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数学到底有多难?怎么捡起容易丢的分?红丝带

考研数学到底有多难?怎么捡起容易丢的分?

先来看看2019考研数学真题全国平均分:数学一65.69 难度系数0.438 难度偏大数学二71.87 难度系数0.479 难度略大数学三76.80 难度系数0.512 难度适中2019年考研数学真题的得分率相比18考研还是比较理想的,2018年三套数学试卷的得分率普遍偏低、难度较大,2019年的三套试卷的难度更符合考生的实际,试卷中中档和中档难度以下的试题占到绝大多数,平均分在70分左右。2019年数学难度与区分度数学一2019年数学难度与区分度数学二2019年数学难度与区分度数学三注:区分度:测验的区分度,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区分度与难度有关,只有在试卷中包含不同难度的试题,才能提高区分度,拉开考生得分差距。2015~2019年数学平均分从上表数据看大家可能会看出一些规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学“大小年”,奇数年简单偶数年难,这个也是张宇老师经常说的,大家应该都很清楚的。大家可以发现考研数学平均分就是在70分左右,而卷面满分为150分,那么大多数人在考研数学上失分约为150-70=80分,那这“80分”都去哪了?根据考试中心老师的说法大概分为3种:40分不会做、20分会做来不及做,20分该看的没看不会做——40分考试中心是这样说的:知识本身是简单的,但是由于命题手法新颖,导致学生不会做题。命题手法不同,产生题目的区分度。所以当你看的新题足够多,命题手法全部熟悉,那么你的这40分就掌握啦。当然不可能全部掌握,尽可能做足够多的题,归纳好题型特点,必须高效率,要想高效率会做来不及做——20分考研数学时间为8:30~11:30共三个小时,据2016年教育部考试中心统计,有72%的同学考试是做不完题的,只有28%同学考试比较从容,这个比例连三分之一都到不了。而我们很多同学也是明明会做,但是来不及做,导致失分。此时需要大家有意识的去提高自己的计算速度(计算正确率要保证)。第二点提高解题速度、写字速度。“愚公移山”不能用于考研,考研人要做愚公是可取的,因为愚公忽略了效率,考研是比赛,在比谁最先跑到终点。前期大多数同学是跟着老师的课程顺着老师的思路走,后期需要自己去巩固提高。看答案看的是思路,做题是自己领悟的过程,哪个过程都不能缺。被忽悠了、该看的没看——20分有的同学在考研过程会自认为某些知识点不会考,但是考纲编者强调大纲里所有知识都可能出题。尤其近几年在考研数学中,越是多年不考的考的概率越大。考研复习一定要全面复习、查漏补缺,不能有所偏颇。对于边角知识点,后期张宇老师会带大家过一遍哦,不要错过哦~数学复习简单建议:1、通过大量系统做题,不断地总结整理,开始建立比较完整的框架的体系。2、整理错题,寻找自己的薄弱问题,以便我们可以在提高阶段进行专题的复习。3、在做真题之前,先将真题进行简单的分类,然后从真题的类别入手,来进行复习。对考试重点题型和自己薄弱的内容进行攻坚复习,达到全面掌握,不留空白和软肋,让训练达到或稍微超过真题难度。

玻璃湖

考研数学命题规律总结之概率论部分 不要再说数学难

历年的研究生考试当中,考研数学都是很多考生的拦路虎。而在考研数学中,概率统计部分又是部分同学的老大难。为了帮助考研同学更好的迎接新一年的研究生考试,小编整理过去十年的数学考研真题。经过小编认真研究,现将历年真题中存在一些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希望能够对正在考研复习的2020年考生有所帮助。一、2010年~2019年考研数学一概率统计中出现的主要知识点根据2018年最新的考研数学大纲,数学一考查的内容一共包含八章内容,这八章内容在一般的概率统计教材应该都是可以找到的。如图:考研数学的大纲近十年来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变化,小编估计2020年也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在目前阶段我们完全可参照2019年的考研大纲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通过对近十年的考研真题的分析,研究生考试中的题目实际上是有一定的侧重点和规律性的。由于篇幅所限,在此小编简要介绍常考知识点和侧重点,详细介绍另文介绍。第一章,随机事件和概率是整个考研数学概率统计的基础,本章的知识点都是一些基本的定义和运算。一般情况,这一章的知识点不会单独拿出来考一个大题,考查形式都是融合到了后面各章知识点来考查。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分布是作为第三章多维随机变量及分布的基础。因此在这两章中,考试题目主要出现在多维随机变量这一部分。多维随机变量这一章是研究生考试出题的重点章节,可以说每年必考,每年只是考试形式的改变而已。第四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这部分内容也是作为基础,重点在掌握基本的概念和性质。本章的知识点,不会单独考查,主要有两种考察形式:1.作为大题中计算完成之后,顺带着求个期望或者方差;2.作为计算题计算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知识点。第五章.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这一章的知识点不太容易出现在大题中,所以在以往的真题中,近十年只有一年的题目中用的了大数定律,其余各年本章知识点没有考查过。第六、七、八章是统计部分,这三部分重点在第七章参数估计。而参数估计这一章中,重点又在点估计的两种方法:矩估计法和最大似然估计法。近十年的研究生考试中,矩估计考了三次,最大似然估计法考了九次,几乎年年必考。最大似然估计法是概率统计所有知识点中考查次数最多的一个。而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则考查相对较少,近十年中各考查了一次,而且还是填空和选择的形式。二、近年考研数学一概率统计主要知识点的考查趋势小编将近十年的考研真题做了统计,考研数学的考试题目仍然是以考查基础为主。随便拿出哪一个题目来看都没有超纲或者特别难、怪的题目。比如多维随机变量和参数估计这两部分是每年的考试重点,几乎每年必考。小编以这两章的题目为例给大家解析,为什么考查的就是基础知识,很多同学却不会做呢?多维随机变量中考查的题目,在考研大纲中要求的就是二维随机变量,实际考查的也是二维随机变量。在前些年考试考查的都是单纯的离散型随机变量或者连续型随机变量,也就是题目当中的二维随机变量的两个随机变量类型相同。类型相同的二维随机变量是平时连续较多,相对简单的题目。而近年来,考查的二维随机变量更多的是一个是离散的,另外一个是连续的。这类二维随机变量在日常学习中较少遇到,这给考试学生增加一定的难度。参数估计这一章的知识点考查的内容和形式相对固定,也是考查重点之一。前面小编介绍过,参数估计这一部分的最大似然估计几乎是每年必考,并且形式固定。近十年考题中,这个知识点考查了九次,全部都在整张数学试卷的最后一题(23)。并且,在这九次考查中,问题几乎完全一样:求相关参数的最大似然估计。方法也基本一致:除去2015年另外的八年完全可以按照常规方法求出来。所用的方法大家都非常熟悉:1.写出似然函数;2. 对数似然函数;3. 求最大值(求导数等于零);4.解出相关参数。另外,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在前些年没有考过,只是在2016年填空形式考查了区间估计。2018年考查了假设检验的相关内容。但是,即使这两年的考查中,只要理解的相关内容就可以很多写出结果,根本不需要那些繁琐的公式。三、在考研数学一考试中概率统计哪些知识点会成为测2020年考研考试的热点?根据以上整理的主要知识点和近十年主要考点,小编也斗胆预测一下2020年研究生考试那些知识点会成为考试的重点。首先,考查基础知识这样的主基调一定不会改变。就像第一、而章这样的基本知识章节,可能不会单独的出题目来考查,但是这些知识一定不会缺席。这些知识完全可以融合到其它知识点中去考查。换句话说,离开这些基本概念其它知识点的题目也不可能顺利完成。比如,多维随机变量的相关题目必然会用到一维随机变量掌握知识;数理统计的相关题目一定会用到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所以,基础知识一定是考研学生复习的首要任务。具体的知识点,最大似然估计法过去十年考查了九年,根据统计知识,2020年考查的概率还是非常大的。另外,在考研数学概率论中计算完统计量之后,考查一下无偏性和有效性也是顺便的事情。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在早期从没有考查过,但是在近几年出现了两次,这是不是一种要加强考查这部分知识点的信号呢?当然,这只是小编个人见解和猜测,类似的规律大家都可以去从往年考研真题当中去寻找。四、如何复习应对考研数学一中概率统计相关题目呢?每个人的情况不尽相同,首先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趁着时间还来得及,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在研究生考试中考查题目几乎都是考查我们日常学习中的基础知识点。只是,有些知识点在考试中考查方式与我们平时学习的不太一样,导致不太习惯而已。所以,在复习中首先要重视相关的基础知识的理解,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将考研题目和日常学习中的不同点找出来重点练习。比如,小编前面谈到过的混合型二维随机变量。另外,数量统计部分,大部分同学普遍感到公式多、大,不好记。实际上,数理统计大家也应该把重点放到基本概念的理解上,真正的理解了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公式自然就能够记住,甚至根本都不用去记忆哪些公式。比如,小编前面提到的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过去十年考查过两次,实际只要真正理解了相关的概念,根本不用公式直接就可以看出结果。因此,对于研究生考试中概率统计部分的复习,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前四章的知识点(概率部分),主要以记忆相关公式,多练习为主;而对于后三章(数理统计部分),把重点放到理解上。

老磨坊

考研数学比平时的数学学习要难一点?考研数学有什么难点吗?

考研数学比平时的数学学习要难一点?考研数学有什么难点吗?应该说考研数学有什么不是难点。基本上考研数学比平时的数学学习都要稍微难一点,毕竟大学平时的学习你我都知道怎么回事,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基本上以教材上的练习题为主,这些都是最基础的,要想学好学扎实,肯定还是需要大量练习的,这就是考研数学的水平了。考研的数学知识点都是平时学习的,但是数学是需要大量做题来加强理解的,而我们平时学习时基本没怎么练习,所以提到考研数学就会有难度,再加上考研是一个选拔性的考试,它的难度不会低于高考,因此想要拔尖,基本上每个知识点都要熟练掌握。而高考有老师讲解答疑引导,考研的复习完全在于自己钻石,这也是考研数学难的原因。基本上考研数学涉及到的那些微积分,概率,线性代数,都不会很简单,每个部分都有难点,相比较起来微积分要比概率和线性代数稍微难一点。扎扎实实把所有知识点都掌握好才能让自己脱颖而出。基本上买一本辅导书,里面都会有数学的大纲,就能明白哪些是重难点了。(买任意一本都会有数学大纲,看自己选择了)同时,考研数学又分数一数二和数三,不同的专业难度不同,整体来说,数一最难,数二其次,数三最简单。但其实数一和数二的难度是差不多的,只是数二的考试范围比数一要少,数三就相比前面两个来说,考点减少,难度也减少。数一一般是理工科的,数二农林方面的比较多也有一些理科是数二,而数三基本是经济类的。

聚客镇

2018年考研数学难出新高度,好多考生都哭了,你还会二战吗?

今天考研已经结束,各位小伙伴的战况如何?反正小编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啊!因为小编没有认真复习。相信每个考研人都不容易付出努力总会得到回报。今年的考研人数238万相比于去年又在增加!看看这人山人海的场景是否也有你的影子。2018年考研已经结束,"今年的数学"恐怕是每个考生的心声了。(后面有数二真题解析,大家可以看看)不过不要怕,你不是孤独的,不是你一个人觉得难,而是大家都觉得难。没考好的,不要气馁,再接再厉,我们来年再战。考研就是高考的升级,寒门子弟渴望借此鱼跃龙门,因此牵系着无数家庭,今日考研数学一结束,就迅速登上了热搜榜,因为太难了,数一数二数三这次居然对外一致发难,弄得许多考生纷纷表示,要去天台冷静冷静。今天是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的第二天,针对上午刚刚考完的数学一二三,小编看了一下今年的难度,真的把这一届的考生虐哭了,难度一年比一年上升。朋友圈的女同胞都说回家生孩子去了,哈哈2018年的考研数学试题又一次刷新了考研人的心跳!下考场的时候大家纷纷叹气,难道是因为今年报考人数剧增,又换成备用卷了么?这难度又刷新了2016年的效果。考研数学方面的专家张宇谈考研:开卷的难度较大,这会影响很多同学的答题心情。今年的数学真是不负众望啊,偶数年真的难啊!各位考生,你们考研数学有啥想说的。而第二天,上午的数学考完后,很多考生不淡定了。相比昨天的英语,至少还可以蒙(选择题多),数学就惨了!考研数学考试难度逐年加大,题型变化大,趋向于“竞赛题”,过于讲究技巧。不少教育人士也表示,考研数学难度逐年加大,对考生的要求也逐年增高。很多题目都已经偏离了正常的逻辑层面,开始讲究“技巧化”。网友笑称,这个题目有点像是奥林匹克竞赛,一些知识点明明自己知道,但是放在题目里面就是不会做。前天是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第一天。考完英语和政治两门科目之后,不少考生感慨颇多。网上出现了各种版本的吐槽:有的说“今年的英语试卷,做完就崩溃了”;有的说“英语新题型简直看不懂啊”;有的说“政治的难度超乎了自己的想象”。

独息

考研数学真的这么难吗?按照这样复习数学保证100+!

大学本科毕业时会面临三个选择,第一创业,第二就业,第三升学。升学也就是考研究生(考研),随着近几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考研,从2018年260万考生到2020年的341万考生这个数据来看,你就能够看到考研也是一种趋势,注定研究生越来越难考了,考研最难的学科大家公认的应该就是数学了吧,数学占据了考研总时间的约一半的时间,我是2020考研的,数学二考得还行,给大家分享一下数学二怎么复习的。1、首先你要知道数学的复习是一个时间跨度很大,循序渐进的学科。数学的复习越早下手越有优势,而且需要每天坚持学习,数学的复试占据了将近一半的复习时间,前期基础知识的学习大概每天都要五六个小时的学习,基础知识学习完之后强化阶段学习也需要每天占据四五个小时的学习,就算距离考试前几天也需要每天两个小时时间复习和做题,因此在时间上要给数学留出一定的预算,不可中断数学的学习。2、数学是一个灵活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做大量的练习题。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盲目的学习只会让自己越学越糊涂,没有思绪,做题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在老师讲课听着都非常清晰明白,一到自己做题确是全然不知,没有思路,这是你还没有掌握住这种做题思路,数学题就好像一种套路,每一种题都有固定的套路去解,你只需要理顺数学题中的套路,总结每一个题有哪些套路,用那些套路去解,做题做多了就会有这种思维逻辑了。3、说了这么多是不是还没明白怎么做,接着看。总结上面这两点,首先你要有一种要花很多时间才能学好它的一种心态,学习它并不容易成果出现的很慢,你要有耐心,在一个就是你不光要看视频课还要做一些练习题,视频课与练习题同步可以趁热打铁,学习的过程中会忘记也是很正常的,记得多复习,多总结做题方法,自己总结的东西记忆一般比较深刻。做题是不要眼高手低,计算是数学的基础,一定要打好基础。4、还是不太明白,在接着看。数学既然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你就要把数学要学习的内容用它本身的逻辑联系到一起,方便你的记忆,做题时候也能够让你思路比较清晰,怎么联系呢,你拿出你的基础笔记看一遍,回想一下第一章讲的内容,接着第二章……。想完一遍,应该会有一个大的框架,哪些没有想到再看一遍笔记,你的框架内容都会多一点,睡觉前也可以想一遍,每学一点内容就加载在框架上,最后要总结题型,一种题型有哪些解题方法都要总结,一般视频课老师都有所总结。先说这么多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吧,有哪些不足欢迎在下方留言。

电影梦

20考研数学难哭了,分数线会降吗?你能过线吗?

考完试的第二天,你这两天早上几点醒的呢?有很多同学说原本想大睡三天三夜,可没想到到点自然醒了,就再也睡不着了,你肯定也是这样的吧?昨天小编告诉大家初试成绩的查询时间,过完年后2月10日起初试成绩就会陆续公布。一想到查成绩,就有很多同学担心自己会不会过线,尤其是数学这一门,都说今年数学难炸了,分数线到底会不会降呢?有人发起了一项投票,问今年考研英语、政治、数学你认为哪个最难?共有5.7万人参与投票,意料之中的考研数学投票最多,有3.4万人赞同数学最难。有同学说:想到了数学会难,但是没想到它会这么难。今年数学难是真的,考完政治和英语,走出来的考生们叽叽喳喳的,考完数学走出来,大伙悄无声息的,还有哭了的,考完数学之后考场又空了几个位。有学长说:18年考完后中午饭都没吃,含泪考完下午场,结果还是有学上。作为过来人其实大家不要担心!难是大家的难,不是你一个人难。张宇老师说看了卷子,分数线不会高的。我们来看看2015~2019年考研数学平均分:16年、18年的数学题都很难,当年考完之后微博上也是一片哀嚎,根据统计那两年的数学平均分下降十几分。再看考数学的专业数学单科国家线的变化,以经济学和工学为例。从下图可以看到2016年和2018年数学单科线和总分都有所下降。经济学工学我们再来看看自划线院校的工学与经济学的分数线变化。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下图括号中为数学单科线):数学较难的年份,单科线下降,总分也下降,尤其是工学比较明显,因为经济学比较热门,而且报考人数较多,为了控制上线人数,总分会出现不变的情况,但数学难的年份数学单科线还是会下降5~10分。当然以上只是简单地分析,分数线的划定要根据全国各院校的招生计划、报考人数、考生成绩情况等等多方面综合划定,比较复杂。现在各省份阅卷还未开始,具体的分数线要等过完年后3月份才能知晓。2月底自主划线院校开始陆续公布复试分数线,3月10日之前自主划线院校基本上复试分数线公布完毕,紧接着3月中旬国家线发布,之后非自主划线院校开始陆续公布复试分数线,复试工作开启。写到这里想跟大家说,保持积极的心态去做接下来的事情,不论你是准备期末考试、学习英语、找实习,还是做其他事情,都要打起精神来,不要再去责怪自己,不弃考,每一科都坚持考下来,就可以为自己骄傲了。经历了,长大了。就像昨天暖阳同学的留言说:“不是你们不努力,不是你们不够优秀,是残酷的考录比造成的,擦干眼泪,坚强一些,勇敢的开始新生活。”成与不成,未来一样展开,一看远,二看宽,读研究生只是一个选项,莫慌张。小编陪你们一起等待,等待成绩的惊喜!51考研,考研领域专栏作者,教育达人,择校选专业,全程备考复习经验分享,考研报名指导,复试、调剂指导!考研,关注51考研就够了!

黑氏

考研数学太难?这份数学复习攻略让你轻松得高分!

寒假马上就要到了,各位20考研er,一定要把握好寒假这个黄金时间段,尤其是数学。数学是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查科目,是最难学,也最难考的科目。考研数学又分为数一、数二、数三、396数学,除了在难度上有区别之外,考试范围也大有不同,今天掌腾哥为大家请来了掌腾考研的蒋志伟老师,为大家分享一下考研数学的区别以及数一、数二、数三、396数学的复习方法,一起来看一下吧!一、数一数二数三396区别数一数二数三396最大的区别在于知识面的要求上:数学一最广,数学三其次,数学二再次,396数学最少。这个差异体现在细节上,就成了数学一、二、三和396在考试内容和适用专业上的不同之处。▲ 数学一:针对对数学要求较高的理工类(1) 考试内容:a. 高等数学 (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的微积分学、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b.线性代数 (行列式、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二次型);c.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随机事件和概率、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二维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2)适用专业:a. 工学门类的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学与技术,冶金工程,动力学工程及工程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b. 工学门类的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中对数学要求较高的二级学科,专业。c. 管理学门类中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数学二:针对对数学要求低一些的农、林、地、矿、油等专业(1) 考试内容:a. 高等数学 (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多元函数微分学、二重积分、常微分方程);b. 线性代数 (行列阵、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二次型)。(2) 适用专业:工学门类的纺织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第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 数学三:针对管理、经济等方向(1) 考试内容:a. 微积分 (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多元函数微分学、二重积分、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与差分方程、经济应用); b. 线性代数 (行列式、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二次型); c.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随机事件和概率、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二维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点估计)。(2) 适用专业:a. 经济学门类的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中的所有二级学科、专业; b. 经济学门类的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中的统计学科、专业、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金融学(含保险学)、产业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金融学(含保险学)、产业经济、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国防经济。c. 管理学门类的工程管理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专业;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d. 管理学门类的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中的所有二级学科、专业。▲ 396数学(1)考试内容a. 微积分部分(一元函数的微分、积分;多元函数的一阶偏导数;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b. 线性代数部分(线性方程组;向量的线性相关和线性无关;矩阵的基本运算。)C. 概率论部分(分布和分布函数的概念;常见分布:正态分布,泊松分布,二项分布,指数分布,几何分布;期望值和方差及运算性质。)(2)适用专业396经济类能力首次出现在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是为了招收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及资产评估硕士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联考科目,替代以往的303数学三。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湖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同济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均成为参加经济类专业学位综合能力考试改革的试点院校。以上试点院校的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及资产评估硕士等经济类专业硕士专业入学考试均使用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替代303数学三。二、数一、数二、数三、396数学复习方法 ▲ 数一、二、三(1)参考书《高等数学》(上下册)(最新版 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线性代数》(最新版 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最新版浙江大学盛骤等高等教育出版社)一本复习全书历年真题(2)复习重点a. 熟悉大纲要求,明确复习重点:第一轮复习,首先仔细研读大纲,确保牢固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公式,不放过任何一个考点,这是考研数学复习取得成功最基本的条件。同时还要学会解读大纲中的“潜台词”。b. 完善知识体系,分题型强化联系与总结:熟悉了大纲,明确了复习方向,接下来第二轮复习,就要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因为无论大纲怎么变,最后决定分数的还是自己的实力。因此后阶段的复习还是要按照原先的进度,踏踏实实。C. 再次强化重点题型,提高解题熟练度的同时查缺补漏:在第三轮复习中,再对照大纲,将主要知识点过一遍,查缺补漏哦,发现有忘记或者还不太理解的知识点要回归到教材上重新学习一边,同时,根据第二轮复习中所做的标记,对重要而题型进行重复练习,以再次强化解题方法,同样的题目在现阶段做也会有更深层次的体会,d. 系统研究真题,总结出题规律,全力做好左后的冲刺:第四阶段,要系统研究近十年历年的真题,反复比较,将重复率的知识点剔除出来,强化理解相应的基础概念、定理。同时利用接近真题难度的模拟题进行综合联系,培养做题的“手感”,同时进一步查缺补漏。▲ 396数学(1)参考书目经济数学——微积分,高等教育出版社,吴传生主编经济数学——线性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吴传生主编经济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教育出版社,吴传生主编MBA/MPA/MPACC逻辑分册,机械工业出版社,孙勇(最新版)MBA/MPA/MPACC写作分册,机械工业出版社,赵鑫全(最新版)经济类联考数学高分速成,机械工业出版社,袁进MBA/MPA/MPACC逻辑精点,机械工业出版社,赵鑫全(强化提高)MBA/MPA/MPACC写作精点,机械工业出版社,赵鑫全(强化提高)同济的高数清华的线代 浙大的概率论 (2)复习重点4月份之前结合考试大纲看核心教材,明确考纲对各章节的考试要求。宏观上把握各知识点的内容与联系,形成知识结构网图。4-6 月份按大纲要求结合教材对应章节全面复习,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基本公式的理解,教材中出现的简单推导过程可以动手推一下,不放过任何一个考纲要求的知识点,不留死角和空白,基础复习阶段放弃的知识点,非常有可能成为后期备考的盲点,到最后往往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弥补。 按章节顺序完成教材配套的必做课后习题,检验自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做习题时一定要把题目中的考点与对应的基础知识结合起来,达到巩固基础知识的目的,切忌为了做题而做题)。 准备一个笔记本,用来整理复习当中遇到过的不懂的知识点。弄懂后,写上自己的理解,并且将一些易出错、易混淆的概念、公式、定理记录在笔记本上,定期拿出来看一下。对于复习过程中遇到的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及时解决,可以寻求身边老师及研友的帮助。 7-9 月份结合《数学精点》进行第二遍重点复习,弄懂每个考纲知识点的同时把握章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准备一个笔记本进行知识点整合,构建知识框架。同时此阶段需做大量习题训练,第一遍基础复习中遇到的难题弄懂,并认真完成《数学精点》中基础和强化部分所有习题。建议准备一个错题本,积累平练习模考中的错题,标注错因和知识点链接,以便之后复习。 9-11 月复习第二遍数学精点,着重第一遍标记的重难点题,复习过程要结合强化阶段笔记及错题本。在进行完第二遍数学精点后开始对历年真题进行分章节练习,明确各章节在考研中考过什么样的题目,从什么角度命题,以及考研试题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完真题的分章节训练后,开始分年份模拟练习,并对重难点题进行标记。 11 月-考前每周两到三套模拟题,严格按照考研要求 3 个小时定时训练,考完后对照答案进行试卷分析总结,查找自己知识上的漏洞,并及时加强相关内容的训练。模考过程中要结合秋季强化阶段标注的重难点真题、强化班笔记,错题本一起复习巩固。另外,由于396数学的考试大纲较不够精细,考试内容可能会适度超纲,在将大纲上明确写明的内容掌握的前提下,适当参考数三大纲。

惊爆点

2018考研英一数三难出新高度,网友:我已经准备好二战了!

过去的两天周末,对于我们只是一个普通的双休日,但是对于2018年的考研学子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两天。这两天是对他们阶段性考试成果的检验,也是决定他们是否能够如愿考上研究生的关键时刻。每年,研究生考试都会有一些比较难的科目,今年也不例外。这不,考研一结束,考生们就开始各种吐槽考试难度大。这次研究生考试究竟有多难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考研英语一:今年的英语一兴许是真有点难,有考生称自己这次考试就是坐在那里填了两个小时彩票!翻译完全是乱写的,小作文写了两句话就没时间了,大作文自暴自弃抄了阅读题。对于考研英语一,有网友表示:不知道图画作文是啥!阅读完全看不懂,新题型最后临交卷研究了20分钟貌似一个没对,翻译5分钟写完的。这位网友应该是对自己这次成绩很不看好,他坦言:“老子距离考研二战还有364天!”考研数三:除开考研英语一之外,数三也“荣幸”的成为了槽点。有网友说:超过50分算我输好吧,我想知道今年数学和英语国家线哪个高?还有人因为不会做,在考场抄了几小时的试卷。还有的考生表示:今年的数学难出天际,都有思路看过也做不出结果,出来一个女孩哭了我就知道什么样了。不敢说也不敢问,怕哪句话说的不对让人扎心了。从考生的反馈看来,今年的英语一和数三确实是很难啊。不过,不管怎么样,这次考试已经过去了,大家也不要过分纠结考试的结果。接下来的时间该准备毕业论文的准备论文,该着工作的就找工作,明年准备继续备战的也就养精蓄锐,等待明年的大展宏图!不坚持到最后,永远不知道结局会是什么样。一切重新开始,翻身又是一条好汉!2018年考研,你觉得哪一科最难呢?说一说你的想法吧~~

美波

2020年考研数学这么难,工科国家线会降低吗?

2020年考研过去半个多月了,今年的考研成绩预计将会在2月中旬左右发布,考研国家线预计将会在3月中旬左右发布,考生只有在达到考研国家线的基础之上才可以参加报考院校举行的复试,若考生未达到国家线标准则没有资格参加复试和调剂,调剂的最低要求就是总分要达到国家线,单科线也不得低于国家线。近几年来国家线总体来说还是保持稳定状态,究其原因还是由于近几年研究生统考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实行统一划线。以下图片为2018年和2019年专业学位考研国家线基本情况。2018年专业学位国家线2019年专业学位国家线由上面两张图片可知,2018年工程硕士A区国家线为260分,B区250分;A区数学单科线为51分,B区为47分;2019年工程硕士A区国家线为270分,B区为260分;A区数学单科线为59分,B区为54分。综上可知2019年的国家线比2018年国家线多了将近10分左右,其中一个因素为2019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大涨,相比于比2018年多了将近50多万人;另一个因素为2019年考研数学难度相比于2018年难度降低了一些,所以导致19年国家线以及数学单科线小涨。今年2020年是考研同学们口中的考研偶数年,对于需要考数学的同学来说今年的考研数学注定不会是简单的一年,在12月22日中午考完数学的时候,考研数学迅速挤入微博热搜,考研数学名师张宇老师微博下面一片哀鸿遍野。张宇老师微博在12月22日考研数学初试结束中午,张宇老师在微博上发了微博,安抚同学们继续加油把接下来的专业课科目考好。2020年考研注定不会是简单的一年,随着硕士研究生统考报考人数的急剧增加,与此同时国内双一流高校的研究生招生名额基本没有增加,各大高校保研推免比例持续增高的情况下,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变得越来越少,竞争越来越大。虽然说考研热度持续增加但是国家线应该和前几年一样会继续保持稳定状态,鉴于2020年考研数学难度增加,工科国家线2020年最好的结果应该是保持不变,毕竟2020年考研人数相比于2019年又增加了接近50万。考得好的同学可以准备复试,考得不好的同学要关注各个学校的调剂信息,做好准备,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小编在最后祝愿各位小伙伴都能顺利上岸。

耕战

考研:哪一科会是最难的?答案其实是这样!

小编专注高考、大学及考研的研究欢迎关注:考研大家在考研中,哪一科会是最难的?对于多数专业而言,考研初试都是考3+1的模式,也就是政治、英语、数学,再加上一门专业课。比如考研理工科专业,一般是政治、英语、数学一或二,再加上专业课;考研经济类,一般是政治、英语、数学三,再加上专业课。由于政治、英语、数学都是统一出题,每年难度虽然有变化,但基本保持稳定,对于不同的人而言,会有不同的感受。通常而言,理工科学生往往英语会相对较差,往往感觉英语最难。特别是理工科专业大多数是学硕,考英语一,难度本来也比较大,所以往往更难考好。所以,理工科专业的国家线中的英语单科线,一般都不高,甚至不到40分。比如,2018年学术型硕士的英语一国家线,理学是38分,工学是34分,就这分数,有些理工科学子还过不了线。而人文社科类学子通常英语基础较好,但很多人数学基础相对较差,会觉得数学是最难的科目。比如考经管类专业,一般是考数学三,其实数三相对于数一,已经是比较简单的了,但每年依然有不少考生考不好。由于经管类专业往往国家线和复试线都较高,很多学校复试线都在350分以上,甚至某些学校达到400+,所以往往要求数学要考高分,才有希望考研成功。对于人文社科类学子而言,如果报考的专业需要考数学,最难的是必须尽量考高分。因为专业课往往由报考学校自己出题,对于多数院校而言,出题一般不会很难,某些学校专业课甚至会明显比较简单;但名校专业课往往会比较难,特别是北大清华及华东五校这样的顶尖名校,往往专业课最难,阅卷也往往比较严格,这使得很多即便备考比较充分的人,也很难考好。比如,小编是金融本科出身,当年考研top2学校金融专业,当时自我感觉专业课已经复习得很好了,但考场上还是感觉比较难,最终也考得不太好。我就感觉就是,专业课试卷是所有科目中最难的。当然,以上只是泛泛而论,不同的人,有不同情况,感觉最难的科目会有差异;报考不同专业和学校,也会有差异。但以过来人的经验看,对于多数人而言,要考研成功,需要做到,英语至少不算差,数学则往往需要考高分,专业课学校不同,难度差异较大,但也需要相对高分才行。你考研了吗?你觉得哪一科最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