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国内大学考研难度排行榜,武大、华科跌出前二十第二章

国内大学考研难度排行榜,武大、华科跌出前二十

国内哪所大学研究生最难考,武大、华科跌出前二十,北京大学医学部冲进前十,川大和山东大学压中南大学,兰州大学排名84位。考研也是在校大学生追求的目标之一,尤其是那些本科就读学校名气不高的学生,更希望通过考研,提升自己的文凭,都想考入排名靠前的大学,这样文凭这块敲门砖更有含金量。从数据分析,北京、上海的研究所最难考,其次是浙江、江苏、湖北、广东等985名校。像北京的北航、北京对外贸易经济学院都排名前二十,可见北京的研究所有多难。

思齐

武汉大学这个学院考研复试占比仅为20%,低分考生想逆袭有点难!

昨天的文章中提到的复试成绩占比的分析,一般来说高校的复试成绩占比范围在30%-50%之间,如果复试占比达到了50%,我们根据总成绩计算方式来看,只要能进入复试,即便是落后别人几十分,最终折算到总成绩仅仅落后几分,一旦复试发挥非常出色,很有可能逆袭。但是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按照50%的方式来录取的,目前多所学校发布的复试录取办法中已经将复试成绩的占比降到了30%,这样对于初试成绩不高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坏消息。武汉大学复试成绩占比截止目前,武汉大学多个学院已经公布了具体的复试方案,其中计算机学院发布的复试方案中竟然把复试成绩的占比降到了20%。这样的计算方式就意味着初试成绩的优势会更大,压线的考生想要逆袭需要更出色的复试表现才可以,难度加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复试成绩占比是40%,土建学院和测绘学院的复试成绩占比是30%。推免生比例较高从计算机学院公开的信息来看,2020年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计划招生人数是160人,其中推免人数已经达到了93人,超过了半数以上。其中,学硕招生90人,推免人数达到了76人,比例达到了84%,实在是太高了。另外,可以看到今年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方向新增招生人数50人,这也正好符合教育部在人工智能领域扩招的政策。低分考生如何实现逆袭上面说到了复试成绩占比仅为20%,如果你正好处在压线边缘,想要成功上岸只能在复试中好好表现,争取能拿到一个高分,弥补初试成绩的差距。复试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专业考试、英语和综合面试,各占一定比重。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大家要在这几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只要有一线希望,大家都要努力去争取,结果没有出来之前不要放弃。对于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复试占比20%,你怎么看?欢迎留言区分享。

将军日

985大学考研难度的4个层次,清华北大榜首,川大居然“垫底”

对于很多想要考研的考生来说,在考试之前难免会上网查询一下所考专业和所报院校的录取比率,综合考虑自己所报考研院校的整体难度系数,然后再根据自身实际选择所考院校和所选专业。一般而言,考研的整体难度会随着学校的层次而变化。据了解,国内的大学现在分为985、211、普通院校等几个层次。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探讨一下985重点大学的考研难度系数的分层,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985大学考研难度的4个层次,清华北大榜首,川大居然“垫底”第一层次这类院校一般会是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学校,像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这两所学校不管是实力还是考研难度都是其他高校所无法企及的。这两所大学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不仅看重考生的考研成绩,还会考虑考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情况,要求很多,是当之无愧的国内考研最难的大学。第二层次这类院校的代表有交大、复大、人大、浙大、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几所大学相对于北大清华这样的顶级院校来说还是比较容易好考一些的,但是因为这些院校留给自己学校保送生的名额太多,而导致考研难度系数增大。不过,这类院校的冷门专业有时会出现招不满的情况,想考这类院校的考生可以留意观察。第三层次第三层次的大学一般都是各省综合排名比较靠前的学校,像哈工大、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对于这一层次的院校来说,保送的名额相对较少,统招生的名额相对较多,非常适合考生报考,但是由于报考人数较多,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第四层次第四层次的院校大都是因为地理位置偏僻而导致报考的难度系数较低。但是这类大学的综合实力还是很强的,像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等。所以考生报考这样的大学性价比还是很高的。另外还有一些院校,虽然综合实力不是很强,但是,学校在某项专业领域的研究还是很有权威的,像具有农学优势的中国农业大学。这类院校的难度系数会比较低一些,但是性价比也是很高的。其实,不管学校分为什么样的层次,只要我们认真备考,都会在考研过程中取得一个好成绩的。

梦游者

武汉的大学多,但是也是分为几个梯队,高考、考研的你清楚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而黄鹤楼就位于现在的武汉市,作为中部大城市武汉,可以说不仅在发展上独具一格,而且在大学高等教育这一块也是不可忽略的大城市,高考是我们高中生晋升大学的通道,无论对于学生、家长还是老师都是很重视的考试,高考的好坏影响学生考的大学层次,对于学校来说也是一次考验,因为高考不只是学生在竞争,说白点更是学校在竞争,其实家长也在暗暗较劲,但最终还是要看孩子考得如何。我们都知道中国的高等教育分布不均衡,首都北京好大学特别多,其次是江苏、湖北、上海、陕西、四川等高等教育资源都很不错,从“985”名校分布来看,北京独占八所一流名校、上海独占四所一流名校、陕西有三所,其省份有两所的、也有一所的,可见不同的地区起高校的资源差异很大,当然作为湖北省的省会—武汉,是中国大学最多的城市之一,武汉三镇:汉阳、汉口、武昌,而武汉的大部分大学位于武昌,武汉市的大学基本是位于武昌大学城。那么,武汉的大学有分为几个梯队的?第一梯队:武汉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可以说这两所大学是武汉市的双子星高校,因为它们同属国家“985”一流名校,更是国家“双一流”A类建设大学,武汉大学无论是上过大学还是没上过大学的都知其大名,为什么这样说呢?武汉大学实力与颜值都是首屈一指的,武汉大学不仅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还是中国最美的大学之一,每年樱花盛开,武汉大学都会引来五湖四海的朋友,武汉大学还被人戏称网红大学,不过人家的实力也是杠杠的,其双一流学科有: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口腔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华中科技大学属于偏向理工科类的大学,其实力不输武汉大学,只不过武汉大学偏向于综合类更多一些,两所大学的强项各有不同,华科作为国家“双一流”A类建设高校,其一流建设学科有: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而且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在医学领域实力也很强劲,不过要想考入华科、武大得有实力才行哦。第二梯队:五所实力不俗的“211”国家重点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这也是武汉七校联盟组织的主要成员,除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就是这五所,可以说这五所大学在不同的领域各有千秋,华中师范大学是老牌重点大学,也是培养老师的摇篮,华中农业大学在农业领域也是实力雄厚,中国地质大学在地质领域自然实力不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可以说特色鲜明,而且对于文科生来说,想考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难度不小,武汉理工大学发展迅速,其材料科学与工程入选为世界一流建设学科。第三梯队:“双非类”普通大学,像湖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中南民族大学、长江大学、三峡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等,湖北大学不像湖南大学那么有实力,湖北大学是一所普通的一本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与湖北大学基本属于同一层次,而长江大学、三峡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以前都是实力强劲的二本大学,后来晋升为普通一本大学,不过他们都有自己的特色王牌专业,因此高考上不了重点大学,来武汉求学的学子们,也可以考虑这些大学。总而言之,湖北省武汉市作为中部地区的超级城市,想来武汉求学的学生,就应该对武汉的大学有所了解,因为无论是本科大学、专科类大学,武汉在各批次有很多大学,这也是为什么说武汉是不缺人才的大城市,但是武汉也是很难留得住人才的地方,毕竟每年都有沿海城市的大公司来武汉抢人才,因此来武汉求学,你会获得很多机会,无论是高考还是考研,其实武汉也是很多人向往的城市,因为这里有你想读的大学,不是吗?

捉贼记

考研难度等级排名:第一类“上岸”容易,第四类考生太“苦”了

文/芝麻侃教育2021年研究生考试已经进入了下半场,不知道考研政治和英语,学弟学妹们发挥得怎么样?无论如何,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一定要稳住心态,成功离你们仅有一步之遥。考研和高考各有各的“难处”,但是相比于高考,研究生考试有个显著的特点:报考的学校和专业会直接决定考试的难易程度。如果考研难度也有等级排名,可以将其分为四类:第一类考生“上岸”容易,第四类考生太“苦”了!第一类:本地区、本院校和本专业在每年的研究生考试中,很多学弟学妹为了求“稳”,会直接选择报考本科院校。对于这部分人来说,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本科院校并不差,没有必要为了“名校梦”而另有选择;另一方面,在考试时选择本校,无论是初试还是复试,都会有比较大的优势。考研初试包括政治、英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业务课二一般指的是专业课。值得注意的是,专业课一般是高校自主命题。这就意味着,如果选择本校的话,专业课命题人就有可能是熟悉的老师,备考资料也很容易搜集。除此之外,在考研复试时,本校考生也会占很大的优势。第二类:本地区、跨院校和本专业如果本科院校并不是省内最好的大学,而省内其他高校又恰恰有相关专业。这个时候,很多学弟学妹会选择报考本地区其他高校,比如南京师范大学的本科生可能会选择南京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本科生会选择郑州大学等。这一类考生尽管对命题老师并不熟悉,但是可以去目标院校搜集专业课考试资料,比如在打印店购买期末试题等。当然,在考研复试的时候也无需跨地区流动,这样就不会影响到考试状态。因此,报考本地区其他院校的学弟学妹也有一定的优势。第三类:跨地区、跨院校和本专业为了实现“名校梦”,有些学弟学妹会选择其他地区的重点院校,比如郑州大学的本科生会选择武汉大学。,一类考生也是“最常见”的。由于不熟悉目标院校的城市环境,本科院校距离报考院校比较远,不仅初试专业课的备考资料不容易搜集,而且复试的时候需要长时间的奔波。因此,在研究生考试时,这类考生并没有任何优势。第四类:跨地区、跨院校和跨专业不同于以上三类考生,有些学弟学妹选择考研的目的是为了跨专业。这些考生大多对本科专业不太满意,因此想通过研究生考试涉足新的领域。对于这类考生来说,不仅专业课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而且在复试的时候也没有任何的优势。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他们需要克服重重困难,这些学弟学妹实在是太“苦”了。结语研究生考试与高考不同,前者是先报考在考试,而后者是先考试再报考。因此,考研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报考的院校和专业会直接影响到考试的难度。在遴选院校时,学弟学妹们一定要谨慎,结合实际情况,不要选择最简答、最好的,而应该选择最合适的。初试即将走进尾声,祝大家考试顺利!往期精彩考研英语上热搜,考生:上午有多“甜”,下午就有多“惨”研究生考试时,考生有哪些“神操作”?网友:不好意思我还是笑了考研和高考有什么区别?五张图说得清清楚楚,网友:简直太形象了研究生考试时,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很多父母容易“弄巧成拙”

安危相易

都说考研难,其实比考研更难的是读研,学长:原因太真实了

经常听到人说考研难,但是却很少听到人说读研难,真的是考研太难、读研太简单了吗?事实真的并非如此,相信读过研的同学内心都有自己坚定的答案了。我们平常经常听到考研难,是因为考研给了我们更直观的体验,比如今年有341万人报考,庞大的数字就直接摆在我们面前,而读研只是存在一个特定的圈子了,有多难外人很难得知罢了。考研难,已经难出圈了,全国人民都知道考研很难了;读研难,不能就这样默默无闻,应该为读研正名,考研难,读研更难!考研考研难历年考研都很难,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从历年的考研数据来看,全国考研报录比一直维持在25%左右,每4个人里面只有一个人能够考上。看起来感觉概率挺大,但是如果考虑到考研这个群体的的基数,感觉就不一样了,事实上每年都将有几百万的人名落孙山。考研难,从近十年的考研报考人数中就可以看出,尤其是2020考研生,因为你们需要在341万人中杀出重围,这是史上考研人数最多的一次,也将是史上淘汰人数最多的一次。相较于2010年的140.6万人报考,2020年341万的报考人数翻了一倍还多,并且最近两年还在以每年超过50万报考人数的速度在增长,竞争力之大足以体现出考研的难度。考研的难度不仅仅体现在宏观数据上,如果从个别学校和个别专业来看,冲击将更为直观,2020年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考研报考人数高达4万余人,报录比约为10:1,如果具体到专业,报录比达到几十比一的专业不在少数,甚至一些的较为热门学校的热门专业报录比高达100:1。考研读研更难考研难,但是实际上与读研相比较,读研要更难一些。第一次见导师的时候,导师的一句话还让我记忆犹新,当时导师跟我们说“考研成功,你们的喜悦最多就只有一个月,进入校门开心一个月后,就有一大堆事要你苦恼了”。过来人都知道,读研期间唯一的事情就是做研究、发论文,压力大的不要不要的。尤其是想好好读研和要考博的同学,在搞学术的同时不知不觉头发就变得稀疏了,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头秃的面积就代表你的学术造诣”。让人头秃读研前大家都是这么想的“我要发表SCI、核心期刊,我要搞学术、拿国奖,我要做科研、发成果”;读研之后就都变了“我是脑子进水了吗、为什么要来读研、我是怎么觉得自己是搞学术的那块料的呢”要问读研期间最怕的一件事是什么?我想统一的答案就是导师的召唤。每当导师召唤自己的时候,顿时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想想自己的研究还没有进展,论文也还没有发表,恨不得自己立刻失联掉。sSCI期刊读研难的原因考研是竞争性比赛,因此考研难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报考人数过多带来的难度,而读研并非如此,造成读研难的原因是因人而异的,换句话说就是读研你想读的有多好跟难度是成正比的,你越想读好,它就越难!来看看学长总结的最真实的原因:最真实原因之一:没有目的的读研考研这个事不可否认的是每个考上的同学都很努力,但是仍有不少同学是跟风考研,根本就没有认真规划过自己的读研生活,这样就会导致读研没有明确的目的。这部分同学会误以为读研也很轻松,跟大学一样混混日子就能拿到毕业证,然而进入学校后会被现实按在地上使劲摩擦。迷茫最真实的原因之二: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搞学术在读研之前,你可能会认为科研很美好,自己要努力进行学术研究,但是等你真正读研之后,会发现搞学术科研跟你想的完全不同,等到认清学术的“真正面貌”之后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搞科研的。最真实的原因之三:一切都要靠自己读研就是一个人的苦行,没有陪伴和帮助,在一定程度上要比考研更孤独。不要以为导师或者学长学姐会帮助你很多,在实际上他们都不一定帮得了你的。读过研的同学都知道,即使是在一个课题组里,大家也只是在为自己的目的和利益而奋斗,甚至你们之间还会成为竞争者,而导师更不会盯着你和督促你,只有靠自己。靠自己总结考研难,读研更难,读研也需要有自己的“名声”,这个“名声”不是为了宣扬读研的难度和劝退考研人,而是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对读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否则盲目跟风考研和读研,一定进入研究生生活,就会被拍的“稀碎”。如今,考研已经不再是纯粹的选择了,这其中会有更多现实迫使的因素,社会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了。所以真心地希望每一个考研学子都能够想清楚自己考研的目的和考研的规划,不要让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考上研,然后又被学术吓得逃跑。明确目标你觉得考研难还是读研难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和留言!

巨冢

考研很容易上的三所985大学,适合今年失败的你明年选择

今天是考研结束后的第一天,经过了26号和27号的漫长考试历程,许多考生都知道了自己的实力。考场门口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然而成功的人纵然值得庆贺,失败的人也并非需要沮丧,考试本就是一场策略性游戏,只有选好战略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比如对于想考985大学研究生但自身又没有实力的人来说,以下三所985大学就非常适合报考。一、东北大学东北大学简称东大,于1923年4月始建,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高水平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三方重点共建,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东北大学有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个一级学科评估为A或A-。东北大学虽然在985大学属于末流位置,但是依然是一所名声不错的老牌名校。其冶金工程专业、材料工程和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全国范围内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分数相对于其它985大学来说又较低,是众多想升学历的考研学子的绝佳选择。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简称西农,于1934年创建,坐落于陕西省杨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管32所副部级建制重点大学之一,由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而成,属于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虽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属于985大学的一员,但其实力还逊色于许多上游211大学。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仅有林学1个一级学科评估为A-。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其实是一所性价比很高的985大学,因为该校为农林类性质,加上区位优势不明显,使得这所大学成为了985中被冷落的对象,但不过再怎么说其也是重点985大学,而且在双一流大学建设进程中被评为了双一流B类大学。三、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简称海大,于1924年始建,坐落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其前身是私立青岛大学。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中国海洋大学有海洋科学、水产2个一级学科评估为A+。虽然海大也是一所老牌985名校,海洋学科实力在全国也属于顶尖位置,但相比于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985大学来说,存在感的确稍微弱了些,考研的难度也相对较低,很适合那些想考取985大学研究生学历的同学报考。

黄绾

湖北考研复试成谜,群里一片沸腾,报考武汉大学的同学太吃亏了?

一、湖北省最后一个公布考研初试成绩继辽宁省在2月10号发布了考研初试成绩,甘肃省公布将在2月15 日公布初试成绩,其他各省公布的时间大都是2月20 及以后,唯独湖北省将初试成绩公布时间延迟到与各高校开学时间同步。还有知情人士透露,湖北省初试公布基本会延期至高校老师到校上班的时间。报考湖北省研究生的同学觉得今年报考不会省太吃亏了。二、报考湖北省研究生的同学出于劣势报考湖北省研究生的同学要哭了,期待考试原本就是一件比较煎熬的事,延迟推迟就足以让人恐慌。其他学校都在先公布,湖北省注定是最后一个公布成绩的省份,这种不公平的程度让同学傻了眼。虽然个别学校公布今年进行网络复试,准备复试调剂的同学也会因初试成绩公布时间太迟的政策,而处于劣势的情形,可能会因此错过高校的名额。三、考研复试群一片沸腾考研复试群里,同学们开始各种猜测,“网络复试”和“公布时间推迟到什么时候”是谈论的主题。公布初试成绩的时间原本定于2月中旬,和现在湖北省公布的时间差距较大,考生大多会有一种期而不得的感觉。同学在准备复试、调剂、找工作、其他选择中徘徊不定,尤其是应届毕业生,对二战三战通更是一种煎熬。四、各方神仙神猜想1、采用2003年部分非典的方法也有人猜测今年可能会采用2003年非典疫情时的部分复试方式,复试改为电话面试或者改为开放型面试和网络面试,通讯问卷复试,增加、减少或者改变复试中的部分程序等。2、直接面复试,以初试一次性选拔另外还有更大胆一点的猜测,一部分同学觉得最晚公布已经产生了不公平,对于湖北省现在这种情况,今年会不如免了复试的流程,让分数能够进复试的人,不在进行复试流程,也就是免复试,直接进行一次性人才选拔。因为,如果疫情进展较慢,一直持续到4月左右,湖北省高校才开学,成绩公布之后,再等复试整个流程走下来,可能也要到5月中旬左右,这个时间延续的太久了,直接影响了下半年各种活动和工作的安排,整个2020年都会受到影响。不如减小疫情影响,降低时间的持续长度,免试也算是减小疫情影响。五、疫苗研发新进展但截止2020年3月15 日11:10分,北京日报已经发布了关于“新冠状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研发已经完成金序列合成”,正在进行重组质粒构建和工程菌筛选工作的消息。并呼吁更多新冠键康复者先出各种病原体的检测。六、考生需要做哪些事?究竟会怎么安排,还是要等通知,再多的猜测和抱怨都无济于事。不到最后,是好是坏谁也说不准。按目前趋势来看,对报考湖北省的同学是处于劣势地位的,只能期待下一步通知了。在中国人民的努力下,武汉高校开学时间能否早于预期时间,使同步公开的考研初试成绩尽早发布呢?报考武汉大学的同学会不会太吃亏了呢?无论哪一种结果,都是需要同学们经过努力获得的,不能一味抱怨,等待和恶意评论。只有努力和行动能让人在目盲时获得踏实感,2020 加油!

弗里达

不少同学担忧的考研复试,有4所大学不会举行,考生可参考

2020年考研录取率只有30%,上百万研究生与理想大学失之交臂,在这种情况,考研大军依旧在逐年增长。在学生大三的时候,他们就考试考虑毕业后的事情了,一部分同学准备直接参加工作,另一部分同学准备考研。其实决定考研的学生也分两类,一类是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另一类是想要继续追求人生的高度。考研最难过的,不是没考上,而是初试过了,复试没过考研人数其实每年都在增加,考研人群也不止有学生群体,也有上班族和“二战”的考生。有的时候考研没过国家线,并没有考上了复试却没过绝望,因为本来参加复试,以为自己有一半希望考上了,没想到现实给了希望,又让学生绝望,这才是最难受的。与高中不同的是,考研是先选学校,再根据所选学校的专业努力学习,没有太多选择的机会。考研一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笔试,考验学生的文化知识,等考研分数线出来以后,就能确定自己有没有考上心仪的大学了。在第一批筛选结束以后,通过初试的同学要在家准备一段时间复试,然后接受学校老师的面试,如果面试过了,才算是真正考研成功,所以说过了初试,面试没过的同学,心情是最绝望的。有4所学校考研没有复试环节,考生可以参考一下不少同学在准备复试的时候手脚都是抖的,复试比文化课笔试还要考验人,因为老师的面试肯定是带有一些主观色彩的,并且也不知道会被提问什么问题。很多同学都会因为这份“未知的恐惧”感到恐慌,导致头脑一篇空白,没有好好发挥,针对这种现象,推荐给考生以下4所院校。第一所:武汉大学(2021考研分数线在320-400分左右)身为历史悠久的985高校,1893年武汉大学雏形成立,经过国家的不断完善,武汉大学的建筑和风景,都有着历史留下的美丽痕迹。武汉大学跻身全国最美高校前十名,校园里遍地樱花成为了武汉著名的景点。考生只要在武汉大学举办的夏令营中成为“优秀营员”,就不用复试了,其实这也是一种淘汰方式。第二所:西北大学(2020年考研分数线在260-360分左右)西北大学也是211院校,有10个国家重点学科,这也是全国唯一的三年制本科大学,因为西北大学有一个“储才计划”,考生初试达到基本要求以后,就可以直接录取。西北大学非常重视对外科技文化交流,已经与美国、法国、比利时等20左右个国家的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关系,对科技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优先考虑西北大学。第三所:陕西科技大学(2021年考研分数线在260-350分左右)这所院校是中国西部地区轻工特色鲜明的唯一一所多科性大学,是陕西首批的创新创业示范高校。陕西科技大学有超过100个学士学位授权学科,其中有19个一级学科,只要第一志愿填写的是这个学校,本科达到“双一流”要求就能直接录取。第四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1年考研分数线在260-340分左右)身为中国“建筑老八校”之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工程科学技术十分出名,师资力量也十分雄厚,高级职称的教师就有1000余人。只要考生能同学院方的“萃英计划”,学生品德没有“缺失”,分数线够了直接成为研究生。这四所高校不用通过令人紧张的复试就能被录取为研究生,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要求,同学们最好在报考前多了解考试要求和信息。同为研究生,学硕和专硕有什么区别不少同学在刚刚接触考研的时候,不懂硕士之间的区别,下面带大家了解一下学硕和专硕的区别,帮助同学们报考的时候学习方向。培养目标从根本上是不同的学硕全称学术型硕士,主要培养学术性更强的研究人才;专硕全称专业型硕士,更重视某一领域的专业研究,更重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学硕的专业分布很广,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十三大门类下的很多专业,专硕的专业就是翻译、警务、资产评估、金融等。学费不同,专硕更贵些学硕的大部分专业收费都是8000元一年,专硕的收费较高,比较普遍的工程硕士一年学费要3-4万元。按照学习方向来说,专硕更好就业学硕的主要学习方向是理论研究,相比之下专硕更注重实践操作的培养,所以在毕业后,专硕更好就业。考研初试通过后,考研复试不难通过其实很多同学都“打怵”的复试,只要认真对待并不会很难,下面给同学一写考研复试小建议。平时多练习英语口语在考研复试中,很多导师都会用英文问考生一些问题,比如“为什么要报考这个专业、你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简单介绍一下你的本科学校”等。如果回答不上来,会在导师心中减分很多。吃透专业知识复试肯定是要问一些专业相关的问题,如果考生只知道学习书面上的“死知识”,面对专业问题不能灵运用,也会非常减分。考研是一场硬仗,要拿出比高考还要认真的态度对待才有可能成功,希望考生都能金榜题名,考上理想的学校。

割喉岛

考研复试难度等级排名:第一类考生很吃香,第四类考生太“苦”了

文/芝麻侃教育虽然考研分数还不可以查询,但是考研人的寒假也不可以有丝毫的放松。因为在这个时间段,你需要完成两项重要的任务:第一是积极地准备考研复试,第二是搜集考研调剂信息。为什么要搜集调剂信息?因为即使考研初试分数再高,也完全有可能在复试的时候被“刷”掉。在一定意义上说,初试成绩仅仅是考研的一道基本门槛,复试的表现也会占到很大的比重。如果把考研复试按照难度等级划分为四类,第一类考生很吃香,而第四类考生就有些太“苦”了。第一类:本科院校优于考研院校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因此,一般来说考研目标院校会优于本科院校,但是也会出现本科院校优于考研院校的情况,比如在武汉大学法学硕士生源名单中,就有少部分学生来自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其原因是武大的法学专业比较强势。除此之外,在调剂的时候也常常出现本科院校优于考研院校的情况。为了吸引优秀的生源,有些学校还专门设置了优秀生源奖学金。无论是第一志愿报考,还是考研调剂,这一类考生都会占到很大的优势。第二类:本科院校就是考研院校考研热度逐年攀升,为了求稳妥,有些考生会选择直接报考本科院校。这样一来,不仅学校的环境比较熟悉,而且老师的出题风格也很了解。在考研专业课和复试专业课上,自然有明显的优势。对于这一类考生而言,如果初试成绩满足复试要求的话,进入复试后被“刷”掉的可能性也并不是很大。第三类:考研院校优于本科院校,初试成绩排名靠前对于绝大多数考生而言,考研的时候会选择一所实力更强的高校,没有所谓的“名校光环”,这一类考生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各占到一定的比重,如果初试排名相对靠前的话,复试也会有比较大的优势。但是对于这一类考生而言,复试也不可以“掉以轻心”,端正态度、认真准备,考研“上岸”的难度并不是很大。第四类:考研院校优于本科院校,初试成绩排名靠后如果专业录取人数是10人的话,那么进入复试的考生人数可能会是11人到15人。一般来说,进入复试的考生人数是录取人数的1.1倍到1.5倍。这就意味着,会有一部分考生在复试的时候被“刷”掉。如果初试成绩刚刚超过院系分数线,本科院校又不是很好,那么在复试的时候这一类考生会有不少的劣势。但是,如果在复试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也完全有可能实现逆袭。建议这一类考生在积极准备复试的同时,留意调剂信息。今日话题:考研复试是考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一定意义上讲,考研复试可能会比初试更重要。当然,对于不同考生而言,复试的难度也会有所差异。如果按照复试难度把考生分为四类,不知道你是属于哪一类?在这个寒假,考研的你又有怎样的安排呢?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