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1考研,这几类考生享有加分政策!最高可加15分柴田

2021考研,这几类考生享有加分政策!最高可加15分

最近这几年考研已经成为大热门,每年的考研人数都是逐年增加。2020年考研的人数达到了341万,2021年的考研马上就要开始了,那么哪几类学生在考研中能够享受国家加分政策呢?第一类就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这一类学生条件很明显的来说,就是在中西部基层服务一到三年,西部急需的农林水。医师,金融,法学类专业高校毕业生优先,加分的政策就是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学生。三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十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第二类学生就是三支一扶计划。条件就是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开展职教,支农,之医和扶贫的工作时间一般为两三年,加分的政策就是参加三支一扶计划项目,服务期满考试合格的学生。三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十分。第三类学生就是参加特岗特岗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三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十分,同等条件下优先。第四类就是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就是本科毕业生到海外志愿服务两年以上,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服务期满三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十分,同等条件下是优先录取的。第五类就是高校应届高等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的。达到这个条件三年以后,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的也是加十分。另外加分政策之日,在部队荣利二等功以上的,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条件的,也可以申请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第六类就是大学生村官。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加分政策就是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三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十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火枪手

2021考研时间定了并有重大变化,详细对比解读可能的影响

昨天,教育部公布了关于《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公开确定了2021年考研的各项部署。小编挑出其中重要时间节点,并将今年与《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做了逐条对比,找出其中政策变化,根据自己经验做了说明并推测可能的影响,希望大家一起了解和探讨。时间节点:1、网上预报名: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2、网上报名: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3、网上确认(现场确认):由各省级自行确定和公布,一般11月中旬。4、打印《准考证》: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期间自行下载打印。5、初试时间: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12月26日上午8:30—11:30 思想政治理论或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2月26日下午14:00—17:00 外国语12月27日上午8:30—11:30 业务课一12月27日下午14:00—17:00 业务课二12月28日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6、复试时间:全部复试工作一般应在录取当年4月底前完成。下面来说说,与2020年对比的变化。一、增加:“原则上学术学位类按学科门类分别划线,专业学位类按专业学位类别分别划线(工商管理等管理类专业学位将根据情况分别划线)。”“原则上学术学位类按学科门类分别划线”没有什么变化,专业学位以前虽然少数单独划线,但大多也是按门类划线,比如经济类除审计外都是同一国家线,管理类加上审计是相同的,这回单独明确“工商管理等管理类专业学位将根据情况分别划线”。管理类专业如果分别划线,今年的国家线变动应该还是比较大的。像会计硕士、审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等应届生就可以考的专业,录取分数线一般都高于甚至远高于国家线,国家线提高的可能性比较大,对低分调剂学校及低门槛非全日制的考生影响比较大。工程管理,去年加入项目管理、物流工程、工业工程三个专业领域,后两个是应届生就可以考的,工程管理考生本身相比工商管理初试能力也强些,分数线有个提高是有可能的。公共管理,几乎不怎么招全日制了,好的学校可能更重视政府、公共事业等背景,分数线变化应该不大。工商管理,最不重视初试,更重视面试、学费高、招生人数多,再加上EMBA加入后,几乎所有学校EMBA都处于招不满的状态,分数线变化不大甚至稍低都是有可能的。ps:以上纯属个人分析,别做确定性参考哦,有不同意见欢迎交流。二、“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经济类专业学位硕士业务课一设置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全国统一命题”,“由招生单位统筹考虑本单位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使用”。看到这条很多相关考生都慌了,最怕9月出现考试内容的相关新政策了,以前复习方向如果错了就麻烦了。尤其想到去年按照项目管理、物流工程和工业工程专硕复习的考生,这几个专业由工程硕士调整到工程管理硕士,初试科目从500分4门变成300分2分,两种除了100分的英语完全没法找到共同点。(其实相关政策2018年就有预告,只不过很多人没有注意到)不过这回没那么严重,应该有部分这类专业的考生注意到,2020年也有这门科目的,只不过有“供试点学校选考”字样,也就是这类专业试点学校业务课一可选择设置(303)数学三和(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2020年同济大学金融硕士初试科目:2020年华东师范大学金融硕士初试科目:今年去掉试点院校的限制并明确全国统一命题,不过还是可选择科目,一方面以前设置(303)数学三的招生单位是否更换还未可知,另一方面统一命题只确定大家同一难度,以前的大纲也不一定有多大变动。当然9月中研招网会更新2021新目录,招生院校也会陆续公布2021新简章目录等,大家还需要及时关注,没有什么改换最好,即使有也可以在10月报名前根据明确的信息做出决定。研究生考试大纲也是需要关注的,今年还没有出来,往年大都在8月底到9月中发布,只有去年7月初就出来了,今年又打回原形,有小道消息下周会出,不知真假,反正就这个月了。需要注意的是,同一个专业统考科目不同会影响调剂,这个看下一条。三、在原“调剂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定“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统考科目原则上应当相同”,改为“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调剂进一步严格,尤其一些跨学科门类的相近专业,以及统考科目不统一的专业需要注意。四、联合考试不在单独拿出来,统一放入全国统一考试这个概念中。2020:“初试方式分为全国统一考试、联合考试、单独考试以及推荐免试。”2021:“初试方式分为全国统一考试(含联合考试)、单独考试以及推荐免试。”并且在文中,很多的“全国统考、联考科目”都替换成了“ 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统考、联考分开说的都合并到一起。以往联考这个词总是让不了解的人产生没有统考正规的想法,尤其和非全日制结合起来的时候,其实2017之后联考就纳入统考之中,只是由于考试科目的特点区分开了概念。现在把联合考试的概念完全放入全国统一考试之中也算为联考正名吧。五、“现场确认”都替换成了“网上确认(现场确认)”,鼓励网上确认,并增加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条目。今年研究生工作是在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谨慎进行,有条件的话会更趋向于无接触的网络化。六、剩下一些不同点如下,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1、网上报名要求中,“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改成了“考生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可能以后网报会要求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资料。2、第三天考试科目,在原“3小时以上科目”的基础上,增加了“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原正常进行的3小时内特殊科目或有变化时间。3、报名条件细化,应届生条目要求中毕业证书后增加:“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其实以前也可以的。4、各招生单位破格复试录取人数压缩,“不超过硕士生招生计划的3%”改为了“不超过全日制硕士生招生计划的3%”5、增加了“结合本地实际需要,统筹建设和使用标准化考点”条目,或将更加重视考场规范和建设。6、招生单位公示信息中细化医学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专业学位按领域或方向”。7、调剂必须通过研招网调剂系统中,可除外的“各加分项目考生”,改为了“退役大学生士兵加分项目考生”。

掘墓者

2021考研调剂政策重大改变

变化1:调剂需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2020年的调剂规定: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2021年的调剂规定: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今年则是补充了「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的要求,这意味着只能在同学科门类下进行跨专业调剂,而不能出现跨学科的调剂。也就是说,调剂时两个专业的专业代码前两位必须相同,否则不能相互调剂。变化2:调剂的专业初试统考科目必须相同2020年的调剂规定: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当相同。2020年的调剂规定: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就是国家统考科目,一般就是:政治、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日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等。根据往年的情况,一般是可以从英一可以调剂到英二的,数一可调到考数二的专业,数二可调到数三的专业,这个政策规定目前的具体实施还比较模糊,今年具体是否能调剂,还是要根据学校规定来。

不精不诚

震惊!教育部印发《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 招生工作管理规定》

《中国经济导报》和《中国发展网新闻》记者杨宏报道说,为了做好202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工作,教育部近日发布了《 202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管理条例》,其中规定:研究生应坚持按需招生,综合考核,择优录取,“不打折扣”的原则。条例强调,招生学科(类别)和专业(领域)必须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或其授权单位批准。招生对象主要是本科以上学历的中国公民和具有国家认可的学历的本科学位的毕业生,并且具有与本科毕业的学生相同的学术能力。法规规定,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分为两个阶段:初步考试和复试。初试和复试都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次考试由州政府组织,重考由招生单位组织。初步考试的方法分为全国统一考试(包括联合考试),个人考试和推荐免试。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全国统一考试部分或全部考试科目的统一命题,招生单位对其他考试科目设置题。个别考试由具有单独考试资格的招生单位进行。候选人必须符合特定的注册要求。考试科目由招生单位单独设置或由国家统一考试题选择。推荐免试是指将部分高校根据规定推荐的优秀本科生和符合条件的其他应聘者确认为免予初试,由招生单位直接进行复试评估的assessment选方法。遵守相关的国家政策。规章制度明确,国家统一命题科目和招生单位自我命题科目试题(包括副题),参考答案,分级参考(指南)等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管理。教育国家机密的范围。该法规提出,研究生有两种学习方法: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的招生是根据国家的统一要求,并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研究生有两种就业类型:有针对性的就业和非有针对性的就业。有针对性就业的研究生将按照有针对性的合同聘用;非定向就业的研究生将按照他们与雇主之间的双向选择方法进行雇用。

松浦

收好了!这些2021考研新变化要注意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进行了部署。从《规定》来看,2021年研究生招生考试在考试命题、调剂、专业划线等方面都有所调整,考生在关注考试时间的同时,也要注意这些方面的变化。资料图:2019年11月25日,贵州民族大学逸夫图书馆内,考研学生正在看书复习,为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做准备。 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2021考研初试时间公布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安排在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在12月28日进行。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初试方式均为笔试,以下为具体科目的考试时间安排:12月26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2月26日下午外国语;12月27日上午业务课一;12月27日下午业务课二;12月28日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由考点和招生单位予以公布。教育部要求各地各招生单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积极推广网上报名确认工作。资料图:2019年11月25日,贵州民族大学逸夫图书馆内,考研学生正在看书复习,为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做准备。 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将统一命题《规定》明确,2021年起,全面推进经济类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分类考试改革试点,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供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6个经济类专业学位选用,招生单位要统筹考虑本单位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使用。调入专业应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规定》强调,要进一步加强调剂工作规范管理。调入专业应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初试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考生申请调剂前,应充分了解招生单位(含各院、系、所)的调剂工作办法,以及相关专业不同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招生、培养、奖助、就业等相关政策。招生单位也要积极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工作。资料图:2018年12月19日,江苏淮安,淮阴师范学院,考研学生在图书馆内看书复习。赵启瑞 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7个专业学位不再统一划线《规定》要求进一步推进科学精准划线。原则上学术学位类按学科门类分别划线,专业学位类按专业学位类别分别划线。其中,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审计等7个专业学位将根据实际情况分开划线,不再统一划线。考生违规或作弊将被记入诚信档案在明确各项考试注意事项的同时,《规定》再次强调了考试诚信的重要性。对在研究生考试招生中违反考试管理规定和考场纪律,影响考试公平、公正的考生、考试工作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一律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严肃处理。对在校生,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应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相关单位应当将考生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违规或作弊事实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并将考生的有关情况通报其所在学校或单位,记入考生人事档案,作为其今后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郎朗)(来源:中国新闻网)

力牧

刚刚,2021考研时间定了!还有这些事情要注意……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进行了部署↓↓↓报名时间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或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网上报名时间为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要求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考生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应当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当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报名方式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s://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志愿填报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调剂办法、计划余额等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打印准考证时间考生应当在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期间,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初试时间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8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初试考试安排初试方式均为笔试。12月26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2月26日下午外国语12月27日上午业务课一12月27日下午业务课二12月28日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由考点和招生单位予以公布。明年起,全面推进分类考试改革试点《规定》明确,进一步加强硕士研究生命题工作规范管理,积极深化分类考试改革。2021年起,全面推进经济类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分类考试改革试点,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供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6个经济类专业学位选用,招生单位要统筹考虑本单位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使用。进一步加强调剂工作规范管理《规定》强调,进一步加强调剂工作规范管理。调入专业应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初试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7个专业学位不再统一划线《规定》要求,进一步推进科学精准划线。原则上学术学位类按学科门类分别划线,专业学位类按专业学位类别分别划线。其中,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审计等7个专业学位将根据实际情况分开划线,不再统一划线。鼓励推广网上报名确认教育部要求各地各招生单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积极推广网上报名确认工作。线上开展招生咨询为帮助考生深入了解招生政策,各研究生招生单位将于9月19日至23日在“研招网”上开展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宣传咨询周活动,届时有关研究生招生单位将在线回答考生提问。【来源:张家口发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哈哈哈

@全国考研学生,这些2021考研新变化你都知道吗?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进行了部署。从《规定》来看,2021年研究生招生考试在考试命题、调剂、专业划线等方面都有所调整,考生在关注考试时间的同时,也要注意这些方面的变化。资料图:2019年11月25日,贵州民族大学逸夫图书馆内,考研学生正在看书复习,为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做准备。 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2021考研初试时间公布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安排在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在12月28日进行。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初试方式均为笔试,以下为具体科目的考试时间安排:12月26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2月26日下午外国语;12月27日上午业务课一;12月27日下午业务课二;12月28日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由考点和招生单位予以公布。教育部要求各地各招生单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积极推广网上报名确认工作。资料图:2019年11月25日,贵州民族大学逸夫图书馆内,考研学生正在看书复习,为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做准备。 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将统一命题《规定》明确,2021年起,全面推进经济类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分类考试改革试点,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供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6个经济类专业学位选用,招生单位要统筹考虑本单位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使用。调入专业应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规定》强调,要进一步加强调剂工作规范管理。调入专业应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初试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考生申请调剂前,应充分了解招生单位(含各院、系、所)的调剂工作办法,以及相关专业不同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招生、培养、奖助、就业等相关政策。招生单位也要积极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工作。7个专业学位不再统一划线《规定》要求进一步推进科学精准划线。原则上学术学位类按学科门类分别划线,专业学位类按专业学位类别分别划线。其中,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审计等7个专业学位将根据实际情况分开划线,不再统一划线。考生违规或作弊将被记入诚信档案在明确各项考试注意事项的同时,《规定》再次强调了考试诚信的重要性。对在研究生考试招生中违反考试管理规定和考场纪律,影响考试公平、公正的考生、考试工作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一律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严肃处理。对在校生,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应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相关单位应当将考生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违规或作弊事实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并将考生的有关情况通报其所在学校或单位,记入考生人事档案,作为其今后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来源:中新网

其生可乐

2021考研人数还会继续增加吗?考研党该怎么办?

考研人数增加的原因01 往届毕业生人数增加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874万,同比增加40万人。一般情况下来说,毕业生大军中是有相当一部分选择继续考研的。其次,二战的考生增加。虽然应届生仍然是考研的主力军,但是往届生的考研比例也逐年提高。按这样的形势,每年的应届生都在逐步增加。预计2020年,考研人数能突破400万。02 用人单位提高入职门槛一部分应届本科生选择考研就是为了就业。随着研究生数量增加,本科越来越“不值钱”。为了更好的工作,更多人选择考研。 03 疫情影响疫情带来的企业降薪、缩招,对我国中小企业的打击是破坏性的,很多中大型企业也面临着裁员、降薪缩招的情况。加上各种考试的推迟取消,给足了2020考生准备复试的时间,也让2021考生有充分的备考时间。2020年,考研的热潮还会大涨。04 政策影响随着在职考研被纳入统考,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在奋斗多年之后,选择重回校园为自己充电。而且,教育部明确表示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享有同等待遇。或许之前有人在为考全日制或是非全纠结,现在有了政策的支持,受积分落户等各种综合因素影响,职场人士报名会大幅增加。在经济下行和多方面压力之下,投入到考研大军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应对策略01 放平心态这是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政策变化、考研趋势不止针对你一人,而是针对所有人的。在这种情况下,谁心态好,谁复习稳,谁才能够取得最终胜利,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02 根据实际情况报考估算自己的实际能力。如果认为自己当前状态一般,可以选择向相对原目标低一些的院校报考。不要盲目向上“冲一冲”。03 提高复习效率和强度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要让疫情阻挡了前进的步伐。不要闲在家里,利用现有的时间充分复习,让自己时刻做到更好。04 方向有时比努力更重要专业,院校,学硕还是专硕,这些选择都很重要。有的时候分数不是成功的唯一标准,考得好不如选得好,这些都需要你在报考前仔细研究和甄别。选择有时候比努力更重要。

钢琴手

2021考研的你必须知道这些时间

2020年3-6月院校任务1.确定报考的专业以及目标院校同学们需要根据自己本科专业,兴趣,学习方向,来找到合适自己的目标专业和院校,有些同学希望跨考去新的环境,也要在这个阶段下足功夫2.收集院校信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充分了解你的意向院校,大量收集院校的相关信息,师资力量,科研环境,报录比,往年真题与分数线。如果能找到学长学姐咨询,那就更容易帮你认识这所学校。3.关注上一届的考研情况2020届考研考研处于尾声,大多数同学都在等待复试,2021届考研的大家一定要关注你目标院校的考研情况,复试比,报录比,复试难度,是否有所改革,这些都会变为你的成功的基石。学习任务3-4月是考研打基础的关键时间,在这两个月,同学们要把重点放在数学和英语上,这是个极其关键是时期,一定不要懈怠,不要急于做题,特别是不要去“浪费真题”。现在这个阶段,首先需要把基础知识全部搞懂,把知识学扎实,才有利于之后的学习复习,切忌贪图速度。到了六月,数学的学习应该已经做到第一轮基础全部结束,英语单词的已经至少掌握了考研内容的70%,这时候要对自己已经学习完毕的第一轮知识进行整理,建立知识结构,框架。2020年7-8月重点关注7月教育部很可能制定全国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8月中下旬,各院校将陆续公布招生简章、硕士专业目录,考生可了解报考院校的新政策。学习任务7月、8月的暑假期间是考研最关键时期。很多人在暑期放松了对考研的学习,导致自己被其他同学拉开很大差距,追悔莫及。这段时间,英语单词绝对不能落下,要坚持每天回顾,同时也要开始英语阅读的训练,每天不用多,精读2,3篇,但是要做到每一篇认真阅读,做完之后认真总结。数学科目在这阶段的复习,要真正开始进行强化学习,基础阶段学过的所有知识,尽管可能刚开始的时候有困难,学起来很吃力,但是熬过这个阶段,就会豁然开朗。专业课可以针对资料的基础,大纲部分进行相关学习了,最低标准是到假期结束,你专业课能达到期末考试的水平。暑期政治科目的复习就要提上日程了,准备开始复习了,每天复习几个章节,不用量太大,假期结束最好搞定政治的基础内容。2020年9月重点关注1.教育部将公布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招生考试公告,确定初试时间、初试科目、报名要求等内容。考生要认真阅读报名要求。2.省级招考管理机构、招生单位、报考点发布网报公告。3.登录研招网网报平台进行预报名。学习计划这时候是提高阶段,要不断完善备考总体结构,学习解题方法与技巧,对于解题方法进行大量总结,每天保证做题量,绝不可以松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2020年10月重点关注1.正式报名具备报名资格的考生可登录全国硕士生招考网报平台完成网上报名及缴费。2.网上缴费考生在选择报考点时,首先要认真阅读网报公告,了解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招生单位、报考点的有关要求;其次,如有疑问,电话咨询省级教育招考管理机构、招生单位、报考点进行确认。学习任务进行专题性训练,总结问题,扩充自己的错题本,提高做题量,十一黄金周就别想着休息了,踏踏实实的学,如果实在是太想出去玩,可以第一天出去,其他六天专心学习。温馨提示硕士研究生考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网上报名时间为此期间每天9:00-22:00;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考生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上述报名日期内,考生可自行修改、校正网报信息;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荐免试生,不得再报名参加统考。否则,将取消推免生资格,列为统考生;同等学力的报考人员,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2020年11月重点关注现场确认:现场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考管理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学习任务进入冲刺阶段,对真题开始进行全方位打击,近十年的真题一定要认真完成,专业课和政治的学习占比不断扩大,比较政治是最好突击的科目,专业课是你拿到高分的保障。2020年12月备考贴士1.打印准考证到考试地点进行实地考察。2.考试初试时间一般为12月倒数第二个周六日学习任务到了十二月,最后的冲刺阶段。这一阶段要好好重新的做一遍历年的真题,巩固自己一年的学习成果,针对性的调整自己的复习计划。在做题时要把真题内容弄清楚,错过的题绝不许再错。可以利用真题多进行几次模拟考试,然后适当做3-5套全真模拟试题。把握真正的考研时间。调整好自己的备考心态,作息,全身心准备考试。

黑杰克

在2020年研究生扩招政策的影响下,2021年的考研将有哪些变化

由于多方面原因促使2020年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有了较大幅度地提升,这对于准备2021年考研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利好的消息,一方面研究生扩招会减少一部分“二战”的考生,另一方面2021年的研究生招生规模应该也有提升的空间,至少能够保持住2020年的水平,这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2021年的考研难度。从大的层面来看,2020年的研究生扩招对于2021年的考研,将带来以下三方面的影响:第一:专硕将迎来新的快速发展期。从2020年的扩招政策来看,扩招的重点之一在于要提升高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力,而这正是针对当前的“专硕”培养,所以2021年的专硕将迎来更多的关注。专硕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目的就是为产业领域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而这与产业结构升级对于人才的需求具有较高的契合度,所以2021年会有更多的考生选择专硕。第二: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高校会加大影响力。2020年研究生扩招将重点向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倾斜,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这些地区高校的考研难度,而且会把更多的教育资源向这些地区的高校倾斜,这会进一步提升中西部及东北地区高校的影响力。相信在2021年,将有更多的考生会考虑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高校,这些地区的重点大学会成为新的考研热点高校。第三:考研人数将进一步扩大。在考研扩招的政策下,更多的学生和职场人会考虑通过考研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所以2021年的考研人数有望再创新高,所以备考2021年考研的考生也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