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分数下来,可以不提前联系导师吗?联系导师的目的是什么?已矣

考研分数下来,可以不提前联系导师吗?联系导师的目的是什么?

可以不联系导师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可行不联系,其实联系导师的结果就让老师知道你的意愿,或者说认识你,但是如果不是你异常优秀是不会得到什么确切的结果的。联系导师并不是必须得到肯定答复。也不是说不联系导师复试就过不了,只是因为现在积极向上的大学生们都喜欢联系老师,提前做准备,这让许多人好像不提前做就比其他人落后了。说到底是成绩不够好、信心不够足。要知道,初试成绩是你进复试的敲门砖,能不能最终被录取,是要看你初试和复试的综合结果的。即使联系了导师,导师对你也是笑脸相迎,但是你要明白老师的意思是,如果你能比其他的考生好,那么我愿意收你。前提是我没有更好的选择。但是你复试表现不好,我是不会将就的。那么我们联系导师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让老师知道你的存在。你是愿意认他做导师的。对于你自己来说,也有一定好处,如果导师对你笑脸相迎,表情你够优秀,欢迎你的话那再好不过,至少你可以长舒一口气。但是如果导师回复,开学之后再谈选导师的话,这也很正常。因为每个学校的导师选择方案是不同的。如果导师对你比较坦诚,回复你不能做你的导师,也不要觉得自己不好,可能有更优秀的学生而已。这样你就可以全心投入别的老师那里了。温馨提示:1、自己本科没有突出的表现可以吗?很多人觉得自己本科期间没取得什么显著的成果,觉得自己不够优秀,而事实上真正优秀的人,或者说证书等身的人都已经保研了,既然你的初试成绩支持你进入了复试的名单,说明你就是和大家一样优秀的。导师们会收到许多的邮件,而且导师们曾经也学生,你们想什么他们都知道,所以展现真实的自己很重要,与其被弄虚作假,搞歪门邪道被老师看穿,或者厌恶,不如真诚相待。2、切忌同时联系一个专业的几个老师,如果一个不行,得到答复或者过了一阵没有答复再联系其他老师也不迟。希望大家可以收到好的消息,如果觉得小编分享的经验有些用的话,可以持续关注哦~~~

卡琳顿

如果你打算考研,还在纠结要不要提前联系导师,这里有你要的答案

关于考研,有一个虽然不是必要,但是却很重要的环节,各位研友都比较关注,那就是考研到底要不要提前联系所考学校的导师。这个问题的答案众说纷纭,但是,以我自己的经验,我觉得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这也是一个技术活,里面还有很多门道,弄不好还会弄巧成拙的。所以,我下面就结合自己的考研经历给大家一些详细的建议。考研复习我们知道,考研是一个长久战,从准备复习开始,到报名到初试,再到复试,整个过程可以持续一年之久!那么,整个过程中,我们最早什么时候联系导师比较合适?我们联系导师时应该用什么方式?联系导师是应该说些什么?提前什么时候联系导师最合适?首先,导师是可以联系的,前提条件是初试成绩公布以后,不然提早联系导师没有任何意义,可能还会给自己造成心理负担。因为,导师在不知道你的实际情况乃至于都不能保证你到底会不会将来报考他们学校的情况下,基本上都不会搭理你的,因为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了。考研现场确认所以,建议大家即使想联系导师,也一定要等初试成绩公布以后。这个时候确定性很大,导师要是对你也比较感兴趣,那么肯定会回复你,并且也可以混个脸熟。下面再说说我们通过什么方式联系导师。我们如何联系导师呢?联系导师,建议最好用邮件的方式来交流,因为邮件可以带附件,字数也可以不受限制。比较容易系统,全面的表达出你的个人信息。而打电话咋会显得比较突兀,再加上同学可能会紧张,这样会导致大家表达不清楚,容易给老师留下不太好的印象!考研zixishi联系导师时发邮件该写些什么呢?给导师发邮件,主要可以包含以下内容:1、详细的个人信息。你的姓名,年龄,毕业院校,本科所学专业,以及自己大学里所选的专业课情况,如果可能的话,尽可能附上自己的成绩单。同时,也要对自己的整体学习情况做一个详细的说明,如果自己的成绩在整个年级排名比较好,就写前20%(等等),如果全年级不行,班级排名却还可以,那就写班级前30%(等),总之,哪个好看就写那个!上课的大学生2、自己的英语四六级水平。这一点是很多导师都比较看重,如果四六级成绩比较高,比如四级590分,六级560分,那么完全可以写上自己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英语水平真的很厉害,如果成绩不高,但是过了比如你英语六级考了426分,那一定不要写自己的成绩,就说过了英语六级,这不看起来也很厉害吗?虽然是刚过,你不说别人咋知道。3、自己的兴趣所在与决心。这里要注意了,这里的兴趣不是指你的兴趣爱好,比如打篮球,王者荣耀玩的贼溜等,这些真的对你考研能否成功没有啥帮助。这里的兴趣是指你将来读研期间想学习以及研究的方向。大学生上课这个才是最重要的,那么我们如何表达呢?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投其所好”。既然我们想读这位导师的研究生,那么,我们肯定得提前把功课做好,具体怎么做呢?学长当然得教会你们方法。非常简单,进入报考院校的研究生院,然后找到导师介绍。即可找到将要发邮件的那位导师,然后上面肯定都有导师的详细介绍。这里面有最重要的一个信息就是导师的课题研究方向,你了解的越详细越好,然后越能引起导师对你的兴趣。所以,下面要说重点了,如何才能充分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呢?很多人可能会说,查阅导师已经发表的论文,其实方向是对的,但是却不光是导师发表的论文,而且还有导师所带学生最近两年发表的论文。查找论文我们看到导师曾经带过的学生姓名,就可以去知网搜索,按作者索引,可能重名的比较多,然后再输入导师的姓名。然后就可以找到这些比较有价值的文章,看不懂没关系,我们只需要看懂大概,知道大的研究方向以及主要做了些啥就可以。下面,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假如你是2020年考研的学生,并且专业是人工智能方向,恰好想报考南京大学,那么我们可以这么做。首先,打开南京大学官网,如果学校研究生院有导师介绍更好,没有可以找到人工智能学院,然后看导师信息,最好能够结合当年的研究生招生简章中的导师名单来找导师。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老师名单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对照招生简章,看看那些老师是招生自己报考的方向。假如我们报考方向是机器学习。我们可以找找导师。吴建鑫教授主页假如,我们已经选择好了一位导师,我们点进去就可以看到相关信息,有邮箱等,注意区分,那个邮件可以接收我们的信息,像上面图中我标红色的才是可以发的邮箱。我们再看看老师的研究方向有哪些?导师研究方向可以看出,导师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计算机视觉处理,另外一个就是机器学习的方向。然后,我们再看看有没有已经毕业的学生信息呢,运气不错,确实有。最好能有最近两年毕业的学生,比如2018年有一位同学毕业了,2017年有两位同学毕业了。导师已经毕业的学生通过,这一系列操作,我们基本上对这位导师了解的差不多了。然后,具体邮件就根据这个这个方向来写,并且最好再次强调下,自己已经选修过相关的专业课程(研究课题会用到的),并且,最关键的是,自己对这些研究方向特别特别感兴趣,最好能够结合自己的梦想与对将来的理想一起谈,让导师觉得仿佛在你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让导师觉得要是拒绝了你,简直就是就是对不住自己,这个时候你就成功了!最后,本着对学弟学妹们负责的态度,我得告诉你们一些注意事项,别最后发了邮件还不如不发,就非常尴尬了。提前联系导师时的四个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要是没有学长我这个文采的话,建议不要写太多,短小精悍可能更好,废话太多,容易招致导师反感,大家都很忙的好不好,不要浪费大家时间。注意事项2:该写的写,不该写的坚决不写,什么是该写的?研究生考试凡是能够证明自己学习能力的要写,比如成绩特别好的专业课,英语四六级。凡是能够证明自己动手能力的也一定要写,比如理工科专业的同学参加过一些竞赛,比如飞思卡尔等,要是能获奖更好,没有获奖也可以写上,可以谈谈自己的收获!凡是对自己不利的坚决不写,比如自己60分的课程,只写选修过就好,436分的英语四级,直接写过了就好,不说话没人拿你当哑巴!注意事项3:投其所好是必须的,但是要注意好分寸,对于确定的东西写上去,不确定的东西一定不要写,比如导师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成果等。注意事项4:切记不要有广撒网,多敛“鱼”的思想,什么意思?就是不要同时给你报考专业的几个老师同时发邮件,因为你们可能不知道,整个学术研究的圈子其实很窄的。学术讨论会特别是一些偏冷门专业,所以,你发邮件的老师很大可能相互之间都认识。并且,有些人之间的关系还不是很和谐。你如果倒霉,刚好给这两位老师同时发了邮件,并且他们刚好又都对你有好感,嗯,恭喜你,成功挑起了一场战争有没有!大家可千万别不信,亲眼所见。所以,在这件事上别抖机权灵,也别自作聪明!最后,希望大家好好复习,现在是考研复习强化阶段的关键时期,也是决定考研能否成功的关键,一定不要放松,坚持就是胜利!

金锁匙

考研初试结束后用不用联系导师?真的是越早越好吗?学姐有话说

文/芝麻侃教育2021年考研初试匆匆结束,不知道学弟学妹们发挥得怎么样?无论结果如何,不妨休息几天,放松一下紧张的情绪。在休息过后,建议大家尽早地核对答案,预估公共课考试成绩,为下一步的安排做准备。如果发挥得还可以,考研初试结束后用不用联系导师,联系导师的话真的是越早越好吗?这些学弟学妹们关心的问题,学姐有很多话要说。为什么需要联系导师?什么时候联系比较好?为什么需要联系导师?事实上,导师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接下来三年的研究生生活,我想很多在校研究生都会有切实的感受。有的研究生沉浸在实验室,有的研究生被“放养”,选择一个合适的导师,真的真的很重要。另外,每个导师招收硕士的名额有限,如果等到复试后的“双选会”,很多导师可能已经没了名额。那么,应该什么时候联系导师?学弟学妹们可以记住以下几个时间点:考研初试结束后、初试成绩出来后、考研复试前和复试后。具体什么时候联系导师,学弟学妹们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联系导师真的是越早越好吗?联系导师真的是越早越好吗?是的!在初试结束后联系导师,尽管老师的回复一般是“礼貌性”的,但是你的邮件已经给老师留下了“初印象”。建议学弟学妹们在考研初试结束后,尽早地通过邮件联系导师。邮件的内容可以包括本科阶段的成绩、获奖情况、研究生生活展望等,内容应该尽可能简洁,称呼应该注意礼貌。在初试成绩出来后,可以再向导师发送一份邮件,介绍下初试成绩。在考研复试前,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和导师约个合适的时间当面交流。如果寻找导师的联系方式?很多学弟学妹或许有这样的疑惑,在遴选好导师后,应该如何寻找导师的联系方式。学姐和大家分享几种方法:第一种,一般来说,在高校院系官网内,都会有师资力量介绍。在“师资力量”模块,会有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的详细介绍,介绍内容里面会包含老师的联系邮箱;第二种,在部分高校院系网站上,硕士生导师的介绍信息并不全面,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学弟学妹们可以搜索、下载老师发表的论文(老师为通讯作者),在论文首页底部一般会有作者的联系方式;第三种,除上述两种方法之外,学弟学妹们还可以通过聊天群、论坛等寻找校友或者师兄师姐,通过他们找到老师的联系邮箱。另外,网上信息“鱼龙混杂”,学弟学妹们注意辨别。结语在考研初试结束后有必要联系导师吗?有必要。是不是越早越好?一定意义上可以这么说,但是也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学弟学妹们可以通过学校网站、论文、论坛及聊天群等多种方式找到导师的联系方式,在联系老师的时候,注意重要时间点和内容。希望可以为大家带来帮助!往期精彩考研初试结束后不要“高兴太早”,这四类事项一定要“办妥”考研后的朋友圈上热搜,考试结束后的他们才可爱,网友:笑中有泪考研难度等级排名:第一类“上岸”容易,第四类考生太“苦”了考研和高考有什么区别?五张图说得清清楚楚,网友:简直太形象了

大而不多

考研到底用不用提前联系导师?很多人可能忘记了这项关键步骤!

对于考研人来说联系导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最近很多同学也开始关心联系导师的问题。可能有部分同学对联系导师这件事还不是很了解,所以小班长先简单说一下联系导师的一些基本情况!● 首先明确联系导师是怎么一回事?联系导师就是通过某些方式在复试前与导师取得联系,最普遍的方式就是发邮件。● 为什么要联系导师?联系导师当然是为了老师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也让导师给你“留一个”名额。不管学校的复试是单向还是双向选择,你联系了导师意思就是告诉导师,我要选你啦,麻烦导师也给你留一个位置。● 应该什么时候联系导师呢?先解答同学们现阶段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应该什么时候联系导师?并不是大家普遍认为的只有初试结束后才开始联系导师。如果你是考本校的学生,大四就可以跟导师打声招呼了,甚至你可以直接选他当你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既和老师搞好了关系,又能摸清导师的研究“套路”。或者你有关系认识想报考学校的导师(外校),也适合初试前就联系。这么做的目的不是为了走后门,而是可能获得一定的指点,甚至可能介绍他的学生给你一定的经验传授。(但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更多的考生和导师间还是隔着很厚的墙)如果不是考本校的学生,小班长建议大家初试后开始着手联系导师。因为能不能通过初试还不好说,专业排名也不清楚,很多问题都要等初试之后才能决定。一般在初试结束后两周左右开始进行,因为初试完一周后,自己已经对分数有了评估,这个时候需要整理邮件措辞之类的,差不多再等一周,元旦之后,这个时候发邮件导师也能及时看到。如果分数不是很好,低分飘过的学生,最好复试前联系导师。因为如果低分飘过的话,复试很容易被刷掉,所以要提前联系,给导师留下一个印象,为逆袭埋伏笔。如果复试表现超出导师预期,初试的劣势就极有可能挽救回来。如果认定自己已经被第一志愿淘汰了,就要赶紧联系调剂学校的导师。在调剂过程中,导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导师确定要你了,只要复试不要出幺蛾子,还是比较稳妥的。这里要提醒大家一点,你考不考得上不是联不联系导师决定的。联系导师的作用在于让导师提前了解你的学习情况,从另一方面也能反映出你对导师的态度,联系导师的加分点在这里,但它绝对不是考研的决定性因素。那么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认为小班长差不多要开始介绍怎么联系导师了?● 但是很多同学不知道联系导师之前还有一件必须要做的事——选导师!联系导师之前必须要对这位导师做尽量详细的了解,选择一个好的导师非常重要,导师几乎决定了你的研究生生活。这几年频繁爆出研究生不堪导师压榨选择结束生命的新闻,看到这样的消息真的很让人惋惜。小班长个人认为选导师先看人品,再看能力。科研经费、科研方向和毕业去向当然也都要纳入考量标准,但首要还是看导师的人品和能力。导师的很多个人信息在学校的官网都是可以查到的,但是导师的人品你只有通过学校的师兄师姐才能询问到。联系导师之前去问问师兄师姐,也就是说两句话的事情,对方也不会损失什么,能帮到的肯定会帮大家,初试完之后有条件的也可以去学校听听老师的课,问问周边的同学这个老师怎么样。这个时候就不要嫌麻烦了,导师人品几乎决定读研命运。从一个善良、负责的导师身上,你可以学到终身受用的东西。最不济,起码你的读研生活可以过得不那么惨。其次再看到导师的能力,主要分为“大牛”导师、实力出众的小牛型导师、专注项目的导师以及“放养式”导师。这个就要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了,大牛导师的资源肯定不用愁,对你个人的要求肯定也会更高;小牛型导师自身资源也不错,并且自身也处于一个上升期,所以对自己的研究生要求也会很高,虽然实力比不上大牛导师但是对于研究生阶段的科研项目指导是完全足够的,并且这类导师时间上会比较充裕,不像大牛导师导师会很忙,可能经常见不到人;专注做项目的导师最大的特点就是研究生期间你会有很多额外收入,因为这类导师会接很多研究项目,参与做研究生的学生都会有补贴。接触到的项目肯定就会比较偏工作性质一点(这类导师有很多都有自己的公司),所以学术性肯定比上面两种导师要弱一点,但是读研期间导师满意你的话说不定就直接推荐你去他觉得不错的公司了。从工作方面考虑的话这类导师是很不错的,也可以提前学习到很多与工作相关的技能。还有一类导师“放养式”导师,总结起来就是鼓励学生野蛮生长,不是这类导师的能力弱没办法对学生进行科研指导,只是这部分导师就是这样的教学风格。这类导师可能快退休了、也可能对这些职称没啥兴趣、也可能就是“佛系”。在很多事情上导师都不插手,但是学生主动去进行交流肯定还是会予以帮助的,不过确实是对学生自身的自主能动性要求比较高。可以很自由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和任务,也可以选择自己学习一些技能充实自己。所以这个就看自己个人的选择了。最后再告诉大家一个小技巧,我们一般去询问师兄师姐这位导师怎样时,除非这位老师风评真的很差,不然大家都会告诉你还不错,这个还不错是没有什么参考价值的说实话。怎么用比较靠谱的办法去判定这个老师的人品和能力呢?但凡一个研究生觉得自己的导师还不错,毕业之后多多少少一定会和导师有所联系。如果说是人品较好,性格温和,肯倾力帮助学生的导师,那么每年的谢师宴上,必然会多少出现往届生的身影。如果你问师兄师姐们,“毕业之后你们有联系吗?” 他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你就要小心。如果你发现这位导师所有毕业生都几乎和他老死不相往来的话,那小班长就不是很建议你选择这位导师了。

考研复试前不联系导师会影响复试成绩吗?多所院校这样表态

虽然考研复试时间未定,随着时间推进,给小伙伴们准备复试的时间肯定是越来越少,距离复试启动越来越近。于是有些小伙伴开始焦虑,给导师发了邮件,导师还没有回复我怎么办?我要继续联系吗?会影响之后的复试成绩吗?别慌!马上来解答!不提前联系导师会对复试成绩有影响吗?复试前联系导师并不等于提前与导师搞关系!也并不意味联系到了导师就能复试通过!联系老师不是一个必选项,各院校对招生录取工作都会尽最大力度保持公平公正,所以不会因为复试前没有联系导师而对复试成绩有所影响。如果你为复试准备的足够充分,在复试中有良好的表现,反而比提前联系导师更能为你加分,这才是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操作。复试前到底要不要联系导师?提前联系老师起到的是锦上添花的作用,主要目的是增强考生与导师的相互了解,因此,如果条件允许是可以联系的。但要切记,不要在联系导师上消耗大量精力,也不要因为未得到导师回复而产生焦虑,对接下来的复试丧失信心。更有甚者,如果在联系导师时不依不饶,只会适得其反,给导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在我们决定联系导师前,可以先看下院校方面对此是持何态度。各院校对联系导师这样表态!西南交通大学在正式录取前联系导师不是必须的。我校已将全部导师的信息公布在学校研究生招生网,方便大家查询,可以提前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录取结束后将安排导师、学生进行互选。四川农业大学在复试前联系导师不是必须的。我校已将招生导师的信息公布在招生专业目录里,方便大家查询。陕西理工大学在复试前联系导师不是必须的,考生可自行决定。我校官网上各二级学院均已将全部导师的信息公布在学院网站上,可以提前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等信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复试前联系导师不是必须的,考生可自行决定。如需提前了解导师信息,可进入“西电研招”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下方报考指南-导师介绍栏目,查看我校各学院导师个人主页,提前熟悉各导师研究方向。重庆工商大学我校硕士研究生是进校报到后,通过师生互选等方式确定导师,目前无需联系导师。北京工商大学报考期间考生不需要联系导师,入学后进行双选确定导师。大家可以查看自己的报考院校有无类似通知,如果是像“在复试前联系导师不是必须的”这类回应,那么我们是可以尝试联系的。如果明确说明“报考期间考生不需要联系导师”,那么建议大家还是将更多心思放在复试准备上。如果联系导师,要注意这些!联系导师方式建议发邮件,建议不要直接打导师的私人电话。有些导师比较注意自己的个人隐私。邮件内容一般是详细介绍自己的考研成绩、本科学习经历、科研情况、对导师的研究领域表达兴趣、自己未来的研究规划等。内容要言简意赅,不要长篇大论。查找导师联系方式可以在院校官网、研究生院官网中导师介绍栏目查找。另外在院校通知中也会给出查询说明,可以留意。

大辩

考研没有提前联系导师,影响大吗?做好这几点,成功上岸!

随着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伴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加,很多学生投入到了考研复习当中,我们在之前的文章和问答里面,已经和大家讨论过考研时理性选择的重要性,而在选择时,我们当然要选择优势专业和名校,但是在读研的过程中,导师至关重要,那如果考生没有提前找导师影响大吗?首先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如果初试成绩高、复试表现出色,被顺利录取后,不管找不找导师,双选的时候一定会为你提供导师名单,进行双选,不要担心没有导师带你,但是导师和导师之间肯定还是有区别的,名师出高徒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所以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我从导师和学生两方面给大家解读一下,也方便大家在选择导师的时候做个参考。一、学生方面1. 提前联系导师的好处一般情况下,在高校里,导师每年带的学生的数量基本变化不大,一般2-3名,有项目和成果较多的老师可能学校还会给予更多的指标,在加上推免的学生越来越多,在名额有限的情况下,很多同学都会积极争取提前和导师联系,以确定是否能够占据一席之地。退一步讲,你联系了导师,导师不一定就会回复你,即便如此,你也不吃亏。2. 联系导师的时间比较关键的节点就是初试前后,在笔试开始前,导师只能根据你的三年成绩来对你进行判断,而你在笔试前联系导师,导师可能不会给你十分肯定的答复,能够说初试上线就重点考虑已经很不错了,最合适的时间观察号认为是初试成绩公布后,根据往年的分数线和报考情况基本就能判断是否进入复试,而在复试前及时和导师沟通,明确导师的选择意向,如果导师名额有限,抓紧联系其他导师,毕竟一个系里优质导师是有限的。二、导师方面同样作为导师,可以说,很多导师在选择学生的时候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的教育背景:这可能也是大家最为诟病的地方,好学校一定能代表学生就比其它高校出色吗?这个答案肯定不是绝对的,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这一点不可否认,所以大家在选择导师的时候也要结合自身实力,理性选择。2. 学生的科研经历:很多本科生在大学期间就参加了本校老师的科研项目,或者主持过学校的创新项目等等,在今年的研究生面试中,我们组里一个学生有个学生发表过中文核心,一篇SCI在投,所以自然很抢手,即便没有发表过论文,有科研经历也是很多老师比较看重的。3. 学生的英语水平:在读研期间,学生要阅读大量的外文文献,尤其是对理工科来说更是如此,所以如果能有六级证书或者四级分数较高,虽然不是复试规定的加分项,但对于导师来说,这样的学生更容易引起老师的注意。可以说,导师的学术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你的发展前景,导师的个人能力及人脉关系也可能会对你今后的就业、深造产生影响,面对激烈的竞争,能否成功上岸才是最关键的,有些同学感觉不好意思联系导师,那时自尊心在作祟,考上研本身就不容易,提前联系导师,只赚不赔啊!行动起来吧!如果我的文章帮到了你,欢迎点击关注,点赞和转发,和更多的朋友分享!

大君主

考研复试前到底要不要联系导师?过来人:猥琐发育,别浪!

考研复试与其他的考试不同,需要有联系导师这样一个环节,那么到底该不该联系导师呢?不同的人分数和情况不同,怎么样联系导师才更合适呢?过来人的经验是:猥琐发育,别浪!1、初试分数很高,肯定能进复试的尽快联系如果你的初试成绩很高,排名很靠前,而且非常有把握进入复试,那么你可以尽早联系导师。通常来说院校都会根据大家初试成绩来进行排名的,如果你有很大的排名优势,那么不妨提前联系一下导师。导师对于成绩比较高的同学,往往都会比较青睐的。建议成绩比较高的同学,登录学院官网,查看导师的个人资料和研究方向,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技能特长,认认真真的写一封邮件。跟导师联系,要写清楚自己的初试成绩和对导师研究方向的兴趣,这样导师看到邮件后回复的可能性才比较大!2、初试成绩一般,不确定能否进入复试,拿到复试资格后再联系高分的考生毕竟是少数,很多考生其实都不确定自己能否进入复试,建议大家不要着急,千万不要贸然行动。因为即便是你发了邮件,联系了导师,也不能保证你会进入复试,或者复试就一定能被录取。这种情况下,导师一般都会不会回复邮件,或者委婉的回复等复试成绩公布,确定录取后再联系。如果你初试成绩一般,那么建议你先做好前期的准备,收集导师的联系方式和相关资料,认真复习。等复试名单公布后,再尝试联系导师,由于分数不占优势,导师很可能不回复,也不要纠结,安心准备复试就好。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所以到底要不要联系导师,需要根据自己实际来。还有不少同学连第一志愿都没入围复试,那么就要积极准备调剂。其实复试期间联系导师,只是希望在考试前能跟导师有个初步的接触,真正选定导师要等你确定被录取为研究生,开学之后才会进行双向选择。复试之前联系导师一定要注意时机和方法,不要盲目行动。

神思

考研的学生没有提前联系导师影响大吗?

在这之前,我们先聊聊导师在研究生三年的学习期间扮演的作用1、指导学生进行专业方面的文献阅读。导师往往是该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对该领域的大局和枝叶都很熟悉,因此导师指导下的文献阅读更为精粹、有效和省力,不至于自己眉毛胡子一把抓。2、指导学生进行专业研究研究生的学习不再只立足于理论知识的薪火传承,而是要实际做实验,出数据,与实际生产结合起来。而导师往往在研究方面经验丰富,指导起来会让学生事半功倍。3、指导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研究生学习生涯中的压轴大戏,是含金量最高的一项任务,从准备开题到最后通过答辩一般要历时一年半载。在这期间,导师的点拨和启发会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在你迷茫的时候导师是第一求助人选。4、人生导师,精神领袖导师毕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个性化的人,加之在专业领域的成就,往往在研究生的心目中分量是很大的,所以思想开明的导师很容易成为学生的偶像,精神的领袖。一般情况下,导师每年带2至3名研究生,有项目和成果较多的老师可能学校还会给予更多的指标。近些年推免(保研)的学生越来越多,在名额有限的情况下,很多同学都会积极争取提前和导师联系,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道理是万古不变的,所以提前联系心仪的导师还是很有必要的。一、什么时候联系比较合适?一般来说,联系导师最合适的时间是初试成绩出来以后,有些人在考试之前就联系导师,我认为这种必要不大,因为这种情况下导师的回应一般是比较官方的(比如好好复习,欢迎报考之类的),毕竟还没有考试,人家也不知道你的水平怎么样。当然了,这里不包括那些大神,他们一般都是很稳的,提前联系一下,成绩出来了再联系老师走走过场。二、初试完最好就开始物色心仪的导师初试成绩出来以后的一两天是联系导师的黄金时期,因此如果初试结束后感觉自己考得还不错,或者有希望,就要在寒假的时候物色自己喜欢的导师(我认为在初试之前大可不必考虑导师的事情,免得分心)。在知道自己成绩以后,如果觉得可以进复试,就立刻马上迅速的联系自己选好的导师,不要拖延,毕竟这和上公交一样,座位有限,先到先得,大部分导师只要你成绩可以,不会太挑的。三、关于导师的一些“冷知识”有些老师不带研究生,但是学校还是会有他的名额,正是因为这一点,如果联系的导师没有名额了,可以让他给推荐一下其他导师(这种事情他们还是非常乐意帮你的),看能不能挂名其他导师名下,实际上由他来带。研究生要一直跟着导师做三年的研究,所以选到心仪的导师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虽然不像处对象那样是一辈子,但导师可能会决定你三年后的去从。一旦跟的导师不合你胃口,你又自己调整不过来,甚至导师是学术混子品行不端,那你的研究生生活可能是很痛苦的,甚至会影响到你的毕业。当然了,这一切的前提是自己得清楚自己有几把刷子,别拿着刚过线的成绩去自讨苦吃,毕竟优秀的导师不一定脾气也优秀,就算是瞎猫撞到了死耗子,那也不畅快,寄人篱下的感觉没人会喜欢。多所高校延迟开学,除了暑假会变短,考研复试可能不再是面对面

梦使者

考研提前联系导师有哪些有益之处,不联系导师又会怎么样

高考的时候,有几个重要的选项:学校,专业,地区,优先选择哪一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未来的发展。研究生同样有几个重要选项:学校、专业、导师,起决定作用的是哪一个因素不好说,但是对研究生阶段影响最大的因素,一定是导师。导师的重要性在问答时还曾遇到过另一个跟导师有关的问题:选择资历丰富的知名教授好,还是刚带研究生,处于上升期的青年教授好。考研的同学思考这个问题,就是希望对自己未来的研究生生涯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规划。资历丰富的知名教授往往意味着更多更好的科研资源,但是这类教授往往带的学生也多,考研面临的竞争更激烈,同时,很多教授也不一定会直接带所有研究生,而是由课题组的其他年青老师帮忙带;年青教授更有活力,与研究生的指导相对也会更直接,研究生承担的科研任务可能也会更多,但是相应的资源可能相对较少。提前联系导师的必要性正因为导师对研究生阶段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在考研时,很有必要提前联系心仪的导师,原因只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导师太难找。首先,每年的考研的人数非常多,但导师相应有限,优秀的导师报考的人必然非常多,加上之前保研的同学基本上已经提前联系,留给考研同学选择的导师实际上已经非常少,即便联系上了,很多导师也可能因为名额有限无法接受你。其次,提前联系导师,实际上也是你和导师相互了解和熟悉的过程,对今后的研究生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提前联系好导师,在考研的过程中,也可能给自己带来帮助,虽然初试主要看个人成绩,复试主要看自己的表现,但是导师的意见也是非常重要的。什么时候联系导师比较合适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在初试成绩出来之后再联系比较合适,毕竟这时候能不能进入复试,大致有了谱,联系导师不至于太过唐突。这样的做法确实没什么毛病。不过在联系之前,就应该有很多的准备工作要做,主要就是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发表的论文,主要科研成果,甚至目前正在进行的课题,甚至老是的脾气性格等都需要做一个详细的了解,这样做的意义主要有两个,一是方便有针对性地与老师交流沟通,二也是为自己负责,选择合适的导师对自己的研究生确实影响非常大。如果准备工作做得非常充分,其实也不一定非要等到初试分数线出来才联系导师,在学习过程中,完全可以通过邮件等方式与导师取得联系,虽然不一定能得到老师的回复。但是这样不以考研为目的的日常沟通,建立起来的联系往往更有效,也更牢固。而且等待分数出来后再联系,很有可能面临导师已经没有名额的情况。没有提前联系导师会有什么影响首先要说,如果考上了研究生但没有提前联系导师不会影响你读研。但是只能接受学院给你安排的导师,这样的结果就可能是遇不到合适的导师。这样在研究生阶段与导师的磨合期可能就会更长,如果自己的主动性不强的话,很有可能被导师忽视,当然这并非导师的问题,还得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孟婆汤

考研需不需要提前联系导师?什么时间联系最好?听听过来人的经验

关于考研,有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问题,困扰着不少考生,那就是考研时要不要提前联系报考学校的导师,小硕认为,联系导师十分有必要,研究生不同于本科,每个老师招生名额有限,如果没有提前联系导师,等到复试后的双选会时,很可能心仪的导师手中名额已满,不过联系导师其中门道很多,一不小心就可能弄巧成拙,本期小硕就为大家带来一些实用的建议。考研是一场长久战,从准备复习开始,报名、初试、复试,持续时间长达一年之久,那么在这一年时间中,哪个时间段最适合联系导师?如何获取导师的联系方式,联系到导师后又应该说些什么呢?初试成绩公布后联系导师最合适联系导师太早,导师在不知道你任何情况的前提下,是不会对你上心的,因为其中不确定性因素很多,联系导师太晚,可能导师心中人选已满,因此联系导师的前提条件一定是要在初试成绩公布之后,这个时候联系确定性很大,导师如果对于有兴趣,一定会回复你,混个脸熟对复试也有一定帮助。如何联系导师?联系导师最好选用邮件方式,既可以全面的表达全个人信息,也不至于显得太突兀,打电话学生可能会紧张,导师说话没有条理,给导师留下不好的印象。一般在学校研究生院官网会有老师的邮箱地址。联系导师要说些什么?1. 详细的个人信息姓名、毕业院校、大学所学专业,在本科阶段的成绩、证书、所获奖项以及是否曾发表过论文,如果有成绩单的话可以附上自己的成绩单。同时也要对自己的整体学习情况做一个详细说明。2. 四六级英语水平很多导师对于四六级成绩都十分看重,如果考生四六级成绩比较高,可以写上具体的分数,来证明自己的水平高,但如果四六级成绩只是低分飘过,那么只需要表明自己过了四六级即可,不必写自己的具体分数。3. 表明自己的兴趣所在与决心这里的兴趣指的不是无关学习的,比如打游戏、运动等,而是与考研相关,你将来读研期间想学习及研究的方向,这才是导师想要真正了解的。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自己的梦想与对将来的理想一起谈,让导师在你身上仿佛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让他觉得拒绝你是自己的损失,这时候你就成功了。提前联系导师也有4个注意事项:1. 如果文笔不太好,不建议长篇大段,多说多错可能会让导师觉得你说话没有重点,没有逻辑,适得其反。2. 该写的一定要写,不该写的坚决不写,什么是不该写的?低分飘过的四六级,60分的专业课等等这些对自己不利的,只需要写通过即可,不必把具体分数写上。3. 投其所好要注意分寸,对于导师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等,如果不是百分百确定,就不必写,要学会藏拙。4. 切记联系导师不要广泛撒网,整个学术圈其实很窄,导师之间可能会相互讨论,一次性联系多位导师,一旦被发现难免会给导师留下不好的印象。不管面试结果如果,一定要有一个好心态,真诚的面对导师是一定不会出错的,当然见导师之前也要做好充分准备,让导师认可你的能力,给导师留下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