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大考研高校都纷纷公布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也不乏有的院校招生人数虽然总体在扩招,但是推免人数比例依然很高,那么下面来分享一下近十年考研的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和大家最关心的报录比,希望对考生们都能有所帮助!首先、来大致说一下历年考研人数,考研报录比等情况!2010年考研报考人数140万人,录取人数47.4万;报录比:2.8:1 ;2011年考研报考人数151.1万人;录取人数49.5万;报录比:3:12012年考研报考人数165.6万人,录取人数51.7万;报录比:3.2:12013年,考研报考人数176万人,录取人数53.9万,报录比:3.3:1;2014年,考研报考人数172万人,计划招生57万人,2015年,考研报考人数164.9万人,计划招生63万人,报录比:2.6:1;2016年,考研报考人数177万人,计划招生51.72万人,报录比:2.9:1 ;2017年,考研报考人数201万人,录取人数80.5万,在职研究生首次纳入统考;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238万人,录取人数72.2万,报录比为3.3;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290万人录取人数预计72万,报录比:4:1;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341万人,录取人数官方为111.4万人其次,来说一下考研人在报考选择目标院校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每年大家在报考之前都会想要了解学校的录取情况,以便在择校时进行分析选择,那么一般情况下,考研择校需要注意这么几个问题:1、从院校的历年报考人数来看,尤其是目标专业。2、从院校的整体录取率,复试调剂比例,成功率来选择。3、从报录比和分数线反面进行对比选择。4、对专业实力,院校的综合实力分析最后,近十年的考研人数及录取人数,报录比的情况基本是这样,更多的数据也没有太大意义,不管录取率,报录比等,总之,考研人数的趋势是在不断的增加,考研人的难度也要增加,竞争力更大。所以,需要在选择考研专业,院校,制定复习计划等方面都应该更细心,精确!
2010-2019年 考研数学一二三真题 逐题精讲视频已出!!!考研数学真题讲解:每日一练212天一、题目二、解析考研路上,你我同行。加油!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进入倒计时,初试时间请考生记清:2019年12月21日至12月22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3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决定,不超过14:30)。2010-2020历年考研报名人数本文是四川中公考研小编整理的关于“2010-2020历年考研报名人数,2020考研人数创历史新高,高达……”的信息,供大家参考。更多2020年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考研初试时间、考研初试科目、考研初试地点、考研初试成绩等四川省考研信息欢迎访问吉林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考研热依旧!341万人报名2020年研考创新高18日,教育部官网发布消息称,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1日至23日举行,报考人数341万人。记者注意到,这一数字比2019年度考研报名人数增长了50余万人,增幅超过17%,再创历史新高。实际上,“考研热”已持续多年。统计数据显示,自2011年以来,中国考研报名人数除在2014、2015年稍有下降,其余年份都呈增加态势,2017年至今,增幅更是都在10%以上。
20考研进行时,考研er最关心的问题是究竟要考什么?政治,数学一、二、三,英语一、二,还有综合?题型是什么?占多少分值?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以下内容,请仔细阅读哦!
985考研学姐经验分享:成功考研只需要5个步骤!2020年考生必备2019考研的同学已经进入了复试阶段,准备参加2020年考研的同学要准备开始进入考研的复习中了。还有九个月就到了2020年考研的初试了,很多同学对于如何复习,先复习哪一科存在疑问,今天985考研学姐就给大家总结了一下考研不同科目的复习时间和计划。NO.1确定考研专业虽然大多数同学都会选择考本专业的研究生,但是还有一些同学打算跨专业考研。所以,同学们要趁着时间还早尽早的确定自己的考研专业,毕竟不同专业考的科目是不同的,这直接影响到考生的下一步计划。NO.2六月之前是最好的基础巩固阶段在同学们确定了考研的专业之后,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已经能基本确定我们是考英语一还是英语二,数学是考数学一还是数学二或者数学三。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着手复习数学和英语了。六月份之前是夯实基础的阶段,英语以背单词为主,而数学要先掌握好课本上的知识再进行拓展。而且在这个阶段同学们也要着手选择自己想要报考的学校了,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可以问一下师哥师姐的意见,毕竟他们都是过来人。NO.3收集专业课资料,开始复习专业课六月份的时候,我们就要决定考研报考的学校了,毕竟每个学校考的专业课不同,只有确定了学校才能开始复习专业课。专业课的复习资料和公共课不同,是无法在市面上买到的,这就需要我们去联系考过这个学校的师哥师姐。在拿到资料之后,就要开始复习专业课了。NO.4政治复习要注意时政政治复习可以从九月份开始,因为考研政治非常看重对于时事政治的考察,如果过早复习并不能掌握国家最新的政策,而且,政治背诵的内容比较多,时间太长容易遗忘,所以对于政治的复习同学们不用心急。而政治考生的重点一般与国家和党的大事件有关,比如说十九大,这个同学们可以多看看新闻。NO.5抓住历年真题数学和英语作为公共课,历年的真题都会在书店里有卖的,不用刻意搜集,而专业课的真题有的学校的官网上会挂出来,有的则需要我们从师哥师姐那里搜集。真题对于我们复习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从真题里我们可以可以看出来每年考试的重要知识点是什么,这非常有助于我们在复习中抓住重点。以上五个点是陈默老师为同学们总结的各科的复习计划和要点。有的同学可能在刚开始复习的时候有一些迷茫,但是我们一定不要放弃,要抓紧时间。考研和高考不一样,考研需要我们自己进行复习计划的制定,所以,希望同学们可以依据以上五点,结合自身的特点,好好复习,争取在2020年的考研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关于:2010考研准备:成功考研只需要5个步骤!985考研学姐力荐!这个话题,你怎么看?
据教育部统计,200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9.2万人,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140.6万人,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41万人。2000年至2010年这十年期间研究生报名人数增加100万左右,而2010年至2020年这十年内研究生报名人数竟增加了200万,增加人数翻倍。为什么考研的人越来越多呢?学姐认为主要原因有四点。1.想要提高学历层次,增加就业机会据调查,大部分人考研是为了提高学历层次,想要找到一份好的工作。随着各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今年毕业生人数就高达874万人,再加上很多企业优先录取“985”,“211”大学的学生,普通大学的本科毕业生越来越难找到工作,很多人就开始选择考研这一条道路。随着考研的人越来越多,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人逐渐增多,很多公司的招聘门槛开始提高,以前本科生可去的岗位逐渐调整成研究生以上才有资格面试。所以为了提高学历,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更多的人开始考研。2.有名校情结有很多人考研是因为有名校情结,觉得上名校特别有面子,当亲戚、朋友问在什么大学上学时,说自己在名校上学特别自豪。但是由于自己高中没有努力考上名校,就只好通过考研实现自己的名校梦,毕竟考研进名校比高考进名校要相对容易一点。还有一点是名校的资源和发展机会是很多普通大学所不能比的,很多普通学校的学生就非常羡慕名校大学的资源。3.热爱科研在考研大军中,不乏有一批人,他们对科研非常感兴趣,喜欢探究问题,而且非常有毅力,能耐得住寂寞,想要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内做出一些贡献,从而义无反顾的选择深造,去读研,甚至读博。4.随波逐流在刚进入大三时,就有很多人开始准备考研了。这时,就会有一些人看到自己的舍友、班上的同学每天不是去教室上课,就是去图书馆或自习室学习,而自己还在浪费时间去玩,觉得很惭愧,于是开始追随别人,也踏上了考研的征途。虽然每个人考研的动机不一样,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考研正在成为一种趋势,以后会有更多的人选择考研,考研的难度也将越来越大。
考研党迎来两个好消息!还有一个“坏消息”,定要重视考研扩招持续进行中大学毕业考研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加入考研行列,希望通过考研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提升学历、增加就业机会,获得更高的薪酬待遇,拥有更好的前途。2021年,考研人数高达377万,被称为“史上最难考研年”。考研人数增加,竞争更加激烈,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近几年考研扩招也在持续进行之中。2010年我国研究生录取人数只有53.8万,到2019年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达到91.7万,2020年达到110.6万。10年时间研究生招生人数翻了一番还多。近十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以6%的速度增长。2022年研究生扩招持续进行,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可以通过考研,实现人生的“增值”。研究生相关权益得到保障研究生遇到好的导师,犹如“千里马”遇见“伯乐”,可以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施展自己的才华。不过,也有个别导师品行不端,学术不正,影响到了研究生正常毕业。对此,教育部对导师的权责做了明确的规定。导师在拥有决定研究生能否顺利毕业的自主权的同时,加大了对导师的约束机制。比如:导师不得要求研究生从事与学业、学术、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不得违规随意拖延研究生毕业时间。这对于研究生来说,自然是大好事。有个别导师,私心较重,为了个人学术研究,迟迟不让研究生毕业的事情,将不会再发生。教育部还明确表示:导师不得将研究生作为廉价劳动力;不得侵犯研究生学术权益;不得讽刺、挖苦、辱骂研究生;不得与研究生发生不正当关系。以上措施是对导师权益的限制,也是对研究生权益的有利保障。在这样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之下,因为类似问题,导致的悲剧将不复重演。研究生可以静心投入学习、研究之中,学有所得,学有所成。以上两个好消息,对于考研党人来说实属大利好,考研机会增加,权益得到保障!不过,还有一个坏消息,作为研究生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否则直接影响自己能否顺利毕业。狠抓研究生质量,排查近五年硕博学位论文研究生扩招了,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可以读研,但是扩招并不等于不要质量。在提高数量的同时,狠抓研究生质量也是刻不容缓的是。对研究生质量的严抓,体现在对不合格研究生进行清退。据统计,2020年共有30所高校共清退研究生1300多名。这些被清退的研究生包括未按时入学的,超过毕业年限的,申请退学的等诸多原因。严进严出,已经成为研究生学习的常态。因此,作为研究生一定要在辛辛苦苦上岸后,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顺利毕业。对研究生质量的狠抓还体现在对学术不端“零容忍”近年来,学术论文抄袭、买卖、代写等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有的研究生为了毕业论文,不择手段,此种学风实在令人堪忧。去年,教育部为了严查学术不端行为,推动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提到复核、排查近五年论文。目前,虽说2020年已成过去,但是论文排查的工作并不会因此结束。这项工作,以后将成为常态,促使研究生质量不断提高。这一点,研究生一定要重视。论文一定要原创,千万不要“复制、粘贴”,图省事。2021年考研已接近尾声,4月底,考研调剂系统将会关闭。意味着今年的研究生招生将告一段落。但是,对于准研究生来说,一切还都是刚刚开始,进入研究生院学习,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准研究生在权益得到保障的同时,也应该约束自己的行为,谦虚谨慎,低调淳朴,和导师搞好关系,且不可太张狂。前段时间,网上曾疯传某考研党初试过关后,给导师的一封信,看后令人啼笑皆非。试问,这样的研究生哪个导师消受得了?准研究生一定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和导师搞好关系。师生同心,才能搞好学术。如果看不起导师,对导师心存偏见、不尊重导师,这样如何学有所成?其次:珍惜时间,集中精力搞科研时光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珍惜来自不易的学习机会,珍惜时间,时间会给你最好、最美的回馈。第三:严格要求自己这是对导师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是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考研数学真题讲解:每日一练190天一、题目2010年数一真题解析 形心公式、曲面积二、解析题目1解析题目2解析考研路上,你我同行。加油!
【考研,到底有多难?】在开始这篇文章之前,兰天学姐想要问问大家,对于“考研竞争力”的第一感受是什么?很多人可能只知道考研一年比一年难、一年比一年内卷,可是对于究竟有多难、压力有多大,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而在这里,兰天学姐想要给大家看一些具体的数据:考研人数在近十年来,从2010年的240万,飙升至了2021年的377万;而仅仅在2019年-2021年这短短三年,更是直线暴涨近一百万考生;随着考研人数的不断暴涨,不断下降的是考研报录比。2010年尚有33.57%的录取比例,近几年已经快跌下20%。据数据统计,2020年的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例仅有24.05%,预测2021年的录取比例会下降至22%左右;去掉保研的学生,真实的数据只会更低。【“内卷”严重,考研还值得吗?】考研人数不断暴涨的背后,意味着恐怖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多的应届生为了缓解自己的就业压力,不得不硬着头皮选择了考研——九百多万的应届生中,将近三分之一都选择了这条路。在一些热门考研领域,竞争压力和报录比更是惨不忍睹,大多数考生都在这场激烈的“战争”中成为了炮灰。很多人都发现,如今的就业市场人才太多,内卷越来越严重,对于求职者的学历要求更是水涨船高。甚至有人武断地下了定论:研究生越来越多,已经不值钱了!然而事实绝不是这样。如今的就业市场,依然青睐“研究生”这一身份。在很多行业中,本科学历已经完全不够用,研究生都成为了被“挑选”的对象,一些好的公司和单位对研究生的毕业院校还有更高的要求。但无论如何,研究生身份,是人们能够率先踏入那一道门槛的唯一机会。考研到底值不值得?当然值得。尽管本科毕业生数量已经达到了九百多万、考研学生也快要达到400万,但真正考上研究生、拥有研究生身份的人依然占少数。能力很重要,但是学历依然是不变的“王道”。因此,在很多就业领域,研究生身份的求职者一入门就能达到比本科生更高的工资;并且具有比本科生更容易的晋升和发展机会;很多大城市为研究生人才提供丰厚动心的福利,但是本科生只能眼巴巴看着。并且,而研究生身份给予你的,不仅是更高的起点、更丰富的就业选择,还有很多你在为之奋斗的过程中多收获的东西。更高的发展平台、更优秀的人脉关系、更开阔的眼界、更丰厚的个人底蕴和更强的专业实力……对于一个人而言,为成为研究生而奋斗的这次过程,就是人生中一次意义非凡的“涅槃”。最后,兰天学姐想和所有正在苦苦挣扎、准备考研,或是未来有考研打算的考生们说:如今的考研,一定程度上是脱离了它原本的意义的。很多人选择考研,或许都不是出于自己真正的热爱,而是为整个社会大环境所趋。无论你选择考研,是不是为了学知识,或者只是为了得到一张文凭也好,考研在某种程度上都能让你去一个更大的平台、遇见更优秀的人、看到更美的风景,收获一个更优秀的自己。而无论考研的结果如何,更努力一些、收获这个过程,或许就是为自己奋斗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