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考研人数将突破300万人,其实,大家也不用太过于紧张!哥斯拉

2020考研人数将突破300万人,其实,大家也不用太过于紧张!

研招网官网公开了最近5年研究生报考人数的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最近5年内,研究生报考人数从2015年的165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290万人。预计2020年突破300万人,也就是说,短短5年后,考研人数就翻了一番。来自研招网官网而2018年到2019年的报考人数增长速度也是最快的一年,由2018年的238万人到2019年的290万人,增涨了52万人,涨幅达到21.8%。其中增幅最近几年最大的主要原因有4个:除了本科毕业生增加、就业压力大以外,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那就是从2017年开始纳入全国统考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因为,这就会意味着,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会越来越高,这也会吸引很多人来报考。其次,研究生扩招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因为最近几年,不光本科生扩招,研究生则同样在扩招,并且博士研究生也有扩招的趋势。最后,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岗位相对2018年缩招将近一半,也是导致毕业生向考研倾斜的一个很大因素。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很多准备报考研究生的同学一想到2020年报考人数将会突破300万,心想,这会不会是考研严冬的到来呢?竞争会不会更加激烈?压力会不会更大呢?我们先看一组国家公开的考研报名与录取数据吧。2015年报考人数165万人,最后的录取人数57万人,录取比为2.9:12016年报考人数177万人,最后的录取人数59万人,录取比为3.0:12017年报考人数201万人,最后的录取人数72万人,录取比为2.9:12019年报考人数290万人,最后录取人数为将近70多万人,录取比接近4:1,也是2005年以来最低的一年。从以上数据来分析,考研的录取比,最近几年都稳定在3:1,也就是说,差不多3个人里面有一个可以考上研究生。但是,由于2019年报考人数激增,虽然研究生也在扩招,却远不及报考人数增加的快,所以录取比稍差一些。也就是说,如果2020年的报考人数如果像2019年那样激增的话,那么,就意味着,竞争将会很大,录取比能够回到3:1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大家也不用太担心,太紧张,因为大家都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每年的研究生报考人数≠实际考研人数,也就是有一部分人会“弃考”。因为,会有一部分人只报名,却不参加考试,就拿我当年的考研情况来说,同一个单位考研报名的时候,大家全部报了名,大概有5个人,但是,最后考研时,真的去参加考研的同学却只有2个人,学校里面也有这种情况,报名了但是又找到工作了。虽然,一个单位不代表代表性,也不具有统计价值,但是,可以说明,考研“弃考”现象每年都会存在,并且还不少。因为,即使有人没有直接“弃考”,去参加了考试,但是,就拿一个考场的情况来说,可能第一场政治考试时没有人缺考,但是,等考完数学以后,再到第二天考专业课,逐渐考场上就会有空的位子出来了,这也有一部分同学。这些同学其实是不会构成竞争力的,因为,他们基本上很早就放弃了考研,所以,真正有竞争力的同学,肯定不等于考研报名人数。所以说,虽然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随着高校研究生扩招以及越来越步入正轨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压力其实不会如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大,所以,完全没有必要紧张。当然,热门院校的竞争依旧非常大。所以,今后考研可能尽量避开热门院校,增加被录取的几率,减少竞争压力,也是一个小策略。总之,考研压力年年有,也阻挡不了大家报考的热情,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好好复习,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充分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感谢您的阅读,文章有用,可以随意转发收藏!

振鷺

教育部表示,2020年预计研究生扩招18.9万人,专业解读来啦!

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表示,今年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的规模同比比去年预计增加18.9万,同时扩大普通高校专升本的规模,同比争取增加32.2万人。将主要投放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的领域,其中研究生计划增量,将重点投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并且以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专硕为主。预计研究生扩招18.9万人这个规模,相比于2019年研究生招生人数83万人多了大约五分之一。主要是为了缓解今年应届毕业生人数达到874万人,再加上受到疫情影响导致的企业困境,双重因素所造成的严峻就业形势。虽然18.9万人加上32.2万人对于874万人来说并不多,但这也是为了缓解今年就业形势所打出的组合拳之一。不过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增长,可谓有人欢喜有人愁。1、对于2020界考研生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相比于2019届报名人数比录取人数的3.49:1,今年报名人数比录取人数约为3.34:1。可以说2020年考研容易了一点,对于那些想成功上岸的考生来说确实是一件喜事。2、根据2020年考生反馈来看,数学,英语两门学科比去年略难一点,再加上今天招生人数增加,今年的国家线或许会下降一点(不会太多,仅仅是个人猜测)。由于扩招人数偏向中国中西部和东北部地区,且倾向于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所以对于符合这两点要求的考生来说更是一件喜事。3、对于一些专业的考生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对于考研的一些热门,如法律类、财经类等专业是否也扩招,扩招多少,我们现在不得而知,所以对于那些最后自己报考的专业没有扩招的考生来说,考研难度依旧没有下降,反而可能上升,对于这些考生来说或许是一件忧事。4、对于本科生来说,就业压力持续加大,学历没有别人高,这个致命性弱点在应聘时显现得会越来越明显。有些企业的岗位明明不需要研究生,本科生足够了,但是很多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明文要求最低硕士毕业。而且越来越多的人想去考研,导致错过或者没有太多精力去准备秋招,从而错过的一些好的就业机会,这对本科生来说是一件忧事。5、对于那些家庭条件不好的毕业生来说是一件不公平的事。大学毕业后父母年龄应该在50岁左右,父母供养孩子上完大学就已经很吃力,再加上研究生花费比大学更高(有些学校会有很大的补助)(整体上专硕比学硕花费更高),父母的力不从心,孩子即使想去考研,但现实情况没有办法,只能去找工作。研究生扩招,让更多的考生有了更高的学历,但家庭条件不好的毕业生又怎么办呢?6、对于现在已经是研究生或者成绩特别好的同学来说也是不公平的。本来可以将起跑线拉开,这回又来到了同一条起跑线。而且招生人数涨上来就很难降下去,研究生总数会越来越多,即便考上了研究生,就业也会越来越成问题。其次很多研究生希望去好的公司,这就造成了扎堆现象,要想站得稳就必须有过人的能力或者继续深造。最后祝愿考生们都能考上理想的学校,做最好的自己!

名溢乎暴

2020年考研人数预估340万?其中200多万成炮灰!考研到底值不值?

12月份对于不少大四学生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月份,因为全国每年12月份都会有研究生入学考试!现在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2020年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同样是800多万,给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找到一份好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所以不少学生都希望通过考研来提升学历,从而提高自身的含金量和找工作的成功率!不过,考研很容易吗?其实现在考研也不像大家想的那么简单了,拿2019年考研为例,参加研究生考试的人数300万左右,其中能够被成功录取的只有几十万,200多万考生都成了考研的炮灰。而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官方统计还没出来,但是根据部分机构反馈的数据,今年考研人数预估是340万左右,比去年增加了几十万。但是,考研报名人数是多了,可是录取的人数增加却不明显,今年仍然有200多万人会成为考研的炮灰。既然考研的难度这么大,为什么最近几年考研人数急剧上升,花费时间和经历去考研,最后却被淘汰,考研到底值不值得?其实从长远的来看,考研真的是值得!首先,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学历就越来越贬值。十几年前大专还是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本科毕业就是稀有物,可是你看看现在,专科毕业生工作难找,本科生也满大街都是,可以预见,未来硕士研究生的数量比例也会像今天本科生一样,考研是大势所趋。其次,通过对往年毕业生就业率和工资待遇的调查,研究生学历确实更有优势,平均工资水平确实高于本科生!所以考研在就业中的优势很明显,读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既然考研能够达到这个目的,那么就绝对值得!不少学生考研的愿望如此强烈,目的也就是为了能够有一个更高的起点。最后,希望考生们能够不被考研吓到,过去每年考研那一天,都有不少同学因为害怕失败而放弃研究生考试。其实研究生考试和高考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因为除了笔试以外,还有面试,过去就有很多笔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面试中成绩优异被录取!大四考研,没有那么多的顾虑和干扰因素,是最好的时间,你觉得呢?你觉得考研值不值?你会坚持到最后吗?欢迎留言讨论

二十念

官方:2020年研究生录取人数达111.4万人!

很多人都通过考上研究生改变了自己未来人生的发展方向,甚至改变了自己整个人生的命运,这是都可能会实现的,因为我们的学历越高,平台越高,平台越高的话,我们掌握的资源以及领略的知识深度就会越深,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得到研究生三年的洗礼的话,那么对于我们无论是升学还是工作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经历。今日官方数据通报了,2020年的研究生录取人数。2020年由于以前的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都是大部分的学科专业都进行了扩招,特别是对于医学类和工学类的硕士研究生的扩招的力度最为重要,有很多同学们今年都是刚刚过了国家线,并没有考很高的分数,但是也顺利的上岸了,国家重点扶持的专业,像光学工程和医学每年报考的人数并不是特别多,也是国家未来发展方向所需要的人才,所以对这些专业都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扩招。今年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达到了111.4万,对于这个数据,我们是非常震惊的,我们知道在2019年的时候研究生的报告人数达到了290万,而招收录取的人数只有70几万,这个比例达到了4:1的录取率。这也是令很多人都是惊慌失措的,但是2020年的研究生录取分数竟然达到了111.4万的人数,这个数字无疑是令很多人都非常吃惊,我们想着今年的扩招人数最多能有100万左右,这也是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扩招对于同学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一个措施,为了应对全国社会的整体性的发展,以及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而选择的适当性的扩招人数,是我们有个很好的渠道和平台能够继续深造下去,身为中国的学生是非常幸福的,在国家的庇佑下,潜心的学习专业知识,为将来报效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各位同学们能够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不孚众望。或许未来研究生的学历成为普遍性,但是依然是存在很大的竞争力,我们要知道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所以如果我们想要成功上岸的话,一定要倍加努力。

骆驼草

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340万人,但不用太紧张,主要基于这3个原因!

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是最近讨论比较多的一个热门话题,讨论从报名前几个月就已经开始,只因为,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首次突破300万大关。那么,究竟是超过300万多少呢?现在看来,应该是在340万左右,没有超过350万人。来自兰州交大官网信息那么,即使报名人数没有突破350万人,但是,面对比2019年多出的50万人,也令不少2020年考研的同学紧张不安,那么,我们究竟有没有必要紧张呢?其实,我们真的没有必要太过于紧张,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原因一:340万报名考生中,非全日制研究生占了不少人数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从2017年之后才诞生的,在2017年之前,是叫做在职研究生,在那个时候,它与全日制研究生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两者报名、考试、录取都是互相独立进行的。但是,自2017年以后,将其划入全国统考,就与全日制研究生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它们一起报名、一起考试、统一划线、统一录取。所以说,这对整个考研还是有不小的影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特点,那就是,从2017年以后,研究生报考人数增长很快,特别是2018年到2019年,增长率达21%,其实,这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并入统考是有一定关系的。也就是说,今年的340万考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在职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同学,并且还主要集中在管理类专业(不招生应届生)。这部分人,理论上来说,不会与报考全日制研究生的同学构成竞争,具体人数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以估计下,假如有50万人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那么,报考全日制研究生的同学就还剩下290万人,是不是瞬间轻松了不少呢?原因二:每年研究生考试的“弃考率”都不低大家不要只看报名总人数,其实,每年研究生考试的弃考率都不低,根据新东方考研官微消息显示。据统计考研每年的“弃考率”高达10%-20%也就是说,在这340万报名人数中,可能有34万到68万人会弃考。其实,对于这个数据,个人还是比较认可的,因为,参加过研究生考试的同学都知道,随着考试的推进,特别是在考完数学以后,看着考场上逐渐多出来的空座位就知道,确实有不少同学压根不能坚持到考完最后一门考试。所以说,即使有同学去参加了考试,但是,也有中途放弃的,主要就是因为自己复习不够充分,在考完数学以后,已经感觉没有任何希望了,也就不会去参加后面的考试。所以说,如果在340万人中减去50万(估计数据)非全日制,再减去弃考的50万(估计数据),那么,真正与你构成竞争的只有240万人。所以说,这样算下来,真正与我们竞争的同学真的不多,也就没有必要太紧张了。原因三:考研录取率比较稳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虽然考研报名人数一年多于一年,但是,考研录取率一般都比较稳定,基本上都在30%左右,也就是说,每年的研究生招生人数都会有所增加。也就是大家所说的“研究生扩招”,所以说,基于这一原因,考生也没必要太过于担心。综上三个原因,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被340万人这个数字吓到,因为,我们的竞争对手永远只有我们自己,如果你没有放弃自己,在考研最后一个月还在坚持按部就班地复习,并且最后也坚持考完了每一门考试。那么,你就是成功的,就应该为自己点赞!最后,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充分利用好最后这30天,不骄不躁,踏踏实实复习,将时间用在自己最薄弱的科目上,因为,只有所有科目过线才有机会被录取。祝每一位考生都考研成功,考入心仪的大学!感谢您的阅读,希望看完这篇文章的你,紧张的心情能够有所缓解。喜欢这篇文章,就顺手点个赞,分享给更多的人!

恐怖湖

2020年考研报名今天正式开始,今年报名人数预计突破330万人!

根据据教育部今年发布的《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安排,2020年研究生考试网上正式报名时间为2019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今年研究生考试的时间为12月21日至12月22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距今也仅有两月多,对于准备的同学来说,是时候废寝忘食了。报名要趁早,不要等到结束的时候再去报名,那样留下选择的时间太少,早点报名后面还可以改主意,让自己留有余地。在9月24日的预报名中,预报名第一天由于大量的人数挤入系统,导致研招网当时崩了,也说明了今年报考人数依然会高居不下。2017年,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大概为200万人,2018年有238万人报名,2019年更是达到290万人,按照这个趋势来看,2020年研究生报名人数会突破330万人!另外,对于往届的来说,有一些省份报名报晚了,相近的考场都会没有位置了,只有选择其他地方的考场,这就很不划算了。大量毕业生拥挤考研实际上也是当今社会的一种反应。外在的因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社会对学历要求的提高,许多企业招人都是优先招收硕士、博士,稍微偏向研发或者一些大专院校现在都要求博士了,就业市场中对学历要求的提升是促使众多本科毕业生读研的动力之一。二是就业的压力,去年和今年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尤其是2020届毕业生面临着更为严重的就业压力,中美贸易战对经济环境实际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各大公司招人数量就可以看出,比如华为,今年招聘总人数就缩水不少。就业的严峻形势使得读研成为了一种很值得的选择。内在因素也有,包括自我提升的需要,很多人确实想要搞科研,这样读研、读博就是必须的。很多人讨论考研究竟值不值得?作为过来人,我说那肯定是值得的,只有研究生期间才会学习到怎么做研究,对一些问题也可以进行专题研究,无论是从自我提升还是学历提升来说都是有用的。此外,考研还有一种现象就是都希望考名校。我也觉得这是很正常的追求,人人都希望读好的大学。纵使本科没有考上好的大学,那研究生也要去读一个好大学。虽然就业的时候,很多单位还是会看第一学历,但是第二学历是个好大学可以弥补很多的东西了,至少可以弥补曾经的遗憾。为了梦想,拼了!

墨箓

2020年考研人数将破320万,甚至可达350万?你怎么看?

今天,小编看到一个信息,一位知名的考研老师说了一句话:2020年的全国考研人数预计可达320万,甚至可达350万。对于参加过17、18年全国研究生考试的小编来说,看到这个消息感触颇多,毕竟自己和身边的朋友大多都经历过考研,有遗憾也有收获,虽然已经过去一整年了,但还是有些话想要说,希望和参加2020年的考生共勉。一、2020年考研人数将破320万?对于这样的预估,小编想说数据毫无事实依据(没有报名,谁敢这样说),但就近几年考研报名情况来看,考研人数突破320万却又显得轻而易举。2017年,全国考研人数在201万左右;2018年,全国考研人数在238万左右;2019年,全国考研人数为290万左右;如果按照前几年考研人数的增长率,2020年考研人数突破320万,甚至达到350万都是有可能的。二、是什么导致了考研人数的暴增?首先从外部环境来看,2019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高达834万,但与此对应的就业市场却竞争激烈,一些知名企业、毕业生理想的就业公司纷纷减少了人员招聘,甚至裁减员工,就业形势异常残酷,这就导致了一些公司的中底层员工、刚毕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安稳的工作已不再是年轻人的必选项,相反,自由职业者、慢就业者越来越多,并会在空闲时间将考研、考公、考编等考试作为试探性应试,无疑考研是最容易,也是相对具有含金量的选择。三、人数的暴涨的同时,是不是意味着考研难度的增加?很多的考生都认为:考研人数增加的同时,考研难度也会相应增加。其实不然,作为过来人,小编想说:虽然考研人数在增加,但不意味着你的考研难度会上升,考研难度只是相对的。首先,考研人数的增加与2016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统考息息相关,随着非全日制研究生含金量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往届生将考研作为一个选择项,这就意味着虽然考研总的人数增加了,但增加的主体却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或者是有家庭、有事业的在职人员。其次,考研难度的差异只是局限于你所报考院校的那个专业,你也只是与你报考同学校、同专业的人竞争,与全国研究生报名人数没有直接的关系。以小编2018年研究生考试报考专业来看,虽然2017年201万报名人数,2018年238万报名人数,但小编所考专业全国报考人数并没有显著的变化,每年基本维持在25人左右,当然招生人数也没有变化。最后,人们口中所说的考研难,很大程度上只是特指考研院校是985、211工程大学的考研难,尤其是占大半考研人数的普通大学毕业生想要考985、211工程研究生的考研难。相对而言,考一所普通大学的考研生还是相对容易的。以小编身边的例子来说,有两个同学同考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都是二战生,结果双双落榜;而另一个同学选择了云南大学,一战上岸。这也正是那么多的学长学姐在经验教程中说:考研并不只是拼实力,有时候选择比实力更加的重要。综上,考研一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然也不是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关键是你如何看待它。有人说:考研成功率最高的阶梯规则是二本考生考一本研究生,一本考生考211工程大学研究生,211工程大学考生考985工程大学研究生。对于这样的说法,你是否赞同呢?

纯爱谱

2020考研将开启地狱模式,报名人数预计超350万,八成将被淘汰

考研人数激增52万,最终报考人数达到290万,这是2019年考研人的一个噩梦。然而对于2020年的考研人来说,他们的噩梦会更加可怕,因为从各方信息来看,2020年的考研人数或将超过350万人,而他们之中的80%将被淘汰。所以对于2020年考研的人来说,这是一场比高考还可怕的“战斗”,只要“战斗”不结束,他们就会一直生活在考研的压力之中。超350万人报名考研,而报录比却仅有4:1,淘汰人数预计超过260万人,这也预示着2020年考研将真正地开启地狱模式。那么这些将经历地狱模式的考研人都来源于哪呢?据往年的考研人群来看,即将参加2020年考研的人群主要有以下3类。其中第一类就是2020年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他们也是2020年考研人群中人数最多的。而他们之所以选择考研,有些是因为要实现自己的科研梦,所以选择继续考研深造;有些是因为要增加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所以选择继续考研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有些是因为要逃避即将到来的就业,所以选择考研作为逃避就业的途径,而这种类型的考研又被成为“逃避式考研”。因为有大量“逃避式考研”学生的存在,所以在2020年的考研“战斗”中,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也将是被淘汰最多的。第二类参加2020年考研人数较多的人群是二战,甚或是三战、四战考研的大学毕业生。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相比,二战或三战四战考研的他们,承受的考研压力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为他们已经经历过一次以上的考研失败,所以他们更明白考研的困难,而且他们本身已经没有了退路,所以更会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考研机会。但是命运并不会眷恋“破釜沉舟”的人,因为它只会青睐能力更强的人,所以项羽最终自刎在了乌江。所以小梦在这里提醒所有参加2020年考研的二战三战四战的考生中,一定不要盲目的瞎复习,因为有规划有计划地复习才会获得命运的青睐。第三类参加2020年考研的人群是社会考生。一般来说,参加考研的社会考生目的性更明确,他们参加考研的目的就是想要提升自己的能力,改善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因为目的性更明确,所以他们参加考研也是有规划有计划的,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难处,那就是他们与书本知识脱节比较严重,所以复习起来也比第一类和第二类考生更困难。但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所以社会类考生一定不要自暴自弃,半途而废,因为只要肯努力,就有成功的机会。哪怕我们底子比别人弱,但只要肯为此下一番功夫,就有成功的机会,君不见陪女儿考研的大妈都考研成功了吗。虽然说只要肯努力就有考研成功的机会,但是做任何事都不可能会百分之百成功,所以我们也一定要理性地看待考研失败。尤其是在2020年考研这件事情上,因为考研录取的人数是固定的,也注定要有200多万人考研失败。所以失败并不可怕,而真正可怕的是不敢面对失败,不敢在失败之后再来一次。所以对于地狱级别的2020年考研,你如何看呢?欢迎留言讨论!

接也

2020考研,报名人数即将突破300万!背后原因令人心酸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整体国民素质得到了大幅提高,但是本科学历的含金量却出现了“缩水”的现象。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人纷纷走上了考研的道路。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290万人,创下了近些年来的又一新高,考研的难度也随之增加不少。据某教育机构预计,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将会进一步增加,甚至会突破300万大关,达到330万人之多。为何近年来考研报名人数变得越来越多?背后的原因非常现实,也令人心酸。本科毕业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只能被迫走上考研之路在大学时期,很多同学其实并没有过考研的想法,而是想要等到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直接就业。但当他们毕业后,进入就业市场时,却发现他们很难找到与自己的预期相符的工作。对于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来说,那些他们看得上的工作,往往都要经过层层选拔,或者需要具备硕士学历,而那些一般的工作,待遇比较低,大家还都不愿意去。这种情况下,大学毕业生由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只能被迫走上考研之路,以提高自己学历的方式,来增加自己在职场中的竞争力。大学毕业后不想去就业,想要走科研道路,必须读研深造对于理工科的同学来说,如果大家毕业后想要走科研道路的话,仅仅具有本科学历是远远不够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必须选择读研深造的这条路。而且对于大多数理工科的同学来说,如果大家真的确定了要走科研道路的话,仅仅读完研究生是不够的,如果我们想要在科研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我们甚至还有必要在硕士毕业后,在攻读一个博士学位。对自己的人生没有规划,盲目跟风参加考研在大学里,其实有很多的同学对自己的未来都没有明确的规划。他们平时里虽然也会按时上下课,按时写作业,但是提到自己的未来,他们却表示从没有考虑过。到了大三下学期,大家都有了自己在未来的打算,有的同学选择了就业,有的同学选择了考公,有的同学选择了考研。当这些没有规划的同学在求职受挫时,他们便会盲目跟风参加考研。而如果没有明确的考研目标,他们很有可能会成为打酱油的人。高考失利,想要通过考研,来实现自己的名校梦想在每年高考时,都有很多同学发挥失常,最后只能勉强考上一所二本院校。对于这些同学来说,他们在大一进校后,就会产生一种名校情结,想要通过考研来实现学历上的跨越,圆了自己的名校梦想。每年考研备考时,这一类型的同学不占少数。但是我建议大家,在报考研究生院校时,还是要根据自身的实力来选择。报考名校很重要,但是难度也是相当大的,在考研这条路上,选择有的时候真的会大于努力。结语对年轻人来说,在年轻的时候感到迷茫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面对求职的困难,考研提升学历确实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是大家要始终记住,考研是为了增加我们在未来的就业竞争力,而不是一种逃避就业的选择。作为一名考研人,你考研的原因是什么呢?欢迎与大家分享你的故事!

服务员

虽然2020考研人数预计350万人,却没有必要惊慌,基于这3个原因!

随着考研报名结束,有部分省市考试院官网以及大学发布了2020年研究生报考人数。比如,北京市考试院透露,2020年考研报考北京的人数约46万,比2019年增加了6万人,增幅达到18.7%。这6万人将分布在北京市各大高校,导致各个大学的报名人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大、国科大、中央财经等院校报考人数均超过1.5万人。对报考这些大学的同学来说,竞争将会异常激烈。当然,除了北京的大学以外,其它的大学2020年报考人生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再看看部分34所自划线985大学的2020年的报考情况比如,西安交通大学2020年的报考人数超过了2万人,为20492人,与去年相比增加了5615人,增幅居然超过了40%。而2020年考研报考复旦大学的人数更多,已经接近4.5万人,这个人数确实有点多。2020年报考南开大学的人数达到了23157人,较2019年增幅18.6%,再创历史新高。除了一些985大学,其它一些普通大学,报考人数也有增加的趋势。比如,山东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现场确认人数为13932人,相比于2019年增加1674人,同比增长也有16.32%。所以说,综合以上各个大学的情况来看,2020年的研究生报考人数增长趋势较为明显。2019年相比2018年,考研人数增幅为21.8%,如果2020年相比2019年,即使保持前一年增幅不变,2020年的考研人数也将会超过350万,但是,从之前几年的情况,增幅都会有所上升,所以,这是一种比较保守的计算方法。所以说,预计2020年考研人数达到350万人,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那么,面对这么多的考研人数,作为2020年考研的宝宝们,是不是很慌呢?大家完全没有必要慌,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原因一:每年都是“最难考研”如果我们仔细想想,最近几年以来,随着研究生报考人数越来越多,每年都是“最难考研”,然后“叫苦大戏”都会上演一次。但是,每年依旧有不少同学能够考上研究生,圆自己的研究生梦。所以说,2020年考研,虽然很难,但是,大家依旧没有必要惊慌,毕竟,每一年的考研人都是这么过来的。原因二:考研人数虽然越来越多,但是,大部分专业国家线变化不大。就拿考研人数较多的工科专业来说,从2014年到2018年,国家分数线都在持续下降,但是,考研人数却在增加。工科专业考研国家线统计所以,这一现象,也从侧面反应出,考研难度其实没有增加多少。当然,其它专业的录取分数线虽然有波动,但是,波动都不是很大,远没有考研人数增加的波动大。所以说,从这一点来看,2020考研人数虽然增多,但是,大家也是没有必要惊慌的。原因三:虽然考研人数增多,但是,“划水”的同学也会增加不少。在每年报考研究生的这些同学中,都会有不少“划水”的同学存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打酱油”,亦或者称为“炮灰”。因为,虽然考研的到来,很多考研的同学只是盲目跟风考研,这部分同学由于对考研没有正确的认识,往往都不能够坚持到最后,考研复习时会有一批人放弃,然后,考试时又会有一部分人放弃!从每年的国家线的划分也可以看出来,划水的人还真不少,因为有些专业,能够过290分的人数都不是特别多,比如,理、工科专业,国家线一般都在260-270分。理学专业考研国家线统计而其它一些专业,除了经济学,大部分专业都在320-290分之间。所以说,从这一点上来看,面对即将到来的2020考研,也没有必要惊慌。法学专业考研国家线统计基于以上三个因素,虽然2020考研人数再创新高,但是,依旧没有必要惊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按部就班地复习。最后,希望大家好好利用剩下的这一个多月时间,查漏补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即可,剩下的就交给时间。请相信自己,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