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7年考研“国家线”公布 3月17日起可申请调剂彼教不学

2017年考研“国家线”公布 3月17日起可申请调剂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公布《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全面展开。  近日,教育部专门印发文件,要求各招生单位坚持“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复试综合考核,注重对考生科研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一贯表现的考查。充分发挥和规范导师作用,严明招生纪律,深化信息公开,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招生录取规范有序、公平公正。  教育部同时要求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各招生单位切实做好相关改革政策解读和考生服务工作。为方便考生调剂,3月17日至4月30日,教育部将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开通“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符合条件且有调剂愿望的考生可及时上网了解调剂信息和调剂系统的使用方法,按要求申请调剂。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术学位类)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专业学位类)(来源:中国新闻网)

侗然而来

“2019”与“2017”——考研

距离2019年结束只剩下33天了一到年底小伙伴们就忍不住陷入回忆和比较之中我这一年都做了什么?这一年和往年又有什么变化呢?近日#2017-2019对比#挑战火了!从朋友圈的对比照可以看出大部分人两年间最直观的变化可能就是颜值了但看着看着可能就哭liao~考研版穷穷穷版谁说世事难料我觉得微信钱包里余额为0能陪我到老学生版这知识它总是不进脑子啊……但是小编看到的绝不这么“单一”让我们来看看考研圈的#2017-2019对比#报考人数招生人数报录比管联分数线2017的题可能太简单了,18年题难度加大分数线降到165分,结果19年人数太多了,分数又恢复170分,这就是“命”啊~考生平均年龄考生薪资分布考研,从2017年开始变得异常火爆,报考人数也是快速增长。或许在经济发展放缓的背景下,考研成了一条怎么选都不会出现错的路

龙女

2017年考研报名人数首破200万多地增幅创新高

中新网北京12月25日电(吕春荣)24日,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开考,据教育部发布的消息,共有201万人报名参加本次考试。这一数字较上年增加24万,增幅超过13%,创下历史新高。图为北京,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开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增长——报名人数首破200万人 多地大幅增长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共有201万人报名参加本次硕士研究生招考。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注意到,近十年来,每年考研的报名人数均在120万以上,到2016年达到了177万,本次报名人数则首度超过200万人。各地报名情况如何?中新网记者梳理发现,本次考研,河南、辽宁、黑龙江等地报名人数创新高。以河南为例,报名确认考生15.66万人,比2016年增加2.07万人,报考人数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此外,北京、广东、新疆、江西等地报名人数均出现了20%以上的增幅,广东较上年增幅更是达到了38.5%,新疆则是达到32.18%。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江苏、上海等地由于名校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今次考研仍是考生报考的热门地区。以北京为例,今次报考北京研究生招生单位的考生为28.9万人(不含推荐免试生),同比增加18.9%。其中,报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0所高校的考生均超过万人。图为北京,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开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原因——在职研究生首次纳入统考今次考研报名人数增幅较大,在职研究生首次纳入统考成一大原因。与往年考研相比,2017年考研的一大变化是,在职研究生首次纳入统考。这也意味着,全日制、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考试首次统筹管理、合并进行。日前,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7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占比明显,北京、江西的报考人数占比达到13.1%、10.7%。就业压力,也是今次考研人数增长的一大因素。中国教育在线针对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动机进行在线调查,数据显示,35%的被调查者选择“本科就业压力大,提升就业竞争力”。值得注意的是,因“继续深造,提高学术研究能力”选择考研的人仍占不小比重,达到31%。另外有19%的被调查者是“为了获得学历、学位证书”而考研。此外,中公教育考研研究院院长李擂此前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分析,目前中国就业人员的学历普遍升高,本科学历难度较低,想要在人群中脱颖出来,进一步提升学历成为更多人的选择,所以2017年考研的报考人数继续突破。图为江苏省南京市,在南京林业大学考点,考生开始进入考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现场——临考前十多分钟 一些在职考生慌忙找考场今年考研的时间为12月24日至26日,24日,在中国传媒大学考点,早上7点50分,考点前早早地聚集了数百名排队等候入场的考生。8时左右,经过安检及身份认证后,考生们陆续进入考场。中新网记者注意到,有些考生“姗姗来迟”,在考前十多分钟,他们仍急于在考点前的座位安排表上找座位。这些考生中许多为在职考生,据了解,由于工作原因,他们中的很多人,并没有提前到考场踩点,因此,只能在早晨的匆忙中走进考场。虽然参加考研的考生都是大学生或者上班族,但是,在考点外,也有不少考生家长在清晨寒冷的天气中“送考”。有家长告诉记者,家里人对孩子这次考试很重视,“希望孩子能考个好成绩,现在,我就想等到考试铃响后再走,这样比较安心。”(完)

式负

拨开2017年研究生招生超80万的“迷雾”,实际情况其实是这样!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80.5万人。一时间,研究生教育招收人数超80万成为热议话题,引起了众多关注,特别是正在准备2018年复试的考研人及家长和正在着手开始准备2019年考研的广大考生及家长。不少人觉得,研究生教育进入大扩招时代,研究生再次面临贬值!事实到底如何呢?一、公报提供的2017年招收的80.5万研究生是一个总的概念,并非单纯的硕士研究生招生,也不是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数据,而是包含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一个总数。公报的用语是“研究生教育招生80.5万”,这是一个标准的用语。这个用语与我们日常说的“研究生招生”不是一回事。普通大众日常用语的“研究生”通常是指“硕士研究生”,“考研”是指“考取硕士研究生”。而公报的标准用语是指中国内地整个研究生教育体系的招生总数。研究生教育,既包括硕士研究生招生,也包括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既包括全日制,也包括非全日制,绝非我们普通大众日常所说的和所理解的“研究生招生”指是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二、研究生教育招收80.5万人,里面的构成怎样?1、2017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预估我们知道,博士生的招收单位主要是985高校和各大科研院所,其他单位招收规模较小。下表是2016年主要985高校博士招收人数前十名统计表。2016年985高校招收博士人数前十名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研究生招生66.71万,其中硕士招生58.98万,中间的差额就是当年博士生招生的人数,为7.73万。根据这个“标尺”,考虑2017年不少大学和科院院所博士招生人数有小幅度增加,预计2017年博士生的招生人数与16年基本相当,估计大约8万人左右。2、2017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数量估计同样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研究生招生总数58.98万,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为51.7万,故2016年的非全日制招生人数约为7.3万人。由于2017年是把非全和全日制开始并轨招生的第一年,以往的非全考试是在每年10月,并轨招生使得非全的考试时间延后两个月,使得非全的报考人数相比2017年有大幅度增长,根据消息显示,很多招生单位也加大了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力度。此外,不少地方高校和普通211学校从2017年开始对某些专业开始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特别是专业硕士的非全研究生,很多学校2017年开始从无到有,且招生规模不小。比如热门的经济管理类,金融硕士非全、会计硕士非全等等,招收数量某些学校甚至达到了全日制的一半。虽然无法具体统计2017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但也可以做一个初步的预估。参考多种数据初步估计,2017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全国招生规模预计超过10万人,大约10到12万之间。3、2017年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估计有了上面的估计数据,2017年的全日制招生规模就一目了然了。总数80.5万扣除博士招生人数和非全研究生人数,粗略估计为60到62万人之间。相比2016年的51.7万,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确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这种情况是不可持续的,一时的特殊情况,不能说明研究生招生就进入了大扩招时代。三、2018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会怎样?2017年研究生扩招,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通过初步调查显示,作为硕士研究生招生大户的985高校的全日制招生在2017年并无明显增长,只有少数规模很大的部分高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有较大增长,比如山东大学。真正导致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大增的是很多地方普通院校和少数普通211,在2015年前后突击申请增加了不少研究生招生点,并在之前的试运行后集中在2017年开始大规模扩招。而这种扩招显然是不可持续的。2018年相比2017年,尽管考研的报考人数增加了37万,从2017年的201万增加到2018年的238万,但招生规模不会因此水涨船高,近期反而多省份公布了不少高校撤销了部分硕士点的新闻。所以,预计2018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基本与2017年持平,2018年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预计60万到62万之间。以上为小编看法,你怎么看呢?配图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内热溲膏

考研有风险,入坑需谨慎,或许你真的不适合考研

不管是计划考研究生还是已经考研究生,都要好好考虑,为什么应该考研究生?刚进坑的萌新还不知道考研为何物,那么,今天说一下,考研有风险,入坑需谨慎,或许你真的不适合考研。1.爆炸式增长的考研大军随着调整系统的关闭,2019年的研究生考试接近尾声,2017年教育部将全日制的研究生和全日制一起进行考试和招生后,考研的人数急剧增加。首先在2017年突破了200万,2018年增加到238万,据官方消息,2019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为290万,我不知道2020年有多少语言,但至少有将近300万人参加研究生考试,大学院考试的人数增加的话,竞争会更加激烈,正在计划考研究生的你准备好了吗?2.越来越小的录取率说到大学院考试的合格率,我觉得大家的录用率很低,整体上,大学院考试的合格率维持在30%,也就是说,高考的成功率只有三分之一,但是,随着近两年的报名人数的增加,考研的合格率在不断减少,已经下降到25了,平均10名考研的考生中只有3人,这为什么说大家都在好好考虑呢?因为采用率低,不小心会引起炮火。3.坚持到最后是不容易的大学院考试的复习和大学入学考试完全不同,大学入学考试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一起复习,有那种气氛,大学院考试的科目只有四个,但是复习的内容很多,从考试到考试需要半年左右,每天学习8个小时左右,光从复习时间和周期来看,考研究生的过程也是很难的,这就是为什么一提到大学院考试,我们就来谈谈坚持的原因,坚持到最后真的很辛苦,有些学生中途放弃。4.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考研很多学生为了避免就业压力,或者看到别人考研究生跟着风,大学院考试是提高自己的机会,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大学院考试,如果你考的是学术硕士的话,就真的需要静静研究发表论文,专业硕士利用有限的时间掌握本领,进入实习,顺利毕业。对于这种情况,你是怎么看的?

事亲以适

2017考研将至,如何应对考前综合症!

相信我,仔细看完,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2017年考研笔试即将到来,回想起我们过去近10个月的准备时间,我们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多少个黑白颠倒的昼夜,在这关键时刻即将到来的前夕,我们一定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和身体,精神饱满的去面对考试!不辜负我们为之付出的辛苦和汗水。很多人可能都会有考前综合症,每当面临大型考试的时候,自己都会变得焦虑不安,不知所措,马上就要考试了,总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地方不会,准备的不够充足,特别是第二次备战的同学,心理压力会更加巨大,往往在这个时候我们的身体状况也会由于精神压力过大而出现状况。所以这是非常得不偿失的,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我建议大家可以尝试以下几点,这都是作为过来人和广大研友们总结出来的非常实用的经验:合理安排时间,复习的时候注意劳逸结合,听听轻音乐,看点娱乐类的节目,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舒缓压力。考前几天早晨出去散散步,最好去一些有水和植被茂盛的地方,多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深呼吸,让大脑充满氧气,达到最大程度的放松,增强记忆力。如果担心,可以考前先到考场考察一下,熟悉一下考场环境,去除陌生感,这样当走进考场,考试的时候就不会紧张了。我们要主动寻找快乐,找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多和家人聊聊天,讲讲有趣的事情。把自己置于一个放松舒适的环境中。缓解紧张心情和压力。多吃些香蕉,柑橘之类的水果,睡前可以喝一杯纯牛奶,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睡眠质量,还可以减缓我们由于压力过大而产生的失眠状况。不要自己给自己施压,相信自己,鼓励自己,我是最棒的,我的付出和努力一定会得到回报的!考研不易,且行且珍惜!希望以上的建议能够有效的帮助到大家,最后祝大家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和专业。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带来不错的阅读量,帮助到更多的人。版权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对门儿

干货!中国农业大学近三年考研复试分数线(2017-2019,各专业)

【中国农业大学简介】中国农业大学以农学、生命科学、农业工程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和优势,拥有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群。在第四轮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中,6个一级学科获评A+,获评A+的学科数量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六位;拥有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8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心、基地);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6个部级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各专业考研复试分数线】【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各专业考研复试分数线】【中国农业大学2019年各专业考研复试分数线】【结语】时间关系,仅提供了2017-2019年中国农大各专业考研复试分数线,稍后推出更详细的分析,敬请关注。

性习

2017至2019考研平均分新鲜出炉!20考研难度预测

9月下旬,当大家都沉浸在“无心学习,只想给祖国母亲的70岁庆生”的喜悦中时,高教社悄咪咪地发布了全国硕士研究生相关科目的考试分析。提到高教社,不少同学还是懵懵的,总是搞不清它到底是个什么神奇机构,所以,在进入今天的正题之前,小编先给大家普及一下何为高教社。高教社成立于1954年,是教育部主管、主办的以出版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与社会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用书为主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和20考研、21考研最直接相关的就是高教社每年都会出版的考研大纲以及解析。高教社是官方的出版社,所以其公布的数据就是最官方的数据!对于考试分析,同学们有没有必要像考研大纲那样人手一本呢?其实小编个人觉得,了解一下具体数据即可,知道有这么一回事,然后继续投入复习中。 这次高教社发布的考试分析中,与我们医学考研息息相关的就是英语一了。2019考研英语一共抽取了32多万名考生进行统计分析,试卷总体难度结果如下(难度系数越大,题目越容易)图片来源:高教社英语考试分析书2019年考研英语一平均分48.59分,难度0.486,对比2017年、2018年平均分有所降低,难度较2017年升高,与2018年持平。2019年英语一试卷各部分试题难度比较如下图片来源:高教社英语考试分析书“英语知识运用”指的是“完形填空”。“阅读理解A节”指的就是我们常说的阅读理解四篇文章,每篇文章后面有5道选择题。“阅读理解B节”指的是我们常说的新题型。“阅读理解C节”指的是我们常说的翻译“写作A节”指的是小作文“写作B节”指的是大作文综合各题型来看,英语一的难度比较稳定,并未出现较大的波动。所以20考研的同学维持目前的英语复习状态即可,按照自己的节奏,背诵长难句、复习重点词汇、背诵英语作文,一步一步完成自己的复习计划,不用太过于担心。 随着距离初试越来越近了,同学们现在的心情想必也是十分紧张或疲乏,今天是正式报名的第一天,担心已经有同学还没有上战场就心生退意了。但是,并非困难使我们放弃,而是因为我们放弃,才显得如此困难。千万不要让本来努力就可以得到的东西,因为懈怠而失去了机会,觉得坚持不了的时候,请看看身边的研友,大家都在前进,你也可以。来源:医学生考研(ID:medpass)

潮逐浪

2017年考研复试分数线公布

2017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成绩早已公布,但是相信小伙伴们还是在煎熬着吧?整天神不守舍,茶饭不思的盯着手机或者电脑刷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生怕错过了国家分数线的公布,其实大家不必着急哈,按照往年的经验,基本上就是3月中旬发布了。在漫长的等待过程中,先看看陕西中公教育小编为大家汇总的往年的信息吧:2016年国研究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术学位类)2016年国研究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专业学位类)2017考研分数线将按照招生单位所处省份,将全国分为一区、二区,分别划定考生进入复试的分数线。教育部要求,复试时间、地点、内容范围、方式由招生单位自定。全部复试工作一般应在录取当年4月底前完成。2017年,教育部将按照一区、二区制定并公布参加全国统考和联考考生进入复试的笔试分数线。

钱作怪

2017年考研“国家线”公布3月17日起可申请调剂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公布《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全面展开。近日,教育部专门印发文件,要求各招生单位坚持“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复试综合考核,注重对考生科研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一贯表现的考查。充分发挥和规范导师作用,严明招生纪律,深化信息公开,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招生录取规范有序、公平公正。教育部同时要求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各招生单位切实做好相关改革政策解读和考生服务工作。为方便考生调剂,3月17日至4月30日,教育部将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开通“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符合条件且有调剂愿望的考生可及时上网了解调剂信息和调剂系统的使用方法,按要求申请调剂。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术学位类)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专业学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