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本校(双非高校)的研究生真的没有用吗?聚偻之中

考本校(双非高校)的研究生真的没有用吗?

每当决定是否考研的时候,我们总是会问自己几个问题,因为这是必须有明确答案的问题,不然自己很难考研成功,;比如能否顺利的坚持到考研的最后一刻?考研是自己最佳的选择吗?双非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值得报考吗?等等这些问题,都是考研人在考研复习开始之前认真思考并且必须获得明确答案。而其中最令考研人纠结的问题就是双非高校的硕士研究生究竟有必要读吗?真的没有用吗?没错,大多数考研学生都是为了能够顺利的考到211高校或者是985高校,似乎只有在这些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才算的上是真正的成功。可每年能够进入这些高校的学生并不是很多,还有一大部分学生最终只能是进入普通的双非院校。可是,我们不能因为是双非院校的硕士研究生,便自动认为自己三年的硕士研究生没有任何价值,或者说是没有提升。因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到自己的提升,看到自己的机会:一方面是三年后我们拿到的是硕士研究生学历。先不要说其含金量如何?但其一定是要比你大学本科学历更有含金量,也一定会比你大学本科学历更有竞争力,这是不争的事实。这就是我们考研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获得学历上的提高,于是我们可以在未来的就业中或多或少地享受到一些优势待遇,或多或少的更加容易一些。另一方面是我们获得了读博的机会。如果你喜欢科研,如果你想在名校学习,那么这时的你还有读博的机会来实现你自己的梦想。这也是我们进入双非高校读研的机会,可以在这样的基础上再一次的冲锋,只要你还不服输,只要你还能够坚持在读研三年依然保持极佳的状态。所以,双非高校读研给予了我们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机会。此外,对于考研成功的定义不是由你最终所录取你的院校档次所决定的,只要你能够收到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那就意味着你已经成功了。总之,985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固然好,但是双非高校的硕士研究生依然是我们辛苦一年才换来的,依然有其特有的价值,所以机会难得,珍惜自己读研的机会,同时不要忘记在读研期间不断地丰富自己。

后世绝灭

考研有必要去双非(非985/211)院校吗?看完后仔细考虑下吧

现在考研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大家都想扎堆去考985/211院校。其实出现这种情况不难理解,毕竟本科985/211的学生,考研不会去读比本科还差的学校,而本科不太好的学生,则想通过考研来逆袭。不管本科学校好不好,考研的学生都想通过考研来提升学历、提高眼界、提升自身硬实力以及能找到一个好工作等等。现在经常会出现这么一个问题,很多人除了985/211等知名院校外,其他院校的研究生根本就不会去考虑,即便是初试成绩不太满意,但依然有很多人纠结究竟谁二战还是工作,很少有人去考虑调剂到一个双非院校。那么问题来了,双非院校真的就那么不受人待见?如果初试成绩不够985/211,双非院校还有必要考吗?接下来叮当学姐给大家提供几个建议:一、本科院校不好的很有必要去双非很多本科院校不是很好的学生,总想着通过考研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至于实力有多强,当然是学校来决定的。于是这些学生往往把目标定到985/211,抱着一种“非985/211不去”的念头来考研。结果总有很多人因为根基薄弱,考不到理想的院校,同时又不甘心调剂去双非,最终要么二战,要么放弃考研去找工作。其实即便考不上985/211院校,无法实现“翻身”的念头,考个双非也不至于证明不了自己的实力。除了那些硬性规定一定要985/211的企业外,很多企业只要求硕士学位,并不会因为你是双非就对你有歧视或者是别的什么。如果本科就是双非的话,那么更需要依靠硕士学历来提升自己的价值。因为本科生远远要比研究生多得多,一个双非研究生不管怎么说,也要比双非本科生更具有竞争力的。所以本科院校不好的学生,考研的话一定不要嫌弃双非院校,因为院校再差也是研究生学历,也要比双非本科强的。二、本科院校很好的也可以去双非如果本科学校是985/211的学生,结果只能上双非院校,那样估计是挺难抉择的。普通本科的学生考上了双非院校,别人也会认为他们非常努力。如果985/211的学生最终上了双非,可能自己心里都过意不去,别人也会认为他们没有努力。其实关于这个问题,首先看看自己能不能接受从985/211到双非,如果能的话,那就好办了。在双非学校教育资源,师资水平没有985/211强这是一定存在的,但是哪里都有好老师,哪里都有厉害的学生,研究生更看重的应该是个人的能力,在双非学校一样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如果不能接受从985/211到双非,那么无非就是两种结果,一种是二战,一种是工作。可是经过无数师兄师姐的实践,二战并不一定稳妥,很可能考得还不如第一次。而工作的话,可能刚毕业985/211发的光环还能有点用,但是工作几年之后,再光辉的本科院校出身也不如双非的研究生院校出身,因为人家学历摆在那里。如果能克服自己心理因素的话,学姐建议还是去双非吧,毕竟研究生学历确实要比本科生学历强。三、双非院校并没有想象中的差很久之前看过这么一段话:如果给你三年内时间,你是选择读研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是为了车房在工作岗位上拼搏?如果选择了前者,你有机会去行业最顶尖的公司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顺便解决车和房,如果选择了后者,其中几率可是要少很多。其实如果把本科院校与研究生院校做个对比大家就清楚了,本科院校再不济,也比大专要强,同理,研究生院校再不济,也要比本科要强。双非院校即便再差,人家也是研究生院校,出来找工作的时候也是研究生学历。并且,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算是在双非院校也能得到很好地提升,那些考上了985/211名校的学生,如果在读研期间不再上进,也会逐渐的平庸下去。不管是985/211名校还是双非院校,它们给的不过是一个不同的起点,但是终点却趋近相同。在这段路上,能学到多少东西,能收获到多少知识,全都在于自己。四、工作看的是最终学历学术界有这么一句话很流行:“一流的本科生、二流的研究生、三流的博士生。”有些人认为,很多用人单位都对第一学历有要求,那是因为用人单位不清楚你的能力,你没有或者缺少让用人单位量化你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学历就显得很重要,因为高考成绩是这个时候用人单位能唯一判断你的指标了。这是因为在我们国家现行的教育体制下,高考还是最公平、最能检验一个人学习能力的方式。但是这种说法实际上比较适用于应届生,因为工作两年后还看学历的很少,企业更注重的还是个人能力。即便是跳槽,应聘的时候人家也是看最终学历和工作经验,这时候第一学历在企业面前,就像一个大学还挂科的学生说自己高中是学霸这样苍白无力。有位网友说得好:“双非院校300多个,要是都不值得读,那干嘛他们还要招生呢,都不值得读那干脆把双非的院校硕士生点取消算了。”其实叮当学姐觉得啊,考研不管是为了学术的提升,还是为了工作时身价的提升,双非都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就像是985/211本科和普通本科的区别,前者或许比较光鲜亮丽,但工作后都是以本科为起跑线。学历只是块敲门砖,决定自己生活质量的还是能力。至于那块砖是金砖银砖还是石砖,只要能敲开门,好像也没那么重要了不是么?所以同学们如果真的考不上985/211院校的话,不妨考虑考虑双非院校,双非院校其实也不差呢。

焦竑

就因为本科“出身”不好,双非普通二本考研被歧视?真的存在吗?

近期有很多小伙伴问小编:我本科出身双非普通二本,考研会被歧视吗?我专科毕业,可不可以帮我选一个不受歧视的学校?有不少20考研考生都会因为自己的本科院校不好而自卑,怕被歧视,怕受到不公平对待,那考研中会不会存在歧视问题呢?又要如何应对?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谈谈这个问题。一、歧视是否真的存在?首先“歧视”这个词,本身就非常带有个人感情色彩。从小老师就教导我们不要用有色眼镜去看别人,但有时候第一感觉就是会深深的印在脑海,就好比我们对于985、211、普通本科的看法,前者就是比后面的优秀,虽然有特例,但这种普遍性的思维已经深深的印在脑海。所以,导师们也是一个个有主观感情的人,在我们考研复试面试的过程中,如果摆在老师们面前一群985、211和普通二本生,不让他们“另眼相看”真的很难。说到这里不得不承认,“另眼看待”或者大家所说的“歧视”确确实实存在,但存在不等于普遍。现在有很多学校尤其是好的学校,为了争取好的生源,为了公平竞争,不允许考生在面试过程中带个人简历,不允许自我介绍包含有本科出身,甚至略过自我介绍这一环节,直接考查考生个人专业素质。另一方面说,导师招生都希望能招到那些优秀的、专业能力强的考生,那么对于普通院校本科出身的同学,他们会持有“怀疑”的态度,或者说想要看看你到底表现如何,直白点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专业素质如何一问便知。于是,在这样的考察下,有些确实专业素质不强的露出马脚被淘汰,心里当然会不舒服,于是“被歧视”就深深的烙在心里,觉得受到不公平待遇。二、如何正视“歧视”这个问题1、首先,正视自身实力,合理择校。对于所有考生来说,选择学校首先要有“自知之明”,清楚自身实力,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好学校谁都想考,但不是谁都能考得上。如果好高骛远选了一个不切实际的名校,能不能过初试线还是一回事。那如何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学校呢?查看学校历年报录比情况主要是看一下每年报考人数。如果每年报考人数都很多,但是一志愿录取的人却很少,并且一志愿录取的人分数都不高的话,那么该学校可能存在压分情况。这很明显是在给优秀的调剂生留地方,所以,谨慎选择。查看总分成绩组成比例总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组成,初试成绩不存在歧视不歧视的问题,面试可能会存在。所以为了降低这种风险,可以选择报考初试成绩比例大于复试成绩比例的学校。比如最后总成绩计算=初试成绩占比70%+复试成绩30%,这种更多的拼初试成绩,相对公平很多。查看学校复试成绩组成比例通过查看报考院校的往年复试通知,里面会公布复试成绩计算方式。复试成绩一般由面试成绩、口语成绩、面试成绩组成,可以选择面试成绩占比较小的学校。查看学校去年接受调剂的方案如果调剂方案中写着只接受985/211本科生调剂,或是标明985/211学生有优待的,并且最终拟录取名单中大部分录取学生都是调剂进来的话,那么可以看出该学校走的是大量接收考名校落榜且本科好的调剂生路线。直接问上一届学长学姐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问这个专业的研究生,询问有几位是双非院校考上的,这一招最直接有效。2、其次,努力复习,尽全力做到最好,用分数来弥补“出身”。对于“本科歧视”这一点大家不要咆哮,毕竟老师也不是神仙,绝对的公平公正也不可能。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老师,你肯定也会对本科较差的学生抱有怀疑。我们要做的,只能是初试、复试做好充分准备,拿出实力给老师看,如果你表现优秀,老师们会不要你吗?对于同学们来说,初试和复试一样重要,现阶段的目标是先过了初试,认真备考,打下扎实的基础,把初试的分数往高了考,现在的任务就是全力以赴准备初试!如果初试你能考400分以上,你已经获胜一大半了!有句话叫“想要考上研:要么初试分高不可比,要么复试表现的无可挑剔”,如果你什么都不努力而在这里徒担心被歧视,那你注定是被淘汰的那一个。所以,加油吧,大学的出身已经无法改变,能改变的是你考研初试的成绩,和你复试的表现,趁现在还有时间,拼尽全力做到最好,不给别人挑刺的机会,不给自己留遗憾!20考研人,加油!更多考研择校选专业分析戳↓

斗牛牛

本科双非,即便考上985研究生也没用吗?

现在社会流行看第一学历,于是有人就说,本科双非,即便考上985研究生也没用,这种观点还很流行。但这种观点还是很扯淡的。别说本科双非考上985研究生了,就是同样是考上双非的研究生,依然是很有用的。这个“有用”,我们首先需要界定一下。什么叫有用?在我看来,“有用”至少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学历、能力、就业。1、学历。考上了研究生,读了研究生,无论什么层次的研究生,学历提升毋庸置疑,而且是妥妥的高学历稀有群体。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13.68亿,研究生学历(包括硕士和博士)的人口为413.8万。现在过去了8年,每年毕业增加50~60万,则现在全国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总人口约900万,占比约为0.7%,也就是平均1000个人,只有7个人是研究生学历。未来虽然这个比例会继续提高,但依然很小。2、能力。这个能力包括专业知识、能力和思维方式。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本身就是本科阶段学习的一个升级,985研究生的要求往往更高。专业知识的深挖、专业能力的训练和思维方式的转换,这是本科阶段所无法给予的。研究生需要具备初步的研究能力,这种研究能力的培养过程,是对思维的一个重大升级和更新,这种思维的转变和升级将对整个人生构成重要影响,即便以后不做学术研究。3、就业。即便是双非本科出身的研究生,就业比起本科生会怎样?结论不言自明,更不用说985研究生了。一般情况下,研究生就业,与本科生是没太多可比性的,两者之间并不构成太多的竞争关系。研究生就业属于竞争力的明显提升,属于就业层次的相对提升。认为“双非本科出身考研985也无用”的根源无非就是三条:1、人们的第一学历崇拜心理,总觉得本科出身好才是优势。2、“酸葡萄”心理,说“没用”的人自己就没考上研,更没考上985的研究生。3、因为就业竞争大,在研究生这个群体里面,极少数确实很好的就业单位无法做出合理区分,同时也为了省事,因而要求“本科+研究生”是“双985”或者“211+985”之类,这给人造成“双非即便读了985研究生也没用”的印象。其实,绝大多数就业单位并没那么高的要求,一个985研究生就已经完全足够了,而且这里面有很多好单位。人生的进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高考不可能一考定终身。看重第一学历不过是目前这个阶段比较流行的一个比较畸形的认知而已,终究会得到矫正。能在好学校接受良好的本科教育,有一个良好的本科出身,固然很好,但这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不断进步,不断提升自己;反之,没有好的本科出身,也没太大关系,考研提升就是很好的可选路径之一,能考上985的研究生,更是值得点赞,这种提升,从任何层面来说,都是有用的,而且在以后的人生中,作用无可估量。以上是小编的看法,你怎么看呢?

上如标枝

考研荐读:双非院校有必要读吗?你觉得呢?

现在正是20考研调剂和21考研备考的时候,很多同学有一些疑惑,我调剂/报考双非院校有必要吗?值得花费时间和金钱去读吗?关于院校报考或者现阶段的调剂都涉及院校问题,今天辽小都就和大家聊聊双非院校那些事!一、调剂来说对于本科学校是双一流高校的学生,调剂的时候会因为自己的本科学校名头而收到来自许多生源相对不是很好的双一流高校的橄榄枝。对于本科学校一般又不得不放弃一志愿调剂的同学,他们的选择大多只有双非高校了。双非高校的硕士值得去读吗?我们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自己考研是为了一纸文凭好找工作?是随波逐流延长自己的学业生涯享受当学生的生活?还是热爱自己的专业想在自己的专业方面有深一步的学习研究?人生路上有很多的选择。纠结得失的时候,想想你的初衷,笃定你的初心,问题就已经解决一大半了。而且有的学校虽然是双非,但在某些专业却是业内领先,比如西南政法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或者在特定地域内有很强的就业优势,比如深圳大学,河南大学。抛开个人情况与需求去盲目地给出结论谈论“值”或者“不值”都是不科学不理智的。,希望辽小都给出的事一个理性的科学的参考二、报考来说其实双非的院校有一些实力也很强大,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双非实力也很好的院校,其实报考来说,也是分专业的,有些王牌专业也会出现在双非院校的!纵观考研形式和庞大的考研大军,考研似乎也是很奇妙的,比如初试高分被刷,低分表现好飘过,所以我们以考上为主,双非不一定就是不好!加油考研经历太多,从择校开始我们就会有很多烦恼,希望大家能够结合自身情况,理性选择,希望大家的努力都能有好的结果!

或使莫为

你觉得双非院校的研究生有必要读吗?

〖今日话题〗你觉得双非院校的研究生有必要读吗?不少考研er心中都有一个名校梦甚至不少人说不是985、211的研究生不如不读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如愿以偿考上名校(小小白们都会考上心仪的学校!!)小白觉得如果考取的这个学校让你相对于过去取得了进步就是有意义的所以你觉得双非院校的研究生有必要读吗?在文章下方留言告诉大家你的想法吧( . )@万语千言我就是今年上岸双非,本科三本,我也想读211 985 可我的实力就在这,考一个双非金融对于我来说已经挺不容易的了,总比我本科好的多,只能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饶巡天存在即有意义@小辉辉再差的学校,不影响你学历是研究生!!!研究生就是牛逼就是牛逼就是牛逼~@董汝佳这个问题其实就是何不食肉糜。不是每个人第一学历都是985 211 首先把自己精确定位 自己高考什么分数 大学四年或者三年认真听了多少课 发过论文么 做过课题么 报考前别看知乎 可以逆袭 但是没点真本事 炮灰都得是下三流 所以双非对于第一学历985 211来讲 鸡肋 可读可不读 对于第一学历二本三本民办专升本等 还是有很大意义(个人想法)

独行

考上了双非大学的研究生,有必要读吗?听听学长怎么说

人的成长,其实就是在不断明白一个道理,“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考研更是如此,同样一个专业,我见过320分就能考进985的,我也见过350分进不了211复试的。所以,考研的你务必要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大学。而当你做出选择的时候,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你面前,那就是“双非”院校的研究生有没有必要考?是不是除了985、211,“双非”院校真的就没有希望了?今天这篇文章,董师兄好好给你讲讲这笔“考研账”究竟应该怎么算。其实决定你到底要不要考“双非”院校的关键,就是你读研的目的了。目的不同,自然选择的空间和高度就不同。通常来说,读研的目的无非以下四种。第一种:学历是未来的“准入证”很多同学因为专业的原因,毕业后可选择的工作非常有限,所以通常是把考公务员作为终极目标。而一些好的岗位,通常是要求研究生学历的,所以在这个时候,研究生对你来说只是一个“准入证”,那么无论你是985、211还是双非,其实影响就都不大了,也就没必要非985、211不可了,毕竟决定你命运的是另一场考试。这里要和大家澄清一个概念,公务员和选调生。公务员考试是没有学校要求的,但是选调生通常是有明确的学校要求的,而且通常都是985,所以如果你未来的志向是选调生,那么双非的研究生是没有“准入证”的,这点你一定要了解清楚。除此之外,像各地的人才引进计划,对学校的要求也是参差不齐,总之,一定要看好要求再下手,否则追悔莫及。第二种:高薪是读研的“目的地”如果你读研是希望未来能有一份高薪水的好工作,那么选择“双非”院校就不太容易满足你的夙愿,这里面有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那些能提供高薪水高福利的公司往往在简历筛选这一关就设下了门槛,比如必须是985或者211毕业才行,更有甚者,要求必须是985。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必须想办法考入985或者211才能实现高薪的梦想。不过话又说回来,人生在世几十年,上面说的这种情况是你希望毕业立马就能高薪,那你可能就要背负很大的考研压力,但你完全可以先暂时接受毕业时的不高薪,用读研期间形成的习惯,积累的实力,和积极的态度,在工作期间崭露头角,进而在职场实现薪资、职位、待遇的三级跳。而且这样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需要的只是你三年的卧薪尝胆。第三种:科研是内心的“里程碑”总有一些人,愿意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科研事业,所以如果你也心怀科研梦想的话,董师兄建议你,至少考一个211或以上的院校。想搞科研,未来大概率是要读博的,读博通常有两个去路,保守的去路是留在本校,进阶的去路是以现在的学校作为跳板,去到更好的学校。有985、211背景的学校,意味着更多的资源,更多的机会。假如你是在一所双非院校,可能你能得到的,还是十分有限的,诚然,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导师的帮助,走上人生巅峰,但这个过程和在985、211相比,要难得多得多。所以与其去期待一个不确定的未来,不如用一年多的努力考取一所985或者211,给未来铺平道路,减少麻烦,你现在吃的苦越多,未来吃的糖就越甜。第四种:名校是人生的“启明星”太多的人在高考留下了遗憾,所以他们希望通过考研,来“一雪前耻”;通过考研,来“遂人心愿”。所以名校情怀,在众多同学的脑中魂牵梦绕。如果你有一个名校的梦想,那么你的目标一定是985和211,你可能不太会关注双非院校,但是,考研选学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要提前做好自我评估以及时间评估。假如你的本科成绩不是太好,本科院校也很一般,加之剩下的不到一年的时间,那我建议你,如果没有找到那种超高性价比的985、211高校,就是录取分数低,竞争压力小的,就不要因为所谓的名校情怀去冒险,也许比你之前的学校好,比如从二本考到一本,从专科考到二本,只要是超越过去的自己,就一样是可以让人接受的,毕竟未来路还长,你有的是机会。若靠学历来考公,是否双非均行通。高薪梦想在心中,若是双非恐难成。科研之路不普通,211校很有用。名校情怀心头涌,来日方长建奇功。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想要了解更多考研干货请关注我!我是董师兄,考研领域专栏作家,考研专业咨询,私信1或2有惊喜。

凤凰情

对不起,本科双非我还是劝你不要再考研了

近日,众网友关于“本科双非考研985有什么用”这个话题展开激烈讨论,众所纷纭。网友一:辛辛苦苦从不知名本科考到了985院校,然而去找工作的时候,被公司以“本科双非不予考虑”打回原形,现在心情十分复杂。网友二:我本科只是三流城市的一个三本院校,甚至也经历过考研的失败,但我在IT软件方面狠心努力了一把,现在在北京打拼,和我一起工作的都是清华北大毕业的,而我也不自卑,因为我相信自己的实力。网友三:我就是普通本科,985研究生,如今在世界500强工作。当你从非双考到985时,在你去投简历时,需要你的人会说你很努力,高考是不是没考好。不需要你的人会说你出身(本科)不好。你又何必太在意呢!招聘你的人可能就是双非毕业的,再则即便你是清华北大毕业的,有人要挑你刺一样可以。内心强大一点,你越优秀就越有眼红你的人。走自己的路随他们说去吧。大师兄的看法:终于从稚嫩的大一狗活成了一只成熟的大三狗,在一声一声叹气中,没由来的害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到这样一个词,这个词叫做未来。马上就要做出选择,马上就要被剥掉大学生这个外衣,怕自己还没找到合适的衣服就要在社会里裸奔,慌忙在就业、创业、考公和考研这几件衣服里挑挑拣拣。“逆袭清华北大,我做得到,你也行”“如果不考研,这几个专业的本科生就业还不如技校。”“大家都考研,你一个本科生怎么比得上研究生呢”他们都这样说。于是看了很多励志指南,干完鸡汤后决定考研。到底是给自己找到了一个新的名称,从大三狗变成了一只考研狗。于是买了一堆教辅,早早在考研教室占了位置,看一会玩一会,耗上个把小时,看看身边背着考研单词的小伙伴,告诉自己真的有在努力。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要考研,但是大家都是要考的。听起来的确很好笑,但这也的确很可悲,因为“他们说”这个词,有时候考研倒成了我们用来敷衍所有人的借口。“你以后想要干什么?”“我要考研。”轻飘飘的口气,随意的像是去食堂打菜,又好像睡一觉就能被理想的大学录取,进而改变人生走上人生巅峰,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全然低估了考研的真实与残酷,也忘记了自己的目标,好像并不知道考研是一个神圣的事情,也忘了成年人应该对自己负责的道理。考研本身并没有什么好与不好,也一直觉得能放弃大部分的娱乐时间,他们用背书代替谈恋爱,用刷题代替撸串,投身于自习室的考研党们真的非常厉害,他们能清晰描绘自己想要的未来,让所有的梦想在考研的压力下,抽象成自己想去重新蜕变的学府。只是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拿“考研”当挡箭牌,问题就变得不那么简单了。对于很多人来说,“我要考研”这四个字里,坚定的成分占30%,自欺欺人的成分占30%,还有40%留给了恐惧。因为害怕在社会里碰壁,那就先来考研这条路上碰碰运气,或许不费吹灰之力,被眷顾的那个幸运儿就是自己,在这样的心态下做出的选择,考研仿佛成了我们的避难所,但这个理由说服不了别人,更说服不了自己。很多人在玩游戏的时候,喜欢看一看网上的攻略,某些隐藏的副本里有着许多buff加成,于是绞尽脑汁想要进入副本,我也是这样,当我看到别人都在这个隐藏副本里获得经验和奖励,获得主线任务没有的道具,我也想要试一试,可是我发现努力几次道具再多也无法通关,因为我的级别不够,能力不够。所以我果断放弃了,继续回到原本游戏设定的主线任务,反而在打怪的路上不断升级。所以你明白吗,并不是大家要做的事情你都得去做,别人的选择并不会妨碍你,在选择如何打怪升级的路上,总一条你最适合的路。问题并不会因为逃避而消失,它像一鱼刺,你可以假装忘记了它,但是你真的躲不开。既然自己无法咽下,那么不如在第一次就取出它。年轻人犯错的成本并不低,但比起犯错更差劲的是犯怂,很多时候,有一些决定你并不需要问别人。考研?考公?就业?你总比别人更知道自己适合哪里。每个人的内心总有一个选择,是你故意模糊,或是故意迷茫,又或是你根本没有开始考虑。请好好拷问自己,选择的未来都充满意义。做到当下最好,任何路都不差广东中公考研在此也想发表一些看法~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各抒己见呦~抛去所谓“985”、“211”的名头,“考研”本身就非常有用,更何况是考上中国顶尖学府。也许你因为高考的失利、过往的错过,没有达到理想院校,而你此刻为了梦想而拼搏,那就是最值得骄傲的人。不在乎所谓的噱头,不在乎周遭的眼光,一场考研便是一场炼狱,我敬佩每一个顶过考研压力走过来的人。不要去在乎过往出身,周围的人是985保研过来的,那又怎样,大家已经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了不是吗,我也见过许多本科学校很好,可是研究生阶段不努力,照样落后本科出身没那么好的同学的。研究生学习与本科学习有着很大的区别,不单单是上课认真听讲、期末好好考试,很多时候是需要自己学习,看文献,做实验,做调查,软件运算,写文章等等,专业性更强。你会从学识、见识、素养等各方面得到提升,你会懂得逻辑思维,你会走向不一样的人生方向。本科双非院校的出身,不可否认,在就业之时确实存在影响。有些大型企业在招聘时,本科院校为双非的简历是通不过的,一些研究院招收实验助理,往往只要本科211的。但换个思路想一下,现在公司招聘门槛越来越高,那么我们自己是不是也要想方设法进入更高的梯队。如果非要说本科双非考上了985院校还是没用的话,那么不去进入更高梯队深造,直接用本科不出众的学历去找工作,岂不是更不具有竞争力,更加容易埋在平凡的洪流之中。如果给你三年内时间,你是选择读研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是为了车房在工作岗位上拼搏?如果选择了前者,你有机会去行业最顶尖的公司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顺便解决车和房,如果选择了后者,其中几率可是要少很多。人生的选择各有不同,不能说读研就一定更好,但我相信,如果你足够优秀,你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把理想变为现实,把人生过得精彩。

瑛士

双非大学的研究生值得考吗?学姐用数据来告诉你

现在我们国家的高校有两种分法,一种是重点大学,一种是非重点大学。在重点大学里,原先大家公认的是985和211分类,现在不再提985和211的说法,改提双一流。双一流跟211、985的区别不大,一共有137所,比原先211多了21所。双一流大学跟其他大学有些不一样,国家给的办学经费比较多,师资比较好,学校推免保研的比例高,所以录取分数线会较高一些,所以很多单位招人可能会限定只招双一流的学生。那么,双非大学不读吗?当然是否定的。双非大学的研究生不读吗?答案更是否定。现在考研的人越来越多,2020年达到了341万,在2019年达到了290万。从5年的考研人数来看,逐年大幅度增加。虽然考研人数在增加,但招研究生的数量并没有增加多少,每年各高校一共招70多万研究生。落榜的人占绝大多数。研究生5年的报考人数考上研究生的算是幸运儿,但这些幸运儿去哪里了呢?都去双一流学校了吗?当然不是。双一流学校有137所,大概最多招30多万人,余下的一半人进的是非双一流大学,难道他们的研究生白上了?一些特殊的双非大学双非大学有几种情况,有些虽然是双非学校,但在业内名声不低,在行业内地位等同于双一流大学,这样的大学,我认为也是非常好的大学。比如,南京医科大学,江苏省最好的医科大学,比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的医学院都要好,不论是学科评估还是这次2019国家三大奖的获奖情况,南医都非常出色。首都医科大学更是不用说,它的附属医院水平非常高,医院的数量比北大医学部和协和医学院都多,质量也毫不逊色,所以能考上首医也是非常不错,比很多985大学的医学院还好很多。医学院校类似的学校不少。政法类的大学。在政法类大学里面,华东政法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在行业内都是排名非常靠前。在上海,除了复旦的法学,华政的法学研究生肯定比华东师大或者同济大学的法学研究生更受欢迎。同理,西南政法也是如此。财经类的大学。在财经界,至少目前为止,双非东北财大的研究生应该比双一流大学的辽宁大学更受欢迎。江西财经大学的研究生也比很多双一流的经济类研究生更受业界的欢迎。普通双非学校的研究生其他还有一些双非大学也非常不错,不过就不举例子了,大家关心的是那些很普通大学的研究生是不是还是比本科生要好。答案也是肯定的。对于上普通双非学校的研究生来讲,估计将来搞科研的不太多了,主要是为了就业。我们可以看看普通双非学校的研究生就业是不是要好于本科生。上海理工大学下面是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就业行业对比,明显去通信互联网、金融和教育行业,这几个公认为薪酬比较高的行业的研究生比例要明显高于本科生。上海理工毕业生流向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下图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的起薪,明显是研究生的要高,平均高出3000多元。本科生起薪研究生起薪山东师范大学下图是山东师范大学的就业报告,同样的,研究生就业单位比本科生的要好。本科生就业单位研究生就业单位因此,我认为双非的研究生是可以读,不过双非的博士生要慎重。你觉得呢

客问其族

考研大军逐年增多,本科双非考上研究生有用吗?

在中国的大学中,985和211类的大学是领先其余大学一档的。因此很多的企业在招聘时都明确要求,只招收211或者985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对于企业来说,为什么要招收211和985的毕业生?因为他们对应届本科生的真实能力并不了解,但是通过高考能考上211和985的,不是有天分,就是很勤奋。所以高考其实就是对人才的一次筛选,而企业招聘时就是通过这层的筛选再筛选一次。这是不是意味着其他的二三本院校的毕业生就没有机会了呢?倒也不是,因为还可以考研啊!那么问题又来了,即便是考研成功,求职时企业是更看重第一学历,还是更看重研究生学历?这种区分也是因企业不同而多有不同。比如说进的是国企或者世界500强的大企业,对第一学历和学位都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晋升的时候,对学位的要求卡的比较死。如果是一些小企业或者说私企,就只看最高学历了。总之,大企业校招的第一学历肯定是985或者211,面向社会招聘时,会放宽一些。但是通过社会招聘进入公司的,除非是自身实力非的牛,要不然在公司的晋升发展是远远比不上校招过来的学生的。当然,无论你是什么学历,都要看个人能力,低学历不见得就没有出息,高学历不见的有低学历过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