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国家线终于公布!你上线了吗!古之道也

考研国家线终于公布!你上线了吗!

众多考研学子们自从去年考完试之后,就一直在等待国家线的降临,然而受到疫情的侵扰,国家线始终无法进一步的明确给出,在苦苦的等待了几个月之后,终于,于今天上午,也就是4月14日上午,国家线终于公布了,赶快来看看你上线了吗?学术学位类专业学术类如果各位同学上线了,那么小编在此恭喜了,已经一只脚迈入了研究生的大门,成为一名准研究生,不过,也不要大意,因为还有复试最后一道关需要过,关注小编,下期将陆续发布有关线上线下复试的得分攻略。如果不幸名落孙山的话,赶紧关注调剂信息,争取有学上。你对国家线有什么想说吗?欢迎下方留言评论。

陈建

考研国家线终于公布!看看你有没有上线,复试马上就来了

就在刚刚,20考研考生最期待的考研国家线终于公布了!这一消息瞬间冲上热搜,引起网友们的一片讨论和争议;相比于以往的考生来讲,这一届考研学生真的太过于辛苦了,一边是复试和国家线的一再延迟,另一边是毕业工作和论文不得不采取线上进行的全新形式;在纠结和惶恐中,国家线的确定,终于让考生解脱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具体各个学科的国家线是怎样的:以上两张图就是考研国家线的具体要求了;具体来看的话,其中大多数学科得分数是下降了,但是下降分数只有个位数;这和扩招及疫情影响有关,但是明显影响不太大;其次,有些专业的分数还略有小涨,这让多数学生有点措不及防!最后,就是关于复试的问题:关于复试,从时间上看:教育部的要求是不得早于4月30日,这和当下疫情防控的形势有关,毕竟在现在这个时间只有部分高三、初三在上学,研究生复试晚于开学时间也是情理之中;其次,关于复试的形式;教育部的通知明显指示:自主采取复试形式;这和之前取消复试的呼声明显差距较大;具体考生会面对怎样的复试形式,还是要看考生报考的学校了!可能是网络复试、现场复试、异地现场复试;这些都有可能!所以考生要好好准备了!复试取消的消息不攻自破!最后,复试成绩出炉之后;要好好规划自己接下来的事情;毕业无小事,你现在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会影响你之后的日子;过线了等待复试的同学专心准备;没有过线的同学积极准备工作或者打定决心再考一次!加油,每一位考研人都值得尊重!

三宝

2020年考研国家线发布,你上线了没?接下来应如何做好复试准备?

2020年4月14日,考研最新消息,教育部公布国家线,其中文、商科分数线最强劲,复试不早于4月30日。今天,教育部公布《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并印发通知,通知中指出,复试时间原则上安排在4月30号以后。而根据教育部今天公布的国家线:1、最大的亮点在于经济类,管理类学科分数线依旧走高。2、新闻传播等专业学位类和文学类的分数线也是都非常的高,都超过了350分。3、比较冷门的农学类学科普遍分数线仍然还不到300,和比较热门的商科形成了巨大的反差。4、哲学、教育学、法学、历史学等学科基本都在300到330分,仍然处在一个中等的水平。5、最高的要数文学类学科高达355分,而管理学也超过了340分,艺术系也达到了347分。6、农学和工学照顾专业则是一个243,一个245,和文学等热门学科的差距超过了100分。以上是今年国家线的一些情况,你上线了没呢?如果上线了,恭喜你,接下来就得好好准备复试并了解报考院校的复试考查内容。而复试考查通常包括专业笔试和复试面试两个部分。其中复试面试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面试能力、复试口语听力以及复试专业内容。复试口语听力和考研初试英语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考研复试英语对于听说能力要求较高,尤其对很多同学而言,可能英语的读写能力很强,但是缺乏听说能力的锻炼。因此,在研究生复试备考的时间里,考生一定要将英语的听说能力纳入到日常生活中来,不仅要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同时要重点对英语的听力、翻译和口语进行训练。而在专业课知识的备考基础上,还要加强专业课面试的备考,因为专业知识是研究生考试面试环节考官比较在意,对各位考生专业课能力的要求也高。因此,在备考的阶段,各位考生应该对自己所报考专业领域的相关前沿思想有所了解和掌握,可以从多方面对专业课知识进行准备:考研复试的专业课备考书籍;报考院校专业的历年专业课真题及专业课参考笔记;报考学科相关的论文,自己的毕业论文以及心仪导师的论文著作等;学科前沿热点或是期刊杂志……考研的过程是很辛苦的,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现在万里长城就差复试最后一步了,希望各位考生提前做好充足准备来应对研究生复试。祝各位2020的考生顺利通过复试,金榜题名,圆梦名校!

日中穴杯

2020年考研国家线公布,你上线了没?

上了好几次热搜的考研国家分数线,在4月14日这天终于揭晓了,不知道守在考研分数线前的考研学子们,你上线了没?往年这个时候或许复试都已经结束了,但今年由于情况的特殊,国家分数线迟迟未公布,这让不少考得不怎么样的考研党们可谓是操碎了自己的小心脏啊,自打初试成绩公布后,就抱着自己那颗侥幸的心左等右盼了。千呼万唤始出来,考研分数线具体如何,请跟随小编的步伐一探究竟。不知道看完2020考研国家分数线的考研学子们都有什么样的感想?考研国家线是教育部依据统筹划定的分数线,参加研究生考试只有初试的分数超过国家线才有读研的可能!考研国家线的公布就像高考放榜,即使你考的不是那么尽善尽美,可是,只要你上了国家分数线,那就意味着你离研究生的大门又进了一步,因为你获得了进入研究生大门的入场券,或许你的成绩无法达到你梦想中学校的要求,但你只要愿意调剂,你就有机会考研上岸不用在忍受二战的煎熬了。之前就有过报道,说疫情的影响可能会导致部分专业扩招,这对于考研学子来说确实是个好消息,但国家分数线的公布意味着之前的扩招都有了实锤,有没有扩招,各类专业的分数线会告诉你答案。考研学子们看到这已经实锤公布的分数线要做的事就是,如果你分数足够高,那就耐心等待报考学校分数线的公布和复试,相信这类学子对于考研初试成绩公布的时候就有必胜的信心了,分数线的公布对必胜的他们只是锦上添花。如果你仅仅上了国家分数线,而且分数不是难么的高,那么你就要开始未雨绸缪了。如果你不幸低于你所报考学校的分数线的话,你就可能要选择另一所学校甚至另一个专业去调剂了,否则你可能会有二战的准备。至于没有上限的学子们来说,相信初试成绩知晓的时候就已经知晓了结果,未来是二战还是就业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之前抱着的那份侥幸心理也落了地,但不管结果如何,去年你已经为你的未来付出了努力,不必介怀。纵观今年各类专业的分数线,你会发现大部分专业的国家分数线均有所下降,这无疑对考研学子们来说是个好消息。不管如何,分数线的公布都会让每个考研学子们的心得到振奋,坚定自己复试准备的决心,能内心平静,脚踏实地的应对复试准备。之前没有公布国家分数线的时候,心里七上八下的,不能确定自己是否真正能够上线,每天复习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多的信心,这下即将面临毕业的大学生们,以及考研的各类学子们,又有事可干了。在上线的喜悦中,准备复试,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心情澎湃的事情啊。考研国家分数线的公布,或许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但小编觉得只要努力奋斗过就不会让自己留下遗憾,你可以继续二战,失败乃是成功之母,只要你坚定信心付出比之前更多的努力。你也可以暂时搁置考研,先就业放松心情。人生的道路千千万万条,每条道路都可以通罗马。小编在这里衷心地祝福那些考研上岸的学子们,漫漫考研路终于在此刻看到了光芒,也希望落榜的宝宝们重拾信心,去寻找人生的另一种可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嬴政

盘点2018年考研之一:238万人报考,有多少人上了国家线?

2018年的考研,现在基本处于尾声的阶段,多数人已经获得了最后的结果,无论成败,能经历一番考研的考验,都是人生的一种有价值的历练。下面小编将陆续推出系列文章,对2018年考研进行一番盘点,供大家参考,特别是准备参加2019年考研的学子。欢迎大家关注:考研大家。盘点2018年考研之一:238万人报考,有多少人上了国家线?可能很多人都对这个问题有好奇心,想知道这个数据。但其实,这个问题通常没有准确数据,因为国家考试中心没有做这个统计,其他机构似乎也没人去做这样的统计,因为统计起来很繁琐。不过,这不妨碍我们可以做出一个大致的估算。实际上,教育部在划定国家线的时候,针对总体的考生情况及不同的13个大类学科,是有一个大致的数据的,在所划的国家线之上的人数,要能基本保证满足全国总体的招生规模,并基本满足各个大的学科的招生计划,所以通常上国家线的人数会比这些计划人数大约超出20%~30%。因为很多学校的进复试和最终录取的比例就是1.2:1或者稍微高于这个比例,小部分专业会明显高于这个比例,比如会计专硕通常是1.5:1,甚至更高。如果以此为“理论基础”,那么我们就可以进行一个估算了。根据国家统计局之前发布的2017的统计公报,在2017年全国研究生招生共计80.5万,但这个数据包括博士生和硕士推免生,所以需要扣除大约8万博士生和大约12万硕士推免生,也就是说,2017年大约通过研究生统一考试招收了硕士研究生60万左右。这个数据既包含全日制,也包含非全日制。根据我的估算,非全日制大约有10万人,所以通过考研招收全日制的硕士研究生大约是50万人。以这些数据为基础,预计2018年的招生人数略有上浮,即,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大约招收55万人左右,非全日制大约招收10万人左右,基本没有变化。再按照上面的“理论基础”,考虑到有部分人虽然上了国家线,但并没有进入复试,也没有参与调剂,所以,需要分别上浮30%为上国家线的粗略人数,即上浮的系数选取为1.3。所以,最终估算数据是:2018年考研上了国家线的全日制考生大约为55*1.3=71.5万人;若加上非全日制的上线人数,则总体考研上国家线的人数大约为65*1.3=84.5万人。当然,这个数据比较粗略,可供大家参考。而且,报考全日制的上线71.5万,整体上线84.5万,虽然看起来数据很大,但相对全国报考的238万人来看,并不大,这也反映了:考研,确实具有不小的难度!这就是小编对今年考研上国家线人数的的粗略估算,你怎么看呢?

俗谛

考研没上线,值不值得再来一年?看看过来人的建议

随着考研国家线的公布,所有国家统一划线的院校考生的命运基本上是尘埃落定了。上了线的同学开始抓紧准备考研复试的内容。没上线的同学,在沮丧的同时,也慢慢迷茫起来:到底是等毕业找份工作呢,还是接着复习再考一年?相信很多同学在这个时间段是很难做出选择的,毕竟自己还在没有上线的痛苦中挣扎出来,看着别的同学沉浸在考上研的喜悦中,自己肯定也静不下心来。但是虽然静不下心,但是这个选择还是早晚都要做的,如果是准备来年再战的话,那么肯定是越早复习越好,毕竟现在大三的考生已经浩浩荡荡的开始执行复习计划,自己如果不马上开始,怕是明年也考不上咋办,于是拿着资料冲进教室一顿猛学,可是学着学着又发现那些压根没有参加考研的同学也过得挺滋润,而且现在找工作也不算晚,说不定自己能找到一个赚钱多的工作,不比考上研的人差,于是就会想要不要再考一年?其实,塔主看来这个问题也不用很纠结。我身边有两个真实的例子,就是塔主的两个表妹,她们是同一年考研,结果两个人都没有考上,于是她们也产生了同样的疑问。当时的她们并没有绝对的想法,就是犹犹豫豫地在那里重新复习等到来年的二战。两个人大概复习到七月份时,其中一个表妹觉得自己复习效果不好,与其熬一年又考不上,不如直接放弃去找工作,很快就找到了一份她自己觉得满意的工作,虽然收入一般,但是她很喜欢。另外一个表妹从犹犹豫豫的复习开始,到后来的越复习越坚定信心,经过第二年的努力,如愿以偿的考上了自己报考的院校和专业,今年研究生毕业了,很顺利地找到了一份自己本专业的且收入不菲的工作,她也非常喜欢。回过头来看,两个人做出了两个选择,但是最终的结果是两个人都很满意,可见是否再来一年,值不值得再来一年,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实际情况。毕竟值不值得对不同的人来说,价值不一样。研究生毕业固然要好,但是从不同人的角度来看也未必是好事,如果你不擅长自己的专业,也不愿意做研究,那么即使硬着头皮再考一年,到最后未必能够心想事成,就算是读了研,只是在刚考上的那个时间段显得很有荣誉感,但真正读研后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如果自己确实是打心底想继续做研究,喜欢自己的专业想继续深造,那么再考一年对你来说肯定是值得的,毕竟一年时间在人的一生中算不了什么,但是这一考会完全改变你人生的轨迹,会为你在做研究的路上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因此,请顶住压力,静下心来,天道酬勤,来年将是你的丰收年。同学们,考研二战值不值得,不在于问题本身,而在于你自己的状况,想好了就勇敢地去做,成功必然属于你!

术数

考研:为何会越来越热?2019年会录取多少人?平均录取率是多少?

考研:为何会越来越热?2019年会录取多少人?平均录取率是多少?最近几年,考研变得越来越热门。原因无他,因为大学生数量庞大,就业竞争越来越大,不但普通本科生就业往往不太好,就是名校的本科毕业生,找的的工作往往也与他们的期望差距较大。最终,无论是普通本科生还是名校本科生,很多人都加入了准备深造的行列。由于名校往往保研率较高,通常可以达到20~30%,乃至更高,所以部分名校本科生直接保研了。但保研生的名额毕竟是有限的,没能取得保研资格的,很多人就进入了考研的行列。而对于普通院校的本科生而言,由于几乎没有保研的可能,所以,大多数有深造打算的人都加入了考研的行列。以上,就是最近几年来,“考研热”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考研大军”滚雪球般不断壮大的重要原因。从公开的数据来看,2016年之前的5年,参加考研的人数在140~170万徘徊,波动不大;而2016年报名人数达到177万,17年达到201万,18年达到238万,每年以数十万的绝对数量增加,明显呈现有力的递增势头。而即将到来的2019年考研,目前尚无权威统计数据,但预计将达到260万左右。递增势头依然未有衰竭的现象。从考研的实际录取人数来看,最近几年,年年都基本保持一定数量的扩招,每年比上一年大约增加1~2万。2016年是58万多,17万大约60万,18年大约62万,而最新的2019年预计会录取大约65万人。很明显,最近几年报考人数的增幅远大于招生人数的增幅,考研的整体难度一年比一年大,这是不言而喻的。另外,以上最近几年的考研实际招生人数,是保研生+考研生,并非全部是通过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这个途径被录取的。从保研的数据来看,小编经过粗略的估算,预计2019年的保研生大约有10~12万人,也就是说,通过考研这个途径录取的实际人数,2019年大约只有53~55万人。总结一下,2019年,全国考研的报考人数大约260万人,实际通过考研的录取人数大约53~55万人,全国实际平均录取率只有20%多一点。可见,现在考研难度是比较大的,差不多5 :1的比例,能考研成功的毕竟是少数。对于考研学子来看,备考固然需要全力以赴,而结果如何,则应以平常心待之。你参加考研了吗?你对考研怎么看呢?说出你的看法。

锯成

一位二战上线学姐忠告:考研千万别踩这几个雷区,否则会后悔的!

大家好,欢迎关注百家号原创作者“慕容书”,喜欢请点击右上角关注哦!慕容每天给大家分享关于考研的那些事!我是2016年12月第一次参加的研究生考试,当时考得一塌糊涂,和录取分数线差了40分,之后细细反思,发现在第一次备战时我有很多错误的地方,所以二战时我避开了这些雷区,努力备战,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武汉大学研究生。今天就和学弟学妹讲讲考研千万别踩的几个雷区,毕竟前车之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1、外部环境宿舍氛围很重要,不要孤孤单单的。我舍友保研考公了,所以考研的只有我自己。我第一次考研十月份找了个研友,她跨考新闻我俩基本除了英语政治无交集。数学不会了只能自己烦。所以考研找研友,最好考什么就找考同一专业的。2、心态不要浮躁和一心多用。考研就专心考研,不要受外界干扰踏踏实实复习,时间会证明给你看的,你偷懒一点,成绩就很惨淡的。3、方向一定要明确第一次备考,我九月份还不想学习,因为没有想清楚是考研还是工作。所以那时我一边准备考上,还一边面试找工作。由于方向不够明确,在找工作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所以实际复习时间很少,这也是我第一次考研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想对大家说的是,一定要先决定自己是否考研在开始准备,决定好了就要全身心投入。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两个都不舍得放弃,注定什么都得不到!4、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十月份胃充血生病回家待了一周多,导致十二月份发现自己什么也不会,开始陷入焦虑,整夜睡不好,大把掉头发,体重一度九十斤,真的超级难受。所以考研学习很重要,身体更重要,除了平时要注意饮食保暖,还要一点就是每天要花点时间锻炼身体。5、数学只要好好学习其实没有那么难。我去年考的数一,基础都没看完,100题也没做完。因为我基础不好,直接上的1000题,一看好难啊,坚持不住了,就跑去看其他科目了。这其实就是逃避,但该面对还是要面对的。逃避不是办法啊。觉得难就对着书和答案一遍遍看吧!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就背!6、政治马原要理解,选择题要多拿分7、考试时宾馆一定要提前找考试时宾馆一定要提前找,找相对环境好点的。去年舍友陪我考试的时候她就生病了,因为条件太差,房间无窗真的很压抑。宾馆多多少少会影响的考研的状态。8、报考要考虑自身实际情况我第一次就没考虑实际就报了,好高骛远,盲目自信,所以就没考上。所以选择目标的时候一定要严肃认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报学校,不能盲目自信,也不要过于贬低自己!9、不要玩游戏不要一学不进去逃避就去打游戏或者玩,游戏有时候容易玩着玩着就陷进去出不来了。我去年有个同学就是那样,原本她是为了缓解考研压力,每天晚上玩一个小时游戏,结果上瘾了,玩游戏的时间越来越长,后来就整晚整晚地玩,由于前一天晚上玩了一整夜游戏,第二天自然也提不起精神来学习。周而复始,慢慢地她发现自己还有好多没有复习,顿时就失去了考研的信心,最终就半途而废了。从考研失败到如今二战,我走了很多弯路,抑郁过焦虑过,但都感谢曾经的自己走出来了,也感谢自己遇到过的同学和老师,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希望。写这篇文章就是希望大家不要走我的老路,避开这些雷区,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最后最大家十二月逢考必过!(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搬运,违者必究,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路之缘

考研今年上岸到底有多难?录取比例告诉你!

2019年考研人数达到290万,增幅21.8%,预估2020年考研人数将增至340万左右。考研人数增加,但招生数额并不会有增长,预计与2019年持平,录取率将不足百分之21。也就是说2020年考研情况来看,预估将有270万考生无法成功“上岸”。而情况更难的是推免生的比例预计也会进一步增加,这将导致各招生院校统考录取的人数进一步减少,无形中更加大了考研的难度。听了考研小先生这么说,是不是准备考研的小伙伴很紧张了,其实也不必要,因为在你准备的考研过程中,单纯的人数增加并不一定能够对你产生影响,只要你能坚持,自信,足够优秀,研究生录取的机会仍然很多,几率也是非常大的。我们要相信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2020年想考一所名校研究生现在就可以提前准备了,可以看一看之前的文章写得一些准备计划。考研先生预祝大家成功上岸哦!

不能下人

2019年考研国家线公布!快看你上线了吗

今(15日)日,教育部公布《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国家分数线),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将全面展开。教育部要求招生单位在国家分数线基础上,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等情况,自主确定本单位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及其他学术要求,但不得出台歧视性或其他有违公平的规定。招生单位应统一制定复试小组工作基本规范,复试小组成员须现场独立评分,复试全程要录音录像。接受调剂申请的招生单位每次开放调剂系统持续时间不得低于12小时。对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招生单位应当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遴选。所有拟录取名单须公示不少于10个工作日,未经招生单位公示的考生,一律不得录取,不予学籍注册。为方便考生申请调剂,3月20日至4月30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将开通“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网址:http://yz.chsi.cn)。上游新闻记者 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