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真的很难吗?不要再欺骗自己了!迷离劫

考研真的很难吗?不要再欺骗自己了!

考研难不难?答案当然是难!在这里,只想告诉你考研现在变得越来越难,考研的报考人数在不断上升,高校更加注重生源的质量,推免生的比例持续增加。再加上各种考研的政策加持,高校明确公告表示调剂优先考虑名校生。因此对于双非猪呢比阿考研的你来说,你的机会不多了,考研正在一步步的拉黑你!那考研的形势为什么这么难呢?一、考研报考人数越来越多!近些年,考研人数猛增!考研人数越来越多,整个考研环境变得越来越难,不说远的,就前两天考研预报名系统崩溃上热搜就可以看得出来。虽然高校的研究生招生人数也在不断的增长,但是与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增长速度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每年仍有四分之三的人没有读研的机会,你说难不难?二、统招生名额减少!考研现在已经不是高校选拔人才的主流了,保研已经慢慢地后来居上,一流大学的保研人数占比已有50%,如果你们想看看清华北大的保研人数,你们一定会受到惊吓的。各大高校的研究生招生简章已经发出,相信有不少同学计算着自己的目标院校统考人数有几个,自己上岸的成功率大不大。现在的高校为了优质生源,不断地调高保研的人数,甚至一些高校在调剂时,会直接要求非985,211学生不接受调剂。三、专业人数缩招!缩招的情况一般分为这两类:1、招生总数没变,推免人数大幅上升;2、招生总数降低,统考机会减少。如果有同学耐心的研究一下近些年一些院校的部分专业,你们会发现,在研究生总体人数在增加的情况下,部分院校的研究生人数居然在大幅度下降。究其原因,就是各大高校都想招收优质生源。中国地质大学之前就明确发布公告,对于本科就是211/985,双一流的考生来说,哪怕复试被刷,调剂的时候也会被另眼看待。这对于普本的考生来说,真的很有压力。四、备考过程中,你和对手的差距是怎么拉开的?很多同学会在考研备考初期这样说,我真的很忙,我考试很多,暑假再学也来得及!在这里我想说,如果你决定考研,那就从那一刻开始,把自己当作一个真正的考研人来对待。如果你只是想考研,但是还没有决定院校和专业,你可以从考研英语开始准备。考研英语是应试考试,大家参加高考或者是四六级考试应该都有经验,考场上最怕的就是看不懂文章,题目看不懂不知道应该选什么内容,这些问题究其原因都是单词没有记住。背单词你只需要一本单词书就够了,《考研词汇闪过》收词全,每个单词后附带常考短语;划重点,这本书将单词分为频考词、基础词、偶考词、超纲词,如果时间比较紧,完全可以从频考词背起,很节省时间。真题资料英一用《考研真相》/英二用《考研圣经》,专门为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打造,能够帮助你们的英语成绩大幅度提升。而且这本真题是考研名师张国静老师主编,每个句子都有讲解,帮你扫清所有的阅读障碍,不像其它的资料只解析重难点,到最后你不会的还是不会。看完之后,你应该就明白了,考研形势不容乐观,哪怕是冷门专业冷门地区,都会有很大的难度,如果你决定考研,那就要抓紧时间复习,让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油!

太极

考研到底难不难?其实没想象中那么难,来看看这几个诀窍

考试是我国大学入学考试以外最受欢迎的考试之一,众所周知,研究生考试不仅能提高学历,还能提高自身价值,最重要的是有了研究生的学历后,就业的门槛会变高,考研到底难不难,其实没想象中那么难,来看看这几个诀窍,一起来看看吧。研究生考试确实很难,但是很难。研究生考试的难度分为专业领域,其实在考研究生的过程中,专业课只要好好复习就可以了,一般的问题不大,有些专业不仅要考英语,还要考数学,都求考数学,但也要看学校,比如中南地质学专业,文理学也不用考数学,因此,在考研究生之前,应该熟悉各专业、各学校的报考研究生的情况,其中寻找捷径。虽然复习很干燥,但是必须适应干燥。研究生考试的第二难在于每天的备考复习,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不能坚持,英语要背诵,政治要记住,专业科目要掌握,数学要每天练习,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要做,过程都是“苦”,没办法,这是考研究生的人必须经历的过程,这可能是脱皮的,这是考验,即使无聊也要咬紧牙关坚持,“苦”复习后,等待你的是新的明天,全部都能享受。竞争很大,但是我要找捷径。全国报考研究生的人数达到285万人,录用人数不足7人,这表明直接四分之三是研究生考试的“炮灰”,研究生考试的成绩排名从高到低依次采用,这是现实,很难,但是,经验虽然竞争很大,但也有捷径。看了这篇文章的研究生考试的学生,在决定了志愿学校和志愿学科后,首先和目标学校、目标专业的前辈联系,向他们寻找往年研究生考试的复习资料,可以给你往年的研究生考试的试卷,这是高考的捷径,如果有必要的话,请事先联系领导,这也是考试,我研究了上岸的诀窍之一。以上就是考研到底难不难?其实没想象中那么难,来看看这几个诀窍。

撒哈拉

考研学姐心酸史:考研不躲开这些“坑”,上岸太艰难!建议收藏

大家好!我是向上好青年!现在已经1月中旬,相信大部分22考研的同学都已经进入基础复习的阶段了!但根据学姐目前了解到的情况,还有一部分同学是才决定考研,正在做考前预备工作。考研能否成功,最重要的就是选择目标院校。如果在择校的时候就踩“坑”了,那后期上岸就很难了。想必大家都知道如何择校,那学姐就根据之前上岸经验,告诉大家一些择校的注意事项,让同学们在开始备考时避免入择校“坑”!正确对待报录比先科普一下,报录比是拟录取人数比报名人数。例如,报录比是50:1,就是说每50个人报名就有1人被录取。报录比越大,录取的比例就越大!报录比可以看出院校的热门情况和考研难度。但是也容易把考生代入误区,假如院校去年的报录比特别小,那今年的考生基本就不考虑这所院校,报考人数就会减少,反之亦然。所以同学们在择校的时候,不要过分纠结于报录比,正确对待要与自身情况相结合。拒绝名校情结名校从学术氛围到学校自身的名牌效应,都会对以后就业带来一定帮助,大多数考生选择名校也是因为这一原因。可名校终究是名校,招生人数是有限的,所以他们就会提高门槛,加大题目难度,并且报名人数会更多,竞争压力也会变大。所以,真的想读研的同学们,学姐建议大家应该把录取放在第一位,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不要一味地去选择名校,选择适合自己实力的院校。执着于北上广作为我国发展的一线城市,北上广有很多发展机遇,如果能够顺利被这些一线城市的院校录取,未来也打算在北上广发展,这样选择也没什么问题。但是需要同学们知道的是,北上广院校优越的地理位置造成了与其他省份相同水准的院校相比,录取分数会高出一些。为了地理位置而提高考研的难度,在这个问题上,同学们可以谨慎考虑一下。清楚三组数据1.招生人数在学校官网上可以找到你即将报考专业的招生人数,但大多数为往年数据。招生人数代表着如果去年招生人数在个位数,说明去年已经有很多人做了炮灰,容易出现神仙打架的情况,可考虑调整目标。并且,有些院校不公布招生人数,那你就要通过其他途径如找学长学姐来了解。2.推免生人数这个数据有些学校同样不会公布,需要找学长学姐了解,也可给校研招办打电话查询。搞清楚你要考的专业包括多少推免生,了解自己的竞争压力。有些名校的少数专业推免生要占70%以上,如果不清楚这一状况就凭一时激情毅然报考,势必会成为炮灰。3.往年复试分数线(院线)这个数据同样一些学校也是不公布的,并且这个有多重要想必不必多说。需要强调的是,除了34所自主划线的学校有自己的院线,一些非自主划线的学校也自己设定院线,这就意味着即使你过了国家线但不一定能进入复试。一直纠结院校每年考研都会有同学在几所院校之间犹豫不决,频繁地更换考研报考院校,有的甚至在考研报名前夕开始换别的院校。这样做会大量的浪费备考的时间和精力,因为一旦更换就意味着基本要从零开始备考,这就造成之前的努力全都白费。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千万不要被别人牵着走,挑好学校后就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合适专业的院校院校都会把各种教学资源都向自己的优势专业倾斜。而如果你的目标院校里,你选的专业只是个冷门学科,那配置肯定没有那么好。所以只想读研的同学可以不考虑这个,但真心想学东西的考生,不要在这方面浪费时间与金钱。还没定好目标院校的同学,可以从上面的因素考虑,这都是学姐血淋淋的教训换来的经验!你们要格外注意,相信你们可以找到合适的院校并且成功上岸!我是向上好青年,愿你在考研路上勇往直前!考研相关的问题可以私信、评论!

非性命也

考研真的很难么,过来人告诉你该怎么复习

本人20考研,报考某211学校,成绩374分(政治72,英语63,专业课239),已经上岸,来说说我的考研经历,当初那叫一个惨不忍睹呀!个人感觉考研不是难,而是累,那种总是感觉未来无需缥缈,只能依托于眼前课本的累,那种背过了好几遍单词却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重复背诵的累,那种在图书馆一动不动坐一天,站起来感觉腿都不是自己的那种累,如果周围或者亲人朋友再不理解自己考研的决定,那种心累,是真的能压垮人的。先吐了吐苦水,但也不要被吓到,坚持就好了,坚持学下去,考研这一过程终究会走到最后的。考研我是从7月份开始准备的,当时没在学校复习,选择了回家。一到家我就给自己制定了为期两个月的计划,同时直接给我爸妈说明了我要复习两个月,除了每周六可以找我,其他时间请不要打扰我。(因为我妈周六休息,所以我也给自己安排了周六休息)然后就开始两个月的复习经历。这两个月,我的学习地点就两个地方,家里跟市图书馆(我们这边图书馆暑假开放,所以我就偶尔换地方学习,因为在一个环境会觉得累)。每天差不多6点半起床,7点吃早饭,然后8点开始学习,上午政治+专业课,下午英语,晚上专业课+复习。这个时间是严格按照考试来的,为了提前适应嘛。政治的话,我每天花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进行复习,就是打基础,买了肖老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配合的视频课是原静政治蓝宝课。每天听一节课,做一节笔记,刷一节的题目。我个人感觉听课+看书+刷题的套餐特别好,原静老师的课很适合记忆,能够快速的帮我滤清知识点的框架结构,然后在比对精讲精练里面的内容进行学习,最后再刷1000题,这样我一堂课能记住60%,刷题正确率能到50%,对于初期复习真的很满意。英语的话,因为本人极度讨厌背单词,所以我对于英语的学习则是直接真题开练。我从2000年的真题开始练习,配套唐迟老师的英语真题课进行学习,两天一套的进行,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我把2000-2016年的真题做了第一遍。专业课的话,我首先对目标院校的参考书目进行了仔细阅读,看完一章就画一章的知识框图,等到整本书都看完之后,在画整本书的知识框图,这个阶段我的重点就是梳理框架结构,并没有开始背诵,因为太早背诵真的忘记的特别快。转眼7-8月份就过去了,9月份开学,我带着自己暑假复习的笔记回到了学校。回去之后我没有选择去考研教室,而是直接选择去图书馆占座,每天我都7点在图书馆的广场等候开门,这个时间背背英语真题的单词,看看政治笔记,然后等8点的时候在进图书馆学习,中午吃个饭后,回图书馆午休,下午跑去教学楼上课,晚上在图书馆待到闭馆。反正这个阶段我觉得自己真的很紧张,但是这个紧张不是累,而是时间太紧,每天都要赶着去做事情,但你会觉得很充实,每天都安排的满满的没有浪费的感觉。这个时候,我的政治就进入了二刷1000题的阶段,每天刷1000题,继续原静老师的课程。复习暑假自己总结的知识点。除了政治,英语则开始了二刷真题,同时开始分析文章跟长难句,单词继续再背,但是重点在于对文章的分析。9月份我开始了背专业课,因为我晚上记忆力最好,所以我都是晚上在图书馆找个安静的角落背书,或者在楼梯口背书,当时背书的时候还结实一些同样背书的小伙伴,大家一起背诵的感觉真的很好,一起奋斗,一起为梦想而战!转眼就到了11月份,这个时候已经进入冬天了,说实话,这个时候是备考期间最懈怠的时候。我当时也遭遇了备考迷茫期,一度复习不进去,而且当时天气也很冷,楼梯口风特别大,再加上背书的同学越来越多,声音吵得也特别厉害,分心也会更大,所以我一度心情到了低谷,给父母打电话一直哭,觉得很难,很累,可是一想到都复习到这个时候了,放弃真的不甘心,所以想着一定要坚持,但是有心却无力。后来,我干脆给自己放了三天假,这三天什么都没干,就自己一个人找了个地方安安心心的休息,脑子完全放松,什么都不想,也很感谢我的好朋友一直陪着我,因为她每天还要上班,为了我,她直接请了两天假,陪我好好玩了一把,之后心情就完全好了,于是我又开始了我的冲刺备考之路。进入冲刺阶段,由于我前期的基础打得很扎实,即使中途休息了也没有拉下太多的内容,所以收拾好心情,我开始按照自己的计划重新开始。找不到背书的地方,我就选择了自己去外面背书。(因为太冷,出去的人很少,安静)说真的,在外面背书真的超级痛苦,但是记忆的效果还是很可观的,由于天气冷,不容易打瞌睡,当时我为了防止经常洗衣服耽误时间,所以直接穿了我妈一个纯黑色的棉袄,戴着厚厚的手套背书,每天上午背徐涛的政治小黄书和看肖老的形势与政策,下午在图书馆写英语真题,晚上继续奋战专业课。每天我都是在知识框图、背诵的知识点之间徘徊,不停的背诵复习,整理知识点12月份终于来了,各路押题卷也会下来。政治这个时候我做了很多老师的押题卷,背诵了肖四,总结了答题模板,和一些政治术语,背诵肖四的内容。英语则开始模拟自己留下的17-19年的3套真题,也做了一些押题卷,作文练习了很多,总结了一些万能句。专业课则开始进行模拟写题,因为前期我就是边背边写,所以模拟的时候写的也挺顺利。说真的,如果你12月份以前每天都踏踏实实的进行复习,这个月的复习真的很如鱼得水,反正我当时就感觉挺好,就差进考场来检验自己的真实成果了。12月23-24日考试结束,我走出考场的时候觉得心情特别满足,因为政治肖四基本压中,英语作文我有准备,专业课题目中我自己有押中4道题,其他写的也很顺利,觉得该写的都写了,这场考试真的圆满了,之后就是出成绩,一查过了374分,高出去年院校线20分,可以进复试,那一刻, 觉得考研的苦真的没有什么,我苦过了,所以觉得一切圆满。最后,真的想给题主说,考研的苦其实真的没什么,你要知道的是那是你为自己未来奋斗所提前经历的考验,当一切困难结束的时候你会觉得一切都是美好的,真的没有什么。祝题主2021也能成功上岸,一战成硕。

野孩子

考研这么难,出路在何方?看完你就知道

前言今天是研究生考试的最后一天,许多考生经过一年的紧张复习,今天终于可以迎来解放了。根据数据显示,今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已经达到370余万,考研人数逐年增加,按照这两年的数据显示,每年增加人数大约40万左右,可见研究生扩招已经是一个大趋势。那么对于考研人来说,能考上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可是考上之后,研究生还如之前那样香吗?考研人数每年都在增加,考上之后真的就有出路吗?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简称“考研”、“统考”。这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各招生单位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的总称。据了解,在2003年时,由于当时非典的影响,研究生扩招将近7万,所占比例接近10%,这个是我们考研史上第一次扩招这么多的。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本科毕业似乎已经比较常见了,所以每年考研报考人数都在增加,今年也达到了370余万,为历年之最!我们都知道,物以稀为贵,现在考研的人这么多,等我们考上之后还有出路吗?研究生他还“香”吗?实际上,对于不同的专业、不同的人来说,答案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学术能力极强,天生为学术而来,在研究生三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会学到很多东西,跟着导师见很多世面,眼界也会有极大的开阔。这都是读研究生的好处!并且以后读个博士,那前途自然是有的。但对于大多数人,可能学术能力并不强,甚至有人是混日子的,那么对于他们来说,就需要好好斟酌了,因为研究生不比本科,如果你不努力,可能会面对延迟毕业的情况,甚至是毕不了业!那就真没出路了。研究生的生活到底是如何呢?我们在读本科的时候,可能就是按照学校的安排上好课、考及格就行了,这样正常毕业完全没问题。而对于研究生来说这些都是最基本的,一旦挂科,第一年就没了奖学金,这可全是“真金白银”,如果没有是很可惜的!所以一定是不能挂科的。那么重点就是,研究生要有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这表现在学习软件、看文献、定研究思路等方面,这些都需要自己去解决!既然能读到研究生,你就不能再等着导师去安排,等着导师去指挥,这对于你的学习进度是很不利的!对于研一来说,第一学期主要是上课,在此期间一定要学好软件等读研必备的技能,这是基础。对于研一第二学期,就需要定下来课题方向,在此期间你需要查阅大量文献,多和老师及师兄师姐们沟通交流,这样有利于你的进展。在研二期间,就需要你认真努力做学术,看论文,写论文了,在此期间你也会参加一些学术交流和老师的项目,这些都是对你的锻炼,你需要好好利用这些机会,说不定在你以后工作就可以用得上。如果研二期间你很努力,并且有成果,那么你研三将会很好度过,你第一学期需要去找工作,并且整理之前的成果,按照之前的思路写大论文,也就是你的毕业论文了,把这两样做好,你也就可以正常毕业了!最后有考研经历的同学都会知道,考研是不容易的!但你不知道的是,研究生毕业也是不容易的,现在学校对于研究生毕业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可能你需要发一些高水平的论文,如果没有这些,毕业可能还是比较难的!总之,考研不易,如果考上了,你就好好珍惜这三年,顺利毕业,以后不会太差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往期精彩这些学校寒假已经到了,请查收!双一流高校开始总结,这些高校表现优异,有你的学校吗?老牌985开展新工科建设,一流建设成绩显著,三个学科进全国前5%没历史不代表没实力,这几所“年轻”高校实力不输“C9”!

澄观

考研那么多炮灰,是很多人没坚持下来还是考研真的难?

终究还是没有坚持下来考研的成败,与我们选择的学校、试题难度、自己的复习状态等方面都有很大关系。我们选择的学校不同,在试题难度上自然是有区别的,尤其是在专业课方面,几乎是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专业课考研内容。至于考研难度问题,很多人都觉得考研很难,但事实上,这个“难”并不是试题难度大,而是大家在考研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导致考研失败。考研难不难呢?答案是肯定的考研很难,考一个好的学校更难,为什么一些好的企业在招人的时候会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一方面是因为研究生学习的知识更多,但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的学习能力很强。只有学习刻苦,并且学习能力强的考生才有更大几率通过研究生考试。那什么能体现学习能力呢?当然是考试的难度了。所以说,考研是真的难。我曾亲眼见过几个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情绪崩溃,大哭大喊,不禁让人心疼。主要还是录取人数不多我们来看一下往年的考研数据,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报名人数达290万,较上一年增幅达21.85%。继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高涨之后,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再次打破记录,达到341万人,较2019年增长17.59%。而每年的录取比率大概都是在30%左右。(详细看下图)所以说,参加考研的人数虽然很多,但录取人数却是不多,这是考研炮灰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小编总结1 考研他毕竟是一个择优录取,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高考也是这样,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考上大学,只不过考上的比例会大一些,考研考上,比例会低一些。2 与其去关注炮灰,不如关注如何去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考试分数。这个才是最核心的。3 考研动力。你是随大流就去考一下,考上就考上,考不上就去工作,这个心态。还说我必须要考上研究生,以实现我在学业上的一个突破。第1种心态,造成了很多炮灰。第2种心态,很多人最终考上了研究生,成为了分子。

陈淳

关于考研,过来人的几点建议,这几点越早知道越好

在当今社会考研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也是很多学生为了提升学历,为了能更好就业多要选择的一种方式,在当今社会在面对就业压力,有些学生也不得不选择考研来提升学历,只为更好的就业的,考研人数可想而知,而考研难度也是可想而知,可以说和高考是完全两种情况。对于考研,在每年考研人数每年增多的情况,因此对于那些准备要考研的学生,或者有考研意向的学生需提前做好准备,更好从上大一开始的时候就要做好准备,更好做好规划和计划,而不是等到大学快毕业的时候才想起考研,这个时候不仅累,也有可能考研失败,因此一点要注意,同时这几点准备考研的学生要有心理准备,更好做好准备。第一点,就是心理准备,考研难度可想而知,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难,考研一方面是要准备考试更要注意复试中的面试这两点都是很重要的,因此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有规划有计划,不然到时候会出现慌,就很容易出乱子,那么怎么会能考取优异的成绩呢?同时要做好心理准备,也就是心理承受能力,不然肯定会吃亏的。第二点越早报名越好,调剂也是越早越好,毕竟每年的名额就那么多,在当今社会,本来竞争就大,若不提前准备,不提前报名,有可能当自己想去选择的时候,有可能就没有名额了,因此这一点一定要注意,不要在这方面吃亏,尤其是选择专业的时候,相对比较好就业的专业,那么报考人数一点不少,那么竞争自然而知,因此也要做好心理准备,若要被调剂了也是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不然真的有可能会被落榜,到时候后悔都找不到地方。第三点名额有限,不仅是在校生会选择考研,那么就业人员也是有可能会选择考研,毕竟在当今就业压力的今天,又有谁想失业,又有谁不想有高薪资呢?因此选择提升学历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因此这对于学生竞争有大了很多,毕竟所出的经历不一样,对于学生来说无形之中也是一种压力,他们在学习知识点时,反而更加高效。对只有理论,经验相对较少的考研学生而言,考生的身份更加多样化,也让竞争压力更大。以上是今天的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一些家长和学生,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和评论。郭老师专注于教育,有问题有困惑可以找郭老师,坚信教育是人生幸福的传递。有你才有糖,甜蜜长又久,长按点赞,有我陪伴!后续内容更精彩,三连一波转一转!

审死官

考研结束之后,纷纷议论数学太难,看一下考研同学是怎么说的吧

考研终于结束了,大家再也不用过着早起晚归的紧张生活了,再也不用重复每天“三点一线”的路程了。在考研结束之后,按照惯例来说,一般都是讨论今年的考研题的难度到底难不难?今年结束考研之后,很多人都在说:“数学太难了”!“自己之前引以为傲的数学,却成了自己的后腿”等等一系列的讨论,那么今年的数学是否真的这么难吗?下面一起看一下考研同学是怎么回答的吧。“上午考完浑身发抖, 还是坚持把下午的考完了。下午考的还不错,可是数学却成了我的遗憾,原来我引以为傲的数学,却狠狠地打了我一巴掌。”“本来还打算今年数学帮我一把,结果……数学是所有科目里准备的最好的。然而还是太紧张了,手抖了整整三个小时,不停的翻试卷,看钟。也不知道怎么了,考完数学出来下午专业课都不想去考了。后来想想还是考吧,不负一年的努力。”“同感啊,数学看了这么久,一考试还是不会!”从这三名同学的言语中,可以看出:数学这一科目,真的是把他们考崩了,辛辛苦苦准备了一年的数学,由于题型比较难,再加上自己过于紧张,导致自己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这是很多同学感觉自己数学没有考好的原因。今年的数学的确很难,比去年的数学要难很多!去年在考试结束之后,学生们都感觉数学可以给自己提好多分,而今年他们只希望数学不给自己拉分就已经万幸了!整整三个小时的时间,数学试卷翻过来翻出去,就是无从下手,最终的结果便是很多考生一脸愁容的走出考场。不过也有“在专业课考得非常理想的情况下,自己的数学却是无比的沮丧!”这是大部分学生内心的写照,感觉被录取无望。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么沮丧,数学难,并不是针对你一个难,而是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非常难,你现在认为自己考得不好,可是最终的成绩还没有出来,一切皆有可能!不管最后怎么说,即使难也好,不难也罢!这一级学生的考研之路到此结束,他们解放了,但是17年入学的大学生踏上了考研之路!从他们手中汲取到了考研经验,也从他们手中接过了考研的重担!距离2021届考研还有一年的时间,如果你是2017级学生,如果你准备考研,那么你现在可以着手复习以及选自己的学校了!尽早复习,这样才能把基础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他们说题难,甚至还有的考生感觉题超纲了,其实“不是题超纲了,而是你的纲不够宽!”归根结底,就是自己掌握的不是很好,所以为了避免你们(2017级学生)再出现这种情况,尽早复习,好好规划!大家在考完数学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可以在下方留言讨论一下!喜欢的话,点赞分享一下吧!

败酱

考研到底难不难?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中途放弃考研?

考研难不难不知道,但是考研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了这点倒是大家都认同的。考研人数持续上涨,推免生比例越来越高,多数高校表明会优先考虑名校考生,对于参加统考又没有名校背景的学生来说,考研真的越来越难了。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自2010年起,考研报名人数和招生人数持续增长,考研报名人数2010年的140万到2019年的290万,各高校研究生招生人数从47万到现在的80万,十年间数量翻番。就2020年考研情况来说,最后还有250万的同学没有学上,你说难不难?听起来这些数字很恐怖,但其实对于绝大多数的考生来说,考研的难度其实并不算太高,国家线需要满足那么多学校的的招生,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不会定得太高,题目的难度也会是比较稳定的,因此只要大家认真复习,给考研充分的准备时间,上岸还是有很大可能的。大家应该还有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有很多人在考研途中就放弃了,特别是暑假阶段和秋季的校招阶段,这两个阶段放弃考研的人很多。在考研界有一个词,那就是“剩者为王”,也就是说,如果你考研坚持到最后,那也算是成功了一大半了!那在考研复习过程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选择放弃呢?一、考研目标不明确在考研大军中,有很多同学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考研,多数是随大流,我看同学们都在考研,我要不也考考吧!殊不知,考研其实是一件既花费时间又浪费精力的事,一个简单的随大流十不足以支撑你走到最后的。二、缺少他人的督促考研是一个人的战斗,高考的时候会有老师在教室里天天催促,同学和你一起学习,你就会不自然的受到影响,努力学习,最终成功上岸。但在考研过程中,周围和你一起准备考研的人,你认识的没有几个,你可能一会玩玩手机,一会走走神,一天就过去了。三、给自己留了后路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你知道如果你挤不过去,那这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就全都白费了。但考研就不一样了,考研不是人生的必选项,即使是失败了也可以去找工作上班,所以你就没有给自己破釜沉舟的勇气,更多的是心安理得的放纵自己,没有继续坚持。四、脑子一热定了过高的目标考研考985,211当然是很好的,但是这些重点院校不是你想考就可以考得上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在找目标院校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如果自己的实力和学校目标差距过大,就很容易导致你放弃,这种情况在考研过程中也很常见。学姐在这里就要给大家插个硬广了,如果你英语基础薄弱,没有学习方法,就用巨微4轮全程班,考点划分详细,知识点清晰,课程满满全是干货没有闲聊,非常适合英语基础差的学生提高成绩。考研考上自己的目标院校那当然是非常好的,但是也不能以这一次的成败来定输赢,我们只要坚持到了最后,也就战胜了很多人,也战胜了自己。加油,考研er!

包公误

考研失败,是因为太难了,还是坚持不下来?

据网络数据显示:今年研究生扩招18.9万,20届研究生总的招生人数能够达到100万。但是在总的341万报名人数中,就意味着已经有241万同学遗憾落榜。@还宽阔无影我觉得有些专业可能会因为过于热门或者题目很难等原因确实很难考,但更多的是因为坚持不下来吧。因为你既然报了这个学校这个专业,那么你应该是考虑过自己的能力的,目标并不是不能实现的,剩下的就是个人努力问题了。@上岸年我认为不管是考研、考公、还是教师编等等,都是一样的。是难考,毕竟近几年竞争力很大,但是为什么别人能考上自己就不能?遗憾落榜最大的原因还是自己不够努力。如果一股劲往前冲,我不相信自己比别人差!所以,一定加油,上岸上岸上岸!!!@胡昀灼考研不见得多难,只不过是人越来越懒了,做事越来越不专心罢了!@dssoiub考研人最怕的就是怀疑自己,然后动了放弃或者重来的念头,这个太可怕了。说实话这几天做题都不理想,昨晚睡前还做了一篇阅读真题,居然全对了,然后因为激动结果一整晚没睡着。相信自己努力和坚持会给自己带来热泪盈眶的感动,而不是壮志未酬的遗憾,大家加油!@小米儿在职考研的宝宝报个到!在职真的是挤时间,有个家要照顾,二胎还小,感觉每一天的自己给到考研复习的时间太少了,毕业之后再安安心心学习的时候少之又少,也没有上学时候那么专注了。所以可能不是考研难,而是真的自己没有做到全力以赴。@回忆耿梅梅大多数时候打败我们的都是心态,心态一垮,什么都垮了。再者就是实力。看了部分研友的想法,文小嘟想说:近些年考研竞争力增大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大部分同学认为落榜的原因主要还是自己不够努力。毕竟所有人都是站在一个位置上的,你难别人也难,所以,还是要抓住当下的复习时光,让每一分钟都别浪费。上岸后你会发现,一切都值得!加油,考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