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9考研数学知识点多偏僻?网友:每题都见过,就是不会做!魂狩

2019考研数学知识点多偏僻?网友:每题都见过,就是不会做!

在我国,高考是决定着无数学子未来命运的大事儿,因为高考成绩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考生能够考上一所什么样的大学,而大学的水平如何,又影响着毕业生未来的工作!可是由于我国大学扩招严重,现在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达到历史新高,这几年就业市场不景气,工作越来越难找,所以很多学生为了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只能通过提高自身学历来增加就业筹码!所以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将近300万!昨天和今天是考研的时间,经过昨天英语考试,估计很多同学的心都凉了,英语太难了,作文的题目都不认识,英语作文跑题的同学一大片!那么,今天的专业课考试怎么样呢?今天上午数学专业课考试刚刚结束,大部分同学都是笑着走出考场的,因为今年的数学题目并不是很难!甚至有的网友说自己150分没问题。可是,2019年考研的数学真的就这么简单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总体来看,今年考研数学比去年考研数学难度有所下降,毕竟像去年那么难的数学,不会轻易地碰到!可是,今年考研的数学,不少知识点很偏僻,往年不经常考到,所以很多同学都没有关注它们,如果复习的不够深入,今年的数学想要拿高分真的不容易,明明每一道题目都见过,都知道,就是想不起来,做不出来!真的急死人。看来同学们真的不能够掉以轻心,对待接下来的考试要更加的认真。2019考研数学刚刚结束,网络上就流传出来部分题目的答案,大多都是考研机构给出来的,不少心急的同学,已经抢先一步,对上答案了!不过,因为下午还有考试,无论答案结果如果,都会影响下午考试,所以老师奉劝各位考生,考过以后,千万不要对答案,考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你有考试以后对答案的习惯吗?你觉得今年考研数学知识点偏僻吗?欢迎留言讨论

皇天

喂!考研数学必须知道的常识,你造吗?

-------------START------------------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写在前面第一篇那么多收藏和分享,没赞没关注,小编心里苦啊!觉得有用的话,点赞关注下小编,小编会持续更新滴!2020考研陪你们风雨同舟,需要资料的,私聊我,免费分享给你们!常 识1. 分类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2. 对应参考教材高数 丨 同济版第六或七版线代 丨 同济第六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丨 浙大第四版3. 题型分值共150分 时间:180分钟 第二天 上午8:30-11:30单项选择题8个小题,每个小题4分 =8×4=32分填空题6个小题,每个小题4分= 6×4=24分解答题9个小题,共94分4. 涵盖内容数学一高数上下册(56%)线性代数(22%)概率论(22%)范围面:最广A、高等数学(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的微积分学、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B、线性代数(行列式、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二次型);C、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随机事件和概率、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二维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数学二高数上下册(78%)线性代数(22%)范围面:最窄A、高等数学(函数、极限、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多元函数的微积分学、常微分方程);B、线性代数(行列阵、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二次型)。数学三高数上下册(56%)线性代数(22%)概率论(22%)范围面:适中A、高等数学(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多元函数微积分学、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与差分方程);B、线性代数(行列式、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二次型);C、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随机事件和概率、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二维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念念不忘,必有回响--------------------END------------------------>喜欢记得来一个

奢曰

考研数学:导数必看知识点

最近各大押题班都在进行押题,同学们对考前押题也都很关心。笔者根据以为最近两年一位很有名气的考研数学老师的一些资料给大家总结出了关于考研数学的导数部分的内容。希望读者能有所重视,无论基础好还是基础差,考前看一看还是没有坏处的。下面笔者给大家总结一下。第一点,导数的定义。这部分有些基础知识点就是:如果给出f(0)=0可以推出那些知识点……这些同学们自行掌握。第二点,一些常见的函数的导数,大家也都要熟悉。第三点,注意一下反函数的求导方法和一些其他知识点(如下图),特别是反函数的二阶导数自己去推导一下。第四点,参数方程求导,再重申一次:注意摆线以及常见的参数方程的图形。第五点,高阶求导的方法。结合麦克劳林公式以及莱布尼茨公式求高阶导数的方法以及步骤等。第六点,导数的应用。在这一方面会涉及到运用导数求函数零点或者方程根、讨论函数的单调性和凹凸性或者极值拐点等等。第七点,给出相关的条件以及图形出题。一般会出现在选择题中吧,给出导函数让你去判断原函数大致图像,或者给出二阶导数让判断原函数一些性质,这些比较简单。关于考研数学的导数知识点,它本身就范围比较广、内容比较多、知识点又很细。大家如果想考高分,自己还是要大面积撒网。但是今天给大家说的这些知识点希望大家能予以重视吧,还是那句话,我只是在尽力帮助大家,需要就看看,如果不需要的话希望不喜勿喷吧,谢谢!

捡到钱

考研数学:考前应该回顾的知识点。

先给大家道个歉,由于笔者的个人原因,今天早上给大家分享的文章里有些错误,不得不撤回做些修改。重申一遍:分享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让大家去熟悉这些知识点,希望对即将考研的同学们能有所帮助。还有十天!今天笔者话不多说了,给大家分享一些数学知识点。同学们都知道18年考研数学比较难,难在哪里呢?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应试者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前期复习的时候抓住重点,那你后期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回顾一些冷知识点或者一些技巧公式,这对你去参加考试是很有帮助的。下面分享一下今天的数学一些生僻知识点。1.形心坐标公式和高阶求导所用的莱布尼茨公式。希望读者找到这些公式去熟悉,莱布尼茨公式系数不要忘记!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公式:三种弧长公式、旋转体侧面积公式、一些函数的求导公式等等。希望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记忆。2.Wallis公式:下图是此公式的具体内容。相信大家在做题的时候也遇到过这样的题目吧,到大多都是以选择或者填空的形式出题。如果你记住了公式,答案信手拈来;如果你不知道此公式,那你只能去自己推导了。3.建议熟记的结论:*连续的奇函数的一切原函数都是偶函数;连续的偶函数中的原函数中仅有一个原函数是奇函数。记得在02或者03年的考题中有类似的题目,如果有知道结论一眼就能看出答案。*可导函数求导后的导函数不一定是连续函数,但是如果有间断点,一定是第二类间断点,并且在考研范围内,它只能是振荡间断点。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考研数学知识点,后续笔者还会给大家分享,如果觉得有用记得分享给身边一起备考奋战的同学吧。预祝大家考研成功。

尸佼

干货:2021考研数学高数夯实基础知识点:基本积分表公式

摘要:有很大一批人因为数学差而对考研望而却步,其实数学没有那么可怕。而高数又是考研数学中难得,作为重中之重,帮帮就带大家一起梳理一下考研数学高数重要考点知识点。帮帮整理了“2021考研数学高数夯实基础知识点:基本积分表公式”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明见无值

考研数学竟然应该这么学,真后悔没早点看到!

考研数学竟然应该这么学,真后悔没早点看到!既然你选择了考研数学那么你是勇敢的,毕竟很多人避之而不及。那么选择之后你心中对于考研数学一定有很多疑惑,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全程跟着老师就好了,每周有测评,每月有摸底考试,想不清醒的认识显示都难。但考研的学习过程需要自己去规划,没有老师再来督促你,没有根据自身情况的具体指导,感觉一片迷茫,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学。很多同学大学期间学习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通常大学期末的考试题出的很简单,容易通过,那么考研数学对学生的要求有多高呢?首先根据考纲来看,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阶段。考研是怎么考察基础的?从真题中我们不难发现题目通常不会很难,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的话是可以正确解答的,但是也有一定的综合性,这就需要同学们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理解总结,再从总结到应用及掌握,在看到一道题目出现的时候能够从大脑里调出该定理,如果掌握不牢解题就会出现障碍。在时间上应该如何规划呢?以前怎么复习用什么资料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现在一切都得自己操心了,是不是好想回到高中?是不是初次考研毫无头绪?一般情况下,完整的复习时间将近一年即每年的3月持续到12月,3月——6月为基础阶段,相应的概念、定理要求掌握熟悉,对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7月——8月为强化阶段,即在暑假时千万不可放松,在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后提醒拔高训练,不仅仅是会做简单基础性题目了,9月——10月进行大量的题型训练,对错题进行归纳总结,如果感觉自己复习的很好了进度完成很好,在10月中旬就可以做真题了,最后的11——12月用来模拟训练和查漏补缺。数学虽然迎难而上选择了数学,可是数学学起来真的好吃力,考研数学比我想象的难多了,做题做到想哭,其实这在基础阶段属于正常情况。如果说一道题确实有难度,而自己处于基础阶段,那么题目是可以放一放的,提高后回来做也不迟,不用在一道题目上浪费过多的时间,如果非常简单的基础题目也是困难重重就要反思一下自己的复习情况在哪里出了问题。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老师选择上,看了很多经验贴,听了很多学长学姐的推荐,不知道该跟哪一个老师学习比较好,这个问题就因人而异了,可以把每个老师的课程都试听一下,选择一个性格、讲课风格适合自己的。选择一个老师踏踏实实走就很好,不要今天听同学说A老师好去听A老师的课,明天听同学说B老师的课好又放弃A老师去听B老师的课,这样对于整个学习过程来说没有好处。老师们都有丰富的辅导经验,不要过于信赖自己所听说的信息,也不要试图复制别人的成功之路,要有属于自己的计划和学习方法。希望以上的内容对考研萌新们有一定的帮助,既然选择远方便风雨兼程,为梦想努力的人是会发光的,有疑问欢迎留言,考研独孤但并不孤单。

不死族

考研数学真的是方法比努力更重要正确的复习方法拿走

当2018考研数学结束的时候真的是哀嚎一片,很多人都觉得复习的没有考,考的没有复习。大家都一致认为数学这么难分数一定会降,但是好像事实跟大家想的不一样,为什么呢?当农历小年到来的时候大家都查到分数了,等晒分出来后才发现该哭的还是得继续哭,高手依然存在,对于他们来说数学的难只是从140降到了130。这个完全不是这些屌丝能企及的。那么我们来从一个真实的案例来看看为什么数学成为了考研路上的拦路虎。最近看到一个同学是这么说的:本人工科男,一个3本学校的学渣。 我真的是想不到人生中的两次大考高考和考研全毁在数学上(高考69天津卷,考研48),然而平时的时候数学不差。复习考研的时候我整整花了5个月时间基本什么也没干就弄数学,政治专业课就一个月复习,就是为了别重蹈覆辙,可是呢结果还是这样,真的是心里太难受了,每次都是数学数学数学卡我,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像我一样的大考全被数学卡了,哎,吐槽吐槽心里舒服多了。我有时候就想当初高中就不应该选理科。不说了都是泪,好歹计算机的目前工作也好找。二战就不考虑了,以家里人的脾气也不会让我再一年了。即使我幸运的上线了,3本在调剂中好多学校也不要,今天我们导员看了几个学生的成绩给我们唱了首凉凉,哈哈,反正就这样吧。数学啊数学啊,我这辈子估计也忘不了你给我的打击了。那我们针对这位同学的实际情况来看看其他同学都咋说吧一、像我这种数学只会做一些常规题的人遇到今年这陌生的题型简直一脸懵逼。二、估计凉凉,我居然看到了有人说今年分数线会和16年一样,那数学线也要涨,不过我是不信的。三、可以想想调剂b区,48分b应该可以。我不想调剂了,本科学校太差。四、我也三本。高考数学毁了我 53分,今天考研运气爆炸,数学85。五、大学期间数学一直重修,8月份0基础学数学,打了70多,感觉你应该是方法没找对,多记笔记,错题笔记,效果不错。六、哎,数学和英语,死在这两科的不计其数,高分死单科,万幸的是还好上学期校招招的工作已经签好协议了,实习半年,毕业整好转正。七、同三本高考数学69,考研10我永远无法忘记2014年那个夏天在高考数学考场上瑟瑟发抖的我。八、其实数学都是套路,最后10几天我一般都早上自己模拟一套卷子定时,因此在考场就不会太慌,还有要善于放弃一些不会的难题,多检查自己会的题,别丢分就好了,我反正考数学的时候做完会的题还有1个多小时,然后我就花了大概20分钟把不会的题做了,能写多少步骤写多少,尽量骗点分。九、我高考擦着及格线,考研60几分...问题是我的时间基本上都给数学了,每天都是做数学做数学考试时候大题全靠瞎编。考完恨不得把数学辅导书全扔了,浪费金钱,哎。十、本来觉得难就算了,结果还有好多人说难很正常,大神还是考的高,大神只不过从140+,降到了130+。十一、想的多了,我考数学一123,浙江高考119。十二、数一118,然而英语40多,政治50多,并没有什么卵用。十三、初中英语就不好,还不好好学,当时总觉得可以靠别的科目把分数扳回来。甚至觉得偏科是聪明的表现。最后导致中考,高考,考研,全毁在了英语上。于是,常跟朋友抱怨,是英语毁了我。其实现在仔细想想,并不是英语毁了我,而是自己毁了自己。十四、数学一直是我的强项,却也是弱项。高中时平时数学一直140+高考却考出个119。后来考研,也是,平时刷题即使是张宇最后卷也不怕,可是17年考试的时候,考了个128,参考的清华,明显拖后腿了,虽然不是致命科。今年2018,再报清华计算机,对过数学答案,沉默了,五道大题过程都对,最后一步算错了,我不知道如何判分我只知道这次数学可能又炸了。结果,出乎意料,数学一出来130分,即使在今年考清华的圈子里也算高分,配合比较稳定的其他科过了线。所以感觉,数学其实并没有真正离我而去,我喜欢数学,却一直被它坑,但是还是执着的想喜欢它最终它拉了我一把。个人感觉,对数学的付出,不止取决于花时间刷题的多少,更取决于是否热爱它,愿意真正从原理剖析每一道题,敢于直面自己不会的题,让它变成会的题。刷十道滚瓜烂熟的题也不如研究一道原本不会的题,这就是我对数学的看法。十五、高考3个月突击数学,用套路考了100+(平时40)。考研10个月每天5小时数学真诚对待,最后惨败。这次考试让我觉得对自己的弱势项不要太较真,应该多点套路少点真诚,最后浪费时间少还可能拿个不错的分数,岂不美滋滋,呵呵。十六、其实仔细想想,你当时做题时候每个题是不是能准确做出来,而不是看答案在做,能做到任何一本做到位,今年也不会低于110+。平时功夫看是在做题,其实有时候是在炒现饭,效率其实并不好。好好想想。如果今年没上,明年二战就从这些下手,还是祝你今年考研成功。综合大家的回复我们总结了几点第一:2018考研数学是比较难,难是因为很多东西平时我们都认为他不考,所以忽视了他,对于考研这种选拔性的考试反押题很严重,所以一切都有可能,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的时候要够全面。第二:难取决于你的水平就像一楼所说的如果你的水平只是常规题的水平哪有在这种选拔性考试中不败的道理。第三:那就是方法的问题了,就上例子中的这位同学花了5个月的时间来准备数学这个时间不是很奢侈,但是结果并不是好的,那肯定就是在过程的管理上出现了问题,那就是方法的问题。综合上面大家的观点,我们来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准备考研数学吧,首先是真题,很多同学是上来就做真题,其实这个是不对的,就算你要做也只能做一到两套而且是7年前的,目的是为了掌握考研的题型与难度。第二那就是基础了很多同学总是感觉自己的基础蛮好,课本上的一看都会,这种是不可取的,就算你看起来一看都会那你也要认认真真的把课本过两遍,里面的题目都要不看答案能够自己做出来,公式一个都不能漏。第三那就是强化的训练,不管咋样第二步课本要在考试当年3月份前完成,这样你到4月份开始到暑假才有时间去做强化训练,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去做突破,适应他的万变出题。第四步就是真题,真题一般是在9月份到11月份这个阶段做真题至少做最近5年的真题,而且每套题做3到5遍。第五步那就是模拟试题,模拟试题是用来蹂蹑你的,像今年的试卷这样的难度如果你之前都没有碰到过这种难度的题,到考场上你不失败都难。所以考研数学方法比努力更重要一定要走好每一步,不管今年是不是降分,高手总是存在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我们是知了网伴随,大学生成长的趣味、高效在线学习平台,欢迎关注我们每天的原创文章,更多的考研、四六级等内容请关注我,点关注不迷路,也欢迎大家私下交流,如若认同请帮忙分享转发。

大言炎炎

考研数学为什么让你苦苦挣扎,六点分析告诉你

五月末了,有跟着汤老师的《接力题典1800》的同学,应该在进入六月前,高数部分的入门和基础篇都做的烂熟于心了吧。但是我觉得也有被考研数学折磨到崩溃的同学吧。苦苦挣扎是方法不对,需要你马上改变学习思路。不要继续走弯路。一、考研数学也需要趁早学有一部分同学可能是理科的多些吧,对自己的数学比较自信,因此,现在才开始着手去准备复习考研数学,可他们也会很快意识到,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学习方式,再起步阶段早飞的同学已经赶超了你的学习进度,你才开始起步依赖着那点儿数学基础,去和别人比拼却并不占优势。大家遇到的困难是相同的,不是基础好就不会遇到问题。数学复习要趁早是有道理的,早遇到问题,早解决,才是明智的做法。二、要清楚考研数学的压力由于各种原因现在才决定走上考研路的,或者是跨专业需要考数学的童鞋,在做《接力题典1800》的时候,我能想象到他们的表情应该是很痛苦的,做其他任何一个人的考研数学题,都一样的,主要原因是浪费了前期的听课时间和总结经验的时间,由于考研数学基础没打好,那么后面你做任何题,都会感觉自己很崩溃,感觉什么也不会做。建议大家一定要将复习计划安排合理了,考研数学这个科目也要具体化,按部就班的先学好自己的课,不要和复习已久的同学比进度,相信我,你是追不上的,尤其是考研数学,那最明显,不是你一口气就能赶超的,不信的你可以问问19考研的那些学长们。三、考研数学最忌浮躁为什么你觉复习数学是在苦苦挣扎,因为你复习的速度比别人慢了很多,一边要保证自己的速度,一边又要注重复习质量。可别人已经二刷三刷1800题了,你会怎么做?跳着做题,捡会的做,不会的跳过?那之后就有的你头疼了。为啥这么说,1800题这么布局是有道理的,你跳着做题,一个是会遗漏知识点,另一个就是容易让你做了后面的题,忘了前面的题,复习的一塌糊涂,漏洞百出,你都无法弥补。建议重视一下汤老师的高数六核心课程,之后要好好做题,六个核心解决了,随后在复习线性代数,半路考研的同学一定要静下心去学,你们的时间本身就有劣势,所以,之后一定要珍惜每一分钟。这样才有上岸的机会。四、考研数学正常操作到现在为止,大部分同学高数第一轮基础复习已经快要完成了,高等数学的核心部分用三个月时间去刷,相信坚持下来的都已经不会在觉的做数学是一个痛苦的事情了。你有了起码的解题思路了。不过也不排除没有刷完的同学,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从容应对的,所以要加倍努力了。6月初正常情况下大家可以复习线性代数了,同时也可以进行二刷1800题的入门篇与基础篇了,跟汤老师学数学,在刷第一遍题的时候,将第一遍做对的题做标记,方便后续对复习情况做总结。这只是举个例子,你们也可以每做完一遍题,给题做一个分级,如1级一遍过,2级……5级完全不理解。有了这个分级,你就能在复盘的时候,很明确的知道你哪里不足,在最后冲刺阶段,直接看级别低的题就好了。能节省很多时间。五、二刷的意义当你再次做一遍试题的时候,面对第一次就做对的题,你会发现,这道题的出题思路会展现在你的脑海,你可能会发现其他的解法。在遇到同类型的题的时候,你会马上有自己的解题思路。在遇到第一次就让你很难堪的题的时候,你要下决心吃透它,要重视起来。不留漏洞。至于线性代数复习要重点放在6月和7月,8月和9月是重要的提升期,到10月,那就得给其他科目让路了。所以,二刷一定要珍惜。六、基础牢固真好考研数学基础打牢固了,那么恭喜你,你之后的复习真的可以很轻松,有个成语叫如鱼得水。就是这个意思。对于这部分童鞋,只要空余时间回顾一下高数知识,把高数的内容整理成一个框架,不会的可以看看汤老师分享的框架,按着节奏吧线性代数基础复习好,强化的时间可以放到8、9月。大家也不能关顾这数学,其他科目也要重视,以上是考研数学5月末6月初给大家的复习建议,大家有什么不理解或者是考研疑惑都可以给我的双微:文都小班长留言,大家互相交流学习。也可以和其他研友一起互相监督学习。有好的建议也可以告诉我,期待大家去撩我。

百姓淫乱

关于考研数学复习,你应该知道哪些?

作为一个19考研失败的研狗,附上成绩单英语 68,政治72,专业课80,数学94,分享一下考数三的血泪史,首先听课的话强烈建议高数部分听汤家凤老师(每个老师都很好,只是我基础较差),线性代数部分听李永乐老师,李爷爷的课刚开始听容易困,注意啦,一定要认真仔仔细细的听下去,认真做笔记,等到做题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个爷爷是多么的宝藏,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部分,我还是听的汤家凤老师的,听汤家凤老师的可以扎扎实实的把每一个知识点复习透彻,尤其是像我这种数学渣渣;一定要多刷题,真题一定要刷两遍以上,本人暑假阶段刷题用的是汤家凤老师的1800题,但没有把题刷完,(想把自己打一顿)不论是刷哪个老师的题,都要扎扎实实的把每道题吃透,书不在多,只在于有没有把题吃透,抓住每道题的出题思路,以及把握解题方法。3-6月抓基础,7-8月强化刷题,9-10月刷真题,11月做模拟题冲刺题,12月回顾做过的错题,真题。暑假很关键,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复习,家附近的图书馆,或者在校复习,数学练题不在多,而在精。不能反复题海战术,要学会去消化,弄懂每个知识点。一定要把线代和概率学好,相对于高数部分,线代和概率相对好拿分。每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科目的时间一般都安排在上午,建议将数学的复习时间安排在每天早上9:00~12:00(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但此时效果最好)。每天至少应安排花2.5-3个小时来复习数学,其中基础阶段要用1.5-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理解掌握概念、定义等,用1个小时左右来做习题巩固。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同学建议每天再加1个小时的复习时间用来做习题并总结。天道酬勤,认认真真做好一道题,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关于听课:基础复习阶段先听一遍汤家凤老师的高数基础课,可以再听一遍张宇老师的高数基础课,线代部分听李永乐老师的,基础强化冲刺建议都听一直跟着学,概率部分,基础强化建议都听汤老师的,后期拔高可以听王式安老师的,关于课程,可以私信小编,小编有福利送哟!!!也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和微博:考研小妮子,小编会不断更新考研干货。关于书籍推荐:基础较差的同学建议买汤家凤老师的讲义,基础较好的推荐张宇老师的36讲来拔高;刷题建议用汤家凤老师的1800题;真题可以用汤老师或者张宇老师的真题大全解准备一个厚的数学笔记本,一个错题本。注:劳逸结合,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适当地锻炼身体,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大营救

为什么考研数学知识点感觉都知道,但做题时就是想不到呢?

数学历来是考研中拉分的重要科目,对于需要考数学的专业,专业课和数学成绩往往决定着能否进入复试。但是在备考数学时,尤其是对那些数学基础一般(有些可能大学都没学过数学),常常会陷入迷惘和无措:就是明明感觉考研数学知识点复习到了,自己也记住甚至背得滚瓜烂熟,但做题时仍然不会做,没有思路,不知如何运用?小编以自己亲身经历来聊聊这个话题,希望能够帮助广大考研学子。小编自小数学成绩不错,大学也上了个985,不过大学期间,小编没有认真学习,可以说小编在备战考研数学时,考研数学是从零学起的,小编所仰仗的就是小学、初中、高中的数学知识,在此基础上,直接看的李永乐的考研复习全书。同大多数人一样,小编在开始阶段屡屡受挫,虽然知识点记得不错,但是做题时就是想不到,或者说那个G点就是care不到。每次看答案时,感觉好容易,但是过段时间再回头做相同的题目,还是不会做,那段时间把小编折磨得吃饭睡觉都在想白天的数学题目,尽管花了很多时间在复习数学上,但是事倍功半,效果很不好。记得当时看完第一遍李永乐复习全书后,尝试做了一套真题,结果就70多分。看着镜子里厚厚一层黑眼圈的我,小编开始转换学习的思路。主要改变有以下四方面:· 重组考研数学知识框架。先前都是根据李永乐的编书思路进行复习,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 坚持做题不看答案的原则。以前小编在做题时,如果一个题目做了一会不会做,就会立即参阅标准答案,试图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把标准答案的方法记住。· 高频率回顾和重组知识点。先前复习时,小编追求进度而非质量、追求做了多少题而不是会做多少类题。· 重视知识点的深度理解。开始阶段,小编对知识点的理解基本都停留在表面上,比如求曲线的渐近线,小编只是把如何求渐近线的公式记住,而完全没考虑这些公式如何得来的,以至于当记忆的知识点越来越多时,发现渐近线不会求了,因为记忆的东西多了,大脑中所谓求渐近线公式也变得模糊起来,自己都不确定正确与否。接下来,小编主要聊聊在这四大方面,小编采取的具体措施内容是什么。1.重组考研数学知识框架基本上复习全书每章的首页都会有所谓的知识逻辑框架图,不知道大家有多少人去看过呢?反正小编没看过,小编都是直接看的正文,下一步该学什么知识点,都直接跟着李永乐思路走。从复习的角度看,这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如果不对已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那注定就是短期记忆。而小编在重组考研数学知识框架过程中,是以自己的思维逻辑来对已学过的知识点进行串联,也就是说,保证知识点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以一条非常清晰的逻辑线将前后知识点串联起来。举个例子,高数部分最重要的核心概念是极限,但是在学习极限前,首先需明白函数是什么,然后就是函数连续性的判断,而极限可以说就是从函数连续性判断的需求中衍生出来……总之,一定要形成自己的考研数学知识框架,因为很多时候花大量时间在别人的知识框架上,结果很多时候所谓的名师框架不符合自己的记忆和理解习惯,大大影响复习效率。2.坚持做题不看答案原则在大家感慨答案给的解决方法地很瞧妙时,小编告诉大家:那是出书人花了不少功夫想出来的。你一定要抱有这样一种想法,就是你觉得很难的题目,其实作者刚做时,也觉得难,而后试了各种思路才想到一个正确的解答方案,所以千万不要妄自菲薄而崇拜出书人。小编当时,如果碰到一个难题,会花很长的时间去思考,如果一周内还没想出解决方案,才会看标准答案,不过,在长达一周的思考时间中,不被自己解出来的题目几乎没有。通过这种练习,不仅培养了自信,更重要的一点是:在思考过程中,既巩固了各个知识点,又极大地拓宽了思维。同时,在这过程中,小编的数形结合能力也得到极大提升,数形结合的能力对于解答选择题、抽象类证明题帮助极大。3.高频率回顾和重组知识点复习过程中,每天都会学习到新的知识点,经常回顾学过的知识点不仅是为了记忆和巩固,更是为了将新的知识点嵌入到旧的知识体系中,已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当新的知识点吸纳进来后,原先的框架、原先的理解都需要进行适当调整,以形成最适合自己思维和认知的知识逻辑框架。4.重视知识点的深度理解在学习过程中,小编尽量将抽象的知识点简化成图形来记忆,比如微分中值定理中的费马定理,小编只需在大脑中记住一幅费马定理几何示意图即可。对于不方便用图形记忆的定理或性质,小编尽量用简洁的几个字来记忆,比如如何判断函数凹凸性时,小编将其简化为:二阶导数正凹负凸。除了采取更有效地记忆方法之外,小编还对一些自己认为重要的定理和性质自行推导,以深刻了解其含义,那么小编当时是根据什么原则来判断的呢?小编学习过程中,如果觉得某个定理不太容易让人理解,或者对整个知识框架构成有较大影响时,小编就会尝试或者参阅资料去寻找该定理的来由和推导过程。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提供的复习数学时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到正在荆棘中奋勇前进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