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拟录取是不是“稳”了?不要“高兴太早”,这三类考生没机会苍蝇王

考研拟录取是不是“稳”了?不要“高兴太早”,这三类考生没机会

文/芝麻侃教育“考研复试结束了吗”?已经开始了,与此同时,考研调剂也在进行中,不知道学弟学妹们有没有找到合适的院校?如果没有找到调剂信息或者复试被“刷”应该怎么办?不用担心,在复试结束后,仍旧会有院校陆续发布调剂缺额,学弟学妹们可以进入研招网的调剂系统,寻找调剂院校。通常而言,在考研复试之后,学校会发布拟录取名单。学弟学妹们可能会问:是不是“拟录取”后一定会被录取呢?不一定。虽然拟录取后被“刷”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但是这三类情况,学弟学妹们仍需注意。考研拟录取?这三点需注意为什么在考研复试结束后,学校发布的是拟录取名单,而不是录取名单?因为拟录取代表的只是计划录取,在正式录取名单发布前,还需要通过审核、复审、体检等,所以说尽管已经被拟录取,但以下三点学弟学妹们仍需注意:第一点:体检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在拟录取发布后或者报到前,学校一般会统一安排体检,体检的项目一般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视力等,相对来说检查的项目与高考类似。如果学弟学妹的某一项身体指标不满足学校要求,仍旧有可能会不予录取。建议学弟学妹们关注学校的有关通知,在要求的时间内,去体检点进行体检。另外,体检前不建议吃过于油腻的食物。第二点:复审不通过的考生不予录取拟录取名单发布后,学校也会进行复审,复审的内容一般为:核算有没有出现错误?有没有成绩需要复核?在学校复核后,会提交到省招生机构进行资格审查,如果学弟学妹们在考试的时候存在“舞弊”的情况,亦或者政审资料没有通过,学校也同样会不予录取。第三:未正常毕业的考生不予录取在报名考研的考生中,有应届生还有往届生。如果应届考生进入了拟录取名单,但是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拿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学校仍旧会不予录取。考研拟录取后,应该做什么?在进入拟录取名单后,学弟学妹们仍旧需要关注学校的有关通知,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审核资料,比如政审表、档案等,另外还需要转移组织关系。之于政审表,应届生只需要下载后去本科院校盖章,往届生可能需要去本科院校、档案所在地或者户口所在地盖章。除此之外,对于应届生学弟学妹们来说,复试之后还需要积极地准备毕业设计或者毕业论文,如果所修学分不满足毕业要求,还应该尽快补考或者重修。争取在研究生报到之前,按时地拿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否则的话,尽管进入了拟录取名单,仍旧有可能被学校“拒之门外”。今日话题考研拟录取等于正式录取吗?并不是,在考研拟录取名单发布后,还有资格审查、复核、体检等环节,进入拟录取名单的学弟学妹切不可盲目大意,建议大家关注学校的相关通知,及时准备有关资料。应届毕业生还需要做好毕业设计或者毕业论文,做到正常毕业。最后,预祝大家都可以“成功上岸”!

科罗维

拟录取是什么意思?考研拟录取还会被刷吗?

最近很多院校的拟录取名单在陆续地公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拟录取名单也于2018年3月29日公布。怎么样,拟录取名单中有你吗?如果有,惠园小编就先在这里恭喜你了,恭喜你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荣登录取榜榜单。前段时间为了可以在18年考研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获胜,很多同学天天苦战,都顾不上打理自己,整天泡在图书馆中。所以,在录取名单公布的一瞬间,很多同学顿时觉得解放了,可以换上美美的春装出去郊游了。但是也有很多同学还是会有所顾虑,担心拟录取之后被刷,担心拟录取之后还要做什么自己没有做,错过机会。为了消除这些同学们各种各样的担忧,今天小编就具体和大家聊一聊这些话题。拟录取之后还有被刷的可能吗?"拟录取"是考生经过招生院校复试合格和政审合格,招生院校经过讨论后确定的准备录取的名单。之所以叫“拟录取”,是因为该名单尚未经过所在省(市)教育厅审核,也没有报教育部备案,只是招生院校初步录取名单。通常拟录取就等于是正式录取了,等待教育厅审核只是个形式的问题,还从来没有听说过谁拟录取之后在审核中又被刷了。通常只要你能够正常毕业,没有考试作弊的历史,没有弄虚作假,没有严重的违法问题,都是OK的。有同学问拟录取后体检有问题会不会被刷?很多学校都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样,是把体检放到复试的第一个环节进行,一旦体检不合格就不予录取。但是也有一些学校是例外,是在复试完拟录取以后才体检。一般这种情况,只要你不是有很严重的病(比如传染病)就没事。拟录取之后还需要做什么?(1)首先来看一下,拟录取之后还需要确认吗?不一定需要。有些学校会在寄发录取通知书后,在7月下旬让你登陆硕士新生报到网站填写硕士学位研究生新生报到数据,打印新生报到数据表及报到手续单。所以这个时间一定不要错过,不要忘记,并且要认真填写,跟你入学息息相关的内容。那里会有一个是否确认录取,你可以选择"录取"或者"不录取"。上面讲的是正常录取流程,如果你是调剂“拟录取”,需要在调剂系统确认,而且确认后不可再更改和接受其他学校的录取,除非你已经与拟录取院校沟通清楚,对方取消了你的拟录取,你才能再接受其他学校的录取。(2)其次来看一下,拟录取之后还需要做那些工作?a. 政审表的下载填写考生于报考院校网站自行下载政审表。下载政审表之后,请如实填写政审表的个人信息,将政审表交相关部门填写盖章:应届本科生到本科就读学校或学院思政部门办理;有工作单位的历届生,在工作单位或人事档案保管部门办理;暂无工作单位的历届生到街道、居委会、村组或人事档案保管部门办理。b. 档案的调取档案的调取是正式录取前必须办好的一件事。每位考生的档案在入学之前都必须转移到研究生院校,院校核实考生的档案信息。应届生和往届生办理调档的流程是不一样的,下面具体介绍一下有哪些不同:(1)应届生:被院校确定拟录取之后,所在学院会发给你一张纸,上面写着调档函。实际上就是一个证明你已经被这个学校录取,需要你把档案从现在的档案所在地调到学校。拿着调档函回本科学校,去学校学生管理科档案室之类的,把这个调档函交给档案室的老师,他就会帮你把档案邮寄到一志愿学校。可能每个院校的具体情况不一样,所以在领调档函的时候可以具体问问相关管理老师。(2)往届生:往届生也和应届生一样,都会领到调档函,也需要调取档案。不过往届生的档案有的已经不在本科学校了,在人才市场或者生源地人社局等,大家领到调档函之后,就拿去自己档案所在地,交给那得负责人就好。(3)注意事项 由录取学校招生办先发出调档函,发往你在报名时所填写的“档案所在地”上面的地址,若你写的是个人,那就是个人收到后自行办理,然后寄回录取学校;如果是写某单位人事处收,那就直接发到人事处,你再去人事处协助调档,按照人事处对你提的要求补全各种手续。 往届生的档案在人才市场或者生源地人社局等,大家领到调档函之后,就拿去自己档案所在地自行办理或协助办理。 档案调回后,学校就会根据原单位的各种材料进行政审,一般不会有问题。最后发出通知书。 调档有时间限制,因为学校要收到你的档案后才会发出通知书,所以,你一定要保证在调档期限内把自己的档案全部搞定。如果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档案,就会无效。 在职人员估计程序较为复杂,事业单位可分为“离现职”与“离公职”两种。前者可保留工龄,今后若再在事业单位就业可继续算工龄。 无论那种情况,相关材料、单位名称和邮寄地址等一定要保存好记清楚。有问题一定要及时联系负责老师。c. 政审资格正式录取需要通过政审资格。政审表和调档函一样由录取学校提供,有些由学校直接邮寄,有些需要在学校官网下载。政审主要是看考生有没有不良表现,有无参加非法组织等。一般来说政审表除了填写自己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年龄、民族、籍贯、住址、家庭成员和社会关系、工作单位外,可以从思想政治学习与现实表现、历史清白、工作能力或生活态度、奖惩情况等方面去概述。应届生和往届生办理政审资格的流程是不一样的,下面具体介绍一下有哪些不同:(1)应届生:应届生办理政审很简单,同学们需要填好表格再到本科所在院系党委负责人处盖章即可。具体到哪里盖章,同学们可咨询辅导员。(2)往届生往届生若有单位的话,在工作单位或人事档案保管部门办理;若是没有单位的话,则需要到户籍所在地街道、居委会、村组或人事档案保管部门办理。必须提醒大家的是,若录取院校邮寄的政审表只有一张,填写之前一定要复印一份。下笔之前先打好草稿,确定没问题了再填写原表,以防写错又要重新邮寄。d. 户口迁移户口迁移不是强制的,转还是不转,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决定。以下通过两点为大家分析转移户口的好处:(1)上学读研是一个迁移户口的绝佳机会。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下,想通过其他途径转移户口是一件很困难甚至不可能的事情。大城市特别是北上广等地的户口政策着实让人抓狂但又无奈。但是,只要能上学读研,就能很容易的把户口迁入任何一个大城市。至于毕业时能不能留得下来,那就看你自己读研时的努力程度。(2)户口关系到每个人的长远发展。在经济发达地区能天然的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甚至有些行业如互联网等只有在大城市才有发展的空间。想在这些地区持久发展,就必然涉及到落户等问题。e. 党组织关系在确认录取之后,有组织关系的考生需要办理组织关系转移到录取学校,尤其是党员身份的考生要特别留意。组织关系转移分为党组织关系和团组织关系。 (1)非定向就业考生及定向就业脱产学习考生应转党团关系。 (2)省外党员的组织关系介绍信由原单位开出后,需经当地市、县、旗以上各级党委组织部(或直辖市的区委组织部)转换介绍信,介绍信的抬头填写:“XX省委教育工委组织处”;省内党员的介绍信可直接由原单位开往报考院校,抬头填写:“XXX大学党委组织部”。上述两种情况,转往单位均填写:“XXX大学”。(3)录取为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学生党员(仅限读预科的骨干计划学生)的组织关系介绍信,省外党员由原单位开出后,需经当地市、县、旗以上各级党委组织部(或直辖市的区委组织部)转换介绍信,抬头填写:“XX省委教育工委组织处”;省内党员直接开具转往XXX大学的介绍信,抬头填写:“XXX大学党委组织部”,转往单位均填写:“XXX大学”。(4)团员的组织关系由考生到所在院校或单位的团组织直接办理。(5)具体事宜以各院校官网信息为准。2018年的考研征程已告一段落,各位同学可以趁着这个时间好好的放松一下,趁着春日的好时光出去踏青也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但是各位同学在咱们放松的同时还是要及时关注学校院校官方网站的信息。

事之若何

考研:虽然接受了拟录取,但还是放弃了,想再给自己一次机会!

或许对于绝大多数的考研学生来讲,19考研已经成为了过去式,更多的学生开始关注20考研的学生然而还是一部分学生仍然在19考研的历程中,因为他们虽然已经收到了目标高校的你录取通知,并且已经接受确认了拟录取,但是他们现在仍在很纠结于是去还是不去呢?所以这些学生有的可能虽然接受了拟录取但最后还是放弃了,有的或许最终还是去了这所高校。考研:虽然接受了拟录取,但还是放弃了,想再给自己一次机会!每年都会有这样的考研学生,他们都会有这样一段心理路程从开始第一志愿高校没有希望时的失落,到顺利调剂到其他院校的欣慰,再到最后的放弃报道。这种心理历程更多的是一些考研学生,不能接受自己当前这种称之为似乎成功又似乎失败的局面。于是在每年的硕士研究生开学季时,你会发现很多学院的学生总是会有几个没有在规定时间按时报到,当你详细询问到这些学生时,他们的答案一定是自己在最后选择了二战考研,只是不想就这样简单的将就了自己,更不希望自己在未来三年的读研期间感到无尽的后悔,所以选择了再给自己一次机会。而这些学生的基本特征也具有一定的共性,一方面对于考研的态度是宁缺勿滥,他们对于自己第一志愿高校的坚持要远远的高于其他考研学生,他们极度希望自己能够被其录取,所以宁愿二战考研也不会将就;另一方面,这些学生绝对的自信,因为对于大多数考研学生来说,只要能够考上硕士研究生就可以,至于是什么档次的高校,有些时候必须得接受现实,可是他们却非常的自信,相信自己再考一年一定能够被目标高校录取。所以当第一志愿高高校录取无望时,虽然自己很勉强的接受了调剂,并且顺利的拿到了调剂高校的拟录取,当然这可能是在当时由于来自家庭和朋友的劝说和压力才会选择调剂,选择去接受拟录取,但是过一段时间后,总还是会发现自己难以接受这样的现实,考研不应该是这样的,为什么不不再给自己一次二战考研的机会呢?或许我们会质疑,现在考研是多么的难,能够顺利的调剂到一所高校已经是非常的不容易了,这样放弃了读研的机会是不是也太过于儿戏了呢?同时,谁又能够保证再给你一次机会,你是否还可以考到这样的分数?或者你就一定会被目标高校所录取吗?这些质疑很客观,但是却忽略了考研学生心中最砥砺的坚持,他们只是想给自己一次机会,至于以后的结果是怎样的?是否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些都是他们所不关心的,他们能够做的就是在复习中更加的努力,更加的用工。那么,如果是你,你是否也会放弃已经到手的拟录取,选择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呢?

考研党注意:考研到底是考本校还是考外校?看完或许你就清楚了

随着大学生烂大街的现象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同学会选择去考研,这样一方面可以获得更高的学历,另一方面则是可以缓解一下就业压力。那么,在考研时到底是考本校还是考外校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 本校会比外校好考相信这一点大多数同学也都是这样认为的,毕竟自己在本校待了四年的时间,对于学校的老师也都比较熟悉,想要找资料也会相对较容易。而且老师也希望本校的学生能更上一层楼,所以在很多方面也会是能帮就帮的。反过来,要是去考外校的话,那么在很多地方都会显得不是那么的方便,难度会增加许多。2. 看个人的考研目的至于考本校还是考外校,有时候也是要看个人的考研目的的,如果只是为了不想早些出到社会,亦或者是只想要一张文凭的话,那么完全可以在本校考研。当然了,要是想要钻研学术,觉得本校无法满足自己的话,那么倒是可以选择去考外校。3. 了解考研中的黑幕很多同学之所以不敢考外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考研中存在着“黑幕”,这个“黑幕”这的是很多学习对于本校考生的录取率会高于外校生。这个也是正常的,学校在考研方面当然是首先考虑本校生,然后才去考虑外校生的。毕竟在几乎相同的水平下,导师当然是会倾向于选择本校的学生。考研就是这样一个艰苦的过程,无论是考本校还是考外校,当你选择考研这条路的时候,就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不能半途而废。否则的话,不管你是本校也好,外校也罢,你都不可能考研成功的。所以,当你选择考研这条路以后,就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红茶镇

考研就是个大坑!是个大骗子!

考研就是个大坑!是个大骗子!考研虐我千百遍,我待考研如初恋...考研是不是个坑?是!考研是不是个大骗子?是!坑了我们的青春大好的青春岁月本该潇潇洒洒无拘无束但却为了考研天天日夜学习不敢放肆骗走了我们的时间大把的闲散时光本该自由安排随意玩耍但却为了考研天天日夜不停不敢松懈坑了我们的体重大好的苗条身材本该认真穿搭走走拍拍但却为了考研天天各种混搭缺少美感骗走了我们的颜值大美的仙女颜值本该精心打扮锦上添花但却为了考研天天蓬头垢面日渐变丑坑了我们的发际线大量的顺滑黑发本该精心护理飘柔如瀑但却为了考研天天随手一抓直至头秃骗走了我们的泪水大多的晶莹泪水本该留给温情温暖时刻但却为了考研天天泪湿眼眶心力交瘁坑了我们的爱情大批的热恋情侣本该悠闲约会享受甜蜜但却为了考研天天失联失约分道扬镳骗走了我们的天真大片的内心乐土本该欢欢乐乐童趣生活但却为了考研天天思虑重重无精打采但是考研也给了我们很多很多......给了我们坚持原本碰到困难便想要放弃但经历了考研发现竟也咬牙坚持了很久给了我们耐心原本对于等待很容易浮躁但经历了考研发现竟也耐心等待了很久给了我们自律原本对很多事都一时热度但经历了考研发现竟也有了自律的品质给了我们坚强原本内心脆弱到不堪一击但经历了考研发现竟也变得坚强了起来给了我们感动原本对书本无感甚至冷漠但经历了考研发现竟也从中获得了感动给了我们理性原本感性冲动到不经大脑但经历了考研发现竟也闪烁出理性思维......更重要是的是给了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的机会!给了我们遇到更好的人与事的底气!考研,考验不仅仅是为了一个结果,还为了整个过程中的成长加油!每一位曾经的考研人现在的考研人和未来的考研人!

数米而炊

考研被录取了,但有些“现实”还是要告诉你

这还是一篇以自身经历告诫大家“冷静”,“要根据自身实力选择报考院校”的文章,希望看完之后,留有启发给你。先说一下简单的情况,一战复旦金融考了360,二战选了华师大金融 ,本以为稳妥,谁知16、17两年考研风水不好,数学贼难,加上考研期间两次谈恋爱,最后两次挂在数学上,考了369, 差一分没进复试,调剂了上外贸的国际商务。其实怎么说呢,感觉也挺好的,最起码两年的心血有了一定回报,满足了当初的初心,当有学校要你的时候,你就知道有学上是一件多么好的事。考研一定要有个原因,知道自己为什么考研,目的是什么,我当初就是为了希望能有个好一点的大学的硕士学历,这样在金融行业很多核心岗位也好混,能够过基本条件,最起码有机会能进。很多人在考研一战时心态盲目膨胀,包括我自己,可能会初定华师大,考研途中想考上财,最后报了复旦,结果可想而知。为什么呢?因为衣食住行都无忧,所以啊,心态盲目膨胀,当你二战需要为风险,住宿,吃饭等方面操心的时候,你必然不会再有一战的勇气,可能我是风险规避者,当然我不是说这样的人没有,也有,连着考好几次复旦没考上的人大有人在,所以劝很多要考研的学弟学妹们,这里送你们一句话:选择比努力重要,希望你们记住。考研也算过去了,最近在干什么呢?面试,面试,还是面试,正在疯狂的找实习。我做了个统计,我共发出303封实习申请的邮件,申请实习主要是券商研究所,基金的固收部,行研以及投行部实习生,其他零零散散的公司也有,但不多。在这一个月里,收到了大概40家左右的回复,我也面了大概40家,陆家嘴基本每个大厦都去了,自己计算了一下,最好的两个公司算是海通证券固定收益部门和中信的新三板,因为能进去实习就能留下,这是当时老板亲自说的,但是可惜了,我能去面试,但最终没能留下实习.其他券商基金也是如此,竞争非常的惨烈,都是能去面试,但是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最终公司还是选择了别人,或者因为身份的原因,没能去面试,这里补充一下我的基本情况,我本科是上海海事,双非啦,研究生预录取也是双非,所以有点尴尬哈。最终截止今日吧,收到了四家公司的实习邀请,算是通过了,一家是金浦投资基金TMT行研,一家是久谦咨询,一家是天风证券TMT,一家是国金证券投行部实习,算是天道酬勤吧,或许你会说不就个实习吗,有必要说这么多 怎么说呢,可能对于好学校的学生,例如复旦,交大,上财的学生,他们能去我觉得挺正常的,但是我觉得我能收到这样的结果挺不容易。一个是自身的努力,因为我本科期间虽然学校差我也凭着自己的努力有了一份银行,一份证券固收,一份会计师事务所的实习,这也算是为这一个月找实习打下了基础。我也理解到了当时看上外贸的帖子里说在面试里和复旦上财的硬刚的真实情况,的确如此,但是能一起复试,大多数情况下说明你们都有机会,但是我也遇到过直接因为我们学校是双非就对我态度非常恶劣的公司,不过无所我啦。也理解到了上外贸的老师说的长远发展坐不到高层岗位的现状,为什么?因为人家领导班子可能是复旦的,或者上财的,你上升空间有限,更理解到了魔都地域的作用,以后想去券商基金的,实习基本上是唯一留下的渠道。而北上广有更多机会。面试时我也碰到一个二战考上西财的学生千里迢迢跑来上海面试实习,但是由于只有一份银行的实习无情被刷。说了这么多目的在于告诉看这篇帖子的人,考研有时候要理性,毕竟考上的是少数,可能你不信,我相信我当初考研时的基础算是很好的,不然我也不会去报复旦的金砖。而且考研是个大坑,会有瘾,你做其他事,你考证书,国外留学,他不会占用你太多时间,不会让你孤注一掷,但是考研不一样,他就像德州扑克,是个风险和收益的及时抉择与放弃,花了这么多力气,没考上,或者差一点,你就会想着再来一次一定行,因为你不愿放弃你已经学到的,已经拥有的而去找工作,因为找工作对于你是从0开始,你之前所做的那么多题都没有用,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名校三战,四战的。我的确承认,考上北清复交,命运的确是会被改写,但是你考不上白白浪费最宝贵的年华,你的命运一样会被改写。希望你们三思,真的,身边当初一起考研的考名校的太多了,但是考上的真是少数中的少数,或者和分数线差了100多分的也有。如果你有了解就知道,现在这几年考研或许是最难的时候,看看各家的分数线暴涨,看看复旦经院400多分以上的人数,看看考了高分调剂却没有地方去的学生人数,你就明白,现在的考研不是以前的考研了,数学也不再是刷刷真题就可以考130了。你自身努力,过一些基本的门槛与条件,加上机遇的青睐,我相信,持续的努力会有回报,人生还有太多美好的东西值得去欣赏,太多亲人需要你去陪伴,父母有时候不需要你去改变世界,安安稳稳的,健健康康的,或许才是他们想要的。说了这么多,感觉说的很乱,纯粹是有感而发,如果你看到这里,真的,不好意思哈,耽误你时间了。如果你有什么问题,无论是考研的或者其他方面的,我都很欢迎和你交流,帮助别人才是最快乐的。最后贴上两年的成绩,不高,算是给个参考吧。第一年政治70 英语80 数学107 431金融103分总分360 第二年政治71 英语85 数学107 431金融 106总分369谢谢,大家一起加油!

猫老大

考研真的不难,但考名校的研究是真的难,不信你听听过来人怎么说

似乎所有的人提到考研都会感叹考研难,想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需要付出的努力或许是我们所难以想象的,因此这样的观念始终贯穿在每年的考研学生中,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很多的考生还没有经历考研,还没有复习考研,就自动地认为考研很难,于是我们也就习惯了这样的观点,但是想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真的如人们所说的那样难吗?我想结果或许还真的不是这样,其一定有着不同的答案,而且这个答案还一定非常的客观,是适合所有的考研学生。因为当你经历了考研之后,你不会说考研很难,你只会说想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真的不难,但是想成为名校的硕士研究生真的很难,而这些便是很多考研过来人都额共同感受,因为他们经历了考研,经历了漫长的一年复习,对于身边报考院校档次的不同,再加上其最终的结果,慢慢的就能够很明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考研真心不难,难的是考名校的研究生,所以如果你的考研难度是由你报考院校的档次决定的啊!因为每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我们人人都向往的34所自主划线院校中,每年能够通过统招被顺利的学生名额是少之又少,更多的是通过保研推免的方式顺利进入名校读研,而且这些名校每年的复试线是出奇的高,不仅仅要求总成绩,还对考研英语和政治这两门单科成绩有着一个较高的要求,而当我们勉勉强强地进入了复试时,却又发现自己的本科院校不占优势,自己的个人综合素养不占优势,于是我们很有可能面临的就是被无情的淘汰,只能是选择调剂,或者是二战考研。可是如果我们只是想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时,只是想考研成功时,那么你报考的院校可以为末流211高校,可以为普通一本大学,这些高校的硕士研究生门槛相对来说要低很多,相对来说适合于绝大多数的考研学生,而且每年的数据也能够证明这一点,那就是很多很多的学生最终还是进入了这样的高校就读硕士研究生,因为这些高校有很多是没有复试线,只要过了国家线那么就可以进入复试,只要你表现及格那么你就能够拿到这些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没有本科出身歧视等等因素。总之,考研真的不是很难,只要你认真的准备自己的相关复习,那么你就能够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但是前提是你所报考的院校不是名校,只要满足这个条件下再加上自己的高效复习,那么你的成功是必然的。

非也

考研初试419分遭淘汰,366分考生却被录取,到底是怎么回事?

2020年5月19日,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公布了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在这份拟录取名单中,涵盖了藏学、敦煌学、考古学、民族学、世界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等多个专业的录取信息。在中国古代史专业的录取名单中,一组数据吸引了大家的注意。红色方框栏为考生的初试成绩,初试成绩右边一栏为考生复试成绩,再右边一栏为考生总成绩。从初试成绩可以看到,分数前三名的分别是419分、416分、407分,分数后三名分别是387分、368分、366分。然而令人十分诧异的是,在最后的录取榜单中,初试前三名的同学齐刷刷被淘汰,但初试最后一名的同学却被录取。原因究竟在哪里?从复试分数可以看到,被淘汰的同学复试都是70多分,而被录取的同学分数都超过了80分。通过这份榜单,我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考研初试只是争夺一张入场券,最终定生死的还是考研复试。不过也让人好奇的是,这初试分数都能考400多分,到了复试赛场却干不过一个366分的,这背后是否有什么猫腻呢?于是我找到了考生的复试资料:令人错愕的是,初试第一名却被淘汰的同学,竟然是兰州大学的本校生。而初试最后一名却被录取的同学,来自远在900多公里之外的西南大学。此外,那位初试401分被淘汰的同学,竟然也是兰州大学的学生。由此看来,兰州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并没有保护本校生的政策。在考研复试中,复试老师虽然出手比较狠,但也确实是以招想要的学生为出发点。因此对于考生的初试分数,导师组似乎并不是太看重。这一点在复试细则中也能看出一些端倪:从总成绩的计算方式看,初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为60%,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为40%。而且在复试成绩的计算中,专业综合素质和能力测试(简称导师面试)成绩,占比80%。也就是说,导师面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为32%。此外,复试细则中还有6项不予录取规定。其中第一条便是,面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由此可见,在中国古代史专业的复试中,复试老师拥有一票否决权。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导师特别不想要哪一位学生,即使这位同学的初试分数再高也没有用。最后,希望考研学子们,能从这份榜单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考研分为初试和复试两部分,很多同学初试分数拿得挺高,就容易忘乎所以不重视复试。殊不知,读研是导师责任制,决定要不要一名学生的权力,还是在导师手上。因此,在考研前后,与导师建立长期的联系是十分必要的,闭门造车万万不可取!我是考研牛小guo,专注分享考研知识,感谢您的点赞、评论和关注!那个华科415分考研落榜生,调剂成功了!网友:是金子终会发光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去年已扩招114万人,三大机遇正在酝酿!二本考研逆袭北京大学!网友:不拘一格降人才,值得尊敬!单选|你支持兰州大学的做法吗?支持反对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

红跑道

是不是认真准备考研的几乎都上岸了?

你这是孙悟空逛蟠桃园,想Peach!你要说认真准备四六级的基本都考上了,那还靠谱一点。考研怎么可能?考研是竞争性考试,每年注定有四分之三的学生考不上。可以说上岸的四分之一考生一定都是认真准备的,但是落榜那四分之三,同样有大量的考生认认真真复习一年。工作原因带过大量的考研学生,每年都会碰上学生辛辛苦苦奋斗一年最后落榜的情况。看了别人的的回答,挺有感触的。看着学生累死累活拼一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上岸,心里还是挺难受的。现在社会上有这么一种风气,要么告诉你只要努力就会收获。通常见于领导给员工画饼,只要努力工作,就会有业绩,就会有kpi,就会有个美好的未来。只要努力就能考上研。只要努力就能赚大钱。只要努力隔壁班花就是你的。槽!现实是努力一年因为一次政策改革考研落榜。努力半辈子房贷特n的还没还完。努力大半生班花都特n的生二胎了,你连微信都没加上。这,才是特n的操蛋的现实。再就是有这么一种人,你说他傻吧,他比nt还能强那么一点。你说他坏吧,他也没有坏人那个气质。归纳总结一下,那就是爱炫耀。这种人的特点是什么呢?不管你因为什么原因失败了,他都说你没努力。考试没考全班第一,那你没努力。业绩没做公司第一,那你没努力。追女神没追上,那你没努力。我努力你三姑舅姥爷!喜欢这么说话的人,我告诉你你要离他远点。就他那个智商好像特n的长鞋垫子里了一样,揣副扑克,进动物园能和猩猩斗一天地主。好多事不是努力就能实现的,好多事没实现也不是因为你没有努力。考研能否成功是多方面因素决定了,而认真准备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点而已。想问题想开点,别闷头就往牛角尖里钻,咋滴牛角尖里有颜如玉啊?话说回来,如果有一天认真准备考研的大部分都能上岸。那共产主义社会应该是不远了。

动不为利

考研:如果你是这几类人,我劝你别考研

随着社会的进步,本科学历已经越来越不值钱,时代好像从廉价农民工时代一下子越到了廉价大学生时代,大学生就像白菜一样,一抓一大把,对于某些专业的孩子来说真的是就业及失业。本科如果是985,双一流等学校还好说,起码有入门的资格,但是对于那些双非的学子来说,想找到一个好工作练公司的门槛都过不了。社会就是如此残酷。迫于社会的压力,据统计,大多数的考研学子为双非的孩子。他们谋求考研进入双一流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但是说到这儿,就想知道那些985的学子们不考研都去哪了。985学校毕业的本科孩子也有考研的,但是大多数他们的方向是这样的:1,就业由于本科学历的优势,名企对他们的限制较少,校招作为应届毕业生就业的大渠道之一,在我们平常看来那些遥不可及的企业,在他们毕业之前就已经签订了三方协议,尤其是学互联网的学生。2,保研一般的双非学校别说保研率低,他们甚至没有保研资格,只能自己去考。不同于双非院校,985院校拥有决定的保研优势。比如说清华大学有将近50%的保研比。基本上一半学生都可以轻松读研。3,出国双一流学校的同学因为校内用众多的海外交流机会,对于在申请国外顶尖高校有着决定的优势。所以,出国是他们的第三个出路。了解了他们的去向目的是在于表明占较大比例的考研比的是双非学生和末流双一流的学生。那么到底哪些人不适合考研呢?1,盲从大流,别人考你也考考研大军是应届毕业生,一个宿舍里面有6个人,可能清楚自己目标和坚定考研的只有2个。其他的有1 ,2个就业的。剩下的就是盲从的,别人考你也考,完全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考研以及考哪个学校。如果你也符合这类人那么我劝你把时间放在其他地方,不要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别人是因为有清晰的目标考研,你只是陪考,说的不好听就是炮灰。2,父母让考,但是自己不知道为什么考虽然有的同学已经是大学生了,但是还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上大学时我们宿舍就有一个孩子,什么事情都听父母的,衣服得父母买,做什么决定都得问父母的意见。与外国教育相比,我们太缺少独立能力了。外国小孩儿18岁就会被父母赶出家,我们18岁呢?可能有的孩子被赶出家得睡地下通道了。如果是父母让你考研的,我觉得你还是提前到社会上锻炼下自己,提提高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否则只能是高分低能。3,逃避就业而考研社会上的残酷压得人喘不过气。优胜劣汰是社会生存法则,有的人不愿意去面对这些,只想躲在象牙塔里面,花着父母的钱,浑浑噩噩的上点课,谈一个需要消耗父母血汗的恋爱。这一类人不想面对自己的无能,所以选择躲在大学里面。毫无思想的重复每天的工作。这种状态就类似于我们初中高中的学习,不知道目的,只是父母让学,身旁的同学也学我也学。这类人要清醒,我们早已过了18岁,而且都过去3,4年了,如果还是这样对自己的未来不清不楚,温水煮青蛙,那么考研不是你最好的选择,最好的选择是到时社会上历练,明白自己奋斗的动力。考研的真谛考研不是躲避,而是跳板。如果你本科不好,那么考研是你改变自己人生实现自己缺憾的第二条路。如果你现在工作已到瓶颈,那么考研是为你打开瓶颈的一个斧刀。如果你励志科研,那么考研只是入门,未来的路还很远。一定要明白,考研只是祝你摆脱现在的困境,而不是困境。如果考研只是途经,不是终点。如果你还不清楚这些,那么你就是考研大军的炮灰,只会白白浪费自己宝贵的人生。关于考研还有什么疑问呢?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