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文学考研各大题型答题方法你知道吗?丛林人

文学考研各大题型答题方法你知道吗?

一、名词解释答题结构:20%总括概念定义+60%解释定义+20%列举(如无例可举可省略,不可硬扯例子)例:《山海经》《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之间,应是由不同时代的巫觋、方士根据当时流传的材料编选而成,实际上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全书共分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内容极其驳杂,除神话传说、宗教祭仪外。还包括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物等方面的资料。神话“鲧禹治水”、“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就保存在《山海经》中。二、简答题答题结构:20%概括中心词定义/总结分条回答内容+50%分条回答问题(按逻辑分,不要生搬出乱七八糟的点)+30%举例(如无例可举可省略,不可硬扯例子,可增加少量例子与得分点的结合)例:不同的角度,简述语素的分类方法。答:可以分别根据音节、意义、语法性质、构词功能等将语素进行分类。具体如下:⑴ 语素根据音节,语素可以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只有一个音节的语素是单音节语素,如“掌”、“说”“虫”等。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的语素叫做多音节语素 ,如“窈窕”、“乔姆斯基”等。⑵ 根据意义,语素可以分为单义语素和多义语素。只有一个意义的语素是单义语素,如“氢、唉、罗斯福”等;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语素是多义语素,如:“盗”有“偷”和“强盗”两个意义。⑶ 根据语法性质,语素可以分为实语素和虚语素。如“飞、书、水”是实语素,“吗、阿、呢”是虚语素。⑷ 根据构词功能,语素可以分成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不同别的语素组合就可以成词的语素是成词语素,如“打、喝、红、好、人、动、你、吃、了”。不成词语素是不同别的语素组合就不能成词的语素,如“型、民、卫、境、奋、伟、阿、民、语”等。⑸ 根据在合成词中的位置,语素可以分为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始终在别的语素的前面或后面的语素叫做定位语素,如“性、员、家(作家、画家)、者、阿、第、初、老”;有些语素位置不固定,既可以出现在别的语素前面,也可以出现在别的语素后面,如“人”,在“大人、高人”中出现在后面,在“人民、人家”中出现在前面。另外如“胆、西、冬、饭”。(这里由于开头已经总结,结尾可以不总结,两者有一个就可,一定要注意逻辑,总分结构或分总结构都可。)三、论述题答题结构:20%概括中心词定义/总结性开头+50%分条回答问题(按逻辑分,不要生搬出乱七八糟的点)+30%举例(如无例可举可省略,不可硬扯例子,可增加少量例子与得分点的结合)例:试论述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各自的理论依据。答: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分别从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为依据。(1)从世界角度出发的再现论(现实主义):文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文学中的客观材料与主观情思来源于社会生活,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源泉。从古希腊的“摹仿说“到近代的“再现论”,再到我国1949年后的“反映论'都大体表达了这样的认识都强调文学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其理论依据是文学是一种意识反映行为,没有反映对象,就没有反映。文艺起源于对自然的摹仿文学作品中确实包含着现实世界的影子。(2)从作者角度出发的表现论(浪漫主义):作者通过创作文学作品, 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并试图唤起读春的相应感受,因此.文学也是一种作者的表现活动。从中国古老的“诗言志”“诗缘情到西方的“心灵表现论”,都认为文学是作者心灵与情感的表现。其理论根据是:文学是作家”情动”与要表达情感的产物,文学中也确实包含着作者主观的思想情感与理想。(3 )从作品角度出发的木体论(形式主义):作品是文学的最终表现形式,不过作品并不原本地再现生活和表现作者生活中的情感而是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了生活与情思。但如果文学作品中过分强调作品的审美独立性, 而割断了文学作品与生活、与作者的联系.也是片面的。20世纪俄国的形式主义与英美新批评就是这样,一味强调作者本身的形式价值。( 4 )从读者角度出发的接受论(接受美学主义)。文学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文本的价值才舷实现,而读者的阅读,既是对作品人情世态与作家思想感情的了解与”复原”,又是一种“ 再创造"。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接受美学与读者反应批评强调文学欣赏与接受不是被动的, 而是主动的、创造性活动,认为作品是由作家与读者共同创造的.有其积极意义。但他们太夸大了文学接受中的再创造. 宣布文本- -经写出,"作家就死了", 作品任由读者去理解,有否认作品"原意”的意向,暴露出片面性。

不离于宗

文学考研题如何回答?北大中文系422分学姐分享经验 不会也能得分

在考研中,最让人头疼的是那些文学性大题,无论是分析、名词解释还是简答,如果背过还好,没背过,基本上就要凉凉的节奏了,因为一道分析题的分值是20分,丢掉一个还拿什么考呢?但是每年的文学考研题中都会出一两道不在"编内“的题,这该怎么办呢?别急,北大中文系422分学姐说,即便是遇到没背过的大题,但只要掌握以下几个技巧,一样能够得分,下面我就将技巧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用。因为每道题的问法不一样,答题方法也不一样,我们以这道2018年某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题为例进行回答。问题:鲁迅曾经评论《红楼梦》是在思想和写法上都冲破了以往的才子佳人小说,试谈谈你的理解。首先,我们从问题中得知,这道题主要回答的是《红楼梦》在思想和写作手法上与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的不同,那么,我们应该先回忆一下,传统才子佳人小说在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上的特点是什么。如果不知道的话,这里就用到了联想法。可以联想一下古代的那些有名的才子佳人小说,比如《西厢记》、《倩女幽魂》等,这些小说在内容上,只是简单的描述了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在写作上,除了语言优美,生动形象,也没有太多出奇之处。知道了传统才子佳人的特点之后,要回答的是《红楼梦》与它们有什么不同,那么此时此刻,就要回忆《红楼梦》在思想内容与写作手法上的特点,如果记得的话,将这些点清晰的列在草稿上。不记得的话,照样使用联想法回忆。第一,先从《红楼梦》的性质进行回忆,大家都知道《红楼梦》是一部批判封建社会的小说,这在性质上就与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不一样。第二,再从《红楼梦》的内容上进行回忆,《红楼梦》不仅讲述了才子佳人之间的爱情,还有阶级、官僚、建筑、饮食、医药、民俗等方面的详细描写,这是传统才子佳人小说也不能比的。第三,《红楼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栩栩如生,看完就让人忘不掉,性格十分的鲜明,像泼辣的王熙凤,睿智的探春,圆滑的宝钗等,这种写作手法比传统小说也更胜一筹。第四,《红楼梦》有众多的心理描写,像林黛玉写《秋风秋雨词》的时候,宝钗偷听小红和坠儿说话的时候,这些也是才子佳人小说没有。第五,《红楼梦》中有很多地方都暗示着人物的结局,除了判词,它们元宵节所作的谜语谜底也都是,这在传统才子佳人小说中也是没有的。这样,一一对比下来,就知道《红楼梦》在思想和写法上与以往的才子佳人小说不同的地方。此外,还要告诉你的是,虽然题面上说的是,从内容、写作两大方面来说,但是内容上又可以分为好几个小点,所以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标好序号,做到简约明了。

其静若镜

@大学生,考研考哪些科目,具体该如何备考?考研小白值得一看

专业考两科,有的专业考三科,还有的专业考四科。一般来说,两科的科目包括政治跟专业课,三科的科目包括英语、政治跟专业课,四科的科目包括数学、英语、政治跟专业课。具体报考的专业考哪些科目,同学们可以咨询上一届学长、学姐。那么,每个科目该如何备考呢?学姐教你一些考研备考技巧。1. 政治政治是考研必考科目,一般放在第一天早上考,从早上8:30—11:30,持续三个小时。政治总分100分,其中单选题16个小题,16分;多选题17个小题,34分;分析题5个大题,50分。很多学生说政治是考研当中最简单的科目,可以最后再准备。其实政治考高分很难,想要政治拿高分,准备的不能太晚。一般不能晚于暑假。政治备考的时候主要是看一些网上视频,多关注一些时事政治,做一些练习题,预测卷,背诵一些考试常考原则、模板等。2. 英语考研英语是比较难的。考研英语也是3个小时,从下午2:00—5:00。英语的题型包括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大小作文等。考研英语题量比较大,合理分配做题时间非常重要。建议同学们根据英语真题,提前规划好自己的答题时间,这样就不会出现考试时间到,题做不完的情况。英语是需要尽早做准备的,从决定考研的那刻起,同学们就要开始准备考研英语。前期主要是积累词汇量。很多同学常见的方法是买一本单词书,从A开始背起,结果背诵了很多天,还是A列。对于单词,学姐建议大家采用词根词缀记忆法,这样可以快速记住很多单词。后期主要是找考研英语各题型的答题套路跟模板。像阅读理解、作文都是有技巧的,同学们一定要掌握技巧,这样可以实现快速提分。3. 数学数学也是考研当中比较难的一大科目。每个专业考的数学也不一样,有考数一,数二的,还有考数三的。通常情况下,数一的难度要大一一些。具体所报专业考数几,建议同学们咨询一下上一届考研的学长、学姐或者学校当中的考研机构。对于数学,一定要多做题,多反思错题。4. 专业课专业课主要看所报的专业了。对于专业课,学姐建议可以找相关的学长、学姐要一些资料,他们会毫不吝啬地给你。在考研的道路上,学长学姐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向他们咨询,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但要注意跟自己的状况结合起来,比较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学姐说:考研备考阶段,同学们要合理分配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要整天摸鱼,这样势必会成为考研大军中的炮灰。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同学们一定要高效利用考研真题。考研真题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同学们要多做几遍真题,摸索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跟讨论。在考研的过程中,大家都遇到了哪些问题,欢迎评论区留言,我们共同讨论。

脚斗士

史上最全考研干货--初级篇

考研的本质是一场信息战、学习技巧战,所以说考研的根本还是学习技巧的探索、坚持。许多人,尤其是文学方面的考研同学,几乎每日死记硬背,开始的很早,却也失败的很惨烈。究其根本,仍然是学习方法的错误,如果再加上没有一个很好的定位且没有日复一日的坚持,失败是显而易见的。今天桑桑老司机就给大家分享一些考研的准备工作以及学习技巧探索,史上最强干货,赶紧往下看。结尾有彩蛋!考研热点城市排名一、选学校这肯定是说烂的一项,恰恰也反映了选学校的重要性。不要相信什么考研必须985/211的谬论,学校肯定是越牛越好,但是每个人都要了解自己的实力。学霸型、或者本身本科学校就不错的童鞋自然是海阔天高任鱼跃,因为这部分人本身就是佼佼者。而我们大部分普通人,尤其是那些迷茫型的童鞋,就要好好关注学校的选择了。桑桑老司机提供两点选学校的原则:1. 为啥考研?问问自己是为了进一步研究自己喜欢的专业还是只是为了有个研究生学历好就业?又或者是太迷茫了想考研缓冲一下,找准目标?心里有个谱,选什么级别的学校就有个大概了。学校越好难度越高,大家自行定位。2. 在哪发展?考虑以后想持续发展的是哪些城市,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想回家、想和男/女朋友开始新的奋斗、想在新地方新开始等等,自行考虑。现实情况考虑到,做最好的预想,也做最坏的打算。近几年报录比统计二、专业课专业课也是个大坑,桑桑老司机先简单说一些,具体内容我会再出一篇干货,因为要说的内容太多,初级篇讲不清楚。专业课决定了你未来研究生几年的学习方向和内容,选择的时候务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的下去的。毕竟越学越精,专业理论性肯定更强。选好专业了,就去你心怡的学校官网查看专业课都考哪些内容,要看什么书。具体大方向定了,就开始买书先看着,再弄点考研真题。在暑假之前都是早的,可以慢慢的详细的看上几遍,再结合真题,看一下你心怡的学校的出题方向和重点。相信我,真题绝对是宝藏内容,直接告诉你重中之重是什么,也决定了你复习的核心!毕竟专业课也是半壁江山了嘛。不知道该说点啥了,下一篇给大家讲讲具体的学习方法,会详细的分英语、数学、政治、专业课专项。感觉有用点赞或评论告诉我,想看后期内容请关注桑桑。贴了几张报录比和分数线,大家先初步了解一下,不必紧张,桑桑伴你。一月考研情报关注暗系说梦送给你哈!2018年考研分数线2018年考研分数线近几年的报录比大数据

龙之日

文学考研为什么这么难?想考文学的小伙伴快来了解一下!

为什么现在文学考研这么难?首先第一点,你从国家线就可以看出来,中国的国家线大部分的学科门类都保持在300分左右,当然也有比较低的工科,大概国家线260~270分左右,常年保持在270~280左右的。比较高的一般来说就只有三个学科门类,一个就是经济学,一个就是管理学,基本国家线都在335左右,还有一个就是比它们更高的文学,基本常年都保持在350左右。那经济管理335或340同学都可以理解,因为是热门专业,那为什么文学这个国家线比经济管理还要高呢,经济管理主要是热是因为它专业课门口相对比较弱,其他的大量学理工科的觉得经济管理专业就业好,跨考经济管理的比较多,造成经管考研人数比较多,考研比较难。那文学为什么会高于350以上呢?因为文学这个专业的本科就业很差,使得很多同学可以通过考研使得自己就业更有选择力,所以文学考研的人数在中国是很多的,但是相应的文学的招生人数呢并没有经济管理工科招的那么多,考研的难度是由报考人数跟录取人数之间的比率决定的,一方报考人数增多,但录取人数没有同时增多的情况下就造成了中国的文学考研不仅是国家线高,而且报录比也高,这是第一个从国家线来看的。第二个考研难度来说的话,考研文学主要是难在哪里呢,难在专业课这块,因为你要知道我们文学这个专业课,你要考个好的学校跟一般的学校,他跟工科的差别是很大的。文科的专业课难度主要是在什么呢,增加考试的广度,所以说你会发现文学基本上越好的学校指定参考书目越多。所以说文学难不仅难在国家线高、录取比高、专业课难、复习无规律、看书多等等。如果是不考数学的情况下,又不是特别喜欢这个专业的情况下,想考研可以轻松考上的情况下,文学的同学可以考虑跨专业考研,不管是跨教育学还是心理学还是法学,相应的从国家线报录比统统都要比文学容易一些,如果一定要考虑文学,可以考虑一下文学的专硕稍微容易一点,也比文学的学硕也容易。

毒蝎子

文学类专业考研,就业前景分析,请收藏!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起源于人类生产劳动,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文学专业的历史悠久,就业面较广,文学专业一般文笔较好,可以胜任很多部门和机构的工作。接下来和启航考研中心一起来看看具体的就业方向都有哪些吧。一、中国语言文学1、教师在学校进行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要求文笔好,口才好,具有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教师职业已成为最受欢迎的职业之一,一是工作的稳定性和自主性,二是这些年教师的待遇节节拔高,出现喜人改观。统计显示,在师范类各专业中,汉语言文学专业需求占据首位。2、编辑职务主要到新闻文艺出版部门、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要求写作能力强,知识面比较广,具备一定的策划、组织能力。3、文秘要求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技能,扎实的公文写作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较高的英语水平。最好能有相关资格证书。4、党政机关、文化宣传部门中国语言文学考研的各个专业中有的和外语专业关系密切,所以跨考生在选择专业以及院校时一定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确保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二、院校推荐不同的专业方向考研学校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看看下面的这些有没有你所心仪的。1、汉语言文字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大学、山东大学。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北京语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3、文艺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4、中国古代文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5、中国现当代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苏州大学。6、中国古典文献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声明:本文首发百家“考研交流圈”,禁止任何平台和个人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

红花曲

考研选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什么不对?中文考研你真的了解吗

中文考研怎么选专业?考研选汉语言文学专业,错。“汉语言文学”是本科阶段的专业名称研究生阶段并没有这一专业而是统称“中国语言文学”这一大类下分8个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汉语言文字学都属于语言类这两个专业有些学校的初试考查内容一样比如北京语言大学都考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分值不同)再比如南京大学都考615文学和935语言及论文写作所以虽然是语言类专业,但是有些学校只考语言学内容,有些带一些文学(文艺理论、文学史等),有些主要考文学甚至写作。因为院校都是自主命题,考查内容差异很大,需要提前确认。要是擅长逻辑推理、数据分析,对语言的演变、语音的发展规律等语言学知识感兴趣,但是文学素养不行,不擅长写作,那出题风格类似南京大学这样的学校就要谨慎了。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都属于文学类同样,他们的考查内容也有很大的交叉甚至完全重合比如复旦大学,两个专业都考查705文学语言综合知识和808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学再以南京大学为例,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初试考查的依然是615文学和935语言及论文写作(这4个专业初试没有差别,而且“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内择优录取”)另外也要注意,同一学校同一专业,但是不同院系都有开设,考查内容可能不同,考取的难度也不同。比如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查705文学语言综合知识和808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学,但是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却考查703文学理论和804中国古代文学。这两 个学院的录取人数也是不一样的,2019年古籍整理研究所只招收1名统考生、1名推免生,而中国语言文学系招收3名统考,3名推免。除了以上四大类,还有一些相关专业也可以选择,比如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对外汉语教学、计算语言学、语言病理学等。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下分的一个小方向,是学硕,相对应的汉语国际教育(汉硕)是专硕,一般来说专硕招的人更多。开设汉硕的学校越来越多,北大2019年统招名额20个,北师2019年共招125人(75人推免),南师2019年招45人,相对学硕招生人数来说汉硕要好考一点。计算语言学作为一个计算机和语言学的交叉学科,有些学校借助语言优势,更多从语言方面去研究计算语言学,比如北语;而北大、清华计算机实力雄厚,研究也会更全面、深入一些。除此之外,北京语言大学的语言病理学(属文学大类)和华东师范大学的言语听觉康复科学(属于教育学大类)也是新兴的研究方向,国内开设相关专业的很少。北语的语言病理学是和美国北卡的中央大学合作办学,实行2+2联合培养的方式。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提供的全部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免责及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研究学习,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天钧

汉语言文学大二考研该如何准备?

一、确定考研方向准备考研时首先要确定考研方向,因为不同方向的备考内容不同。中国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顾名思义,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专业。按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它主要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8个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下面,又分若干个研究方向。当然,具体到每个学校,这8个二级学科不一定都会设置硕士点;研究方向的划分,不同院系也是根据自身的科研条件和师资力量来确立,可以说是“各自为政”。下面来讲一下比较热门的吧。(1)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简介: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魅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专业以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学体裁的演变、历代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典籍、文论、各个时期文学承前启后的关系等为研究对象,因而要求考生具有定的古文功底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熟悉某一段历史阶段的文学发展情況。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魏晋隋唐文学、宋元文学、明清及近代文学、分体文学史、古代文论等。参考书目:《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古代汉语》 王力,中华书局《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罗宗强、陈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简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注重学理研究与现实问题的紧密结合。它主要是对20世纪以来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思潮予以重审,对现当代文学的历史发展、思潮流变、文学群体、作家作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文学与乡土文化、启蒙文化、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联系,以开阔的视野,结合新兴的研究方法,将传统的文学研究置于不断加剧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中来思考,以此来认识和回应当代社会巨变所帯来的新的文学、文化问题。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儿童文学、戏剧影视文学、科幻文学、民间文学、当代文化与文学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乡土文化等。参考书目:《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新中国文学史略》刘锡庆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3)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简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以中国境内语言为研究重点,分析、归纳人类语言的发生学关系和内在规律。该学科可分为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两大块,理论语言学倾向于理论研究,探讨特定语言的语音、词法、句法、语义、语用的共时结构和历史演变规律;应用语言学泛指语言学理论或方法运用在其他领域及学科而产生的应用学科,如语料库语言学、法律语言学、教学语言学等,实用性更强。对外汉语在某些高校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及方言学、语言信息处理、语言测试、文化语言学、语音学、对外汉语教学等。参考书目:《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法讲义》朱德熙,商务印书馆《语言学概论》高名凯、石安石,中华书局(4)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简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一门复合型的学科。其研究立足于吸收传统世界文学研究的成果,打破固有的学科界限,把世界文学、欧美文学纳入全球整体格局中,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该专业要求考生具有较为扎实的中外文学功底和开阔的文化视野,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能够熟练读外文文献。研究方向:中外文学关系、比较文学与文论、世界华人文学研究、外国文学与翻译研究、比较文学理论、西方文学与中西比较文学、东方文学与东方比较文学、比较诗学、欧美文学、国外中国学等。参考书目:《比较文学概论》陈敦、刘象愚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朱维之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东方文学史通论》王向远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大二距离考研还有不少时间,在确定考研方向后,要有针对性地看一下专业所涉及的备考书目,做好基础准备。大三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院校,根据院校要求看备考书籍。二、勤练笔多写作汉语言文学极为注重写作。大二相对时间比较宽松,闲暇时间不少。要多动笔写作,争取在杂志或期刊上能发表几篇文章,这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写作能力,还能成为考研复试以及保研的加分项。三、坚持学英语考研英语本就难度大,加之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忽视英语学习,导致英语成为考研的“硬伤”。大二期间一定不能忽视英语的学习,四六级认真备考,学习一些考研英语的语法、单词,多阅读英语阅读理解,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四、学好专业课专业课是基础,大二期间一定要注重专业课的学习。近几年汉语言文学考研,很多文学院都是大综合(很多院校不管你考哪一类,此专业所有书目都要看)。所以在平时一定要学好专业课,早做准备。

富则多事

山东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2021考研初试科目、备考经验、参考书

招生院系:文学院招生专业: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招生人数:5研究方向:01中国现代文学02中国当代文学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7中国文学史(含现当代)④813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综合山东大学专业课主要考察古代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史、文艺理论、语言学、评论写作,个人认为山大专业课的题目不是特别难的类型,但是命题范围较广,复习过程很难兼顾到。而且,从2019考研开始,山大两门专业课的命题不再和往年一个类型,往年的专业课命题与历年真题的重复率很高,而从2019考研开始,专业课命题的随机性更大了,很多非重点也作为考察点,所以在复习过程中不能有侥幸心理,不能认为这里不重要肯定不会考就不学了。在专业课方面,我找新祥旭的学长指导了一下重点。山大考察617中国文学史(含现当代)和813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综合。文学史的试卷结构中,古代文学占110分,现当代文学的分值只有40分,然而现当代文学的内容体系却极为庞大,内容比古代文学多,分值却比古代文学少那么多,所以可将复习重点放在古代文学上,认真梳理古代文学脉络,将重要作家写作风格及重要作品艺术特色、思想内容以及重要流派记忆下来,而对于现当代文学史,在617中只有两个10分的简答题和一个20分的论述题,所以我们可以找一本题库,选出100多道重要的题目背诵下来。而文学综合的试卷结构中,语言学和文艺学各占50分,评论写作占50分,语言学和文艺学的命题一般来说都比较基础,课后题及往年真题的出现频率较高。评论写作题一般会考生给一段文字进行分析,然后自己命题并写作,这就需要我们在考前进行多次练习,以便在考场上能笔下生花。最后,在背诵方面,不推荐照着书死记硬背,我们应该重点记忆每道题的每个知识点,然后在答题过程根据知识点扩展开来,记少不记多,才能记得的更多。山大的专业课参考书目如下:袁世硕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钱理群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王庆生等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葛本仪主编的《语言学概论》、凌晨光等主编的《文艺学通论》等。英语,前期就疯狂背单词,我用的是朱伟的《恋恋有词》,这本书我比较推荐的原因是它把单词有个分类,而且还有例句,背起来比较轻松,至于朱伟的网课,我因为基础还可以,只听了他的大串讲。在背单词的同时,我还买了一本《英美外刊精读》,1至2天做一篇精读,我是认认真真的全部做了一遍精读,这对我的长难句和阅读的帮助很大。单词我是到6 月份,总共背了3遍,然后自己总结了我自己背的不熟悉的又背了很多遍。接下来就是疯狂的做真题了,真题我是近十年的做了大概15遍左右吧,以至于我后来都记得答案了。我英语自己是有一本单词本的,所有的单词、长难句我复习过程中觉得重要的都写在上面了,最好还是要有一个自己的笔记本,这样后期复习也比较方便。政治建议从暑假就开始准备了,可以直接看徐涛的强化班视频。买了肖秀荣三件套,可以配合徐涛的视频一起看。1000题值得刷,当时我没刷完,后面做题选择部分真的很低。后期做好肖四肖八的题目,背重要的简答题答案。并且在考研文库里下载了背诵笔记进行背诵。简答题部分建议多写一点。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只要是适合你自己的学习方法就行,不一定非要按照别人的来学,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成功上岸,加油吧。

慧明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应该怎样高效准备复试?

年前就想写篇关于古代文学专业复试的经验贴,以给提供大家一个寒假复习的思路和方向,但生怕漏掉要点,始终不敢下笔。现在距离复试大概还有一个月左右时间,通过跟大家的日常交流,对各位关注的问题也越来越明确,因此这个时间来写这篇文章我想大概是最合适的。闲话不多说,我们直接进入正题。一、复试到底有多重要?复试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考研最悲剧的事:过了初试,却折在复试。有同学可能会感觉:初试花了几乎一年的时间来准备,复试只有最多两个月的时间来准备,是不是复试不太重要?或者说,学校在最终确定录取名单的时候,是不是主要依照初试分数和本科学校,复试只是一个参考?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以上想法纯属想当然。在准备复试之前,我们需要先从观念上理清楚它到底是什么、有何意义。复试之所以会出现,就是为了解决初试可能解决的导师困惑:学生是否属于高分低能、卷面之外答题人的综合素质、治学态度和处事态度怎样等等。不同于本科大班式教学,硕士阶段我们会进入真正的“导师制”,开始讲究师承关系,尤其是古代文学领域,你是什么治学路数,基本上只要看看导师就七八分明白了。学生从老师那里汲取经验、方法和知识,导师也需要对学生负责。要择取学生,仅仅凭借一纸研究生入学考试答案为依据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复试与其说是一次教育制度规定下的形式,毋宁说是导师的现实需要。回到考试本身这个话题,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复试:1、逆袭与反逆袭的博弈复试可以造成的分数和名次变动到底能有多大?我举自己2013年考研亲身经历的例子来说明。当年进入南开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复试的人数总共有18人,最终确定录取13人。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加权成绩如下表所示。我们可以看到的结果是:①初试成绩排名第1的同学,经过复试后变成了第9名!②初试成绩排名第15的357分同学,复试后以第7名被录取!③初试成绩排名第10的366分同学,复试后变成第14名被淘汰!④被录取的第13名同学和被淘汰的第14名同学,最终成绩差为0.18分!⑤初试成绩并列为376的两名同学,复试后名次相差了6位!不难看出,总成绩排名第1的同学与排名第13的同学,总分数仅仅差了6分多而已。而初试成绩完全相同的同学,有的留下了,有的却离开了。因此,复试真的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知识战和心理战,打开查询结果的那一刻,每个人的心都是非常紧张的,也许在入学之后你跟舍友面对这样一张表格,会觉得太富戏剧性、回忆很美好,但对被迫离场的人来说,错过了可能就是永远,也许在以后的漫长人生中,会无数次想起曾经的这次遗憾。0.18分,就是两种命运,两种人生。复试就是这样,不要因为初试成绩低,就不敢用尽全力;也不要因为成绩高,就放送警惕。此刻的人生,如此真实地,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2.1分 > 5分可能大家有的不明白:为什么初试成绩差那么多,最后算下来的差距变得又那么小。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 现在的复试权重一般在30%—50%之间,权重高的已经到了70%,而且教育部这几年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复试方面更加重视,这个权重只会更高,不会降低。如果复试权重为30%的话,那么:录取成绩=(初试成绩÷5)×70%+复试成绩×30%换句话说,如果复试的权重为50%,意味着初试的5分,才等于复试的1分!如果你比竞争对手初试高了20分,他仅需复试比你高5分,你就有可能落榜!那么问题来了,复试一定要淘汰人吗?不可以全要吗?答案是一定的。即便学校今年原计划招收10人,实际报名5人,且这5人都进入复试环节,也不会都要!因为教育部规定,复试要实行差额复试,且差额复试的比例不低于20%!就是这样残酷,复试注定就是有炮灰的一场战役!3.30天,决定未来3年复试如此重要,但是我们复习的时间却真的太少!除了河北几所院校在1月份出初试成绩外,2月14日和15日将会有一大批地区和院校陆续公布初试成绩,2月结束之前所有学校都会公布成绩。但是34所院校的面试却安排在3月初,从我们知道初试成绩,到正式踏入复试考场,仅仅只有2周左右时间!34所自划线高校的复试较早,其他学校时间稍显充裕,但最多也不会超过2个月。平均我们有20天—40天左右时间来准备复试,而这,将直接决定未来3年我们是在读研,还是走向别的道路。二、复试该怎样准备?1.战胜自己,也战胜他人在初试的时候,很多人去关注报录比信息,看到报名的人数过多,就不敢再去考了。那时我告诉大家,不要片面关注报录比,因为你的对手仅仅是眼前那张试卷,你能搞定它,就大胆去考。但是到复试环节,这说法就不对了。我要告诉大家,复试的对手,是同时进入复试的其他同学!不可控的因素突然增加了好多,你不知道别人来自什么学校,你不知道别人从哪年开始准备的考研,你不知道别人的基础怎么样,你不知道别人为复试做过哪些努力。还有,你不知道别人是否长得更漂亮。复试不再有一张所有人都一样的试卷,它更灵活。从一个问题,导师会问到另一个相关的问题,由此及彼。也许你看起来不经意的闲聊,都是在考验你的态度、思考力、反应速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站在导师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一位导师面临的是多位同学,他的选择标准是优中择优,有及格水平,也有优秀水平。你可能觉得,老师问的问题我都答上来了,但是如果别人答得更好,你就很危险了。2.短时间疯狂储备知识因此我们能做的,就是充分利用一切时间,疯狂地去储备知识。不要再被动地等分数下来了,腊月二十六我们开了公开课,对复试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进行了一些说明,建议大家尽快开始复习。寒假期间甚至正月初一,还有同学在跟我探讨复试的问题。我触动很大,这个世界上,真的不缺少比你优秀又比你努力的人。所以亲爱的,从现在开始,从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刻开始,赶紧准备复试吧。说不定你明天看的哪本书上某个知识点,就会在考场上被问到。3.料事于先,制胜于时讲了态度,我们再来说下方法和技巧。复试相对于初试来说,时间紧,但是考察的面却要广得多、深得多。所以我们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每个方向地随便抽出一本书就看。那样只会南辕北辙,还会搞得你疲惫不堪、精神紧张,陷入恶性循环。怎样才是好的复习方案呢?还是要从导师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设想你是导师,会喜欢招到什么样的学生,那我们就从哪些方面去准备。下面我进行一下假设,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是否有道理:①我希望我的学生态度诚恳、治学踏实。所以一些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他应该掌握,面试时第一个问题,我会问比较简单的,这样可以判断他是否足够踏实。同时,从这些简单的问题切入也不会让学生过分紧张,有利于每个人发挥出正常水平,不会影响对大家真实水平的判断。比如初试中就考到过的问题,会比较合适。②除了本科阶段的基础外,我想看看他对这个学科和专业的认识,这关系到他以后的态度,如果是急功近利完全为了学位,可能在做研究时敷衍了事。所以我会看看他对他们学校的古代文学研究和我们学校的古代文学研究有多少了解。还有曾经影响过本学科领域的重要人物。③既然是要筛选优秀人才,我需要准备一些能够体现区分度的题目,除了判断知识积累外,还可以再借此机会看一下面对不熟悉问题,大家的真实态度,是否有不懂装懂的情况,这是治学大忌。④除了知识外,这个学生的个人情况我还想了解一下,比如他的家乡、家庭状况、求学动机、未来规划等等。从2013年自己参加完复试后,当时面试的场景一直留在我脑中,我时常去回想和咀嚼当时每一个问题,觉得确实是出自以上一些方面。前几天正好有位同学还问了一个非常不错的问题,我在这里一并写出来,供大家参考。问题是:学校导师的论文有很多,要是都看的话肯定看不完,也有很多看不懂,应该怎么办?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选择和引导。选择是说我们应该在自己目前知识结构的层次上去选择一些自己能看懂的论文,看不懂的不要紧,以后读研期间可以慢慢研习,向老师请教。我们可能只需要知道有这一篇论文即可,记住一个论文题目就非常好了,必要时可以显示自己用功之勤。重点看的应该是结合自己的兴趣,以及初试时填报的方向圈定的一些论文,真在考场上被问到看过的论文,就可以有意识地把老师引导过来,说我看过哪篇哪篇,然后把这篇论文的研究方法、观点、你的心得、受到的启发简单地评述一下。这会显得非常好!目标院校老师的论文是一定要看的,但是方法上应该是有重点的看,边看边记,如果有不懂的,可以记下来问题,在面试时把这些疑惑提出来,导师们除了耐心地给你解答,还会觉得你是一个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虚心求教的有心人,一定非常喜欢。这也就是我说的“料事于先”的问题,其实就是一开始多琢磨,确定几个方向,有针对性地准备。到时候找准恰当的时机,把话头引导这里来,重点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