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er看过来!2019区域经济学专业考研考研院校排名,新鲜出炉~四毋

考研er看过来!2019区域经济学专业考研考研院校排名,新鲜出炉~

在2018-2019年区域经济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浙江大学,排名第二的是西安交通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华中科技大学,以下是区域经济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具体名单:很多同学考研存在盲目性,金融学是报考热门,关于本专业考研却有一些你可能不知道,但最 好提前了解的事。经济学下面有2个一级学科,分别是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从理论层面上说,一个是搞学术研究的,一个是偏重就业的。但在实际情况上看,也并不尽然,特别是理论经济学的一些专业,现在就业也不错。而且,经济学专业内专业壁垒和跨度不大,也就没有明确的专业界定,都是经济学硕士,面对的工作岗位有区分,但可以互通。在一级学科下面,有16个二级专业,其中理论经济学6个,应用经济学10个。它们的共性是前三科考的基本上都是政治、英语和数学三、然后第四门考的是专业课,通常是经济学综合,内容因专业不同会有调整,参考书也不一样。国民经济学、世界、环境与人口经济学与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中,除了钱还关注人、环境的专业,需要指出的是,国民经济学、世界、环境与人口经济学隶虽然不属于同一个一级学科,但均侧重于理论研究,研究的课题也是人、环境与经济的关系;而劳动经济学,偏重于应用与实践,主要就解决大型经济体,例如企业,地区经济与劳动力配置、发挥的关系,从很大程度上,类似于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西方经济学与世界经济:这两个专业是理论经济学下,就业前景,但同时也是报考压力的专业之一。中国在世界经济地位的崛起,与欧美、中东、中亚等经济体的合作与发展,都为学习这两个专业的同学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平台。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机会与风险是并存的,在所有的经济学专业中,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的考试难度,分数线和复试压力都是数一数二的。特别是,作为应届本科生,除了经济学方面的知识,还要对国际形势、政治发展都有较好的把握,除此之外,复试对英语的要求也会因院校不同而偏高。政治经济学:先讲明,这是一个有误解的专业,大家都认为这是讲计划经济的理论与应用,讲马克思主义经济,剩余价值的那些东西。学习这种理论,未免有些过时。事实上,这个专业,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非常有典型、有针对性的专业。毕业后,既可以从事经济研究工作,同样还可以进入各种企业,特别是国企工作。另外,这个专业是我们国家开设早的经济学专业,也就意味着,开设院校数量较多,尤其是一些在地区经济中,扮演者“智库”角色的院校,基本上覆盖了国。第三,因为偏见,所以这几年学生报名热情相对于其他经济学专业有些偏冷。这门专业,普遍考试的专业课是801经济学,也就是有政治经济学部门。金融学:经济学领域竞争为激烈的专业之一,相对于理论经济学下的西方经济学和世界经济,金融学更加侧重于实战和金融领域。值得注意的是,金融学只是统称,其下面分布的各大方向,例如货币银行、证券投资、公司理财等等,都代表着不同的就业走向。甚至,往往在一个院校内,多个学院都开设有金融学,只是方向不同。这一点同学一定要清楚的了解,不能以偏赅。数量经济学与应用统计专业:从名称上很容易被学生所忽视,一看到“数量”和“统计”等字眼,就容易联想起纯技术性的专业。但事实上,这两个专业无论是在学习上、实践上还是就业上,都是很好的从事经济学工作的通道和桥梁。我们知道,经济学是一样与数学密不可分的专业,其大量的内容,比如经济产品建模和数学建模有很大程度的联系与相似。其核心岗位,往往都是出身于具有较强数学功底的人。当你听到保险精算师、特许财富管理师这样的工作岗位实,你是否还会认为这是一个纯技术性的岗位么?国际贸易:涉足领域广、跨度的经济学专业,从字面意思的贸易方向,还可涉足跨国经营、国际运输与物流、品管理、贸易保险、贸易法等多个职业领域。选择这一专业的同学,仅仅了解到专业是远远不够的,要针对院校,进行深入分析,另外,对英语要求偏高。区域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应用性较强的经济学,一个是研究地区经济,在特定区域例如西部开发、东北老重工业基地改造、长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台海经济等问题上的研究与实践,一个是研究行业经济的,针对某个行业的经济现象进行研究,进入企业的经济研究部门或从事经济类工作是主流去向。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往年的毕业生中,进入银行、金融领域的毕业生也有相当的比例。

六三三

考研分为“水区”和“旱区”,不同区域差距不小,你是哪个区的?

随着2021年的考研逐渐进入尾声,小伙伴们的未来也都有了一定的变化,几家欢喜几家愁,上岸的上岸,就业的就业,二战的二战。不管是二战生还是2022年准备考研的小伙伴,不少人现在就已经开始跃跃欲试了,为了来年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起手做准备。对于考研新手来说,除了主观的努力奋斗复习之外,还有很多客观因素需要注意,比如考研的“水区和旱区”小伙伴们就有必要了解一下。考研的“水区”和“旱区”都是啥意思?简单来说,水区和旱区就是指因为考生所处地区不同,考试的阅卷松紧度也存在差异。一些地区判卷比较宽松,就被称为“水区”,另外一些地区判卷比较严格,就被称为“旱区”。水区和旱区能造成的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同样一道主观题,如果放在水区判能给到10分,那么放在旱区判,可能就只有7分甚至是5分。差距之大肉眼可见。尤其在极端的旱区(比如北京)和其余的地区平均分相比,公共课的主观题部分能差到5分甚至10分左右。形成水旱区的差异的因素有很多,不同地区的政策差异是主要原因,其次就是生源的质量水平问题了。考研题目中除了答案固定的题目是机器阅卷外,还有很多主观题目是由老师来判分的。因为不同的地区师资水平和眼光高低也存在差异,也就客观造成了水区和旱区的区别。假如你报考的地区生源质量水平偏高,老师在阅卷看到主观题的时候,前面的学生答案都是很优秀,到你这答案是比较优秀或者普通,那么老师就会下意识给你低分。反之亦然。考研的水区和旱区都有哪些地区?关于考研水区和旱区的说法,因为每年的情况不同,网上也流传着N多版本,不过最能被大部分考生认可的或是以下版本。(说法仅供参考,如有歧义以你的看法为准)首先是“旱到极致区”。肯定是北京,这毋庸置疑。北京是诸多考研党梦寐以求的报考目标地,判卷是去哪国最严的,紧随其后就是浙江和四川,都堪称旱区第一梯队。其次是“常年大旱区”,江苏、福建、天津。这些地区虽然不如上述极旱区夸张,但因为地理位置优越,实力强劲的院校也不少,因此报考人数也在增加,“大旱区”实至名归。第三是“普通旱区”上海,上海经济比较发达,比起北京政治属性并不算高,因此考研党没有把它“考”成大旱区,但一些高等学府的存在也成就了上海的“普通旱区”之名。第四是“安逸适中区”,主要指湖北和广东,适中区的判卷水平应该是全国平均水平左右,这两个省份地理位置都不错,也有一些不错的院校,因此也成了很多同学报考的目标区域。第五是“小滴答水区”,主要有山东、甘肃、安徽、湖南。从这些地区开始,就进入“水区”了,这地区的阅卷开始宽松了,题目稍微简单了,也是不少中等考生报考的目标地。第六是“大水奔腾区”,主要有陕西、辽宁、吉林、河南、四川、广西、内蒙、宁夏、江西、新疆、河北、山西、重庆。这些地区成为大水区主要是因为对于考生吸引力较低。报考的主要也都来自于这些地区本身,不过尽管如此,因为涉及的省份较多,其中还是有些不错的211甚至985高校的,因此如果报考选的好,优势会很大。第七个“洪水泛滥区”。主要有云南、贵州、黑龙江、青海、海南。这些省份之所以成为“洪水泛滥区”原因很简单,基本都是划线的B区,是很多调剂生目标地。最后还有“非常神秘区”西藏。这就不用多说了,西藏的“神秘”有目共睹,每年报考的人数也是寥寥无几。考研“水区”和“旱区”的差异对考生影响大吗?首先必须要说明的是,旱区和水区的差异对于考生来说确实存在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其实不大,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从初试来说,公共课的试卷审阅是在你目标的所在省份统一判分的,所以大家要旱一起旱,要水一起水,标准都一样,所以不用怕。 另外,在正式的阅卷之前,还会有“试评”的环节,让判卷老师根据细则来“试评分”,这样能最大限度的保证评分有失偏颇。同时还有很多评级制度保驾护航,所以同学们不用担心。第二复试你也用害怕,你的对手已经被刷掉了一大批了,复试笔试部分只要你发挥正常,大家差的都不多,你需要格外重视只有面试,面试搞好上岸的几率才大。而这一点无关水旱区。水旱区影响最大的有两类人,一种是在国家线上挣扎的考生,这时候老师多给一分或者少给一分都可能导致你是否有机会上岸。另一种就是调剂党,报旱区调水区可能会吃亏一些。考生努力提升自身实力才是王道不过总的来看,水区和旱区的影响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都不算重要,每年旱区的高分生未必就比水区的少,同样,水区的低分生也能一抓一大把。而且不同年份某些学校还可能因为种种原因突然“抽风”,明明处于“水区”分数却突然提高,这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所以说到最后,与其关注水旱区,不如把提升自身实力放在首位。只有自身的实力够强大了,才不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对于头部考生来说,水区和旱区毫无意义可言。另外,如果非要看分区,还是按照AB区的划分来看比较准确,毕竟有明确的国家线作参考,而且此外影响你报考的因素还有很多,报录比、专业前景、高校地理位置等等都要参考。

伦与物忘

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学2021年考研经验和备考指导

一、前言很幸运,一战圆梦厦大。很多学弟学妹问我考研的经验,所以写下这篇心得,希望能给后来者以帮助。个人感觉,很多考研的朋友没有弄清楚考研的实质,因为信息不对成,报考学校就是看机缘巧合,加上其他一些原因,结果并未达到理想效果。厦大真题重复率很高,碰到一样的题目能省去好多思考的时间。所以我选择了让周围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的厦大。大家在择校的时候,要看分数线,招生人数以及自己未来的规划,这些在考研文库都是能搜到的。二、复习的详细过程英语在英语方面,前期主要是背单词,学语法。暑假开始,开始做历年的英语真题,大约是一个星期做一套,把每一个句子都翻译出来,并且分析哪里做错了。到快考试的前一个月,买了一本作文书,开始背作文并且练字,每天背一篇,可能记不住,但是也要多读几遍。政治在政治复习上,选择做100,主观做肖四肖八的卷子,时间不够最后背一背肖四就ok了,肖四非常重要,我个人觉得,完全没必要刷什么小程序,那纯粹浪费时间,好好做套题背知识点,比这儿实在多了,个人觉得政治一般都会过线,并且拉分不大。数学先介绍一下我的数学经验,我从大三下开始准备,先复习了一遍高数课本,同时买了一本1800题,看完一章就做基础篇的题,暑假的时候看完了一遍复习全书。之后又买了一本660题,把做错的不会做的题整理到错题本上,并且说明自己哪里做错了。后面就是刷真题和模拟题,本人并没有看太多的视频,虽然能够帮助你建立起一定的体系,但是如果把握不好也是一种偷懒,实在不懂的看看就可以了。我还是想把时间留到给自己刷题和总结。专业先说一下专业课,除了官方《宏观经济学》曼昆、《微观经济学》平迪克,我在新祥旭报了个一对一的辅导班,直系的学姐还给我列出了一些其他的资料,提供了历年真题和课后习题参考,以及本人整理的复习笔记。这些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专业课的话我就是跟着的复习计划表学习的,结合厦大本科生宏微观PPT,按章节全面讲解课本一遍。后面就是通过真题去整理重难点和做题巩固。后面对如何背诵和组织考场语言进行了专门的讲解。最后是考试注意事项等等。个人体验感还是很好的,主要是按照这个节奏,后期完全不会觉得时间紧张,复习的很踏实。三、小结考研就是个磨砺自我的过程,一定要坚持、认真同时做好规划,不能三心二意,觉得考不上厦大,换考211,那你可能连国家线都过不去,一定要锁定目标坚持下去。还没开始考就想退路是非常愚蠢的做法,考研就是要破釜沉舟!

断肠草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2021年考研经验和备考指导

一、选择好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中央民大可能是在一二线城市的双一流A类中最好考的学校了,我读研的目的很明确,不为学术追求,只求有一个研究生学历和更多的实习工作的机会,学校的区位能给我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也方便上下班。考上难度也不大,从这几年来看,只要过国家线基本就能够进入面试,整体竞争不算激烈。大家在择校择专业上也可以去考研文库查看相关的招生信息之后再做出选择。二、初试复习经验英语我90%的时间都是花在了单词阅读和作文上。11月中旬前尽量都分模块复习。每天只做一篇阅读,基本过程是第一步15—20分钟做完,不对答案。第二步,全篇翻译,尽量不借助工具。第三步,按自己翻译的样子再选一次答案。第四步,对标准答案。长期坚持,你会慢慢的对整个阅读的出题思路、解题技巧会有越来越清晰的体会。作文方面,要提前熟悉一些常用的模板和句式,让自己固定和频繁的使用,这样能保证自己能得到较不错的分数同时节省考场时间。政治政治的复习从8月份到12月份,这四个月开始零基础复习政治到拿个70分是有很大可行性的。精讲精练主要是文字性叙述,我们浏览一遍后可以试试做做1000题,这个时候只做选择题,大题还早呢,后面一两个月后考研红宝书就出来也就是《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这本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考研政治就是从这本书出题,同样,主攻选择部分;后面距离考研还有1-2个月的时候疯狂做模拟题的选择题并且背诵肖四套卷,疯狂背,背多了大题自然就知道怎么写了。数学我数学我考的不好,教训更多,后面我也反思了我自己,那就是做题目做得太少,做题能够帮助大家掌握题感,同时要注意总结,不然做题就没用了,近30年的真题真的要好好消化。建议早点复习,别到后面没时间做题。专业课812理论经济学参考教材是:政治经济学大纲(刘永佶)、政治经济学(吴树清)、宏微观(高鸿业)。综合近几年的真题来看,考试题型分为名词解释题(7—8道题,每题5分)、简答题(4—6道题,每题10—15分)、论述题(2道题,每题20—25分),而且论述题当中只考政治经济学大纲(刘永佶)里面的内容。名词解释题和简答题也可能会有1—2题从政治经济学大纲出,其余基本从政治经济学(吴树清)、宏微观(高鸿业)当中出题,且以宏微观为主跨考生可以报新祥旭的专业课一对一课程,由民大对口专业直系研究生师兄师姐指导,物有所值。从我的上课体验来说,答疑比较及时。每本教材里面的名词解释、重要模型等是必背的点,10月中旬以后开始背诵真题,每一年每一题都要背,因为经常重复出题,新题不多。然后就是跟着新祥旭的学姐过基础重点和总结。三、小结后想和大家说说考研心态的问题,考研是大考不错,但人生考试有很多,我们不可能次次顺利度过,心态放平,考研二战的同学占了考研大军的一半,足以说明了考研是很有机缘巧合的,有些人考得不好,但人品大爆发被录取了,有些人辛苦一年,最后却因为复试的某一点没有做好而被刷了的大有人在,我们第一要坚定自我,第二要放平心态,最后那就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祝愿大家安好常在。

神剃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2021年考研经验和备考指导

一、写在前面我是考研成功上岸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的学姐,我的考研之路比较波折,初试成绩出来之后,以为自己无缘人大,但最后还是老老实实准备复试,以求圆满。复试表现不错,最终还是如愿上了人大。希望看到这篇经验分享的同学都可以在接下来的备考过程中不达目的不罢休,只要努力,一切都有可能二、各科目的复习安排英语:我最主要的复习资料就是真题,大家不想买的可以在考研文库搜索下载之后打印,里面有很多最新的免费考研资源。在做真题的开始阶段大家可能会感觉到很艰难,因为有好多不认识的单词,甚至很多单词都形近,文章读了几遍都没读懂其要表达的意思。都是正常的,所以前期要主要抓单词和长难句,做真题的时候把文章中不懂的单词都并标注出来。大概按照这种方法做10套真题以后,做题正确率也会随之上升。这也就是积累的力量,英语没有太多讨巧的东西,做的多了就会了。政治:个人觉得,考研政治应该算是比较简单和容易得高分的,从精讲精练到讲真题、1000题以及最后的时政分析、肖四肖八,都是按部就班的进行的,没有看视频,我感觉比较浪费时间。前期每天都要留出来一个小时左右进行一个学习,后期比如到了11月或者12月初,肖四肖八就要花出大量时间进行背诵记忆。只要认真吃透一套书,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数学:我的不高但也不拖后腿。数学我全程跟的新祥旭的老师,高数、线代、概率怎么安排,她帮我制定了一个计划,我直接按照这个进度计划来就好了,少了很多需要自己纠结的时间,效率比较高。先花3个月的时间把基础的知识学一遍,在这3个月把1000和1800刷完一遍,记住不会的和错的标注出来,遇到的好的解题方法找个本子记下来。8月—9月开始第二轮复习,看36讲,把公式概念全部背熟,把之前遇到不会的错的题再重做一遍,归纳总结。10月第三轮做真题,每天一套真题。11月继续刷第二遍真题。12月就开始大量刷模拟以及回顾总结以前的错题。专业课:结合我的复习经历,以及与考试的贴合程度,还有新祥旭学姐的推荐,先说说我的复习参考资料:政治经济学部分: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的目录框架辅以程恩富《政治经济学教程习题精编》的计算题练习和历年真题宏观经济学:曼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尼克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的习题配合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的目录框架首先大家需要通读教材,搭建起基本的框架,再结合学姐讲的重点进行专门深入的学习,第一轮建议大家还是细致一点,后面就可以开始有选择的复习,最后12月回归课本的时候再细致的看一遍。期间可以结合真题来,真题是很好的复习材料,许多真题来源于《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所以强烈建议大家仔细研究曼昆《宏观经济学》。所以说大家在看书的时候也不要忽略课后习题,多刷题也是有很大的好处的。三、小结和祝福每个人的基础不同,也都有自己的方法,慢慢摸索后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可以了。对于学妹学弟们,我想给你们说不要放弃,考研这条路的确很孤独,但坚持就是胜利,加油!

百合

2021考研:经济学考研择校系列一:京津冀区域

寒假期间,对于打算考2021年经济学研究生但对考什么学校还没头绪时,大家在复习之余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想想如何选学校。经济学相关院校遍布全国各地,今天我们来谈一谈位于京津冀的学校。择校的时候,要想清楚我们将来想在哪里工作。而影响我们选择就业地域的一些影响因素一般包含:工作机会、家庭所在地、气候环境等方面。工作机会毫无疑问是首先要考虑的,北京作为首都,坐落于此的院校骨子透露着与生俱来的高贵和霸气。清华北大“号令天下”,“国字头”高校扎堆,学校内的院系也充满着诸如“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等“谁与争锋”的豪迈。在京津冀周边读研的话,毕业后大概率也是在北京工作,稍有常识的人就能想到从这些地方毕业的人就业前景会有何等的好。北京是众多国企、大公司以及金融机构的“指挥部”,毕业后你可以选择去国企或事业单位等体面的工作,工作稳定且未来福利待遇好,工作压力不算太大,很有幸福感。你也可以选择去金融机构或其他行业的金融投资部门工作,发展前景也是不可限量的。再说家庭因素,家在北方的同学如果你没有什么其他原因,只需要考虑京津冀地区就行了。如果你选择千里之外的上海读研,毕业后再回来,还不如直接在离家近的京津冀就读,读研期间过年过节回家也方便。气候环境方面,京津冀位于北方,气候较南方干燥一些,好处是环境不潮湿,衣服被子一晒就干,冬天室内有暖气。习惯北方生活的同学可以考虑京津冀地区。我们按层次把位于京津冀的院校分为了三段档位:第一档:北大、人大(802、834)、南开、央财(801、803)、外经贸(815、802)第二档(传统):中科院、社科院、财科所、北理工、北邮电、北交大、中国农大第二档(清新):中国政法、北京外国语、中央民大、中国传媒大学第三档:天津财大、首经贸、北工商这些学校的特点各有什么特点呢?首先看第一档,北大学术底子就不用说了,教育部任何年份的学科评估都给了北大第一名,且是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双料冠军。再加上北大的牌子,北大即使是冷门学科大类就业也不会太差,更何况热门的经济学。北大开设了经济学的学院包括光华管理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院、政府管理学院、汇丰商学院等。很多院系招的人比较少,但只要你能考进上述任何一个院系都能算是混进了“上流社会”的人了。在京津翼,甚至整个北方,人文社科起家的人大在经济学方面是仅次于北大的存在。高鸿业老先生的教材就是由人大的专家牵头组织编写的。人大即是我国引入西方经济学的开路先锋又是作为我国经济学重镇一般的存在。接下来就是南开和央财了,南开作为老牌985经济学强校,理论经济学的学术实力较央财稍胜一筹,总体学术水平较央财不分伯仲。有立志于从事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理论经济研究的同学可以瞄准南开。如果你不是抱着非985不读,或者出国读博的想法的话,我们更建议大家报考央财。央财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为祖国培养财税人才的“嫡系”经管院校。在学术方面,它的应用经济学与人大并列第二,学术底子毋庸置疑。就业方面,央财地处北京,实习和就业得天独厚。即使是比如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等非财经相关的学生也能充分享受财经资源,经济学科班出身的人就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央财既能给你提供一个充满浓厚学术氛围的象牙塔也能带你领略金融市场的精彩。提到央财后我们不得不提的一个学校就是外经贸,由于两所学校无论从术业专攻、就业去向、考取难度等哪个维度来说都是大同小异。且同处北京,同为“两财一贸”的重要成员,外经贸和央财是一对相爱相杀的CP,互称对方为“隔壁”,微博和一些公众号经常给对方“找事”。外贸起家的外经贸的性格像她的名字一样更加“外向”,适合想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的同学。不过由于近年来中国本土企业的崛起以及外企的颓势,外企的牌子相对来说没以前那么好使了,外企的待遇也对同学们没以前那么吸引人了。外经贸和央财的就业越来越趋近,多为国企和金融机构。说完第一档我们来看第二档。我们把第二档分成了“传统”和“清新”两个派别。两个派别并无层次差别,界定标准是关注度,传统派别较清新派能收到更多的目光。中科院、社科院、财科所是传统派的三个科研院所,我们最推荐其中的财科所。财科所背靠财政部,坐拥财政资源,且只招财政和会计学硕以及审计专硕,算是“又红又专”的硕士点,考研难度与央财差不多。低调的财科所和中科院一样,由于不是高校,非财经圈的人很少关注,这也是我们把它们放到第二档的原因,但其就业绝对不逊色于同级别高校。如果你想考会计或财政学硕,且底子还不错,但觉得北大人大实在高不可攀,而中财学硕又只招推免,财科所是你的好选择。在第二档里,社科院也是除了财科所后的一大好选择,社科院虽然财会方面不如财科所,但经济学专业齐全且质量有保障。社科院的经济学一般为国家线,每年有大量报考北京名校的学生要么没过复试线要么复试被刷而被调剂到社科院,可谓是“经管名校考研落榜收容所”。如果想报考经济学学硕,又觉得冲击央财、外经贸以上的学校太难,可以考虑社科院。中科院和社科院难度相同,名气相仿,但中科院由于理工出身,招生人数很少,如果你尤为擅长数理,不妨考虑中科院。北理工、北邮电、北交大、中国农大是传统派的四所高校。北理工在北京的理工985领域里仅次于清华、北航和中科院,所以我们排在这四所大学的首位。接着是非985但也在各自领域里小有名气的北邮电和北交大。农大在农业经济方向较为突出,且由于其国字头地位和985加持,难度在传统第二档里面最低,对于毕业后想进国企的同学也是个性价比很高的筹码,并不一定比社科院和北理工逊色。再看中国政法、北京外国语、中央民大这三所清新派第二档学校。前两所是“两外一法”高校,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包含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产业经济、经济史、西方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经济学学硕。该校办学特点是法商结合,非常适合法学出身但对经济学有兴趣的同学,也适合虽然不是法学出身但对财经和法务都感兴趣的同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在一些省份的高考投档线甚至和央财不相上下,北外也是一些诸如“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等榜单前十名的“常客”。相比北外“皓月之辉”的外语专业,北外的经济学硕士点就只能算是“银烛星光”了。其实北外的学生即使是语言专业的也需要选修一门其他专业,毕竟外语只是基本工具,她们大多数选修了商科专业。北外国际商学院是北外商科专业聚集地,该院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中生和本科在读大学生来说炙手可热,而开设的金融学和国际贸易学硕却几近“无人问津”的状态。我们可以充分抓住这个被低估的机会。中央民大是北京的985,与人大同为人文社科起家,经济学自然不俗,经济学招生专业也较多。对于想上北京985的同学,除了中国农大外,中央民大也是个不错的选项。最后一所清新派是中国传媒大学,该校开设了产业经济学和传媒经济学,研究方向同为传媒方向。对新闻传播有兴趣或传媒出身的同学可以关注。四所清新档高校竞争都不激烈,可谓“大隐隐于市”的“武林高手”。以天津财大、首经贸、北工商为代表的第三档院校显然是京津翼的确最好考的财经类学校,但它们的主管单位都是所在地市,而前面两档都是直属于国家部委,而且是“双非”院校。这些学校区域特征明显,用人话说就是只能在当地“混”。比如天财,出了天津就不好使了。首经贸和北工商就更惨了,当地就是北京,如果留在当地,要跟大量北大人大央财贸大的抢饭碗,吃剩下的“残羹冷炙”。有更多的选择意味着未来有更大的希望,所以,除非你就确定以后就在当地混,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们更推荐你考虑前面两档大学。

六气

考研有多难?你看看这个分区和难度排行

相信考研的同学都听说过“A区”和“B区”这两个词,那么这两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A区和B区有什么区别呢?对于普通的考生来说,这两个分区的难度有什么差异?今天校校就来给大家说说考研AB区的那些事儿以及考研5个难度等级……首先我们来说分区,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见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教育部根据全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教育水平等,把31个省市自治区分为两类,分别为A类和B类。一般情况下A类的分数线会比B区的分数线高后,一般相差2—10分。A区A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B区B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AB类考生如何区分?报考A区的考生通常称为A类考生,报考B区的考生通常称之为B类考生。同学们可根据自己所报考院校所在的地区来确定自己的类别。A区和B区有什么区别?在分数线上二者唯一的区别就是,A区的分数线会比B区的分数线高,按照以往的情况来看,A区的分数线会比B区的分数线高10分左右。但是在我们实际的备考中,因为A区内的大多是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市,强校聚集,教育水平高,所以报考A区的人也B区的考生数量高不少,竞争非常激烈。而B区因为地理位置较差,教育资源也稍差,报考人数相较A区来说也会少很多,不过由于近年来考研人数的快速增加,B区的报考人数也在逐年上升,竞争压力也是在不断增加。考研难度介绍level 1:本地区、本院校、本专业本档次属于难度最小的。备考资料不用愁,专业课复习也不用愁,不管是导师还是报考信息都是伸手就来,各类信息和资源都是知根知底的,只要你开金口,研究生就给你送寝室来。level 2:本地区、本专业、跨学校这个跨院校也是有区别的,要看跨多远。如果你只是去隔壁的院校,那难度也就比第一档多一点点,但是只要你主动一点,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如果你跨得比较远,那就需要多费些心思了,可以参考下一个档次。level 3:本专业、跨地区、跨学校这个是绝大多数考研党都处在的档次。唯一的优势就本专业课的内容学习起来会比较熟悉一些。但是由于跨地区、跨院校,报考一个自己之前完全没有详细了解过的院校,各类信息都需要一点一点搜集,还要打听各种小道消息,到处寻找有专业课资料,也是非常辛苦的。level 4:本地区、本学校、跨专业这一档次咋一看好像和一、二档次没啥区别。但是由于是跨专业,需要从头学习一个新的学科的专业知识,这可比收集报考资料难多了。level 5:跨地区、跨专业、跨学校三跨是最难的,相信大家都不会有争议。三跨的考生除了要面对搜集院校报录数据信息、搜集专业资料、找资源的问题,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可能是家人的反对,身边朋友的不看好,甚至有时还要面对自己内心不坚定和崩溃。不管你处在哪个等级,只要你努力了,认真了,那结果一定都不会差。

理子

21考研,研招网推荐九所性价比极高的院校!考研六大地区特色分析

转眼五一小长假已经结束,5月也即将过去三分之一,不知道21考研的同学们是不是正在家紧锣密鼓地复习着,有没有进入复习状态,还是把复习一拖再拖。没有开始学习的同学要动起来了,五月不学习,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都伤悲。今天给大家分享研招网推荐的几所性价比高的院校和分析考研六大地区特色。性价比极高的考研院校华南理工大学/翻译硕士(1)、报录比低。(2)、专业课简单。(3)、招生人数多。(4)、就业好。(5)复试比较公平。要注意的是它面试是全英文进行,所以在备考的时候要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跟随机应变能力。华南理工的这个专业,属于宝藏类型,发现的人少,所以报考的人数不是很多,比较推荐。四川外国语学院(1)、国家特色专业4个:英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2)、西部语言类学校地位领先。是国家俄语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基地之一,也是西南地区唯一一所外语高校和外交部在西南地区录用毕业生的定点院校。首都经贸大学/资产评估(1)、招生人数多。这两年大概招五十多个,且不接收调剂。(2)、复试淘汰率低。录取的基本上都是一志愿,复试刷人很少,复试比大概1:1.2,导师不刁难。(3)、就业好,地理位置好2020研考招生咨询中对调剂的回答:"我校该专业无调剂名额"。吉林财经大学(1)、国家特色专业6个: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税务、工商管理、日语、会计学。(2)、历史悠久。国家税务总局与吉林省共建高校,是新中国创建的第一所金融高等学校、国家较早成立的财经院校之一、国家第一所税务本科大学。湖南大学(1)、地理位置好,校区位于长沙,近些年长沙的发展还是很快的。(2)、化学、机械工程等科目属于世界一流建设学科。(3)、保研率比较低。保研率为17.62%。陕西师范大学/学前教育(1)、招生人数逐年增加。(2)、录取分较低。(3)、就业好。陕师大这个学科教研质量非常好,是一所双一流高校,以后的就业是非常不错的。南昌大学/历史学(211院校对专业要求低)(1)、复试线低(2)、招生人数多。(3)、专业课书目少。福州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1)、重点学科,实力强。这个专业属于省特色重点学科,是福州大学经济学院下的管科专业,总体专业学科实力评估在B+,基本上可以与厦门大学媲美。(2)、录取分数低。(3)、报录比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农学、工程学等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2)、保研率低。保研率大概在18.4%左右,这个保研率在相关专业中来说真的很低了。Ps:实际择校择专业还是要以多方面因素考虑为主。考研六大地区特色考研择校选择不但要考虑学校的地理优势和可能具有的就业优势,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不能盲目的被城市大小而误导,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考研六大地区特色分析,希望对你的确定目标院校能有帮助01、东北地区整体特色:强势工科,特色文理科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份共有11所"211工程"院校,其中有4所"985工程"院校。从整体上看,东北地区高校的最大优势在于工科专业,这是历史上依托老工业基地进行人才培养带来的积极影响,现今许多高校也与当地工业企业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02、华东地区整体特色:名校如云,出路多元华东地区的高校不但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在专业上更是特色鲜明。理工科方面占据了华东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的优势,发展出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理工学科,如复旦和山大的数学,南大和中科大的物理等等久负盛名。同学们可以借助所在区域高校国际化程度高、与国外大学交流广泛的机会出国留学,也可以借助所在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大好形势选择去跨国公司、大型国企以及新兴产业公司就业,也可以选择在这风险与机会并存、充满挑战性的国际市场白手起家创业。总之,选择华东地区的高校深造所能给予考生们的绝不仅仅只是一纸文凭。03、华北地区整体特色:文理兼修,名校云集北京何以成为考研重镇?仅就经济类的考生而言,北大光华、CCER、经济学院各有所长,清华经管学院、五道口金融学院,人民大学底蕴深厚、门类齐全,中央财经、对外经贸也是业界翘楚,另外首都经贸、北京工商各有特色专业,财科所、社科院亦是一方强豪,即使是传统工科强校北航、北理工、北科大等也在飞速发展,几乎所有层次所有兴趣的经济类考生都能找的心仪之所。拿着旧地图是发现不了新大陆的,那就让我们再看看华北5省是怎样一份考研图卷!04、华中地区整体特色:文化底蕴深厚,文理兼备作为"中部枢纽,科教新城"的武汉,早就在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在校大学生是87万人,武汉市在校大学生数量超过100万人,所以武汉在中国文教版图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武汉:狮子山下卧着华中农业大学,怀抱着珞珈山的是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坐落在喻家山前,一片南湖连接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中南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沉浸在桂子山的鸟语花香中,青山绿水间,这所武汉的重点大学承载着武汉"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也构建着联系彼此的合作桥梁。长沙:在拥有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著名高校的同时,当下也有非常不错的就业前景。近几年,长沙发展速度很快,城市化处于高速阶段。大家耳熟能详的重要企业都位于湖南。近些年来,文化产业也是风生水起,连续五年保持20%左右的增速,已成为全省千亿元产业之一。05、华南地区整体特色:视野开阔、能动性强首先,在强调同时教育和视野开阔方面,华南理工大学于2013年对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新方案中的特色包括硕士研究生可选修其他优势高校符合其培养要求的课程,经导师和学院核准后,学校将承认校外学分。这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允许研究生选修其他高校课程并承认学分的高校之一。其次,在着力培养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学术实践的同时,华南地区高校非常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把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使研究生得到各方面训练和培养。另外,地处改革前沿阵地,华南地区的高校受到社会锐意创新风气的影响,各个高校和学院都有充分的能动性。不同学科可以按照各自特色制定课程安排模式,并由各分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确定培养方案。最后,由于其地理位置优越,华南地区高校有丰富的对外交流资源,两所高校联合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已经成为越来越热门的培养方式。而港澳地区的高校由于具有更加丰富的国际教育资源,对研究生的培养则更注重中西方的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国际化程度比广东等地区的高校更高。06、西南地区整体特色:工科突出、文科、理科稍弱诚然,西南地区的总体高校实力弱于以教育见强的华南、中南地区,尤其是西藏和贵州地区,高校数量和水平都十分落后,但在地理位置优越的巴蜀之地,高校的数量和水平并不弱于其他的教育大省。成都,古来号称天府之国,高校林立。重庆,近年来发展最为快速的地区,重庆大学是重庆的一张名片。昆明,宜居城市的代表,四季如春,虽然名校不多,但各类高校都有鲜明的特色。整个西南地区有10所"211工程"高校,其中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是"985工程"高校。另外,受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影响,西南地区的高校整体呈现工科突出的特点。大家选定了目标之后就要为之努力,不要不努力荒废一段时间之后就降低目标,再荒废一段时间再降低目标,这样考研是不行的。要有坚定的信念,小编相信你是可以的!!!

管仲

考研应该咋准备?各区域值得报考的院校盘点(上篇)

一、华北地区 华北地区可以说是我国名校最多的地区了。 1.清华大学清华拥有22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傲视全国高校,二级国家重点学科上则达到了115个。它的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及工程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建筑学、核科学、环境科学、软件工程、生物学等常年盘踞专业评估第一。其文理学科也发展不俗。是考研的大热门高校。 2.北京大学拥有18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86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在教育部的学科评估中,更是有16个学科排名第一(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地球物理、力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哲学、政治学、艺术学理论、基础医学、药学、护理学)。北大的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更是吸引着无数学子,同样也是考研的大热门高校。 3.中国人民大学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 4.北京师范大学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百年名校,如地理、心理学等一直位居全国第一。 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所有航空航天特色和工程技术优势的985大学;8个一级学科是国家重点,在飞行器领域独步天下。其文科领域在理工类高校中也算发展得很棒的了。 6.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武器专业全国第一,车辆、材料等工科专业实力不俗。 7.中国农业大学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和农业工程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是中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 8.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最高学府,也是唯一的一个民族类985/211大学,平台很好,学生未来升学、就业都很有优势。 9.南开大学南开在经济领域和数学领域实力雄厚,6个一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国际金融更是俯瞰全国。其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亦是十分知名。 10.天津大学近代第一所大学,化工材料建筑水利仪器相当强,和南开互补。化工,仪器,建筑,船舶,水利,电气,能动这些全是王牌。 11.北京外国语大学主要培养高质量的涉外人才,众多校友集中于外交部门,拥有“共和国外交官摇篮”的美誉。 12.北京语言大学其优势专业:金融学、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等。虽然不是211,但投入的资源据说比北外好,外国人很多,据说甚至可能和某个国家的公主王子做同学。 1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热门类财经院校,前身为高级商业干部学校,十大热门财经类院校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上海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国际法学是其强势学科。 14.中央财经大学号称“我国银行家的摇篮”,在金融界的校友资源全国第一。应用经济学是其强势学科。 15.中国政法大学法学评估A+(只有人大和中政是),校友资源丰富,学术实力强劲。 16.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四大交通大学之一(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都是从原交通大学(南洋公学)繁衍而来,中国铁路工程、铁路管理的最高学府。 17.北京邮电大学两电一邮确实很有诱惑力,何况这个是在中国科技行业中心的北京。电子和通信,实力强悍。具有“信息黄埔”的美誉,毕业生在通信信息领域深受欢迎。 18.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界的翘楚,侦查学等全国前列。 19.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虽然非985、211,但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实力、师资、氛围都相当好,是个适合做学术研究的好地方。 20.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号称院士之家,刚成立就直冲云霄。原来只招收研究生的中科院终于开始招收本科生了。虽然刚刚成立,但背靠中科院,国科大的科研实力全国顶尖,不逊清华,再加上精英办学模式,号称全院士师资队伍,未来不可限量。 21.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仅有两所建设的独立设置西医院校之一。 22.首都医科大学学校临床医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免疫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总论7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前1%排名,其中,临床医学进入ESI学科前1‰,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全球前5‰ 23.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学科进入ESI 排名的前1‰,材料科学、工程学以及生物学与生物化学3 个学科进入ESI 排名的前1%。 24.天津医科大学国家仅有两所建设的独立设置西医院校之一。 25.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唯一211,电器和材料专业挺好,但是在天津哦。二、华东地区 1.上海交通大学理工科很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及船舶与海洋工程尤其强,医学、管理学科发展得很好,文科在法学上有特色。 2.复旦大学人文社科自然管理领域的佼佼者。 3.同济大学建筑土木城规车辆是强势专业,名气较大。 4.华东师范大学985,据说对外汉语很强,当然和教育学有关的东西都强。 5.浙江大学现有工学“北清华,南浙大”之说,化工、电气、数学发展得很好,文科中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为最大的闪光点。同时其人文社科也发展不俗。 6.南京大学文理见长,物理、天文、地质等学科长年把持全国第一的位置,文史哲都很强。 7.东南大学建筑土木交通电子通信都是顶尖,再加生物医学工程全国第一。 8.山东大学电气,数学,材料都是其优势学科,其他学科也很不错,综合实力较强。 9.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最高学府,有两个一级国重,985大学。 1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五高校之一,每年都能听到高考状元拒绝了清北来到中科大的新闻。 11.厦门大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被誉为“南方之强”。校园建筑有特色,学校在海边,风光无限好。理科尤其强,经济学、海洋科学是其王牌。 12.苏州大学国际排名相当不错,最好的专业是法学、教育学。 13.河海大学是一所以水利著称于全国的工科类大学,最好的专业:水利工程、岩土工程、工程力学。 14.南京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法学、动画等都很强。 15.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航空名校,嫦娥号总设计师都是南航毕业的。 16.华东政法大学据说上海没有一家律所会拒绝华政人。 17.上海理工大学光学、能源和控制三个领域被国防科技工业局批准成为国防特色学科。上理在上海的认可度相当不错,而且国际排名也相当不错。 18.江南大学江南大学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这三个美术专业相当出彩,美术生最理想的非艺术类院校大学之一。重点专业有食品科学与工程。 19.南昌大学材料食品很强势,土木建工新闻医学名气较不错。 20.福州大学省属211工科强校,电气机械土木很给力。 21.江西财经大学崛起于2000年后,近十年江西发展最快的两所大学之一,新兴学科发展强劲,学校逐渐向综合性大学过渡,江西毕业生待遇和口碑最好的学校。 22.安徽大学文科相当不错。以后想在这些区域发展的小伙伴可以参考哦选学校是一方面,好好复习也很重要公共课初试书单在这里,大家加油!!!【考研英语】1.单词书:《考研词汇闪过》划了单词重点,背诵省时间2.真题书:《考研真相》。每一句话都单独挑出来图解分析,排除干扰项的解题思路帮你提高做题正确率,很适合基础不好的小伙伴【考研政治】1.官方考研政治大纲,需了解有哪些地方做了更改2.理论书:肖秀荣《命题人精讲精练》3.真题书:肖秀荣《命题人1000题》4.模拟卷/押题卷:肖秀荣冲刺八套卷、最终预测四套卷(重点背)

逮捕王

21考研怎么准备?各区域优势院校大盘点!

东北地区 1.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是东北三省中排名最为靠前、综合实力最强的高校。作为首批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高校、C9联盟成员之一,它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高校中都是佼佼者。 2.吉林大学“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高校,学科门类齐全,理工文兼修,理科牵头,工科随后,文科亦有闪光点。车辆工程,法学,化学,数学等,这些是全国顶尖的。 3.大连理工大学“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高校,理科与工科齐头并进。 4.东北大学“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高校,老本行是冶金、材料、矿业、机械,新兴优势学科为自动化、计算机、医学工程。 5.哈尔滨工程大学“211工程”院校,承继军工传统,优势学科为“三海一核”,学风严谨。 6.东北农业大学比较好的专业有农科生命类的,比如农学、植物保护、动物医学、生命科学。 7.东北林业大学林学唯一国家重点实验室,211大学。 8.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文科专业实力最强的院校,俄语、哲学的教育科研水平全国有目共睹。 9.东北师范大学影响力十足,中小学好多教材都是东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马理论等排名都很高。 10.东北财经大学财经大学里面的佼佼者。 11.大连海事大学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定的世界上少数几所“享有国际盛誉”的海事院校之一 华中地区 1.武汉大学现有2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0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96个硕士点,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其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等学科排名均在前十。 2.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近两年各种大学排行榜中排第十名左右,以工科见长。 3.中南大学矿治医学交通是重头戏,矿冶,材料,交通运输,医学都是顶尖的。 4.湖南大学始于岳麓书院,千年学府,百年名校,土木,机械土木是王牌。 5.国防科技大学国防方面的专业都很不错,非军校生想考进去相对比较容易。 6.郑州大学化工部直属高校郑工加27所首批获博士点医学院河南医大加老郑州大学合并,入选一流大学,未来发展会越来越好。 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法学、经济学、财政学、行政管理、会计学、金融学、市场营销、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专业特色鲜明。 8.武汉理工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学校以材料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工程为特色。 9.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华中师大历史学科有着百年历史,文学、心理学等也是传统优势学科,口碑良好。 10.湖南师范大学师范院校里的理学强校,文科类如法学等专业实力也都不差。 11.湘潭大学湘潭大学在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的就业前景一度超越了千年学府湖南大学。学校本身含金量不亚于一些“211”工程院校。 华南地区 1.中山大学华南最高学府,大部分学科都是前10名,岭南学院,管理学院,中山医等专业也十分诱人。 2.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老八校之一,材料轻工食品建筑是强项 3.深圳大学其优势专业:建筑学、金融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广告学等。深大的光学专业、计算机专业和建筑学专业,赶超一众985大学。 4.暨南大学财经类巨强的高校,临床医学实力不俗,会计金融新闻是其王牌专业。 5.广西师范大学文理师范很强势的大学,现今向综合类大学过渡。 6.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就业就是广外的拿手好戏,商务英语高级翻译以及小语种在国内也十分有名。 8.华南师范大学光学和心理学很强势。 9.南方科技大学南方的一个新兴高校,研究生待遇很好,学术研究氛围也很好,在南方还是很受认可的。这些学校都是很值得报考的,不要说太难,考不上如何如何既然选择考研,就要付出全部努力如果简单,那考上又有什么意义!现在起就好好复习。英语每天做一篇真题阅读,基础不好的话就用《考研真相》这种每句都有图解分析的真题书,把每个句子都分析清楚。数学看张宇或者汤家凤的视频课,书上的知识点和配套习题都过一遍。专业课按照考纲看课本,整理知识点框架。付出努力,才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