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最大能到多少岁?掐指一算,我还有八年的机会?死生存亡

考研最大能到多少岁?掐指一算,我还有八年的机会?

前段时间微博热搜上,一位学医的妈妈决定和女儿一起考研,陪伴激励女儿的同时,再圆一次自己的校园梦。两人互相鼓励,最后双双圆梦。当时学姐感慨了好久,这也太温暖太励志了吧!虽然这样的事情是少数,但是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离开校园的人重返考研的考场,而考研的黄金年龄也总被议论。所以,年龄,真的会成为能不能考研的边界吗?【考研有官方年龄限制吗】全日制研究生硕士报考是没有年龄限制的!2012年之前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硕士报考规定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从2013年起国家取消了考研的年龄限制,现在报考硕士研究生不再存在年龄限制。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般也没有年龄限制,各个年龄段的考生只要具备报考条件,便有资格参与报名。不过个别院校和专业可能对于年龄会有限制,一般专业硕士通常限制在40周岁左右,同等学力申硕会限制在45周岁左右。【研究生年龄分布】统计显示,绝大部分的考研人都是应届生或者二战三战的往届生,年龄通常在20-25之间,这部分占到80%以上。也有相当一部分考生是在工作几年后选择考研,基本上年龄分布于25-30岁。而30岁以上的,相对比例较小,很多会选择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姐还找到了华中科技大学公布的2019级研究生的年龄占比。其中研究生新生最大年龄达到了47岁,与最小的同学有28岁的年龄差~【在我们身边,还有一些这样的故事】29岁裸辞备考 我有信心学姐最近从家里长辈的闲聊中得知,在北京工作的表姐辞职回家了,理由是想继续读书,所以辞掉工作专心考研。家里的长辈们都非常不理解,因为这位表姐今年29了,在北京的工作和收入也一直很稳定可观。突然之间辞了工作冒着风险考研重返校园,在长辈眼里可谓是“胡闹”。但是在学姐眼里,表姐可真是太帅了!有能力在北京获得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又有魄力敢为了追梦直接辞职备考,这可是妥妥的榜样。于是我悄悄私聊了表姐,给她加油打气。表姐说本来不打算让我们知道,就是怕大家跟着姨妈去批判她,影响她的心情。表姐和我聊了很多,她说:“其实我自己也讲不出能说服我妈的理由,跟她聊梦想她只会反问我,梦想能当饭吃吗?但是这确实是我的梦想。当时本科就有过考研的念头,但是家里人都说没必要,说我这个专业本科毕业也能找到还可以的工作,所以我就放弃了。但是这么多年了,我总会设想如果当时去念研究生了,现在的生活会是什么样。所以今年我就下定决心了,为自己努力一次,我怕再拖下去,想试也没有勇气了…我对这件事是非常认真的,不是我妈眼里的心血来潮。我每天六点就起床学习,一直到晚上11点、12点,从我辞掉工作回来的那一天开始,到现在已经三个多月了,我没有一天懈怠过。我相信自己的实力,也相信自己的努力,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我一定会坚持到底的。五个月后,就等你姐的好消息吧!”漫长的人生,可能会有那么一刻,你会问自己,如果当初我坚持下来了,现在是不是会不一样?对自己多一点信心,或许,真的会收获不一样的风景。四战上岸心仪院校 我不后悔这是来自学姐收到的小伙伴的经历分享,这位同学是四战考研上岸,经历了非常多的困难和周围人的不理解,但她一直坚持到了最后:“果研学姐你好,我是你的一个小粉丝!比较特别的是,今年是我考研的第四年,我终于成功上岸了我心仪的学校和专业,帝都的一所985。从我考研的第一年,这个学校就是我的目标,虽然我经历了三次失败,但是每一次我都会比去年更好一些,离目标更接近一些,我把之前的三年都看作我厚积薄发的过程,从来也不后悔自己这么坚持。第一年落榜之后,家人和朋友都很支持我二战,鼓励我再试一次。当我二战落榜的时候,周围的人开始劝我换一个普通一点的院校,或者干脆放弃吧,直接找个工作好了,别为了考研把什么都耽误了。但是我不甘心,三战我依然选择了原来的目标院校和专业。三战落榜的时候,我甚至不敢告诉父母,朋友们也都劝我算了吧,已经耗了三年了也不小了,可能真的没有这个缘分。父母直接托人帮我找好了工作,不打算再让我继续下去,我背着父母拿着自己这些年攒下的压岁钱和零花钱,跑到学校附近租了个小屋子,继续我的四战之路。四战这年真的很煎熬,一边是自己的梦想,一边是父母的失望和周围人的不理解,但我还是坚持着,拼尽一切精力去备考,为自己背水一战。还好,上天终于眷顾了我,我终于在第四年成功收到了我心仪学校的录取通知!当我知道自己上岸的那一刻,这四年所有的辛苦和委屈全都烟消云散了。尽管周围的声音都是在劝我放弃,但我自己很清楚,哪怕再来一年,我也还是不会放弃的。为自己的梦想坚持四年,我一点也不后悔!”所以各位勇士,无论你的梦想是什么,或许现在,这个梦想的关键一步就是考研上岸,那既然有梦想就勇敢去追吧!不要问晚不晚,来不来得及,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最后分享一段学姐特别喜欢的话,希望能对身处迷茫的你们有些启发:

研究生毕业后一般是多大年龄?毕业后做点什么好?

大部分硕士生毕业是24-26岁,以应届生、复习一年=的生源为主。之前,就有人问过小西,大龄硕士是否会被导师拒绝,全日制的话就我接触的情况来看,真的没有歧视,不少工作后再读研的学生还是导师喜欢的,肯做事、够灵活、有想法。2019年考研初试成绩发布后,大家都在琢磨复试、调剂或春招,可在2014年研究生招生改革之前,有一个限制是"考研得40周岁以下",我记得当时学校一个实验员45岁在改革之后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圆了她的梦。在我们团队,同样有30岁来读研的女生,而且是辞职读个非全,今年还打算考博。相对来说,年龄真的不是读研最大的限制。2017年,清华大学录取的研究生7449名新生中超过50岁的有20人,最大的是58岁。当然,年龄集中段还是20-29岁,合计5028人。再看下上图的华北电力大学2017年研究生新生数据,19岁的仅有1人、20-24岁的3021人、25-29岁的621人、30-39岁的132人、40-49岁的12人。大部分学科的硕士学制都是3年,算起来大部分人硕士毕业时还是在23-27岁。小西当时硕士毕业时也是25岁,一晃过去好多年啊。研究生毕业后做什么,关键是看你学科和个人职业规划,比如小西当时就签约了江苏教科院和中建五局,媳妇选的长沙中南院,相对来说我们学科大部分去的都是某研究院、环科院、环保公司、环监站等,待遇的话比同专业的本科生还是占优不少。不少人担忧的大龄研究生就业歧视,小西觉得还是用人单位的主观随意性,如类似于不少单位限制女生2年内不得怀孕。硕士生就业不是搞科研,有35、45岁这样的坎,有学历、有能力、能胜任工作,都应该给予机会,而不是简单粗暴的限制30周岁以下。点评:研究生毕业大概26岁左右,这个时候不大也不小了,如果在学校没有找女朋友,这时候最关键的是要找工作了,建议找好工作后再谈女朋友,工作一般还是看你的专业,如果是自然基础科学专业,那么你得考虑自己要读博士,还是找工作,这方面的工作一般是老师,或者研究人员等,如果是人文科学类的,也要准备找工作了,研究生毕业可以有多项选择,你可以进入学校当老师,可以进企业,还可以深造,甚至可以创业。总而言之,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

比量

考研有年龄限制吗?30岁还考研?上海几个学校2020新生年龄分布?

随着考研大军日益增多,很多早歇了考研心思的人又活泛起来,而这些人经常先关心的是年龄问题。而这方面有几个常有的误区:有人认为学硕只有应届生可以考,毕业工作以后想回炉就要去读专硕;有人记得考研不能超过40岁,所以35岁以上提考研都觉得不好意思;有人觉得过了30岁,即使可以考研,也没什么考上的能力了。下面就来说说这几个方面。首先,《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报考条件中,无论学硕还是专硕,应届生可以考,有本科毕业证书的的人员,也就是往届生,包括已经毕业参加工作的,也可以考。所以不是应届生也完全可以去考学硕,只不过统考学硕只有全日制,需要放弃工作重回校园。然后,报考条件中,完全没有年龄的限制,同样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之所以有人记得不能超过40岁,以前的确有这样的规定。但教育部2013年取消考研"一般不超过40周岁"的限制。记得刚取消那时,“60后和95后同桌”、“最大年龄50多岁”等等奇闻还是比较火的。前段时间比较火的“母女同时考研成功”,其中的母亲就50岁了。今年上财的最大年龄研究生61岁,虽然没有说硕士还是博士。听说有人认为国家限制考研年龄时,其实很怀疑,这些消息难道没注意过或者没联想过吗?当然,也不是绝对所有都没有年龄限制,有的学校专业也可能有特别限制。而且不得不承认,年龄越大,由于很多考试知识(比如英语、高数)忘掉,学习能力减弱(比如记忆力变差),工作生活中学习时间比较少等原因,考研会面临更大的困难。最后,至于30岁以后考研能不能考上的问题,只能说看人和看什么学校和专业了,尤其现在有很多非全日制的情况下。30岁现在来说也是正当年,虽然考研尤其考学硕的考生主力还是20多岁,但30多岁的人也是越来越多。最近正好开学季,各地高校陆续出台新生大数据,最小年龄大多20岁以下,别人上大学的年龄已经开始读硕士了,最大年龄大都是40多岁以上,也有50以上的。咱们选几个学校看看年龄分布吧。上海财经大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中最大61岁,最小18岁,年龄差距43岁,恐怕是今年最大差了。硕士404人,在2598的总人数下,占比将近16%。ps:以上截图来自学校官方,21-25岁人数应该写错了1701人。同济大学最大硕士50岁,最小19岁。硕士和博士研究生,80后1005人,加上70后和60后的人数,在7511的总人数下,占比14%。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主力还是20-25岁,大于25岁只有31.1%,交大7400多人的情况下,25岁以上2300多人。医学院年龄最大的才34岁,最小19岁。上海大学硕士最大48岁,最小19岁。硕士80后204人,加上70后7人,在总人数5388的人数中,占比4%。华东政法大学官方截图,最后一个应该是30岁以上的硕士吧,今年的学校很不严谨啊。上海理工大学硕士新生的年龄分布20-29岁是最多的,85之前零零散散分布。上海师范大学硕士最大年龄43岁,最多人数分布95后了。

僵尸人

考研有年龄限制吗

考研有年龄限制吗?答案是:没有无论你多大年龄 只要你有一颗爱学习的心 就可以加入到考研大军中 全日制的和非全日制的都可以报考

老同学

35岁考研是不是晚了,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对年龄有要求吗?

相信每个人都拥有着考研梦想,很多人在自己的青春时光错过了读研梦想,导致自己一直处于遗憾中。如果现在面临的着读研的机会,你将会做出如何的选择?是否会完成自己青春时光的读研梦想?下面,为大家解说35岁考研是不是晚了,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对年龄有要求吗?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对年龄有要求吗?根据了解,在2012年之前,学员报考在职研究生对于年龄方面的问题是具有限制的,通常情况下均要求报考在职研究生的学员不得超过40周岁。在这里面,其中学员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年龄是不限制的。但是自从2013年起,是取消了报考在职研究生年龄的限制,同时,年龄限制制度的取消为更多的社会在职人士提供了较多的考研学习的机会,侧面提高了学员对考研的积极性。由此可以得知,学员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对年龄是没有要求的,报考的学员身体健康,学习时间充足,财务宽裕的情况下均可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习。35岁考研是不是晚了?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若不接受前沿知识的学习,很有可能将会被快速发展的社会所淘汰。再加上2020年研究生扩招的政策的下发,此次研究生扩招政策也是提高了学员对于考研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那么,不管是青少年,还是正在处于事业高峰期的35岁社会工作人士,考研是不晚的。从以下几点分析:1、有着一定的经济来源:35岁的时期正是社会工作人士在企业奋斗的黄金时期,可以在自己的稳定工作的情况下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习,可实现不脱产学习。当然,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可以为学位保证有着收入来源,同时还能够顾及到个人家庭。2、在企业中获得提升的机会:35岁的社会人士已经身处职场打拼多年,但是未能够获得提升的机会。很多的人选择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后可以获得丰厚的读研收益。为数不少的人借助于自身优势帮助个人在企事业单位中获得升职加薪、评定职称的机会。通过上述讲解,学员选择非全日制读研,顺利毕业后可以获得丰厚收益,完成个人的读研梦想。同时,35岁正是社会在职人士的工作中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中事业蒸蒸日上的时期。若想做出改变,可以选择通过非全日制研究生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通天塔

今日话题;二十不惑三十而已,考研和年龄有关吗?

考研,许多人对这件事有疑问,除了学习和选择等方面,还有不少人问“年龄太大还适合考研吗?”、“我现在考研来得及吗?”考研和年龄有关系吗?错过了应届生考研的机会还适合学习考研吗?今天辽小都就来为这个疑惑发表以下自己的看法!2020年研究生报考人数有341万人,再次创新高,近几年,随着考研人数的不断攀升突破,人们对于“考研热”、“最难考研年”等早已见怪不怪。而在这逐年扩大的考研大军中,不乏一些大龄考生,他们或已经拥有幸福的家庭和工作,在毕业工作几年后,发现自己由于学历的限制,职位迟迟没有得到提升。对现状的不满,渴望改变自身的处境,于是选择辞职回去读研提升自己,这种现象如今已很常见。有很多27、28岁的“大龄青年”,还站在是否考研的抉择路口。而28岁,恰恰是大部分企业的校招年龄限制。所以考研这件事,我有话要说!、1、迷茫说明还年轻,还有选择的资本。年龄的确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人生课题,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要适应各种社会角色的转变,不断学习各种的社会技能,承担不同社会责任。当然我们记忆力等也随着身体的变化而变化,但是这不是根本问题。想要考研是因为自己对现在生活的不满足,既然不满足就应当去改变,追求更好的生活是我们每个年龄阶段都应当去做的事情,我们向来有选择的机会,无论哪个年龄。2、年龄不是考研的枷锁我们可以通过高考新闻能够了解到,每年都会有大龄的人去参加高考实现自己的梦想,而考研也一样,只要有报考资格,就能够通过学习实现自己的考研梦要说考研真的和年龄有关吗?我想也算是关系,比如对于刚毕业的人来说,考研让他们第一次开始学着做自律的自己;发现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为之努力。对于在社会中工作很久的人来说,考研无疑是改变人生轨迹的另一次机会,经历过生活的酸甜苦辣懂得了自己的追求是什么。人的一生很长,考研也只可以算作是漫漫长路的一个岔口,只是行路的人依然只有自己。3、做自己,不受外界声音影响不管是应届生考研还是往届生考研甚至是在职等多种考研情况,难免有外界的声音影响大家考研的心情,其实考研是自己的事情,知道自己想要的并且为之努力,考研最佳年龄是你真的想为自己拼搏的年龄。

逗阵儿

我考研年龄有点大,复试会被导师歧视吗?

研究生入学体检,队伍前面有一个年龄很大的,明显不属于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心里想这么大还考研呀,我有些好奇。在好奇心驱使下更为了一探究竟,我故意往他身边凑,瞄到了体检单年龄一栏写着42岁,不由感慨这么大年纪考研真不容易。入学一周,我作为班委统计学生信息,刚好有每个人的身份证号,一共33个人,我简略扫了一眼,年龄差距还是挺大的。最小的98年生,最大的94年,前后整整差了一个大学四年。97年出生的有18人,占到课题组人数的一半以上。随即我又看到了学校统计的全部研究生的年龄数据,95年至98年出生的人数占到总人数的76.9%,最小的学生出生于2001年10月。关于年龄大是否会招致导师歧视的问题,我逮到了中午吃饭的机会和那个94年的同学聊了一会儿,问他复试的过程。得到的结果是面试过程中主面官大致浏览了他的简历,个人信息一扫而过,对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问了许多细节问题,但从头到尾都没提及年龄问题。其实很好理解,相对于96年的同学,94年顶多先工作了两年,其实年龄并不算大,至少不是还没导师年龄大吗?许多事情经历过后回头看显得很有意思。复试之前一群人在场外等侯,面对未知,尤其涉及自身利益时,我们会放大内心的恐惧,生怕被刷掉的那个人是自己。复试之前场外的每一个人都自己潜在的竞争对手。然而公布录取名单后,前一秒还是竞争对手,下一秒录取的同学就变成同门师兄弟了,彼此之间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不少。开学两周后,我搬进了教研室,第一天我就发现一个奇怪的师姐,说她奇怪是因为她年经几乎和导师年龄相当,并且来的时间不固定。但人很好,经常早上给我们带水煎包,有时中午还会带桔子分给我们。起初我以为她是导师的老婆,后来向师兄打听才清楚,原来师姐已经是附近一所大学的老师了,但没有博士学位。如今跟着导师读博士,平时没课就会跑过来做实验。也许是评职称学校有要求,所以才会在这么大的年龄继续读博士吧。但尽量这么大年龄,导师也收了。同样的问题还有,“我是二战三战的,导师会嫌弃我吗?”其实这都是你过份担心了。如果你要考研,最大的难度在于你要过线,至于年龄不应该成为你的心理负担。14年之前考研要求40岁以下,14年之后就取消了这一规定。所以,要加油呀!

独木舟

致2021考研人:年龄不该是你放弃考研的理由

这两天,有不少同学来跟南南说:我已经毕业几年了,现在想考研提升自己的学历,但是好担心,年龄太大,什么都记不住,竞争力太弱了,怕只是徒劳一场。在这里,南极光寄宿考研学校想说:年龄不该成为你放弃的理由!其实,大龄考生也有自己的优势:拥有更丰富的工作经验、人生阅历,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更强,自制力也更强。不该让年龄成为禁锢自己的枷锁。如果你下定决心要考研,那么你就不该被一叶障目了!不要太过在意别人的眼光。生活在社会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圈子、小世界。在我们的小世界里,如果我们每天都活在别人的眼光里,那一定是不行的。这会让本属于我们的小圈子变得充满了条条框框,做事情畏首畏尾。久而久之,当我们再想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却发现自己已经没有了动力。当你决心考研,就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听从自己的内心吧,让心指引你飞翔。目前在我国,学历一直是有的单位升职加薪的重要凭证。高学历对一个事业型的人来说,更是如虎添翼,评职称、晋级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高学历可以提升自信心,当一个人继续选择接受教育,意味着他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对未来预期乐观,坚信在职场会获得较大的选择机会。当你拥有足够的自信,那么考研结果就差不到哪里去。此外,当今的社会结构中,高学历更容易受到尊重,有了它,你就有更多的机会进入高层次的人才俱乐部。所谓做大事者,就得有做大事的眼光、气魄和胸怀。考研,对于众多的大龄青年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的决定。每一个大龄考研人的职业人生都是不允许再犯错的,考研成功,可以提升自己跨入更高平台。考研失败,大不了以前重头再来,因为输不起的才是一无所有的青年人。毕业考研、辞职考研、大龄考研这些真的晚吗?只要你有热爱生活,热衷于自己爱好的动力,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晚的是你还没有从生活的抱怨中走出来,天天羡慕别人怎样了,没必要,你有你的节奏,我有我的节奏,一样可以活得很快乐,这难道不是丰富多彩的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吗?董明珠,36岁从国企辞职,去深圳打工,从最基层业务员做起,现在是格力董事长----全球最大的空调企业。马云在35岁的时候创立了阿里巴巴,著名的演艺圈人物摩根弗里曼到了52岁的时候才大红大紫,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只要你肯努力,有决心,有信念,大不了便是大器晚成而已,每个人在什么时候要想去做什么事,完全是由自己说了算,追求自己的梦想,任何时候都不会晚。

一鳞一爪

95年的,今年考研年龄大不大?

不考研三年后你也28了,考研三年后虽然也是28岁,区别在于你多了一个研究生学位。既然你已经在准备考研,听我的,坚持下去,不管结果如何,别留遗憾。否则,你以后会后悔的!不就95年的嘛,应届生也就才97年98年的,比起三十岁,四十岁还在考研的人,两三年的差距根本不算啥。如果你担心复试时老师嫌弃你年龄大,请放一百个心,只要你不在意,导师根本不会注意年龄,95年的而己,一点都不算大。两周前秋季博士招生考试,我去贴考场座位号,简单的很,拿胶水一粘就行。闲的无聊我就关注每个人的名字,除了姓名、考场、座位号的信息外,上面还有每个人的身份证号,整个考场最小的95年生,除此之外,有93年的,91年的,还有88年的,你算一下88年的今年已经30多岁了,基本可以判断这是工作几年后回来考研的。别的不说,就我们课题组毕业的硕士工作两年后又回来读博的都有不少。课题组有个老师和大老板年龄差不多,但他还是大老板的学生,毕业后留校后现在已经是博导了。他当年工作了几年才回来读的博士,读博士和导师年龄差不多。其实这都不算什么,学生读博比导师年龄大的我都见过。你才25呀,你担心什么呢,别让年龄束缚住了自己,加油,还有49天了!

牧村

女生考研后年龄太大没出路?老师:不考研更没出路

就中国的教育模式而言,通过高考考入一个好的大学,然后再读几年的研究生,应该是个人发展之路最轻松便捷的选择。随着考研热度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说:“女生读研后年龄这么大,还能干啥?”看到这样的质疑,网友当时就炸锅了。一位网友说到:“一群可能高中没毕业的评论考研考博,到底是谁给你们的自信?”还有一位当老师的网友说到:“没家庭背景的人,不考研就更没有出路。”这里要说的是,读研不完全代表优秀,但优秀的比例会高出很多。而且对于家庭条件一般的人来说,不靠读书、不靠考研,拿什么和别人拼?像什么学历无用论,在二十年前或许还行,但是现在企业的招聘无一例外都是本科起点。至于稍好一些的企业,就直接规定只招收211或者985的毕业生。没有学历,连最起码的敲门砖都没有,谈何努力?现如今的女性早已不再是那个“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时代了,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考研是为了未来考公务员之类的,但是不管怎么说,读书能够让人站的更高,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多读书多学习肯定是有好处的。另外,对于现在的女性来说,自己强才是硬道理。现在这个年代,如果一味的靠男人,碰到个老实厚道的还行,要是碰到个三心两意的,等你年老珠黄了一脚给你踹过去,就等着离婚喝西北风去吧。所以女生读研不仅是有必要,而且是很有必要。希望当地的女性朋友们都能正确的认识学历的作用,并且得以正确的运用学历,如此才不愧对大学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