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如果你是这几类人,我劝你别考研当我昏乎

考研:如果你是这几类人,我劝你别考研

随着社会的进步,本科学历已经越来越不值钱,时代好像从廉价农民工时代一下子越到了廉价大学生时代,大学生就像白菜一样,一抓一大把,对于某些专业的孩子来说真的是就业及失业。本科如果是985,双一流等学校还好说,起码有入门的资格,但是对于那些双非的学子来说,想找到一个好工作练公司的门槛都过不了。社会就是如此残酷。迫于社会的压力,据统计,大多数的考研学子为双非的孩子。他们谋求考研进入双一流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但是说到这儿,就想知道那些985的学子们不考研都去哪了。985学校毕业的本科孩子也有考研的,但是大多数他们的方向是这样的:1,就业由于本科学历的优势,名企对他们的限制较少,校招作为应届毕业生就业的大渠道之一,在我们平常看来那些遥不可及的企业,在他们毕业之前就已经签订了三方协议,尤其是学互联网的学生。2,保研一般的双非学校别说保研率低,他们甚至没有保研资格,只能自己去考。不同于双非院校,985院校拥有决定的保研优势。比如说清华大学有将近50%的保研比。基本上一半学生都可以轻松读研。3,出国双一流学校的同学因为校内用众多的海外交流机会,对于在申请国外顶尖高校有着决定的优势。所以,出国是他们的第三个出路。了解了他们的去向目的是在于表明占较大比例的考研比的是双非学生和末流双一流的学生。那么到底哪些人不适合考研呢?1,盲从大流,别人考你也考考研大军是应届毕业生,一个宿舍里面有6个人,可能清楚自己目标和坚定考研的只有2个。其他的有1 ,2个就业的。剩下的就是盲从的,别人考你也考,完全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考研以及考哪个学校。如果你也符合这类人那么我劝你把时间放在其他地方,不要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别人是因为有清晰的目标考研,你只是陪考,说的不好听就是炮灰。2,父母让考,但是自己不知道为什么考虽然有的同学已经是大学生了,但是还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上大学时我们宿舍就有一个孩子,什么事情都听父母的,衣服得父母买,做什么决定都得问父母的意见。与外国教育相比,我们太缺少独立能力了。外国小孩儿18岁就会被父母赶出家,我们18岁呢?可能有的孩子被赶出家得睡地下通道了。如果是父母让你考研的,我觉得你还是提前到社会上锻炼下自己,提提高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否则只能是高分低能。3,逃避就业而考研社会上的残酷压得人喘不过气。优胜劣汰是社会生存法则,有的人不愿意去面对这些,只想躲在象牙塔里面,花着父母的钱,浑浑噩噩的上点课,谈一个需要消耗父母血汗的恋爱。这一类人不想面对自己的无能,所以选择躲在大学里面。毫无思想的重复每天的工作。这种状态就类似于我们初中高中的学习,不知道目的,只是父母让学,身旁的同学也学我也学。这类人要清醒,我们早已过了18岁,而且都过去3,4年了,如果还是这样对自己的未来不清不楚,温水煮青蛙,那么考研不是你最好的选择,最好的选择是到时社会上历练,明白自己奋斗的动力。考研的真谛考研不是躲避,而是跳板。如果你本科不好,那么考研是你改变自己人生实现自己缺憾的第二条路。如果你现在工作已到瓶颈,那么考研是为你打开瓶颈的一个斧刀。如果你励志科研,那么考研只是入门,未来的路还很远。一定要明白,考研只是祝你摆脱现在的困境,而不是困境。如果考研只是途经,不是终点。如果你还不清楚这些,那么你就是考研大军的炮灰,只会白白浪费自己宝贵的人生。关于考研还有什么疑问呢?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

梦之岛

为什么大学男生很少选择“考研”?一般有3个原因,最后1个很现实

考上大学并不是同学们学业的终点,每年都会有很多的大学生,继续选择“考研”深造,提升自身的学历。不过在观察了身边同学的考研情况后,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在考研大军中,女生占据着很大的比重,而男生却只有一小部分。是什么原因让大学男生没有选择继续“考研深造”呢?在咨询了一些大学男生以后,我们总结了3点男生不选择考研的原因!最后一个原因可以说很现实了!一起来看看吧!第1个原因:理工科考研压力大相比于大学女生考文科专业研究生,理科专业考研的压力要更大一些。压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竞争压力,另一方面是学习压力。竞争压力是来自于报考人数。报考研究生的人数逐年增长,因为各种各样的目的,纷纷投入到考研大军当中,但是每个学校,专业和导师,招收研究生的人数屈指可数,录取比例悬殊不小于考公务员,可谓是万里挑一。而学习压力来自于考研复习。考研究生光是数学一科,就要复习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学,统计学,这等学习压力和难度不是一般地大,成绩普通的人,没有过人的意志力很难坚持下来。很多男生看到要考高等数学,就已经被劝退了!第2个原因:男生相对容易就业很多大学生选择考研的原因,并不是想单纯地搞科研,而是想借助研究生的学历,找到一份薪资待遇更高的的工作,有一个更好的前途。现在就业市场对女生来说不太友好,很多用工单位虽然没有明着说不招女生,但是在筛选简历的时候,会故意把女生排除在外,这就迫使很多女大学生,继续考研深造。而相比之下,男生在就业市场还是不错,就算拿不到高薪,也能获得一份能够谋生的工作,基于这个原因,很多大学男生选择放弃考研,直接就业。第3个原因:男生希望早点赚钱早点赚钱才是很多男生选择不考研的最现实的原因。男生在家庭中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买房,结婚,生子,赡养父母等等,每一项责任都需要男生尽可能扛起来。父母把我们养到20多岁,付出和给予的帮助已经非常大了,如果选择考研的话,无疑会给父母增加很多的负担。而直接进入社会工作打拼,起码为父母减轻了很多生活压力,有余力还能补贴父母一些零花钱。面对最现实的“钱”的原因,大部分男生会拒绝考研,提前打拼事业。考研还是不考研,对于大学生来说,这是一道选择题。只要做出选择,就要考虑背后存在的风险。世界上并没有绝对正确和错误的选择,如果考虑清楚了后果,就勇敢地,坚定地做出选择,其他就交给时间检验。如果是你,会选择“考研”还是“工作”?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喜欢内容就点赞加关注吧!(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其孰是邪

考研常识 国内研究生一般要读几年?学费是多少?

最近收到很多同学的咨询,有正在备战2019考研的,有已经被拟录取的,大家都比较关心一个问题,那就是“国内研究生一般要读几年?学费是多少?”。针对大家的疑问,惠园小编今天一一为您解答。国内研究生一般要读几年硕士研究生可以分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所以,这两类在就读年限上也是有区别的,这都是和专业有关系的。具体怎样划分,下面详细介绍。一般地,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就读年限为3年,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为2年,好的学校是3年,有特殊情况的存在。不同学校对研究生的要求不同,目前有两年、两年半、三年这三种,可申请提前或推后毕业,所以毕业时间并不是固定的,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可以说,国内在职研究生要读几年,与学员的学习进度有很大关系。只有抓紧时间,按照学校的课程安排进度,才能最快完成学业,拿到在职研究生学位及学历证书。如果你不抓紧时间积极准备,不仅是浪费自己的时间,还有可能被学校取消学籍,失去申硕的资格。上面既然谈到专硕和学硕的就读年限是不一样的,下面不妨简单介绍一下两者之间的区别。一般学校都开设有专硕和学硕课程。理论上来讲,专硕更偏实践能力,学硕更偏研究能力。实际上无明显差别。用人单位也不是非常看中你是专硕还是学硕,但在一些方面它们是有本质区别的。1、培养目标不同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培养学术研究人才,专业型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培养在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2、培养方式不同学术学位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更注重理论与适用性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授课形式不同专业型学位硕士研究生通常研究生第一年上课时间较多,上课形式有小班和大班、讲座三种,修满学分即可,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第二年往后课程较少,主要工作是为毕业论文做准备。研究生有自己的导师,平常需要帮导师做一些实验,剩下时间可以自己支配,只要在毕业前完成自己的论文即可。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研一上课,研二给老师干活,研三找工作写论文。学习课程强度较低,全靠自己的主动性。4、学习费用不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收费标准为8000元/学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专业硕士学费按照不同专业类别差别较大,有的要几万,有的却要十几甚至几十万元。5、读博方式不同学术型硕士不用参加全国统考,可以通过自己的导师直接读博;专业型硕士一般不能直接读博,在硕士毕业后要参与考博考试,具体的情况要咨询招生单位。研究生学费一年是多少1、有公费研究生吗?没有公费研究生了。2013年2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自2014年秋季学期起,取消公费研究生计划,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的研究生收取学费,自此,我国公费研究生被取消。所以说,我国现在是没有公费研究生的,不论你选择那所大学都是没有公费研究生的。虽然国家取消了公费研究生,但是研究生是有奖学金和助学金的,并且比例提高了很多,也是会减轻很多经济上的负担的。现在学校一般会根据你考研的成绩给奖学金,不同的学校的奖学金细则不一样,可以到你想要报考的院校的研究生网站去查询。2、国内研究生学费一般一年多少钱?一般情况下,国内的研究生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一般学术型硕士的学费为每人每年8000元,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专硕一万至几万不等,具体的看学校要求,个别专硕比较高,可能会达到十几甚至几十万元。当然这个费用只是个大概,具体的每个大学的费用都不一样,不同的专业也有所不同,甚至还会受大学所在地的经济水平的影响,你可以参考招生信息里的学费和奖助项。下面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例,看看一般的高校都是如何收取费用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级研究生学费收费标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8000元/学年,基本学制2年(精算学3年)(单独考试除外)。国际贸易学(单独考试)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40000元/学年,基本学制3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如下表所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如下表所示:研究生教育阶段主要奖助学金前面反复提到在研究生阶段会有很多奖助学金,这些奖助学金可能会抵消研究生阶段要缴纳的学费、住宿费、个人生活费。甚至有很多同学得到的奖助学金除了抵消自己研究生阶段的花费,还有有剩余。这让很多为研究生学费发愁的同学松了一口气,下面具体看一下这些奖助学金的分类以及如何获得这些费用。奖助学金的分类及获取资格① 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的基本生活支出。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6000元,博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10000元。一般学校的奖助学金6000或者8000,分为十个月发放,也就是每个月发600或者800,也有分为12个月发放的。这一部分钱是国家给的,任何人不能截留。② 奖学金奖学金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奖学金,一类是学校的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是由国家财政发放的,用于奖励特别优秀的研究生。每年奖励4.5万名,其中硕士生3.5万名、每生每年2万元,博士生1万名、每生每年3万元。不过这个覆盖面儿比较少,对于绝大多数的同学都是无缘的,所以这里就不过多的介绍了。学校的学业奖学金是学校发放的,用于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勇于创新、积极进取而设立的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在不同大学校里有不同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学校是百分之百覆盖的,它们分为一等二等三等这三个档次,评选需要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成绩。不同的学校学业奖学金的金额也是不同的,有的学校一等奖学金8000,二等奖学金6000,三等奖学金4000。也有个别的学校学业奖学金,并不是百分之百覆盖。③ 研究生补助研究生补助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学校发放的,一种是导师发放的。学校发放的由学校统一规定,由导师的科研经费给学生发放,一般150到300元不等。导师发放的由导师自由决定,金额不是固定的,甚至有些导师不发放。④“三助”岗位津贴“三助”岗位津贴是高等学校利用教育拨款、科研经费、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等资金,设置研究生“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岗位,提供的津贴。金额一般由高校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当地物价水平等因素确定。⑤国家助学贷款研究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条件、程序及其他有关规定,与高校本专科生国家助学贷款基本相同。原则上,研究生助学贷款以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为主,每学年贷款金额不超过12000元。还有一些适用于特殊情况的补助,比如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及学费减免、直招士官学费补偿贷款代偿、退役士兵教育资助等。这些情况学费资助标准每学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今天关于“国内研究生一般要读几年?学费是多少?”这一话题就讨论这么多了,大家还有什么要补充的欢迎在下方留言,一起讨论一下吧~~

回魂刀

考研一般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比较好

首先,如果有明确的考研计划,一定是越早开始准备越好,如果在大一和大二期间能够为数学和外语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那么在大三期间还会有时间来参加一些科研活动,比如参加各种专业比赛等等,这对于考研的复试环节也有比较积极的影响。实际上,一部分本科生在大学期间会发表论文,这在考研的复试环节会形成一定的优势。对于没有跨考计划的本科生来说,从大三开始准备考研是比较普遍的,虽然时间上会相对比较紧张,但是如果能够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也是完全来得及的。从大三开始准备考研,应该重视三件事,其一是要保证每天的有效复习时间,在复习的初期应该保证每天在5个小时以上,以后可以逐渐提升到8个小时。其二是要有一个较好的复习环境和针对性较强的复习资料,在复习资料的选择上应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复习资料对于复习效果的影响还是非常直接的。虽然在复习的初期可以先不明确具体的目标高校,但是在明确目标高校之后,应该积极搜集相关高校的复习材料。按照历史经验来看,专业课考试的题目类型往往都比较固定,所以在复习的时候应该有所侧重。其三是要有一个较好的交流渠道,这对于复习效率会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在考研复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障碍,如果能够有专业老师进行解答会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复习时间,这还是比较重要的,考生当前可以重点利用一下互联网渠道来与专业老师建立联系。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伦与物忘

考研失败没出路?与学历相比,二十几岁的你更要想明白这3个问题

就业困难,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2020年比2019年增加了50万,总人数达到了341万。然而,考研的成功率毕竟只有10%,大量落选的年轻人都因为考研失败遭遇难以承受的打击。知乎上有人说:“整整两年,考研期间,我只歇过一个完整的日子,每个星期从来只敢休息一晚上。出来成绩的那一刻,无望,口中一阵苦味袭来,万念俱灰。”那些没有成功考上的人,是重整旗鼓,来年再战;还是卷好铺盖,仓促求职呢?面对人生的岔路口,选择哪一条路都无可厚非。但二十几岁的你,正值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要相信学历一定不是人生的终点,与追求学历相比,我们更要想明白三个问题。一、学历是起点,你是否拥有自我精进的能力?你一定听说过,有的人没上过大学,凭借自身不懈地努力,最后做出卓越的成就;有的人虽然手握高学历的好牌,同样会陷入职业困境;而拥有同样学历的人,人生的境遇也会千差万别。这些案例都在告诉我们:学历只是起点。人生是一场长跑,你是否拥有自我精进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出足以成为核心竞争力的一技之长。周杰伦曾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演讲,告诉大学生们:“我没读过大学,却来到这里演讲。我相信,一技之长,比学历更重要。”周杰伦的歌是整个80、90后的青春记忆,出道以来拿了400多个奖项,歌迷无数。可是周杰伦自己,不仅没上过大学,甚至连高中都没考上。但幸运的是,凭借钢琴特长被一所中学录取。他从4岁起就苦练钢琴,出色的钢琴水平不仅让他得以顺利完成学业,更为他的流行音乐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于年轻人来说,无论学历如何,培养一技之长不应该等到走上工作岗位,而是应该有意识地尽早开始。首先,拿到本专业或行业的从业资格证书。比如教师职业需要考教师资格证,法学专业需要法律职业资格证,会计、财务管理专业要拿到初级会计师证书。其次,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当大部分同学都满足于考过英语四级拿毕业证时,你要去争取六级600分、托福雅思高分或者英语演讲比赛第一名,这些才算拿得出手的技能。而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拿下微软、IBM这样一流企业的认证,变成自己强有力的就业资本,会比学历证书更有用。最后,提升软实力,充分发挥一技之长。即便你拿到微软的MCSA认证,面试时磕磕巴巴也注定了失败。出色的一技之长使人另眼相看,与之相关的软实力则能够帮助你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一路狂奔。比如公务人员对公文文案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销售人员的谈判能力;幼儿教师的文化素养等等。由此可见,学历只是个人发展的起点,是你刚入职场的跳板。与不断接受学校教育相比,更重要的是你是否拥有自我精进的能力。二、学历是平台,你是否拥有职业规划的能力?马云说:“文凭只是学费的收据。随着十几年来高校的扩招,上大学的门槛越来越低,大学生不再是时代精英的代名词。”“天之骄子”走入社会,也只是具有较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去年5月,甲骨文公司突然大裁员的消息让业界大吃一惊,因为被裁掉的员工中,很多人当年都是名校高学历的毕业生,风风光光地进入公司。市场发生变化,这些员工还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里,不愿意学习新技术,不适应甲骨文新阶段的发展。对于年轻人来说,最怕的是过早沉溺于一眼望到头的生活。学历文凭能给我们提供平台,让我们成为一颗合格的螺丝钉,如果缺乏清晰的自我规划,随波逐流,将来就可能面临着被淘汰的职业困境。年轻人的职业规划,应着重解决定位、发展两个方向的问题。1.定位问题指对自我或职场缺乏基本的了解,而导致的方向、目标不清晰的问题。需要结合每个人的天赋、优势或特点,匹配可以起步的职业范围。比如,有的人逻辑思维强,思考问题理性,这类人擅长严谨的设计与规划,但与此同时,在迎合他人方面存在短板,放到人际关系复杂的职场环境中,对这类人而言无疑是一场“噩梦”。所以这类人在职业选择的时候就尽量回避护士、客服之类的岗位,这种岗位会让他们陷入日复一日的重复与繁琐中,他们从这些工作内容中丝毫感受不到任何价值和成就感。在职业定位上面一开始就错了的话,你会发现自己不断致力于“补短”,该有的长处和优势一点儿都没得以发挥,意味着今后的路只会越来越难。2.发展问题指因为能力、资源不足或环境变化所引起的发展动力不足,从而导致职业遭遇瓶颈、不能按期待发展的问题。著名的职业规划师赵晓璃曾说过:“一个人想要在职业上长远发展,除了定位准确之外,还需要学会‘借势’。”如何借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是系统梳理能力。把自己的一两项能力提升到95分以上,这就好比企业产品,如果你的产品某项核心优势特别厉害,价位高自然不在话下。第二是借用外部力量赋能。年轻人要放弃“躺赢”的思维,积累出脱离平台都能独立生存的资本,最好能够形成一项知识产品,例如课程、书籍等,寻找行业外的机会进行分享,这些工作能够不断积蓄个人的职业能量,从而不惧怕平台的变化。比如,有的年轻人进入了企业任职普通的财务工作,但会在后期兼职做财务顾问,给需要的企业或个人提供专业的财务咨询服务。这样一来,原先的圈层就会发生变化,会从一名普通的白领圈层一跃进入到企业老板和高管层,获得的见识和眼界自然会上一个台阶,同时也具备了更多的资源优势。三、学历是优势,你是否清楚自我的职业价值观?年轻人时常在面临职业选择时迷茫,原因是中国的应试教育过于强调一刀切的高学历,却很少引导学生思考个人的职业价值观。我的一些年轻朋友们,一开始找工作,总觉得经济报酬很重要,一心找一份高薪资的工作;等到找到了高薪的工作,又觉得竞争太激烈,安全感和稳定性更重要;换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又开始抱怨工作缺乏成就感和新鲜感,薪资待遇反而排在了后面。学历是一个人的优势,让他可以有更多的职业选择,但他只有选择了符合自己职业价值观的工作,才能体会到长远的职业成就感和职业幸福感。邵根伙出生于一个小山村,家境贫寒的他通过刻苦读书,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农业大学,获得了农学博士学位。当他顺利完成博士学业之后,没有满足于留在高校里做教授、搞科研,而是希望将农业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于是他辞职下海,创办了北京大北农饲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中国第一个养猪博士。价值观没有对错,只有真实与否。老一辈的人都喜欢公务员、教师、医生的职业,坚信那是铁饭碗,那是他们的经验。你想要自由,父母想要你早点结婚安定,没有谁对谁错;应该做一个以家庭为重的全职妈妈,还是一心拼事业的职场丁克女性,没有谁比谁更伟大。但如果有人逼着你认可他的价值观是对的,还让你必须按这样的价值观生活,你一定会很痛苦。因而,清楚并坚持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尤为重要。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我们很自然地希望通过考取更高的学历为生活赢得多一份筹码。但一定要相信,学历只是人生的起点,是走入职场的平台,是我们职业选择上的优势,然而并不是人生的终点。离开的是学校,离不开是学习。拥有自我精进的能力,做好自我的基本职业规划,选择符合职业价值观的道路,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大喘气

考研一般有几个阶段呢,你是这样的吗

准备阶段,这个一般是考研当年的3月份之前,了解和查询目标学校。然后查询专业考什么,报录比等等基础学习阶段,4月-6月,这个阶段主要是基础阶段,把英语和数学基础进行一个梳理,英语比如单词,长短句进行一个学习熟记,数学把教材和习题搞定。强化阶段,7-8月,这是黄金时期,所谓考研最关键的就是这两个月,因为没有其他的杂事就学习,大家把握好。提高阶段9-10月,这个时候有课程或者其他杂事,但是也是一个提高的阶段,同时这个阶段也要关注招生简章变化和大纲变化了。10-12冲刺阶段,这个时期主要是针对要记忆的东西,尤其政治,全靠这两个月啊。一般是12月份的最后一个周末考试,看完就可能大家要开题了。在第二年的2月份出成绩,然后大家要准备复试了。一般复试集中在3月份到4月份。复试完大家收到拟录取,或者调剂或者宣布考研失败。然后就是考完研最后的事情,比如政审,比如调档。6-7月份就是收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了。一年大家可以好好安排一下,当然这个是普遍的规划,大家个人有个人的安排,我自己当初7月份才开始基础和强化都在暑假了。最后385分。大家都可以考上的

平新

那个确诊的30岁考研人,真的只是为了改命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难,才能有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最近,北京新增两个新冠感染者。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其中一个30岁的男人。他是一个父亲,是一个打工人,也是一个考研人,本来应该准备参加明天考研,却因为感染新冠而不得不缺考。家住顺义的他,工作地点在海淀,每天都需要乘坐地铁往返50公里。如此长时间的通勤,几乎可以把一个人榨干。再加上长达8小时以上的上班时间,再多的精力都足以消耗殆尽。就算在如此劳累的情况下,他每天回到家的第一件事竟然不是休息,而是重新坐在书桌前,拿起书本,背诵上面密密麻麻的句子。工作日连轴转,周末他也不能放松。一边带孩子一边挤出时间学习。临考前三天,他去外地出差,没想到回来做核酸检测确诊新冠了。他是一个普通的感染者,但他又非常不普通,因为他是一个考研人。如果老老实实生活,也许他朴素的日子不必难上加难。可是,如果甘于现状,他的命运该如何改写?怎么往上爬?如何攀上更高的台阶?这个大哥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他对考研的渴望,映射着这个时代,一群不服输的人,内心深处最真挚的希望,那就是通过考研,改命。他的苦逼求学经历,让我想起一个姐姐:农村30岁大龄女青年,5战考研,才如愿考上清华。说起当时考研,她说“就是孤军奋战。”因为和她站在对立面的,除了考研本身,还有家人。可是,即使父母表面上支持,还是会经常向她灌输一些非常负面的思想。比如:读研又能怎么样呢 ?也不见得读完研的人工作都很好,不见得他们赚很多钱。女孩子始终要嫁人要照顾家庭的,读完研你都多大了?身边的人都觉得她是痴人说梦,劝她放弃。她也被这些闲言碎语打击过,决心也动摇过,甚至想放弃考研,随便找个人嫁了,然后浑浑噩噩过一辈子。可是她不甘心,不想放弃。每当放弃的念头悄悄找上她的时候,她都咬紧牙关,躲在被子里偷偷哭一会儿,又重新坐到书桌前背书做题。“累吗?”“累。”“考吗?”“考。”路遥说:“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考研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役”。很多考研人出身平平,本科都不是211、985,一些同学甚至还经历了一次失败。考研路上饱受风霜挫折。不解,嘲笑,像一张铺天盖地的网,不逼停他们都不罢休。他们只能攥紧复习资料,沉默地摸黑上路。考研难吗?难。因为你要一个人熬过无数个孤独的深夜,背负朋友和家人的不理解,顶住无数的焦虑和压力。这么辛苦读书,值得吗?普林斯顿大学校长说过一段话:“社会上有一股奇怪的风气,不少话语者宣称大学生太多了。或是说焊工挣得比毕业生多,以此来证实读书无用。”比如被拿来当成靶子的北大毕业却卖猪肉的陆步轩。2003年,北大毕业最后却选择去卖猪肉的陆步轩,被媒体竞相报道。路人纷纷围观,说着最刺耳的话:“卖猪肉还用上大学吗?小学毕业都会卖。”“北大毕业又怎样,还不是要当猪肉佬。”在外人眼里,卖猪肉可能是一件很低级的事情,而且没什么技术含量。所以他们陷入一种癫狂的状态,嘲讽北大出来也只能卖猪肉,高呼着“读书无用”。陆步轩被骂得几乎抬不起头,甚至觉得自己给北大蒙羞了。但是,小学毕业卖猪肉和北大出来卖猪肉,结果天差地别。有的人一直都只是市场里一个屠夫,每个月只是为了混口饭吃。陆步轩这十几年也一直在卖猪肉。不同的是,他已经成了一个身价过亿的老板。他和同样是北大毕业的学长陈生一起创立了自己的生鲜品牌。早两年,公司的销售额就已经达到了18个亿。北大屠夫,把猪肉,卖出了北大的水平。你以为陆步轩卖猪肉能身家过亿是运气使然吗?那我再介绍一个人:北大法学硕士的张天一。他和北大屠夫一样,被嘲讽过北大学历也不过尔尔的。2014年,他和早已在深圳有稳定工作的24岁的周全、25岁北外法学硕士柳啸、同样25岁,放弃了美国高校MBA全额奖学金的宋硕合伙卖米粉。身为名校硕士,没有出入在高端的场所,没有成为上流社会的精英,他身上背负了很多嘲讽和轻视。在一期《中国青年说》里,董明珠也表示非常不理解为什么他要去卖米粉,甚至希望他能关掉米粉店,去格力工作。董明珠还说可以把他“打造为全世界一流的律师”。没有人看好他,只有几个伙伴一头热地埋头苦干。别人的卖米粉可能只是开一家店,等客人上门。张天一和同伴却选择在老乡会、社区论坛、微博、微信上做调研。并且试着用烧瓶和天平,把配方标准化。第一周日营业额破两万。2015年,李克强总理现身中关村创业大街时,还称赞了他们。6年过去了,张天一的霸蛮米粉店不仅没有关闭,反而从一家38平方米的小店铺,一路开到了60多家,主打北京区域。现在,淘宝天猫、直播带货等都能看到他的产品。他说:学习法律对我而言是掌握了一种法律、法学的思维与做事方式就像互联网思维,可以拿它去做互联网,也可以拿它去做金融、房地产、餐饮。这样看来,假设世界上有一种法律人思维,那我拿它来做餐饮,似乎也可以。学历、能力和人生,从来都是互相成就。读书无用论,是弱者的自欺欺人。就像老舍说:“越不肯努力便越自怜。”总是有人觉得自己没学历都能闯出一片天,如果不能,就怪时运不济,怨社会不公,有黑幕。大多数人总是习惯用“社会不公”为由头,掩饰自己的懒惰,麻痹自己。“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不也大学没读完就出来工作了,照样能成为世界首富,我也可以。”很多觉得读书无用的人,都说过相似的话。人们只看到水面之上的冰山一角,却不知道藏在水面之下的深厚功力。比尔盖茨家境优渥,父亲是著名律师,母亲是银行行长。他考进的大学是哈佛大学,这是一所无数人拼尽全力都难以触及的世界大学。扪心自问,有多少人能有他那样的家境,有多少人有考哈佛的能力?况且,如今这个时代,并不是英雄不论出处。仅凭莽撞,并不能撞开阻挡我们前进的大门。草莽如何才能逆袭?《令人心动的offer2》前段时间刚被淘汰的丁辉身上,其实就已经有答案。他是农村出身,妈妈在他才七八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为了养家糊口,爸爸只能整日忙于工作。所以,是爷爷奶奶带大丁辉。缺少父母的陪伴和管教,他一直都是处于和松散的状态。念高中的时候,别人在学习,丁辉却在上网、打架。只有在高三下学期的时候,坐下来认真复习。最后,被调剂到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二本。上了大学,他还是在混日子。别人在努力去考教师资格证的时候,他在玩游戏。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平平淡淡地走到了毕业。迫于压力,在一次面试时,面试官问他能不能喝酒,他说能,于是干起了销售。为了业绩,他经常喝得晕晕乎乎,当他以后自己终于成功把单子“喝”下来以后,单子被同事抢了。他想加薪,也被老板拒绝了。因为不求上进,女朋友离开了。这像是一把利剑,瞬间戳破他的掩耳盗铃。于是,他决定考研。理由很简单,要证明给女朋友看自己不是loser,想找一份更体面的工作。为了专心复习,背水一战,他把工作辞了,躲在姑妈家,拉上窗帘,分不清白天黑夜,只是一个劲儿地埋头苦学,每天学到晚上三点。江苏的冬天很冷,冻得他连笔都握不住,甚至因为长时间坐在书桌前学习,得了腰肌损伤。《杀死一只知更鸟》里有一段话:“勇敢就是,在你还没开始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注定会输,但依然义无反顾地去做,并且不管发生什么都坚持到底。一个人很少能赢,但也总有赢的时候。”付出百般努力,背水一战的丁辉,赢了。他以391的高分,顺利考上华东政法大学的研究生。没有优渥的家境,没有漂亮的履历,颜值一般,年纪还不小,但是,他却能和一群名校毕业,甚至国外留学回来的人一较高下。是,他没有如我们所愿在《心动的offer2》里留到最后,但是他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许多以前遥不可及的机会,现在都一一摆放在他面前。《飞越疯人院》里有一句话:“你们一直抱怨这个地方,但是你们却没有勇气走出这里。”如果没有考研,或许他一辈子都没有站在舞台上闪闪发光的机会,他还是那个被女朋友甩,前途渺茫的丁辉。但是他在别人质疑的眼光里,背水一战,完成了自己一次又一次逆袭。并不是所有人,在一个不理想的环境里 ,都能够千方百计想着跳出去,再上一层楼的。这世上,有人浑浑噩噩平庸一生,有人悄悄努力,惊艳所有人。每一个考研人都是勇敢的人。即使倍感孤独,觉得没有人理解,也没有人懂,一路上都只有自己一个人,他们还是埋头走下去。深夜还在走廊里,借助微弱的灯光背书。冷的浑身发抖,还是把资料紧紧拿在手里。还有人蹲在楼梯间,缩成一团,拿着一个小电筒,照亮书本上的一字一句。无数次步履匆忙,无数次与孤单对抗。无数次不想坚持,又无数次重新振作。余世存在《时间之书》里说:“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人生会有很多段路,很黑很暗。可再多么黑再多么黯淡无光,一步一步走过去,总会看到星光璀璨。见过凌晨四五点的的熹微,感受过夜晚十二点的孤独的人,都换来一个崭新的开始。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点个赞吧,给每一个考研人加油。愿你们都能成功上岸。

侍铳

「考研常识」国内研究生一般要读几年?学费是多少?

最近收到很多同学的咨询,有正在备战2019考研的,有已经被拟录取的,大家都比较关心一个问题,那就是“国内研究生一般要读几年?学费是多少?”。针对大家的疑问,惠园小编今天一一为您解答。国内研究生一般要读几年硕士研究生可以分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所以,这两类在就读年限上也是有区别的,这都是和专业有关系的。具体怎样划分,下面详细介绍。一般地,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就读年限为3年,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为2年,好的学校是3年,有特殊情况的存在。不同学校对研究生的要求不同,目前有两年、两年半、三年这三种,可申请提前或推后毕业,所以毕业时间并不是固定的,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可以说,国内在职研究生要读几年,与学员的学习进度有很大关系。只有抓紧时间,按照学校的课程安排进度,才能最快完成学业,拿到在职研究生学位及学历证书。如果你不抓紧时间积极准备,不仅是浪费自己的时间,还有可能被学校取消学籍,失去申硕的资格。上面既然谈到专硕和学硕的就读年限是不一样的,下面不妨简单介绍一下两者之间的区别。一般学校都开设有专硕和学硕课程。理论上来讲,专硕更偏实践能力,学硕更偏研究能力。实际上无明显差别。用人单位也不是非常看中你是专硕还是学硕,但在一些方面它们是有本质区别的。1、培养目标不同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培养学术研究人才,专业型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培养在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2、培养方式不同学术学位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更注重理论与适用性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授课形式不同专业型学位硕士研究生通常研究生第一年上课时间较多,上课形式有小班和大班、讲座三种,修满学分即可,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第二年往后课程较少,主要工作是为毕业论文做准备。研究生有自己的导师,平常需要帮导师做一些实验,剩下时间可以自己支配,只要在毕业前完成自己的论文即可。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研一上课,研二给老师干活,研三找工作写论文。学习课程强度较低,全靠自己的主动性。4、学习费用不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收费标准为8000元/学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专业硕士学费按照不同专业类别差别较大,有的要几万,有的却要十几甚至几十万元。5、读博方式不同学术型硕士不用参加全国统考,可以通过自己的导师直接读博;专业型硕士一般不能直接读博,在硕士毕业后要参与考博考试,具体的情况要咨询招生单位。研究生学费一年是多少1、有公费研究生吗?没有公费研究生了。2013年2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自2014年秋季学期起,取消公费研究生计划,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的研究生收取学费,自此,我国公费研究生被取消。所以说,我国现在是没有公费研究生的,不论你选择那所大学都是没有公费研究生的。虽然国家取消了公费研究生,但是研究生是有奖学金和助学金的,并且比例提高了很多,也是会减轻很多经济上的负担的。现在学校一般会根据你考研的成绩给奖学金,不同的学校的奖学金细则不一样,可以到你想要报考的院校的研究生网站去查询。2、国内研究生学费一般一年多少钱?一般情况下,国内的研究生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一般学术型硕士的学费为每人每年8000元,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专硕一万至几万不等,具体的看学校要求,个别专硕比较高,可能会达到十几甚至几十万元。当然这个费用只是个大概,具体的每个大学的费用都不一样,不同的专业也有所不同,甚至还会受大学所在地的经济水平的影响,你可以参考招生信息里的学费和奖助项。下面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例,看看一般的高校都是如何收取费用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级研究生学费收费标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8000元/学年,基本学制2年(精算学3年)(单独考试除外)。国际贸易学(单独考试)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40000元/学年,基本学制3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如下表所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如下表所示:研究生教育阶段主要奖助学金前面反复提到在研究生阶段会有很多奖助学金,这些奖助学金可能会抵消研究生阶段要缴纳的学费、住宿费、个人生活费。甚至有很多同学得到的奖助学金除了抵消自己研究生阶段的花费,还有有剩余。这让很多为研究生学费发愁的同学松了一口气,下面具体看一下这些奖助学金的分类以及如何获得这些费用。奖助学金的分类及获取资格① 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的基本生活支出。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6000元,博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10000元。一般学校的奖助学金6000或者8000,分为十个月发放,也就是每个月发600或者800,也有分为12个月发放的。这一部分钱是国家给的,任何人不能截留。② 奖学金奖学金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奖学金,一类是学校的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是由国家财政发放的,用于奖励特别优秀的研究生。每年奖励4.5万名,其中硕士生3.5万名、每生每年2万元,博士生1万名、每生每年3万元。不过这个覆盖面儿比较少,对于绝大多数的同学都是无缘的,所以这里就不过多的介绍了。学校的学业奖学金是学校发放的,用于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勇于创新、积极进取而设立的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在不同大学校里有不同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学校是百分之百覆盖的,它们分为一等二等三等这三个档次,评选需要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成绩。不同的学校学业奖学金的金额也是不同的,有的学校一等奖学金8000,二等奖学金6000,三等奖学金4000。也有个别的学校学业奖学金,并不是百分之百覆盖。③ 研究生补助研究生补助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学校发放的,一种是导师发放的。学校发放的由学校统一规定,由导师的科研经费给学生发放,一般150到300元不等。导师发放的由导师自由决定,金额不是固定的,甚至有些导师不发放。④“三助”岗位津贴“三助”岗位津贴是高等学校利用教育拨款、科研经费、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等资金,设置研究生“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岗位,提供的津贴。金额一般由高校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当地物价水平等因素确定。⑤国家助学贷款研究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条件、程序及其他有关规定,与高校本专科生国家助学贷款基本相同。原则上,研究生助学贷款以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为主,每学年贷款金额不超过12000元。还有一些适用于特殊情况的补助,比如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及学费减免、直招士官学费补偿贷款代偿、退役士兵教育资助等。这些情况学费资助标准每学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

黑猩猩

如果你是这几类大学生,我真心不建议你考研,很难坚持下去

如今这个社会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的竞争力也在逐年下降。所以只要条件允许,不少大学毕业生都会选择继续考研。一方面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学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找工作。毕竟现在稍微著名的大型企业对于学历要求都是在本科以上,并且有些知名企业还要求应聘者必须是985大学毕业。我个人认为想要在学历上有所提高,这是一件好事。说明自己从内心深处在追求更好的自己。毕竟现在学历足够高,才意味着未来会有更多的就业发展机会。不过愿望与期待总是美好的,但现实总是残酷的。我国每年选择考研的人数高达百万,但能最终顺利考研成功的同学却只占有很少的一部分。虽然考研这条路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学历,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考研。有些同学选择考研其目的就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所以高失败率”成了考研群体的标签。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对想坚持的东西态度也不一样。现在小编就为大家说下什么类型的大学生不适合考研?1、盲目跟风考研,没有自己坚定的目标想要考研成功并非是一件易事,选择了考研就意味着选择了孤独。我们需要放弃社交玩乐的时间。把时间都花在读书刷题上,选择与学习打交道。有些同学之所以选择考研并非出于自己内心真正的意愿。而是盲目跟风跟随身边的人考研,看见身边的人都选择考研,自己也没想清楚自己真正的目标,就跟着他人一起考研。如果我们没有坚定的目标和信念是很难在这条道路中坚持下去的,那些考研成功的人是因为自己一直有很坚定的目标,知道自己心中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所以即使前行的道路上遇到再多困难,自己都能坚持下去。而那些没有明确目标的人,坚持到一半就因为太苦太累选择放弃了。所以选择考研一定弄清楚自己内心真正的意愿。2、努力程度不够,佛系考研考研的竞争程度不亚于高考,既然我们选择了这条道路我们就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这样才有可能成功上岸。如果想要考名校的研究生,会更难。如果你在本科的学习中就没有努力,专业知识能力太差,所以想通过考研逆袭。倘若你是这种状态,那么在考研备考的过程中必须要非常努力才行。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什么都不想付出,又什么都想得到,又怎么可能呢?在考研大军中,有一些十分优秀和努力的人,如果我们不够努力,底子又很差,我们又拿什么和别人竞争,又凭什么获得成功?3、为了逃避就业被迫选择考研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选择考研都是为了提高自己学历的。也有同学选择考研就是为了能够晚几年进入社会,不想过早的踏入社会工作。是属于逃避就业的心理,只要不去找工作,能在学校多混一天就多混一天。选择考研不过是自己暂时逃避就业的方式罢了。抱着这样逃避的态度去考研,肯定不会成功的。因为考研的路比工作更苦。很多人在考研道路上因为路途太艰苦都会选择放弃。4、做事三分钟热度和热情的人有些人就是属于做什么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刚决定要考研的时候信心满满,自己也给自己定了详细的目标。每天很早就起床去图书馆看书了,晚上也都要在图书馆学习很晚才会回到宿舍。然而这样的日子没能持续两天,接下来的日子就开始垂头丧气,认为学习太累。选择放弃。无论我们是考研还是做其它事情,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做支撑,是很难一直坚持下去的。毕竟选择了考研就意味着选择了一条孤独又艰辛的道路。如果自己的信念并不坚定,在考研路上随时会动摇。也许还没能等到我们上考研考场,就先自己放弃自己了。最开始扬言自己要考研的人很多,坚持到最后上考场的人并不多。当然,能够在最后取得成功的人更是寥寥无几。所以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去走。这样才能让人生的路走得更顺畅。

洛阳桥

考研该几月份准备最合适?

考研这个话题不再是一个冷门话题,考研人数也在逐年暴增,人数的增长给了考研人重大的压力,那么备考时间每个人也大不相同。有些同学为了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大二下学期就开始准备考研,这样的同学的考研战线就会特别长,甚至有些人大一就准备大四的考研,这未必也太早了吧,如果你想考个高分考个好学校,真的没有必要复习过早,太早反而不利于考研。那么几月份复习最合适呢?考试当年的六月复习是最合适的,差不多等到大三下学期末,同学们可以买买该买的资料,把考试的课本拿出来看一下基础知识,特别是高数,别的科目都可以推迟复习,高数却不可以,如果把高数的时间压缩,那么考试中没有很好的数学基础,数学是很难达到高分的。六月份开始把数学课本拿出来,先看下基础知识和基础公式,很多人报的线下的辅导班,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线上学习,数学听张宇老师或者汤家凤老师的课程都能让我们学到不少东西,等把数学过完第一遍的时候,大概到了七八月份,再进行二轮复习,做做练习题,巩固一下一轮时候不懂的问题,到了九月中旬,基础知识可以穿插在做题中巩固,将往年的真题卡好时间来做每一套,将错题按照类型整理好。英语,也是可以从六月开始复习,不断做往年的真题并对每一道题进行分析,做多了就会发现答案隐藏在题目中,专业课可以等到十月份开始复习,政治可以等到十一月开始复习,做下练习题和背背大题。如果想考个高分,切记把握好时间,记住方向比努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