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分子化学考研题库土里土气

分子化学考研题库

1在己二酸和己二醇缩聚反应中加入0.4%的对甲苯磺酸起到的作用是(  )。[武汉理工大学2010研]A.控制分子量B.提高聚合速率C.链转移剂D.封端【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在己二酸和己二醇缩聚反应中,对甲苯磺酸相当于反应的催化剂,能提高聚合速率。2等摩尔二元醇和二元酸进行缩聚,如平衡常数为400,在密闭体系内反应,不除去副产物水,反应程度为(  )。[武汉理工大学2010研]A.0.9B.0.92C.0.95D.1.0【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由题意得:缩聚反应在密闭体系中进行代入数据得反应程度为0.95,故选C。3工业上为了合成聚碳酸酯可采用(  )聚合方法。[江苏大学2016研]A.熔融缩聚B.界面缩聚C.溶液缩聚D.固相缩聚【答案】AB查看答案【解析】酯交换法合成聚碳酸酯多采用熔融聚合,光气直接法合成聚碳酸酯多采用界面缩聚技术。4通过逐步聚合反应得到的聚合物大多数为(  )聚合物。[江苏大学2016研]A.碳链B.长链C.杂链D.嵌段【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多数逐步聚合物属于杂链聚合物,可分为线形和体形两大类。5开发一种聚合物时,需要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考察单体能否聚合。热力学上判断聚合倾向的主要参数是(  )。[江苏大学2016研]A.聚合温度B.聚合焓C.聚合熵D.聚合压力【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单体能否聚合,可以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因素来考虑。热力学讨论聚合的可能性或倾向以及聚合-解聚的平衡问题,而动力学则研究引发剂和聚合速率等问题。ΔG的正负是单体能否聚合的判据,其大小决定于焓和熵的贡献。大部分烯类的聚合熵ΔS近于定值,约等于单体分子的平移熵(-100~-120J·mol-1·K-1)。在一般聚合温度(50~100℃)下,-TΔS=30~42kJ·mol-1,大部分烯类单体的-ΔH>40kJ·mol-1,都有聚合可能。因此,可用聚合焓来初步判断聚合的可能性,聚合热(焓)在热力学上是判断聚合倾向的重要参数。6缩聚反应的官能度f有不同的表述,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安徽师范大学2017研]A.官能度是根据官能团来确定的B.官能度数和官能团数并非完全一一对应C.在缩聚反应中,不参加反应的官能团不计算在官能度内D.一种单体的官能度数是固定的,与反应类型和反应条件无关【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D项,缩合反应中,一分子中能参与反应的官能团数称作官能度,也就是在反应体系中实际起反应的单体官能团数,与反应条件和反应类型相关。例如,苯酚与乙酐反应生成酯,酚羟基是反应基团,官能度为1;苯酚与甲醛反应时,酚羟基的邻、对位三个活泼氢均能参与缩合反应,官能度是3。7过硫酸铵引发剂属于(  )。[江苏大学2016研]A.阳离子引发剂B.阴离子引发剂C.油溶性引发剂D.水溶性引发剂【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过硫酸盐,如过硫酸钾和过硫酸铵,是无机过氧类引发剂的代表,具有水溶性,多用于乳液聚合和水溶液聚合。其分解产物是离子自由基或自由基离子。8用自由基聚合制备的高压聚乙烯除了少量长支链,还有大量乙基、丁基等短支链,这些短支链的生成是因为(  )。[江苏大学2016研]A.大分子链间的链转移反应B.向引发剂的链转移反应C.向单体的链转移反应D.大分子链内的链转移反应【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自由基向大分子转移的结果,在大分子链上形成活性点,再引发单体聚合,形成支链。这样由分子间转移而形成的支链一般较长。高压聚乙烯除含少量长支链外,还有乙基、丁基等短支链,这是分子内转移的结果。9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链自由基对过氧化物的(  )是其引发剂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暨南大学2017研]A.屏蔽效应B.自加速效应C.共轭效应D.诱导分解【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A项,屏蔽效应是一种物理过程与自由基聚合无关;B项,自加速效应是指自由基聚合中期,出现聚合反应速率自动加快的现象;C项,共轭效应指在共轭体系中由于原子间的相互影响而使体系内的π电子(或p电子)分布发生变化的一种电子效应;D项,诱导分解实际上就是自由基向引发剂的转移反应,过氧化物属于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一种。10自由基聚合反应时,引发剂AIBN一般在多少摄氏度使用?(  )[暨南大学2017研]A.30~40B.50~70C.80~100D.100~120【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B项,偶氮二异丁腈(AIBN)是最常用的偶氮类引发剂,AIBN多在45~80℃使用,其分解反应特点呈一级反应,无诱导分解,只产生一种自由基,因此广泛用于聚合动力学研究。11热塑性弹性体SBS是苯乙烯和丁二烯的(  )。[江苏大学2016研]A.无规共聚物B.交替共聚物C.嵌段共聚物D.接枝共聚物【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SBS热塑性弹性体是苯乙烯与丁二烯的ABA型嵌段共聚物。受热后材料可以流动,容易加工成型。冷却到室温后,聚苯乙烯链段聚集成玻璃态微区,对聚丁二烯链段起到了物理交联点的作用,从而使材料表现出橡胶的特性。因此称之为“热塑性弹性体”。12在自由基共聚中,e值相差较大的一对单体发生(  )的倾向大。[江苏大学2016研]A.理想共聚B.交替共聚C.恒比共聚D.嵌段共聚【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Q值相差较大,难以共聚;Q、e相近的一对单体,往往接近理想共聚,如苯乙烯-丁二烯、氯乙烯-醋酸乙烯酯;e值相差较大的一对单体,如苯乙烯-马来酸酐、苯乙烯-丙烯腈,则有较大的交替共聚倾向。13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自由基交替共聚的倾向较大,主要是(  )。[华南理工大学2017研]A.Q值相差较大的一对单体B.e值相差较大的一对单体C.都含吸电子基团的单体D.二者竞聚率接近【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B项,e值相差较大的一对单体有较大的交替共聚倾向;A项,Q值相差较大的一对单体难以共聚;C项,都含吸电子基团的单体,即e值相近;D项,竞聚率是自增长速率常数与交叉增长速率常数的比值(r1=k11/k12,r2=k22/k21),只有当r1=r2=0时表明两种自由基都不能与同种单体均聚,只能与异种单体共聚,共聚物中两单元严格交替相间倾向于交替共聚。14下列单体中,与丁二烯(e=1.05)共聚时,交替倾向最大的是(  )[暨南大学2017研]。A.PS(e=-1.08)B.马来酸酐(e=2.25)C.醋酸乙烯(e=-0.22)D.丙烯腈(e=1.2)【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e值表示自由基和单体活性的极性度量,供电子基团的e为负值,吸电子基团的e为正值,e值相差较大的一对单体有较大的交替共聚倾向。15在乙酸乙烯酯的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加入少量苯乙烯,会发生(  )。[江苏大学2017研]A.聚合反应加速B.聚合反应停止C.相对分子量降低D.相对分子量增加【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苯乙烯单体的活性大于醋酸乙烯酯单体,但苯乙烯自由基的活性远小于醋酸乙烯酯自由基,高活性的醋酸乙烯酯自由基与高活性的苯乙烯单体反应生成苯乙烯自由基,低活性的苯乙烯自由基很难与低活性的醋酸乙烯酯单体交叉增长,一旦形成苯乙烯自由基,再难引发醋酸乙烯酯单体聚合,聚合反应停止。16自由基共聚合不可能得到(  )共聚物。[江苏大学2017研]A.无规共聚物B.嵌均共聚物C.接枝共聚物D.交替共聚物【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嵌均共聚物是由较长的M1链段和另一较长的M2链段构成的大分子,每一链段可长达几百至几千结构单元,即:~M1M1M1M1~M1M1·M2M2M2~M2M2~,要形成嵌均共聚物要求r1>1且r2>1,这种情况下,两种链自由基都倾向于加上同种单体,形成“嵌段”共聚物,链段长短决定于r1、r2的大小,很难用这种方法来制备真正嵌段共聚物产品。17可以同时提高聚合速率和聚合物分子量的聚合方法是(  )。[安徽师范大学2017研]A.界面聚合B.乳液聚合C.本体聚合D.熔融缩聚【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B项,传统乳液聚合的机理可概括如下:在水相中产生初级自由基和短链自由基,进入胶束成核,在胶束或胶粒内增长,另一自由基进入胶粒后,才终止;增大单体浓度,使其加速进入胶束或胶粒,聚合速率提高,单体数增加,使聚合物分子量也相应提高。18固相聚合常用于制备(  )。[华南理工大学2017研]A.聚氨酯B.聚氯乙烯C.聚酰胺D.聚烯烃【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C项,固相聚合是指单体处于固态下进行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聚合物的过程,特点是聚合反应的活化能低,没有诱导期,具有明显的聚合反应后效应等,固相聚合只限于少数高熔点的单体使用,如聚酯、聚酰胺、聚碳酸酯等。19有机玻璃板材是采用(  )。[暨南大学2017研]A.本体聚合B.溶液聚合C.悬浮聚合D.乳液聚合【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A项,有机玻璃板材是由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而成。20下列为非均相溶液聚合体系的是(  )。[江苏大学2017研]A.醋酸乙烯以甲醇为溶剂的溶液聚合体系B.丙烯腈以浓的NaCNS水溶液为溶剂的溶液聚合体系C.丙烯腈以水为溶剂的溶液聚合体系D.苯乙烯在苯中进行溶液聚合【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溶液聚合体系中,生成的聚合物不能溶解于溶剂中,则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的聚合物不断地沉淀出来,这种聚合叫非均相溶液聚合,亦称沉淀聚合,如丙烯腈的水溶液聚合。21本体聚合至一定转化率时会出现自动加速现象,这时体系中的自由基浓度[M·]和自由基寿命τ的变化为(  )[宁波大学2017研]A.[M·]增加,τ延长B.[M·]增加,τ缩短C.[M·]减少,τ延长D.[M·]不变,τ延长【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A项,自由基聚合过程中由于体系粘度的增加会导致自动加速效应,这是因为体系粘度增加使大分子链运动困难,大分子链自由基的双基终止困难,链终止速率降低;而体系粘度的增大对小分子引发剂的分解没有影响,链引发过程继续进行,就会导致自由基浓度增大,自由及寿命延长。22不能在悬浮聚合过程中用作分散剂的是(  )[宁波大学2017研]A.十二烷基磺酸钠B.羟基纤维素C.不溶于水的碳酸镁粉末D.聚乙烯醇【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A项,十二烷基磺酸钠属于表面活性剂,在悬浮聚合中可以与分散剂配合使用,但不能单独用作分散剂。23阳离子聚合最主要的链终止方式是(  )。[江苏大学2016研]A.向单体转移B.自发终止C.双基终止D.向反离子转移【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阳离子聚合的活性种带有正电荷,同种电荷相斥,不能双基终止;阳离子聚合可能有自发终止、反离子加成、活性中心与反离子中的一部分结合而终止等几种终止方式,但是以上阳离子聚合终止方式往往都难以顺利进行,因此有“难终止”之称;阳离子聚合的活性种很活泼,容易向单体或溶剂链转移,向单体链转移和向溶剂链转移是其主要的链终止方式。24能采用阳离子、阴离子与自由基三种聚合机理聚合的单体是(  )。[华南理工大学2017研]A.甲基丙烯酸甲酯B.苯乙烯C.异丁烯D.丙烯腈【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B项,带有共轭体系的烯类,如苯乙烯、a-甲基苯乙烯、丁二烯、异戊二烯等,电子流动性较大,易诱导极化,能按自由基聚合,阴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三种机理进行聚合。25对阳离子聚合机理描述错误的是(  )。[宁波大学2017研]A.快引发B.难转移C.快增长D.难终止【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B项,阳离子聚合的活性种很活泼,容易向单体或溶剂链转移,形成带不饱和端基的大分子,同时再生出仍有引发能力的离子对,使动力学链不终止。26为了得到具有实用价值高分子量聚丙烯,丙烯最适合的聚合方式是(  )。[武汉理工大学2010研]A.自由基聚合B.阳离子聚合C.配位聚合D.阴离子聚合【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丙烯只有一个较弱的推电子基,阳离子聚合困难,无法阴离子聚合。如进行自由基聚合,易形成稳定的烯丙基自由基而无法增长,因此只有在具有强催化能力的配位聚合下才能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合物。27为了得到立构规整的PP,丙烯可采用(  )聚合。[安徽师范大学2017研]A.自由基聚合B.阴离子聚合C.阳离子聚合D.配位聚合【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D项,配位聚合是指不饱和乙烯基单体首先在有空位的活性催化剂上配位,形成某种形式的配位络合物,然后再插入过渡金属(Mt)-碳(C)键中增长形成大分子的反应。丙烯使α-烯烃的代表,经Ziegler-Natta聚合,可制得等规聚丙烯。28丙烯进行配位聚合时,适宜的分子量调节剂是(  )。[安徽师范大学2017研]A.十二烷基硫醇B.正丁硫醇C.氢气D.氮气【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C项,在聚合体系中添加少量链转移常数大的物质,由于链转移能力特别强,只需少量加入便可明显降低分子量,而且还可通过调节其用量来控制分子量,因此这类链转移剂又叫分子量调节剂。氢气可以作为链终止剂参与到丙烯聚合反应中,达到调节聚丙烯的分子量的目的。29对均相茂金属催化剂描述错误的是(  )[宁波大学2017研]A.高活性B.单活性中心C.获得分子量分布较宽聚合物D.可聚合的烯类较广【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C项,茂金属引发剂是由五元环的环戊二烯基类(简称茂)、ⅣB族过渡金属、非茂配体三部分组成的有机金属络合物的简称,均相茂金属引发剂发展迅速,因为它有许多优点:高活性,几乎100%的金属原子均可形成活性中心;单一活性中心,聚合物结构和性能容易控制,立构规整能力强,可合成纯等规或纯间规聚丙烯、间规聚苯乙烯;可聚合的烯类更广,包括环烯烃、共轭二烯烃,以及氯乙烯、丙烯腈等极性单体;分子量分布窄,共聚物组成均一。30高密度聚乙烯与低密度聚乙烯的制备方法不同,若要合成高密度聚乙烯,应采用(  )[宁波大学2017研]A.n-C4H9LiB.TiCl4-AlEt3C.BF3-H2OD.BPO【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B项,高密度聚乙烯是通过配位聚合制备而成,使用的是Zieler-Nattta催化剂,TiCl4-AlEt3属于Ziegler-Natta催化剂;A项,n-C4H9Li是阴离子聚合的引发剂;C项,BF3-H2O是阳离子的引发剂;D项,BPO是自由基聚合的引发剂。31既能进行阴离子开环聚合,又能进行阳离子开环聚合的环醚是(  )。[华南理工大学2017研]A.环氧乙烷B.丁氧环C.四氢呋喃D.四氢吡喃【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A项,三元环醚张力大,热力学上很有开环倾向,加上C—O键是极性键,富电子的氧原子易受阳离子进攻,缺电子的碳原子易受阴离子进攻,酸(阳离子)、碱(阴离子)甚至中性(水)条件均可使C—O键断裂开环,因此三元环醚既能进行阴离子开环聚合,又能进行阳离子开环聚合。32哪种单体不能用于开环聚合(  )[宁波大学2017研]A.四氢吡喃B.四氢呋喃C.丁氧环D.二氧五环【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A项,四氢吡喃是六元环,不能进行开环聚合。33聚合度基本不发生化学变化的化学反应是(  )。[华南理工大学2017研]A.聚氨酯的扩链B.聚醋酸乙烯酯的醇解C.聚乳酸的水解D.环氧树脂的固化【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A项,聚氨酯的扩链反应使聚合度变大;B项,聚醋酸乙烯酯的醇解即在酸或碱的催化下,聚醋酸乙烯酯可用甲醇醇解成聚乙烯醇,即醋酸根被羟基所取代,醇解前后聚合度几乎不变,是典型的相似转变;C项,聚乳酸的水解是聚合度变小的反应;D项,环氧树脂的固化是聚合度变大的反应。来源:弘博学习网

班车末

中国科学院896化学专业综合考研真题详解——才聪学习网

名校考研真题说明:本部分从指定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主编的《无机化学》(第4版)为考研参考书目的名校历年考研真题中挑选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所选考研真题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对一些重难点部分(包括教材中未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详细阐释,以使学员不遗漏任何一个重要知识点。绪论本章不是考研复习的重点,暂未编选名校考研真题,若有最新真题会及时更新。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一、选择题1.既能衡量元素金属性强弱,又能衡量其非金属性强弱的物理量是()。[天津大学2006研]A.电负性 B.电离能 C.电子亲和能 D.偶极矩【答案】A查看答案2.代表简并轨道中的一个轨道是()。[天津大学2006研]A.2p轨道 B.3d轨道 C.3p轨道 D.4f轨道【答案】B查看答案3.代表()简并轨道中的一条轨道。[天津大学2007研]A.4s B.4p C.4d D.4f【答案】C查看答案4.下列各组量子数中,合理的是( )。[天津大学2007研]A.(1,1,0,+1/2)B.(3,0,-1,+1/2)C.(4,-2,0,+1/2)D.(4,1,-1,-1/2)【答案】D查看答案5.某元素的原子序数小于36,当该元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时,其副量子数等于2的轨道上电子数为全充满,则该元素是( )。[天津大学2007研]6.在周期表中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天津大学2007研]A.有效核电荷数 B.原子半径 C.电子层结构 D.价电子数7.证明电子运动具有波动性的著名实验是( )。[天津大学2007研]A.光电效应实验 B.阴极射线实验 C.α粒子散射实验 D.电子衍射实验8.用n、l、m、ms表述微粒中某电子的运动状态,合理的是()。[天津大学2008研]A.(3、-1、1、-1/2)B.(3、2、0、-1/2)C.(3、0、1、-1/2)D.(3、1、-2、-1/2)二、填空题1.ⅢA~ⅤA族同族元素自上而下______氧化数的化合物的稳定性增强,______氧化数的化合物的稳定性减弱,这种现象称为______效应。[天津大学2006研]【答案】低;高;惰性电子对查看答案2.原子序数为33的原子,其价层电子构型______,周期______,族______,区______,是金属非金属______。[天津大学2007研]【答案】;4;ⅤA;P;非金属3.n=4,l=2的原子轨道符号______,磁量子数m的取值可以为______,半充满时有______个电子。[天津大学2008研]【答案】4d;-2,-1,0,1,2;5查看答案4.完成表1-1。[天津大学2006研]表1-1表1-2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说明:本部分从指定胡宏纹的《有机化学》(第3版)为考研参考书目的名校历年考研真题中挑选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所选考研真题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对一些重难点部分(包括教材中未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详细阐释,以使学员不遗漏任何一个重要知识点。第1章绪论1.下列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是()。[大连理工大学2006研]A.B.C.【解析】存在双键与双键间的共轭作用、甲基与双键间的p-π共轭作用。2.下列化合物中H原子的酸性哪个最大?()[中山大学2005研]【解析】A中羰基是吸电子基,其α-H有一定的酸性。3.比较化合物胺(Ⅰ)、醇(Ⅱ)、醚(Ⅲ)、卤代烃(Ⅳ)在水中溶解度的大小()。 [中国科技大学2008研]A.Ⅰ>Ⅱ>Ⅲ>Ⅳ B.Ⅱ>Ⅰ>Ⅲ>ⅣC.Ⅰ>Ⅱ>Ⅳ>Ⅲ D.Ⅲ>Ⅱ>Ⅰ>Ⅳ【解析】有机化合物在水中溶解性的判断方法是:①一般离子型的有机化合物易溶于水;②能与水形成氢键的极性化合物易溶于水。这四类物质均属极性化合物,但是它们与水形成氢键能力的强弱顺序为:胺>醇>醚>卤代烃,因此它们在水中溶解度的大小比较为:Ⅰ>Ⅱ>Ⅲ>Ⅳ。4.将下列化合物沸点按从高到低顺序进行排列(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研](a)正丁醇 (b)乙醚 (c)正戊烷 (d)正丁醛A.a>b>c>dB.a>b>d>cC.a>d>b>cD.d>b>c>a【解析】含极性基团的化合物偶极-偶极作用力、范德华力越大,沸点越高;分子中引入能形成缔合氢键的原子或原子团时沸点显著增高,该基团越多沸点越高。本题中醇与水形成氢键沸点最高,正戊烷不含极性基团,沸点最低。乙醚的分子间力比正丁醛大。5.下列化合物的酸性大小次序为( )。[华东理工大学2006研](1),(2),(3),(4),(5),(6)A.(4)>(3)>(5)>(6)>(1)>(2)B.(3)>(4)>(5)>(6)>(1)>(2)C.(5)>(3)>(4)>(6)>(1)>(2)D.(5)>(3)>(4)>(1)>(2)>(6)E.(2)>(1)>(6)>(4)>(3)>(5)【解析】因为根据苯环上连吸电子基团使酚的酸性增大,连给电子基团使酚的酸性减弱。-Cl和-NO2均为吸电基团,但-NO2的吸电子能力大于-Cl。1.按碱性增强的顺序排列以下各化合物:______。[武汉大学2002研]【答案】(B)>(A)>(C)查看答案【解析】碳负离子越不稳定,则碱性越强.双键碳为sp2杂化,叁键碳为sp杂化,而饱和碳为sp3杂化,杂化轨道中含s成分越多,则吸引电子能力越强,其碳负离子越稳定,碱性越弱。2.将下列碳正离子按稳定性大小排列成序:______。[北京理工大学2001研]【答案】(B)>(C)>(A)>(D)查看答案【解析】给电子基团使碳正离子稳定,吸电子基团使碳正离子不稳定。(A)中由于不存在p-π共轭,故硝基对碳正离子的稳定性影响较小。三、简答题1.将下列化合物的碱性排序。[南开大学2008研]C D E答:此题涉及到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碱性比较。饱和杂环化合物具有正常脂肪胺的碱性,芳香族杂环化合物碱性强弱的顺序为:RNH2>NH3>>麻烦大家关注+点赞,谢谢!!本文由【才聪学习网】原创,关注我了解更多考试资料!#考研#

就一次

考研题库-浙江大学《821有机化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学盛通

名校考研真题海量视频及题库—学盛通浙江大学有机化学的专业课名称和代码近年来都发生了变化,原来的是429有机化学、433有机化学,现在变成了821有机化学。参考教材方面也是有变化的,所以需要以最近年份的考研真题为摸底复习,同时对比年份较久的真题,看看题型及内容的变化,把握以下出题规律,这样可以比较容易得出有针对性的复习思路。以下为目前可以收集到的真题题库及答案解析:1、2014年浙江大学821有机化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2012年浙江大学821有机化学考研真题及详解3、2011年浙江大学821有机化学考研真题及详解4、2010年浙江大学821有机化学考研真题及详解5、2009年浙江大学821有机化学考研真题及详解6、2008年浙江大学821有机化学考研真题7、2007年浙江大学429有机化学考研真题8、2006年浙江大学429有机化学考研真题及详解9、2005年浙江大学429有机化学考研真题10、2004年浙江大学429有机化学考研真题11、2003年浙江大学433有机化学考研真题12、2002年浙江大学445有机化学考研真题13、2001年浙江大学438有机化学考研真题14、2000年浙江大学838有机化学考研真题15、1999年浙江大学有机化学考研真题

合唱团

2021年普通化学考研真题重点整理——才聪学习网

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1下列过程或反应中,哪一个是熵增的过程或反应?(U)[华南理工大学2016研]A.I2(g)=I2(l)B.H2O(s)=H2O(g)C.2H2(g)+O2(g)=2H2O(l)D.2CO(g)+O2(g)=2CO2(g)【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熵增过程是系统的混乱度增高的过程,B项由固体变为气体的过程是系统的混乱度增高的过程,熵值增大。2如果系统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后,又变回初始态,则系统的()。[华南理工大学2014研]A.Q=0,W=0,ΔH=0,ΔU=0B.Q=0,W=0,ΔH≠0,ΔU≠0C.Q≠-W,ΔU=Q+W,ΔH=0D.Q=-W,ΔU=Q+W,ΔH=0【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ΔU、ΔH为状态函数,与变化途径无关;Q、W为非状态函数,变化途径不同,数值不同。3298K时,反应2C6H6(l)+15O2(g)=6H2O(l)+12CO2(g)的等压热效应Qp与等容热效应Qv之差(Qp-Qv)约为()。[北京科技大学2013研]A.3.7kJ·mol-1B.-3.7kJ·mol-1C.7.4kJ·mol-1D.-7.4kJ·mol-1【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该反应的Qp-Qv=ΔnRT=-3×8.3145×298J·mol-1=-7.4kJ·mol-1,其中Δn为反应前后气态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差。4环境对系统作10kJ的功,且系统又从环境获得5kJ的热量,问系统内能变化是多少?()[暨南大学2012研]A.-15kJB.-5kJC.+5kJD.+15kJ【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计算得到系统内能变化为+15kJ。5对于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华南理工大学2016研]A.ΔrGm越负,反应速率越快B.ΔrSm越正,反应速率越快C.ΔrHm越负,反应速率越快D.Ea越小,反应速率越快【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ABC三项,都表明反应的自发性,无法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D项,由阿仑尼斯方程k=Aexp[-Ea/(RT)]可得,Ea越小,反应速率常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快。625℃时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约为6mol·L-1,若在1L水中加入1mol的NaCl,则NaCl(s)+H2O(l)→NaCl(aq)的()。[华南理工大学2015研]A.S>0,G>0B.S>0,G<0C.G>0,S<0D.G<0,S<0【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由题意知,NaCl易溶于水。因此,NaCl(s)溶于水是一个自发进行的过程,即G<0;NaCl溶于水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混乱度增大,是一个熵增的过程。7已知反应C(s)+H2O(g)=CO(g)+H2(g)(ΔrHΘm=131.3KJ·mol-1),为增大水煤气的产率采取的措施是()。[华南理工大学2015研]A.升高温度B.增加压力C.加催化剂D.降低温度【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反应C(s)+H2O(g)=CO(g)+H2(g)为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由吕·查德里原理可知,减小压力、升高温度或增加H2O(g)的浓度,都可以使反应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即增大水煤气的产率。C项中加催化剂不能使平衡移动,只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8在298K,101.325kPa时,反应O3+NO=O2+NO2的活化能为10.7kJ·mol-1,ΔH=-193.8kJ·mol-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力(单位:kJ·mol-1)()。[暨南大学2013、2015研]A.204.5B.-204.5C.183.1D.-183.1【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逆反应的活化能为10.7-(-193.8)=204.5(kJ·mol-1)。9有三个反应,其活化能分别为:A反应320kJ·mol-1,B反应40kJ·mol-1,C反应80kJ·mol-1。当温度升高相同数值时,以上反应的速率增加倍数的大小顺序为()。[华南理工大学2015研]A.A>C>BB.A>B>CC.B>C>AD.C>B>A【答案】A麻烦大家关注+点赞,谢谢!!本文由【才聪学习网】原创,关注我了解更多考试资料!#考研#

公德

高考卷化学第9题A和D选项均有争议,标准答案A,考生:我选了D!

对于高考尤其是全国卷,往往涉及到考生有几百万之多,要想以一张试卷来衡量所有考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严谨。虽然高考结束了,但是全民对高考的关注度依旧不减,自从高考试卷公布之后,俨然变成了全民来找茬,对高考试卷还真被一些人挑出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全国一卷高考理综化学第9个选择题,题目如下图。这道题的标准答案是A,但是目前关于D选项仍有争议。第9题是一个化学题,考察的知识点是气体除杂,括号中的是杂质,后面给出的是方法,题目问的是不能实现的是哪一个选项?对于A选项错误很明显,二氧化硫气体是氧化性的,硫化氢气体则是强还原性物质,二者如同水火不相容,一旦相遇就会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淡黄色的固体硫,如下图。题目中问的是除杂,事实上二者不可能同时存在,所以A选项有原则性的错误。在官方给的标准答案中正确答案也是A选项。不过目前争议的地方在于D选项,D选项问的是能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一氧化氮气体(NO)中的二氧化氮(NO2)杂质。这里可能有一些人已经看不懂了,没关系我们插入两个背景知识介绍。一氧化氮不会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二氧化氮会和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发生反应,但是如果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混合之后就会发生如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图第二个。所以我们在考虑用氢氧化钠溶液除杂二氧化氮时候就要考虑这一点,同样的我们根据第二个方程式也能看出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前面的系数都是一,也就是二者发生反应时消耗量也是1:1。根据题目要求二氧化氮是我们要除去的,一氧化氮是我们要留下来的,但是上述化学反应已经表明了在除杂的同时连一氧化氮也除去了,这个方法是否可行就要打一个疑问了!看到这里有同学可能就会说,杂质的量少就算除杂的过程中消耗一点一氧化氮也没关系,但是这道题并没有说杂质NO2和气体NO的量多少的问题,因此不能推断出杂质的量就一定少,所以我们假设三种情况。情况①:一氧化氮的量>二氧化氮的量,这种情况确实可以达到除杂的目的,但是在除去二氧化氮的同时也消耗了等量的一氧化氮,属于杀敌一千自损一千。情况②:一氧化氮的量=二氧化氮的量,这种情况在除杂的同时自己也没剩下,属于二者同归于尽。情况③:一氧化氮的量<二氧化氮的量,这种情况在除去二氧化氮的同时自己本身也没剩下,最后还没除尽,属于杀敌八百自损一千。所以目前关于这道题还有一些争议,在考试的过程中也有很多同学选了D选项,而一道选择题的分数就有6分,所以最终这道题怎么判卷也是众多考生关注的焦点,毕竟6分就是几千上万人。类似的情况在2018年的高考理综试卷中也出现过,如上图。果糖是单糖A错误明显,酶也可能是RNA,说酶是蛋白质B选项表述不严谨,最终判卷结果是A、B两个答案都判对。不过今年这种情况最终的判卷结果还是要取决于考试院的标准,你认为这道题选D选项的同学应该算对吗?

萌区有状

青岛农业大学各专业2021考研资料历年真题

文章转载自:大学考研帮手公众号因篇幅限制,仅保留没目录部分1、青岛农业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园艺)2012-2013考研真题汇编2、青岛农业大学339农业知识综合一(资源)2012-2013考研真题汇编3、青岛农业大学340农业知识综合二2012-2013考研真题汇编4、青岛农业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信息)2012-2013考研真题汇编5、青岛农业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机农)2012-2013考研真题汇编6、青岛农业大学341农业知识综合三(食品)2012-2013考研真题汇编7、青岛农业大学342农业知识综合四2012-2013考研真题汇编8、青岛农业大学343兽医基础2012-2014考研真题汇编9、青岛农业大学611化学2013-2014考研真题汇编10、青岛农业大学802园林植物2012-2014考研真题汇编11、青岛农业大学803理论力学2012-2014考研真题汇编12、青岛农业大学804电路2012-2014考研真题汇编13、青岛农业大学805管理学原理2007-2013考研真题汇编14、青岛农业大学805管理学原理2007-2014考研真题汇编15、青岛农业大学806土壤学2012-2014考研真题汇编16、青岛农业大学808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2013-2014考研真题汇编17、青岛农业大学809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2013-2014考研真题汇编18、青岛农业大学810普通动物学与普通生态学2013-2014考研真题汇编19、青岛农业大学902园艺学概论2013-2014考研真题汇编20、青岛农业大学903肥料学2013-2014考研真题汇编21、青岛农业大学904植物保护学2012-2014考研真题汇编22、青岛农业大学906农业机械化管理学2012-2014考研真题汇编23、青岛农业大学907现代农业经济学2012-2014考研真题汇编24、青岛农业大学908农业传播学2012-2014考研真题汇编25、青岛农业大学909数学2012-2014考研真题汇编(20170207195220)26、青岛农业大学909数学2012-2014考研真题汇编27、青岛农业大学910动物传染病学2012-2014考研真题汇编28、青岛农业大学911水产养殖概论2013-2014考研真题汇编29、青岛农业大学913园林植物2010-2014年考研真题汇编30、青岛农业大学913园林植物综合2012-2014考研真题汇编31、青岛农业大学农业知识综合四2013-2014考研真题汇编32、青岛农业大学理论力学历年真题2012-2014考研真题汇编33、青岛农业大学生物化学2010-2014考研真题汇编34、青岛农业大学管理学原理管理学原理2011-2014考研真题汇编

2021年338生物化学重庆大学考研真题及答案——才聪学习网

考研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第Ⅰ篇生物分子第1章糖类化学一、选择题1.鉴定核糖的反应是()。[华东师范大学2007研]A.二苯胺反应B.苔黑酚反应C.Folin酚反应D.双缩脲反应【答案】A查看答案2.纤维素与半纤维素的最终水解产物是()。[南京师范大学2000研]A.杂合多糖B.葡萄糖C.直链淀粉D.支链淀粉【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纤维素是一种同质多糖,由β-葡萄糖构成,每个纤维素分子大约含有l000~10000个β-葡萄糖分子,它在酸的作用下发生水解,最后形成葡萄糖。半纤维素则是一种杂多糖,包括很多高分子的多糖,用稀酸处理最终可水解产生已糖和戊糖,如阿拉伯糖、木糖、半乳糖、甘露糖和葡萄糖等。3.环状己醛糖有多少个可能的旋光异构体?()[中国科学院病毒所2007研]A.16B.32C.64D.8E.6【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糖结构中,一个手性C对应两个异构体,如果手性C数为n,则旋光异构体个数为2"。在环状己醛糖结构中,由于成环结构形成了新的手性C,即半缩醛羟基相连的手性C,总共手性C数为5,所以旋光异构体数为25=32。4.(多选)肝素分子中主要含有下列哪些组分?()[中国科学院2002研]A.D-葡糖胺B.D-乙酰半乳糖胺C.L-艾杜糖醛酸D.D-葡糖醛酸【答案】AC查看答案【解析】肝素的化学结构比较复杂,它是由D-葡糖胺和L-艾杜糖醛酸或D-葡糖醛酸构成的二糖单位的多聚物,其中,D-葡糖胺C2的氨基和C4的羟基上分别硫酸酯化,L-艾杜糖醛酸是主要的糖醛酸成分,占糖醛酸总量的70%~90%,其C2上硫酸酯化,其余的为D-葡糖醛酸,D-葡糖醛酸基上不发生硫酸酯化。5.(多选)有五个碳原子的糖是()。[四川大学2000研]A.D-果糖B.二羧基丙酮C.赤藓糖D.2-脱氧核糖E.D-木糖F.甘露糖【答案】DE查看答案【解析】单糖常常是根据碳原子的多少来命名的。有3个碳原子的称为丙糖,包括D-甘油醛和二羟基丙酮;有4个碳原子的称为丁糖,D-赤藓糖和D-赤藓酮糖是其代表;有五个碳原子的称为戊糖,自然界中常见的戊醛糖主要有2-脱氧核糖、D-核糖、D-木糖、L-阿拉伯糖和少见的D-阿拉伯糖、芹菜糖,戊酮糖主要有核酮糖和木酮糖;有6个碳原子的糖称为己糖,常见的糖有D-葡萄糖、D-半乳糖、D-甘露糖和D-果糖。二、填空题1.糖类除了作为能源之外,它还与生物大分子间的识别有关,也是合成蛋白质、核酸、______等生物大分子的碳骨架的供体。[中山大学2004研]【答案】脂类查看答案2.生物分子由碳骨架和与之相连的化学官能团组成。糖类分子含有的官能团包括______、______。[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研]【答案】醛基酸酮基(羰基);羟基查看答案【解析】从化学结构上看,糖类物质是一类多元醇的醛衍生物或酮衍生物,包括了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它们的聚合物及其衍生物。3.糖苷键的两种类型是______和______。[西南大学2005研]【答案】O-苷;N-苷查看答案【解析】糖苷键是指糖苷分子中糖基与糖苷配基之间的连键,它可以是通过氧、氮(或硫原子)起连接作用,也可以使碳碳直接相连,它们的糖苷分别简称为O-苷,N-苷,S-苷或C-苷。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是O-苷,其次是N-苷(如核苷),S-苷和C-苷比较少见。4.植物细胞壁骨架的主要成分是______细菌细胞壁骨架的主要成分是______虾壳的主要成分是______。[清华大学2002研]【答案】纤维素;肽聚糖;壳多糖(几丁质)查看答案【解析】纤维素是植物(包括某些真菌和细菌)的结构多糖,是它们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壳多糖是大多数真菌和一些藻类的一种成分,但主要还是存在于无脊椎动物中,它是很多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外骨骼的主要结构物质;肽聚糖是一种杂多糖,为细菌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5.生物体中,寡糖常常与和共价结合而发挥其生物学功能。[中国科技大学2008研]【答案】脂;蛋白质查看答案6.糖类物质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有、、和。[华中农业大学2008研]【答案】供能量;提供碳骨架;细胞的骨架;细胞间的识别和生物分子间的识别本文由“才聪学习网”发布

吴虞

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641化学、药学基础考研真题答案——才聪考研

关注我!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1下列哪种方法不能消除或减少原子吸收中的光谱干扰()?[南京理工大学2009研]A.调小狭缝B.光谱化学缓冲剂C.用较小的通带D.换高纯度灯【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光谱化学缓冲剂是用来消除化学干扰的方法。2以下标准溶液可以用直接法配制的是()。[国际关系学院2014研]A.B.NaOHC.D.【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A项,是强氧化性物质,且见光易分解,不能用直接配制法配制。B项,NaOH吸水,不能用直接配制法配制。C项,性质稳定,氧化性适中,纯度高,可直接配制。D项,易被氧化为三价铁,不能直接配制。3下列有关置信区间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华南理工大学2017研]A.在一定置信度下,以测量值的平均值为中心的包括真值的范围即为置信区间B.真值落在某一可靠区间的几率即为置信区间C.其他条件不变时,给定的置信度越高,平均值的置信区间越窄D.平均值的数值越大,置信区间越宽【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其他条件不变,置信度越高,置信区间越宽。4在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有色物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中山大学2017研]A.增加、增加、增加B.减少、不变、减小C.减小、增加、增加D.增加、不变、减小【解析】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可知,吸光度仅与摩尔吸光系数,液层厚度及浓度有关,浓度与吸光度成正比关系。5有色物的摩尔吸收系数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中山大学2017研]A.比色皿厚度B.有色物浓度C.入射光强度D.入射光波长【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摩尔吸光系数的大小与待测物、溶剂的性质及光的波长有关。待测物不同,则摩尔吸光系数也不同,溶剂不同时,同一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也不同,光的波长不同,其吸光系数也不同。单色光的纯度越高,摩尔吸光系数越大。6络合滴定的直接滴定法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指:()。[中山大学2017研]A.游离的金属指示剂的颜色B.金属指示剂与被测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颜色C.游离的金属离子的颜色D.被测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配合物的颜色【解析】金属离子指示剂一般是些具有配位能力的有机染料,在一定条件下与被滴定金属离子反应,形成一种与指示剂本身颜色不同的配位化合物,滴入EDTA时,金属离子逐步被配位,当接近化学计量点时,已于指示剂配位的金属离子被EDTA置换,释放出指示剂,引起溶液颜色的变化。7用K2Cr2O7标准溶液标定Na2S2O3溶液时,反应分为两个过程:(1)K2Cr2O7氧化KI生成I2;(2)Na2S2O3与I2进行滴定反应。两步反应进行的酸度条件为:()。[中山大学2017研]A.中性介质,中性介质B.强酸性介质,弱酸性介质C.强酸性介质,强碱性介质D.酸性介质,碱性介质【解析】K2Cr2O7在强酸性介质中氧化能力更强。Na2S2O3与I2进行滴定必须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在碱性溶液中发生反应:而且I2在碱性溶液会发生歧化反应生成HOI及IO3-。在强酸性溶液中,Na2S2O3会发生分解:S2O32-+2H+=SO2+S↓+H2O。8下列化合物中,能吸收较长波长辐射的化合物是()。[华中科技大学2004研;南京理工大学2009研]A.苯B.二甲苯C.对氯代甲苯D.萘【解析】分子中共轭体系越大,从最高占有轨道跃迁到最低空轨道所需能量越小,所以吸收的辐射波长越长。萘有五个共轭双键,共轭体系最大。名校考研真题1将铅蓄电池在10.0 A电流下充电1.5小时,PbSO4(M=303.3)分解的克数为()。[中国科学院大学2012研]A.169.8B.115.8C.84.9D.57.9【解析】电荷量为:反应进度为:则分解的PbSO4(M=303.3)克数为:227℃、101kPa时,某氧化还原反应在一般容器中进行,放热60000 J;在同样条件下,若通过可逆电池完成上述反应,则吸热6000 J。该反应体系可能做的最大电功应为()。[中国科学院大学2012研]A.-66000 JB.-54000 JC.+54000 JD.+6600 J【解析】在等温等压条件下,一个封闭系统所能做的最大非膨胀功等于其Gibbs自由能的减小,即ΔrGm=ΔH-TΔS=-60000J+6000J=-54000J。3下列关于原电池的两个电极特征的说明中,不正确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2012研]A.在电子密度较低的电极上进行氧化反应B.电子流入电位较高的电极C.在阴极进行还原反应D.进行氧化反应的电极,其电位较低【解析】原电池中,电子密度较低(正电荷聚集)的电极为阴极,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4热力学函数与分子配分函数的关系式对于定域粒子体系和离域粒子体系都相同的是()。[厦门大学2011研]A.G,A,SB.U,H,SC.U,H,CVD.H,G,CV【解析】①系统热力学能U和压力p对定域子系统和离域子系统形式相同,而S则区分两者;②凡是与S有关的函数如A和G等均区分定域子系统和离域子系统,而与S无关的函数如U、p、H等对于两者均相同。5有6个独立的定位粒子,分布在三个粒子能级ε0,ε1,ε2上,能级非简并,各能级上的分布数依次为N0,N1,N2,则此种分布的微态数在下列表示式中哪一种是错误的()。[浙江大学2010研]A.P63P32P11B.C63C32C11C.6!/(3!2!1!)D.{6!/3!(6-3)!}{3!/2!(3-2)!}{1!/1!(1-1)!}【解析】此题中系统为定域子系统,粒子可辨,由排列组合的知识可知B项错误。6用同一滴管在同一条件下分别滴下同体积的三种液体:水、氯化钠水溶液、戊醇水溶液,则它们的滴数为()。[北京科技大学2012研]A.一样多B.水的最多,戊醇水溶液最少C.氯化钠水溶液最多,戊醇水溶液最少D.戊醇水溶液最多,氯化钠水溶液最少【解析】三种溶液的表面张力大小次序为:戊醇水溶液<水<氯化钠水溶液。界面吉布斯函数变为,为了使得吉布斯函数变最小,可知相同体积的溶液,表面张力越大,其滴数越少。7醇类分子可以作为表面活性剂的原因为()。[中国科学院大学2012研]A.在界面上产生负吸附B.能形成胶囊束C.在界面上定向排列降低了表面能D.使溶液的表面张力增大【解析】表面活性剂的分子能定向排列于任意两相之间的界面层中,使界面不饱和力场得到某种程度的补偿,从而使界面张力降低。8对含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下面不正确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2012研]A.(γ/c)T<0,T>0B.(γ/c)T>0,T>0C.γ=γ(H2O)-KcD.T∞-Tc>0【解析】表面活性剂是指加入少量就能显著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一类物质,通常是指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由此可见含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其表面张力减小,(γ/c)T<0,T>0,故B项错误。麻烦大家关注+点赞,谢谢!!本文由【才聪学习网】原创,关注我了解更多考试资料!#考研#

荒唐之言

考研化学资料你知道该怎么选择吗?建议收藏!

我说一下我的复习吧,复习难度为川大华西的有机,顺带着做了不少药大的真题,不过大体还是差不多,就是先把各个反应机理彻底吃透,然后肆无忌惮背反应+做题就好。反应机理无非就那些,特别需要注意除了反应取向和定位效应这些重点外,一定要注意中间体的影响,特别是涉及到有中间产物会重排的情况就更加要小心,碳正离子什么的最讨厌了。自由基反应一定要特别注意自由基碰撞是无规律的,如果试卷上出现让你写甲烷和氯气自由基加成产物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注意的话很容易把乙烷漏掉。此外,如果题目反应给的条件很含糊,就需要考虑竞争反应的产物了。物理性质没什么好说的,IR、UV、NMR配合仪器分析看就好,没必要特别花时间,除非有明确消息表示解谱会占有很大比重。了解了反应机理再背反应不仅记得牢,而且还不容易错。合成方面确实没什么好说的,刷题吧,逆合成分析法相信老师上课也强调过很多次了。教材就是高校给的参考教材,不过有时候感觉还是不太够。推荐几本复习用的资料:刑其毅 《基础有机化学》,我已经说得不想再说了。习题的话,和大本配套的习题册就够,事实上把大本吃透了其他一切都是浮云……如果对合成要求比较高再推荐两本:闻韧 《药物合成反应》 第三版基本就够,对各个反应机制都讲的很透彻,而且合成路线构建的页很不错。《天然产物有机合成原理与实例解析》同样是对机理讲得很深刻,不过上面很多反应看看就好,不过这是考研成功之后推荐常备。考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认为研友也要慎重选择。选择合适的研友,会让摩擦、攀比少一些,学习乐趣多一些。他们会在考研路上一直陪伴你,可能你们会互相嫌弃,互相争吵,但更多的是支持与鼓励,让你在考研期间过得不是太枯燥无味,想一想一起学习的场景,欢歌笑语地去食堂吃饭,好像还不错哦。当你一切都想好了,无论是选择考研、找工作,只要你能说服你自己,那么你的人生才算是真正开始了,既然选择了前方,便要风雨兼程。大概就是这样,总之,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啦!

毛公

三峡大学861有机化学考研真题详解——才聪学习网

2021年三峡大学《861有机化学》考研全套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说明:本部分从指定胡宏纹的《有机化学》(第3版)为考研参考书目的名校历年考研真题中挑选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所选考研真题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对一些重难点部分(包括教材中未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详细阐释,以使学员不遗漏任何一个重要知识点。第1章绪论一、选择题1.下列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是()。[大连理工大学2006研]A.B.C.【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存在双键与双键间的共轭作用、甲基与双键间的p-π共轭作用。2.下列化合物中H原子的酸性哪个最大?()[中山大学2005研]【解析】A中羰基是吸电子基,其α-H有一定的酸性。3.比较化合物胺(Ⅰ)、醇(Ⅱ)、醚(Ⅲ)、卤代烃(Ⅳ)在水中溶解度的大小()。 [中国科技大学2008研]A.Ⅰ>Ⅱ>Ⅲ>ⅣB.Ⅱ>Ⅰ>Ⅲ>ⅣC.Ⅰ>Ⅱ>Ⅳ>ⅢD.Ⅲ>Ⅱ>Ⅰ>Ⅳ【解析】有机化合物在水中溶解性的判断方法是:①一般离子型的有机化合物易溶于水;②能与水形成氢键的极性化合物易溶于水。这四类物质均属极性化合物,但是它们与水形成氢键能力的强弱顺序为:胺>醇>醚>卤代烃,因此它们在水中溶解度的大小比较为:Ⅰ>Ⅱ>Ⅲ>Ⅳ。4.将下列化合物沸点按从高到低顺序进行排列(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研](a)正丁醇 (b)乙醚 (c)正戊烷 (d)正丁醛A.a>b>c>dB.a>b>d>cC.a>d>b>cD.d>b>c>a【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含极性基团的化合物偶极-偶极作用力、范德华力越大,沸点越高;分子中引入能形成缔合氢键的原子或原子团时沸点显著增高,该基团越多沸点越高。本题中醇与水形成氢键沸点最高,正戊烷不含极性基团,沸点最低。乙醚的分子间力比正丁醛大。5.下列化合物的酸性大小次序为( )。[华东理工大学2006研](1),(2),(3),(4),(5),(6)A.(4)>(3)>(5)>(6)>(1)>(2)B.(3)>(4)>(5)>(6)>(1)>(2)C.(5)>(3)>(4)>(6)>(1)>(2)D.(5)>(3)>(4)>(1)>(2)>(6)E.(2)>(1)>(6)>(4)>(3)>(5)【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因为根据苯环上连吸电子基团使酚的酸性增大,连给电子基团使酚的酸性减弱。-Cl和-NO2均为吸电基团,但-NO2的吸电子能力大于-Cl。第16章杂环化合物1下列化合物在水中的碱性,()最强。[大连理工大学2004研]【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吡啶碱性远比吡咯强但又比脂肪胺弱得多,碱性强弱顺序为:脂肪胺>吡啶>苯胺>吡咯。2反应:2-苯基噻吩的主要产物是()。[武汉大学2004研]【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噻吩的电子云密度比苯高,故其比苯更易发生酰基化反应,且反应主要发生在α位,所以2-取代噻吩反应主要发生在C5上。3下列化合物中芳香性最好的是()。[华中科技大学2003研]【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硫的电负性和原子半径与碳更接近,故噻吩的芳香性最好。4比较下列化合物发生硝化反应的速率,最快的是(),最慢的是()。[云南大学2003研]【答案】(A);(C)查看答案【解析】硝化反应属亲电取代反应,环上的电子云密度越大,越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呋喃中的电子云密度比苯大很多,甲氧基苯的电子云密度比苯大,而吡啶中的电子云密度比苯低。二、填空题1完成下列反应式。[复旦大学2001研]【答案】【解析】用苯胺、甘油与三氧化二铁,或与五氧化二砷等氧化剂作用,生成喹啉。。[武汉理工大学2004研]【解析】噻吩的亲电反应活性比苯强,反应主要发生在α位,可卤化、硝化、磺化、烷基化和酰基化。3。[南开大学2000研、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2研、南京大学2003研]【解析】在强酸作用下,杂环上氮原子接受质子,带正电荷,故杂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比较困难,反应主要发生在苯环上。更多考试学习资料请到才聪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