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什么专业适合考研?这几个专业研究生毕业后,或成“香饽饽”过江龙

什么专业适合考研?这几个专业研究生毕业后,或成“香饽饽”

现在的社会发展飞速,不仅物价、房价什么的在飞涨,而且我们的国民素质也在飞速提高,这其中大学生数量的增加成为了主要的原因!现在很多专科学校都在往本科学校里面挤,这样的就使得本科院校的数量不断增长,相对应的也算是本科生的扩招,但是数量确实过多,真有点应了现在家长们嘴里常说的那句话,“现在的本科生遍地都是,不好找工作呀”!但是现在的大学生可不是“井底之蛙”,他们在校园里面就已经看出了此事的端倪,于是考研就成为了他们的“大势所趋”!“考研”这股风现在刮得十分猛烈,但是盲目跟风换来的结果只能是糟糕的,大家在决定考研的时候,就要明确自己所报的专业毕业后能够做什么、什么专业适合考研、什么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能够成为大公司争抢的“香饽饽”!接下来笔者就给大家梳理一下,望广大考生对症下药!一.医学相信很多人对于医生这个职业是很向往的,认为这是一份很神圣的职业,当上医生就会成为“白衣天使”!从去年疫情开始,我们看的新闻很多都是医生到前线抗击疫情的消息!医生这个职业是对专业知识要求很高的,需要熟练掌握各项技能,而且薪资待遇是非常不错的!考研的话不仅能够让你的医学理论知识得到提升,还能够让你磨练专业技能,想进大医院的话,这个职业也是得要求研究生学历的!二.历史学历史学毕业的本科生想要找到对口专业是很难的,因为这个专业本身就偏冷门,社会需求量并不大!但是这个专业考完研之后就不一样了,学历提升了一个档次,就有机会到高校去当老师,理论知识丰富的话,不少高校得抢着要呢,并且“越老越吃香”哟!三.法学对于像法学这样的专业,对毕业生的要求是十分高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专业,从业者除了需要冷静的头脑和强大的逻辑思维之外,还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因此,法学本科毕业的话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大公司几乎不会录取!这样的话,不少法学院的同学就选择考研,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法学专业的毕业生会更加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也会为你奉上高薪资,或成为“香饽饽”!四.美术学美术学这个学科也是非常吃技能和理论的,在本科学校学的东西肯定不全面,考上研究生之后接触的层次比本科要来的广,而且考研之后的工作选择面也是很广的,类似美术老师、美术批评家等等工作都是要研究生起步的!其实类似这样的专业还是有很多的,比如说哲学、考古专业等等,这些专业对理论和专业技能都是有很高的要求的,考完研之后,这些都能够提升,所以说是很适合考研的!小编寄语:其实大学里每个专业都是适合考研的,考上研究生之后的竞争力都会大大提升,只不过一些冷门的专业更适合考研罢了,考研路上难免会有磕磕绊绊,只要大家坚持不懈,相信结果肯定是好的!大家怎么看呢?欢迎大家到评论区踊跃讨论哦!

非臣之功

考研小常识:各种学历的报考条件

最近几年,考研热出持续升温,从2010年报名人数140万,到2017年增长到201万,而今年2021年报名人数达到377万,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考研,增长率也在不断的增长。那么哪些人可以考研呢?01大学本科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毕业生可直接报名参加,参加最多的也是这类考生。大学本科毕业的往届生也可以直接报名参加哦,只不过可能要回到老家考了。02大学专科毕业生专科也可以考研?大家是不是很疑惑,是的没错,专科生也可以报考研究生,只不过需要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毕业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在复试的时候有个加试)03成人高校大专毕业生成人高校大专毕业生和大学专科毕业生报考条件是一样的,也需要毕业两年后,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含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可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04成人高校应、往届本科毕业生成人教育学历也是国家承认的,成人教育本科往届生可以直接以本科生的资格报考。由于毕业时间关系,成人教育应届本科生由于报考时(每年的 11 月中旬)并没有取得本科学历,所以只能以同等学力的资格报考,不同于全日制的普通高校应届本科生。05自考本科毕业生自考本科和专升本有所不同,专升本属于大学本科可直接报名参加。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无论是否已取得学位都能报考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06普通高校结业生与肄业生从2020年起,结业和肄业毕业生(即没有按期取得相应毕业证书,结业和肄业也是有所区别的)可以按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注:肆业生根据不同学校要求执行。在之前,我一直以为只有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才可以参加考研,你是不是也是这样想的。万万没想到,还有这么多人可以参加,我想这也是报考人数一直在增加的一个原因吧,毕竟现在这个社会,学历还是挺重要的。今天的内容小编就暂时分享到这里,还有什么想了解的欢迎和小编互动。往期回顾考研结束,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我觉得这几件事必不可少考研小常识:考研流程&重要时间节点河南工学院:“研”路有你,我们与你相伴加油,考研人!今年我们一“研”为定

罗曼史

没打算考研,就不建议报考这6个专业,学历高才更好就业

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尤其是选择专业,最好是不要盲目的报考。因为不同专业适合的学生不一样。根据高考分数、家境情况、性格原因、偏科情况等原因,其实每个学生适合的专业都是不同,正因为如此,选专业最好是不要盲目跟风报考热门专业。提到考研,其实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这个打算的,很多学生都只计划本科毕业之后就出来工作。但并不是每一个大学专业本科毕业的就业优势都比较大,除非是毕业于985或者211院校的毕业生,这些毕业生本身学历上的竞争优势就很大,也就是说成绩很好的情况下,其实选择面也要宽很多。但有些大学专业本科毕业就业情况并不好,甚至在报考之前就一定要做好有可能会考研的心理准备,主要是这些专业对学历的要求很高,如果未来进入大学不打算考研,或者不准备考研的话是不建议报考的。几乎很多地方最低都是要求研究生毕业及以上,本科毕业生想要找个满意的工作很难:1、生物科学专业——生物类专业本身就是对学历要求很高的,如果仅仅是本科毕业就出来工作的话,就业优势太小了。而且这类专业看似发展潜力很大,但国内的就业形势不算好,准备报考这个专业的话一定要有一口气读到博的心理准备才行。2、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医学要读研这是必然的,很多学生都是本硕连读,或者本硕博连读的。当然对分数要求肯定很高,本身临床医学专业很多县城的医院对毕业生的要求都是研究生学历以及上,所以能学好肯定就业情况也很好,但这个专业学习压力很大,难度也不小。3、法学专业——法学类专业近些年的就业形势和就业率不高,主要是因为法学专业的就业压力很大,成材率低。所以如果学法学专业的话,最好是要有读研的心理准备,很多学法学专业的学生考研几乎都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的,所以感兴趣才报考。4、数学类专业——数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能够做的工作优先,几乎都是从事教育行业了,而这个专业其实研究生毕业才更吃香,不管是在金融行业还是其他的行业,找工作还是需求量都很高。不过数学类专业考研难度很大,本身专业的难度更大,数学更适合感兴趣有天赋的学生报考,因为这是一个努力都不一定学得好的专业。5、哲学类专业——哲学专业其实前景还是很受看好的,但实际上真的报考了哲学专业的话,其实会发现这个专业的学的知识面很广。而实际上哲学专业国内实力很强的院校只有几所,报考难度也很大。其实更适合出国留学的学生报考。6、历史学专业——历史学专业虽然是很冷门的一个专业,但这个专业连续几年报考人数其实都不少,历史学专业的专业性很强,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也要求很扎实。所以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学得好,主要是专业比较枯燥,即便是感兴趣的学生报考,都有可能会觉得无聊;最后,今天就暂时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填报志愿、高考、大学、专业、家庭教育等相关的信息,可以关注我。

临人以德

本科"出身"不太优越的同学,为什么考研更难?看完之后你就明白了

考研为什么越来越难,竞争压力的增大,考试难度的原因等都可能导致导致考研越来越难二本三本的学生由于自己的本科院校不太好,为了弥补自己学历上的遗憾,为了让自己之后求职的过程中可以有更好的薪资,为自己赢得一个更好的学历,所以每年的考研人数越来越多,但是因为考研率是一个较为固定的比率,所以每年真正可以读上研究生的人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辛苦。在去年2020年十月来看,报名研究生的人数就达到了440多万,而最终可以读研究生的人只有110多万,这说明了还有三百多万只能是陪跑的身份。好多人备考期间辛苦备战,但是每年二本三本名落孙山的人更是数不胜数,但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难以上岸呢?第一、考研的学长学姐经常劝诫下一届的学弟学说:“选择大于努力”这句话确实非常重要,在定院校之前,有些人不能认清楚自己的自身实际,只是一味地追求高学历,定的目标院校过于高,而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自己的学习能力较差,出现极大的心理落差,导致后来本该在后期的冲刺,有些人却早早地放弃学习。这一事件有所依据,每年的研究生考试中有好多人就出现弃考的行为,或许有的人因为在前几门考试中考的不太理想,在后来的考试中就放弃,觉得今年自己一定上岸无望。这一切大部分都是因为自己对自己的判断不足,定的目标院校过于高的缘故。第二、为什么考研的人越来越多?就是因为在考研的很大一部分中有考研的想法就是因为看到别人去考研,而自己没有什么想法,也跟随别人的步调。这种做法恰恰是不合理的,考研最重要的就是坚持,考研要经历太多的心酸与痛苦,就自己一个人熬过多少个无人的夜晚。在别人都早已入睡的同时,而自己只能默默地坐在无人的角落背着早已滚瓜烂熟的知识点,做做过好多遍的英语真题。在别人礼拜天一同出去玩的时候,自己却也只能一个人坐在冰冷的板凳上看书。考研难就难在哪呢?我们就像在一个黑屋子里洗衣服,在没有光亮之前,我们谁也不知道是自己有没有洗干净,所以只能一遍一遍地洗。在有光透进来之后,我们才知道,哦,我们洗的次数已经够多了。而作为“考研气氛组”的一员,难以坚持下去这无数个枯燥而痛苦的夜晚,也难以做得住冷板凳。第三、人们常说的女孩嫁人想要钓个金龟婿,而如今有的院校在考研中也想钓个985,211的学生。有好多学生报的一志愿的院校,但是目标院校却让这些人初试线都过不了,而是想要从985,211调剂来的学生,这样的话,有好多二本三本的学生即使初试分数很高,但是由于本科院校不好,所以就惨遭淘汰。我们承认985,211院校的学生确实在高考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对于后知后觉,醒悟的学生他们所做的努力难道就不值一提吗?这一行为简直就是对学生的努力的一种否定,学生们本来以为目标院校是自己的一束光,但是确实它亲自灭掉了那盏灯,这怎么不令人伤心?而且更过分的是,即使过了初试分数线,在复试的时候,目标院校对于考研学生的歧视,认为学生的本科院校级别太低,就直接抹杀了他们的一直以来所做的各种努力。第四、由于有的人初试分数很高,认为自己复试一定会过,而在复试之前并不做什么准备,导致自己在复试的过程中失败。前不久在网上有一个视频很火,因为一位同学初试分数达到了四百多分,所以发给导师的一封短信“你研究的方向我不太喜欢,希望你换个方向”。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我们也要思考:是不是初试分数线很高,我们就可以不去做相关的准备了呢?难道真的初试成绩就可以决定我们的考研是否可以成功吗?我想,不是这样的,如果初试成绩真的可以决定一切的话,那么复试的意义在哪里?在有许多的复试例子中,就有初试成绩中等甚至偏下的学生中,由于复试的表现突出,所以在总成绩中排名竟然在靠前的位置。这些例子告诉我们,我们必须注重复试的重要性,在考研没有被录取之前,我们必须时刻警惕,做好万全的准备,这样才可能一战成硕,成功上岸。

狗男女

那么多考研的人,究竟是为什么,高薪高学历?没有那么简单!

据统计,近几年来我国考研人数日益上升,无论是发达的东部地区还是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都呈上升趋势,那究竟为什么如此大数量的毕业生选择继续进修而放弃就业?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一起竞争时,一般会被问到在大学里的精力,考取的证书等,或者你在本专业上有哪些具体实践,在社团活动里有没有特殊贡献等,研究生往往比本科生更胜一筹,优势更加明显。由于研究生,知识的储备更加丰厚,参与的社团活动更多,因此更加受到面试官的青睐,在同等条件下会有限录用研究生,因此研究生找工作相对容易得多,而且待遇会更好。在大学本科学习阶段,自由分配时间较多,可以经常和朋友一起出去。但是研究生阶段则不可能将这些时间耗费在吃喝玩乐上。在本科生都在休息的假期,研究生们则会利用这段时间来工作、实习、搞研究、参加学术研讨会、写作业,或者只是为考试做准备。总之对于研究生们来说他们对于假期已经不像过去那样渴求,他们更加愿意把时间花在学习和研究上面。甚至一些硕士研究生为了追求更高的研究,会花大量时间准备读博。我们当初上大学的时候,很多学生对大学专业不了解,稀里糊涂的来到了学校,被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所绑架。那么,考研是一个你可以重新来规划自己人生方向的机会。 人的一生中有两次选择高校的机会,一是高考,二就是考研了。如果你对自己本院校不满意的话,再不把握住这次机会,那么你的本科毕业证上将永远印着你本科院校的名字。所以,考研给了你的人生更多一次机会。考研是一个你拓展人脉关系的机会。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假如你没有人脉关系,那么寸步难行。当你本科毕业后,你除了认识你爸你妈,身边穷苦的那个他,剩下的要不就是睡在你上铺的兄弟,要不就是睡在你下铺的闺蜜,这些人难以足够让你在社会立足。考研的时候,你将会结识到影响你一生的大哥大姐——你的导师。只要能借用到他的一点半点人脉关系,就已经足够你在社会上混了。而且你的研友未来的发展肯定也是相当不错,考研能够认识更多的人,更大范围地拓展自己的人际圈,对于未来就业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但是考研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是说你设立了一个目标就一定会有结果的,其难度甚至难于高考。考研的必考科目英语政治已经让许多文科生都叫苦连天,更何况记忆相对较弱的理科生,而且一部分专业还可能考到数学,要知道数学在大学就被公认为最难学的学科之一,若一些文科专业的学生想要跨专业也不是一件容易事。考研更加是一场漫长的战争,或者说是一场个人战争,你的对手可能不是所谓的竞争考生,而是在你备考的时间是否能战胜自己,战胜外在的压力,能否忍受孤独的几乎绝望的等待,正如有人说,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考研之前更加需要给自己的未来一个准确的定位,如果只是为了高学历,高收入那真的没有什么必要。学历是说给别人听的,当你如果真正拥有处事能力,再高的学历都不如你所做出的成就,当你做出了成就,又何愁没有高新。所以,到底要不要考研,必须要好好想清楚。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呢,欢迎留言讨论

凌曙

自考研究生需要什么条件与要求?对学历有要求!

自考研究生,对于学历有一定的要求,对于学位、年龄、报考专业的要求,有些院校有限定,有些院校没有限定,以下内容给大家介绍自考研究生需要什么条件与要求。1.自考研究生对学历的要求:一般需要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或同等学力才能报考,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研究生的,如果是大专毕业,需要在毕业两年后及以上且达到与高等院校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者。如果是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2.自考研究生对于学位的要求:自考研究生对于学位是没有要求的,没有学位证书也可以按照本科毕业生身份考研,但是有些学校有一定限制,要求毕业生和学位证,还有一些学校对于本科专业课程成绩由要求,所以各位考生报考的时候,一定要详细了解报考院校的招生简章。3.自考研究生对于年龄的要求:自考研究生对于年龄对于年龄没有要求,但是实际在招考院校时,有些院校要求年龄在40以下。4.自考研究生能报考哪些学校?理论上,自考研究生能报考任意一所高校,但是实际上,部分院校的招生简章上会有一些要求,有学士学位、有些要求全日制本科等。例如要求“报考者必须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且获得学士学位。所有专业均不招收同等学力者,不招收中途休学的应届生和未按时毕业的在校往届生。”5.自考研究生能报考哪些专业?没有特定限制,所谓的限制,不仅仅针对自考研究生,例如报考法律(非法学)专硕,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硕的,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等。考研部分专业是可以跨专业考的,比如说会计学、市场营销等,同等学力想要跨专业报考,有些院校不允许,有些院校会要求加试。6.自考研究生考什么?考研的科目一般考四门,分为别是两门公共课、一门基础课、一门专业课。公共课分别是政治和英语,基础课是数学或者专业基础,专业课就是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等等。自考研究生,还需要注意考研分为专硕和学硕。学硕大多3年,专硕都是2年。专硕是偏实践国家扩招而设的,考试难度较简单;学硕是偏研究传统研究生形式,考试难度较困难。考不上可以调剂专硕,专硕不能调剂学硕。7.自考研究生的流程是什么?一般是在10月份左右进行网上预报名,然后在11月正式报名和现场确认,在12月进行初试,第二年的2月份左右查询初试分数,再接着可以选择调剂,之后4-5月份左右复试,如果一切顺利,在6月份左右就能收到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以上内容就是自考研究生需要的一些条件和要求,希望对各位有志于自考研究生有所帮助。

吞吞吐吐

考研成为大热门,研究生毕业之后,哪类人可以拿到高薪?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学历成为了就业的门槛,本科毕业生一抓一大把,就业也变得非常困难,为了可以在这个竞争过程中争取优势,更多的人选择在本科毕业之后提升自己的学历,选择了考研的途径,每年考研的人数都在递增,但能成功的人并不多,提升学历为了减轻就业压力,研究生数量增加,再加上岗位的扩招,毕业之后的薪资待遇会达到多少呢?薪资待遇一般都是跟当地城市的发展还有自身的能力相挂钩的,普通双非研究生的话在一线城市的工资可能就比二线城市的工资要高出很多,按照一个月8500左右,一线城市研究生的年薪在10万左右,而二线城市在8万左右,对于很多研究生来说这个薪资水平其实已经很低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各行业中互联网的薪资待遇方面算是很高的了,如果想在一线城市年薪达到20万,起码每个月薪资水平都要达到1.5万,20万的薪资在二线城市几乎不会出现的,无论是在什么方面,相对于一线城市来说还是没有那么好的,如果从高校毕业的话其实还是会有些影响的,像985,211等高校,毕业之后就业也是会附带学校光环的,更多企业更注重第一学历,如果第一学历就是在很好的院校,年薪可能会达到30万,而且之后的就业前景是很好的。但名校并不是那么好上的,每年也只会有极少数的人可以考上名校,各大企业对于学历这方面的要求也是极为严格,这让很多双非院校的优秀人才埋没,能力没有地方展示,竞争这么激烈,如果想要从这之中脱颖而出,当然要有过人的能力,读研选专业其实跟高考报志愿是差不多的,除了兴趣爱好之外,还要多方面的去做考虑,尽量选择就业前景很好的专业,在考研初试之后也要选择一名优秀的导师,读研阶段跟着导师完成科研项目,毕业后的简历当然也会更占优势,第一学历固然重要,但是对于那些第一学历院校是重点高校的学生来说,虽然跟名校的背景有差距,但具体还是要在自己的个人能力上下手,能力优秀当然也会有更好的发展,读研期间就要做好规划,不断为自己以后的就业方向做铺垫。考研人数递增,想要从中脱颖而出,毕业后拿到更高的薪资,除了学校的光环,当然个人能力也重要,充分展现自己的实力,才会得到肯定。

何故若是

很多人说第一学历非常重要,为什么还要考研呢?

985和211大学的研究生,不仅在社会中的眼里不如相同层次的本科生,甚至就连有些导师、本科生都不觉得985和211的研究生有多好。至于有人所说的985、211高校的研究生不如985、211高校的本科生、第一学历最重要的这一说法,我也听说过,并且在找工作的时候,我也特别的留意过。记得去上海找工作的时候,应聘一家企业,就遇到了211高校的本科生,但是最后我们都被录取了,所以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还是不完全正确的。首先来说,就是研究生的学历能够给普通本科的学生带来很多便利,比如说找工作,有一些企业在招聘信息上明确提到,最低学历为硕士,所以普通本科的学生就热衷于考研,因为想在社会上获取更多的便利,再比如说一些企事业单位、公务员职位等等,对于学历都是有要求的,有了硕士学历,就能有机会进入企事业单位。其次,我前面也提到了,985、211高校在软硬件两个方面都比普通高校好,所以一些普通高校的本科学生为了能够继续深造,学到更多、更专业、更前沿的知识,获取更好的教育,报考考985、211这一类的高校也是理所当然的。最后想说的是,我们应该承认985、211高校的本科生要比985、211高校的研究生(本科非985、211高校)在某些方面表现得更突出,但是这并不是说第一学历就是最重要得,也不是说第一学历不是985、211高校的本科生就没有了考研的必要了。在我看来,985、211高校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这才是真理。第一学历的确很重要,问题关键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得到一流的第一学历,那接下来怎么办?唯一的选择就是利用自己的专长继续深造,深度挖掘自己的潜力,这样才能进一步弥补低学历的遗憾,事实证明很多人就是通过考研重新逆袭的。不管你第一学历是什么,要想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考研是必须的。第一学历是统招的最高学历,由从前的第一教育局颁发证书。比如你通过高考考上了清华大学,毕业后你的第一学历是本科;如果你又通过统招考上了北大的研究生,毕业后,你的第一学历就是研究生学历;第二学历是非统招学历,由从前的第二教育局颁发证书。像成人高考、自学考试、电大、网络大学这些都属于第二学历。 虽然现在第一教育局和第二教育局已经合并,但这种叫法却流传下来。985、 211大学本身招生名额有限,考上的难度比普通本科院校也大。同一水平的大学本科毕业后大家都在同一个平台上,但是在很多知名企业校园招聘时,条件是研究生,有硕士学位的,而且有的还必须要985、 211大学毕业的,这样就限制了很多人,没有机会去竞争。招聘企业越好,平台越高,要求的条件也要越高。如果考上研究生,而且毕业于名校,就相当于站上了更高的平台,也就有了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动刀甚微

考研最难的3个专业,考上后完全不愁就业,学历越高越吃香!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只拥有一个本科学历已经无法再“行走社会”,有些专业的就业前景也并不是很好,有的同学早早地准备转行,而有的同学却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为了缓解这种情况,每年都有很多同学选择考研来延缓就业。然而考研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有的专业不仅报考人数多,竞争压力大,而且很难考上。但是如果很幸运地考上了,就完全不愁就业的问题了。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几个学历越高越吃香的专业吧。一、会计专硕每年,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人数都是非常多的,就业单位主要去向国企的财务部、银行分行或者支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企业、公务员、证券公司等。每年报考会计专硕研究生的人数越来越多,还有很多跨专业考研的,有些名校甚至出现了几百人甚至上千人报考,但只录取十几、二十个名额。名校分数要求越来越高,报录比越来越大,会计专业的同学们,考研要谨慎呐!二、临床医学因为专业和行业的特殊性,医生这个职业的要求非常高,毕竟是与人的性命息息相关,所以扎实的基本功和临场应变能力都非常要,对学历的要求也超出了其他专业,考研读博都只是就业的起点。然而临床医学需要考的东西太多了,每一本教材里全是需要背诵的难点、重点,不仅细节多,而且十分复杂,还要求同学们融会贯通。好的医学院不多,所以医学生考研的竞争压力非常大。但如果学有所成,是非常有前途的,毕竟最不可能倒闭的就是医院了。三、法学本科的法学专业在很多大学都是不理想的,有的甚至不到85%。如果想进入一个好的单位,找到一个“铁饭碗”,法学专业的同学们若是只有本科学历是远远不够的,考研就成了大家提升学历的重要途径。如果想要从事与法律相关的工作,比如职业律师、公证员、法官、检察官等,前面还有法考这么大一条拦路虎在这里,也是必须通过的。可是那么多法律条文、那么多厚重的专业书、那么多复杂的案例,法学生考研,任重而道远。其实不管考研有多难,最终靠的还是自己,只要你努力了,相信结果一定不会辜负你复习时留过的泪水和汗水。你还觉得哪些专业考研比较难呢,在评论里说说吧!

丑石

“举人”相当于今天什么学历,研究生能否考上?

范进中举的场景,至今仍然记忆犹新。范进苦读了一辈子,须发花白了,却还只是一个穷酸秀才。但在接到中举消息后,邻里乡亲、乡绅富豪都去巴结讨好、送银送屋。而范进本人则是大喜过望,喜极而疯,一下子疯掉了。可见中举的冲击力有多大!范进和乡邻为何会有如此举动?因为举人录取率太低了,无异于中了个彩票。中举还意味着“学而优则仕”,可以进入仕途,拿国家俸禄了。那么,举人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学历?研究生能否考上?古代的科举考试古代的教育体系与今天的教育制度差别很大,选拔内容和机制也天差地别。如果要将举人与研究生相比拟,确实有些难度,本人只能尽一家之言抛砖引玉,请敬指正。在中国古代,举人可是很不简单。这首先得提到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古代科举制度创建于隋朝(有说是唐朝),兴盛于唐宋,废除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历经了1300多年。科举制度,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分级取士的一种方式,既扩展了人才引进的社会层面,又可让中下层平民百姓通过读书获得入仕的机会。科考最完备的是在明朝,一共分为4级:院士(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只有先参加童生试,考试合格后,才取得正式科考的资格。中国古代的传统,对教育还是很重视的。村塾比较普遍,我爷上几辈读的都是私塾,小时候我爷常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那时,无论教学设施还是教师要求都很低,学校借用村里祠堂,教师大多是未考中秀才的老童生,老童生相当于现在没考上大学的高中生。至于学费,其实也不贵,大点富裕点的村庄支付,小点村庄不能办学的,也无非用几斗粮食当作学费,读三年村塾花不了几个钱。有钱的官宦人家,一般都在家里办家塾,让子女学习,这样对塾师要求就比较高,如《知否》里的家教庄学究,就是德高望重的大儒。而只有一部分出类拔萃的学生娃,才可能进入更好的私塾继续学习四书五经。而这里的塾师级别会高些,一般是秀才出身,学费自然也贵,穷人难以负担。学子们学习完四书五经,就可以去参加科考了,第一关就是考秀才。这个年龄段一般在15岁左右,有时也会更早,也有在15岁前就中了秀才,这个比较罕见。考秀才这一关,叫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叫童生。童生试是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考,童生试合格后,才取得生员资格,也就是秀才。考上秀才,意味着成为士大夫中的基层,享有一些特权,见县令不用下跪,犯事不能随便用刑,在一般乡镇里秀才还是数得上的、受人尊敬的人物。秀才还有一些政治权利,可以免除徭役,不用交公粮,可以用奴婢等。古代的科举取士虽然大多是功名,但考中秀才,还是不能出仕做官。《知否》里孙秀才,12岁考上秀才,自认很牛逼,孙秀才因秀才身份而蛮横无礼,孙秀才之母更是动不动就认为自己儿子将来会当大官。《左忠毅公逸事》记载:“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就是说,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秀才,当时史可法20岁。《促织》说:“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就是正在准备童生试。史可法20岁才被录取为秀才,明朝万历内阁首辅大学士张居正早年是远近闻名的神童,12岁考中秀才;而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21岁才考取秀才。这让人想起现在的高考,大多认为古代的童生试相当于现在高考,秀才相当于普通本科生,有的认为是重本生,更有的认为是博士生,我倾向于普通本科生。乡试,考举人考秀才还不算最难,考举人可就难了,秀才除了考,还可以花钱买,或通过祖上恩德等别的手段,但考举人则是实打实考出来的,不允许用别的手段。乡试不是说在乡里考试,而是在各省的省会城市考试。乡试考官由皇帝委派,考中乡试,就被称为举人,乡试第1名叫解元,第2名到第10名叫亚元。乡试不是每一年都举行,明清每3年举行一次,全国每次录取举人也就1000多人,每个省还根据指标分配名额。如平均分配每3年每省也才45人左右。而实际上,人文发达地区录取约100人;人文落后地区则录取约50人。也就是说每3年考举人时,至少要在本省前100名或前50名,才有中举可能。我们来算下通过率。一些人文发达地区,参加乡试人数5000人左右,但只录取100人左右,通过率才2%。可想而知,考举难度有多大,举人含金量有多高。《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考秀才拿了3个第一,名声大震。但考举人时就一直落榜,一直考了50多年,到了71岁才被选为岁贡生,即举人副榜,相当于保送生,而不是自己正儿八经考上的。公元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102岁高龄的黄章在广州参加乡试,曾孙提着他写的“百岁观场”4字灯笼在前带路。黄老琮感慨说,这次不中,下次105岁也不中,那么108岁一定会得皇上恩典。这段史料见自《清稗类钞》,但我们不知黄老先生是否坚持到了108岁,是否得到皇上恩赏的举人功名。考举真的非常难,一些人甚至耗费了毕生精力。范进中举,儿时经典的记忆场景。范进苦读一辈子,都须发花白了,却还只是一个穷酸秀才。但在接到中举消息后,邻里乡亲、乡绅富豪都去巴结讨好、送银送屋等,而范进则是大喜过望,一下子疯掉了。范进中举,人们巴结奉承,自己喜极而疯,更说明考中举人后的诸多好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是对举人较为形象的概括。正因举人难考,考中后自然光宗耀祖,前途光明。明清举人有一个不同于前代的地方,就是可以由此进入仕途,有了做官的“正途出身”。举人,一般可以做七品县令之类的小官,相当于现在的副处级。而现在好些离退休干部也才是处级,可见古代举人地位还是较高的。整个近300年的清朝举人一共15万,一个县都难出1个举人,中举后省里会派人到你家通知。在那个时代,全族人都会跟着沾光。举人一般任职于地方,在县里当个县丞、主薄之类的官职,还是比较容易的,如果时运好一些,还能升到县令,与现在的县委书记差不多。所以,中举叫“发解”“发达”,习惯上举人俗称“老爷”,雅称孝廉。中了举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仕途,以后即使会试不中,也有做学官、当知县的机会。吴敬梓《儒林外史》里的范进,因为一直贫穷,被人瞧不起,但一旦中举,邻里乡亲都去巴结,连张乡绅也去送银送屋,就因为举人有赴会试的资格,也有做官的“正途出身”。所以,综上来看,秀才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普通本科生,举人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研究生,只是举人是一种功名,而研究生只是一种学历。这当然是个人的一己之见,毕竟社会属性不同,很难比拟。写在最后古代科考还包括会试、殿试。在古代1300年科考中,涌现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秀才不计其数。隋唐以后,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与科考有着极深的渊源。纵观中国历史,治世安邦的名臣名相,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看来“学而优而仕”这个古训,非常有道理。大家怎么认为呢?欢迎留言~~(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