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是报考C区的211还是B区普通院校?网友的回答太真实了二年而从

考研是报考C区的211还是B区普通院校?网友的回答太真实了

现在我们国家在考研来说的话是分为A、B、C三个区的,当然A区是没啥可说的,谁都想去,但是在B区的普通院校和C去的985院校,同学们就不知道如何选择了。大家都知道985、211院校的好处,同学们都想去上,可是A区和B区的985、211院校分数是很高的,所以就面临着到底是去上C区的211院校呢?还是去上B区的普通院校呢?小编和大家分析一下。C区院校太远,发展前景一般目前C区的211院校有内蒙古大学、兰州大学、青海大学等等吧,都是在西北部。不知道大家了不了解如果大家读研的话无论是人脉还是老师的人际关系都和你所处的地方有关,因为大多数学校的老师都是生活在本地的,那么老师的人际关系肯定大多数也是在本地的。而自己毕业肯定也是不可能待在C区,所以自己如果回到自己的家乡,那么人际关系还有人脉资源又得重新开始了。相当于研究生只是学习了一些的知识,而更要的自己没有得到。虽然是211院校,但是我觉得在北上广深这些地方可能还是更加喜欢一些东部地区的学生吧。B区院校虽普通但有地理有势大家如果在C类地区读研的话,可能读的只是一所普通院校,但是好在地理优势明显,比如燕山大学、河北大学等等虽然不是985、211院校,但是距离北京、天津等城市近,在毕业后自己的发展以及人脉都是在这边,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虽然不是211,可是好在机会多,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可以为公司创造价值,那么公司就可以用你,薪水就可以很高。总结:总之我认为报考C区的211院校不如上一个B区的普通院校,这样可以为自己的将来考虑同样公司和企业也是十分欢迎的。关注励志学生,获取考研资讯,考研技巧和考研的学习方法

胞有重阆

提到考研,你知道考研的这些常识吗?区域及难度介绍

还有几天时间就要进行2019年研究生考试初试了,对于即将上“战场”的学子来讲,这是一场无硝烟的战场。今年的研究生考试报考人数达到290多万,比起前几年增加不少,考研这一现象摆在了大家的眼前。对于大三或想要考研的学子来讲,考研有什么知识呢?今天我们来谈一谈,让大家对于考研更加了解。考研的A、B区,你知道吗?考研和高考不同的地方在于,考研是分A区和B区的,B区包括广西、海南、贵州、内蒙古、云南、西藏、甘肃、宁夏、青海、新疆10个省份(区),而剩下的就是属于A区。同样,报考A区高校的被我们称为A类考生,B去的为B类考生。考研A、B类的区别是什么?那么A、B区有什么区别呢?首先最直观的一点,A类考生所在地的国家复试分数线往往要比B类考生所在地的国家复试线高出10分左右。A类地区大部分为教育强省,教育资源多,其中名校也较多,因此报考人数也较多,竞争比较激烈。而B区大部分的高校实力没有A区的强,竞争相对没那么激烈。国家复试线的差别,使得考生在复试上有这样的“操作”——没能被报考的A区高校录取,能够在规定时间内,调剂其他高校,而B类高校相对来讲更加稳妥。考研的难度排序三本 < 二本一跨 < 一本二跨 < 三跨。在这儿一一解释一下它们的含义:“三本”指的是本地区、本学校、本专业,这样的考研选择是最容易成功的,排在最后;“二本一跨”指的是本地区、本专业、跨学校或本地区、本学校、跨专业两种,这样的选择并不是很常见,但是难度上也比起后面的要小一些;“一本二跨”指的是本专业、跨地区、跨学校,选择这种的考生占大多数,大家都想要通过考研进入一个比自己本科更好的学校,而这种是最为理想状况;“三跨”指跨地区、跨学校、跨专业,这样是最难成功的选择,一般如此选择的学子都极其清楚自己所要。以上就是关于考研的一些“常识”,大家有对它更加了解了吗?更多精彩高校内容,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我!

天命

考研试卷压分地区划分,你的学校是旱区还是水区?

对于2020考研学子来说,目标院线可能已经决定,但是对于考研初试公共课旱区水区你了解多少?首先和大家说一下什么是旱区,什么是水区?旱区是指像政治英语数学判分比较严格,可能略微压分。水区是指判分比较松,并且同样的试卷在不同地区可能得到不同的分数,当然这里是指主观题,客观题是不存在的。如下图:我们可以看到历年前辈总结的各个地方的情况,像北京江苏上海等判分比较严格毕竟考试人数多并且知名学校也多,所以略微严格是正常的,尤其对于政治来说报考北京地区能上70分,那是相当不容易的。所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报考院校的位置来了解一下自己的情况。当然这只是一个参考,大家努力就完事了,肯定会有人考上,为什么不可能是你呢。接下来说一下关于专业课搜集问题关于专业课,这是重点,所以多说一点。。。专业课分为两种:一种是统考类(就是国家统一出试卷),另一种是自命题(即各个学校自行命题),大多数的都是学校自命题。1.统考类:中医、西综、管理类联考、法硕等。这类专业课的学习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因为是统一出卷,也就不会存在每个学校考试范围、侧重点不同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类专业课一般会有老师的视频网课,跟着老师学习也比较简单。如果跨考的话,这类专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必自己摸黑前进,有老师的指引。2.自命题:这类专业课的复习,一个难点就在于,学校只会给出参考书目,其他一概不知。这个时候找个所报学校所报专业的学姐或学长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这个时候也体现你搜集资料的能力了。很多人说考研考的是综合能力,或者也包括搜集资料的能力吧!专业课资料一般包括报考院校的本科的专业课课件、考试范围、辅导资料、知识点总结、真题。首先,你们本校会有一些考研的学长学姐,你们可以向他们了解一下院校什么的,如果刚好和你考同一个学校,或者同一个专业,直接可以让他们帮你在报考院校里面购买,毕竟他*们已经是研究生了,有的套路都懂,比你们自己去买好多了,而且不费什么心思。如果没有这样的学长学姐存在,这时候你就要去报考院校的考研群、研究生贴吧、研究生院官网、论坛里面去找。这里关键是,不是每个人都那么走心,如果是有人愿意无偿给你,那就真是感谢了;如果别人资料是拿来卖的,价钱合适就买了,毕竟现在也不是吝啬的时候,总要付出写代价。别人没有理由免费帮助你,帮你是情义,不帮是本分。关于学长学姐有时候真的很重要,他们能帮你少走很多弯路,当然别人没有理由去帮助你,有没有理由给你指导,所以大家开始一定要表示自己想要得到帮助的意愿,如果学长学姐很热心那就很好,但是如果不是很情愿,不要去贬低一个人,别人有自己的工作学习任务,互相理解很重要。最后祝大家都能够找到学长学姐,能获得热心的帮助,帮助你初试取得优势。加油。

王季为适

考研的时候,到底是要考虑地区,还是学校的名头?

考研的时候,到底是要考虑地区,还是学校的名头?考研的时候,传统的工学、理学专业,考虑学校的层次和专业排名很重要,而偏经济金融方向的专业,要多考虑学校所在的地区。原因呢,一是专业的特性不同,二是对应的职业特性不同。工学、理学的相关专业,学习以学校内为主,老师沉淀在一个专业上的时间很重要,有很多东西讲究逻辑严谨,学校的实验室和硬件很重要。偏经济金融的专业,学习仅仅靠学校内还是不够的,老师的见识和经历很重要,不少东西讲究发散和关联,学校的硬件反而没那么重要。工学和理学的相关专业,学校的历史积淀越深越好,这都体现在学校的层次和专业排名上面。在地域和学校很难兼顾的情况下,选择后者,还是比较明智的,尤其是如果未来打算深造或者是做教学和研究工作。如果打算深造,放弃更好的城市,往往可以换取学校层次的略微提升,比较高层次的学校通常也不会因为城市略差而受到歧视。而做教学和研究工作,相对来说,对于城市层次就没有太高的要求,何况未来曲线救国也是可能的选项。反过来看经济金融方向的专业,通常来说好的师资影响还是蛮大的。相对于传统理学和工学,学问是垂直纵深,经济金融方向更加发散广泛。要想学得好,能够多发散思考,博采众家之长,中西贯通,还是非常不错的。更好的城市,有更好的经济条件,有更好的物质报酬,所以很多顶着“大师”光环的学着,落地在这些城市的可能性更大。从未来就业上面看,如果是投身经济金融行业的话,更好的城市,无疑机会更多,你在校期间的所见所闻会因为城市而不同,听到的讲座更多,见到的大牛更多,哪怕实习,都有可能在更好的工作单位。看过以上的分析,相信你的选择也很清晰了吧?那么在考研的过程中,你认为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欢迎分享你的看法!

谢赫

你了解考研旱区和水区么?过来人告诉你,考哪里有优势!

相信广大考生都希望在考研时去一个地理位置好的名校,这类型的名校学习资源充足,实习机会多,其好处不是一星半点的。有这种想法的考生相信不在少数,但是!大家要知道,发达地区的名校数量非常有限,研究生名额也并没有因此多起来。那么,高校如何招生呢?考研的旱区和水区其实是根据其判卷松紧程度来划分的。旱区是指判分比较严格的地区,例如北京、上海、浙江等发达地区,报考这些地区的考生最终的考研成绩不会特别高,这样有利于刷掉那些成绩不优秀的学生,而旱区则是指判卷较宽松的地区,例如新疆、内蒙、宁夏等地区,从全国来看,报考这些地区的考生较发达地区来说少,若给分如同发达地区一样严格的话恐怕是会有大部分人无法上线的。旱区和水区的存在虽然有一些不公平,但这个情况也是无法避免的。对于调剂来说,旱区的学生就相对处于劣势了,考研党们都知道,北京、上海等地区给分较低,同样一份卷子在北京可能能得70分,而在新疆也许就能得80分。对于旱区的学生而言,假如无法顺利参加一志愿复试,那么他的调剂之路就会格外艰辛了。今年考研初试成绩出来以后,各学校压分频频上热搜,有些考生反映其真实成绩与预估差距太大,指有的学校为了能够空出名额接受优秀生源调剂而恶意压分,使得一志愿考生无法达到国家线,导致这部分考生失去调剂的机会。要知道,国家线是全国统一划定的,除了34所自划线院校,其他学校都要以国家线为最低录取标准。对于这些压分学校的考生而言,他们在调剂中备受煎熬,由于初试分数被压,导致其分数不占优势,加之今年教育部明确表明要在考研录取中公平公正公开,导致一些高校为了避免被冠上不够公平的名声而统一按照分数挑选进入复试的考生,使得那些压分地区的考生在这场调剂中处于劣势。也许这些考生只差两分便能进入某985高校,但是沦为调剂生后其分数甚至进不了一个普通一本。这一现象今年层出不穷,但是由于考研复杂,现在还无法有一个更加公平的解决办法,所以,对我们这样的普通考生来说,报考一个合适的院校事半功倍,大家一定要考虑到这个学校往年是否压分,如果压分,那么一定要慎重报考,以免将分数压出国家线以下,错失调剂机会。

大劈棺

考研复试怎么同时准备多个院校?一区、二区怎么划分?

对于考研复试,拥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因为过了国家线,而没有过报考院校的复试分数线,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调剂。经历过考研调剂的同学都知道,千万不可以一颗树上吊死,不然的话一旦调剂院校政策变化,临时再去找学校会很麻烦的。所以说对于准备调剂的同学,在出初试分数之后,一定要着手多准备几个学校。不过每个学校复试的规矩不一样,复试的内容自然也不一样。所以说面对这种情况下,我个人的建议是在找学校的时候尽量选择一些专业课复试内容相似的院校,这样复试起来还轻松一些。比如说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如果复试C语言,那就尽量找这样的学校,如果实在没有也要找相似的。像考研一区、二区的划分,一般都是像贵州、广西、海南、宁夏、新疆等地属于二区,其余省份均属于一区。而一区分数线要高一些,二区稍低。调剂的要求至少要过相关区的分数线。比如说准备调剂广西大学,就一定要过二区的分数线;调剂河南大学一定要过一区的分数线。对于考研复试,很多考生摸不着头脑。该怎么复习,重点复习什么?这很关键,掌握复习的技巧,事半功倍。我个人的建议是,在复试之前可以联系一个研一的师兄或者师姐。毕竟他们去年刚经历过院校的复试,对复试内容比较的了解,尤其是复试的重点比较的了解。向他们咨询了解,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弯路。另外是一些常规性的问题,比如说复试的时候导师会问你在本科学的最好的课程是什么?这个时候你就要长个心眼了。我建议尽量提前准备,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有“漏洞”的回答,引着导师去提问相关的问题。只要你好好准备,那就一定答得不错,复试的成功率还是有帮助的。当然复试还要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会在后续继续更新。祝愿19考研的学子都能取得一个好成绩,就读理想的院校。您的关注、点赞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和支持!

赵衰

考研不建议选“二区”高校,虽然国家线很低,但也不是那么容易进

很多毕业生在毕业的时候都会去选择考研,而不是直接去就业,但是考研会让自己的学历上升一步出来就的机会更加的多,那么对于考研,很多同学在考研的时候选择学校都喜欢选二区的学校,但是哪个同学有不希望自己要考到一所好的211或者是985大学呢?但是考研的难度大家也都心知肚明,所以很有医学同学为了求稳,就去选择了二区。可能大部分同学觉得二区的要求会比一区低一点,所以更好上一点,其实不然,那么接下来就告诉大家,二区的国家线虽然低,但是二区的学校为什么还比较难进?一部分二区211大学故意压分有些211大学在招生的时候,故意将一些考生刷掉,为了考研名额留给本校生,或者留给一些名校的考生,所以便会导致很多考生即使上了线,也没有进到学校。一些二区的像宁夏大学,还有云南大学的考研难度都不低的,甚至不输于一区的很多名牌大学。考生目标太低很多同学将目标定到二区,就是担心自己的实力不够强,所以没有报考一区,这样一来,让考生的心理警惕更加的低,没好好努力复习。这类考生不去变得更加优秀,而是让自己的要求变得更低,那么肯定会退而求其次,没有上进心,自然会不利于考研。二区的211热门专业比较多,考上比较难二区的一家211大学的专业实力是非常强的,所以肯定不会降低档次,去录取一些低分学生,即使是因为地理位置偏远。希望大家能注意,虽然二区的国家线比较低,但是不一定学校的复试线就会低,所以大家还是要认真对比往年学校的复试线,再去报考这所学校。尽量选择一区院校,分数线不够,还可以调剂考生们尽量去选择一区院校,为自己定一个高一点的目标,努力要求自己,如果没有考上一区院校,但有可能过了二区院校的线。如果你只考虑了二区院校,那么明显一区院校的分数线肯定是一个奢望。这也是为很多考生做的一个退路,在考研大军中不不一定所有的学生都是为了读一个名校,还有一部分学生是为了考研而考研,只要能上考研学校就是可以的,所以对这部分学生来说,把二区院校当作自己的退路也是非常好的一个选择。独角观点:虽然现在每年考研的人数都在不断增加,但是考研人数其实每年还是有着固定录取率的,所以大家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也要提前做好准备,要不然很容易在这上面耽误了自己!

诗片

2020考研,选择一区的普通院校还是二区的211院校?

2020考研很多同学还在为选择考哪所大学而纠结,特别是一些基础特别差的同学,差到什么程度呢?到现在还有挂科!英语四级一直过不了。那,基础差的同学在选择目标院校时重点考虑是成功率高,希望选择一所把握大的学校,近日有同学过来咨询,选择一所一区的普通院校还是选择一所偏远地区的211院校呢?一区、二区划分标准:一区二区是由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以及教育水平进行的划分。一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二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可以很直观的看出来,二区院校多在偏远地区。一区普通院校的优势在于城市发展比较好,学校靠近经济发展中心,可以选择一所自己喜欢的城市;二区211院校的优势在于学校为211院校,科研经费充足,师资力量强大。那么基础差的同学应该选择一所一区的普通院校还是选择一所偏远地区的211院校呢?建议同学报考211院校,即使地理位置比较远,211院校的学术水平超过大多数普通院校(当然不否认很多非211院校实力同样很强大)虽然我国211计划已经到期,现在改为双一流,但是很多企业在招聘时还会明确提出招211院校,读一所211院校对你以后生涯会有很大帮助。欢迎关注考研服务区百家号,了解更多考研资讯。

不废穷民

全国考研最疯狂的地区!你所在的省市上榜了吗

根据研招报考的数据公布19届高校毕业生达到843万,19考研报考人数有290万,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应届生考研的人数居多。随着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同学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一下哪些省份学生最“喜欢”考研。一、山东省自古以来山东省就比较重视教育,在2019考研290万考研大军中,每11.6个人中,就有一个山东考生。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山东省34个报考考点考生接近25万,比去年增加近4万人。二、河南省同样作为人口大省、教育大省,河南每年考研人数紧追山东,河南只有一所211院校郑州大学,部分学生考研只是单纯提升自己的学历。据统计,2019年河南省考研报名考生有23万人左右,比去年增加4万多然,报考人数增幅创历史新高。三、江苏省说到江苏,大家都知道江苏省高考难度年年创新高,部分考生纷纷在高考上没有考好,这部分学生想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院校。江苏一直也是考研大省,从2015年10万人到2019年的21万人,五年之间考生人数翻了一番。四、河北省河北省和河南省相似没有985院校,唯一一所211院校还位于天津。对于河北考生来说,北京众多名校近在眼前,无奈自己与之无缘,据相关数据显示,河北省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接近15万人,比去年增加近2.7万人。五、四川省四川省人口基数大,考生基础也大,四川省内只有两所985、211院校,考生想考本省不容易,想考外省也不简单。特别是近五年的考研报考人数可以看出增长速度很快,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四川省报考人数总计达14万,较上一年增长3万,增幅在29%。考生也不要被这些数据吓到,人多也不能判断考研难度的指标,每个考生报考的都是全国各地不同院校专业,学霸是少数,真正的对手其实是自己。考生在暑期阶段需要踏踏实实学习,为后期冲刺打下坚实基础。2020考研,我们一起加油!

金号角

跨考考研的这些误区别碰,不然读研很难,2020考研的同学请规避!

为何读研的人很多跨考考研成功的却很少?这些跨考的误区你别碰!每年选择跨考考研的同学有很多,但是真正能够成功上岸的却很少。在众多考研的同学中,能够选择跨考考研的同学无一不是有着大毅力和魄力的同学,其中也不乏很多刻苦用功且成绩优秀的同学。但是跨考考研成功的人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就是他们在跨考考研的时候陷入了误区!跨考考研的这些误区别碰,不然读研很难,2020考研的同学请规避!无论你是否跨考,对于考研小白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尤其是跨考的同学,需要了解的东西更多,而且还是他们比较陌生的专业和学校。不排除一些同学是不喜欢本科专业,才选择跨考考研的,也有一些是因为个人兴趣爱好才跨考的。不管如何,他们追求的目标就是考研成功,但是他们却陷进去了一些误区,导致他们与研究生失之交臂。小水在这里整理了跨考的同学经常遇到的问题,这些误区2020考研的同学请规避!01、一些专业和大学不接受跨考生对于很多考研的专业和大学而言,有的是不接受跨考生的,哪怕你本科是985大学的也不要。这就需要考生在跨考之前,先了解目标院校的专业接不接受跨考。如果目标院校不接受跨考,只能另选别校。小水就曾见到一个考生在考研报名的时候才发现这个问题,所以匆忙换了一所学校,最后因为准备不充分,所以连初试都没过去!02、跨考考研并不是将所有课程都学一遍考研不和其他的考试一样,每所大学考研的专业课大都不同,而且不会考察大学四年内的所有课程。小水就遇见有跨考的同学,以为跨考考研,就需要将他们的本科专业的所有课程都学会,然后再去考研。殊不知这是在做无用功。考研专业课考察的内容是重点,考什么就看什么,其他的没时间大可不去看。但是小水建议跨考的同学在录取后再巩固,将其他缺的专业课程补齐,而在备考阶段则没必要都学。03、不建议跨考自己非常不擅长的领域跨考的难度也是衡量你能否读研的一大依据。文科类的专业跨考考数学的专业,这显然不行。一门数学就能直接拦住你读研的去路。像是跨考金融硕士、艺术硕士、法律硕士等,需要你有专业技能的,一般人去跨考的话,百分之八十不成功!除此之前,小水建议考生在跨考考研的时候,结合自身兴趣爱好来选择专业,也尽量想清楚以后读研出来的职业规划,这样才是合理的跨考规划,考上研究生的概率才大一些!你会选择跨考考研吗?如果你本科就读的是你不喜欢的专业,在你考研的时候你会考本专业还是跨考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呢?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