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还有十几天就要考研了。你复习的怎么样了?在这里说一句,不管好坏,请坚持走下去。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在这最后十几天里,该怎么复习考研数学?数学在考研中差不多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分数,能不能考好数学基本上也决定了你能不能顺利读研。所以,在整个备考期间,我们还是应该足够正视它。它不仅占的分数比例大,而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得分容易,失分也容易。所以呢,想打好数学攻坚战的同学,请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还是那句话,不要过分纠结于模拟题。有的同学其实复习的已经很不错了,但是一做模拟题就会受到打击,让自己怀疑自己复习的根本就不怎么样,从而失去信心。其实,同学你要明白,那些出模拟题的老师我也觉得的确有点装,把题目出的很难不说,而且侧重点还不一样,就比如说某模拟八套卷,明明是要考察微分方程,最后却在自变量的定义域上大设陷阱,让同学们在做题时感觉到很棘手。大纲对微分方程是有所要求,但是根据历年真题来看,这一部分的目的主要是考察考生处理微分方程的能力,只要你知道考察目的是什么,然后根据课本知识求解,处理好常数C就可以了。然而某些模拟题呢?真的是不注意侧重点,本末倒置。给人的感觉就像出题老师在作秀一样,我只想说,同学们只是要进行正常的考研而已,请把握住重点所在再出模拟题。总之,也请同学们保持一个好的心态,根据自己真实情况,不要太在意模拟题。如果真的想做的话,笔者推荐合工大共创卷和汤老师的模拟卷,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其次,查漏补缺很重要。有的同学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弱点在哪,又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去查漏补缺。如果是前者,你可以拿出某一年的考研真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做这套题,然后严格对答案,之后你就明白你的弱点在哪里了。在做的不好的地方,不要说自己只是一个小失误,也不要心存侥幸。试想,如果那就是考研,它会允许你失误吗?所以现在查漏补缺,为时不晚。如果你是后者也一样,拿出历年真题,看看自己哪里弱。总之,在自己薄弱的地方,一定要多注意下点功夫,多做总结,不要死做题,那只是浪费时间。你应该做的就是,从试题中找出自己薄弱之处,然后把知识点定位到课本中,在课本中补你薄弱的地方,然后再去练一练此类题目。做到查漏补缺,回归课本,注重课本。最后呢,还有十几天,还是请同学们无论如何都要坚持走完这一程。无论结果如何,它本身就会让你成长不少。送给即将考研的同学们一句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知人事,尽全力就好。预祝大家考研成功!
2019考研迫在眉睫,三天后的考研党们就要踏上考场了!在考试之前,考生最想了解的就是有哪些提高分数的考场技巧。其中,数学就是考研党们最头痛的一科了!接下来小编就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聊聊关于2019考研初试数学的提分技巧有哪些?第一,数学考试一定要注意检查。也就是细心程度,很多人在数学提上丢分就是因为太粗心,所以我们一定要留出足够时间检查,从检验自己的最终答案开始。比如解方程,如果你不确定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可以换个思路。看看是否有其他解法,如果最终你用另外的做法发现答案和前面一样。那么你就可以进一步确定答案了!第二,数学考试一定要带着解题思路去做题。说明这三天你可以归纳总结之前的一些解题思路笔记,注重错题集,那就是一个思路的整理。数学和其他科目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十分注重思维的开发。所以我们做题一定要有思路性,只有这样才会在考场答题时更有信心,步骤更加清晰。总结了解题思路,就可以尝试着一直用思路去做真题,在真题中巩固思路和发现更多的解题思路。第三,我们一定要多看真题,每天保持一套真题。数学做题题感非常重要,所以,真题的复习必不可少,而做题这部分也非常重要。这三天里给自己安排每天一套真题,你要做到真题题型总结,考点归纳,发现解题思路。2019考研虽然只有最后三天时间复习,但是如果你掌握了相关复习方法和技巧,分数自然就会上来!(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比较注重平时的积累和练习的学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在短期内提升分数。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讲解三个在最后阶段的冲刺提分方法,希望能对各位研友有用。(文末有福利哦!)知识梳理、查漏补缺考研数学,核心还是课本。利用最后这点时间,再把课本回顾一遍,可以参考考研大纲同步进行。因为从历年真题来看,考研试卷中80%的题目都是对基础知识、基础能力的考查,也就是基础题,是绝对不能失分的!这里只要我们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公式、定理、解题方法有足够的重视,拿下这部分不成问题。那么在复习的时候,我们需要看看自己有没有什么知识点遗忘,哪些地方还需要强化等等,当然重点就是各类公式和定义。一般三天内就可以完成。尤其要注意,线代和概率论公式定理都比较多,如果基础掌握得不扎实,考试会很麻烦!错题整理考研数学的变化一直不大,所以做真题可以从1988年做起。相信大家之前都做过不少真题,那么这时候我们没有必要再把30多套试卷拿出来做,而是可以梳理一下其中的错题和经典题型。在分析错题的时候,我们必须找到所涉及的知识点,并思考出现错误的原因,尤其是一些屡次出错的题目,多看几遍,加深记忆,不断地巩固知识点,保证在下次再碰到的时候不会出错。也可以对自己进行综合检测,就用以前做错的题目。借此以明确自己知识框架和知识点的把握,题型方法的掌握是否过关。找到自己“最短的那块木板”,然后重新回归教材中,再一次看看这些内容的来龙去脉。例如线性代数和概率,这两门课虽然难,但是考试其实很简单,一般都考基础题。变来变去就那么几个题型,就是几个公式翻来覆去地考。尤其是线性代数,多做做就知道怎么回事儿了!真题回顾最终考研数学的复习,还是要回归真题的。有些同学可能已经发现,考研数学题目的特点就是一道题包含两个或以上的知识点,通过综合题目考察知识点。那么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我们复习真题的目的,不是再拘泥于一道题的得失,而是要能会拆解题目,明白这道题究竟考什么,由哪些考点构成,然后调动相应的知识点,启动相应的解题技能。其实这时候,很多人往往会陷入迷茫,不知道该做什么。这里建议去报一个冲刺班,至少也要买一点名师讲课的视频。因为这里面的老师会为你对整个数学知识进行一个归纳总结,知识点梳理。这会让你的复习计划很有逻辑与层次。这里为大家推荐一下李林的押题课程,反正前两年他押题奇准,小编建议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听听他的课程总归没什么坏处。小编在自己的公众号内也为大家整理了他的最后押题卷,同步更新哦!关注“今跃寄宿考研”即可免费领取。
数学提分技巧明天上午就要考数学了,现在大家会的不会的看似已成定局,但是我们是不是还可以抢救一下,再提提分呢?一般而言,数学满分150分,有110-120分算是基础+中等难度题型,剩下的30-40分才是中等偏难或巨难的题目。所以,高分的合理前提一定是:简单会做不能失分,难题尽可能踮脚按步骤踩分。选择题大家做真题的时候是不是发现了,选择题全会做基本是不可能的,总有那么一个两个不会做,当然这也很正常,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些技巧,还有一些选择的基本规律。选择题全部做完大概至少得50~70min,时间必须合理分配,考场赢别人就是你比别人快的每一分钟,当然适当的取舍和猜测也是必要的。特别是,今年选择题变成10道,占了总分的1/3,在做选择题的时候大家还是有很多方法可选的,常用的方法有:代入法、排除法、图示法、逆推法、反例法等。如果考试的时候大家发现哪种方法都不奏效的话,大家还可以选择猜测法,至少有25%的正确性。选择题的难度一般都是适中的,均为中等难度,没有特别难的,也没有一眼就能看出选项的题目。选择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对基本的数学概念、性质的理解,要求考生能进行简单的推理、判断、计算和比较即可。填空题填空题的题目一般是需要一定技巧的计算,但不会有太复杂的计算题。题目的难度与选择题不相上下,也是适中。填空题总共有6个,一般高数4个,线代和概率各1个,主要考查的是考研数学中的三基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一些基本的性质。做这30分的题目时需要认真审题,快速计算,并且需要有融会贯通的知识作为保障,万一不会做,咱也可以蒙个答案上去。解答题解答题今年变成6道,占总分的47%左右,类型也较复杂,有计算题、证明题、实际应用题等,并且一般情况下每道大题都会有多种解题方法或者证明思路,有的甚至有初等解法,得分率不容易控制,但是我们提分也是有小技巧的。1.大题得分=过程分+结果分+书写印象分,所以有意识添加步骤,且注意步骤间的逻辑顺序,尽量别大跨度跳跃,要让判断人明白你的思路,一定要记住过程分大于结果分。注意!千万不可以空着卷子,哪怕这道题一点都不会,写公式上去也是有分的,根据条件得到的小结果,这些都可以写上去。如果计算不出结果,也是可以猜一猜的~2.另外,书写字迹一定要工整,特别是你会的题,大题的前几道大家多多少少会做出来,这个时候,谁写的工整,一眼可以看清楚整个题的答题流程,得分可能就高一两分,毕竟每一分都很珍贵。到了这最后两天,最主要的是将整个知识点最后梳理一遍,查缺补漏,总结做题技巧。记住:之前的错题再看一遍,关键是看自己还有哪些方面没有掌握,以便作最后一次的巩固。“我难人难,无需畏难;我易人易,不可大意”,考场上遇到很困难的题要学会适当放弃,而简单的题一定要确保正确率不可大意失荆州!最后祝福各位考研学子能学有所得,顺利拿到心仪大学offer!!
最后2天,复习效率最最重要,一定要学会放弃,高分绝对不是满分,考研数学有满分的,但是还没有考500分的,自己水平自己估算,一定要符合实际,比如数学130以上的分数,是给小部分人留的,不是我们多花1小时就能做出来的,一定要学会舍弃,要贪更多的分数。下面星火君给大家几点小建议:1、调整考试作息时间生物钟:考试一般是4门,2天各2科目,政治、专业课作息时间不用调,都是背诵的东西,早上考晚上考甚至半夜考试,会的就是会,不会的肯定也答不出来。最需要调整的就是数学和英语,下午2点到5点考英语,第二天上午8点30到11点30考数学。最后4天,务必务必把英语放到下午,数学放置到上午来做,一定是会好一些的。2、模拟考场自测很重要套卷模拟题一定要做一下,把握做题节奏,估计大家英语数学都自己模拟过了,自己把握一下自己的节奏,主要的提醒点就是,一道2分的阅读或者4分的数学题绝对不值得花太长时间来做,否则后果就是会的题做不完,遇到不会的题,果断点该舍弃的绝对不犹豫,变态难度题目,你不会其他人也不会,超人才会。3、各个科目的复习重点数学:复习旧题重要程度大于做模拟新题最后两天,如果之间没看的押题,看一下,保证看过的题目,考试时候万一出了会写,之后就不要在做其他模拟题了,即使之前做的模拟题比较少也不要再做了,因为复习旧题最重要,最后这几天每天给数学的时间也没多少了,所以重要的就是基础中等的题,一定要抓住分数,所有能用到的公式一定要熟练掌握,计算一定要先保证正确率,再来考虑时间,难题能拿分更好,拿不到分数,也就没那个命了,毕竟还有2天。英语:作文背诵仿写与保持做题感觉,背单词不能停。作文是一定要好好弄的,无论是背诵的全文,还是背诵的模板,一定要结合真题里的题目,自己尝试写2到3篇作文,千万不要上考场写第一篇作文,否则你会无比紧张,很容易把心态搞崩,后面的题目也做不好。阅读练习一定不要中断,即使你已经把所有答案都记住了,阅读的做题方法几天不练是会生疏的,但也不需要再做太多题了,因为时间太紧了。新题型好好做,完型也要好好做,0.5分也不能放弃,一定要认真,考试时候英语分数没有0.5,所以只要你多0.5就会多1分。政治:背诵分析题不用我说你也会做,我就说一点,选择题还要继续做或者看,适当做做新模拟题里的选择题,多看看之前错过的旧题,看得越多分数越高。专业课:和政治类似,该背诵背诵,该复习复习,没啥需要墨迹的。4、作息和身体最重要最后4天,即使每天24小时不睡觉,再学也记不住太多新知识了,所以保证良好的睡眠,提高学习效率,才是更重要的事。最后几天,不要着凉,每天多穿点,不要那么注重形象了,早饭要吃,午饭要吃,晚饭要吃,饮食和平常一样即可,别弄得坏肚子,难受还浪费时间。预祝大家一战成硕,考研就要考上研!
虽然距离2020考研仅剩最后半个月的时间了,但依然有很多同学努力抓住这段时间,希望可以让自己的成绩得到提升。那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进一步提高成绩呢?小编针对考研数学为大家总结了关于考研数学的“雷点”,剩下的这段日子一定要避开它。一、只看不做现在会有很多同学觉得,时间所剩无几,做题还有什么用呢,看看就行了。于是在复习过程中会不断翻书,却不肯动笔练习。但这个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因为看懂了题不等于就会亲自解题,要以动手练习为主,锻炼好自己的运算能力,否则就会出现正式考试时,会做的题因为运算不过关而拿不到分。二、没有计划这个计划不是你这15天的计划,而是你对知识梳理的计划。你的公式、概念、考试大纲、错题等是否有着完整的复习计划。千万不能公式还没复习完,就跑去复习错题。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只会导致你最后什么都复习不好。一定要记住复习要有计划,要分阶段,分清阶段复习重点至关重要。三、不顾基础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已经复习了这么久,再看基础还有什么用?做题就行了。这种想法不可取。因为考研真题不管有多难,也都是根据基础演化而来的。如果你的基础不牢固,想取得高分那真的是白日做梦了。现在的你绝对不应该作题时还要不断到书上去查找公式。其实,无论是做同一类型的题目还是作整套试卷,都要总结规律。通过同一类型试题可以总结考试重点,整套试卷可以总结答题方法和时间分配方面的经验。四、不与人交流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交流可以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可以多探讨出一种解题方法,交流的好,可以改变自己的错误观点和坏习惯。可以与同学交流,也可以尽可能找到上课老师交流,谦虚好学,不断总结,不断进步,争取让自己站到分析问题,审视问题的高度。考研专家认为,这些都也只是一个片面地了解,真正的数学高分就是靠大家认认真真、老老实实的复习,一步一步地总结归纳,将典型题型汇总复习,相信这样就不存在哪些错误的学习方法了。
考试不是洪水猛兽,它只是个Deadline。想想你以前准备期末考试的时间,完成工作的时间,Deadline就是第一生产力啊,所以最后几天也无需惧怕,当做一个Deadline就好,去完成最后几天给自己规划要完成的事。一、最后几天需要注意什么小编提示一:“不要再刷题了,假勤奋,真没劲。”现在这个阶段是要抓住你已经拥有的,去准备你还没有准备好的,例如论说文。而不是再去拔高你已经擅长的。1、一般来说,考前英语作文和管综作文都是比较容易提分的学科。2、数学主要是复习错题。会用思维导图的话,用思维导图把题型顺一遍,不行自己用手画画。我强调的60类重点题型弄清楚,数学问题不大。考前都大致的过一过,做到心中有数。不会做的题,这样分析:这个错题是哪个题型,常用什么方法,此题用什么方法,有没有类似题,做一下。会做但是做错了的题目,这样分析:这题有没有命题陷阱,命题陷阱怎么设置的。不要用粗心解释自己会做但做错的题。3、总结一下常用快速解题技巧、蒙猜方法(这个后续老吕会给大家一些有用的总结)。提高做提效率,考试会有用。4、逻辑的话,除了按时模考的逻辑题,不建议再做新题了。逻辑思维的训练需要一个过程,考前这几天不可能通过刷题提高得分率。小编提示二:“做好模考工作。”模考应该是全仿真模考,早上8:30到11:30做管综,下午2:00-5:00做英语。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作文写在答题卡上。模考不要在乎自己得了多少分,只看自己要不要调整做题顺序?要不要根据难度调整做题速度?这两个问题是重中之重。现在的模考更多的是查漏补缺和防范考场上出错!小编提示三:“别玩手机了,每天至少关机3小时”手机有多重要?女朋友和手机一起掉水里,多少人第一反应是先捞手机?考研和手机几乎是天敌!北大清华的学霸据说都有一个习惯:手机长期关机,每个月固定一天开机回复邮件和社交软件的留言。简单粗暴的对策:预防你在刷朋友圈,看微博,玩游戏,看小说,和人聊天,把你手机关了吧。真的,关机后,你会发现效率至少能提升50%,20天下来不是又多了20天吗?不要小看最后这几天,如果利用好了可以提分不少,现在老吕就针对提分最快的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做个总结,让你快速提分。二、论证有效性分析考前注意事项1、先花1分钟阅读材料,对有错误的地方进行标注,然后再花1分钟列出大体的框架:比如我写哪几个谬误,从什么角度进行分析。2、对于标题,像“一份缺乏说服力的论证”这类万能标题最好不使用,除非你觉得文章的核心论点实在无法把握,万不得已的时候才用。回顾老师讲的2种命题方法,“论点+未必”和“论点+吗”的形式,注意用后者的时候加上问号。关于标题的位置,事先可以数一下有多少个字,然后进行合理布局,不要写得太前或者太后,最好写在中间。3、关于谬误点,最好写4个,一般真题给的材料至少会有7、8个逻辑错误,选择你找出的4个把握最大的进行阐述。大家可能会有疑问,说可不可以写5个,我个人觉得在600字的条框下,很难把5个谬误分析到位,所以不建议大家冒这个风险。还有引用文章材料一定要表达你质疑的观点,不能只是引用,然后就直接分析。像“未必如此/过于绝对”这类词还是得有的。4、开头和结尾的模板痕迹不要太重,套话的部分尽可能简练,一定要联系材料,对材料的核心论点提出质疑,不要笼统的说结论有问题。5、注意整体布局的编排,标题一行,开头2-3行,各分析段6-7行,结尾2-3行,至少要写到提示600字的那一行,否则字数不够会扣相应分值。6、注意细节的把控,像标点符号的使用和书写方法、卷面的整洁度,如果写错别字了,只要不是错得太离谱,都最好不要涂改,因为阅卷的速度是比较快的,这些细枝末节的错误不太容易发现,如果涂改的话,反而会影响卷面。三、论说文考前注意事项1、审题很重要,宁愿多花1-2分值确定最佳立意,也不要急着节约那几十秒拿着材料就开跑。2、结构,同样还是拟一个框架,这个框架怎么拟?比如材料确定立意责任,我用正反析驳的结构,第一段正面:周亚夫迎门挡驾;第二段反面:红绿灯、乱扔垃圾;第三段分析原因:走捷径、得好处;第四段反驳:往往酿成悲剧。3、开头“引材料+过渡句+论点句”的结构,其中论点句的部分一定不能少,直接了当的点明这篇文章的论证中心,也让阅卷老师一眼就知道你的立意和主题。关于论点句,大家点到即止即可。不用展开。有同学写马太效应,开头是这样的:根据马太效应:富者越富,贫者越贫;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如此说来岂不是贫者富者永无翻身之日了吗?但事实并非如此,没有永远的强者,也没有永远的弱者。当弱者永远一颗勇于拼搏的心时,未必不能称为一名强者。开头就100个字。本身这些分析写的挺好的,但是放在开头太赘余,可以放在正文的论述段。4、字数,标点这些细节问题同样注意。另外,例子,生活中的例子是好的,易引起共鸣,但是整篇文章都是就不是很好,还是需要有具体的例子来佐证。5、注意回扣材料,除了开头的引材料部分,最好在正文也时不时照应材料。比如材料是个反面例子,那你在第一段正面分析的时候,最后就可以提到材料,构成正反对比论证,一方面加强论证的说服力,一方面增加材料的联系度。最后19天,你不仅需要把自己没有复习到的东西总结出来,还需要把已经学懂弄通的东西列出框架。第一在于梳理思路,第二在于查漏补缺,第三在于增加自信心。做好这一点,离上岸就又进了一步,不管怎么样,不要小看最后这几天,抓住每分每秒,都是提分的机会,加油吧!注:以上来自于网络综合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时间分秒必争!考研胸有成竹!一百天倒计时,从今天正式开始了!时间过得很快,大四的时光来不及挥霍。时间就如同流水一般,不经意间就流失殆尽。那即将奔赴考研战场上的你是否做好了准备?最后一百天的的时间,你又是否做好复习计划?一百天的时间,已经不能让你为倒计时而紧张。现在你需要做的只有按照你的复习计划去迎接这一百天的洗礼!如果你真的怕了,真的让你感到心慌而无法投入学习的战斗中。老罗在这里为你总结了百日复习法。突出重点,划分层次!最后的一百天,已经来不及让你从头再来学习一遍。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如果你一味地在考研战斗中使用“打游击”战术,那么最后注定是一场失败的战役。持久战会疲惫,会消磨你的意志力。但是我相信你在这条路上已经付出了很多汗水,系统的复习已经差不多了,最后的阶段就以复习重点知识为主。比如英语的阅读、政治的背诵以及专业课的考点。这些内容都是你在最后一百天需要复习的重点知识,当然还需要根据个人的复习进度来做最后相应的调整。薄弱环节,反复练习!不同的学生一定会有自己的薄弱点。当遇到薄弱点的知识,不要害怕,勇敢地去面对。考研路上本就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那你应该怎么去解决这些挑战?老罗建议反复练习,针对自己的薄弱点做到反复练习来提高。你可以从网上寻找专题训练,或者买特定教材来进行反复练习。如果你想找有保障的资料网站,老罗可以推荐考务通、泸江、文都等知名网校。这些资料网站上有成熟的搜题渠道和齐全的试题考卷。调节情绪,注意释放压力!每当这个时候,考研大军总会悄无声息地消失掉几万人。这是为什么呢?当你做足了心理准备,就会信心百倍地去迎接你的考研路。可是一步步走来,现实总会打击你的信心。巨大的考研压力可能压得你喘不过气,很大一部分考生因为感到希望渺茫而放弃。其实这都是你的情绪造成的。老罗想说的是,坚持就是胜利。如果你面对巨大的压力,却不能适当去释放压力,这样怎么能说成功呢?最终怎么能站在胜利的高峰呢?结束了一周的辛苦学习,你可以适当地看场电影、操场跑步、吃顿大餐、商场购物等,这些都是很好的选择。同时也是给自己辛苦一周的奖励,这不是挺好的吗?考研只是你人生路上的一个选择,但考研并不是你拥有美好未来的唯一出路,也不是你一生的终极目标。你的人生还将面对很多个选择!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态,做出了选择,就坚持到底!鲁迅先生曾说过:“不耻最后,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意思是只要拥有坚持到底的恒心,就可以创造奇迹,长期量的积累一定会引起事物的变化。胜利就在前方,不要放慢脚步,一百天冲刺!老罗最后也预祝广大考研学子,在一百天后都能收获到理想的成绩。
还有两个星期小伙伴们就要上考场了,各位是不是很激动呀?激动也要再等几天才行!这十几天很重要,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关键就在这些天了。而数学作为考研科目中最拉分的科目,在最后时期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它才能抓住机会提分呢?自打上学以来数学就被认为是最难的科目,班级里数学好的能考满分,数学不好的只能考十几分,尤其是上了高中以后,数学就成为拉开分数的重要利器。原以为上了大学以后就不用再学数学了,结果万万没想到,真正的数学正在向你挥手!考研数学满分一百五十分,每年的国家线基本上在五十至六十分左右,而不同的专业国家线也不同。很多同学想过国家线都很难,更不用说过目标院校复试线了,想要数学不和别人拉开分数,基本上要考到100分以上。想要远远的甩开竞争对手没有130以上恐怕是不够的。最后这两个星期,建议分两部分走。一是回归基础知识点,二是找薄弱部分重点突破。首先万丈高楼平地起需要的是一个良好的基础,地基打不好再高的大楼也建不起来。前面两个月很多同学都在做真题,知识点也只会用到常考的那几个,而对于不常考的知识点大家看看可能性也就忘了,直到再次遇到才会去翻翻书看一下。然而考研的知识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年都会在选择和填空中考察几个比较冷门的知识点。有的年份甚至会考大题,万一遇上了,不说全部会做吧,至少能保证那道题不会全部空白,能写多少写多少,能拿多少分就拿多少分。还有基本定理的证明最好也看看,出题人的脑回路太清奇,保不准他们打算在哪挖坑,有一年不就考了拉格朗日定理的证明。基本定理用起来的时候都会用,让画图说明也都会,可是考试的时候可是要写过程的,画图也不给分呀!所以最好把基本定理的证明过程烂熟于心,证明其他问题的时候也能用的上。要正确寻找自己的薄弱点,根据自己这两个月来所做的真题来总结归纳,看看自己在哪一部分丢分最严重,或者是在做题的时候哪一部分一点儿做题思路都没有。这些问题都要格外注意,着重巩固。重点练习一下,寻找正确的做题方法,真题做多了应该能发现做题的套路基本上就只有那么几个,同学们要好好分析一下。考研数学考的是全面分析能力,并不是着重哪一部分靠,所以让自己的能力全面发展很重要,争取让出题的老师们难不住你,那么你就成功了!最后时刻我希望同学们都不要放弃,辛辛苦苦一年了,没有走到最后一步相信每个人都不甘心,哪怕再艰难,再难熬也要把这最后十几天熬过去。俗话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相信风雨过后的你们会变得更加优秀!
2020年的考研初试,将在一周之后的12月20日进行,在初试的最后几天时间里该怎么度过?从考生的实际情况来看,除了少数人因为备考准备比较充分,对于即将来临的考试比较胸有成竹之外,可以说,大多数人往往是越临近考试,心里越没底,心情越紧张,越担心考不好,而且,这样的心情很容易自我强化,导致对考试更加心里没底,促使自己更紧张更担心,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终还没考试,就有可能把自己压得喘不过气来了,甚至压垮了。在前些年的考生中,这种“还没考试,就把自己压垮了”的情况并不罕见,有些考生努力准备了很久,但临考前压力过大,最终根本没有进入初试的考场,就是因为被“压垮”了导致的。所以,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最后几天,要能自我减压,尤其不能在思想上钻牛角尖。我从来认为,考研,是一场重要的选拔性考试,它当然很重要,但说到底,它也不过是人生中需要经历的大大小小的重要考试中的一场而已。努力备考,当然希望考研成功,但即便没有成功,又能怎么?每年能考研成功的,始终是相对少数,那么多二战考生都是考研失利然后又卷土重来的勇者。这次考研能成功,那当然好,即便失利了,又能怎样呢?大不了重新来过。拿我自己来说,我就曾经是一个考研的失利者。当年考研,第一次考,连报考学校的复试线都没进,虽然当时曾经比较难受,事后看,其实也没关系,不就是一次考研实失利了嘛,总结经验,然后卷土重来,结果第一次的失利就成了下一次成功的重要基础,成了我第二次考研北大成功的重要基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何况今年的初试都还没考呢,根本不需要想太多,更不必自我增加压力。恰恰相反,最后几天,要自我减压,轻松备考,把全部精力放在最后几天怎么才能多“抓”一点分上来。其次,如何在最后几天多“抓”分呢?这就是怎么复习的问题。我的建议是:1、重点背诵政治,尤其是大题,理解性记忆和背诵,这是能在短期内可以多抓“分”的科目;2、英语,一方面每天至少读一篇阅读理解,保持语感,这样有利于临场发挥,另一方面,需要在大小作文方面下功夫,基础差的背模板背例句,基础好的自己给考场作文布局谋篇,争取获得更高分数;3、专业课,人文社科类主要是在知识的系统性上继续下功夫,同时抓重点、要点、考试热点等,理工科类则是总结题型、方法、技巧等,最大限度为临场发挥作准备。最后,要合理调节生物钟,正常作息,晚上不熬夜,早上不赖床,让自己身心均处于良好状态。总之,在最后几天,要尽量消除思想压力,尽量做好即可,不要考虑考试结果的问题;放松身心,用一个良好的状态来应考;复习强度不宜大,但也不能放松,最好是正常复习;复习中主要抓住重点、要点、提分点,尽量“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