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考研仅录取90万人,21考研人数将突破400万?抗旱曲

20考研仅录取90万人,21考研人数将突破400万?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突破341万,比去年290万增加了50万人,增长率达到17.58%。在无政策性变动的情况下,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仍将呈现递增趋势。一、21报名人数370万-400万《十三五规划》发布要求保持研究生培养规模适度增长,千人注册研究生人数达到 2 人,在学研究生总规模达到 290 万人。为完成此目标,自2016年开始,研究生招生规模就开始平稳增长。根据已有数据,2018年研究生录取人数为76万,根据统计模型预测,2019年研究生录取人数80余万人,2020年录取人数在90万人左右。从上面两张图表中可以看出,录取人数的增长相比于报考人数可谓杯水车薪,这意味着2020年考研依然会有大量同学落榜。其中,一部分会选择放弃考研转而工作,一部分选择再战,可以推断近两年暴增的考研人数必然会延续到2021年考研,预计将会达到 370 万,甚至会高达400万。虽然历届考研有大小年之分,2021研究生考试恰好为简单的一年,但2021考研的同学竞争压力不会减小,想考上理想中的院校依然不容易。二、21考研面临三大问题1、往届生不断增加据教育部统计,2017年, 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3.8%,2018年, 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5%,同比上升了1.2%。近三年,调剂越来越困难,尤其是了解过去年考研的同学,大量同学面临有高分但无学校可调的问题,这一部分同学极大概率转而再战,这一问题随着报考人数的增加,短期内不会有改善。也就是,2021考研往届生占比将会进一步增加。一战的同学在与往届生的竞争中是存在一定劣势,尤其相比于二、三战的同学,第一次考研时学习方法、整体规划、院校选择以及自己能力水平等都是处于探索过程中,和下面这位同学一战一样,非常容易掉坑。而对于再战的同学相对简单,在总结去年考研历程的基础上保证优势,补足劣势,另外还有考上同专业同学的资源,另外全力备战时间更多,能够将更多的精力花费在复习上。2、专业课考察内容不确定性增加今年考研各院校招生简章公布及专业招生目录时,对专业课进行了大幅度调整,有的调整了考试科目,有的调整了招生人数,让同学们开始纠结要不要更换学校……甚至部分学校报考专业停招,同学们只能更换学校或专业。2021考研专业课大改的情况极大概率会再次出现,增加了备考的不确定性。3、推免人数的增加在教育部2019年通知中,招生单位接收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计划招收人数的50%变为不得只接收推免生。基本取消了接收推免研究生的上限,根据今年考研数据,增加接收推免生的比例已初见端倪,预计2021考研部分院校可能会进一步增加接收推免生的比例。三、如何脱颖而出无论是往届生还是应届生,不要总把考研看得那么悲壮。其实只要大家能形成自己高效的学习方法和规范的实施规划,就可以轻松考高分,有高分录取自然不是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对2021考研的同学有如下的几点建议:首先,备考时间延长,实现弯道超车。网络中部分经验贴说备考战线不宜太长,容易产生中期乏力的问题,这种观念以前或许可以,但是近几年的考研形式已经发生了改变。应届考生或基础差的同学想要在众多往届生中实现逆袭,务必做好长期攻坚的准备,务必要重视基础阶段的扎实程度,不要轻易受其他同学进度的影响;另外,越到强化冲刺复习后期,越要保证复习质量以在某个质变的时刻实现弯道超车。毋庸置疑,往届生在当年备考前期具有很大的优势,但随着时间推移及一战考生知识的积累,往届生优势会逐渐消失。其次,少走弯路,懂得坚持。2021考研考生学会走捷径——用最快的方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最为高效的学习方法。这里着重强调:同学不要自己闷头搞!一方面可以通过请教学长学姐(比如小程序学霸世界有诸多考上的学长学姐),再比如及时关注推送的图文也能了解到很多考研备考注意事项和考研经验等,另外,入学导师(yunyiweilai008)也会为同学们做免费的学习规划;但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经验切不可一味复制,东施效颦,要学会为自己所用,用一定的时间摸索升级为自己的学习方法。最后,针对今年考研的同学,小编也给出一定的复习建议。同学们大抵分可以被为三类同学(具体估分可按照这个来→估分看排名,测一测能否进复试)。第一,成绩比较理想,稳上的同学,此类同学在休息过后需要及时准备复试内容,如果说初试是笔尖的较量,那么复试就是笔尖的较量+面对面的厮杀,不容小觑;第二,卡线,成绩在过于不过之间,此类同学做好调剂的准备,要比其他同学早开始准备复试,包括提前学习一志愿复试内容、搜集调剂院校信息以及联系导师等。第三,成绩不理想,无法过线,此类同学需要考虑是否打算再战,如果不打算再战,那么及时寻找工作实习机会,准备论文,考研确实不是唯一的出路。如果打算再战的话,现在备考比较早,建议把明年要做的事情提前准备,比如提前准备毕业论文,为复习提前安排好时间。关于复试如果有疑问可以私信或者留言,预约蔺老师指导。四、业精于勤想要治好疾病,绝对不是用最贵的药,而是要对症下药。希望今天的文章,能让无论是一战的同学,还是二战的同学,都有所思考。最后,希望大家能够抓紧时间赶紧复习,基础阶段是能从根本上决定你成绩,却往往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莫等,莫懒,莫推,从现在开始适应考研复习的节奏,坚持到底!更多具体一战、二战的备考经验,云逸将持续为大家更新,助力大家考研成功,加油!The End云逸未来现在努力,从来不晚!欢迎有感触的知友点赞、评论、关注,礼貌三连击,支持小逸创作更多实用文章(*^▽^*)

郭公

20考研人数达到341万,一般人考研有多难

考研真的那么难吗?结论:难不难,取决于你的选择。从报考人数和录取率上看,考研难度一直在增加17年报考201万,录取率31.84%;18年报考238万,录取率28.57%;19年290万,录取率29.41%;20年341万,扩招后大约录取110万,录取率32.25%。可以看出,录取率一直在30%左右,那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举个例子做对比,地狱难度的河南高考2019年本科录取率33.36%。但考研毕竟和高考不同,高考是凭分数报学校,多个志愿,统一录取,考研是只能报考一所院校的一个专业,这就决定了存在不同院校不同专业录取难度的不均衡。考试难度和院校、专业强相关比如清北复浙交,推免率高,考试科目多,自命题科目难度高,大神云集,自然是难上加难。普通211,推免率很低,自命题难度一般,考生多是普通院校毕业,难度中等。普通二本,推免率几乎是0,自命题科目简单,一志愿甚至报不满,难度较低。再者,不同专业的录取难度也不尽相同,比如计算机、金融和化学、材料。这时,选择大于努力,录取难度取决于你报考的院校和专业。我们再从国家线分析一下考试难度由于2020考研的国家线还未公布,我们先看一下2019年的数据。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考研分区。一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21省(直辖市);  二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0省(自治区)。大多数人报考的都是一区,也就是A类考生,就拿A类考生工学国家线来说,270,39,59这个分数线看起来并不高,但是随着考研人数的暴增,过了国家线也不一定有学上,一些普通一本的院线都高过国家线很多。那考生的大概都考多少分呢,我们来看看全国的平均分。英语一48.59分,难度系数0.486;英语二52.66分 难度系数0.527。数学一65.69 ,难度系数0.438;数学二71.87 ,难度系数0.479 ;数学三76.80 ,难度系数0.512 。政治约58。这样看来,如果你达到国家平均情况,并且专业课得到100+,工科上线是没问题的,但是如果是文科,那就没希望了。但是,上了国家线又怎样,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哪怕是工科,没有350也是不稳的。本科院校、自身实力也影响录取难度自身实力自然是决定应因素,有科研竞赛获奖经历,可以使你轻松脱颖而出,因为大多数考生都没有或较少,导师很喜欢具有培养潜力的考生。本科院校是复试中的加分项,调剂中的敲门砖,如果不行没过院线或是被刷,在调剂时名校背景会让你成为香饽饽,比如我一同学,北京理工大学毕业,跨考同济失利,调剂郑州大学。如果你是双非,那你调剂一般只能回本校或是层次差不多的院校,所以最好一志愿录取,调剂实在太糟心。如果你决定考研,那就不要抱着考一般分数的心态,尽最大的努力,狭路相逢勇者胜,努力才会幸运。

道绰

20研究生录取人数有多少?

在2019年的时候研究生的录取人数只有70几万,而报考的人数达到了290万之多,这也充分说明了研究生的录取情况竞争之激烈,每年研究生的录取人数都是巨幅的增加,但是录取的人数只有那些名额,所以这也就是说研究生的质量是非常高的,每年只有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的学生才能顺利的被录取,其中被录取的人数还不包括推免的和保送的。2020年的研究生的报考人数又创新高达到了340万。再买40万的研究生报考人数,无疑是让很多学子们心里为之一振,因为今年2020年又出现了疫情的影响,所以今年的研究生的录取人数有所增加,据官方媒体通告今年将增加18点9万的人数的研究生扩招名额这,也是对我们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也就是说会有19万的人能够继续深造下去,这也是我们日夜期盼的事情,今年的扩招名额主要偏向于工学类和医学类的两个方向。虽然2020年的研究生的扩招名额达到了19万人,但是我们要清楚今年有341万的人数报考研究生,也就是说相比去年增加了19万的人也仅仅只有100万能够成功上岸,仍然有240万的同学们没有机会继续深造,也就是说这个比例也达到了三分之一,今年的研究生那竞争力也是非常大的,240万的陪跑同学,也就是说240万的同学没有机会继续深造,但是考试就这样,有成功的当然也会有失败的,不然的话,如果都是一样的标准,那么我们社会会怎样?发展呢?如果你选择了年轻不要放弃一直要坚持到最后,这样我们才能够有一个很好的回报,如果我们半途而废的话,那么我们人生是不完整的。

不受其禄

20考研,全国省市考研报名人数汇总及报考人数过万的学校盘点

一、全国省市考研报名人数北京北京一直是考生报考学校的热门城市之一,2019年报考北京招生单位的考生共有38万余人,较2018年增加了5万余人,增幅达到18.7%,也突破了历史新高。今年破40万应该是稳稳的。天津据统计,共有57956名考生在天津市33个考区进行了现场确认(不含推免考生),比2018年增加了10255人,增幅为21.5%,创历史新高。推测今年报考人数约在7万左右。河北从本次报名情况看,我省共报考147188人,比去年增加26608人,增幅为22.1%。其中,参加全国统考报名144363人,参加单考报名34人,参加推免报名2791人。推测今年报考人数可达18万。河南省据统计,河南地区考研报名人数已达23.36万人,增幅突破25%。今年有望突破30万人。山东全省34个报考点共设置考点203个,考场8544个,准考考生为254486人,比上年增加40683人,增幅为19%。预计今年可突破30万人。江西全省11个报名点共接纳报考2019年全国各招生单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78531人,比上一年的62910人增加了15621人,增长24.83%。预测今年报考可达10万人。辽宁报考人数近11万,增幅为11.7%。共有109567名考生在我省28个报考点进行了现场确认(不含推免考生。比2018年增加了11456人,增幅为11.7%)。推测今年报考人数约在13万左右。上海上海2018年报考人数约为6万人,根据个人推测,2019年可能为8万人余人。保守估计,2020年上海报考人数约为10万左右。江苏根据研招网统计数据,江苏省一直是考研大省,从2015年的10.4万人到2019年的21.2万人,5年间,考研人数翻了一番还多。预计今年可达25万+。浙江浙江省2018年报考人数为7万余人,推测2019年报考人数约为10万余人。其中,杭州市此次报考人数总计32000人,较去年同比增长27%。四川四川省近五年考研人数持续走高,2019年报考人数共计141786名,较2018年增长31763名,增幅29%。预计今年报考人数可能会到20万。广西2019年考研广西全区共有4.3万余人报名参加本次考试,较去年增加1万余人,增幅超过30%。预计今年报考人数在5.6万左右。广东广东省的报考人数从2015年5.16万人“直线”式上涨至2019年的14万余人,涨幅近30%。预计今年人数可达15万。其中,据深圳市统计数据,今年共有13424名考生选择在深圳招考办报考点报考,比去年大幅增加50%。甘肃现场确认后共计55345(含推荐免试生2169)人,比2018年增加8582人,增幅为18.4%。预测今年报考人数将在7万左右。福建福建省近五年也从2015年2.6万的报考人数增长至了2019年的5.8万余人,翻了近一番。预计今年报考人数可达7万人。湖南湖南省2019年报名人数约有12万。2018年报考人数是9.7万余人,涨幅近24%。预测今年报考人数可达15万。湖北全省报考人数为144086人,比2018年增加23312人,增幅为19.3%。全省考点报名人数前三的是:长江大学9148人,华中科技大学8826人,武汉大学8697人。预测今年报考人数在17万左右。黑龙江黑龙江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共计报名90466人,比去年增加了11224人。其中齐齐哈尔市全市网上预报人数24060人,确认人数23909人,与去年同期增加了2005人。预计今年报考人数约在12万左右。西藏统计显示,西藏自治区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各报考点共现场确认3641人。预计今年可达5000+。其中,拉萨市2019年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总人数2090人,与去年相比增加了327人,参加统一考试1483人。新疆2019年,新疆全区共36022人参加考试。从2017年的26388人,2年涨了近1万,预计今年报考人数在4.5万左右。青海2019年研究生考试,青海省共设置10个考点,295个考场,考试全部安排在西宁市举行,共有8829人参加了考试。预计今年报考人数约为1万。吉林吉林省2018年研考报名考生共60182人,比去年增加9427人,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全省共设置60个标准化考点、2009个考场。推测2019年报考考生约为7.5万人次,2020将达9万人左右。重庆重庆市2018年共有5万余人参加此次考试,比去年增长约10%。随着近几年重庆的快速发展,个人推测2019年重庆的报考人数可能在7万左右,预计今年报考人数会在9万左右。陕西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如期举行,陕西省93661名考生参考。2019可能为11万,今年预测为12.5万。以上未提及到的省市,原因是没搜到相关的报考数据,文中2020报考人数为个人预测,仅供参考,其中报考人数稳坐第一的是北京,预计今年将突破40万,而河南和山东据个人推测,今年有望破30万,随后的江苏、四川、河北、湖北等省份涨势飘红,今年11月底预计各省市会出2020的报考人数,到时候我们一起来对答案啊!二、报考人数过万的学校这里为大家分享一下2019考研报考人数过万的学校,可以作为今年的参考。1.北京地区院校 从考生报考志愿分布看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等16个招生单位的人数均超过1万人。2.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计划招收5400人左右,网报27000人,比去年增加37%。3.厦门大学厦门大学在网报结束的时候就公布了报考人数。19考研共计有26760名考生通过网报系统报考厦大,较去年增加了2876人,创造了历史新高。厦大的招生简章中计划招生人数是5000人上下,其中还有1400多人的推免生,这么一算统考生的报录比将会达到7:1。4.山东大学根据往年情况,山东大学的报考人数也在1万以上。5.南开大学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19157人正式确认报考南开大学,较上年度增长18.6%,再创历史新高。报考学术型专业考生共有8498人,报考专业硕士考生共有10659人,其中全日制7588人,非全日制3071人。学术型研究生报考人数排名前五位的专业分别是金融学、药物化学、中国古代文学、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学,专业学位报考人数排名前五位的专业分别是应用心理、工商管理、金融、公共管理、法律(非法学)。6.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大在现场确认结束后公布了19考研的报考人数,总计报考人数有18492人,相比去年增加了5415人,增幅超过40%,创造了历史新高。统考生的报录比将在6:1左右。7.山东师范大学2019年报考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现场确认人数为11932人,相比于2018年10258人,增加1674人,同比增长16.32%。8.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公布数据,今年报考华电的人数突破1万大关,达到了10974人,较去年增加了1295人,增幅在13%。9.广东工业大学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全国第一志愿报考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人数首次突破万人,达10131人,同比大幅增加60%。同时,今年广东工业大学共接收推免生168人,同比增加11.3%。

窦娥冤

2020考研人数将突破300万人,其实,大家也不用太过于紧张!

研招网官网公开了最近5年研究生报考人数的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最近5年内,研究生报考人数从2015年的165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290万人。预计2020年突破300万人,也就是说,短短5年后,考研人数就翻了一番。来自研招网官网而2018年到2019年的报考人数增长速度也是最快的一年,由2018年的238万人到2019年的290万人,增涨了52万人,涨幅达到21.8%。其中增幅最近几年最大的主要原因有4个:除了本科毕业生增加、就业压力大以外,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那就是从2017年开始纳入全国统考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因为,这就会意味着,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会越来越高,这也会吸引很多人来报考。其次,研究生扩招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因为最近几年,不光本科生扩招,研究生则同样在扩招,并且博士研究生也有扩招的趋势。最后,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岗位相对2018年缩招将近一半,也是导致毕业生向考研倾斜的一个很大因素。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很多准备报考研究生的同学一想到2020年报考人数将会突破300万,心想,这会不会是考研严冬的到来呢?竞争会不会更加激烈?压力会不会更大呢?我们先看一组国家公开的考研报名与录取数据吧。2015年报考人数165万人,最后的录取人数57万人,录取比为2.9:12016年报考人数177万人,最后的录取人数59万人,录取比为3.0:12017年报考人数201万人,最后的录取人数72万人,录取比为2.9:12019年报考人数290万人,最后录取人数为将近70多万人,录取比接近4:1,也是2005年以来最低的一年。从以上数据来分析,考研的录取比,最近几年都稳定在3:1,也就是说,差不多3个人里面有一个可以考上研究生。但是,由于2019年报考人数激增,虽然研究生也在扩招,却远不及报考人数增加的快,所以录取比稍差一些。也就是说,如果2020年的报考人数如果像2019年那样激增的话,那么,就意味着,竞争将会很大,录取比能够回到3:1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大家也不用太担心,太紧张,因为大家都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每年的研究生报考人数≠实际考研人数,也就是有一部分人会“弃考”。因为,会有一部分人只报名,却不参加考试,就拿我当年的考研情况来说,同一个单位考研报名的时候,大家全部报了名,大概有5个人,但是,最后考研时,真的去参加考研的同学却只有2个人,学校里面也有这种情况,报名了但是又找到工作了。虽然,一个单位不代表代表性,也不具有统计价值,但是,可以说明,考研“弃考”现象每年都会存在,并且还不少。因为,即使有人没有直接“弃考”,去参加了考试,但是,就拿一个考场的情况来说,可能第一场政治考试时没有人缺考,但是,等考完数学以后,再到第二天考专业课,逐渐考场上就会有空的位子出来了,这也有一部分同学。这些同学其实是不会构成竞争力的,因为,他们基本上很早就放弃了考研,所以,真正有竞争力的同学,肯定不等于考研报名人数。所以说,虽然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随着高校研究生扩招以及越来越步入正轨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压力其实不会如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大,所以,完全没有必要紧张。当然,热门院校的竞争依旧非常大。所以,今后考研可能尽量避开热门院校,增加被录取的几率,减少竞争压力,也是一个小策略。总之,考研压力年年有,也阻挡不了大家报考的热情,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好好复习,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充分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感谢您的阅读,文章有用,可以随意转发收藏!

克之

20考研报考人数340万!那你知道每年的“弃考率”吗?

20考研全国报考人数有340万左右,基本已经实锤!比去年多了将近50万,人数再次创新高。其实,你从身边就能发现,一个班,一个宿舍,在一起考研的小伙伴越来越多。为啥那么多人都考研,因为——“出了校门,再想进就难了”,而且通过考研,你可以弥补当年高考遗憾;可以找到更满意的工作;可以甩掉专科生身份;可以向周围人证明自己……虽说今年报考人数有340万,而硕士录取率却只有30%左右。但你千万不要被这些数字吓到,人数多并不能代表什么!首先,增长的这50万考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报考的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在职人士参加考研,成为报考人数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参加二战三战的往届生也越来越多。再者,据统计考研每年的“弃考率”高达10%-20%。有340万人数报考,并不代表今年一定有340万考生参加考试。其中不乏有部分考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考研。哪个时间段,大家最容易弃考呢?一般来说,暑假、冲刺期,还有考试期间等,由于各种原因,最容易放弃备考。考研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消磨意志力的过程,如果你没有足够坚定目标,只是盲目跟风的话,当你的好奇心与热情耗尽之时,一个小小的理由就足以让你放弃。每年考试都会有缺考的,或者是考几门后就直接弃考,并不是每一位考研同学都会走完全程。所以说,还没有放弃的你,已经很棒了!考研人数再多,其实关系并不大。大家报考的是全国各地不同的学校与专业,学霸毕竟是少数,你真正的竞争对手还是自己!人多永远不是判断考研是否困难的指标!马上就要倒计时30天了,还有最后一步,一定要认真走完,不留遗憾。保持复习节奏,以平和心态对待考研,不骄不躁、一举成功!

道法

增加50万人,20考研人数达340万!但仍有超10%的同学选择弃考!

兰州交通大学发布了一则《陈兴冲副校长检查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现场确认工作》的新闻,在该新闻透露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数据: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再创新高,全国考研人数达到340万左右,比2019年增加50万人,增加15.6%。▲兰州交通大学-交大新闻面对如此数据,不少同学直呼考研将越来越难,竞争将越来越激烈。虽然考研人数在逐年增加,但仍有很多人选择弃考。▲开封教育网就2020年考研报考以及现场确认信息显示:基本每所高校都有或多或少的同学,虽然已经网上报考,但并没有现场确认:昆明连理工大学15%的考生放弃现场确认信息;西北大学10%的考生放弃现场确认信息;哈尔滨理工大学5%的考生放弃确认现场确认……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为什么每年都有多少人选择弃考?选择弃考的都是哪些人?放弃现场确认这些放弃考生,一方面工作、生活压力较大,无瑕准备考试,虽然已经网上报名,但放弃现场确认;另一方面,2020年研究生招生政策的变化:在8月12号教育部公布的《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对非全日制政策进行了调整:第十二章 信息公开公示 第七十八条 :招生单位要提前在本单位网站上公布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招生政策和规定、招生专业目录和分专业招生计划。招生章程中应按相关规定公布本单位各专业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学习方式、学制、学费标准、奖助办法、毕业就业、住宿情况以及培养所在校区等内容。原则上招生单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招生章程应经当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备案。原则是只招收非全日制定向考生,无三方、无派遣,就业渠道不畅通,导致一些在职考生选择放弃考试。放弃考试放弃考试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全程不参加考试,一种是缺考。对于全程不参加考试的考生,主要是没有精力去准备考试,虽然报名,但最终放弃考试。对于缺考,相信很多有过考研经验的人都知道,部分考生会因为前面考试没考好而放弃剩下的考试。人数增加或者减少,是不是意味着竞争激烈或者竞争减弱?如果按照10%的弃考率(放弃现场确认和无法全程参加考试)来计算,则2020年的340万报考报考中,有34万考生提前放弃。但这并不意味着着考研的竞争减弱。一方面,大家只需与报考同一院校、同一专业的同学竞争,而不是与其它考生竞争。另一方面,难易只与考生的复习情况有关。对于同一张试卷,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难易感受,当然复习好的人更倾向于简单,而复习不是很好的同学,则会一定程度上认为难,关键还是要看个人。

花瓣舞

2020考研人数突破320万?官方数据告诉你,为何这么多人考研?

如果说高考是一次能够改变命运的考试,那么考研应该是另外一次。2019年考研刚刚过去,想必有不少同学已经收到录取通知书了,当一部分人沉浸在喜悦中的时候,另外一部分人默默投入到了二战的复习中来。2020考研会有多少呢?为什么那么多人都要考研呢?2020考研人数预计会突破320万首先声明这个数据,并不是官方统计数据,只是个人猜测!那么为什么会推测出这个数字呢?跟我一起来分析看看。2017年考研首次把非全日制纳入统一考试,那一年人数突破了200万。2018年报考人数238万,增长了37万人。2019年考研人数290万,比2018年又增加了52万。3年时间增加了90万人,平均一年增加30万,根据这个规律来推算,2020年考研人数应该会突破320万。官方数据看考研动机从中国教育在线官方公布是考研动机调查来看,大家扎堆考研的原因大概集中在这6个方面:本科就业压力大,提升竞争力、通过考研选择真正感兴趣的专业、为了获得学历、继续深造、随大流、有名校情结。根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有36%的考研人是因为就业压力大,希望通过考研提高就业竞争力;超过21%的人是希望继续深造,提高学术研究能力;紧跟着的是17%的人,希望通过考研获得学历、学位证书。还有一部分人是希望通过考研来换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这部分人也占了15%左右。就业的压力想必大家也都从目前的就业形势中,能够很直观的感受到。尤其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已经非常普遍,用人单位现在招聘起步就是大专以上学历,所以很多人为了增加自己的竞争优势,就纷纷投入到了考研的队伍中来!另外大家不要忽略一个考研的中坚力量,那就是往届生。根据官方统计数据,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中,往届生的报考比例已经占到了45%,这么大的比例,对于想考研的应届生来说也是一个不可小视的力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研动机,之所以选择考研,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有改变命运的成分在里面。但是2020年面对这么多的考研人数,考研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想要考研的一定要做好准备!

带以常山

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340万人,但不用太紧张,主要基于这3个原因!

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是最近讨论比较多的一个热门话题,讨论从报名前几个月就已经开始,只因为,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首次突破300万大关。那么,究竟是超过300万多少呢?现在看来,应该是在340万左右,没有超过350万人。来自兰州交大官网信息那么,即使报名人数没有突破350万人,但是,面对比2019年多出的50万人,也令不少2020年考研的同学紧张不安,那么,我们究竟有没有必要紧张呢?其实,我们真的没有必要太过于紧张,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原因一:340万报名考生中,非全日制研究生占了不少人数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从2017年之后才诞生的,在2017年之前,是叫做在职研究生,在那个时候,它与全日制研究生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两者报名、考试、录取都是互相独立进行的。但是,自2017年以后,将其划入全国统考,就与全日制研究生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它们一起报名、一起考试、统一划线、统一录取。所以说,这对整个考研还是有不小的影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特点,那就是,从2017年以后,研究生报考人数增长很快,特别是2018年到2019年,增长率达21%,其实,这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并入统考是有一定关系的。也就是说,今年的340万考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在职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同学,并且还主要集中在管理类专业(不招生应届生)。这部分人,理论上来说,不会与报考全日制研究生的同学构成竞争,具体人数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以估计下,假如有50万人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那么,报考全日制研究生的同学就还剩下290万人,是不是瞬间轻松了不少呢?原因二:每年研究生考试的“弃考率”都不低大家不要只看报名总人数,其实,每年研究生考试的弃考率都不低,根据新东方考研官微消息显示。据统计考研每年的“弃考率”高达10%-20%也就是说,在这340万报名人数中,可能有34万到68万人会弃考。其实,对于这个数据,个人还是比较认可的,因为,参加过研究生考试的同学都知道,随着考试的推进,特别是在考完数学以后,看着考场上逐渐多出来的空座位就知道,确实有不少同学压根不能坚持到考完最后一门考试。所以说,即使有同学去参加了考试,但是,也有中途放弃的,主要就是因为自己复习不够充分,在考完数学以后,已经感觉没有任何希望了,也就不会去参加后面的考试。所以说,如果在340万人中减去50万(估计数据)非全日制,再减去弃考的50万(估计数据),那么,真正与你构成竞争的只有240万人。所以说,这样算下来,真正与我们竞争的同学真的不多,也就没有必要太紧张了。原因三:考研录取率比较稳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虽然考研报名人数一年多于一年,但是,考研录取率一般都比较稳定,基本上都在30%左右,也就是说,每年的研究生招生人数都会有所增加。也就是大家所说的“研究生扩招”,所以说,基于这一原因,考生也没必要太过于担心。综上三个原因,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被340万人这个数字吓到,因为,我们的竞争对手永远只有我们自己,如果你没有放弃自己,在考研最后一个月还在坚持按部就班地复习,并且最后也坚持考完了每一门考试。那么,你就是成功的,就应该为自己点赞!最后,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充分利用好最后这30天,不骄不躁,踏踏实实复习,将时间用在自己最薄弱的科目上,因为,只有所有科目过线才有机会被录取。祝每一位考生都考研成功,考入心仪的大学!感谢您的阅读,希望看完这篇文章的你,紧张的心情能够有所缓解。喜欢这篇文章,就顺手点个赞,分享给更多的人!

大猩猩

20考研院校报考人数排行榜,你肯定想不到!

2020考研,报考人数最多的前二十高校排行如下,云南大学黑马突起!!第一名:复旦大学,报考复旦大学总人数4.5万,报考复旦计算机的小伙伴们,你们还好么?第二名:北京大学,报考北京大学总人数近3万,作为龙头学校之一,相比于清华大学,人数多了不止一筹。第三名:中国人民大学,报考中国人民大学总人数近2.38万人,而我们计算机的小伙伴报考人大一般会是奔着人大的数据库去的哦。第四名:云南大学,云南大学报考人数21867人,果然云南大学不愿意一直低调嘞。第五名:深圳大学,报考深圳大学总人数21000人,作为拥有地理和环境等众多优势下的大学,哪怕不是985211,也不是双一流,总的来说,师资和就业前景是相当不错的。第六名:电子科技大学,报考电子科技大学总人数20674人,两电一邮之一的电子科技大学,作为老牌高校,后劲十足,考研趋之若鹜者也是众啊。第七名:西安交通大学,报考总人数20492人,想必今年报考西交的CS和SE的不会少的。第八名:南开大学,南开大学报考总人数18695人,众所周知,南开大学计算机和软件统招人数很少,分数线要么很低要么很高,实力不佳者,靠运气说话咯第九名:清华大学,报考清华大学总人数在1.8万左右,我相信这1.8万人都是精英,哪怕是某些专业相对的捡漏,冲这份胆识,你也值得清华大学研究生的身份。第十名:西北大学,西北大学报考总人数1.8万左右,对于计算机考研党来说,西北大学是个不好不坏的选择,计算机类专业性不强,但学校实力较为雄厚。第十一名:中国海洋大学,报考总人数1.8w左右。第十二名:青岛大学,20考研青岛大学报考总人数16749人!Unbelievable!第十三名:上海师范大学,报考上海师范大学总人数14981人。第十四名:南昌大学,报考南昌大学总人数14681人。第十五名:山东师范大学,报考山东师范大学总人数13932人。第十六名:宁波大学,报考宁波大学总人数13716人。第十七名:北京科技大学,报考北京科技大学总人数12758人。第十八名:西北师范大学,报考西北师范大学总人数12159人。第十九名:山西财经大学,报考山西财经大学总人数10773人。第二十名:安徽师范大学,报考安徽大学总人数1024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