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必看:如何查询各个院校的报录比!(很重要)埃德加

考研必看:如何查询各个院校的报录比!(很重要)

考研为什么一定要看报录比?那应该怎么查询报录比呢?院校公布报录比信息的:一,研究生官网很多学校研究生官网是可以直接查到的,比如上海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二,院校的官方公号微信搜索各大院校的官方公众号,有的学校也会po出来的还有一大部分院校是不会公布报录比信息的,这种的话有以下几种方法:一,问考上的学长学姐,虽然学校不公布,但是很多已经考上的学长学姐会知道,所以找到目标院校的学长学姐问问也是可以的二,网上在网上搜索你要考的院校的报录比,有的网站是有统计的,由于算法的不同结果可能会不一样,可以多查几个网站的信息,综合一下三,问研招办的老师,但是一定要注意态度,要诚恳有礼貌。四,找导师咨询导师一般不会知道所有院校专业的情况,但是本专业的情况一般是知道的,所以问问你要考的学校专业的报录比是可以的。

裨灶

报录比在哪查?如何查到有多少人和你报同一个专业?

学校每年都要公布招生计划,如果我们知道这个专业有多少人报名,就可以算出报录比,报录比是最能评估一个学校报考难度的指标。计划招生100人,有1000个人报考,那么报录比就是10:1,即10个人有一个人能考上。但是我所了解到的情况是,大部分学校都不会公布具体到每一个专业的报名人数。但是每年现场确认一结束,研招办就能获取到报考信息。包括每个省份有多少人报名都一清二楚,因为要根据报名人数来决这命制试题的难度。但是这一信息除研招办的工作人员之外,其他人都是不知道的,你打电话问研招办工作人员也不会说。不仅报名人数不会公布,绝大多数高校也不会公布考研真题,你能查询到的真题得益于往届的学长学姐,这都参加考试之后回忆的真题。我最后想说的就是除非你认识研招办的人,否则是查不到招名人数是多少的。不过查到了对于你这一届作用也不大,因为统计出报名人数是在现场确认结束之后,此时你已经确定了学校和专业,想改也没有机会了。认准了就努力学习吧,管他有多少人报名呢,没考上的都是陪考的,只要你考上就行了!

其神纯粹

研究生越来越难考?近10年研究生报录比汇总,看你录取概率有多大

今天有小伙伴发来私信,她说看到51考研倒计时壁纸上面的数字:134天,突然慌了···掐指一算就只剩4个多月了,那一瞬间额头像无数根针扎似的,因为自己学校还没定下来,在两所学校之间徘徊,所以内心有点慌···别慌,今天小编就从整体报录比再到院校录取比,大家可以大概估计一下自己被录取的概率有多大。2009-2018年考研人数与录取统计表接着我们再来说一说考研择校选专业的问题,如果选择过于随意,后续问题会很多,半路换专业风险也会很高。所以初期的选择要谨慎,要注意分析数据。其中报录比就是最重要的数据之一,不论你是有志于报考热门专业、985重点院校,还是想摆脱本科不好的出身,亦或是二战求胜,对报录比的掌握都是你考研路上的开山利器!如何通过报录比/复试录取比来确定学校接下来,小编想为大家再详细讲一讲关于报录比的那些事。有同学会说,其实报录比根本不重要,那些数据看上去吓人,其实都很水,比如某某学校,报考1000多人,实际录取十个左右,那这报录比确实吓人,但是实际上最终能进入复试名单的也不过几十个人,最终你的竞争对手也只剩寥寥无几。的确,报录比不能完全相信,但是起码可以知道这个学校这个专业的热度情况,给自己“复习压力”,有压力才会更有动力,你要知道自己的竞争对手有多少。除了报录比,还有一项复试录取比(复试差额比)考研的你也要会查。之前有一位二战研友问小编,她去年考了北二外的汉硕,没有过国家线,今年二战,问还敢不敢报北二外?小编跟她讲了跟多,也讲到了报录比。在这里也教目标院校没有公布报录比数据的同学,怎么查另一个重要数据——复试录取比例。我们就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硕为例,帮大家分析一下。首先到北二外研究生院官网,我们看到两份名单:复试名单&拟录取名单,这两份名单大多数的研究生招生单位都是会对外公开的。我们都知道,初试成绩出来不久,34所各院校录取分数线以及国家线就会公布,随后,各院校复试名单也会公布。也就是说哪些同学要进行第二轮的拼杀,哪些同学意味着出局或者找调剂。大家看两份名单公布的时间,3月中下旬出复试名单,四月份复试结果也就是录取名单也逐步公布。所以大家可以按照名单发布的时间,在官网上面查找,很方便。先看北二外汉硕的复试名单情况:每年都会有些同学会因为各种原因,放弃复试,然后就有了递补。小编已经看过了,下面两份递补名单中没有汉硕这个专业的,所以只看第一份名单。从公布的形式来看,北二外还是比较公开透明的,成绩等都公布了,对于考生来说定位自己的目标非常有帮助。小编数了数,进入复试的有50个人(从考生号就可以看出来,汉硕考生的考生号除后三位,前面都一致100317045300,下面只是部分截图)接下来看拟录取名单:(部分截图)同样手动数一数,录取一共45人。也就是说,从复试到录取,刷掉了5个人。小编把进入复试名单以及最终录取名单,这两份名单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发现,被刷掉的那些是谁录取的是谁都能很直观的看到,你会发现有些初试分数高出很多,但也遗憾出局。所以,在这里给大家打个预防针,现阶段,提高初试成绩是首要任务,但是初试结束,你要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才能干掉那些或许比你初试成绩占优势的同学。刚好,开头跟大家说的报录比,恰好北二外也有,我们就看看2018年汉硕的报考人数。北二外汉硕的报考热度逐年增加,小编也看了17年的复试名单,58人,也就是说北二外汉硕虽然报考人数在增多,但是进入复试的人数相对稳定,最终录取人数也很稳定,也或许说明北二外的专业课题目有一定难度,通过初试能淘汰相当一部分人。通过这几个数据,我们知道,去年北二外汉硕报考224人,进入复试50人,最终录取45人。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报考人数多,但是最终进入复试的人不多,而且进入复试基本上就能录取刷人不多,有可能是因为专业课题难。所以,小编跟这位同学说,因为你二战,而且这个专业的竞争力相对还是比较乐观的,而且手头有资料,还经历过专业课考试,知道考试类型大致怎样,还有一些认识的同学,这些都可以作为你报考的资本。如果不想冒险换学校,可以考虑再次考北二外汉硕。这整个流程大家看清楚了吧,不要总是问别人“喂,你知道这个学校好不好考呀”,自己动手搜集信息,通过对比你就知道了。知道了这些数据信息,不是说好考你就一定能稳上,轻轻松松的复习了。每一年的数据不一样,万一今年又扎堆就难说了。所以,这些数据一方面作为报考院校的指标,另一方面,也是你给自己定目标的参考。每一科目规划多少分,总分在什么样的水平才能保证自己能进复试。已经定下目标的你们也是一样的,给自己定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分数”,接下来整个备考的过程中,就朝着这个目标奋进吧!

暴脾气

21考研党:不想扎堆当炮灰?你需要会查询考研报录比!

正准备考研的同学,想必你一定不想当炮灰吧!那么,天津新东方小编建议你先了解一下“考研报录比”!说不定能成为你选择目标学校的关键,更说不定能成为你成功上岸的关键!(一)考研报录比是什么考研报录比=考研报考人数:实际录取人数举个例子,如果一所高校的考研报录比为10:1,指的是10个人报名只录取1人。所以,理论上考研报录比越高,证明这所高校越容易考上。(二)考研报录比在哪查1.目标院校官网or论坛某些高校会在其官网或者是论坛公布报录比,目标定为这些院校的同学无疑是幸运的,能省下很多查询数据的时间。比如:山东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等。2.教育辅导机构很多考研辅导机构也会收集一些高校的报录比,只不过,没那么容易拿到而已。一般情况下,只有报名了该辅导机构的课程,才能拿到这份“内部资料”。对于考试目标不明确或者基础比较差的同学,这种渠道比较合适,技能学到知识,还能拿到参考资料。(三)考研报录比查询注意事项某些高校为避免影响(削弱)考生对自己学校的报名热度,拉低分数线,不会对任何渠道公布自己的报录比。那么,这堆这些目标院校,考生应该怎么办呢?1.可以打电话给目标院校的研究生院自己想跟的导师,询问报录比,顺便还能问问导师的备考建议。切记打电话一定要在上班时间,然后要有礼貌,无论导师有没有解答你的问题,都要说谢谢哦!2.咨询目标院系的学长学姐。一般情况下,报录比每年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所以,咨询学长学姐的时候,哪怕不是当年的信息,也可以做个参考。(四)考研报录比只是一项参考考研是一场持久战,更是一场信息战。大家一定要好好利用各个信息渠道,在选择院校时,切忌盲目报考名校,要学会根据自己的实力量力而行。虽然报录比十分重要,但不推荐大家完全按照报录比来决定是否报考。

画中人

290万人吓到了?考研越来越难?看完报录比就知道你错了

今日,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拉开帷幕。据了解,今年全国考生规模达290万人,这一数字较上年增加52万,增幅达21%,创历史新高。日前,中国教育在线发布《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往届生占比达到45%,接近半数,非全日制招生纳入统考之后,往届生占比进一步扩大。数据来源:教育部在辽宁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中,往届生占比达到41%,2016年仅为34.5%,三年时间提高了6个百分点。数据来源:辽宁省教育考试院河北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中往届生占比43%,在2016年往届生的占比还仅为32%,三年时间幅度增加了11个百分点。数据来源:河北省教育考试院研究生报录比降低虽然报名人数大幅增长,但研究生报录比整体呈下降趋势,也就是竞争难度并没有增加。其中2009年报名人数的下滑、但招生数量继续增长,导致报录比降至2.8:1,随后几年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报录比有所上升,到2013年达到3.3:1。在2017年非全日制纳入统考,考生数量大幅增加,报名数量达到212万人,录取72万,报录比再次降到3:0以下,达到2.9:1数据来源:教育部就业依然是读研首要动机根据考研动机调查显示,考生在报考研究生时,首要动机为就业压力大,提高就业竞争力,占比36%;其次是继续深造,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占比21%;第三是为了获得学历、学位证书,占比17%。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而在对于考研回报预期的调查上,对于读研之后是否可以达成预期目标,68%的考生认为有一定帮助,但不能保证实现,仅有31%的人认为可以实现预期目标。随着研究生报名人数的增长,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考生对于投入回报的预期变得理性。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赴美留学申请量再次负增长在2011年以前,赴美读研的申请量增长率在不断攀升,但随后几年,申请量开始趋向于负增长,说明赴美读研的高速增长期结束,出国读研的热度大幅下降。下图可以看到,自2012年之后,赴美读研申请量除2015-2016学年小幅回升以外,2016-2017学年再次负增长。数据来源:美国研究生委员会注:本文图表均由中国教育在线制作,转载或使用请注明来源!

使民心亲

研究生录取率为30%,这几年有什么变化?如何看待报录比?

文|冷丝栏目|2020年考研根据教育部官网统计的数据,以及由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事业统计公报》,我们可以推算出,近几年,国内硕士研究生的录取比例约为30%。当然,冷丝提醒一下,该录取率包含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入学人数。很多考研学子和家长有两个重要的疑问:如何看待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报录比?又该如何正确评价考研动机和最终结果?第一个问题:如何看待录取比例,即报录比?目前有很多关于考研方面的报录比数据,这些数据倒也算是权威的,但有多大的意义呢?这是近几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和录取比例(全日制):冷丝帮助大家计算了一下,录取率在30%上下,这个比例不高也不低。很多人看到2019年考研人数急剧上升这一态势,就有点担忧:2020年考研,人数是否还会大幅上升?报录比又会呈现什么样的状况呢?报名人数有可能会再次上升,但是,冷丝依旧认为,不必担忧。冷丝觉得,这些报录比的数据有些参考意义,但不要太在意,因为报考研究生的人们背景差别是很大的,不同背景的人们考研的难度肯定是不一样的,一个名校的同学报考自己并不热门的本专业,和一个以同等学力报考名校热门专业的同学的难度可谓天壤之别。下面这幅表格是1995年到2001年的考研数据:由这张表格照样可以看出,这些录取的数据与近几年的数据差异并不是很大,这说明,考研扩招的进展其实是很缓慢的,每年的增长幅度并不大。所以,冷丝劝你,不要太过于在意所谓的录取率。还需要注意的是,对不同背景同学更细致的报考比例无法统计,比如:热门专业的报考比例,一般和冷门专业的录取比例;应届本科生的报考比例,往届本科生的录取比例,同等学力的录取比例;一流学校同学的录取比例,一般学校同学的录取比例;在大城市信息比较充分同学的报考比例,在中小城市信息相对较少同学的录取比例;理工类的录取比例,文科的录取比例;报考本专业的录取比例,转专业报考的录取比例等等。上述数据才是有参考价值的数据,它们的比例又有多少呢?目前还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甚至男生的录取比例,女生的录取比例等,目前也有一些这方面的统计数据,确实值得我们参考,但也不要太在意,意义不大。因此,我们对这些对总的硕士研究生报考比例,只需当作大致的背景了解一下即可,没有必要太在意。即使统计出了这样细致的比例又有作用吗?好像也不大。比如,很多考研学子曾经有这种感觉:毕业班的同学一开始几乎80%的人都有考研的想法,但最后只有一半报了名,报名之后真正上了考场的人又出现了较大的变化。这种感觉和实际统计数字并不一定相符合,报名人中有一半没有上考场,上了考场的又有一半没有考完试等等,一切都有可能发生。而那些认真准备,并坚持考完所有科目的同学,差不多都能考取。当然这没有确切的统计,只是根据很多同学的感觉做出的判断。第二个问题:如何看待考研和考研的结果?冷丝认为,无论如何,考研是个不错的让人提升的“阶梯”。本科以及以下学历的同学往往和本科生比较时有自卑的情绪,实际找工作时往往感到受歧视,而考上研之后,这个差距就消失了。因为,拿到了硕士学历,没有必要担心大专的学历是否有考上研的可能,很多例子都证明了它的现实性。普通学校的同学往往羡慕北大清华等一流学校的同学,考上这些学校的研究生就可以圆自己高考时没有实现的梦,因为,考研相对高考来说,难度还是要小多了。高考时,每个省区才分到那么可怜的几个名额,考研时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了。一流的学校的毕业生很多留学或者找到了不错的工作,正好空出了研究生的位置——让过去高考成绩不如意的同学来报考。普通学校的资历留学时难以让对方相信你的实力,考上一流学校的研究生后,终于有了充足的底气申请世界顶尖大学的奖学金。不用多介绍,考研成功,这毕竟能够带来诸多看得见的好处。以上种种情形说明,这几年考研报录比有一些变化,但是录取率变化不大,表现稳定。同时,冷丝也认为,考研是个不错的梯子,借助它我们可以到不同的高度。因此,有考研志向的同学,你尽管报考吧!不要想太多!

逛巴黎

从19考研报考数据看,这些院校最热门,报录比高达10比1!

19考研复试、调剂录取结果陆续公布,对于20考研的同学来说一定要把握考研“信息潮”,这段时间各大高校陆续公布复试名单、调剂缺额情况、录取名单等等,并且有些有公示期,过了公示期就不能查看,20考研的同学们要注意。有人说,19考研真的是选择大于努力的一年。今年的“战况”确实比往年都要激烈,20考研的同学也都感受到了无形的压力。但是还有一句话:做一个好的选择,也是努力的一部分。希望20考研的同学选择学校时一定要多方面搜集信息,慎重选择。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部分目前公布2019报考人数的院校,看看哪些是报考“重灾区”.复旦大学:报考人数接近2.8万人;南京大学:报考人数2.7万人,比去年增加37%;厦门大学:报考人数26760名,较去年增加了2876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报考24000人,统考录取2400人,报录比达到10:1。华南理工大学:报考人数19390人,较2018年增长20.5%,;云南大学:报考人数19390人,比上一年度增加4360人,增幅为29%;中国传媒大学:报考人数19166人,比去年增长25.8%;南开大学:报考人数19157人,较上年度增长18.6%;西安交通大学:报考人数18492人,较去年增加5415人,增幅超过40%。上海师范大学:报考人数13039人,其中教育学院报考人数最多达到4737人,应用心理报考人数最多达到787人,小学教育报考503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469人,课程与教学论报考438人;中央财经大学:报考人数12699人。南昌大学:报考人数12681名,报考人数最多的是公共管理专业,考生数达到824人;山东师范大学:报考人数11932人,相比于2018年10258人,增加1674人,同比增长16.32%。;华北电力大学:报考人数10974人,较去年增加了1295人,增幅在13% ;西北大学:报考人数10494人。江苏大学:报考人数10232人,从报考各学科门类的考生数来看,工学类、医学类、管理类的报考人数最多,分别为4875人(47.7%)、1711人(16.7%)和1561人(15.3%);广东工业大学:报考人数10131人,同比大幅增加60%;西北师范大学:报考人数9965人,学科教学(英语)报考687人,应用心理(专硕)报考485人,学科教学(语文)报考450人,持续成为报考热门专业。中央民族大学:报考人数9557人,比2018年增加2631人;中国农业大学:报考人数9043人;西安理工大学:报考人数7474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报考人数6701人;北京林业大学:报考人数6624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报考人数6506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报考人数5101名;重庆工商大学:报考人数3838人;山东理工大学:报考人数3862人;东北农业大学:报考人数3800人;青岛科技大学:报考人数3725人;浙江财经大学:报考人数3707人,会计、金融、工商管理、金融学等4个专业报考人数达2029人,占报考总人数的55%,持续成为报考热门专业。;陕西科技大学:报考人数2430人;西南科技大学:报考人数2244名。就目前发布的数据来看,复旦大学大学报考人数将近2.8万,南京大学报考人数2.7万,厦门大学报考人数26760人,同样将近2.7万。其中:复旦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拟招生人数6300名左右(含推免生),推免人数2000人左右,统考生报录比将近7:1;南京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拟招生人数5400人左右,推免录取2000人,统考生报录比将近8:1;厦门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拟招生人数5000 名左右(含统考生、推免生和专项计划研究生),推免人数大约1300人,统考生报录比大于7:1。以上院校只是已知的数据,还有很多“重灾区”没有公布数据,比如北京、上海地区的一些院校,其他34所自主划线院校等,报考人数过万的很多。就拿四川大学来说,有同学告诉小编说今年四川大学是全国报考人数最多的大学,根据分数线情况来看,川大各个专业分数线大幅上涨:今年云南大学总报考人数近两万,报考人数增幅达到29%,相比18年增加4360人,然而招生计划仅增加200人,拟招生人数3500人,19年招生计划增加200人。“以后不要问我哪个学校是冷门”,考研人听了心碎了一地~根据研友提供数据:复旦大学金融410分排名70名;浙大金融400分以上105人;东大单控400分以上112人;浙大2名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422高分同学复试刷。看着这些让人喘不过气的数据,考研人数这么多,那我们该怎么选择院校呢?要不要当“铁头娃”挤热门院校?考研“重灾区”报考热门院校当然是因为院校的实力够强,不是985、211就是双一流。如果你是特别想要考这个院校,即使是二战三战也要考这个院校,那么就勇敢的向前冲,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只想考上研,有硕士学历就行,那就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好好考虑清楚。我们要在这些因素之间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根据自身实力选报合适的院校,找到自己院校的最优解。比如省内口碑较好,当地认可度较高,易于就业的学校也可以考虑,毕竟好多人还是要工作的。所以,择校这件事别人只能给你建议,最终要报考什么院校还是要靠你自己来选择。当然,每年带的学生也有一些是专升本考研考上名校的,本科双非考上985、211的也大有人在。其实考研的真实难度,也在于大家是否能踏实下来拼一把,你努力的程度和努力的效率决定了你考研的最后结果。借用一位研友的话:我既然已经在考研这潭深水里,要么等死,要么拼命往前游,为了我一年的努力不白费,我必须要拼!

仔仔细细

现在想考研难度有多大?看近年考研国家线趋势+录取率就知道了

现在想考研难度有多大?看历年考研国家线趋势和录取率就知道了!下面,就让天津新东方小编来为大家简单的分析一下吧!历年考研国家线趋势分析(1)考研英语2020年考研英语的大纲早就已经公布,变化不大,仅仅是新增了30多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地区的名称。从大纲上分析,大作文和英语二是没有差别的,不过是历年考察的侧重点不通。考研英语(一)历年的大作文都是考的漫画题,没有考过图表或者现象分析。对比19年和18年的考题,我们不难发现:考研英语国家线持平,试卷难度不变,其中阅读理解A节比18年要难,小作文比18年简单,大作文则更难,整体难度持平。天津新东方小编觉得,近一年来的热门话题:国际文化交流、文化之间的理解、沟通类话题有可能会在作文考题中有所体现。(2)考研数学对考研数学(一)来说,19年和18年难度上持平,而数学一二三难度有所分化。如果分析考研数学国家线的时候按照“奇数年较高,偶数年较低”的趋势来分析,那么20年则会相对难一些。对此,天津新东方小编的观点是:从往年数据来看,考研数学一二三在2020考研中难度会有所增大,但不必担心会难出天际,毕竟还是要保证每年的录取名额的。(3)考研政治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历年考研政治的平均分基本在56-59分之间,人数最多的区间为60-70分。且从已经发布的大纲上来看,只是做了微调,难度应该不会上升。天津新东方小编认为,那些觉得考研政治题目很难的同学,大多是“摔倒”在了大题热点上。所以,小编建议大家多关心时政,再把知识点基本都掌握了,沉着应对考试即可。历年考研国家线录取率分析根据网络上的信息显示(未经证实),2019虽然考研人数大量增加,但录取人数仅仅只有70万,报录比为4.1:1,竞争激烈。但天津新东方小编认为:虽然历年考研国家线有上涨的趋势,但各个大学为了将自己研究生人数的名额占满,一般都会选择调剂一些大学生进入到这些专业。所以,当你的考研分数刚好在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左右的话,小编建议同学们选择调剂。

名溢乎暴

2019考研结束,看看历年的报录比,你觉得能考上吗?

昨天,除了部分超过3小时的科目,2019年研究生招生考试基本结束,辛苦了一年的考生们该好好的休息一下了,一般初试成绩在3月左右出来。这次大家考得怎么样呢?听说今年政治难度还可以,数学还是比较难,英语不容易,除了试卷本身的难易程度,我们来看下全国研究生招生报录比的变化。上表是近些年全国研究生考试的报录比情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1)考研报名人数连创新高历年考研报名的人数总体是呈现上升趋势的,但在某些年份也出现了回调,比如2008年、2014年和2015年,这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就业因素有很大关系。在其他年份,基本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在继2005年考研报考人数首次突破100万后,2017年考研报考人数突破200万,2019年更是突破290万,直逼300万大关。(2)录取人数逐年增加2002年全国研究生录取人数仅为16.4万,在各高校研究生不断扩招的形势下,到2015年录取人数超过63万。2017年在职研究生首次纳入全国统考后,录取人数达到了惊人的80.6万,其中,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为72万人,博士招生为8.6万人。在国家“双一流”战略启动后,国内很多顶尖大学压缩本科招生规模,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预计2019年一流大学的研究生招生人数会增加。(3)报录比总体呈下降趋势虽然考研的报名人数增加了,但是我国各个高校的招生人数也增加了,总体来说报录比是下降的,2002年,我国考研报录比是3.8:1,到2017年报录比是2.49:1,下降很多,因此说考研的难度是逐年降低的,但是这个难度是整体来看,在某些热门专业由于报考的人数更多,可能更难了,比如管理、金融、计算机等热门专业。受各方面原因的影响,如今的考研如同高考一样,受到大学生的格外重视,成为常态,最后希望大家都有一个好成绩!

第二号

这些专业的考研录取率达40:1,看看有没你的专业

当前,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各个大学的开学时间都推迟了,部分高校已经开始了线上授课,比如清华大学就是按计划如期开课,此外还有部分大学生们可能还要再过几天才能"上课",比如上海的各类大学等。根据目前最新的消息来看,现在已经有2个省的考研成绩公布了,分别是辽宁省和甘肃省。而全国的其它省份的考研成绩也正在公布的路上,估计接下的几天时间会有密集发布,比如湖南2020考研成绩查询时间是2月20日上午10点,广东2020考研成绩查询时间是2月20日下午5点,此外青海、山东和重庆也都是在2月20号开始查询,河南2020考研成绩查询时间是2月21日起。在这小编先预祝你心想事成啊。看来大部分的省份的考研成绩都是在2月20日以后公布,我们综合2019年和2018年的这两年考研数据,发现有的专业,它的考研录取率非常高,竟然达到40:1,比如经济学类和管理类等。一、经济学类经济学类每年的考研竞争压力都是非常激烈,而且这几年的热度也是一直冷却不了,这想这是因为它的良好的就业状况和优厚的薪酬。不仅仅如此,经济学类的高考录取分数也是比其它专业要高得多。而这几所院校,则是每年的热门报考院校,名单如下: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二、管理学类管理类学每年的的竞争压力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的跨专业考生比较多。相对其它的专业,管理学类的跨专业考研受限比较少,门槛也不高,至于最后的竞争压力,也是可想而知。 硕士文凭的管理学类的就业前景相比本科是要好很多,几乎可以称为“万金油”专业。热门报考院校有: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三、法学类本科的法学类专业就业竞争很大,因为近年来法学毕业生很多,是有种供大于求的现象存在。所以好多一部分本科生就选择考研。法学类硕士生,毕业后可以去报考公务员,律师事务所等,当然报考的热门院校有“五院四系”。五院:中国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华东政法学院 、 西北政法大学,四系:北京大学法律系 、 人民大学法律系 、 武汉大学法律系 、吉林大学法律系。四、语言类语言类专业,尤其是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压力不低于法学类,所以相当一部分的毕业生都是直接选择考研,所以竞争压力可想而知。相比英语专业,小语种的就业状况要好很多。而来自这些院校的毕业生会更受欢迎,所以考研的压力也更大一些: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北京语言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