻辑体系问题⑥。主题3:关于义务教育的研究(2003) 。代表性研究如刘正伟分析了近代山西村政建设和义务教育的崛起进程;徐文探讨了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产权问题;沈百福分析了区域层次与中小学生均经费地区差异的问题。主题4:教育技术信息化研究(2004) 。刘世清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方案设计与培训方法创新进行了实践探索;张一春等构建了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模型;李长著和俞树煜研究了我国西北民族教育信息化进程。主题5:大学生及德育相关研究(2005) 。谢舒潇等对我国在校大学生数字化学习的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冯纪明、吴克明对大学生就业难与个体人力资本投资的关系进行分析;唐汉卫探讨了20世纪美国道德教育的内在张力及其表现;朱小蔓等分析了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面对的挑战问题⑦。主题6:高校(2006)和教育公平研究(2007) 。高校相关研究方面:杨忠泰分析了“大科学” 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一般地方高校的科研定位问题;王冲、王晓明从规模效益视角对高校负债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教育公平研究方面:庞国斌从公平理论视阈下分析了我国公共高等教育投资资源配置问题⑧;孙刚成等探讨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城乡教育公平问题⑨。主题7: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相关研究(2008-2009) 。王威孚等提出要加强与创新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⑩;梁金霞从现代化中国的深切诉求与德育转型视角出发,对公民教育内涵、意义及推进的建议进行了深入研究。主题8:高职院校相关研究(2010) 。明航分析了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的教学管理与考核问题;王 博、庞学光探讨了高等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及适应性专业教学组织形式;李福华探讨了高等学校人才引进政策与人力资本投资风险问题。主题9:国外教育成果借鉴(2011)和大学生创业、就业研究(2012-2013) 。陈禹、谷峪分析了美国高校就业指导模式及特征;王定功、路日亮探析了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如健康教育、品格教育、挫折教育等,以及对我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启示;李先军分析了英国教师职前培养资助政策的演变及其启示;徐小洲、张敏探讨了创业教育的观念变革与战略选择问题,强调创业精神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创业技能是创业竞争力的基础,创业教育链是摆脱创业教育封闭状态的突破口,知识创业是实现创业转型的关键;苏丽锋、孟大虎从强关系、弱关系角度出发,分析大学生就业的社会资本利用情况,发现强关系的力量更多地体现在有助于大学生就业机会的获得方面,但并不能确保大学生可以获得一份高薪工作;岳昌君、程飞分析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高校毕业生求职途径的影响过程。主题10: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和模式研究(2014) 。黄琰等探讨了翻转课堂在“ 现代教育技术” 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问题;陈燕、王祖浩通过对多年来国内外科学教科书难度的各种评价方法的梳理和分析,揭示科学教科书难度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建议。主题11:核心素养、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2016) 。顾明远强调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的原动力,需要在长期的教育中慢慢养成;张世善提出区域构建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课程,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高地分析了“慕课”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挑战;董平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评价模式的建构理路。主题12:新时代立德树人相关研究(2017-2018) 。孙立军等提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钟启东分析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研究的指导思想、主要使命及理论内涵;赵立莹、刘晓君从目标体系、实施路径、问责改进方面分析了研究生教育立德树人问题;陈秉公提出要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不断探索高校立德树人创新体系。03 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前沿及其演进普赖斯最早提出来研究前沿这一概念,主要用来描述某一研究领域的动态本质。本研究利用 Citespace4.0软件的突现词分析功能(detect bursts) ,科学设置阈值,得到2000-2018年我国教育研究前沿统计结果(见图3) 。图 3  2000-2018 年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前沿(CSSCI)从研究前沿突现数值上看,“教育研究”突现值最大,为41.9628,排在第一位;“思想政治教育”突现值为26.6781,排在第二位,其主要涉及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素养”突现值为19.4823,排在第三位。其他关键词突现值排序依次为“美国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教育理论”“教育改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等教育”“远程教育”“教学研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职教育”“翻转课堂”“青少年”“MOOC”“协调创新”“课程改革”和“大数据”。从研究前沿形成时间上看,2001年,“教学改革”作为研究前沿开始出现;2004年,“教育研究”“教学研究”“教育理论”“美国教育”开始备受关注;2014年,“翻转课堂”“MOO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调创新”成为新的研究前沿;2016年,教育科学研究领域开始关注“核心素养”“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大数据”;2017 年“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青少年”作为新的研究前沿出现。从研究前沿持续期限上看,“课程改革”研究前沿持续期限最长,从2003年延续至2013年,长达11年之久;“教学改革”研究前沿持续时间为9年(2001-2009) ;“远程教育”持续期限为7年 (2003-2009) ;“美国教育”持续期限为6年(2004-2009) ;“教育研究”“教学研究”“翻转课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期限均为5年;“教育理论”“高职教育”持续期限均为4年;“高等教育”“MOOC”“协调创新”“核心素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持续期限均为3年等。需要注意的是,持续到2018年的研究前沿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翻转课堂”“核心素养”“青少年”“大数据”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其更值得学者们高度关注。04 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主题热点、前沿演进机理(一)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主题热点、前沿演进的主要特征 1. 纵向与时俱进。纵观2000-2018年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的主题热点、前沿及其演进历程,可以清晰地发现,教育科研热点及前沿均是在不同时代教育政策、社会环境及教育实践等因素基础上进行的,其积极满足不同时代教育环境的需要,具有明显的与时俱进特征。2. 横向均衡发展。2000-2018年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的主题热点及前沿发展,使得今天的我国教育科学研究领域更加丰富和健全,研究主题热点和前沿覆盖面较广,研究领域深入具体,学科结构完善,框架体系健全,研究手段科学,有效推动了教育科研不同领域的均衡发展。3. 主动发展与被动推进相结合。2000-2018年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的主题热点、研究前沿并不总是处在主动的前进和发展过程中,国家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内外环境的变化、教育本身的需要等也在推动教育科研向前发展,主动发展与被动推进是其演进发展的一个明显特征。4. 理论探索与实践检验相统一。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的主题热点、研究前沿的纵向前进和横向均衡发展更多是在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相统一的基础上进行的。尤其是近些年来,理论构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模式更多地体现在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确保了我国教育科学研究思路更加科学、合理,研究过程更加严谨、有效,研究结论更加精确、可靠。(二)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热点、前沿演进的影响因素1. 教育环境变化因素。随着不同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变化,教育科学研究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也在随之发生着改变。尤其在当今新时代环境影响下,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迅猛发展,要求教育科研人员深入探索该情境下的教育政策、教育体制、教育方法和育人模式等,由此产生了相应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2. 教育政策影响因素。教育科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国家或地方教育政策或教育制度为指引进行的,如依据教育部相关政策、国家不同阶段教育发展规划和纲要,以及科研领域的政策性文件,这些规划纲要、制度政策或相关文件推动着教育科研热点和前沿的发展。3. 教育实践需求因素。教育实践及其需求是教育科学研究热点、前沿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总结教育规律、形成教育理论的主要依据。我国不同地区的教育实践均有各自特征,不同年代的教育实践也各具特色,这使得教育科学研究在横向和纵向维度上能够不断深入和发展。4. 教育科学发展因素。教育本身是一门科学,有其独特的框架、结构和体系。教育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以及交叉学科等都需要不断地健全和完善,这就推动着教育科学研究需要均衡考虑学科结构、框架体系的构建和成长,为教育学的科学发展做出贡献。

鬼天使

淮北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开题会议在濉溪县第一实验学校举行

2021年3月12日下午,2020年淮北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开题会议在濉溪县第一实验学校举行。淮北教育局教学研究室陆险峰,市小学语文教研员张德华,市中学历史政治教研员李凯、市小学英语教研员丁正伟,市数学教研员陶学礼及各课题负责人参加会议。首先,陆险峰主任就制定过程计划,开题论证,整体布局规划课题管理;实施平台化管理过程性活动材料的积累留存;及时上传材料,对应完成研究任务模块式策略,发表论文要提前做准备预期结果等方面给予指导性意见。然后,各课题组责人介绍了本课题的基本概况,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就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做了详细的阐述,并对课题研究的各阶段划分和人员分工做了细致的分析,并做了重新的调整。也对课题的预期成果做了全面的汇报。紧接着,各教研员对课题的前期的工作以及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课题研究的注意事项和后期工作做了细致的指导。据悉,该校有5个课题成功开题。此次会议明确研究的各阶段应做的工作,并就如何开展下一阶段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和讨论,各位课题组教师信心满满,同心协力,是一次内容充实和成功的会议,相信会后大家一定会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定会把课题做实在,并且取得预期的成果。会后,各课题组还专门成立了课题组研究微信群,便于大家随时交流课题研究的情况。【来源:市教育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大房子

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名单出炉,有你熟悉的老师吗?

近日,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公布全省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各类课题立项名单。其中,台州8项课题被立为省重点课题;47项课题被立为省一般规划课题;8项课题被立为省体卫艺专项课题;2项课题被立为省党建专项课题。名单里有你熟悉的老师吗?一起来看看!01年度重点课题立项名单02一般规划课题(高校)立项名单03一般规划课题(地市)立项名单04体艺卫课题立项名单05党建专项课题立项名单据了解,2021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工作于去年10月启动,分为重点课题、规划课题、体卫艺专项课题和党建专项课题四类。我市认真研究,积极组织专家团队赴各地开展课题论证等,抓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指导工作。本次65项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为2021年我市教科研工作开了一个好头。

弃之而走

教育课题:人人可以做,人人能够做,人人应该做

很多教师提起课题研究,总觉得是高大上的东西,是少数特别的人才能从事的活动。当然,也跟这几年教育课题研究假、大、空和人为抽象化有关。其实教育课题研究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就像我们备课和上课一样普通,是所有教师都可以从事的研究。课题研究说得直白一点就是研究和解决问题。所有教师都会遇到问题和难题,也经常遇到,也都有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否则的话,根本不可能成为一名教师。学生矛盾需要调解,教材难点需要突破,学生不良习惯需要纠正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开动脑筋,相处解决问题的办法。课题研究没有什么门槛,只要能够应对教学工作的挑战,就可以做课题研究。教师多数经过大学的学习,专业学习过教育学和心理学。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后,很多教师又进行了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应该说,教师在教育理论方面绝对不是空白的,在教学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这些都是教育课题研究的基础。很多没接触过课题研究的教师也就差个入门而已,根本不需要从零开始。也可以说,盖房子的材料都准备齐了,就差盖房子的技术性问题。所以说,教育课题研究人人能够做。作为教师,教育课题研究也是人人应该做的事情。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学和研究不是相冲突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人为将教学和课题相对立是极其错误的,并且是极具危害性的。还有两点原因,可以说明教师为什么应该做课题。一是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也就是说教师教学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可能是风平浪静的,肯定每天都会有问题需要我们想办法去解决。解决问题不能凭借经验主义,或者简单粗暴的办法,教师需要用智慧来解决面临的问题,需要科学、民主、依法地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去研究、去想办法。换句话说,也就是教师每天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课题研究,不过这种研究是自发的、不规范的研究。二是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目标、新任务、新发展。教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一个需要不断成长的个体,不可能停滞不前,需要不断进行突破。对于教师而言,想引导学生不断突破,首先需要自身不断突破,并为学生找到突破的道路。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思考,否则,只能在原地转圈。如果教师从事一段时间的课题研究,就会发现其中乐趣和好处,总结起来有三点:1.课题研究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研究课题的过程包括申报、立项、开题、研究、结题等几个环节,从开始到结束,需要课题研究人员查阅大量资料,包括国家教育政策、他人研究程度和成果、相关领域的发展、教育教学实际等,不了解这些,课题研究很难开展。做课题研究离不开学习。2.课题研究是一个提升的过程课题研究是去改善自己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教育理念得到更新,教育视野得到开拓,教育方式方法得到了改善和完善,应该说,一个研究过程下来,对教师而言就是一个全面的提升过程。3.课题研究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课题研究是需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是在他人研究基础上的更进一步,是一种自我突破和创新。无论是他人的研究,还是自己教育教学实践,都会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课题研究就是想办法解决这些缺陷和不足,是需要用一个全新的东西来代替。没有创新,也就意味着课题研究的失败。科研兴校,这是很多学校和领导认可的事情,因为科研课题能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科研能找到新的增长点,科研能打破旧框架的束缚。科研能够实现教师、教育、教学全面突破和创新,科研兴校并非妄言,但是认识到、能做到的又有几人?【本文由“安子侃教育”新媒体原创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作者安子,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虽严不威

冷水滩区银象小学开展“教育科学课题研究”专题讲座

今日永州讯(通讯员 周海涛 唐欣焕)为有效引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教科研水平的提升,8月24日上午,冷水滩区银象小学特邀永州市教科院唐佐明老师来校作《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教育科学课题研究》讲座。讲座中,唐佐明结合多个学校的课题案例,详细地阐述了教育课题研究对学校文化构建和教师发展的重要意义。他从“选题的可行性和课题设计”入手,介绍了选题原则及路径,并与老师们一起分析探讨课题例子的可行性,引导教师要紧密联系学校实际,设计适宜的课题研究。随后,唐老师围绕课题研究的进行和课题报告的撰写提出了指导性、实用性的建议,为教师在课题研究上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此次讲座旨在破解教师们对课题研究的疑惑,使教师们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和价值,发挥课题研究在促进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相信该校也将以此为契机,进而加速科研兴校氛围的形成,为该校在课题研究方面打开新局面。

黑白李

冷水滩区银象小学:开展“教育科学课题研究”专题讲座

红网时刻8月25日讯(通讯员 周海涛 唐欣焕)为有效引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教科研水平的提升,8月24日上午,冷水滩区银象小学特邀永州市教科院唐佐明老师来校作《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教育科学课题研究》讲座。讲座中,唐佐明结合多个学校的课题案例,详细地阐述了教育课题研究对学校文化构建和教师发展的重要意义。他从“选题的可行性和课题设计”入手,介绍了选题原则及路径,并与老师们一起分析探讨课题例子的可行性,引导教师要紧密联系学校实际,设计适宜的课题研究。随后,唐老师围绕课题研究的进行和课题报告的撰写提出了指导性、实用性的建议,为教师在课题研究上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此次讲座旨在破解教师们对课题研究的疑惑,使教师们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和价值,发挥课题研究在促进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相信该校也将以此为契机,进而加速科研兴校氛围的形成,为该校在课题研究方面打开新局面。来源:银象小学作者:周海涛 唐欣焕 编辑:周吉锋 本文为冷水滩新闻网【来源:银象小学】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休休有容

长沙县两个省级教育科学课题通过开题论证

长沙县两个省级教育科学课题通过开题论证。红网时刻长沙7月23日讯(通讯员 曹冬妮 潘科 黄伊利)7月21日上午,长沙县两个省级教育科学课题《基于县域学前教育工作坊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研究》和《区域研训协同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研究》开题论证在长沙县教育研究中心举行。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前研究员周丛笑,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胡志豪,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理论研究员刘正华,以及长沙县教育局相关领导和两个课题组主研人员共30人出席论证会。作为《基于县域学前工作坊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研究》的主持人,长沙县教育局副局长杨伏梅围绕课题研究背景、概念界定、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四个方面做了开题报告。该课题旨在长沙县学前教育已形成的研训工作坊基础上,调查分析长沙县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及需求,形成并优化县域内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机制,全面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升县域学前教育质量。《区域研训协同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研究》则旨在通过内容体系、长效机制的深入研究,完善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指导手册;通过搭建现代化研训体系,探索培养策略,为培养道德高尚、专业扎实、技能过硬的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提供途径与方法,做到发展有方向、研训有内容、协同有方法、行动有效果。该课题的主持人为长沙县教育研究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石海燕。与会专家从课题选题方向、现有研究基础、报告格式规范三个方面对两个课题给予了较高评价;在如何精准表达课题名称和细化研究目标方面提出了“问题更聚焦”“概念更科学”“成果更可行”的建议。周丛笑分享了“组建种子教师工作坊”的具体做法;胡志豪指出两个课题分别要在调研采样、培训路径、操作概念及实践平台上下功夫,真正实现以课题研究来“发展学生、成长教师、促进学校”的目标;刘正华提出了两大课题研究总的目标,即服务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使得教、学、评一体化。长沙县教育局党委副书记陈晓表示将对课题提供强大的支持,并希望课题组成员用“真态度”,做“真事情”,脚踏实地做好课题,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

色若死灰

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召开郑州市教育科学课题立项报告会

主持人朱荣涛汇报主持人朱开锋汇报王松波针对每位老师的课题给出指导意见王海燕对课题进行指导梁爽主持立项报告会并进行总结发言课题立项报告会现场为树立教师科研意识,提升科研素养,规范课题申报程序,提高立项通过率,3月17日下午,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举行2021年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立项报告会,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专职科研员王海燕、兼职教研员王松波作为特邀专家参与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学校科研处主任梁爽主持。学校2021年申报的《新时代加强高中生党史教育的路径研究》、《立德树人视域下中职课程思政建设有效路径的实践研究》等14项课题的主持人从课题名称、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综述、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主要研究方法、研究详细计划等方面进行了汇报。王松波针对每位老师的课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并给出了指导意见。他说,老师在进行课题立项时,必须扎根教学过程,从实际出发找问题,不可空谈。在进行课题论证时,要做到有理有据,找到支撑自己观点的论据,研究对象要明确,研究内容要丰富。立项报告的填写要规范、行文需准确,做到先分析问题,再将出现的问题转换成研究课题,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王海燕对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浓厚的教科研氛围提出赞赏。对于老师们的项课题报告,她指出个别老师的报告存在论述内容重复、逻辑混乱等问题。她建议,要严格按照标准和格式书写,切不可篇幅过长且冗余。做课题要从自己的研究中找核心,找亮点,发掘更有深度的问题。在语句的表述上要用语规范,切忌口语化。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扩充研究方式方法,内容上更加开阔。立项报告会持续了三个半小时。参会老师老师们纷纷表示,专家的指导及时解决了自己在日常教育科研工作中的遇到的诸多问题,对研究的课题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课题实施的操作方法有了更明晰的思路,是一次很宝贵的学习机会。梁爽在总结时说,近些年学校教科研氛围越来越浓厚,老师们科研积极性非常高,2021年学校申报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中35岁以下年轻教师占比78.5%,形成了科研工作年轻化的趋势,这是非常可喜的局面。她希望老师们做科研要扎扎实实,要沉下心来,不作假,不伪造,真正把日常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纳入教科研的研究范围,利用好课堂主阵地形成真正有研究价值、有推广意义的教学成果,从普通教师向专家型教师大踏步地迈进。胡梦伊

聪明人

我校召开武汉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工作会

4月6日下午,武汉三中武汉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情境化教学与命题实践研究”课题申报论证和修改工作会在闻益馆二楼会议室召开。武汉市教科院朱长华院长作了专题指导,课题组长肖少斌校长、副组长黄群芳副校长、项目负责人蔡贤文主任、徐爱珍主任和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我校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洪山区青年骨干班成员也参会观摩与学习。会议第一项朱长华院长作专题指导报告朱长华院长作指导朱院长首先从宏观层面对基础教育课题研究的原则、要点作了指导。他指出,基础教育课题的出发点是有助于教学,积累研究成果,有助于减轻日常教学的负担;所谓“情境”,就是要把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这在近年来的新高考卷中有明显的体现;教学与命题的中的“情境”,是“文化浸润”;情境的创设与选择,体现了意识形态,体现了教育和考试的导向;情境的设置,可以是跨学科的,在研究重要注意这个特点,放宽研究的视野。接着,朱院长就本课题研究作了具体的指导。他指出,研究中,要立足于“情境”与教育教学的关联;研究中,在理论上首先要注意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内容,这是最重要的理论依据;课题的研究,重在实践,要对教学、命题,特别是情境化特点明显的高考试题重点研究。最后,朱院长对我校的开题报告总体肯定,并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还希望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能做出一套丛书,供后来的老师借鉴。会议第二项,学校领导讲话发言肖少斌校长讲话黄群芳副校长表示,课题的由来,正是为了解决当前教育教学的实际困难,希望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肖少斌校长强调,选择这个课题,主要是为了应对新的教育教学和高考改革。对“情境”的研究,就是为了探究教学原理,优化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生产劳动。这个课题的研究,要形成有学校特色的成果,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做支撑。会议最后,蔡贤文主任依据朱院长的指导意见,布置了课题研究的下一步工作。蔡贤文主任讲话编辑|刘敏图文|教科室推送|李忠 刘敏 张玄【来源:武汉市第三中学】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新台

河北邯郸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确名

近日,邯郸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名单予以公布,确定了立项课题516项。据悉,按照《邯郸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要求,市教育科学规划办从邯郸市科研课题专家库中抽调53位专家,组成由市教科所、电教馆、仪器站、高校、中小学(园)、区县教研室等单位的专家评审团队,对639项申报课题采取了电子评审。通过个人初审、小组复核审议、拟定立项课题,报送邯郸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批,确定了最终课题名单。各课题名单确认后,各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将为研究工作提供条件,创造适合开展研究工作的环境和氛围,同时加强对各项课题研究的管理与指导,及时提供人力、物力、时间等方面的保障,督促课题主持人如期完成研究任务,以取得高质量的研究成效。各课题负责人也将科学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按照《邯郸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的要求,做好课题的开题论证、中期汇报等过程管理工作,认真开展研究,高质量地完成研究任务。(通讯员郭浩琳 实习生薛雅琪)来源:邯郸日报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来源:河北新闻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