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今年考研人数如何?数据来说话,竞争更激烈了!微明

今年考研人数如何?数据来说话,竞争更激烈了!

2020考研初试马上就要开始了,今年的考研大军又壮大了不少,根据各个院校发布的考研报名人数来看,考研竞争更加激烈了。北京地区17所高校报考人数均过万!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全国报考北京招生单位的考生为425295人,比上一年度增加41938人,增幅达10.9%。在京考试最终现场确认考生为135899人,较上一年度增加6402人,增幅4.9%。其中报考人数逾万人的高校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共17所。再来看看已公布的31所院校报考人数明细,我们不难看出,各院校报考人数均上涨!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今年又是考研人数攀升的一年,一部分原因是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员加入考研队伍,原因很多我们不多说,但结果就是:考研人多了、一年比一年多了,所以,有考研想法的尽快行动起来吧!决定考研的就坚持吧!

越冢

2020年考研人数再创新高,341万人在同时竞争!

距离2020年研究生考试还有三天,刚刚考研人数又上了热搜。根据教育部官网消息,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为341万人,考试报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大家都知道2019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已经达到了290万人,2020年足足增加了50万人,竞争不可谓不激烈!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有些同学可能会有非常大的压力,但是距离考研也没有几天了,大家要相信自己!但既然是竞争肯定会有人成功有人失败,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努力过后即使失败也是值得敬佩的,但还是祝愿每一位考研人都能如愿以偿。那在如此竞争的考研形势下,除了考研还有哪些继续学习的途径呢?首先可以选择保研,现在保研名单已经基本都确定下来了,有保研想法的必须早做打算,学习成绩、综合素质等学校要求的必须要达到标准;其次还可以选择出国,这就需要雅思托福成绩、学习成绩过关了,基本也是在大四进行申请准备,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表格中是部分院校的保研率统计,我们可以看出基本上越好的学校保研率越高;基本上只有985、211大学的保研率才能达到15%以上。所以如果想要保研的话,那么一开始选择学校就十分重要了,首先要选择具有推免资格的学校;其次选择保研率较高的学校,这样才能有更大的机会被保研。下面是具有保研资格的336所高校名单,可作参考:

缉毒警

今年考研人数突破历史新高:可怕的是,你居然相信学历没有用

前天,刚刚结束了2020年的考研。关于考研的热度的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今年报考人数为341万人,创下历史之最。考研的人越来越多,我侄女今年是二战考研了,考完出来跟我说“今年还是没底”。感觉自己希望不大了。想想都让人怜惜。近年来,大众对研究生考试的重视,其实不过再次暴露了残酷的真相:学历这东西,大家嘴上说不重要,心里却看得很重要。有人说:“现在研究生遍地,学历根本没用。”可是,为什么这么多人要考研?因为,用人单位用学历招人才是真实的。你想,公司招人,想要在几十分钟内判断一个人的能力,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学历,研究生比本科生抢手,985比211更受欢迎。社会的现实就是:对普通人而言,学历上差一点,人生就差一截。倒不是说没学历就不能成功,可是你要付出许许多多,才能弥补上学历的差距。所以,好好读书真的很重要,也许它不能保证你站上巅峰,但大概能保证你不会被丢入谷底。而那些总是劝人学历无用的人,不是真傻,就是真坏。你若深信不疑,早晚要被现实狠狠打脸。02 学历是进入圈子的门槛在二十多年前,本科生还很吃香,基本都是分配工作,十年前,研究生也还是很金贵。学历也是从奢侈品变成了必需品。中国社会早已经进入人才高消耗阶段,以前那种不看学历的上升机会越来越少,专业性分工成为主流。莫说本科生,就是研究生、博士生也是越来越多。今天上午,打开电邮,同事一封提醒明年有六个员工将达到退休年龄的邮件惊了我一下,于是立马打开人事系统,导出所有人员名册,选出普工,从头至尾地看过一遍后发现,原来70后、80后占了将近三分之二,第一批70后即将五十周岁,按目前国家退休政策,将达到退休年龄。“我很担忧再过三年五年,我们车间的工作由哪一类人来承担?目前70、80后都面临退休了,而目前我们的普工岗位招聘极及困难”我跟同事说道。“是的,五年后我们要面临将近目前人头里面三分之一的员工退休,而90后可以补充进来的极少,00后几乎没有”“但工作总还是需要人员来干的,比如一些人会为了生活而生存,那么我想以后的二本毕业生很有可能要接替普工这一岗位,如同目前发达国家的工厂一样”我如此推算,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显然,提升学历已经成为一个趋势。

可玛猫

考研人数创历年新高!有可能突破330万?

有“专家”预测今年考研人数可能会突破340万,从往年数据来看,是极有可能的。虽然专家的预测不一定准确也可能在说屁话!最后阶段,有些人开始着急,不知道该学啥,怎么准备。其实最好的做法就是先静下来,把心态稳住。考研人数、推免人数、报考自己专业的人数,都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可是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增加学习的强度或者是提高复习效率。让自己更加专心努力,把心思都放在备考上。有人想说,考研好辛苦,单词背不住,做题错一片,没时间学习,复习太累,坚持不住。好啊,你不想背的单词有人替你背,你不想做的题有人替你做,你不想看的书有人替你看,同样,你没上的学有人替你上。考研的难,将会淘汰那些不适合考研的人,留下那些坚定选择考研的人,都是内心足够强大的人。考研的难,将会不断提高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知识与学历之于人生的价值,也将得到充分的尊重。难才更有价值!不是吗?走自己的考研路,让别人慌去吧,狭路相逢,勇者才能取胜,不能怂,一生畏手畏脚,那样会很累很无趣,给自己一个机会,一个全力以赴的机会。其实啊,不管多少万,都肯定比明年人数少,也可以说今年是最“简单”的一年,明年的考生会比我们更苦逼。最后阶段,是挑战更是一个机遇。甩别人几条街的时候到了,大家不要松懈鸭!

犯罪学

2021年考研人数增加到377万,但弃考率升高,考研复试会增分吗?

文/师音教育专业领域的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专注励志教育,博览理想人生。考研人数明显增加,在大学生人数上升的阶段,成为了可以预见的趋势。从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统计数据来看,考研人数已经增加到377万,相比上一年的考研人数,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增幅表现尤为明显。这样的考研学生规模在十年之前是难以想象的,而考研人数的增长速度已经在促使高等教育体系进行相应调整。为了平衡研究生的报考人数与招生人数比例,研究生招生人数扩招了18.9万。所以,考研报名人数和招生人数的比例,基本稳定在3.5比1的水平。考研学生如果对考研院校和专业没有严格的要求,通常能够在4个竞争者当中脱颖而出,实现考研成功上岸的目标。当然,这样的考研分析数据是在整体考研人数和招录人数的基础上计算而出。研究生招生考试发展至今,在考研竞争程度上出现了明显的区域差异化和热门专业的分化。具体而言,东部区域的双一流大学的热门专业,考研复试分数线可能会达到380分以上,而中西部区域的普通院校的考研复试分数线可能只有300分左右。举例来讲,清华大学的金融学专业的考研复试分数线,从2020年的370分增加到了400分;清华大学的统计学专业的考研复试分数线,从2020年的385分也增加到了400分。南开大学的经济学专业,其学院划线标准达到了380分。相比之下,同样是双一流院校的兰州大学,其考研复试分数线呈现下降趋势,部分专业的考研复试分数线下降了20分。考研学生需要注意一点,不要被考研人数的基数蒙蔽双眼,虽然考研人数增加到了377万,但是有一部分考生是以“试试看”的心态参加考研初试。在考研人数分散的区域,总有一些考生没有坚持到考研初试的考场,选择放弃考试。所以,考研人数增加的过程,也会伴随考研弃考率上升的过程。尽管如此,热门区域的考研竞争程度依然比较紧张,比如考生想要报考同济大学的建筑学专业,那么在考研初试阶段就不要有侥幸心态,一般而言此类考生的弃考率往往比较低。辩证分析来看,热门区域的双一流大学和相应的热门专业,其考研复试分数线呈现上升趋势,而冷门区域的院校以及冷门专业的考研复试分数线保持平稳,并且有下降的趋势。考研学生在选择目标院校和目标专业的时候,应当充分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同时也应当充分了解目标院校的情况,在考研初试和复试阶段做到“知己知彼”,从而提升考研成功上岸的机会。

天与之形

2019考研人数创历史新高,“考研热”为何一直在升温

2019年,又是一年“史上最难考研季”。四月,随着考研调剂渐进尾声,录取名单基本尘埃落定。今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史无前例地达到290万人,淘汰率飙升至75%,报录比再次刷新了纪录。急剧升温的考研热背后,社会压力和个人需求交织,提升学历、增加就业砝码、逃避成长焦虑……各不相同的目的中,有人脱离苦海成功上岸,有人折戟沉沙铩羽而归。一场考试,如此酿就百态人生,令人唏嘘。但是,当考研的“实用性”功能日益强化的同时,其作为高等教育一个高阶阶段的本来面目,却不免有些迷离和模糊。2018年12月22日,众多考生在雨中步入江南大学考点。竞争残酷,考研人数创下十年之最整整两个星期,南京晓庄学院的大四学生朱欣都没有从考研失利的情绪中缓过劲来。最美人间四月天,走在马路上,看着柳树吐出的嫩芽和姹紫嫣红的花儿,朱欣的心却依旧停留在冬日的阴晦里,冰冷而又潮湿。备考的大半年时间,朱欣抛弃了所有的社交和娱乐活动,开启了“魔鬼训练”的模式。早晨九点,她背着书准时抵达自习教室,一坐就是一天,中午累了就趴在桌上休息一会,晚上十一点再伴着星星点点的灯光回到宿舍,继续学习一个小时。朱欣考研的目标是985、211院校,“我们学校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有限,只能通过考研提升自己了。”临考前,她信心满满,坚信自己一定能考上。可成绩公布之后,她并没有过线,挫败、不甘心、听闻他人喜讯的嫉妒、对未来的的茫然……百感交集。在考研圈里,第一次走上考研战场的人称为“一战”,考第二次第三次的人则称为“二战”“三战”。“一战”失败,朱欣决定不再“二战”,先去找个工作积累点经验,可因为考研期间高强度的学习,让她错过了多个大型的招聘会,在求职的过程中难度不小。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强势增长,达到290万人,较上一年激增52万人,增幅达21.8%,成为近10余年增幅最大的一年,也创下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最高纪录。就南京市而言,各报名点的研究生网报人数都有所增长。南京市招办报名点网报25000余人,比去年上涨约20%。考研人数年年激增的同时,报考与录取比创十年最低。全国录取人数大约72万,至少200万人会被无情刷掉。这意味着,在考研这场战役中,大部分人会成为陪跑。“我们宿舍一共四个人,三个人都选择了考研,还有一个考取了家乡的公务员。” 朱同学是南京财经大学的大四学生,去年,他去人才市场转了很多圈,每次找到心仪的招聘信息,都被“研究生学历”的门槛拦了下来。求职受阻迫使他决定加入考研大军。而同宿舍一同参加考研的张同学则有另外的理由,“有时候觉得自己还不够成熟,似乎没准备好进入社会。”有时候,考研似乎是挡在年轻人与社会之间的一面墙,隔绝了外界的种种压力和声音,考研成功,尚且可以继续呆在象牙塔里躲避就业,但如果失败,高墙轰然倒塌,年轻人将无所遁形。某学校,为了防止座位被他人重占,不少人都在位置上贴上字条。寻找更好的自己,往届生强劲加盟《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在今年的考研报名人数构成中,往届生占比上升较快,逐渐接近半数,成为考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工作的往届毕业生重返考研战场,通常是希望“回炉再造”之后重新选择人生方向。在北京大学新闻系录取名单中找到自己的名字之后 ,杜莹喜极而泣。她感觉心口的大石头终于放下了,积压在内心的各种情绪在那一刻得到了释放。杜莹今年30岁,已婚。六年前,她从北京科技大学机械专业毕业之后,留在了北京一家知名的汽车企业。工作、恋爱、结婚,杜莹的生活沿着原本的轨迹按部就班地运行着。按理说,生个孩子是下一步目标,但杜莹却不想将自己的人生过早定格。在轰隆作响的工厂车间里,身为工程师的她仿佛一眼望到了生命的尽头。她时常这样反问自己:“难道就要这样慢慢老去,在这里呆上一辈子吗?”她决定转行,目标是新闻行业,“闲暇时候,我喜欢写点文字,发发公众号,做记者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她将考研的想法告诉丈夫,得到了丈夫坚定的支持。于是,她瞒着父母辞职回家,备战考研。辞去工作,意味着破釜沉舟,没有退路,杜莹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考研是场硬仗,也是一场心理战。因为是跨专业报考,复习期间,杜莹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距离考研的时间越来越近,她愈发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一打开书,大脑就一片眩晕;一抓起笔,满肚子翻江倒海。焦虑、逃避、自我否定……原本热情开朗的她变得焦躁不安。考试前两个月,她的情绪接近崩溃,整整一个星期,看不进一页书,每天都在手机上刷短视频,却丝毫没有减轻压抑和无助。终于有一天,杜莹压抑不住内心的情绪,抱着老公嚎啕大哭。之后,夫妻二人决定,在国家图书馆旁边租房复习最后冲刺。在丈夫的全力支持下,从早到晚,杜莹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泡在国家图书馆里。终于熬到了考研成绩公布的那一天,她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我是何等幸运,第一次考研,就考上了我爱的学校和我爱的专业。”潮水般的祝贺向她涌来,她说:感谢坚持下来的自己,感谢对未来还有梦的自己。接下来,杜莹还有一个“远大”计划——在研究生之后,继续读博,进行专业的学术研究。考研成绩公布后,杜莹收到了老公送的一束花,上面写着“我最爱的北大小姐姐”。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对现状不满足、对未来心怀憧憬的年轻人,不少都将辞职考研当成了一次重新选择行业、修正人生道路的机会。辞职考研的人并不在少数。王钰洁是南京军区总院的一名神经外科医生。工作稳定,收入也还说得过去。大学时候是本硕连读,已经拥有研究生学历的她,却选择在工作两年之后再度考研。今年,她顺利拿到了南京大学会计学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高考的时候,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盲目选择了医生这个行业,可我发现自己的兴趣并不在此。我更希望能从事金融方面的工作。” 王钰洁考的是在职研究生,可以边工作边读研,但去年8月,她还是向单位提交了辞职报告。放弃体面的工作,从体制内跳离,很多人对她的选择表示惊讶与不解。王钰洁说,医生每天十个小时工作,很难得拥有周末和节假日,“那种状态之下,我根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看书复习。我想为了自己的理想拼一次。”如今,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后,王钰洁也找到了一家金融机构重新就业,她希望一边读研,一边在工作实践中锻炼自己。 今年,王钰洁放弃了之前医生的工作,考上南京大学会计学研究生。调查显示,从2017年开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考纳入到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是考研人数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我们学校而言,非全日制的招生人数每年都在稳步提高。”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莫少群表示,2016年,教育部统一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的标准,二者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这对非全日制研究生而言,文凭“含金量”提升,社会认可度也在逐步提高。南京师范大学刘永昶教授表示,非全日制的模式其实更适合在职人员,安排的课程中有很多是趋于实践的,可以学以致用,提升工作能力。考研真的能逆袭人生吗?如今的考研,已然成为很多人人生路上的第二次高考,竞争激烈而又残酷。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考研成功者头顶硕士光环并有名校品牌加持,在今后的求职道路上,真的能够逆袭人生吗?2019年1月,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2018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对江苏2018年高校毕业生情况进行了分析。毕业研究生初次就业率83.3%、年终就业率96.7%,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88.3%、年终就业率96.8%。仅从数据上来看,研究生的就业率并没有太多优势。不过,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的相关人士表示,单纯地比较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就业率数据,并不科学,研究生的具体就业情况还应考虑到就业质量和就业流向等等因素。在上海某知名媒体工作的袁先生十分感恩自己的研究生经历,“如果我本科后就投入工作,和现在的起点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高考发挥失误,袁先生的本科就读于南京的一所三本院校,他一直希望通过考研,为自己的人生“扳回一局”。六年前,“一战”失败,他在南京媒体实习半年之后,继续“二战”。这一次,他以复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南京大学新闻系。袁先生觉得,考研除了提升学历,更可以带来很多无形的资源和财富,“985大学拥有更宽广的平台、更高的眼界和更多的机会,在这里,人的视野会变得开阔,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会有所转变,甚至人格也会得到完善。”不过,在某网站对考研回报预期的调查上,仅有31%的人认为可以实现预期目标。这其中,一些“二本”“三本”院校出生的学生,在拿到名校硕士的头衔之后,却发现“原生学历”是他们一生都摆脱不了的标签。“鄙视链其实是一直存在的。”三年前,在一所普通二本学校就读本科的张同学披荆斩棘,考取了985院校的研究生。顶着成功者的光环来到这所大学,可却发现与原校“土著”读研的人之间有着一层隔膜,“原校读研的人形成了自己的朋友圈,根本看不上外校二本考上的学生。很多老师更是会带着有色眼镜,认为二本出生的学生虽然考试成绩好,但学术能力不行。”而在最近的求职过程中,他发现用人单位越来越“精明”,“用人单位会查你的第一学历,同等条件之下,人家还是要了985土著研究生。”他非常郁闷地说:“原本以为读了985院校,我可以鲤鱼跳龙门,但没想到,原生学历却是我们一辈子的硬伤。”某大型设计院负责招聘的资深工程师告诉记者,近十年来,研究生已经成为了进入本单位的一个硬指标,“虽说学历不能代表一切,但至少说明了一个人是否足够努力,是否有较强的的学习能力和勤勉的态度,这在工作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但他同时也承认,简历在过了研究生的“门槛”之后,他们会以“第一学历”为标准筛人,因为“第一学历确实反映了大部分学生的能力层次。”走廊上,一位正在复习的学生带着水壶、水杯、饼干等,“装备”齐全。考研热背后的质量之忧面对社会出现的考研热潮,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莫少群表示,人才是国家强盛的重要软实力,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量巨大,研究生人数的逐年增加,顺应了国家创新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考研也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高学历提升了自身的素质,提高专业水平,也展现了一种能力和层次。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主任宛敏说:考研热的出现,让越来越多人接收到了研究生教育,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也增强了国家人才储备和科研的力量。不过考研过程中,有些过于功利化的目的和“就业至上”论则让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有些“变了味”,也让一部分教育届的人士感到担忧。南京某普通二本学校上大三的刘同学说,他们学校从上至下都呼吁加入考研队伍,甚至还专门召开了考研动员大会,在大会上,学校领导宣布设立专门的考研教室,并且实行实名制分配,教室里环境优良,设有空调,力争为考研学生提供最优质的后勤保障。有教育届人士透露:“越是一般的学校,考研热情越是高涨。因为考研可以帮助‘一般高校’破解就业率难题,但这也导致一些大学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考研’,学生们并没有接收到系统的本科教育,从而致使一部分学生本科阶段的学术能力严重欠缺。”那些无意于学术研究,只看重就业的考研目的与高校招生的初衷背道而驰。“研究生教育是本科后学历教育,属于精英教育。在英美等教育发达国家,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大学生才会选择读硕士、博士,但在中国,许多大学毕业生读研的目的,只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和逃避就业压力,这种功利化的考研显然不能筛选出值得培养的学术研究人才。”南京财经大学新闻系教授朱云不无担忧地说。她认为,“功利心”较强的学生考上研究生后,如果无心学术研究,将加重导师的指导负担和培养成本,对本就紧张的导师资源是一种浪费。她建议,广大学子在本科阶段应该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学习,从自身学习兴趣和科研能力出发来考虑是否考研,而一旦选择了考研,则应了解自己的特长,清晰定位,选择适合的学校和专业。河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杰认为,考研的选拔机制还是采取传统的“一考定终身”的模式有待优化,“高校选拔研究生,看重的是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及有学术热情的人。但现在有些学生靠死记硬背考分很高,却缺乏沟通表达能力,缺乏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他觉得考研大军中的很多人年轻人只是盲目跟风,对自己的定位和目标并不明确,“若无学术梦想与相应的科研能力,仅仅是想逃避就业,把考研当作一个暂时的避风港,就算读研了也会觉得很痛苦。”他建议,学生要结合个人兴趣、就业环境、未来发展等多方面考虑,充分考虑读研的必要性。长江后浪推前浪,2019年的考研即将落幕,2020年的考研大军又汹涌而至。“距离2020年考研还有240天,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大三的晓伟将写有这行字的便签纸贴在桌前,她想报考的是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专业研究生,尽管这个学校的报录比挺低的,但她还是想试一试。“一想到参加考研的不只是我一个人,不是我一个人在奋斗,我又充满了动力。不管怎样,考研这条路总要试着走一次,不给自己的人生留遗憾。”(应采访对象要求,部分人物为化名)交汇点记者 王慧

恋老症

2021考研人数高达377万,录取率不到30%,为何还有那么多人报考?

2021年考研人数高达377万人,录取率不到30%。考研是一条非常难的路,很多人选择考研其实是为了避开就业压力,让自己再当学生2、3年,还可以继续“潇洒”,但每年考研人数那么多,最后录取人数也很让人吃惊。很多人考研是自己选择的,还有的人选择考研是因为“随大流”,别人考研,自己也考,但能不能考上,就是后话了,就拿2021年考研来说,有200多万人就是“陪考”的。考研这么难,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选择考研?其实作为考研达人张雪峰老师也是给了很多关于考研的建议,虽然这条路不好走,但你坚持下去,考上了你就胜利了。张雪峰老师谈考研对工作、就业的好处研究生考上公务员直接就是副科级的待遇。首先是研究生毕业后考公务员比较有优势其实考过公务员或者是看过公务员招聘岗位的朋友都知道,公务员岗位要求其实是比较多的,一般的岗位是要求本科以上,但有专业限制,如果是研究生就不限制专业了。而且研究生考公务员还有一点比较有优势的就是,你考上了公务员,你的待遇其实要比其他人好的,直接就是副科级别的待遇,这是本科生没有的。其次是考研后再去做教师岗位晋升更快考上研究生后去当老师和大学毕业后直接去当老师,其实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就是你可以挑选的教师岗位比较多,而且工资也比本科学历的老师要高一些。研究生去做老师,还有一点比较好,那就是你考上了编制后,工作满一年,你就可以优先升为一级教师,而且在评级过程中,因为你的研究生学历也会有很大的帮助。最后就是考研后可以进入科研单位工作研究生进入科研单位不仅仅是有国家的津贴,像是科研单位里的工作岗位,起点就是你得是研究生,普通的本科生很难进入科研单位工作,就算是985高校本科毕业生也很难。在科研单位里想享受国家的津贴,那么最低你也得是研究生学历,所以你想有更高的层次,你想做别人做不了的工作,考研肯定是你更好的出路。除了这些在工作上的好处,其实还可以给自身带来很多利益,相比普通的本科生,其实优势非常大,可以说对自己的前途发展和社会地位都有很大的帮助。那么考上了研究生后,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利益?张雪峰老师给出答案据不完全统计,90% 的企业对研究生的补助是普通本科生的3倍以上。研究生可以享受城市人才引进的相关待遇很多人都知道自己在大城市发展只是暂时的,最终还要找一个落脚点成为自己的归宿,但这个落脚点绝对不是大城市,因为不是自己不想留,而是城市不留你。你想在北上广等这样的大城市买房,你没有户口是不行的,如果你是研究生就不同了,你不仅可以享受各种补贴,还可以解决落户问题。在企业中享受津贴普通的本科生在任何一个单位,其实都很难有津贴,给上了保险其实就已经很不错了,而研究生有更好的工作选择,所工作的单位也都是比较正规的企业。很多研究生在企业中都会享受津贴,据不完全统计,90%的企业对研究生的补助是普通本科生的3倍以上,所以研究生确实比本科生要有更大的优势。积攒人脉资源从上研究生那天起,其实你身边的同学就都属于和你一样,甚至是比你还要优秀,你的导师资源,还有你接触的圈层,都和普通的本科生不一样了。你在研究生期间积攒的人脉,其实对你未来的工作以及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很多研究生毕业后,导师资源好,都是会给推荐比较好的工作,根本不用愁找不到工作。所以说,虽然每年有那么多人报名考研,最终却只有不到30%的人录取,但还是有那么多人考研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考研后对自己的好处实在太多了。但也有安于现状,不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的人,其实也是非得考研,因为考研是和你自身的想法有很大关系的,如果你不想考,谁逼你考都没用。如果你准备考研了,就要全力以赴,放下你的所有娱乐活动,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考研虽然有70%的人会失败,但只要你努力,那你就有可能成为那30%上岸人中的一员。今日讨论:你认为考研是一条不错的出路吗?你感觉研究生的待遇比本科生高吗?

用心棒

2019全国考研人数达290万,比去年增加52万人,看各省增幅数据

2019考研报名人数为全面部署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教育部于11月22日上午召开了考试安全工作视频会议。教育部林蕙青副部长作了讲话。她指出,2019年研招考试报考人数再次大幅增加,全国考生规模达到290万人,比去年增加了52万人,增幅21%。各地考试组织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考试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妈呀看到这人数了咩?省市报名人数汇总1.辽宁省共有109567名考生在我省28个报考点进行了现场确认(不含推免考生。比2018年增加了11456人,增幅为11.7%),其中,应届本科毕业生为64555人,占比为58.9%,非应届本科毕业生为45012人,占比41.1%。全省报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2.甘肃省现场确认后共计55345(含推荐免试生2169)人,比2018年增加8582人,增幅为18.4%。3.西藏自治区我区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各报考点共现场确认3641人。其中拉萨市报名总人数2090人,相比去年增加327人。4.山东省烟台市11月5日至9日参加现场确认的考生达到2.1万人,相比2018年增加了4000人,创造了历史新高。临沂市今年网上报名的人数达到了12800人。淄博市11月9日现场确认结束,共确认考生11987人,比上年度增长2255人。济宁市今年共有15121名考生进行网上报名,人数比去年增加了近2000人。山东师范大学报考点现场确认人数共计11932人,相比去年增加1674人,同比增长16.32%。5.江苏省南京市招办报名点今年网报25000余人,比去年上涨约20%。苏州市共21676名考生通过苏州市教育考试院的“网上确认”系统完成了信息确认,比去年增加了5800多人,增幅为37%。淮安市于11月10日下午完成网报确认工作,共有9006名考生通过确认。南通市共有10799名考生通过现场确认工作,较去年增加26%,创下历史新高。连云港市共计7604名考生通过网报信息审核。6.浙江省杭州市报考人数总计32000人,相较去年同比增长27%。7.安徽省铜陵市2019年研究生网上报名考生4404人,截止11月10日下午5点半,共完成研究生报名现场确认考生4147人。8.广东省深圳市据统计,今年共有13424名考生选择在深圳招考办报考点报考,比去年大幅增加50%。9.河南省郑州市11月10日现场确认结束,据统计,我市共设立12个报名站,报名人数共计71943人,比去年增加12902人,增长22.9%。按考生性别划分,男考生30966人,女考生40977人,分别占考生总数的43%和57%。10.吉林省长春市截止10月31日,网上报名人数为45875人。11.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11月12日顺利完成了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及确认工作。全市网上预报人数24060人,确认人数23909人,与去年同期增加了2005人,其中理工类13954人,文史类6905人,艺术类2190人,体育类860人。12.湖南省湖南省今年报名人数约有12万。其中,邵阳市报名人数为4796人。13.湖北省襄阳市11月10日现场确认结束后,据统计,今年共有6013名考生现场确认成功,人数较去年增长58.32%。14.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共完成了1516名考生的报名现场确认工作。其中,1209人在我盟参加考试,307人在其他盟市参加考试。阿拉善盟报名现场确认总人数277人。15.河北省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考点现场确认人数总计为1160人。16.四川省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考点共2800余名考生进行现场确认。不要放弃人数是很多,看起来是很可怕,但,,,小伙伴们不要因此而垂头丧气,觉得自己没机会了,因为...你的对手,他/她可能也没比你看多少书hiahiahia,所以大家就拼尽全力吧!如果真的觉得压力太大,但决定要从头再来!那么小编也支持你!会陪伴你一起冲向2020年的考研!

香澄

确定了!今年考研报考人数290万,较去年增加52万,创历史新高!

在看到这篇文章之前,相信大家对于285万这个数字都已经听到耳朵都磨出茧子了。之前各种版本的数据,说今年考研报考人数达285万,一直没有官方的说法。今天小编在查找资料的时候,在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发现一个重磅的消息,在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安全工作会上,2019年研招考试报考人数再次大幅增加,全国考生规模达到290万人,比去年增加了52万人,增幅21%。我的天,三年突破300万的说法,第一年直击290万!不敢想,看到这里小编只想说一句:去他的290万,硬着头皮也要上!Nothing to fear!考研,我们来了!11月5日/倒计时47天/河南信阳一高校除了床啥都有!考研生占领楼道建自习“根据地”:把整个宿舍都搬来了。近日,河南信阳一高校的考研生在图书馆的每个角落都放满了书籍和桌椅板凳,就差把宿舍搬来了。除了床之外什么都有:茶壶、杯子、毯子衣服,还有感冒药……离考试还有一个多月,同学们加油!△图片源自人民日报那些不考研的同学肯定会说:怎么哪里都是考研人,图书馆、自习室、走廊里、楼道里,凡有空地能学习的地方似乎都能看到考研人的身影。是啊,因为没有固定的座位,因为书太多不方便来回搬动,只好“占领”楼道,在楼道里学习。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为了节省更多的时间学习,只好把能搬的东西都放在随手可拿的地方,在学习的座位旁,除了床之外什么都有。考研就是生活的全部,日复一日,这是考研人的常态。11月7日/倒计时45天/南阳理工学院△图片源自人民日报考研人怕背书影响其他同学,在楼道里打着手电筒背书。虽然复习背书的环境暗,但是心中有梦想之光,就不怕黑!11月15日/倒计时37天/河南工业大学△图片源自人民日报似乎自从考了研,“抢”“占”成了自己身上的标签,为了能有固定的学习坐位,在不考研的室友们还睡得正香的时候,就开始到图书馆排队占座;为了背书的时候不冻得瑟瑟发抖,要早起占一个靠近暖气片的位置···一个凳子、一个水杯、一大摞复习资料,这是考研人的“标配”。11月21日/倒计时30天/辽宁沈阳△图片源自人民日报临近考试,高校图书馆座无虚席,考研学子争分夺秒的学习。自从选择考研,那个从来不去图书馆的也成了图书馆的活雕塑,自习室的可爱精灵。倒计时30天对于考研学子来说无疑是一记令人清醒的警钟,只剩一个月,眼看考试真的要来了。你看校园里走路慌慌张张,耳朵里塞着耳机,嘴里念念有词的那位同学,不用猜他肯定就是考研的。一天恨不得当成两天用,恨不得一天24小时都用来学习,可还是觉得时间不够。11月24日/倒计时28天/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考研不易!考研学生餐厅备考,熄灯不舍得走仍挑灯奋战】20日,河南郑州。考研学生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餐厅备考。晚上9点餐厅熄灯后,有些学生仍不愿离去,自备台灯或用手机照明继续学习。有学生从早上6点一直待到晚上10点。“为了上想上的学校,想再多学一会。”同学,加油!△图片源自人民日报大家可能奇怪为什么到餐厅学习?或许是因为餐厅有暖气,亦或许是餐厅有可以不用来回搬复习资料的“稳定位置”。熄灯却仍不愿离去,因为才9点啊,还能再学两个小时,还能再刷一套题,还能再背一页单词···为了考上想上的学校,能多学一会是一会。考研这一路,我们的复习资料被扔过,被偷过,我们被驱赶过,被人嫌弃过···这一路的坚持,就是为了上自己想上的学校,无数次崩溃流泪想放弃,而每一次都是擦干眼泪继续啃题。考研这一路,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承受孤独,学会了坚持。最可怕的不是习题不会做,不是单词背不会,而是突然袭来的孤独感:或许是自己一个人去吃饭,因为起开去买了个饼的功夫盘子就被收走的那一瞬,或许是下自习的路上看到周围成群结伴有说有笑,而自己只有双肩包为伴的那一瞬,亦或许是看到周围同学有的签了好工作,而自己还要为考研这个不确定结果而付出全部的那一瞬···这种直击人心的孤独感分分钟能叫人崩溃想哭,但好在你都挺过来了,虽然考研的结果未知,但是你的成长却是看得见的。当你没动力学不下去、早上不愿意出被窝的时候,就念念下面几句话吧:你不想背的书,有人替你背;你不想记的知识点,有人替你记;你想上的学校,当然也有人替你上。够扎心吧?考研总人数290万,但其实真正的敌人是你自己。考研的这一路不断有人掉队、退出,能坚持到最后一刻的你,就是胜利者!当你看到自己的“战友们”在拼命向前奔跑的时候,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要知道,考研过程苦,都苦,收起自己的玻璃心,让自己变得强大。感动了自己没有用,阅卷老师不会因此多给你一分!摆正心态,Keep fighting!当你发自内心愿意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你愿意付出一切,什么困难都不再是困难。当你学会主动去克服困难,主动去解决眼前的障碍的时候,你就离成功不远了。还是那句话,既然已经决定了考研,就好好准备,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是绝对不会成功的!加油吧考研鹅们,时间从不说谎,它会告诉我们最后的答案。还有26天,规划自己的时间,充实过好每一天,不要去幻想结果,更不要害怕,小编一直在你身边呢!身边没有人的话,就替我摸摸你的头,跟自己说一声:乖,加油!还有26天,你有什么想对自己说的吗?

汝将何始

考研人数再创新高,参与今年考研,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每年毕业的人数都很多,而且过去的毕业生也不少,基数大,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也可以多,人数增加了,但是每年录用的人数也没有什么变化,真正实力的时代竞争越大,优秀的人越多吧。一、美好的时代住在这样和平舒适的时代,是大家的幸运,但是,在竞争激烈的时代,实际上大家的想法是不同的,思想统一多元化是件好事,产生了大量优秀人才,大学学历逐渐普及起来,大众化,现在大学毕业生达到800万人以上,这是什么概念?一年的大学毕业生比小国的总人口还多,这个基数很可怕,不用说就业的严峻状况,就业压力大也是幸福的烦恼吧,但是,没办法,为了能有更好的工作,大家聚在一起报考考研,近年来硕士课程的研究生适当地扩大了招生,但是扩大招生的人数还赶不上考生的人数,报考研究生基数太大,每年录取的人数也开那么固定的人数,注定一部分沦为炮灰,没办法,选择天,是适者生存,考研究生的战场也很残酷。二、痛并快乐着我觉得用这个“痛而快乐”来表现研究生考试是恰当的,没办法,不想复习的话就会被淘汰,不好好复习的话会被淘汰的,结果,后面有像山一样的人,我静静地看着你,放弃的话,竞争对手会变少,大家真的是这么想的,请多努力一个人,在复习研究生考试的过程中,非常痛苦,一个人复习很寂寞,大部分同学都是一个人战斗,这个过程相当痛苦,但是,这确实是脱皮的过程,坚持到最后,胜利就会向你倾斜,我最害怕什么事都认真,先苦后甜,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三、蜕皮——升华考研究生其实是最锻炼一个人意志的时候,高考没什么,但是,考研的话,就没有和你在一起的人了,必须一个人学习,这个过程对我来说破茧是蝴蝶,脱皮的过程是龙是虫,看怎么蜕皮,研究生考试充满了困难,但是,你们走的每一步都要计算,脱皮实现升华,祝大家考研究生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