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已经圆满结束,其实当时木哥就建议大家不要去对答案的,先让自己过个好年,估计很多同学还是憋不住去对了答案吧,对了就对了吧,反正都已经过去了,大家也应该休息好了吧,好好睡了几天,好好吃饭长肉了吧,今天木哥跟大家说说有没有必要提前联系导师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到底该不该提前联系导师呢,有什么好处呢?其实木哥是建议大家联系导师的,可能很多同学会说,我连自己的分数都不知道,联系有什么意义呢,万一没有达线呢?其实这压根就不是问题啊,首先联系导师对你来说没有任何损失,如果真的没有达线,那也是命啊,就算你联系了,身上还能少块肉吗,我想不能吧。所以怕什么呢。可能还有些同学说联系导师会不会引起导师的反感啊?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你是多虑了,试想如果你是导师,如果有学生提前联系你,你会不开心吗,这证明你受到大家的关注啊,没有一个导师不想自己得到学生关注的吧,当然少数例外,如果真的被你碰到,那算你运气差到极点。还有些同学说能不能多联系几个导师,但是又害怕导师之间互相告知,最后把导师都得罪了?这你就想得多余了,导师都是做学问的,没有那么无聊,今天说谁联系我了,明天说谁联系他了。那么联系导师真的有好处吗?显然是有的,首先能先入为主,可以经常在节日发祝福加深印象,这样就能在分数线出来之前先给导师一个印象了,到时候联系起来更加方便,而且每年都有很多学生提前跟导师联系上了,然后就直接去实验室帮忙去了,对于这些学生基本上就是被导师看中了,绝对能上的。当然联系导师不一定就能确保你上,但是起码能给你增加一些机会,为什么不去尝试呢?
90%的考研党在初试成绩出来后,会选择联系导师。小芳是大学同学家的孩子,因为父母没有考研经验,所以小芳只能靠着自己考研,摸索着前进,初试成绩下来后,小芳很高兴,400多分的成绩,还是很有优势的。小芳想先联系导师,但不知道在哪找到的电话,打了好多遍都没有人接,后来直接打不通了,可能被当成骚扰电话拉黑了,好在后来用邮件的形式联系上了导师。其实考研复试前有必要联系导师,对自己考研复试也是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让导师对自己的印象加深,属于“先入为主”,提前联系导师,在复试中可能就比其他的考研党多一个机会。但联系导师大家一定要选择邮件的方式,不然打电话会很没有礼貌,邮件要写清楚自己的姓名,而且态度要谦和,整篇邮件不要有错别字,这样会更大可能得到回复。那么考研党联系导师后,收到导师什么样的回复才“有戏”呢?70%的导师会用比较官方的回复来搪塞考研党。直接肯定的回复有一些导师每年的研究生都名额不满,可能有考研党想认自己为导师,其实还是很开心的,一般导师收到考研党的邮件,也会很认真回复。如果考研党收到了导师的回复。大致是:报考我的研究生,我非常开心,也非常愿意你来,好好准备复试。这样的回复就是“肯定回复”,只要复试不是很差一般没问题。对你有兴趣的回复有的导师对考研党的邮件其实是比较认真的,可能会看到一些比较感兴趣的考研党的邮件,还想继续了解一番。如果考研党收到导师的回复:看了同学的简历,我对你比较感兴趣,可否发一封比较详细的简历给我。这样的导师相当于已经提前“内定”你了,就看你如何表现了。比较官方的回复有一些导师其实是不缺研究生的,每一年的研究生都爆满,而且导师也不喜欢被提前联系,所以有一些导师就会用模板式的官方回复来搪塞考研党。如果同学收到的回复中有“以复试结果为准”,其实大部分是说明导师比较看重复试,不会提前和你联系,这样其实不是说你没戏了,而是要靠你的实力说话。以上的这三种回复其实是比较常见“有戏”回复了,但也不乏有的考研党复试前联系导师,收到了拒绝的回答,或者是一些让自己摸不着头脑的回答。那么导师什么样的回复说明自己没有希望了呢?90%的导师看到了邮件都会回复,如果没回复,很有可能就是“无声的拒绝”。直接拒绝的回复很多考研党都感觉没有几个导师会直接回复拒绝的邮件,但其实还真的错了,导师不会和你客气,不要你就是不要你。导师如果直接回复你“没有多余的研究生名额”,那基本上就是告诉你别考我的研究生,我不要,赶紧另谋生路吧。委婉拒绝的回复当然还有一部分导师也不是不近人情,虽然拒绝你,但回复邮件的语气还是很委婉的,有的考研党乍一瞅可能还不知道是拒绝自己,但仔细斟酌会发现确实拒绝了自己。一般导师不会直接拒绝你,但会说自己的研究生名额不多,但报考的人比较多,所以让你好好准备复试,这样的回答其实就委婉告诉你,不太有希望了。直接不回复导师不回复的情况其实大部分表示一种“无声的拒绝”,可能对你不满意或者是拒绝你的意思,如果你适当再发一次邮件,3天后还没得到回复,可能你确实没希望了。还有一种可能是因为考研党找错了导师的邮箱,可能发给谁了都不知道,甚至是无主人的邮箱,所以一定要找到正确的邮箱,核对好后再发,不然收不到回复实在焦虑。有很多考研党担心联系导师反而会打扰导师,所以就选择不联系,但其实考研初试结束后,大部分的考研党都联系导师,如果你不联系,导师可能还会感觉你态度不端正。所以建议考研党们掌握好联系导师的方法,如果收到了导师的回复,可以参考上面的回复来看,了解一下导师的回复具体的含义是什么,如果不行赶紧另谋高就。今日讨论:你感觉考研党复试前应该提前联系导师吗?你认为收到导师什么样的回复,说明自己“有戏”?
距离考研初试仅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看到学校考研自习室中紧张复习的考研学生,作为在读硕士研究生也感慨万千,想到自己曾经为了能够顺利拿到理想院校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了,所以希望所有的考研学生都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的,只不过在考研初试结束时,我们一定会开始复试的相关准备工作,而其中便必然会包括提前联系自己的硕士导师。至于为什么要在复试前提前联系导师,原因有很多,但也仅仅只是在理论上存在,所以很多的考研学生开始质疑,考研复试前联系硕士导师,真的很重要吗?对此有些在读硕士研究生学姐表示,作用几乎可以忽略的,不要觉得联系导师对自己的复试结果会有多么关键的影响,这是几乎不可能存在的。对此,我也深深表示认同,之所以很多的考研学生都认为要提前联系硕士导师,无非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在复试的过程中得到导师的帮助,顺利通过复试,但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所有高校的研究生复试环节,每一个考生的复试成绩不是由哪一位硕士导师决定,是由整个参与复试的硕导共同决定的,共同打分,然后进行再次综合,这样才能够获得一个最为客观的分数。所以,即使你所联系的硕士导师比较的认可你,会给你在复试中一个很高的分数,但是如果有大部分的硕士导师并不觉得你很优秀,甚至觉得你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时,那么分数自然会很低,这样你的复试成绩的分数最终也会很低,最终就有可能没有录取。对此,可能很多考研学生表示不能信,因为硕士导师之间不可能这么认真,只要导师表示要带你,那在复试中就一定能够顺利的通过,对于这样的想法或许太过于理想化了,很难有硕士导师会为学生而在复试环节中有这样的要求,而且如果你真的优秀的话,根本不用提前联系硕导,因为实力足以说明一切。同时,绝大多数的考研学生联系硕士导师时,几乎都会获得一封几乎一样的回复,即非常欢迎你报考我校研究生院,看了你的基本情况,感觉你比较优秀,但是否能被录取还需要在复试中有不错的表现,期待你能够被顺利录用,这是考生收到的大致回复,仅此而已,所以要想顺利通过复试最重要的不是你提前联系硕士导师,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是否有能力,这才是关键之关键。总之,考研复试提前联系硕士导师不是一个必选项,更不要简单地认为联系到硕士导师就能够保证自己最终的录取结果,这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作为考生只能是认真的额准备相关的复试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复试,这样就足以应对复试中所发生的的各种问题,保证自己顺利被录取。
文/妮妮大学期末已经临近,学生们也已经进入到紧张的复习环节。想想最近你的周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再到图书馆看一看,是不是已经空空荡荡,没什么人了呢?这是因为一年一度的考研初试结束了,考研党们都已经不再和其他同学们一起抢自习室、图书馆了。很多同学也可以稍微松口气,放松几天了。考研党们基本上等到一月份过后就可以开始复试的备考了。作为一个考研上岸的老学姐,前段时间可也真的是没少忙活,虽然不是为了自己,但却也很激动,希望能给别人带去一定的帮助。很多学弟学妹他们都是第一次考研,没什么经验。他们不知道初试结束之后,要不要很快的联系导师?又或者是怎样选择导师,什么时间去联系导师比较合适呢?不得不说,虽然手机响起的那一阵轰轰声让人很头疼,但他们问的这些问题确实很有代表性,很多考生其实都会想这些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关于在考研结束之后,要不要马上联系导师?根据经历,给出大家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个人不建议在考研初试结束后马上联系导师。可千万别想着联系导师这件事情宜早不宜晚,考研初试一结束,就连忙联系导师,想要在复试中掌握主动权。如果你真的这么做了的话,其实也没啥,不过看看老师会不会回复你就知道了。其实大多数的导师是不会马上回复你的,只有个别会出于礼貌回复一下。所以这时间段去联系导师,完全没有意义。毕竟我们的成绩没有公布,老师还没有开始阅卷,对于整个都是一个未知的过程。所以你这个时候去联系导师,没有哪个导师敢立马拍板要人的,这基本上就属于做无用功,有那个时间不如好好准备准备复试,这样或许会更好些。而联系导师最佳时间是初试成绩公布到复试之前的这段时间。成绩才是我们唯一的敲门砖,如果你的初试成绩非常好的话,哪个导师不会抢着要人呢?所以说在我们的初试成绩公布出来,到复试之前的这段时间再去联系导师,其实是一个比较恰当的时间段。这个时候考研的初试成绩已经出来了,导师们能够通过这个成绩对我们有一定的了解,这个时候再去联系老师,那样也会给导师留下一个更深刻的印象。毕竟没有老师会拒绝一个成绩优异懂礼貌的好学生,所以大家一定要格外的关注成绩公布的时间。一般来说,成绩会在二月初公布,三月份左右就进行复试。大家也不要过于担心,认为成绩好是导师选择学生的唯一理由,成绩不好也并不是导师选不中我们的理由,不要怕导师会拒绝我们。要学会主动出击,让导师去发现我们的亮点,导师认可了就会在复试的时候对我们进行一定的认可,那复试就是事半功倍了!还有当我们联系导师时,切记不要太过于莽撞,要控制好自己的言行,给导师留下好印象很重要。我们刚开始联系导师时,如果一上来就是说“我想做你的研究生,你要我吧”这类的话,那你就别想成为这个老师的研究生了。有时候我们都需要讲礼貌,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更要讲究谈话的艺术,这样才更有利于给导师留下一个好印象。首先肯定直接找导师是最不明智的选择,因为导师通常是最不喜欢这样方式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电话或者给导师发邮件的方式,来和导师进行沟通。并且在沟通过程中要注意态度谦卑,语言谦和,不要带有太强的目的性,这样导师才能更欣赏我们。同时在和导师沟通的过程中,其实也是我们了解导师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导师的一言一行大致了解导师的为人,这样其实对我们以后选择也是很有帮助的。不过如果大家真的想要登门拜访的话,千万要记得先打招呼,不要一声招呼都不打就直接上门,这样最让人反感。最后想说,选导师也是一个很严肃谨慎的事情,毕竟我们未来3年都是要在一起共事的,所以如果导师选得不对,那其实对我们未来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所以同学们不要因为想成功,就急于去随便找导师,一定还是要多了解每一位导师,了解他们的脾气秉性,了解科研方向,这样才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今日探讨话题:关于初试结束后什么时候联系导师你都知道了吗?你认为什么时候联系导师最合适呢?快来一起交流吧!
2021年考研初试已经落下了帷幕,不知道各位考生们发挥得如何呢?不管最终考试成绩如何,我们已经为这场考试作出了最大的努力,所以接下来大家不妨休息一下,缓解一下连日来紧张的情绪。稍作休息之后,小编还是建议大家尽早地对一下答案,预估一下自己的考试成绩,好为下一步做打算。每当考研初试结束后,大家可能都会对考研初试结束后用不用联系导师以及什么时间联系导师最合适这两个问题有疑惑。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下大家最关心的话题。是否需要联系导师?首先答案是肯定需要联系的。要知道,导师这一角色是直接会影响到你三年的研究生生活的,我想众多的研究生们在这一点上都曾有切身体会。选择一个负责任的导师是非常重要的,有的研究生可以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而有的研究生却如同遗弃一般,不管不问,这就是选择不同导师产生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另外,要知道的是每位导师的招收名额是有限制的,如果等到复试之后再联系的话,可能优秀导师已经没有了名额。什么时间联系导师最合适?既然已经确定了研究生初试结束之后应该联系导师,那么什么时间练习最合适呢?考生们只需要记住以下4个时间点即可:考研初试结束后、初试成绩公布后、研究生复试前和后,具体到什么时间联系导师,这个问题各位考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决定。用什么方式联系导师最合适?建议各位考生联系导师时选择邮件这一联系方式。虽然联系导师后,导师的回复多为一些“礼貌性”的用语,你可能会倍感失落,但是这无形之中会给老师留下印象。邮件内容应该怎么写呢?邮件的内容应该最少包括有你在读大学时候的考试成绩、获奖情况以及你对研究生生活的计划等等,在表述方式上应注意简洁明了。在初试成绩出来后,考生们可以再向导师发送一封邮件,汇报一下自己的考试成绩。在复试之前,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邀请自己的导师出来当面交流一下,增进下感情。如何寻找导师的联系方式?看到这里,可能部分考生会有这样一个疑问,那就是应该如何寻找导师的联系方式呢?方法一、一般来说各大高校都会有各自的官网,考生们可以登录学校官网,在官网会有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的详细个人介绍,介绍里面应该都会包含有导师的个人联系方式和工作邮箱。方法二、考生们可以在网上下载老师发表过的论文,论文里面会有老师的联系方式。方法三、以上两种方法都不适用之外,考生们还可以通过师兄师姐或者论坛等方式找到导师的联系方式。不过要注意的是,网上的消息鱼龙混杂,考生们需要格外注意下真伪,以防上当。考研初试结束后,各位考生们可以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联系导师,不过时间上也不要太晚。另外在联系方式上应尽量选择邮件,在沟通上要注意礼貌,内容要简洁明了。希望本文内容可以对各位考生们有所帮助。
复试在即,找导师的问题成为考研人的热点话题,话题无非是想给导师留个好印象,毕竟面试的时间怎么短,很难真正表现出自己的才华,如果能提前找导师聊聊,展现一下自己,相当于抢了一个面试的机会。这是不少考研人的想法。于是如何讨好导师的“人情秘籍”开始在网上流传,民间甚至流传着考研“潜规则”:外校生拼不过本校生,与导师素未谋面拼不过一面之交的,一面之交拼不过对导师送礼的……其实这些事前联系导师完全没有必要的,只要本身复习到位、分数过硬,不用担心考不上,并且现在高校正在淡化导师个人意见对复试的影响,例如中山大学考研复试淡化了导师制,在报名时不用填导师,由一个导师团队带领研究生,研究生头一年不分导师,到了做论文的时候,在配备相应的导师,并让学生自行选择,同时给博导、硕导限制招收人数。华南理工大学在考生报考时也是不需要选择导师的,复试结束之后才能做出选择。该校的研究生院的负责人表示,2009年考研有一门专业课放在复试进行,从而加大了复试的难度,也加大了导师在复试中给分的比重,为了避免导师在复试中与导师见过面的考生“感情分 ”的现象,采取报考时先不定导师,复试结束之后再定导师。前段时间,一位初试成绩412分,想要报考南京大学的考研学生,提前发邮件与心仪的导师联系,导师很快回复“欢迎加入我的团队”,有问题随时联系,为此这名考生甚是欢喜,在网上询问,这样的是不是说明导师要我?一些网友回复表示:还是太年轻,这名导师对每一个发邮件的考生,都是这样回复的,典型的礼貌性回复,别太当真,还是踏实备战复试吧!客观来说,不管是提前给导师发邮件,以及与导师面谈之类的,作用都不大,我们可以理解为考研联系导师的作用是在成功之后才会体现。如果你对导师没有太高的要求,就完全没有必要以前预约“大牛”导师的必要,还是安安心心的复习吧!
文/芝麻侃教育2021年考研初试匆匆结束,不知道学弟学妹们发挥得怎么样?无论结果如何,不妨休息几天,放松一下紧张的情绪。在休息过后,建议大家尽早地核对答案,预估公共课考试成绩,为下一步的安排做准备。如果发挥得还可以,考研初试结束后用不用联系导师,联系导师的话真的是越早越好吗?这些学弟学妹们关心的问题,学姐有很多话要说。为什么需要联系导师?什么时候联系比较好?为什么需要联系导师?事实上,导师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接下来三年的研究生生活,我想很多在校研究生都会有切实的感受。有的研究生沉浸在实验室,有的研究生被“放养”,选择一个合适的导师,真的真的很重要。另外,每个导师招收硕士的名额有限,如果等到复试后的“双选会”,很多导师可能已经没了名额。那么,应该什么时候联系导师?学弟学妹们可以记住以下几个时间点:考研初试结束后、初试成绩出来后、考研复试前和复试后。具体什么时候联系导师,学弟学妹们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联系导师真的是越早越好吗?联系导师真的是越早越好吗?是的!在初试结束后联系导师,尽管老师的回复一般是“礼貌性”的,但是你的邮件已经给老师留下了“初印象”。建议学弟学妹们在考研初试结束后,尽早地通过邮件联系导师。邮件的内容可以包括本科阶段的成绩、获奖情况、研究生生活展望等,内容应该尽可能简洁,称呼应该注意礼貌。在初试成绩出来后,可以再向导师发送一份邮件,介绍下初试成绩。在考研复试前,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和导师约个合适的时间当面交流。如果寻找导师的联系方式?很多学弟学妹或许有这样的疑惑,在遴选好导师后,应该如何寻找导师的联系方式。学姐和大家分享几种方法:第一种,一般来说,在高校院系官网内,都会有师资力量介绍。在“师资力量”模块,会有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的详细介绍,介绍内容里面会包含老师的联系邮箱;第二种,在部分高校院系网站上,硕士生导师的介绍信息并不全面,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学弟学妹们可以搜索、下载老师发表的论文(老师为通讯作者),在论文首页底部一般会有作者的联系方式;第三种,除上述两种方法之外,学弟学妹们还可以通过聊天群、论坛等寻找校友或者师兄师姐,通过他们找到老师的联系邮箱。另外,网上信息“鱼龙混杂”,学弟学妹们注意辨别。结语在考研初试结束后有必要联系导师吗?有必要。是不是越早越好?一定意义上可以这么说,但是也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学弟学妹们可以通过学校网站、论文、论坛及聊天群等多种方式找到导师的联系方式,在联系老师的时候,注意重要时间点和内容。希望可以为大家带来帮助!往期精彩考研初试结束后不要“高兴太早”,这四类事项一定要“办妥”考研后的朋友圈上热搜,考试结束后的他们才可爱,网友:笑中有泪考研难度等级排名:第一类“上岸”容易,第四类考生太“苦”了考研和高考有什么区别?五张图说得清清楚楚,网友:简直太形象了
考研也是一场很激烈的战役,今年参加考研的人数也很多。虽然目前2019年的考研已经结束了,成绩也在陆陆续续的出来,也有很多同学在焦急地等待成绩。不过也有些同学对待未来很迷茫,担心自己如果考试失败了下一步应该怎么办?也有些同学距离复试还有几个月就想去联系导师了。那么在成绩没有出来前,到底应不应该去联系导师呢?一、成绩还没公布要不要联系导师?很多同学在成绩还没出来的时候,心里很着急,就想着去找导师联系方式赶紧联系他了。但是我们这里的建议是,还是保守一点,不要这么急着去找导师。首先是,目前是临近寒假,学校的事务很多很忙,导师没有时间回复你。其次、初试的成绩还没有出来是无法证明你自己的水平的(而且万一初试没过就更加难看了)。最后,这样容易让导师觉得你这个人非常功利非常急躁,希望你还是给导师留下一个比较好的印象。第二、成绩出来之后联系导师等初试成绩出来以后,大概也是寒假或者寒假过去的时候了,这个时候联系导师比较妥当。这个时候导师往往没有什么事情,所以也能有时间回复你。看过很多大佬的经验,建议你用邮件的方式来联系导师。但是鉴于有些学校有些导师比较看重本科毕业院校的特点,暂时先不要说出自己的本科院校,因为往年就有同学因为导师嫌弃自己本科不是很好所以刷掉自己的例子。这样简单地和导师交流一下读研的方向就差不多了。等到正式的面试的时候再进一步接触。第三,做好复试的准备很多学校尤其是顶尖高校的复试是分面试和笔试的,既然有笔试,就说明一定会考相关的专业课知识,大家一定要做好专业课的复习。把考研用的资料再好好的复习一遍。面试的时候也要准备好,一定要落落大方不卑不亢地回答问题。这里提醒一下,很多学校对于同学们的英语口语水平是有很高的要求的,比如面试的时候用英语回答问题之类的,所以一定要做好英语的准备。听过无数人说过了,英语非常非常非常重要。再就是,如果可以找到自己的目标导师可以提前熟悉一下对方,这样也可以减少到时候见面时的拘谨与尴尬。同时,或多或少的也可以让他给你提供一些信息。提高导师对你的印象分等等。网友们也纷纷评论,原来这其中蕴含了这么多道理。最后就是,一定要保持一颗平稳的心态,很多同学初试过了,复试的笔试过了,就是卡死在面试这一关上面。还是希望同学们做足准备,等到见到老师的时候不要太拘谨,认真回答就是,毕竟老师也只是了解你的情况而已对不对。
文/十八木“潜心记录象牙塔里的点点滴滴。” 【本文选自十八木之关注大学校园】“老师您好,我今年报考了您的研究生,过几天去学校参加复试,请问我需要注意什么?”这是2018年研究生复试前,我收到的一个复试研究生的信息,我很惊讶,因为在此之前,并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学生报考了本课题组,而课题组前面已经初步接收了2名保研学生和2名优研学生,当年的招生名额就只有3个,这意味着不管这名学生考得怎么样,课题组几乎不可能再接收这名复试学生了,因为名额已满。后来结果显示,该名学生初试和复试成绩都非常优秀,尽管该学生非常想进本组,但因为我们的课题组已没有名额,实在没有办法,只能调剂到其他课题组。每年研究生招生时都有以上类似的事情发生,因为考生事先没有和导师联系沟通,最终和自己想报考的导师擦肩而过。有的时候尽管导师也想招收你,但因为事先没有沟通好,导师也没有办法只能表示遗憾。所以,考研一定要提前和想报考的导师进行联系。如今网络发达,各类信息都可以在网上轻松获取,在网上找到导师的邮箱或是QQ,把自己的情况告诉导师即可。但在和导师联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充分了解导师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当决定要考研的想法确定之后,本科生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尽快确定考研的方向。是考本专业还是跨专业考研,自己要做好权衡。方向确定之后,就是选择一个该方向的导师。选择导师可以根据班主任或其他老师推荐,也可以自己在网上查找。可通过各种方式充分了解导师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确保大的领域或方向是自己喜欢的,至少是有兴趣的。选择自己喜欢的领域,读研的时候会相对轻松愉悦,不仅自己开心,导师也开心。否则,就是不仅自己难受,导师也跟着烦心。★ 第二,尽可能打听一下导师课题组的情况。每一位研究生导师课题组都有自己的风格,每一位导师也可能性格各异,有乐观开朗豁达宽容的导师,也有抑郁孤僻狭隘苛刻的导师;有才华横溢博学多才的导师,也有才疏学浅不学无术的导师;有在学术界鼎鼎大名的行业泰斗,也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年轻导师;有的课题组经费充足,有的课题组可能刚刚组建经费拮据;有的课题组学术氛围融洽,有的可能比较保守,等等,都会间接或直接影响你的研究生学习和生活,所以,尽可能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导师和课题组也十分重要。如果是考本校本专业,这个很容易就可以打听到,多问问几个学长就行了。但如果是想报考外校,这可能就麻烦一些,但也最好能尽可能提前打听一下。这种“适合”可能是多方面的,也可能仅是某一点,但都好过于“完全不喜欢”。★ 第三,自己充分考虑清楚,一旦决定就不要三心二意。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也找到了比较“适合”自己的课题组导师,就需要尽快确定下来。因为好的导师课题组从来就不缺学生,而每年招生名额是有限的,如果你不能尽快确定,别人或许就在你犹豫的时候早就捷足先登了。当然,一个学科中好的导师也不止一两个,也许有好多个,所以,有些同学为了确保录取,会自以为聪明的同时联系几位导师,殊不知这是导师们非常反感的做法。所以,自己充分考虑清楚后,一旦决定选择某位导师,那就不要三心二意,专心致志准备考试就好。古人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但凡做任何事,准备充分总比稀里糊涂的好!在一些人生大事的关口,则尤为需要注意。考研当如是。
时代在不断的进步,我们也在不断的进步,而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本科学历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了,所以也要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考研之中。很多人都说“大学生越来越不值钱”了,随着本科含金量的不断下降,学生们即使是本科毕业就业也会遇到困难,但是这其中并不包括名校毕业生和研究生。#寒假有好课#名校毕业生毕业之后依然带有着“名校光环”,而研究生在就业的时候,也深受着各大用人单位和公司的青睐,所以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后都回报考研究生考试。考研对于学生都有哪些意义呢?考研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眼界。当学生考研之后,自身的思想也会得到很好的提升,不再局限于格局之中,接触到的事物都是不同的。考研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投入到科研之中,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研的推动,而学生们考研也能够更好的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考研能够让学生在就业的时候占据一些优势,当学生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或是更高的学历,在就业的时候可以说是各类工作“任君挑选”,不是公司选择你,而是你选择公司了。考研能够提高学生的社会地位,虽然现在考研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但是当学生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时候,还是会受到许多人的青睐,在各方面都会优先于他人。考研需不需要提前联系导师,什么时候更合适?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研究生初试的成绩也要下来了,预计在2月末初试成绩便能够出来了,而当初试成绩出来之后,学生们也要做好一系列的相关准备了。初试结束之后,考生们也要准备好复试,而预计今年的复试时间应在4月份左右,满打满算不过就剩2个月了,所以学生们也要提前做好准备了。而很多学生就会问了,考研到底需不需要提前联系好导师,什么时候联系更好更合适呢?听听过来人的意见。建议学生在初试出分之后,复试考试之前联系导师,若是太早的话,自身没有能够拿得出手的成绩,导师大概率不会给予学生明确的答复。但若是太晚的话,很可能心仪的导师已经招满名额了,所以学生们最好是在初试成绩出来之后再联系导师。当然,若是学生对于自身的成绩很有自信,那也可以提前联系导师,争取给导师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学生联系导师需要注意细节,以免留下不好的印象首先,不要过于夸张、夸大自身的成绩和成果,实事求是地表明自身的成绩。学生要知道,谎言终究是谎言不可能成真,所以不要过于夸张自身的成绩,以免给导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其次,不要同时联系好几位导师,确定目标导师。导师之间也是会互相联系的,若是发现学生同时联系了好几位导师,那也会给导师留下很不好的印象,从而复试成功的几率也会降低。最后,内容不要过于啰嗦、长篇大论,精简语言并突出重点。导师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没有多余的时间看学生们的长篇大论,所以学生一定要精炼好语言,并且注意礼貌用语。考生如何更好的应对复试,都需要注意哪些事项?1. 调节好考试情绪,放平考试心态不论是什么考试,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都会让考试发挥得更出色。考研复试很关键,学生们也要更好地调节好自身的情绪,不要过于的紧张害怕,放平自己的心态,从容地面对考试,面对考官的提问也不要怯场,将自己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2. 不要冷场,注意好考试氛围考研学生要注意啦,在复试的千万不要冷场,很多考生因为过于紧张便会大脑一片空白,从而造成冷场的情况,而冷场在复试的时候属于“大忌”,学生们一定要注意好考试氛围。还有的学生因为紧张而忘词,而导师多半都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但是这样一来也会造成冷场的局面,所以学生要保持冷静,提前做好复试练习也可以避免冷场的情况出现。3. 准备好可能会提问的问题,并想好应对答案大多数考官都会提问考生比较熟悉的问题,但也不排除考官会突然问一些不熟悉的问题,或者是和专业不相关的问题,而学生们也要想好应对的措施和答案。若是实在回答不上来,学生们也不要胡说八道,直接诚恳地表明就行,并表示回去之后好好研究等等,所以学生们也要提前做好准备,不要打没有准备的仗。小编寄语:距离研究生复试的时间已经没有多长了,学生们也要做好相应的准备,争取复试顺利过关,考研顺利上岸!今日话题:你直到考研复试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吗?喜欢本文的宝宝们记得分享和收藏!点一点关注,我们下期再见啦~(图片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