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如何选择考研院校和专业?然则卜之

如何选择考研院校和专业?

2020年考研已经拉开了序幕,考研学子们也将面临报考院校和专业的重大选择。那么,如何正确选择目标院校和专业呢?1、学校重要还是和专业重要? 考研难度系数在更大程度上是由院校所决定的,因此,报考名校会增大竞争压力。而专业的选择将会左右你将来的就业方向以及待遇。因此,学校和专业都很重要。如果非要判别孰重孰轻的话,那么我给出以下参考办法:对于文科类专业来说,学校比专业更加重要,因为不同院校的该类专业实力差距并不大,而找工作时却非常看中该校是否为名校;对于理工科类专业来说,专业比学校更重要,这是由于理工科学生找工作时,就业单位非常看中该校的此专业是否为重点专业,而不太注重是否为名校。但是,如果你读研究生在为了提升学历,而不担心以后的工作问题,那么名校的冷门专业将是你最好的选择。因为,就读于名校将会为你锦上添花,而选择冷门专业则会大幅度降低考研难度。2、如何选择专业在准备考研前,首先需要弄清楚一件事:是考本专业的研究生,还是跨考其它专业的研究生?当然,无论做何选择,都会各有利弊。首先,在本科期间,无论学习状况如何,都已经对本专业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因此,报考本专业的研究生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使自己在专业课复习以及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更进一步。但是,如果本专业的前途并不是太好,并且自己有十分喜欢的专业,那么选择跨专业考研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因此,在决定是否跨专业时,一定要仔细分析自己本专业的现状与就业前景,并分析自己的兴趣是什么、将来准备做什么工作。一旦决定,就要坚定自己的选择,切勿摇摆不定而影响大局。3、如何选择院校(1)院校的实力在选择目标院校时,可以通过院校排名、学习氛围、师资力量等对该校的总体状况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这是由于,在一所排名靠前的学校读研,会在你找工作时为你锦上添花;大多数人的学习状态取决于所处的氛围,因此良好的学习氛围将会让你更能投入到学习当中;研究生期间跟着一个知识渊博的导师会给你的学术生涯添砖增瓦。(2)院校所在地区院校所在的地区也是决定自己是否考取该院校的主要因素之一。这里给大家一个建议:将来准备到哪个地区工作,就尽量到该地区读研究生。因为在你读研的三年里,你接触的资源和拥有的人脉大多都是该地区的,这种资源和人脉将会成为你走向社会后的垫脚石,为自己将来更好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3)避免盲目追求名校名校对自己的读研生涯以及将来的工作确实有所帮助,但是不能一味地追求名校,而忘记考研的最初目的。很多考研失败的学子,并不是他们不努力,更不是他们智力不够,而是因为选择的错误。有句话说的非常好:当你做出错误的选择时,你越努力,你就离成功越远!因此,在确定目标院校前,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自己的复习效率、自己将来所想要达到的成就以及自己的实际实力等)来决定目标院校。想要提醒大家的是:不一定要考最好的学校,但一定要考最适合自己的学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当然,每位考生的实际情况和理想抱负都是不同的,因此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目标院校和专业的选择。祝各位学子:金榜题名、学业有成!

鼬佐

21考研别再“掉坑”了!这些院校专业已成“重灾区”!

大家好,这里是考验刺客联盟!2020考研全国报考人数达到341万,相比2019年人数增长17.59%。由于疫情影响等各种因素,有专家预测2021年考研人数可能达到450万。2020年全国录取研究生111.4万人,其中还包括推荐免试的十几万研究生,也就是说留给统考的名额也就是只有90多万。2021就算再扩招,那院校的承载容纳学生数量是有限的,研究生导师也是有限的,预测招生人数应该跟2020年差不多,所以21年考研更难了!如何增加自己考研上研究生的几率呢?除了努力学习,提高成绩之外,避开报考人数太多的专业院校也能减少一部分的竞争压力!快来看看有哪些院校成为2020年考研报考“重灾区”?除表中的院校,还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大学等也都是报考人数非常多的院校,基本都在2万以上;四川大学的报考人数预计有4万以上,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的报考人数预计也在3万/4万。这类学校基本是国内一批最热门院校,无论是专业性还是知名度,大都是一流的。因此,人满为患也不足为怪。不要以为只有985/211院校才这么火爆,还有很多双非院校报考人数也是超1万。1. 深圳大学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高达29465人。2. 广东工业大学 2020年报名人数再度激增,已达13256人!3. 南京邮电大学 2020年考研共有11263名考生报考。4. 安徽师范大学 2020年一志愿报考人数达10247人。5.上海师范大学 2020年报考人数共计14981人。6.山西财经大学 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首次破万,共有10773名考生报考!7.青岛大学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达16749人。8.宁波大学2020年网报人数达到13716人,现场确认人数达12927人。9.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达12159人。10.山东师范大学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来到了11923的高位。以上这些都是地理位置好,实力不输211院校,其实还有一类院校也是非常受欢迎,就是师范类高校!比如:南京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27452人;华南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总人数25603人;上海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4981人;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2159人;安徽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报考人数达10247人;江西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9639人;杭州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报考人数共计7936人。考研除了是一场艰难的长途旅行,还是一场信息战,以上这些信息21考研人一定要参考哦!

声满天地

考研吗?学校专业怎么选?

考研人群一般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就是用考研圆梦高考,说我高考成绩不理想,没考上以前的理想院校,这次考研是一个机会,我就想考那个学校。第二类就是混文凭混学历的,主要就想要个硕士学位证,考哪个学校无所谓。对于这类同学,报考原学校是不错的选择,毕竟大学四年你对学校老师以及课程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考上本校研究生应该问题不大。上边两类同学下面的内容就不用太看了,我建议你关注我,看我以后的有关参考资料查找以及复习方法的文章第三类就是对现在的本科学历和院校都不太满意,想在现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尽自己所能选择最好最适合自己的。 都说越努力越幸运,但是在考研这件事上我们还要加一个前提,那就是选择。每次考完研都会有人抱怨,分数低的抱怨选择的学校分数线太高了,分数高的又觉得后悔没报一个好一点的学校,所以说考研院校很重要。选择选择对了才能越努力越幸运。那么我们究竟要怎样选择院校呢?首先要确定考研大方向,你是要考专硕还是学硕?(我之前的文章里有提到专硕和学硕的区别,可以参考一下。)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 有的人可能会问啥是全日制啥是非全日制?用最简单的最通俗的话解释,全日制就是像之前上大学一样作为学生每天继续上课。而非全日制就是一边上班一边上课。相对来说上课时间没有全日制长。同时要注意的是非全日制的含金量较低,被社会认可度也没有全日制高,不过从趋势上看未来可能差别应该不太大。而且大家需要注意两者在费用和奖学金方面也有区别。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费用一般比全日制高很多,而且非全日制的研究生没有全日制研究生享受的奖学金助学金和国家补贴。大方向确定好了,你就要考虑报考院校的地区,一般来说大城市经济繁荣资源多机会多眼界会更加开阔,但是同时竞争压力会非常大,我们都知道北上广好,但是别忘了北上广不相信眼泪啊。小城市相对来说资源较少机会也没大城市多,但是相对来说竞争压力也比较小。如果科学技术类专业还是建议大城市,毕竟科技更新换代速度太快,只有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才能最早接触到最新的技术,先人一步。其他专业其实也可以考虑一些新兴城市和二三线有发展前景的城市。同时择校时还要考虑以后就业,因为你读研究生的院校所在地很可能就是你工作所在地,所以要考虑去你以后打算就业的城市。这样在读研期间可以接触更多资源人脉为以后就业打基础。选好地区之后,你要参考各个院校的学校排名,专业排名,学术氛围,导师质量,以及就业率等指标,看看该地区有哪些学校是你想考的。当然你更看重专业排名还是学校排名还是看自己的选择。然后就是要了解报考目标的竞争态势和录取规则。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了解:报考院校历年的分数线,历年的报录比(报录比就是报这个院校这个专业的有多少人又录取了多少人,他们之间的比值)还有就是招生人数,这里要注意一下再看 招生人数的时候一定一定要看一下推免人数。(做个假设,你看见某学校某专业招生人数100人,别天真的以为真有100个名额供你竞争,它要是推免90人,就是说你要和别人竞争十个名额。当然这是假设推免比例不会这么高的。)这里注意一下对于那些招生人数少于5的还是慎报,因为你很可能就成了炮灰和分母了。当然对于那些大神学霸们,你们开心就好。上边的报录比,分数线之类的都可以在所要报考院校的研究生官网上查到。当然你也可以向万能的学长学姐进行咨询。想办法联系到所要报考院校的在读研究生学姐学长,他们对这些问题应该是最熟悉不过了,至于哪里找学姐学长,这个途径就很多了。至于专业选择,如果不是那种就是不想学本专业了或者就想研究生换一个专业的,还是学本专业比较好,因为学了四年了有一定基础。而且似乎哪个专业都不容易。考研不是一件容易事,耗时耗钱耗精力。所以建议大家量力而行,选择掂一掂脚可以够得到的院校。以上内容只是一些建议,还是要结合自身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码字不易,你们能点个赞再走嘛!后续会讲各科资料查找等相关事宜,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加关注呀!

普契尼

考研如何确定专业和学校?

我觉得考研前首先应该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考本校还是考外校?第二:考专硕还是考学硕?要回答第一个问题,还需要再问自己几个问题:对当前的学校满意否?对当年的专业满意否?自己的英语、数学成绩是否优秀?如果前两个否,后一个是,建议外校,如果三个都是否,建议本校。要回答第二个问题,只要问自己一个问题:考研如果考上的话,是想要工作还是继续读博?想要工作选专硕,想要继续读博选学硕。再接下来才是如果选择目标学校及专业的问题。如果上面的两个问题你选择的是考外校,考学硕,那么可以继续往下看。如果不是,那恭喜你考研的目标学校和专业已经确定了。要确定目标学校,先要确定目标专业。确定专业只需要主要一条,就是你所选的专业一定要是在不断发展而不是在不断萎缩的。因为考研时的信息相对你研究生毕业是具有滞后性的,在当前这个学历大贬值的年代,读研的三年时间可能社会上对于学历的要求就会有一个天翻地覆的发展。所以,从大的方面谈,自己一定要保证研究生所读的专业不是一个在不断萎缩的专业。而如果判断这一点,主要看六个指标:上年度招生人数;上年度毕业人数;上年度毕业生就业率;本专业教师人数、教师职称构成及过去三年有无新教师留校;本专业目前的国家级课题在研数量;过去三年本专业国家级课题的结题数量。其中前四个指标在该学校研究生院网站及学院网站上应该都能查询的到,后两个指标在教育部网站上也能查询的到。确定了专业后,就可以根据专业确定学校。如果不是研究生毕业就选择工作的话,其实我比较推荐学校排名低而专业排名高的学校,以及一线城市以外的学校,这样可以在保证自己研究生科研质量的前提下有效的规避恶性竞争。在确定了专业后学校后,就可以根据专业和学校来确定自己心仪的导师人选。在选择导师方面,我依然推荐要根据六项指标在进行综合判断:首先是导师最近三年内发表的论文及课题方向,看看导师目前的研究方向是不是和你一致。这一点上千万不要相信任何其他资料或者说明,这些都是有滞后性的。一个人在研究方向上是会经常发生变化的。你单看他的履历可能是一位人力资源方面的教授,其实有可能最近三四年人家已经转资源环境管理了。其次是看导师目前在研的项目有多少,这取决与你上研后到底有没有活干。这个在研项目太多或太少都有问题,太少证明导师能力一般,起码是在院系不怎么吃得开,太多则要警惕导师到底是准备招研究生还是准备招实验室临时工。第三则要关注近三年毕业的师兄弟的毕业论文方向是否和导师近三年的研究方向一致,如果出入太大则需要警惕这位导师是不是会搞研究生外包或者干脆就是放羊管理。第四要关注一下导师的年龄和职称,最好跟一位还有干劲的导师,比如年轻的副教授准备冲教授的,或是年轻的三级教授准备冲院士的。一般而言四级教授是60岁退休,三级教授是65岁退休,二级教授是70岁退休,退休前三年会停招硕士,退休前两年会停招博士。所以千万不要迷信那个职称高选那个,别一不小心搭上了末班车成了无人问津的关门弟子。

不肖则欺

考研学校的“名气”和“专业”,哪个更重要?报考的同学要了解

文/颖妈聊教育距离2021年研究生考试笔试时间越来越近了,现在很多报名的学生在仅剩下来的几天里面,可以调整自己的休息时间,学习时间从让自己在答题的时候能够更加具有效果。考研笔试的时间共有两天,每天需要考两门课程,考试时间是上午的8:30~11:30结束,下午是14:00~17:00结束,如果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将会在12月28日进行。每年在高考的时候,很多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念重点大学,比如211大学和985大学,想要高考中拔得头筹,肯定成绩得特别优秀才可以。对那些从来都没有考上名校的学生来说,希望通过“考研”能进入到名校里面,实现自己进入名校的梦想。为进名校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专业,难道这样的做法对吗?往往实际的生活当中有很多的考生,他们考研的目的是为了进入到名校,因为名校的名气真的很大,毕业之后求职路上会更加的顺利些,但是因为你进了这所学校,选择的专业并不是自己所喜欢的,而是个冷门专业,这样的做法真的值得吗?有一个好朋友,他被一所双一流的大学录取,毕业之后他想要考研,他的目标则是西安交通大学。能够在一所不错的大学里面读研,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为了能够顺利的考上,他报的专业中比较冷门的一个,原本以为自己能够顺利进入到大学,即便是报考的学校是冷门专业,但是不用害怕,毕竟是名校。这样想法是错误的,等到了真正开学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自己根本就不喜欢这个专业,也没有办法把心放在专业上面,毕业的时候自己开始头疼了,用四个字形容:度日如年。最后只剩下感慨,除过名校的研究生毕业证之外,自己完全没有任何的收获,有的时候甚至在想,为什么当初要放弃自己所喜欢的专业,选择名校呢?考研的时候如何平衡“专业”和“名校”之间的利弊关系呢?对于很多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件很纠结的事情,毕竟2021年的研究生报名考试已经结束了,对于打算要参加考研的学生说,再选择学校和选择专业的时候会出现这几种情况。并非是名校,但专业强势不管我们参加的是考研还是高考,在专业选择上面肯定要考虑到,自己是否对本专业感兴趣,从近几年来考研的数据得知,会计专业已经成为非名校强势专业很多学生的首选,毕竟拿到研究生学历去从事这样的工作,薪资会很高,强势的专业在就业上面占据着很大的优势,之所以我们称之为强势的专业,譬如说这个专业多么的热门,而是说他在学校里面是强势专业,受到了学生老师一致的认可,而且拥有很好的教育资源,优秀的导师,学校对本专业也很重视。想要从事这个专业企业并没有名校的限制,考试的时候很多人已经看到了,选择考试类型的时候,上岸几率会比较大一些。是名校,但是专业却比较冷门估计很多的学生都会做这样的选择,尤其是成绩中等的学生,想要念名校,选择一个好的专业,却发现自己的分数并不够,所以不少的人追捧,只要是名校的毕业证就可以了,专业自己一点都不在乎。等到毕业从事研究生专业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如果你的目标是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能够进入到国企工作和学习,毕竟这一类名校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求职过程中,如果名校是一块很不错的敲门砖,可能对于学生来说是好事,但是所学的专业自己不喜欢,念研究生的时候会特别的痛苦。既是名校又是学校的强势专业大家看到了一些学霸们,通常喜欢报名校的强势专业,这样毕业的时候有很多用人单位早早已经把自己预定了,不会很纠结的去考虑如何去找工作,因为他们根本不愁毕业之后没有地方去,都是众多大型企业的招募对象。不仅如此,这类专业的导师和教授在教学资源方面是很丰富的,不过这类同学们选择的方向需要考虑的是,导师在选择学生的时候,应该优先考虑的是本科名校的学生。不能够对学历有一种歧视,导师眼里面本科如果是好学校的学生,肯定在学习能力上面会很突出的,不要觉得这不重要,其实当你真正步入考试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切都很重要。决定了考研应该为自己的未来规划好方向有的人认为自己已经进入了名校,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这种放弃是值得的,毕竟名校的就业率很高,个人觉得,既然你已经决定了考研,应该明确自己未来的方向是在哪里,规划好自己的未来。从自己的就业方面作为考虑考研是很多学生的梦想,我们看到了各大高校不断的进行扩张,导致了大学毕业的人数不断的在增加,每一年的应届生都很多,2020年应届毕业生人数已经达到了800多万人。可想而知本科学历已经越来越普及了,为了提升自己的就业机会,不少的学生选择了考研,以为这样找工的时候会更加轻松一些,其实名校确实是很多人愿意选择对象,毕竟挂着名校的研究生进入大企业能够更加容易一些,更加方便一些。为自己学历再次提升打基础有的人想成为博士生,考研成为他们的必要选择,提高自身的实力,并且在专业上面有不错的成就,才可能会填报自己喜欢的学校。大家一定要知道,名校确实专业性很强,不过大家考虑的时候要明白,如果你考博士生的话,肯定名校会更加容易一些,也能够更好的上岸。不管大家处于什么样的考虑,一定要在考研之前,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只要大家愿意努力,肯定会有个很不错的成绩。即便是没有考上不要灰心,条条道路通罗马,总有一条道路适合你。今日话题:你觉得专业和名校之间,应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此其道与

关于考研专业与学校选择,这些都是你必须要知道的!

考研的必要性在本科生越来越多的今天,通过读研究生来提高自己的学历变得越来越有必要。这一方面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自己在学习与工作之间有一个过度缓冲。同时随着学历的普遍提高,一些大型企业的核心岗位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企业都明确要求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所以说拥有研究生学历无论是在就业还是待遇方面都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所以,强烈建议准毕业生们最好能够考研,因为工作以后再考研的难度可能要大很多。而我们在决定考研以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需要确定自己拟要报考的专业与学校。因为确定以后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特别是专业课的复习。由于我们本科阶段所学专业都是属于大类专业,也就是所说的一级学科。比如电气信息大类里的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等。但是,在考研的时候,就不会再有本科阶段所学的大类专业,而是会更进一步划分为子专业,并且有些大类专业可以划分出好几个子专业。这样就会给选择专业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同一个专业可能会有很多学校同时开设,并且学校的实力相差悬殊。这样,就需要我们不光要确定专业,还得确定要报考的学校。所以,这篇文章主要就针对准研究生的专业选择以及学校选择问题给出一些方法与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专业查询对于专业查询,我们只需要关注一个网站就可以了。这个网站就是每一个考研人都需要关注的: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简称:研招网)。在该网站上可以查到所有研究生招生的学校与专业。在网页上有一个信息库,包含了专业库与院校库。研招网界面专业库:在专业库里面包含有所有研究生可以报考的专业,比如我们选择专业查询,界面如下,然后在左边的专业列表中可以选择我们需要的专业,也可以手动输入专业名称。同时也可以选择研究生类型,比如学术型、专业学位、以及博士研究生类型。更进一步细化查询。专业查询界面下面输入我们拟要报考的专业,比如输入: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可以查询到如下信息。专业查询结果然后可以选择开设院校查看,或者选择专业主页查询详细信息。可以看到基本信息,包括专业名称以及专业代码等等信息。同时,也可以看到专业介绍以及专业点分布,按省份来划分的,非常方便查到开设这些专业的学校。专业主页信息院校查询院校库跟专业查询一样,网站也有一个院校库,界面如下所示。可以看出,学校也是按省份来分的,下面还有更加详细的可选项,比如院校隶属于什么:“教育部、其它部委”。以及院校特性:“985高校、211高校、以及自划线院校。”可以非常方便查询。比如我们省份选择四川省、院校隶属选择教育部、院校特性选择985院校与自划线,可以查询到如下学校。四川大学与电子科技大学。然后还可以进一步看到查询到的学校的信息,包括非常重要的招生简章,以及调剂办法等。其它信息可以直接到对应学校官网查询。比如选择四川大学的招生简章,即可看到招生简章如下所示,最上面是最新的招生简章。招生简章是考研学生最值得关注的信息之一。除了招生简章以外,还有其它信息,比如问题咨询,可以看到我们最常关注的一些信息,比如专业课初试、参考书目、专业课考研大纲等等非常重要的信息。所以说,对于准备考研究生的同学,这个网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网站,希望大家能够多关注一下。说完学校以及专业查询问题以后,下面再说下关于专业以及学校选择的问题。学校选择首先,对于考研来说,有一句话叫做:“考得好,不如报得好”,可以看出学校的选择有多重要,可能我们分数很高,但是学校没选好,而有些人分数不高,但是学校选择的好,最后人家考研成功,我们倒失败了。对于学校选择,首先第一点就是要对自己的实力有一个全面并且准确的认识,切忌好高骛远,特别是今年来看,调剂越来越难的情况下,学校的选择尤为重要,毕竟调剂成功的希望渺茫。想报考985大学请慎重,因为985大学属于自划线学校,对于每一科都有单独要求,并且总分都不低,所以需要慎重,非常不建议本科学校太过于差的学生报考,比如三本以及大专生(不要太关于迷信三本学姐三个月成功逆袭985之类的鸡汤文章)。其次,报考热门城市的学校也要注意,不要以为不是985类大学就比较好考,比如上海的上海财经大学,虽然只是一所211大学,但是分数就相当高。想考一个好大学,但是实力一般可以适当选择一些B区的学校,分数线相对来说比较低,比如兰州大学,贵州大学等,分数线相对来说要低一些。专业选择专业选择也非常重要,毕竟不像本科生的时候,还可以转专业或者等大三的时候跨专业考研,研究生专业只有一次机会,希望要重视起来。专业选择最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特别是跨考专业,一定要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不然,三年科研生活绝对不是你们想象中的那么轻松,要是不喜欢所学专业,平时学习是非常枯燥并且无聊的,也很难坚持下去。下面再说下跨专业考研的事情,跨考其实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关键是看怎么准备了。对于跨专业考研给出的建议就是,尽可能早做打算,在学校期间最好能够选择相关课程来学习。这是非常重要的,毕竟没有那个导师愿意花时间让你们补专业基础课程。最起码要让导师觉得你们是有基础的,而不是为了应付初试来复习的。结尾“本科看学校,硕士看专业,博士看导师”,所以考研专业选择非常重要,无论如何选择,尽可能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即使不感兴趣也不能太反感。不要冲着好就业之类的因素去。学校选择其实也比较重要,实力不错尽量选择一些发达城市的学校,实习以及就业机会都要多很多,实力一般并且想求稳的话可以向B区靠拢,可以选择一些性价比高的学校。感谢您的阅读,一些考研专业与学校选择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百日咳

考研大纠结:如何选择目标学校及专业?

考研前确实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每一项因素都能影响你的最终选择,下面小编带大家来简单聊聊这个话题,其实大道理大家都懂,就是没实际操作过,这就是为什么你感觉自己看了很多也不会选择。一、兴趣爱好理想的目标院校应该是个人能力与个人抱负的交叉点上。比如金融学,这个专业也很有诱惑性,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很热的专业,在这个专业工作不忧愁、略微做出点名堂就可以赚大钱、开名车、住洋房,也有很多人因为它的前途极好而产生的“假兴趣”而奋力去学,但是如果没考虑到自身数学不好或者学习过程中对金融知识感到晦涩难懂就很容易产生易怒暴躁甚至产生放弃的念头,这是得不偿失的。选择专业肯定是要考虑兴趣的。也就是要清楚自己能干什么,以后想干什么?你要按照你读它的理由把分类出来,你可以先问问自己到底喜不喜欢读研?读研的动机和目的?本科找工作难?不喜欢自己本科专业?向往心中圣校?为了学历?跟风?爸妈希望?无论是 Low 的还是高大上的,内心深处总有一个你自己的理由。如果你更多的是为了学历读一个研究生这类,建议选择目标院校尽量选择容易一些的,不必选择985,211,干脆考专硕,好毕业,实践性强,也好找工作。二、就业发展你是否有一个动态的职业规划?你未来想做什么,走哪条路?打算怎么走?打算付出多大的努力?其实不管你出于什么目的选择了考研,你终归是要就业的。打算将来在哪里就业,就选择那里的高校,比如想在北京就业,就把目标院校定在北京,这样既熟悉当地环境,又有人脉资源,找工作当然得心应手;所以选择专业时尽量不要选择特别冷门的专业。除非你真的是热爱的无法自拔打算投身于此;亦或者是你以后可以不用为工作发愁。选择学校的时候,地理位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目标学校的地理位置最好要能和自己期待的工作地点相符合。中国的大学,除了清华、北大等极少数的学校,其他学校出了本地区,影响力和就业都要差很多。选择学校的时候,要尽量和自己理想的工作地点相符合,不要犯战略上的错误!择校考虑的四点1、学校实力和专业排名。(直接网上搜索,连带学院基本情况、导师信息一起看看)2、学校招生情况。(招生人数、统考和推免生比例、报考要求<比如复试四六级>、考试内容<自主命题>、复试分数线、录取名单,这些也可评估一下录取的难易程度)3、地理位置。(东中西,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4、自己未来规划和打算(继续深造就选择好专业,有实力的学校,好就业的就在地理位置好的)5、自己实际情况(本科出身<211 985 对本科院校很重视>,要读在职硕<没有系统复习时间>,挂科严重,兴趣爱好等等)选专业最好是与自己的职业规划一脉相承。比如你以后想去银行工作,那你最好学经济、金融类的专业,你以后想去BAT,那计算机相关的专业便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诸如此类都应该考虑。专业选择的几个原则1、必须提前有所了解的专业2、必须要了解学校考试内容3、不推荐跨度太大的跨考4、跨考推荐跨考难度系统较小的作为参考:新闻传媒、文学、历史、管理类、教育等5、跨考有难度,决定要谨慎,一旦要跨考,准备要充分。后期多困难,也要坚持住三、个人实力考研目标院校的选择一定要量力而行,要确保有机会考上,如果选择的学校很好,但考取的概率几乎等于零,这就没有意义。如何评估自己的个人实力?1、所就读的学校层次(忍住被打的危险还要说句现实话)这个就是一二本学校啦,我就不说那么明显了吧,怕被打。2、所就读专业的排名(校内和校外高校的排名情况)本专业就读:假如你的专业在学校知名度很高,那么你考其他学校的该专业没多大问题,否则就有难度;跨专业就读:则考虑你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新知识的程度了,因素很多不好评估。3、别人眼中你的实力朋友闺蜜老师们的评价比较客观有参考性,可以尝试一下。4、各科的成绩情况。比如有没有偏科,数学、英语实力怎样?数学不好那么可以考虑排除考数学的专业,英语是否过四六级就可以排除一下英语要求性较高的专业。5、模拟测试评估这次评估的方法主要是取样得结果,可以选择多几年的专业课、数学和英语这三科的真题算出自己的得分,然后再对比一下目标学校当年的分数线。通常情况下,这次模拟的结果是惨不忍睹的。重点是后面你是否能在一年内把薄弱的科目补上去,有多大的决心坚持并考上?这些就得看你的日常规划了。四、院校考试难度院校专业报录数据来看考上的几率有多少,那么看什么呢?要去详细分析各个学校,需要查找的信息很多,例如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录取分数、推免人数、最高分、最低分这些基本的院校信息在考研初期就要了解清楚,比如真题是你备考专业课的重要依据和参考资料,从真题可以看出题型,题量、考察难度、考察侧重点。很多同学由于经验的缺失,也不知道各校复试线到底合不合理。最好的方法是想办法认识一些同专业的研究生,他们已经查找过这些信息,对专业的了解也要比你深得多。五、明确报考院校通过分析大家可以看出来,院校大概可以分三类。第一梯队:985 的超一流院校,第二梯队:211 的学校,第三梯队:非 985 非 211 大学。刚才我们把根据自己情况选择了一下哪类学校,现在就需要自己做出选择:哪一所学校?选学校多少得找点有关系的,比如有亲朋在那,离自己家近,男朋友女朋友的要求,家人,等各种因素都要综合考虑,不能只在考研的一条线上考虑。毕业后就有可能发现,你得到的却并不是当初你希望的。毕竟变化很多。比如以后想在那里发展读研期间就积累人脉,利用导师人脉(这个很关键),再比如向往那所学校。总之找一个你觉得亲近的学校,这样有目标感 ,才有足够动力坚持漫漫考研路。重点来了!!推荐一个实用的方法(来自豆瓣用户xifu,若侵权请联系删除!)定目标分数,选理想学校有人喜欢看报录比,有人喜欢看招生人数。正确的做法是:方法一:看去年被录取考生们的初试分数,加起来取平均值,即为你的目标分数。方法二:有些学校找不到被录取考生们的初试分数,所以请找到学校复试线,加15—25分即为你目标分数。为什么呢?举个例子:上海大学金融学专业招40人,进入复试的大约有55人,复试分数线为330分,报录比1600:40,问,这所学校可以报考么?1.有人看见报录比1600:40,立马慌张了,有1600人报考,只录取40人。但是我想说的是,400人学着学着就放弃考研了,真正的对手只有200人,这200人也至少100人没过国家线,剩下100人学院再划一个复试分数线也就剩55人了。2.是不是目标分数定在330呢?答案不是。请你换位思考,当你是第50名,只录取40人,请问你要不要去复试,我想除非与导师有关系,或者是本校考生,外校考生这个时候早就开始找调剂了,复试都不会去的。3.如果去复试的人数42个,那里面肯定有几个是本校考生,或者和导师有点私人关系。那么第38名、第39名、第40名,很有可能是传说中的炮灰。或者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扩招都要了。4.难道初试排名靠前的一定不会被淘汰吗?80%的概率吧,但是这个概率已经很高了!所以,看被录取考生们的初试平均分数,是你奋斗的目标分数。模拟选择报考学校今天模拟一次,教你如何选学校1.背景:①普通一本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②学习背景,英语基础薄弱,数学大学一直在学习。③未来想工作的城市是武汉。④不打算考博,想去企业工作。⑤不愿意接受二战。⑥不打算出国,英语本身就不好。⑦可以保证全天复习。2.首先选定城市:武汉,北京,广州,南京,上海。3.不愿意接受二战,英语基础差,也不想从事科研工作:我会推荐选择211高校和末流985高校。4.百度搜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武汉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专业排名靠前,学校也在武汉,属于第一选择。下面去查查他的目标分数。最终计算后,目标分数是382,也就是说,要想稳上武汉理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要考到382分以上。总结1.合理全方位评估自身综合情况。期望值不要太高,武汉理工211高校,一个专业就要考382分…….2.专业排名建议搜索关键字:XX专业全国高校排名。3.复试分数线以及被录取考生的初试成绩去学校官网或学院官网的消息通知栏找。4.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复习,闲暇时间可以看看学校信息。(看完可以实际操作一下哦~)最后回到选学校专业的问题,小编也不是万能的,只能给你们提出各种应该考虑的因素,毕竟每一个因素对每一个人的重要性都不同,有可能是为了男女朋友,有可能为了工作更好,有可能为了只拿到学历,有可能是为了去远方看看....挺喜欢黄小琥的那句歌词,别人说的话随便听一听,自己做决定。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如何选择院校专业的整理,大家有什么补充的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哦~

人之合也

跨专业考研,学校和专业怎么选?

考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跨考就更是难上加难。对于想要通过跨专业考研究生来改变本科专业不足的小伙伴们,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及院校呢?很多小伙伴都因为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而渐渐迷失方向,有的选择了放弃,有的因为选错了方向而事倍功半。所以我们我们就要先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这样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在迷茫的时候也能快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同时,及早确定目标也能方便我们从一开始就密切关注目标院校的动态,便于我们及时调整复习。对于大部分选择跨考的小伙伴来说,选择专业是最重要的。那么要如何去选择专业呢?既然决定进一步深造,那么必然是想在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上,而不是别人口中所谓的热门专业、高薪专业、好找工作的专业……跨考哪个专业,没有目标没有方向,不妨先分析下自己考研动机,更好得认识你自己。1、明确自己的考研动机并不是所有目标都是适合自己的,走错了路有的时候比迷路更可怕。因此在定下目标后,我们还应该通过对这个专业的了解来看自己是否真的对这个专业感兴趣。必须要先问问自己,想要学什么,深入内心挖掘一下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爱好,再进一步确定具体要考哪个专业。虽然这些专业之间多多少少有点联系,但毕竟还是有不同的,在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专业里,你要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定下你的目标。2、了解专业报考要求有的专业不接受跨专业考研的考生,不是因为专业歧视,而是由于该专业专业性很强,跨专业考生难以胜任以后的学习实验等。比如中国医科大学就不允许非临床专业报考临床专业,即使本校也不可以。当然你有专业课的相关基础的话,有些学校是愿意接受跨专业考试的。明确你有意向的专业不会排斥跨专业考生的前提下,确定两到三个你喜欢的专业再慎重考虑选择。3、考研之后的加试情况跨专业考研加试只是针对同等学力的考生。本科考研是不需要加试的,只要有本科证就可以正常参加研究生考试。初试科目以各学校公布的招生简章为准,一般只要是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毕业生,均不用加试。但是考上后有的学校要求跨专业考生必须补选一定学分的专业基础课程。4、尽量避开弱项考试科目政治、英语不用说,90%的专业都会考,主要是数学会卡掉一大部分人。如果你数学不好,就要选择那些不考数学的专业,尽量避开自己的弱势科目。比如跨专业考管理类的,不妨考虑行管、公管类专业;还有比如现在已经火上天的金融专硕,很多人会因为数学望而却步。至于哪些学校考哪些科目,小伙伴们可以通过考研帮、考研论坛或者学校官网来查询。简单来说其实就是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5、院校最好在选自己喜欢的城市既然想借助这次的考研改变现状开始一段新的求学历程,一直想去哪个城市念书就不要将就,因此地区因素很重要。圈出大致范围,再找到那里学校的招生简章、专业招生表、网上查找或动用一切关系。这一步可以和前面确定城市同时进行,每个人情况不同,自行制定每一步适合自己的计划是必要的,而且能从中得到极大的充实感。总之,要让我们感到:一切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6、专业课的历年试真题难度要仔细研究,看看哪一类专业的试题自己更有把握,自己是否有通过备考成功考上的信心。这一步至关重要,这一步不可省略也不可推后,它将直接影响到以后的考试发挥。综合自己的能力及学校的所设专业的实力,学校几乎都能定下来了。7、比较学校名气与招生名额显然名气越大的学校难度要大一点,像985、211这些学校的专业课竞争就很大。所以它不是难在试卷的难度上,而是难在你与很多优秀的人在共同竞争上。还有学校的招生名额,可以查询专业目录。如果说别的学校都有十多个人,只有这个学校的这个专业只招两个人,就要慎重,因为它招的名额太少了,这意味着必须初试考到前三名或者前四名,才能进入复试。

陈确

2020考研的同学看过来都说这些学校这些专业考研是最好考

有很多同学因为职场晋升或者家人的期待、自己基础比较差等原因想找一些比较好考的学校,如果只是混个硕士文凭,那各位有没有容易考的高校和专业?不知道你有没有了解这方面的信息的有的话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下面我们汇总了一下其他同学推荐的学校,大家需要自己去识别认真分析啊。一、双非一本或者偏远地区马克思主义理论,二本,过了国家线就能进,马克思主义专业感觉确实好考一点。没数学,专业课就是马基毛中特两本,三本逆袭985都有可能。二、还不如生物专硕233,工科,国家线低,招的人多,还不考数学。三、西藏大学应该可以,加个援藏计划把握就更大了。我就随口一说,首先你得先去西藏工作,然后在当地申报考研,后面考研分数线会有一定的减免。西藏工作要连续工作两年,具体可以去研招网了解一下。四、学校差就只能考研改变,选择上海海事我估计多半是对方学校来送福利了,毕竟我们这种冷门工科不送福利没人报它的。双非工科你懂的 数学90就够 英语政治双40 全靠专业课翻盘。五、我单位就是看文凭,本科研究生干部,大专工人,第一天报到写档案就已经区分了,研究生带干部令,本科写干部履历表,专科写工人履历表。研究生绝对在机关,本科有可能在一线,有可能在机关,你说呢?六、过线就行,和新疆大学,西藏大学一个性质,少数民族地区省属211,国家照顾的。不过比西藏,新疆地理位置稍微好一丢丢,紧挨着陕西,上面是内蒙古。七、课别听忽悠,新疆大学好歹也是211、双一流,虽然偏一点但乌鲁木齐不差的,而且很多专业很好,复试也是按比例刷人的,不是说混混就能考上的。八、不想双非末流211也行,推荐教育学心理学一类的,背一背就行。但是考上后就不行了。我专门问过好几个硕士生导师,他们都说,必须要有能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才行,他们特别讨厌只会背书的考生。说实话,现在考研的这些同学,普遍都是不太有科研能力的,真能搞好科研的都保研了,我的一些学长学姐也都是读研之后才真正解除科研的。九、我一直都没有说本科生不搞科研,我只是说教育学考研的科目内容主要靠背诵,对应考试,就要多背,一切都要先过了初试再说吧,科研能力也许导师会在复试考察,但是主要还是要把初试过了吧。至于你说我无知,那可能你本科是比较好的学校吧,我本科努力搞科研的同学基本都保研了。十、农学,二本,我也是专科考研,今年考,心态崩了。打算明年再考,哎。政治那破玩意根本看不懂,感觉复习没复习差别不大,在迷茫中渡过考研。十一、华北理工大学,工科过了A区国家线就能上,工科肯定没问题,工科过了国家线基本上就能进复试,毕竟是双非。我本科是华北理工大学的,去年考的就是华北理工大学本校,单科都够了,总分没过线,今年二战我换成了河北工业大学。十二、我考得广州大学法硕,感觉今年够呛,能不能过国家线都是问题,今年要是考不上准备明年考暨南大学。十三、内蒙古大学,b区过线上,地方比新疆和西藏好 再说一遍,就是普通的城市,没有草原也没有马。听说骑马上学,那是假的喔。就是因为很多人以为很落后所以才好考啊还有人觉得偏远,其实离北京就三四个小时车程。十四、比新疆好?西北考生明确表示除了西安几所,剩下就是兰州和新疆大学撑着了。最近还搞了个中科院和新疆共同培养的分院。留内蒙的话,位置方便点,拼学校,内蒙跟新疆现在比不了了。十五、机械工程,再选个排名靠后的双非学校,最好考的工科+最好考的学校,肯定稳我报的是上海的,但是去年有百分之70的来自调剂。不知道今年情况怎么样。十六、各位 觉得云南的大学双非可以吗?对于专科生会不会好考点?十七、没有容易考的,现在很多二本学校分数线都高的吓人,现在考研人数陡增,不优秀的全都没考上。十八、只要不是985 211 或者不是这个学校的一流学科(全国一流),就很好考,建议选以后定居的城市,这种学校真的很好找……离家远考研以后导师的人脉用不上啊。十九、讲真,如果只为了刷学历,我只能说农业类硕士也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我姐妹儿也是专升本考的硕士,现在仍旧会卡第一学历。二十、农学相关专业+普通类农业院校,要求都是最低的,各科分数线也是最低的,很好考,英语划线一般31分,比工科还低。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贵州大学 广西大学 延边大学 这些感觉国家线都可以。二十一、考不那么热门的专业和偏远一点招生又多的学校呗,比如马克思啊,出来也可以当老师,考公务员这些。二十二、马克思,呵呵呵,马克思背死你,还要理解,政治马原是最难大题考,题目太活了,我选择题马原也不行。政治是基本公认考研最简单的科目,文史哲本身也是较冷门专业,竞争不大。另外不考数学题目不难。你还要怎样才简单?要不你试试金融?二十三、内蒙古青海甘肃云南周边的大学吧,就普通的那种,非211985,招生多,复试刷个位数的人……我本科一般,宿舍有个学渣室友,男朋友有钱,所以她不学习经常挂科,暑假过完被男朋友劈腿啦,伤心到9月底要考研,然后就考上了,分数刚过国家线……那个分连我学校复试都进不了……她准备了3个来月……二十四、感觉兰州那边挺好考的,不过地理是它的王牌专业有可能热爱地理的大神会去,所以你可以挑兰州大学其他的专业吧,可能王牌专业有点难度,我也不清楚。看了大家推荐的学校与专业不知道你有什么想法,大家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的分析从以下19个维度进行分析:报录比、招生人数、导师、复试分数线、推免人数、专业代码、最低录取分数、目标分数、实际录取人数、一志愿录取人数、调剂来源分析、调剂去向分析、复试时间、复试难度、初复试分数比例、初试成绩核算、专业排名、各科分数分解、一级学科招生。以下是你们要分析的样本。我们是知了网伴随,大学生成长的趣味、高效在线学习平台,欢迎关注我们每天的原创文章,更多的考研、四六级等内容请关注我,点关注不迷路,也欢迎大家私下交流,如若认同请帮忙分享转发。

特公

2020年考研,什么时候准备最合适,如何选择院校和专业?

随着2019年研究生招生各项工作的陆续结束,2020年考研备考也被提上了日程,对于2020年考研的同学,内心可能会有很多的犹豫和不解,有些人不知道应该什么时候开始备考,有些则不知道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院校和专业。作为一个过来人,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一起聊聊,2020年考研,从什么时候准备最合适,以及该如何选择院校和专业。考研首先第一个问题,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考研最合适,对于这个问题,大家要结合自身的实力以及报考院校的录取难度。可能大家身边有很多刚刚上大学就准备考研的同学,也有一些同学是在十月份左右才准备考研,至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复习备考,主要取决于各位同学自身的实力和自己目标院校的录取难度。考研有些同学可能基础比较好(包括英语基础和专业知识),而且报考的院校并不是难度很大,这样的同学,两三个月复习都完全可以考上研究生。但是有些实力并不突出,而且想要报考985、211工程院校的同学,就需要早点开始准备复习考研了,尤其是英语比较差一些的同学,更应该抓紧时间准备复习。我们都知道,英语是很多同学考研时的短板,而且英语不像专业课那样,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所以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复习。早一些准备复习,就意味着自己有更多的时间来掌握更多的知识点,也意味着自己将有更大的把握考上研究生。考研第二个问题,如何选择院校和专业?在这个问题上,大家的想法总是非常的一致,都想报考一所好学校,但是大家也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考上好学校,越是好的学校,被刷的几率越大,所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在高校的选择上,大家最好瞄准985、211高校,或者“双一流”院校,可能报考这些高校的难度比较大一些,但是其回报也是相对较高的,毕业于985、211以及“双一流”院校的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有着绝对的优势。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同学只是抱着拿个学历的心态,或者还有一些同学虽然报考的是差一些的学校,但是能够找一个比较厉害的导师,也是非常“划算”的。顶尖名校-清华大学在专业的选择上,相信很大一部分同学都是本专业考研,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学会选择跨专业考研,对于本专业考研的同学,大家复习大学期间学习过的知识即可,但是对于跨专业考研的同学,可要多注意相关专业的动向,有些专业并不接受跨专业考研(比如医学部分学科),而且跨专业考研难度较大,复习的科目基本上是自己没有接触过的内容,大家一定要倍加留意。顶尖名校-中国科学院大学本次给大家分享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大家还有更多的心得和经验,可以在下方留言与我们交流探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