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数学卷纸题型以各题分配时间,135分怎么拿?爱之则亲

考研数学卷纸题型以各题分配时间,135分怎么拿?

考研考数学的同学都知道数学是150分,在考研初试中占着很大的比重,并且数学也是一个拉分科目,别人考130,你考100差30分,30分在竞争激烈的学校,足以拉开很大的差距,并且复试中有很大的优势,所以你想给自己复试一定的优势,数学可以努努力,提高自己的初试优势。对于数学卷纸来说(仅数学一):选择题8题一题4分填空题6题一题4分大题9题94分,高数部分5题线代2题概率论2题分值分布清楚了,现在说一下各部分的大致分配时间,首先考研数学一共3个小时,所以合理分配时间是很重要的。对于选择和填空一般不超过一个小时,一般50分钟要解决,简单的要更快。选择填空是56分,如果想拿高分,选择填空准确率一定要高,各种方法只要能得出正确答案,并且节省时间的都可以使用,像特殊值代入法,取具体的函数值,画草图判断等等,这些方法等刷题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对于选择填空准确率和时间控制是重点,一般在做题的时候自己可以进行控制,但是遇到某个特别难的题目时,没有一点思路时,建议先跳过,千万不要强迫自己硬算,抱着不算出来我就不做后面的心态,毫无意义,除了给自己添堵。自己在做模拟卷或者真题的时候,大家也要自己控制,有意的去锻炼自己的心态,有的同学在做选择填空的时候就能把自己的心态搞爆炸,这样对后面大题的计算是极为不利的,原本会算的题可能在心态爆炸之后都不会了,或者算错了。心态也是考试发挥的重要一方面。对于3部分大题,高等数学占比56%,线性代数占比2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2%。一共94分,如果想拿高分的话,一般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大题要保证不错,高数部分因为压轴题,考验数学功底和素养可以错一部分,关于做题顺序的话,有的老师建议先做线代概率论然后再做高数,个人觉得还是看个人,如果你遇到难题能跳过可以控制自己节奏的话,可以直接按顺序来绝对没问题的,但是你要属于那种头铁选手,建议按老师说法来,线代概率论最后高数,因为一般来说,线代概率论题型较为固定,线代一般两种题型,第一题方程,第二题相似对角化。概率论第一题概率密度,第二题参数估计。题型固定,一般不会出难题,不会让自的心态爆炸。大家在做真题的时候可以自己尝试一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效率的方法。对于学长来说,我觉得做题和总结是数学考试的灵魂。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在学长看来,最重要的方法是总结归纳,总结错题,公式,以及常见的并且非常实用的解题套路和方法(学长以后的文章里会给大家分享),这些总结一定会让你事半功倍。一些解题的技巧会让你在计算过程中节省大量时间,从而为冲刺难题做准备。还有一点是对于错题的使用,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做个错题集,这个真的很难坚持,学长后来就没有坚持下去,只是把常见的个别错题记录了下来,但是这个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对以后的做题作用很大。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合理地分配时间,数学也许能决定你考研的成败,唯有不断坚持,才会有希望,加油吧!

幻想家

考研数学过程中,哪些题一定要做呢?

考研数学过程中,哪些题一定要做呢?请看下面:李正元李永乐复习全书 反复做吧,2遍以上基础过关660  专门攻克小题的经典之作 1-2遍线代辅导讲义 比复习全书的线代框架清晰些,可以先做线代讲义,再做复习全书线代 1-2遍全真模拟经典400题 经典的难题,强推 2-3遍最后冲刺超越135分  以50多个专题的方式回顾了下基本知识点 难度与复习全书类似,很多题直接照搬,有时间可以做做数学三往年真题 真题是最贴近考试的,到了12月份那些依然在400题和复习全书中遨游的同学应该反复做往年真题了。研究真题很有必要,李永乐的往年真题解析或者数学三大纲解析都可以,最后面也有真题的分类解析,效果相当不错,2-3遍。TIPS:数学就是一个体力活,不断做题,总结错题和不会的题,反复做,直到会为止。到后期基本做成条件反射,考场上看到题都知道怎么下笔。后期好好总结真题,你会发现题型都是固定的,就是那几种。尤其是线代,概率,就2到3种题型,年年反复考。微分中值定理的证明,文登笔记高数这块很不错,基本是复习指南这本书的精华。可以不用报班,找上一届同学借下笔记复印就好。不推荐全程班,太浪费时间。最多报一个暑期强化班。数学要长期做题保持状态,三天不做手就生。“长流水、不断线”。后期我是头天上午定3个小时做题,第2天对答案。切记眼高手低,只看不做。 考试时遇到不会做的也要把步骤写上,有步骤就有分。比如我今年数学错的那个证明题,答案是4步求导,开始我求了三步,后面脑袋一热用笔划了,就白白少了6分。

共祭先祖

19数学考研李林再次押中百分?却遭众人吐槽泄题?网友:还他清白

说到19年的考研真的是充满了风风雨雨,比如山师大错将答案当试题发给考生及电子科技大学专业考试题目印刷错误事件等等。其实除了以上两个19年考研出现的特例情况之外,每年考研过后,很多人还会将目光聚焦在了押题上,特别是一些参加了辅导班的学生更会在意这些,甚至会拿出自己过去做过的试卷和辅导资料来对比到底有多少题目曾经练习过或者遇到过。虽然说考研不是本科毕业生的唯一出路,但随着如今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学生为了逃避压力而选择考研,同时成为一名研究生继续在大学里面学习三年被很多人视为很好的出路。因此从数据来看,19年的考研人数再次创下了新高,290万接近300万的人数加入考研大家,而19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不过830万左右,这也就意味着说三个人中将至少会有1个人报考了19年的研究生考试,所以19年考研也是让人压力很大啊!从历年考研的反馈情况来看,最能拉开差距的莫过于数学了,因此每年考研结束后,不少人会第一时间去网上来核对数学答案估分。从19年的考研数学试题难度反映来说,普遍认为今年的数学题目比较难比较偏,和往年注重基础相比,今年的数学试题不太容易下手,而想得到高分就更难了。这和今年考试人数激增有很大关系,加大试题难度也是提高区分度更好的为高校遴选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时也有不少参加过考试的网友表示,今年的数学试题李林又押中了,而且押中比例依然很高,粗略算下了接近百分,其实18年考研的时候李林已经押中了数学试题不少分数,甚至一度被质疑为“泄题”。而今年李林再次押中数学题目让不少人又一次将其推向了风口浪尖,认为李林有泄题的嫌隙争议很大,但也有不少网友力挺李林,认为“这是实力担当的表现而已”。一次又一次的押中考研试题,这不能说明什么,只能说明这位老师押题押的准,而且有网友甚至打抱不平的坦言希望“还李林清白”。让人可惜的是,从网上的反馈来看,很多人对此后悔不已,因为李林老师最后的押题卷销量很差,这就意味着很多人没有见过押题卷,最终失去了可以冲刺提分的机会。说到李林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了,18年的考研李林被媒体关注,甚至因为题目押分太狠而遭到质疑,最后接受了调查,后来发现并非是泄题原因造成的,如此沸沸扬扬的事件过去之后,让不少人认为李林今年肯定会押题不准,因此李林的押题试卷也就被很多考研学子放弃掉了。其实从多年李林的押题准确度来说,也自证清白了,一次可以蒙中,那么多次就说明了李林所作出的预测是经过长期一线的考研经验所得出来的。对此你是如何看的呢?你认为今年的考研是不是乱象丛生呢?欢迎大家各抒己见!

春秋不变

刷完考研数学《660题》,成绩还是止步不前?你很可能刷了假题

数学在考研中是极其重要的,既是最容易在短期内取得突破的一科,也是最容易被人甩开的一科。很多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会去刷很多题,但是有的人刷完李永乐的660题,又刷完汤家凤的1800题,成绩提高幅度还不如那些只把复习全书做了一遍的人。刷题真的有用吗?为什么刷完660题还是不能很快提高成绩?为什么刷题时看答案也能看懂,上了考场自己瞬间懵了?刷题肯定是有用的,但是要科学刷题,要讲方法。首先,刷与考研相关的好题,刷名师的题。无论是李永乐的《660》题,张宇的《1000题》还是其他名师的复习全书,这些题目与考研数学最相关,而且经过了很多考生的检验,是复习考研数学时必须要看的书。而复习数学一般会从教科书开始,教科书的有些题与考研题目出题角度有很大差距,自己要学会辨别,不能在这些与考研关联不大的题上消耗过多时间。还有就是现在辅导班泛滥,各种辅导老师层出不穷,水平难以辨别。别人都在刷名师的题,你去听信了一个十九线数学老师的话,跟了他的班,买了他的书,考上研究生的几率会大打折扣。为什么刷完《660题》还是不能很快提高成绩?因为你很可能刷了张三的假题《660》。其次,前期多刷,后期挑着刷。考研数学复习前期,必须大量刷题才能领悟某些知识,锻炼出自己的解题方法。而到中后期,很多题目都是重复的了,扫一遍题目,如果大致能明白它在考察什么,就不必花时间去细究。要挑选那些没见过的题型,去拔高自己的解题水平,成绩也就自然提高了。最后,刷完题要总结规律。考研数学复习前期,必须大量刷题才能领悟某些知识。但是切不可刷完就不管了,很多题目反反复复考察的是同一类知识,只是用了不同的出题角度,从多个方面对母题进行了变异。多反思自己刷过的题又和内在联系,总结他们之间的规律,才能触类旁通。为什么,很多人刷完《660》题,成绩进步不大,因为他盲目追求数量,忽略质量,这本质上刷的也是假题。而那些用同样时间只做复习全书的学生,将例题吃得很透彻,做题质量更高,上了考场自然能得心应手。小结:要想提高考研数学成绩,离不开刷题,但在注重数量的同时,也要注重题目质量和自己的做题质量,按方法科学刷题才能提高成绩。

圣人不死

考研数学这道真题竟然可以这么解答!99%同学想不到!

【分析】这是一道极限的反问题,已知极限存在,求极限式中函数或参数的相关值。这是的0/0型未定式,一般来说,常用方法有等价无穷小替换,泰勒公式,洛必达法则,根式有理化,约分等方法与技巧。本题可用多种方法。【解法1】等价无穷小替换方法。根据无穷小等价公式,【解法2】式中含有二次根式,故可采用有理化方法。【评注】“加强条件法”与“特殊值法”只能用于客观题。这些解法大家觉得怎样?大家还有什么新的解法?有什么建议和意见,欢迎一起交流。

后人类

18年考研数学:到底有没有“泄题”?

2018年考研刚刚结束,就有网友爆料并提交视频图片,说某考研辅导机构的一位老师的临考授课视频讲的很多题与实际的考研数学考题一模一样,很多题只是改了数据,甚至超纲题和将近二十年没有考的题都押中,疑似“泄题”。有网友甚至评论说押中“超过80%”,甚至有人说押中的题目超过130分。此事惊动了教育部,教育部组织专家进行了核查和比对,调查结果证明“泄题”的猜测“不实”。但一些考研人并不认可。虽然小编认可教育部的调查结论,但鉴于还有不少考研人对此存在疑虑,因此,小编今天就来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看看考研数学的“泄题”是否真有其事。一、押题到底押中了多少?真像网上不少人说的80%的比例或分数130+吗?经过对涉及的原始视频和考试真题进行反复比对核实,有人得出了客观的数据统计,见下图。引用的股林散仙,已核实为可信如上表所见,数一,数二,数三的分值分别为72、80、68;也就是说这个比例没有网传的“80%”那么夸张,不过也是大约有50%。这个比例确实较高。考研人之前对是否构成“泄题”有怀疑也是可以理解的。二、押中的题目真的是几乎一模一样或者只是改了数字吗?经过对原来视频和考研真题的反复比对核实,有人得出如下的统计分析表格。引用的股林散仙的分析结果从这个分析对比表格可以看出,上面所说的押中了大约50%包括五个方面:知识点押中的题目、题型押中的题目、跟原题几乎一样的题目、超纲题(数三的二阶差分)、极冷门的题目(数一的假设检验)。三、是经验丰富加运气而押中题还是构成“泄题”?首先要明确的是,“泄题”有“直接泄题”和“间接泄题”。直接泄题是指当事老师拿到了考题试卷然后在培训课上泄露给接受培训的学生,这当然是违法的;间接泄题是指当事老师从某个渠道得到了一些18年考研数学命题的一些“方向性内幕”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加以整理并在培训班泄露出来,这也是违法的。无论是直接泄题还是间接泄题,当然也都造成了考试的不公。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1、从“泄题”的传闻出来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半个多月,除了这位老师的视频培训,并未见其他相关机构或者其他渠道在考前流出相类似的题目,也未见其他机构有类似的现象,这表明这个被认为疑似泄题的资料是独家的,如果是原题流出,必然造成大面积的泄露,而以如今考试管理的严格,当时老师考前拿到原题并加以泄露也应该是不可能的。所以直接泄题的可能性应该排除。2、有没有可能是“间接泄题”呢?从押中的五类题目来看,大部分属于押中知识点和题型的,有经验的老师根据出题规律去押考试热点知识和题型,押中一部分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考研人质疑最多的是“有两个大题几乎一模一样而且连20年没有考过的假设检验和超纲的二阶差分都能押中”,这种质疑不能说没有道理,虽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位老师提前得到了某种“内幕”,但得到这种“方向性内幕”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即,间接泄题的可能性很难完全排除。3、是否有可能完全就是凭经验加运气而真正是押中题的呢?这种可能性也是完全存在的,毕竟,当事老师有多年的培训经验,对考研数学的命题规律有深入的研究,而且也可以通过对一些命题人的偏好进行研究而去做一些押题的动作,甚至去押一些冷门题目,年年押一些冷门,今年运气好就押中了,更加运气爆棚地押中了两个近似于原题的题目,这个也是完全可能的。虽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个押题存在间接泄题,但小编还是觉得,既然很难完全排除间接泄题的可能性,还是希望教育部分进一步加强考题的管理,防止以后真正出现间接泄题的情况。毕竟12年和16年都是出现过考研题泄题的,而且是直接泄题。

恭俭推让

考研数学一听就懂,做题却一脸懵逼怎么办?

考研数学一听就懂,做题却一脸懵逼怎么办?相信大多数同学在学习考研数学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个共同的问题,当然自己基础课本进行刷题的学霸除外,那就是看视频的时啥都懂,笔记上的时例题也会做,但是打开习题册脑袋就蒙圈了,仿佛学了假知识,看到题目完全没有思路。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也是复习基础阶段必然会遇到的情况,大家先不要着急心慌,很多最后取得高分的同学也是这么过来的,相信经过了后期的强化阶段大家也能取得质的飞跃。现在这个情况说明了大家在在知识的运用方面、知识的转化方面还不够熟练。这时候大家在看全书或者讲义的会非常吃力,可能会觉得看不懂为什么呢?因为讲义包含了基础阶段和强化阶段的内容,现在大家的基础都还没打好。给大家的建议就是在上半年复习阶段中先把基础知识掌握好,按照节奏听基础基础课程。在听课的时候不要逃避做题训练,先把课后习题解决,另外跟哪个老师视频课就用对应的基础练习题,学完就做,在题目中进行知识的理解,学会运用。在这个阶段是非常痛苦的,很简单的题目下不了手,不要担心,刚开始入门的时候都会感到很难,随着复习的推进,你们会发现自己会越来越顺手,多动手,多听课,找原因,一定会摆脱这种情况的。另外关于复习资料,大家不要期望能够在短期时间内把数学的问题解决掉,这是不可能的,即使你听懂了,但是当你去做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并不具备相关的解题能力。在大家刚开学的这个阶段大家还是需要去看基础课程和教材的。教材看什么呢,教材应该看每一章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它的一些基本题型,教材上的题型是非常基本的,所以我们首先要过一遍教材,如果你不过一遍,你很难跟上我的辅导班的基础课程,老师讲的再多,你的体会也不会很深,当你自己过一遍发现难点时,然后记在心里,等听我讲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提高的速度会很快。大家现在正处于进入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基础复习阶段,在基础阶段听课程时一定要准备好相应的数学辅导讲义,能省去不少时间,这是学习的本,在课堂上听课时这是需要的辅导班老师讲课都有相应的讲义,大家一定要先把老师讲的内容吃透。然后进行相应的练习。数学是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科目,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难道你想放弃。但是只有熬过去了才能做到真正的掌握知识,切不可一味的赶进度。数学是一步一个脚印踏出来的,今年上半年大家一定要把基础打好,把基础的练习题做会就行,不要着急做难题,也不用跟同学比进度,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基础都不同,把自己的路走踏实就好。后期自然能很快的提高。至于真题大家现在不用去考虑,这是检测你复习效果的,真题的数量本来就有限,十分宝贵,上半年真题上半年千万不能碰。这个阶段跟着视频课进行练习就好,听不懂的地方反复看,错题要多做几遍进行归纳总结,数学虽难,但迎难而上一定会取得佳绩的!

仲村

2019考研数学不难?学渣:政治不会能乱写,数学不会只能写个解!

记得在2018年考研的时候,数学太难荣登了热搜榜,2019年考研数学结束的时候大家反应平平,莫非2019年考研数学不难?其实有部分同学表示做了好多题目,可是还有不会的题目。你觉得2019考研数学难么?1、2019考研数学不难?考试结束后,有网友发感慨:“看来今年考研数学不是很难嘛,都没有出现考研数学难的热搜。还比不过隔壁英语debate和rural的两个热搜,希望明年的考研数学也不要难,感谢!”、“都在说数学简单,就我一个觉得数一难吗?”从微博热搜来看,2019考研数学反应平平,大家对今年题目应该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看来2019考研数学不是很难。2、拉开分数考研数学是考试中最能拉开分数的科目,考研数学150分,得分高的同学可以考140+,而得分刚刚过线的同学可能只有70+,这样一来直接导致分数相差60多分。而按照大家的水平,政治一门科目差不多也就是60多分,相当于比别人高出一门课的成绩。所以,如果你考研的考试科目有数学,那么一定要认真复习。3、数学一、二、三难度日趋相同考研数学分为数学一、数学二和数学三,随着近几年出题的改革,这三种试卷的题目难度也日趋相同,甚至线性代数的题目在数一、数二、数三都能出现。由于不同专业对于数学要求不同,所以考研数学又细分了三种,大家在报考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自己考试科目。4、学渣:数学不会就只能写个解尽管我们都知道在作答的时候不要空着,但是数学跟政治、英语不同,政治不会的可以把自己觉得对的都写上 ,英语作文不会的可以抄一下阅读理解,数学不会的真的就只能写个“解”。有的同学表示可以把题目抄上,其实阅卷的时候,老师不会因为你抄了题目就给分,反倒觉得是在浪费时间。数学题目不会的就只能把自己记得的公式写上,尽可能写一下推导过程,其他的也没办法,毕竟数学不会就真的不会。考研数学是考试科目最能拉开分数的科目,大家一定要重视对数学的复习!

其死也薄

考研数学:很多题目做了一遍又一遍还是不会做,该怎么办?

时间真的是转瞬即逝,转眼下周六就要考研了。笔者发现,很多同学做了一遍考研数学历年真题之后,再返回来复习或者在别的地方遇到做过的一些真题时,他们还是像第一次碰到它一样,仍然束手无策……说实话,这就不应该了,因为再怎么说你也做过吧,不能一点印象都没有吧。其实第二次遇到还是不会做还有情可原,但是第三次第四次还是不会的话,只能让笔者怀疑你到底有没有用心复习。不知道有多少同学是这样的情况。今天给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你再次遇到做过的题目还是不会做?我们又该怎么样去规避这种情况呢?一方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首先,如果一个题目做了很多遍,你仍然不会。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所涉及的知识点你掌握得根本就不熟练。笔者一直所赞同的观点就是:做数学真题的正真目的在于锻炼你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去重点分析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然后去查漏补缺。你要利用真题去强大自己,透过真题的现象去看它的本质。如果这一类知识点你掌握得不牢固,这个时候还做什么就不用我多说了吧?另外,当同学们遇到一些不会的题目时,他们都会去分析一下这道题目要干什么。当分析不出来就会去看参考答案,但是一部分同学看了以后就没有下文了。他们潜意识觉得自己会了,就把题目放在一边不予理会,直到再次碰到它还是不会做,然而你还是死性不改。当你陷入这样一个恶性循环时,你一次又一次不会做遇到过的题目的原因也就显而易见了——懒、眼高手低、不负责!另一方面,同学们在以后得学习中如何去规避上述的问题?其一,端正你的态度。不会做的题目就是不会,别有什么侥幸心理认为这一次自己怎么怎么了,不然自己就做对了……那些都是废话,别敷衍你自己,否则你只能在原地踏步。一道题目不会做,正好给你一次机会让你认识到还有一些知识点自己掌握得不太好,你还有时间去把它补上,只有这样你才能不断把自己给提高。其二,事必躬亲。其实考研只是你自己的事,如果你给自己偷懒,吃亏的只能是你自己。主要是对那些自以为自己很聪明的同学,以为自己想一下就好了,他就能把这种题目掌握了。其实不然,最好去动手写一写、算一算。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还会发现在你身上存在的其他问题,多加注意一并改正才是上策。最后,同学们时间不多了,请你认真对待你自己!对于做了一遍又一遍还是不会做的题目,去好好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反思一下自己。希望你能在考前把自己认识到的知识点漏洞都给修补一下,这是一件好事。预祝大家考研成功。

传染

最后半个月,2020考研数学这些坑你一定要避开

虽然距离2020考研仅剩最后半个月的时间了,但依然有很多同学努力抓住这段时间,希望可以让自己的成绩得到提升。那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进一步提高成绩呢?小编针对考研数学为大家总结了关于考研数学的“雷点”,剩下的这段日子一定要避开它。一、只看不做现在会有很多同学觉得,时间所剩无几,做题还有什么用呢,看看就行了。于是在复习过程中会不断翻书,却不肯动笔练习。但这个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因为看懂了题不等于就会亲自解题,要以动手练习为主,锻炼好自己的运算能力,否则就会出现正式考试时,会做的题因为运算不过关而拿不到分。二、没有计划这个计划不是你这15天的计划,而是你对知识梳理的计划。你的公式、概念、考试大纲、错题等是否有着完整的复习计划。千万不能公式还没复习完,就跑去复习错题。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只会导致你最后什么都复习不好。一定要记住复习要有计划,要分阶段,分清阶段复习重点至关重要。三、不顾基础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已经复习了这么久,再看基础还有什么用?做题就行了。这种想法不可取。因为考研真题不管有多难,也都是根据基础演化而来的。如果你的基础不牢固,想取得高分那真的是白日做梦了。现在的你绝对不应该作题时还要不断到书上去查找公式。其实,无论是做同一类型的题目还是作整套试卷,都要总结规律。通过同一类型试题可以总结考试重点,整套试卷可以总结答题方法和时间分配方面的经验。四、不与人交流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交流可以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可以多探讨出一种解题方法,交流的好,可以改变自己的错误观点和坏习惯。可以与同学交流,也可以尽可能找到上课老师交流,谦虚好学,不断总结,不断进步,争取让自己站到分析问题,审视问题的高度。考研专家认为,这些都也只是一个片面地了解,真正的数学高分就是靠大家认认真真、老老实实的复习,一步一步地总结归纳,将典型题型汇总复习,相信这样就不存在哪些错误的学习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