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安徽省最值得读研的5所大学其神纯粹

安徽省最值得读研的5所大学

本文由木哥原创,欢迎转载分享,转载须注明来自百家号“木哥说教”!今日话题:关于安徽省最值得考研的5所大学!其实每年考研,很多学生都会纠结于选择哪个学校,选择哪个城市,这可能是考研学子的一个共同的问题吧,但是又不知道某某城市哪些学校可以作为参考,所以木哥先给大家分析一下安徽省有哪些学校是最值得考研的,总体分析下来,木哥觉得这六所大学是值得大家作为第一考虑范围的。排名第一的自然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个是985传统名校,中国十大名牌,所以它的知名度压根不需要木哥多说,就看大家有没有这个实力来挑战了,该校出国的机会会很大,是很多学生作为出国跳板的第一选择,就业就更不用说了,其实很多中科大毕业的都自己创业了,比如科大讯飞就是智能语音行业的世界前三了。合肥工业大学是木哥心目中的第二选择,该校工科实力很强,尤其是计算机专业是非常牛的,在211里面该校算是很厉害的,综合实力也很强,这个学校应该是大部分学子优先考虑的,因为中科大的难度确实太大,还有一点就是合工大的饭是出名的好吃。对于一些只想上211的学生来说,安徽大学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该校偏文,在安徽省是有很大的权威的,尤其是从事公务员相关的工作的,这个学校绝对是你考研最好的选择,所以它是木哥心目中的第三选择,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完全可以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对于学医的学生来说,想选择安徽读研的话,那么毫无疑问,安徽医科大学是安徽的王牌大学了,而且该校毕业的研究生去安徽各县就业是非常受欢迎的,待遇都是非常优厚的,大家也可以去安徽一些医院去看看那些义务人员介绍,基本上安医大的是最多的,所以学医的学生想在安徽就业的,那么安徽医科大学应该作为你首先要考虑的对象,虽然不是211院校,但是实力很强,认可度更强,木哥指的是在安徽省范围内。对于师范生来说,那么安徽师范大学自然是安徽省当仁不让的最好选择了,而且地处环境优美的芜湖,其实这个学校性质跟安徽医科大学有点像,可以说是师范类的安医大吧,在安徽各大高中是非常受欢迎的,而且不仅仅是师范类专业,比如教育学,心理学的学生也可以将安徽师范大学作为第一选择。以上就是木哥心目中安徽省最值得大家考研选择的五所大学,供想选择安徽读研的学子参考。木哥小结:当然,不管选择什么学校,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研究生更注重自己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一定要自己选择的领域不断深入去学习,只有当你在这个领域剧被很强的专业能力,就业上才能找到更理想的归宿。

骈于辩者

突破340万!今年安徽考研人数又创新高,快拿好报录比数据!

如果用一个字描述2020年的考研形势,非“热”莫属。话不多说,有图有真相——这场“高烧不退”的考研现场!来自教育部官网的消息,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在12月21日至23日举行,报考人数达到341万人。341万!这一人数较2019年的290万人增长17.6%,创历史新高。今年安徽省共有16.5万考生,较去年增长17.5%,创历史新高。毕业生“逃避式考研”不断促使考研数激增。《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称,考生在报考研究生时,首要动机为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占比为36%。今年有341万考生报考,比去年增加了51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因此今年也被称为“最难考研年”。A安徽考研人数16.5万 较去年增长17.5%12月21日,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正式开始,本次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达到341万人,我省考生数达16.5万人,创历史新高。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报考人数高达341万人。而在2016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尚不足200万,2017才突破200万。到了2019年的研究生考试,报考人数就达到了290万人,2020年更是再创历史新高。据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最新数据,我省报考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数达16.5万人,增幅达17.5%,同样创历史新高。安师大考研报考人数同比上涨43.6%2020年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一志愿报考人数达10247人,比去年增加了43.6%;学校考点网络审核5907人,网上确认率达到99.4%,比往年现场确认高出4个百分点。1.7万人报名 芜湖市考研人数创历史新高!纵观全国近五年的考研报名数据,从2016年的177万,到2020年的341万,考研报名人数已接近翻番。从全省范围来看,今年我省各个地市报名人数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以芜湖市为代表,今年共有1.7万人报考,考研人数也创历史新高。安庆市参考人数创新高增幅19%!记者从市教育招生考试院获悉,今年安庆市共有9607人参加此次考试,人数比去年增加1843人,增幅19%,参加考试人数创下历史新高。B本科生深造率超4成?这些专业“高温不减”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省高校本科毕业生升学深造持续升温,部分高校本科生深造率超四成。“站在更高的求职起点”、“提升综合能力”等是不少本科生走进考场的主要原因。到底有多少本科生考研?省教育厅此前发布的《2018年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报告》显示,2018年我省高校毕业生35.35万人,毕业生初次就业情况中选择升学的占9.53%。本科毕业生155325人,录取硕士23257人,占14.97%。各高校2018年毕业生就业状况报告也显示,一些高校近年来升学深造持续升温。《安徽大学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该校2018 年毕业本科生5253 人,截至2018 年12 月31 日,考研(含出国)1743 人,升学率为33.18%,相比2017 年增长0.79%,其中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及重点科研院所深造的比例达95.24%。报告还显示,近年来研究生报名的热门专业为金融、法律、新闻与传播、工商管理等社科类专业,工科类专业的热度远低于社科类专业。但从本科及研究生就业情况看,社科类专业无论是就业率还是薪资待遇,表现均不如工科类专业。而社会需求量更大的是理工科专业,尤其是工科专业。C考研“高烧不退”的背后拿好报录比数据才是王道近几年考研报名人数持续上涨,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341万人的消息更是登上热搜榜。但不管考研报名人数多少,对高校考研报录比了解清楚才是正事!(图片资料来自软科)以下是28所“双一流”大学的报录比。报录比分为统考(不含推免生)和包含推免生的报录比。(图片资料来自软科,北京师范大学仅公布了学硕的数据,浙江大学仅公布了全日制的数据,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未公布2019数据,故用2018年数据作为参考。)总的来说,由于不含录取的推免生,统考的报录比要比包含推免生的报录比要高。北京师范大学和浙江大学或受到学硕、全日制等范围的限定,分母更小,报录比更高,将近8:1。由于学校每年报录比的情况变化不大,近两年报录比可以作为2020年的参考。全国考研报名总人数相比前几年持续上涨,一些学校计划招收硕士数还减少,怪不得考研的小伙伴都叫苦连连,“我太难啦”!考研报录比即报考人数和实际录取人数的比例,假设有两所学校都有100名学生报考,A校最终录取了50人,B校最终录取了20人。那么,A校的报录比就是2:1,B校是5:1,报录比越大,意味着报考学校录取概率越小,风险也就越大。要理性看待报录比。报名人数并不等于最后去考试的人数,并且录取难度还受其他考生实力差异、试卷难度差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所以,2020考研的小伙伴要坚持呀,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兄弟们

安徽考研生考前14天须每日测量体温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日前下发《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防疫须知》,明确要求,12月4日起考生须申领安康码,同时,考生须从考前14天开始,做好每日体温测量并进行健康状况监测。《须知》指出,即日起考生须申领安康码,并持续关注安康码的状态,确保安康码为绿码。考前14天内有高中风险地区旅居史、境外返回、有境外人员接触史、有疑似症状等情况的考生;考前14天体温异常的考生;考前14天在居住地有被隔离或曾被隔离且未做过核酸检测的考生;共同居住家族成员中有以上情况的考生,参加考试时须提供考前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单,方可进入考场参加考试。根据要求,考生进入考点、考场时不得因为佩戴口罩影响身份识别。考生进入考场就座后,可以自主决定是否继续佩戴口罩;在隔离考场考试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总台央视记者 张腾飞)(编辑 邱婧)

敌基督

安徽省研究生教育将迎来改革,教育厅发文:加大推免生力度!

根据近期安徽省教育厅发文显示,安徽省研究生招生和教育或将迎来重大变革。 在未来,安徽将全面推行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并将其作为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重要依据。积极推行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即进项目、进团队、进企业,以项目成果、发明专利、成果转化应用等作为毕业重要依据,全面落实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在文件中第四点特别指出:探索建立基础能力素质考试和招生单位自主组织专业能力考试。提高硕—博连读生在博士生中的比例和本—硕连读生在硕士生中的比例,加大接受校内外推免生力度。从此次文件中可看出安徽省研究生教育将要大力提升生源质量,深化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同时安徽还将探索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与中科大,合工大等多所高校研究院开展深度合作,这或许是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一个新的尝试。优质的生源和优质的教育实力都要有,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与在皖的一流院校研究所和高校合作有助于弥补地方的师资力量不足。可以说安徽省此次研究生教育改革确实从多个方面考虑到了人才培养,对于考研人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这也将是一个考上研究生的机遇,抓住读研机会的好时代!大家一定要响应号召,努力奋斗,拼尽全力,一战成硕!信息来源:安徽省教育厅官网研究生教育近些年一直在改革探索中发展,不知道安徽此次研究生教育的模式能否获得成功,你对我国目前的研究生教育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哦~感谢阅读关注,欢迎收藏分享。考研先生,致力于分享教育就业资讯!

神思

快看!安徽发布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温馨提示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据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微信号消息: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20年12月26日-28日举行。为安全顺利应考,提醒广大考生注意以下事项:01诚信考试光荣,作弊违纪可耻。仔细阅读《考场规则》,主动配合监考人员做好违禁物品检查,将手机等规定以外的物品放置在考场指定位置,避免无意识违规。今年研考全部安排在标准化考场(全程联网监控录像)进行考试,提醒考生自觉遵守考试纪律和考场规则。02莫存侥幸心理,谨防上当受骗。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前,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手段兜售所谓“考研试题”,非法牟利。省考试院提醒广大考生,要正确对待考试,诚信备考,不要购买所谓“考研试题”,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遇到可疑情况应立即报告当地公安部门和考试机构,以免上当受骗。03违规必究,作弊必罚。考生不要寻求“枪手”替考,也不要充当“枪手”替他人应考;考生不要利用现代通讯工具舞弊等。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凡组织、参与作弊的考生,对于在校生,可由其所在学校予以开除学籍;对于在职人员,由考试机构通报其所在单位,有关部门根据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逐人落实,绝不姑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行为;为他人实施组织作弊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行为;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考试的试题、答案的行为;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行为都将触犯刑法,有关部门将依法予以严惩。04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统考科目的客观题部分须用2B铅笔规范填涂,主观题部分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仔细阅读准考证、试题册和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规范填涂,准确粘贴“考生信息条形码”和“试卷条形码”,避免无效答题。05农学门类联考化学(科目代码315)可携带使用不带字典存储和编程功能、具有对数及幂指数计算功能的科学计算器,其他统考及联考科目考试中不允许使用计算器。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按照准考证上的“招生单位说明”要求。06考生应遵守《安徽省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防疫须知》要求,凭本人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安康码、考生健康承诺书(首场考试)进入考场,迟到15分钟不得进入考场。天气寒冷,提醒考生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因迟到错过参加考试的机会。祝广大考生考出好成绩!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二〇二〇年十二月

乃愤吾心

2021年安徽研究生考试报名时间确定 共设30个报考点

人民网合肥9月18日电(汪瑞华)9月18日,2021年安徽省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公告正式发布。为方便考生快捷、准确报考,今年安徽在继续实行网上报名、网上缴费的基础上,全面实行网上确认。按照要求,网上报名仍采取预报名和正式报名两段进行。其中网上预报名时间: 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网上报名时间: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报名网址为http://yz.chsi.com.cn(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在报考点的设置上,安徽共设置30个报考点,分别设在16个市级招生考试机构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庆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大学、巢湖学院等14所高校。另外,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市的报考点,其他考生(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和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市报考点,以便参加考试。公告显示,报考考生在通过网上缴费和信息确认之后,可于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

禽兽成群

注意!安徽省研招大改革,报考该省的考生你知道吗

#研究生招生改革#前两天,个人整理发布了中国传媒大学关于21考研招生改革的信息。有人说:早该如此。有人却不赞同。其实,安徽省也对研究生招生考试有大规模改动。建议报考该省的考生看完。个人认为:研究生招生改革已成为趋势,不久将来,或在全国内依据各自省份情况进行改革。1 改革招考制度原招生考试主要以初试、复试为主,未曾对专业能力进行详细说明,而专业能力的测试主要是专业考察。改革后,安徽省将实行动态调整招生计划。(1)推进硕士研究生分类考试,探索建立基础能力素质考试和招生单位自主组织专业能力考试相结合的研究生招生考试新方式。个人认为:基础能力的考察主要以原有考试为主,专业能力的考察会放在复试中,考察动手能力也是可能的,考生一定要有思想准备。(2)提高硕博连读生在博士生中的比例和本硕连读生在硕士中的比例;这本硕连读意味着留给统考名额一定程度会减少,竞争会变激烈。(3)加大接收校内外推免生力度。这与本硕连读作用一样,会使统考变激烈。但本硕连读年限更短,未来更有优势。(4)支持高校优化复试考核,加强能力考查,注重综合评价。所以,个人建议:报考该省的研究生一定早点进个实验室,熟悉下基本操作,别在复试时,能力考查不合格。2 探索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招生(1)“建立安徽省研究生教育培养联盟,促使省属高校与实力较强高校或科研院所开展研究生招生培养深度合作。”如中科大、合工大、北航的研究院。(2)推动省内高校与长江三角地区高校联合招生培养。(3)对联合培养院校的规格、数量均有要求。至少与3所以上中央部委所属高水平大学或科研机构联合招收培养研究生,且要求省高峰学科建设高校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比例不低于20%。这些都算是好消息,毕竟安徽省很多高校未有充足的设备仪器,联合培养能够使得学生能够学到更多东西,获得更多技能。个人感觉这是非常好的模式,当然作为联培生会累一些,如果能够进入一些好的课题组,你的科研经费是能够得到保障的,甚至生活补助也会有所增长。以上就是关于安徽省对研究生招生的改革,希望对报考该省考生有所帮助。此外,该省教育厅相应公告还有其它事项说明,可以自己查看。赶紧转给身边需要的人吧。

谢玄

安徽省研究生考试初试成绩将在2月20日后公布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刚发布信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我省2020年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将于2月20日后由招生单位陆续向考生发布,具体发布时间、查询方式及成绩复查办法请密切关注各报考单位官方网站。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张晓嵘

韓奕

重大变化!安徽将改革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

推进硕士研究生分类考试、建立安徽省研究生教育培养联盟、鼓励省属高校与中科大、合工大等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并建立导师动态调整和退出机制……日前,《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财政厅关于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计划通过多项改革提高全省研究生培养质量。招生改革我省将推进研究生分类考试“近年来,安徽省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健全研究生培养管理体系,促进研究生培养高校规范管理,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省教育厅科研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总体上看,各研究生培养高校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规模稳步提升,但是,个别研究生培养单位在研究生培养过程、师德师风、学位授予等方面仍有问题发生。为此,专家组在充分调研分析安徽省研究生教育现状基础上,研究起草了《关于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在通过专家论证后,并征求全省本科高校和厅有关处室意见进行修改完善。这其中,最大亮点就在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将扩大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试点,推进硕士研究生分类考试。”《意见》中提出,我省将探索建立基础能力素质考试和招生单位自主组织专业能力考试相结合的研究生招生考试新方式。这也意味着,今后,我省的研究生考试或将采取“能力素质+专业能力”的招录方式。同时,还将提高硕博连读生在博士生中的比例和本硕连读生在硕士生中的比例,加大接受校内外推免生力度。并支持研究生培养高校优化复试考核,加强能力考察,注重综合评价。将加强省属高校与中科大、合工大等联合培养研究生在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的同时,我省还将探索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新模式。“建立安徽省研究生教育培养联盟,深化省属高校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肥研究院等中央部委在皖高校、研究机构开展研究生招生培养深度合作。”《意见》中提出,我省还将积极推动建立长三角地区高校研究生教育联盟,鼓励我省高校积极与长三角地区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研究生联合招生培养。按照要求,原则上,各研究生培养高校至少与3所以上中央部委所属高水平大学或科研机构联合招收培养研究生,其中省高峰学科建设高校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比例不低于20%。导师聘任我省将建立导师动态调整和退出机制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也不可或缺。“将严格研究生导师的选聘标准,建立学术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分类评聘、分类考核评价制度。”其中提出,我省将建立导师动态调整和退出机制,根据导师岗位考核结果每年动态调整的导师比例不低于2%。同时,实行研究生导师资格和实际上岗招生分离,将是否具有科研项目或者科研经费作为其获得当年招生资格的必要条件。连续3年没有招收研究生的,自动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累计2次被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的,6年内不得重新申请。综合合肥晚报、安徽商报【来源:安徽财经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大管家

安徽将改革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

推进硕士研究生分类考试、建立安徽省研究生教育培养联盟、鼓励省属高校与中科大、合工大等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并建立导师动态调整和退出机制……日前,《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财政厅关于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计划通过多项改革提高全省研究生培养质量。【招生改革】我省将推进研究生分类考试“近年来,安徽省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健全研究生培养管理体系,促进研究生培养高校规范管理,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省教育厅科研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总体上看,各研究生培养高校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规模稳步提升,但是,个别研究生培养单位在研究生培养过程、师德师风、学位授予等方面仍有问题发生。为此,专家组在充分调研分析安徽省研究生教育现状基础上,研究起草了《关于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在通过专家论证后,并征求全省本科高校和厅有关处室意见进行修改完善。这其中,最大亮点就在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将扩大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试点,推进硕士研究生分类考试。”《意见》中提出,我省将探索建立基础能力素质考试和招生单位自主组织专业能力考试相结合的研究生招生考试新方式。这也意味着,今后,我省的研究生考试或将采取“能力素质+专业能力”的招录方式。同时,还将提高硕博连读生在博士生中的比例和本硕连读生在硕士生中的比例,加大接受校内外推免生力度。并支持研究生培养高校优化复试考核,加强能力考察,注重综合评价。【联合培养】将加强省属高校与中科大、合工大等联合培养研究生在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的同时,我省还将探索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新模式。“建立安徽省研究生教育培养联盟,深化省属高校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肥研究院等中央部委在皖高校、研究机构开展研究生招生培养深度合作。”《意见》中提出,我省还将积极推动建立长三角地区高校研究生教育联盟,鼓励我省高校积极与长三角地区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研究生联合招生培养。按照要求,原则上,各研究生培养高校至少与3所以上中央部委所属高水平大学或科研机构联合招收培养研究生,其中省高峰学科建设高校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比例不低于20%。【导师聘任】我省将建立导师动态调整和退出机制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也不可或缺。“将严格研究生导师的选聘标准,建立学术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分类评聘、分类考核评价制度。”其中提出,我省将建立导师动态调整和退出机制,根据导师岗位考核结果每年动态调整的导师比例不低于2%。同时,实行研究生导师资格和实际上岗招生分离,将是否具有科研项目或者科研经费作为其获得当年招生资格的必要条件。连续3年没有招收研究生的,自动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累计2次被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的,6年内不得重新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