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的统考科目,到底是谁在命题?不伤物者

考研的统考科目,到底是谁在命题?

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教育学、历史学、医学门类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体育、应用心理、文物与博物馆、药学、中药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公共卫生、护理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会计、图书情报、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和审计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两个单元考试科目:外国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第三单元业务课一设置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供试点学校选考。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全国统考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日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全国联考科目为: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法硕联考综合(法学)。其中,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试题由招生单位自主选择使用;口腔医学专业学位既可选用统一命题的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也可由招生单位自主命题。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业务课科目由招生单位按一级学科自主命题。初试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由考点和招生单位予以公布。初试方式均为笔试。全国统考和全国联考科目的命题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统考科目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编制,联考科目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或教育部指定相关机构组织编制;自命题科目的命题工作由招生单位自行组织。其实看过就会知道,考研初试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命题,大纲也是由考试中心统一编制,这些都是固定配置,千万不要想着有投机的可能。考研是个选拔性考试,不存在一丝丝的侥幸,用心备考,才是王道!

人演

研究生考试,联考与统考有什么区别?

在这里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两个概念,硕士联考和研究生统考,这两个考试时间相近。但是这两种考试的专业是不同的。比如联考中的专业主要是专业学位硕士,并且是要考联考科目的专业,如MBA、MPA、MEM等专业都要考管理类联考综合。而统考也就是硕士研究生考试,一般要求参加考试者具备大专以上学历,考试科目为语数外逻辑,入学后,进行全日制学习,完成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等要求后,即可获得国家认可的学历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总之联考和统考虽然时间相似,但是所考专业是不同的,所以联考试题和统考试题肯定也是不一样的。教育部发文,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取消后,相关工作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招生。因原有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即允许在职人员报考,也存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纳入后只须在录取时明确全日制或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其他不做任何变化。研究生考试,统考和联考区别具体如下:一、培养方向不同统考难度和联考难度相差大,效力也不一样。硕士统考毕业为学术型硕士,是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硕士联考和同等学力申硕毕业为专业硕士,是培养应用型和工程研究型人才。二、招生考试不同对学生来说,普通硕士的招生考试只有年初的“统考”,而统考以外的专业考试则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10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以自行选择,而这两大国家级别的考试的专业考试,也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不过全日制专业硕士不同于在职硕士,两者虽然名字差不多但是实际上明显不同,而参加统考的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是将取代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的种类。三、考试科目不同全国统考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日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西医综合、中医综合。全国联考科目为: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试题由招生单位自主选择使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统考难度和联考的难度完全不是同一个级别,研究生统考就是我们常说的考研,就是报考290万人屡屡上热搜的研究生考试。全国统考只能报考除管理类和法律硕士外的学科(类别)和专业(领域)。而全国联考又分为管理类联考和法硕联考,管理类联考只能报考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审计硕士。法硕联考只能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类别领域。

混搭帮

20所院校复试线公布!考研全国统考该不该取消?专家“吵起来”了

最近几天,多所自主划线高校密集公布2019年考研复试线。自哈工大、人大之后,北大、浙大、上海交大、天大、兰大、吉大、中科大、南大等20所院校也都纷纷公布了复试分数线,其他尚未公布复试线的高校预计将在未来几天陆续公布。从公布的20所高校复试线数据来看,多数高校分数线上涨,部分高校的学科上涨分数超过30分。北大的复试分数线近日,多位高校里的专家针对硕士招生考试这个问题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有建议取消全国统考,把招生自主权放下到高校的;也有认为要加强自命题管理,逐步推进全国统一命题的。上海大学教授郭长刚就认为考研全国统考容易导致应试化,导致部分学生成为“考研专业户”,上大学起就把考研当做唯一目这样不利于人才的培养,而且全国统考还不利于专业类高校的发展。所以他建议取消考研全国统考,让高校进行自主招生。而苏大校长熊思东则与上大郭教授的观点正好相反,他认为应当出台统一的“自命题办法”,规范各高校的考研自命题工作。同时逐步推进全国统一命题,可以先开展联合命题的试点,然后推广国家统一命题。也就是说,他认为统考不但不应取消,反而要加强。到底考研是该全国统考,还是各大高校自主命题、自主招生?这个问题其实讨论已久,专家们可以说是“争吵不休”。时至今日,考研是政治、英语全国统考,专业科目高校自命题,复试主要由各高校自行组织。也就是维持一种“统考+自主”的中间混合模式。但从近几年尤其是今年的考研情况来看,统考基本没出啥问题,但自命题、复试环节问题迭出,而且不乏许多985名校。从中考、高考甚至教资考试、公务员考试等类型多样的考试来看,统考更加公平,更加让考生放心。所以,小知是持加强统考力量的观点。一是从历史经验教训来看,统考虽然存在应试化等弊端,但也保证了招生的整体公平度。反倒自主招生,容易出现作弊、注水等情况。比如高考自主招生就是如此,都出现花钱买论文、买证书、买经历等现象了。二是从现实情况来看,现在考研人数是剧增,如何让这上百万的考研大军平稳考试也是个难题,如果推行自主招生,除了不公平等问题,操作上、安全上都是问题。反倒统考的“一考定招生”更加快速、高效。所以,无论从考试的公平公正上说,还是从具体操作上说,小知都认为推进全国统考才是比较合理的。最起码,通过全国统一考试来录取研究生,能给每一位学子一个公平的机会。

其一也一

有关考研英语的全方位解析

一、考研英语基本情况英语是全国统考的三门公共课之一。考试时间安排在第一天的下午,时长为3个小时,满分100分。考研英语试卷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完形填空(10分):共20个空,每空0.5分。这种题每年的平均分不是很高,在多数考生看来有些鸡肋,食之无味又弃之可惜。2.阅读理解(60分):采用4+1+1的形式,阅读A部分有4篇文章(每篇文章400词左右),每篇文章有5道题目,每题2分,共40分;阅读B部分又叫新题型(500词左右),有几种题型供选择,比如句子匹配题和段落匹配题以及小标题题型等;阅读C部分(10分)就是我们熟知的英译汉。4.写作分为A部分和B部分(25分):其中A部分人称应用文或者小作文(约100词,满分10分);B部分人称大作文(200词上下,满分15分)通常是图画作文,英语二通常是图表作文。二、考研英语复习计划1.基础复习阶段(3月到6月)这个阶段是英语复习的重点阶段,关键词是夯实基础。就是在于两点:积累大量词汇;掌握语法知识。在这一阶段5500个考研单词至少要背个两三遍才行。基础较好的同学可视情况调整。至于要怎么背单词,个人觉得单词书和单词软件都可以,只要你觉得适合自己就好。而长难句的理解,不仅取决于词汇量,语法同样至关重要。只用一本专门的语法书去看,不仅枯燥乏味,而且再看到长难句还是分析不了。因此,此阶段语法的复习主要是:先结合语法书,掌握所有核心语法知识;再结合具体句子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扫清长难句分析的障碍。对于基础知识也可以在真题中进行语境记忆。真题中的生词和长难句是比较多的,而且都是非常值得记忆。另外在真题语境中记单词会记得非常牢固,因为这是理解性的记忆。2.巩固复习阶段(7月到9月)这一阶段正值暑假,时间比较充分,可谓是复习备考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的英语复习需要注重对具体题型的专门训练。完形填空:完形填空主要考察词汇和词组,针对不同词性,要掌握不同的做题技巧,例如,动词类填空,要注意与动词搭配的主语、宾语和副词,根据上下文选择最佳答案。多积累固定搭配的词组,这对于提高完形填空的正确率也大有帮助。阅读理解:可以根据文章题材的不同进行练习,经济类、社会生活类、文化交流类等,大家要熟悉各类型文章的特点。还可以根据出题方式进行分类练习,主旨大意类、具体信息类、推断类、态度类等。大家针对不同类型的题进行联系的时候,要注意总结其内在规律,这对于归纳做题技巧很有帮助。新题型:熟悉新题型的三种类型,即排序题、标题选择题与填空式阅读。大家要掌握各种类型的命题规律及解题思路。翻译:翻译要注意词义的选择与从句的翻译两大方面,词义的选择即一个单词要联系上下文选择最合适语境的那个含义,从句的翻译即对从句所译成的中文进行润色,加工或调整顺序。作文: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在这个阶段就开始准备,也可以在下阶段进行复习。作文的复习主要是要进行预料的积累和写作方法的掌握,另外还要对范文进行理解。大家还要对大小作文的出题类型进行掌握。作文的复习非常需要作文书,大家就准备一本好一些的作文书,这对于写作复习的好处很多。3.强化与冲刺阶段(10月到12月)此阶段是英语复习的强化与冲刺阶段。首先就是要进行真题的练习,在不断做题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对于自己不熟悉的词汇和长难句,继续进行学习。对于自己不熟练的题型,继续加强训练,总结做题技巧。这个时候作文的复习也很关键。这个时候要对作文进行练习,练习完之后一定要找人进行评阅,这个很关键。只有这样才能知道自己写作不足的地方。此阶段仍在练习真题,但是侧重点不再是逐句研读真题,而在于做题的技巧与方法,以及写作的句式与语言表达方面。每天的真题复习时间为2.5小时。临考阶段——12月至临考前临考阶段除了坚持词汇的记忆与试题的练习外,可以多翻阅之前做过的真题,做到心中有数即可。此外,调整心态,从容对待,以一颗平常心去应考!

戒律

关于考研,你不可不知道的那些事情

今天小编我整理了一下考研相关的资料,想分享给大家,希望对那些也准备考研但是却很迷茫的小伙伴们提供一些帮助,同时也欢迎大家积极评论,分享自己的备考经历。考研常见问题与解答1.研究生有哪些类型研究生目前共用两只类型,分别是学硕和专硕。2.学硕和专硕的区别学硕和专硕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学制、考试内容、学费、培养方向、读博的方式不同等方面。(1)学硕学制一般是三年的,考研英语的科目是英语一(相比于英语二要难一点),标准学费是8000/学年,不同专业可能会有些不同,但是大部分理工科专业应该是这样的。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学硕可以通过自己的导师,按照规定申请直接读博,进行深入的学习,不用参加全国统考。(2)专硕专硕一般是两年或两年半,考研英语科目是英语二,学费的话不同专业类别差别较大。例如计算机专业专硕学费一般为1-1.5万/学年,而MBA的学费则要十几甚至几十万,费用相对较高。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专硕不可以直博,必须通过全国统考才可以读博。(近几年,很多学校的专硕也可以申请直博了,专硕和学硕的差别越来越小了)3.考研的科目和内容考研一般是分为四门考试,其中部分专业只考三门。科目:政治(100分)、英语(100分)、数学(150分)、专业课(150分),满分500分。其中政治、英语和数学为全国统考,统一命题,专业课由你所考的学校自主命题。4.复习资料数学:教材,高数和线代教材选用同济版的,参考书的话,李永乐复习全书,张宇高数36讲都是可以的。英语:单词的话推荐使用红宝书,长难句推荐使用何凯文的《长难句解密》,作文的话推荐使用新东方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阅读的话推荐使用张剑黄皮书,完形填空的话推荐去听唐迟老师的网课。政治:对于政治的复习的话,全国大部分学生都是采用听徐涛老师的网课,使用肖秀荣的资料。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整理,仅供参考!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留言,告诉小编你们在考研中的疑惑。

王尔德

考研党注意!上大教授郭长刚:建议取消研究生招生全国统考

近日,2019年各大高校的考研复试线陆续公布,但是,关于初试阶段的种种事件的热议,却丝毫不减。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便是由学校错把答案当试卷发放,导致全部学生重考;还有的学校自命题部分严重偏离公布的考试大纲,使得考生几乎是交了白卷;还有学校被考生吐槽”恶意压低考研专业课分数“。对此,来自上海大学研究生院的全国政协委员郭长刚表示,上述的那些现象表明,全国统一考试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此外,他还建议取消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制度,将招生考试自主权下放高校。郭长刚教授“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到了需要进一步改革的时候。”郭长刚表示,“全国统考制度最大的弊端是不利于高校分类发展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确,在研究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下,很多以某一行业为特色的学校——比如矿业、水利、冶金、艺术等为特色的高校,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都无权优先选择具有相同行业背景的人才。考研党同时,郭长刚教授还指出,全国统考的制度还容易导致高等教育的应试化趋势,“许多高校学生成了‘考研专业户’,大学教育成了应试教育的延伸,违背了高等教育的初衷。”从2019年研究生考试初试阶段出现的事故、问题来看,全国统考的制度还容易把一些小差错无限放大。对此,郭长刚建议,应该参考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考试方式,取消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全国统考制度,将招生考试的自主权下放给各大高校。考研学生此外,他还建议,除思想政治理论作为必考科目外,各高校对考试科目的设置、考试时间的安排也应具有自主权。最重要的是,对于英语,应该按照不同专业的需求进行自主选择是否考试。“有些专业领域中国文化特色比较强,设计的面也比较窄,并不需要考核外语。”但是,也有网友提出疑问,比如在取消全国研究生招生全国统考后,如何保障各大高校录取的公平性?总之,如何进行研究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在未来几年应该是一个热门的话题。最后,小编希望大家都能成功的考上自己心仪的高校,走上人生的另一个高度。

傅嘏

距离考研一个月,英语和政治到底该如何复习?有没有特别办法?

文|冷丝栏目|考研复习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全国统考,满打满算,剩下的复习备考时间也就仅有30来天。很多考研学子经常会问:最后这段时间,公共课有什么特别好的复习办法?有没有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其一,英语的词汇和阅读当然是重中之重,有一些复习技巧。位于底层的词汇基础需要夯实,因为考研英语词汇有很高的复现率,复习单词的原则是在真题的阅读语境中完成,尤其注意单词在不同上下文中的特定含义。阅读是考研英语的得分大项,除了写作的30分以外,70分都是在做不同形式的阅读理解,所以,考研学子要注意从宏观方面把握文章常见的篇章结构、论证方式等,文章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命题者的命题思路和侧重点。逻辑是考研学子的普遍弱项,有考研培训机构的权威人士曾断言:考研英语就是披着英语外衣的逻辑考试。而部分中生并未接受过系统的逻辑思维训练,甚至连考研英语大纲要求的第八条“区分观点与事实”都做不到。考研学子的确不能忽视这样的问题:命题者会针对这方面布置陷阱,比如,题干问的是观点,但是选项中会有事实陈述,而且在原文中找到出处。这时候,很多考生就会选择事实性的选项,忽略该选项跟提问的方向根本不在同一个逻辑层面上。所以,冷丝提醒,考研学子在考研英语的复习过程中,尽早厘清误区,老老实实从底层做起,遵循正确的方法,铸就属于自己的英语学习金字塔,不仅在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且为将来的研究生学习奠定良好的英语基础。其二,政治课程复习要多训练真题,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因为政治遗忘得比较快,所以背诵反而是最不着急的,不要以为政治需要背的内容很多,其实相比文科专业的专业课,政治需要背的内容并不多,主要是理解。政治的背诵是有窍门的,并不需要把所有长篇大论都背下来,往往每个知识点都只需要背一句话,而这句话后面的内容则要靠你的理解自己写上去,只要大方向不错,知识点不少,就能拿高分,阅卷老师也不会死扣字眼评分。冷丝建议,考研学子从这个月开始一定要每周训练真题或者质量较高的模拟题,每做完一套以后要系统总结,看看是哪门课,哪个知识点还没掌握,注意自我分析找出弱项,最后集中力量攻克。另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最后几天,考研学子一定要留一套真题,按照考研时间的安排,认真做一下,模拟实战演习。有条件的考研学子,或者说参加过一些培训,这样的考研学子必须突击强化记忆每门课老师预测的重点分析题。其三,千万不要把考研复习妖魔化。既然决定了考研,既然做的是自己兴趣的事情,那么就快快乐乐地去做! 积极的心态能够让你做起 事来得心应手,事半功倍。如何快乐学习? 要快乐地学习,已经有了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 我们会激励自己不断前进,不要把考研复习过程想得过于恐怖。 合理地安排时间,除了学习之外,还要 有时间与研友交流,有休息与娱乐的时间,自娱自乐,自得其乐,劳逸结合,以快乐的心情去学习,在学 习中收获快乐。其四,一定要保持积极乐观,注意良好心态。考研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更是一项自我的挑战,需要每位应战者具备“百折不挠、迎难而上” 的良好心态及高度的抗压能力。面对复习中遇到的难题、进度的落后、模拟的不满意以及亲人或其他多方面的各种压力,考研学子都应该保持一颗积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同时要保持强烈的读研欲望,只有这样才能在长时间的备考中保持持久动力,获得胜利,享受成果。总之,有投入就有回报,有奋斗就有成果。考研是一场马拉松,坚持到最后,胜利属于考研学子!

大谩

20考研全国平均分出炉,英语不足50分!附21考研难度预测,快来看

考研是面向几百万考生的选拔性考试,其难度一般是有规律的。通过往年统计数据,我们可以从中预测考研的难度趋势,让自己在接下来的复习中更有针对性,也更有底气。教育部考试中心9月出版了2021考研政治、英语、数学及部分统考专业课的《考试分析》,考试要考察的各项能力要求在《考试分析》里都有说明及题型示例。除此之外,《考试分析》中也有对试题难度数据的分析和近年考试原题的答案及详细解析。今天,我们根据《考试分析》给大家整理了一篇2020考研英语、政治、数学的平均分分析,我们来预测一下21/22考研初试成绩得达到多少分,才能上岸不愁吧~英语:难度可能会有所增加根据《2021高教版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英语(一)、英语(二)考试分析(非英语专业)》,18考研-20考研的英语平均分数已公布。1.英语一平均分及题型难度比较英语一近3年的平均分分别为48.61,48.59,49.15,变动不大。难度也基本维持在0.48上下,标准差、α信度变动不大。在各题型的难度比较上,完形填空略有提升,阅读理解和写作难度基本没有变化。【21/22趋势预测】2020考研英语一平均分比2019略高,按照这个情况,21/22考研英语应该是要稍微难一点点,把平均分拉回48分附近。今年大家备考英语还是要提高警惕,做好心理准备。②英语二平均分及题型难度比较英语二的平均分能够很明显的看出最近三年的波动情况,2019年题目相对偏难,造成了平均分只有52.66,然而2018年和2020年,平均分都是在55分多。【21/22趋势预测】可以预见的是2021考研英语二难度会增加,平均分会下降。总体来说2021年考英语二的同学压力应该还是挺大的,不过大家也不要太紧张,按部就班好好学就行了。数学:变数依旧很大大家都说2020数学真题难,那么教育部的评价是什么样的呢?20数学难出新高度,官方考试分析中明确指出:考生对概念和性质的掌握流于形式,并没有掌握实质。考点还是原来的考点,只是表现形式较为新颖,导致绝大部分考生看不出考点。紧接着,官方给出了对于难度比较客观的评价:对于得分率低的分析,教育部给出两个方向,一方面可能是题目有问题,这样的话会调整命题思路,另一方面是说学生没有达到要求。【21/22趋势预测】按照出题一般是一年简单一年难的情况,2021考研应该是难度会下降,但是伴随着题型变化,而且又是疫情年,今年依然是变数很大的一年,我们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努力付出也能遇到合适的题目,现在只能说,还有时间,大家继续努力。政治:平均分在57-60之间政治18年-20年数据官方并未公布,考试分析中也没有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18年之前考研政治数据大家也可以看看: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政治的平均分在57-60分之间。政治是一门回报率很高的学科,只要花了时间(找对方法),拿高分并不难。你要保证马原拿到15分、毛中特拿到25分、史纲10分、思修法基12分、时政及当代8分以上,你就能有一个非常不错的政治分数了。所以,从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可以一边过选择题知识点,一边刷冲刺试卷检查自己的不足哦~21考研初试倒计时69天,仅剩两个多月时间,一起加油、努力鸭!【END】关注我们,考研之路,不负梦想,不负星光,不负前行!

是也

英语在职研究生全国统考要考几科?

英语专业是文学门类专业之一,报考英语在职研究生主要通过同等学力申硕方式报考,具体考试科目如下:首先,报考英语在职研究生选择同等学力申硕方式,入学是不用考试的,所以入学并不涉及到考试科目的问题。而需要参加考试就是在申请硕士学位的阶段,申硕是需要参加全国统考的,有教育部统一安排报名和考试。考试科目:二外,即法语、德语、俄语、日语。这四种语言选择一种作为考试语种。目前,英语在职研究生正在处在秋季招生阶段,想了解各校具体的学费、学制、课程内容等信息,可点击下方“小程序”查看简章。普通专业的统考考试科目:外国语、学科综合。因为英语本身就是报考语种之一,所以,统考科目只有二外,没有学科综合的考试。统考满分是100分,二外统考成绩达到60分可通过考试。达到这个分数的考生,在毕业前完成论文答辩就可以获得国家承认的文学硕士学位证书。

红谷子

今年考研英语难度怎么样?看看这份考研英语成绩统计就知道了

2020年考研初试成绩这几天已经陆续出来了,在各大考研平台频频爆出400+的高分,但是同样也有考生考得并不理想,甚至有的考生分数在国家线附近徘徊,也为此感到颇为焦虑。而有的考生考的总分还不错,但是奈何单科考的比较低,比如英语和数学就是许多考生过不去的一道坎,再加上许多考生反映今年的英语和数学都比较难,特别是数学难度较大,因此推测今年的英语和数学的单科国家线会降低。昨天小编已经对考研数学单科国家线进行了一番推测,今天小编继续通过数据统计对英语国家线进行推测。成绩统计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考研英语的具体内容,2010年开始,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英语试卷分为了英语一和英语二。英语一即原研究生入学统考“英语”,所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十三大门类,110个一级学科)和部分专业型硕士(法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建筑学硕士、护理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公共卫生硕士等)必考英语一。英语二主要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不考英语一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统考科目。总结一句话就是一般学硕考英语一,而专硕一般考英语二,鉴于英语一和英语二的要求不一样,因此一般来说英语一比英语二要难一些。以下是一份关于今年考研英语分数的统计,统计人数达到了2.8万人,因此基数还是比较大的,说服力较强。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分数为61-80的人数较多,达到了1.2万人,占比达到了1.2/2.8=42.9%。其次就是41-60分数之间的人数,达到了9606人,占比0.96/2.8=34.3%,而低于40分的考生达到2749人,占比达到9.8%。也就是高于40分的考生人数占比达到了90.2%,数量还是相当惊人的。那我们再来看看报录比的变化,从下面统计表可以看出,近十年来考研人数基本上都是一个增长趋势,2020年首次突破300万,达到341万人,虽然国家宣布录取人数会适当增加,但是预计录取比还是会进一步上升,达到4比1的报录比。也就意味着只有25%的考生可以成功读研,竞争还是很激烈的。但是还有一点就是不同学科的考研初试英语线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工科英语国家线会比文科类专业英语国家线要低,因此根据数学国家线下降的可能性较大的缘故,工科英语国家线预计比去年降一分,达到38分,而其他学科英语国家线可能跟去年持平或略降一点。别看只是一两分的差距,可能就可以让许多考生拥有了复试的机会,有时候一分也是非常重要的。希望以上的分析对大家有用,仅供大家参考,同时也希望广大考研学生在家好好准备复试或者调剂,祝愿每一个考生都能考入自己理想中的学校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