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四次失败,还要继续坚持吗?还是随便找一个工作结束考研之路

考研四次失败,还要继续坚持吗?还是随便找一个工作结束考研之路

考研是目前大多数大学生的不二选择,一方面因为现在社会就业压力很大,不是好大学的毕业生,想找一个如意的工作实在是太难了。另一面是根本没有享受够这样无忧无虑的读书生活,不需要为生计担心。考研是人生的一大挑战这不我一个特别好的朋友,考研连续考了四次没有成功。最主要的是他是没有参加工作,没有经济收入,衣食住行都是用的家里开支,试想他内心的压力也是非常的大。不仅要承受考研失败的痛苦,有要煎熬过日子的辛酸。最让我难以置信的是他每天都去图书馆,并且学习也是很认真的,本科是211学校,我想这样的学生基础肯定很好呀,最多二战上岸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经历了四次考研都是失败。考研也是人生一段美好记忆前几天他来找到我,我们聊了一下,我发现他失败的最重要原因是没有认清自己,四年定准了计算机专业,并且非要考985的计算机,这不现在痛苦只能自己受着。并不是说他的实力不强,而是当前热门专业的竞争太大,想考研这种充满的风险的事情,作为失败了好几次的人,不应该在有任性,而是调整心态,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像他这样的情况,他有两个选择,第一、继续考研,既然经历了四次,就不能随便放弃,但是应该选择一个更稳妥一点的学校,一次考上。第二、选择工作,但是选择工作的话,他没有任何的工作经验,必定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不过可以尝试考公务员。选择考研就要坚定的走到终点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不经历风雨怎么见的彩虹。这也是他人生道路上一个难忘的记忆,只要坚强地度过这段时间,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有些时候人们就是喜欢和别人比,有什么好比的呢?自己选择的路最苦再累也要走到头,不需要太在别人的眼光,毕竟这是他自己的人生。最后不管他选择什么样的路,都希望他今后的运气可以更好一点,上天也眷顾一下可怜的他吧。#考研#

若枉若直

那个考研考了三次的人

1前几天跟朋友聊天,说起了她的原生妹妹,她的妹妹我见过,跟她长得很像,学习很好,虽然大学只上了三本,但是年年拿奖学金,只是妹妹心里不服气,觉得自己学习好却只上了三本,就一直想通过考研证明自己。但朋友说这已经是她考研的第三年了,也一直没什么目标,本科学的国际贸易,考研却要考司法,第二年又换成了会计,一年换个专业,每年都过不了,考研的目的也只是不甘心,不想工作,逃避现实。妹妹刚毕业的时候,找过几次工作,结果都已被辞退而告终现在还在家里准备考研,什么家务活都不做,房间乱得像狗窝,就霸占他弟弟的房间,让弟弟去沙发上睡。弟弟考上了上海的一所大学,就说弟弟是因为命好,才能考上。还说朋友是因为命好,找的工作也好。本来好好的性子,现在变得对周围什么事都看不顺眼,抱怨父母没钱,对自己不好。抱怨别人过得那么好,自己怎么就遇到这么多不好的事,事事不顺心。但是我知道,哪有那么多命好的,谁不是拼命努力的活着!2朋友自己是被抱养的,小时候过得比较苦,养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养父找了小三,不待见他们,他和三个哥哥就跟养母生活,那时候,他们那比较封建,养女都是要来干活的,将来家人好收彩礼钱,家里亲戚劝她妈妈(养母)说女孩子上学没什么用,出去打工还能挣钱,但她不同意,愣是凭着自己的一股倔劲,供自己上完了大学。朋友现在在一家公司做销售,前期累死累活加班工作,现在终于积累了一些经验,工资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她过得不容易是真的,但她拼命努力生活也是真的。她从来没有抱怨过原生家庭狠心,也没有嫌弃再生家庭的贫穷,相反,她很感激他的养母和哥哥们。而她的妹妹,因为从小家里的教育方式就是,只要学习,就可以什么都不用做。而妹妹又是个心高气傲的人,大学考的不好,找的工作不如意,考研多次没考上一连串打击让她只想逃避现实。还让她对社会,对家人充满了抱怨!一个人怎么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决定了她怎么应对自己的人生。拥有逆商的人,才能在逆境中把握人生!3逆商(AQ来自英文AdversityQuotient)全称逆境商数,一般被译为挫折商或逆境商。它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俞敏洪曾在一次演讲中说道:“大学毕业以后进了社会,学习能力尽管依然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抗打击能力!这就是逆商,是一个你能够面对失败毫不在意,并且面对某种有风险的或者需要突破的事情,你也敢于去尝试的一种心态。”当你有逆商的时候,你会发现人生当中出现的很多困境、痛苦、失败,甚至是在为你未来一个更大的目标在做准备。你有没有逆商,能不能承受住打击,打击以后还能不能保持对生活的热情非常重要。

百花香

你以为考研只考一次就完事儿了?别急,过了初试还有复试呢!

考研初试已经结束了,大家在大三时做的准备也将在二月中下旬公布成绩时见真章,但是先不要放松警惕,还有复试在等着你呢!哈喽大家好这里是于情于理皆于我,喜欢我的可以点个关注哦。紧张的初试已经结束了,想必大家也能放松一段时间来平复考试时的紧张情绪。考研初试的时间是在二月中下旬时公布,大家可以好好放松的过个年玩一玩等待考试成绩的公布。不过可不能光顾着玩,还是要留意复试消息并且自己估分为复试或者是调剂做准备。考完后大家可以先估分,毕竟估完分后心里也就有个底了,可能有的人觉得自己考得不好一直不敢去估分,但是总要面对的不如早做打算。考完后感觉还不错能进复试的考生,这时候就要准备关于复试的考试了,不过复试当然是越早准备的越好。同时别忘了联系想要考的导师,提前联系给老师留个印象,毕竟老师都是有名额的很大概率下会留下有印象的同学。在这期间还可以找分实习积累工作上的经验及人脉,提前适应下社会,对以后生活也是有帮助的。觉得自己希望有些渺茫的,不知道是否能过还没有那么大的信心的,建议复试与调剂两边考虑,准备复试的同时也可对关注网上的有关调剂的信息。以去年的复试线为参考,判断自己是否能进入复试,假如不能顺利进入复试也好有个退路。网上的各个平台都会有有关调剂的消息,时刻留意自己专业的可接受调剂的院校和调剂的报名时间,人生是自己的,所以要时刻把握住前进的机会。还有一种类型是估分后感觉自己国家线都过不了的,这时候就要考虑是否是投简历找工作或者为二战做准备。有很多人是一战失败再进行二战,但是也有很多是直接放弃继续考研转而找工作了,这都是看个人条件再做打算。不管怎么样,提前做打算总是好的,愿顺利经过初试的小伙伴们也能顺利通过复试,成功上岸!|本文由于情于理皆于我原创,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银英

多次考研是否值得提倡?

每年的考研人数都在增多,但是这却并不仅仅只有应届毕业生在报名考研,还有很多二战甚至参加了很多次考研的往届毕业生也在报名考研。虽说学历越高未来的机会越多,但是花费数年时间只为准备考研真的值得吗?考研是提升自己学历、提高自己能力的一个途径,这对于未来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所以笔者对于在校大学生以及那些二战的人是支持的。但是笔者却并不赞成那些已经参加过多次考研的人再继续进行下去。为什么呢?参加过考研的人都知道,准备考研是需要很早就开始进行的,并且期间是要连续进行下去的。也就是说在复习阶段,学生是很难腾出时间去做其它事情的。因此对于那些已经参加过很多次考研的人来说,他们毕业已经很多年了,但是他们却从来都没有去做过其它的事情,仅仅只是在复习。这就浪费了很多的时间。毕竟数年的时间对大学生来说足以让他们在一个工作岗位上上升到一个不错的职位了。但是对于这些考研的人来说却没有什么收获。其次就是考研并不仅仅需要实力,还需要运气的。如果运气不好遇到的都是自己没见过的题目,那么是很难考上的。这样一来的话年龄就有些大了。到了那个时候恐怕仅仅拥有一个大学文凭却毫无工作经验恐怕是很难找到工作的。就算运气好考上了。但是现如今的社会竞争是很激烈的,没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你也不一定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因而笔者认为与其花费大量时间去考研,还不如尽早到社会上去历练,从基层做起,积攒经验。数年之后未必就不能提升到自己心目中的职位。

段青

曾经两次考研都失败了,今年还要继续考硕士研究生吗?

近日,已经大学毕业快六年多了,参加过两次研究生考试的年轻人询问小编,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的考试报名在即,此时他的内心很矛盾,也不甘心自己在考研这件事情上失败了一次又一次,对于今年的这次考研来说,距离上次考研也已经有两年了,但他自己还是对读研的事情念念不忘,想跃跃欲试,读研似乎成为了他人生中的梦想,曾两次考研的失败成为了他这个人一生的心结。所以,他想读研,又怕再一次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的时候遭遇失败。因此,他想问一下小编,他现在该怎么办呢?今年还要继续考硕士研究生吗?其实,很多同学在经历考研失败后,都非常犹豫还要不要继续考?考吧!担心又一次的考不上研究生,不考吧!又不甘心,看着同学、朋友都去读研究生了,而自己却要跑着到处找工作,有时候他们自己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还要处处碰壁,甚至遭遇歧视等等。毕竟现在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实在是太多了,而想找一个好点的工作却不容易。求职招聘过程中要么一些用人单位要求求职者毕业于985,211的大学,要么提出了最低学历是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现实生活里,可能普通大学的一般本科毕业生根本就不受个别用人单位的待见。可是,这些求职的大学毕业生能怎么办呢?除了抱怨社会和自己外,凭他们自身的能力很难改变当前窘迫的命运。于是,考研成为了他们改变现实宿命的一根很重要的救命稻草,尤其是普通的一本、二本或三本的大学本科生把考研当成了人生的第二次高考。总之,小编非常理解这位年轻人考研的想法。虽然他在以往的两次考研中都以失败告终,但他仍然没有放弃想读研的想法。或许,读研对他来说,已经成为了自己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以至于好几年都让他不能忘却。小编认为,趁着年轻,多经历几次失败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呢?既然自己想参加今年的这次考研,那就大胆去尝试吧!不用担心失败了会被人嘲笑或者看不起,当你真正的成功了,谁还会在乎你曾经的失败呢?

勾魂手

为什么有些人一次就能考上研究生,有些人多次都考不上?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共有341万考生报考,比去年增加了51万人,再创历史新高,今年也被称为“最难考研年”。复习现场可喜的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020年2月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表示,今年将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增加18.9万。报名人数增加51万,招生人数增加18.9万,那么今年和往年相比考研难度到底有没有增加了?把近十年的数据搜集整理如下:▲近10年考研人数及录取率从数据可以看出每年的录取率基本在28-35%之间波动。从录取率看,2020年的录取率为29%,2019年的录取率为27%,加上疫情的影响以及近年来新增2000多个硕士点。对于考研,为什么有些人一次就能成功,而有些人多次也考不上研?考研是否能一次考研上岸?我觉得有这几个原因。◆第一、有没有根据自己的特点准确定位?自己基础不扎实,又没法坚持复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还参考双一流大学,那肯定是考不上。◆第二、学习方法是否得当?如果基础太差,本科学校又差,上课又没有听课,选的教材不是经典教材,选用自己老师编的所谓教材。这种教材自学根本没法。这种情况建议去爱课程、中国慕课等网络课程平台选一个对应国家级精品课程,每天坚持学习几节课。你会发现你自己学校的老师和这些名校的老师差距有多大。同时购买最经典的教材自学。◆第三、心态是否调整好?考研过程是一个持久战,谁能坚持到最后,谁上岸的几率就大!复习过程总会出现心态崩溃的过程。我考研那会很多同学中途就放弃了。我也中途想放弃了。我心态不好的时候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如去打一场篮球,大汗淋漓后,晚上蒙头睡一觉,第二天又可以继续学习!如果考研笔试通过,复试注意事项请参考另外一篇文章。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果对你有所启发或者帮助请点个赞!谢谢!

全矣

参加过四次考研,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关于考研,可以有很多角度去写,可以有很多感悟传递。我以“前进”作为题目,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个褒义词,更多的是因为它代表了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当下,考研大军已然浩浩荡荡,无数考生怀着不同的动机奔赴着同一个战场。而我作为19考研大军的一员,终于成功突围,以369分的成绩上岸山西师范大学,以下是我的成绩单,大家可以看一下:2019考研已落下帷幕,我们暂且不以成败论英雄,我只想说明一点,我们确实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去完成人生的转场。我希望的是,每一个考生都能拥有当代中国青年该有的梦想和深邃,拥有一个成年人该有的思考力,去寻找自我存在的意义。人这一生,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顺流而下,随波逐流固然轻松,但逆流而上的你会发现生命的真谛。曾经的我,没有梦想,两手一摊不作为还以顺其自然作榜,不避免失败也不追求成功,对什么都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但是空虚过后的我也会隐隐作痛,讨厌自己不努力的样子。那样的生活肤浅,空洞,卑微。但是好在,我改变了自己。所以,我更希望这篇文章可以有鼓励到那些迷途中找不到方向的小伙伴。有些事情我们以为永远不可能做到,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只要有改变自己的一颗心,矢志不渝地走下去,你会发现自己在发光,照亮了自己也温暖了别人。相比起懵懂无知的少时,我更喜欢对自己满意的当下。人活一生,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要什么都想要却什么都不想做。选择了考研就坚持下去,不要怕时间久,不要怕夜太黑。曾经的我板凳坐不热,看不完完整一本书也写不完笔记本,可能正因为我太不像话了所以才激发起自己的潜能,我想好好活,用自己的力量去获取内心的快乐和安宁。对我来说,考研并不只是为了求学也是为了改变自己的懒惰和拖延,磨练自己的意志力。空有梦想却不付诸实践注定会悔恨终生,只有脚踏实地的耕耘才会有所收获求得心安。我们都听过很多鸡汤却不以为然,只有自己熬出来的才会别有一番滋味吧。只要有梦想,那就即刻行动,路上风景很美,只要你懂得欣赏自己的勇敢。关于前进,我想阐述两个问题给大家。第一个是我为何前进?第二个是我如何前进?一、关于为何前进?在踏上考研的这条征途之前,必须问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出发。我相信答案必定众说纷纭,有的为了求得知识,有的为了更好就业,有的为了光宗耀祖,有的为了一纸文凭等等。我也曾问过自己,作为一个对什么都不太上心的人为何对教育学动了心,这一切都得从四年前讲起。当时的我在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培训课,给我们上课的是一位慈眉目善的老奶奶,讲授的内容我记不清了,但我记得那一刻我的被她的只言片语吸引了,我觉得教育知识很有趣很奇妙富有智慧。从那以后,我选修教育学,决心考教育学的研究生。是对教育知识的渴望为我点起了一盏灯。但是大学毕业之后我也曾把这一渴望抛之脑后,我没有勇敢地尽心尽力做自己,所以我的内心依旧是空虚,做着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应付着自己不想敷衍的人。在那种不满意的生活里我又开始反省自己,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去年我结束了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的状态然后全身心投入到了备考中。我给了自己一个改变自己的机会,从遵从内心开始,从追求梦想开始,从考研开始。以前我从来都不知道为什么学习,并非热爱,所以无果。现在的我找到了学习的快乐,在学习中结合自己的思考,进行判断,指导自己的生活。这就是考研的意义。很多人想必会说,难道你没想过考研会光宗耀祖会帮助你更好的寻找工作?想过,我也只是一个俗人,但是这没有那么重要。相比于世俗眼光我更在乎自己是否快乐,我只想用心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将来若是可以做些贡献也算是有所图了。所以我倡导的动机是内在的兴趣动机。说到考研动机,我不得不说一个话题,自我教育。原生家庭不一定有利于我们成长,学校教育也只是重知识难以触及我们的内心。很多事情只能靠自己,所以考研也是另一种超度。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感悟也是生活的意义,真正的教育是由内向外的扩散,我们只有自己审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完善自己才能从母体中脱离。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做决定,并且可以享受为之努力的快乐,这就是我喜欢的大无畏,也是我选择前进的理由。二、关于如何前进?这篇文章并不只是成功鸡汤,更多的是讲述我为什么失败。在通往成功的路途上总是布满荆棘,而我并不是那个毫发无损披荆斩棘的人。我参加过四次考研,第一次去试水,完全裸考。英语63,政治63,教育学126,总分252。这次失败是因为没有准备,大脑空空如也,但也算是知道了自己的初始水平。第二次考试总分305,第三次考试总分315。我想说明的是305、315是什么概念。我考305时A区的国家线是310,我考315的时候A区的国家线是320。所以连续两年我低国家线五分,相当于没有进步,原因是我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心不定,每年看书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就是两个月。输在一心二用,败在高估自己的能力。第四次考试英语65,政治70,教育学 234,总分369。看到成绩的那一刻我自己都难以置信,虽然自己估分的时候估了368.5。大家都在开心的时候我很平静,我想那大概就是努力过后的心安理得吧。通过四次考试作对比,我想告诉自己也想告诉大家,失败不是没有原因,成功也不是说来就来。我们要正确的审视自己的水平,优缺点,意志力,接受自己,不过高估计也不妄自菲薄,坦然接受成败,不气馁也不骄傲。我坚持四次不是因为我输不起,也不是因为我执着,更不是因为我愚笨。是因为我想磨练自己,花一年做三件事远比不上花三年时间做一件事情。我深刻的认识到自己曾不自量力,很多年不看中文书不学习还觉得自己可以速成这是无知,一心二用这也是无知,学习不深入理解更是无知。孔子曰,过,则勿惮改。只有把自己身上的不堪一一剥落才可以看见全新的自己。考研路上我时常用一句话激励自己,一切还没有结束,除非我赢了。考研其实是场一个人的战役,对手只有自己。前进的第一步就是对自己下手,打败自己的懦弱不努力,打败自己的自以为是,打败自己的一心二用。前进第二步就是应对考试内容,英语政治专业课。这是我们的应考武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找到制胜法门。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情况谈谈应对思路,大家一定要加以判别之后发挥自己的潜力去摸索适合自己的方法,我的方法只供参考。三、关于备考1.英语的复习初高中的时候算是我的擅长科目,大学也是英语专业,多少有点功底在,所以我没有付出太多的心思,用真题练手感,成绩持平在65左右。众所周知单词是英语的基石,但我认为句子结构和法才是骨干。如果不懂语法,单词只是单词,你读不了句子也写不出句子。所以,二者要双管齐下。单词我建议从初中背起,用最快的速度激活自己的回忆同时增强自信心。初中单词掌握之后背高中单词,我想很多人不一定能快速过完高中词汇,它是四级六级的前奏。我不主张直接用四六级的书,更不能直接背考研词汇。越是简单的词,越不能轻易忽略。欲速则不达,有的时候慢才是快。背单词最好作为一条贯穿前后的线,循序渐进不要逾越。有能力的可以去研究词性。做题没有技巧,只要单词过关句法在心,正确率和题型无关。2.政治的复习关于教育学311。很多人都会看着五本书发愁,心想着刷题或者背大纲,我也这样做过,结果是在国家线下徘徊。肯定也会有人成功,那是因为那些人底子好或者学习方法记忆力卓越。所以,还是看书吧。看课本的顺序看书的同时,需要自己画思维导图掌握整体框架结构,重难点内容动手写一遍,及时背诵。最好在半个月完成一本书,宗旨是细读重理解,做好笔记。重难点如何知晓?看大纲?恩,可以。我建议大家看历年真题,只看不做。对照答案明确考点。复习进度第一步:浏览真题和大纲,明确考察重点难点。第二步:精读课本,做好笔记及时背诵,参考勤思知识大全解,做应试宝典题库,整理错题,翻课本。第三步:背大纲,背笔记,做1000题,整理错题,翻课本。第四步:背大纲,背笔记,做真题,整理错题,翻课本。第五步:背错题,翻课本,练大题,背冲刺卷。我分享的东西不是很具体,我也没法具体,每个人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做计划。计划分为宏观和微观,我给的是宏观,微观的东西需要大家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材料去制定。计划必须严格坚持,每天进步一点,每天都努力,那么你终究会达到目的地。四、关于心得体会1. 认真看书会打败恐惧,不要空想要行动;2. 集中精力事半功倍,不是起得早就会学得好;3. 看书必须深加工,调用大脑中相关联的知识,促进知识理解;4. 用自己的话将知识转述给自己听;5. 做笔记画思维导图,凡是带有创造性的东西会让知识向你靠近;6. 课本是根本,具体全面。错题必须回归课本,翻书的过程比直接看答案更期待,因此记得也牢固;7.把背书的过程当作讲解的过程;8. 计划要具体到每一天的早午晚,合理安排才能良性进步;9. 看书做题结合,及时反馈和检查自己的学习;10. 便条学习法,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分散学习效果更佳。当你决定踏上考研的路,就要一直走,哪怕你很孤独,哪怕你很累。我常常告诫自己,静能生慧,在这个嘈杂浮躁的社会里,我们是骄傲的清流。有梦可追,日子就没有白过。学会思考,你会活得更加透彻。回过头来看,考研真的是件小事。但它教会了我许多,诸如坚持,用心,勇敢。既然选择了前进就不撤退,我做到了,你呢?加油!

过江龙

连续两次考研失败还有必要坚持吗?看过来人怎么说

2020年研究生考试是有史以来最让人纠结的一年,网上复试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关于是否支持网络复试,网上掀起了一场大讨论,有人赞成有人反对,实际上,在我看来,影响不大。经历过考研的同学就会知道,其实笔试更加重要,一般来说,笔试成绩高,复试也没多大问题,除非一些特别牛的学校或者导师有特殊要求以外,但那毕竟是少数。普通高校的研究生选拔更加看中的始终还是笔试成绩,所以大部分同学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笔试成绩不高而导致名落孙山,有的同学连续两次参加过研究生考试,都失败了,询问我还有必要再坚持吗?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就给大家说说我一位小伙伴大龙的考研经历吧。大龙本身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高考成绩也不错,足够上一个比较好的二本院校,但是就因为高考志愿填报失误,被调剂到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化学专业,其实一开始大龙同学感兴趣的专业是历史学,尽管他高中学的是理科。进入大学后,大龙同学一直很烦恼,特别是面对每天无休止的化学实验,他感觉很没意思,于是开始逃课、上网,大学四年虽然没有挂科,但是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中下水平。转眼间就到了大三,同学们都在准备考研,大龙也毫不犹豫地随大流加入了其中,并且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专业。历史学考研有太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了,大龙同学高中学的理科,大学也是理科,感觉记不住啊,最终考试一塌糊涂,毫无悬念地落榜了。毕业后,大龙同学没能找到什么靠谱的工作,工作不顺利,收入也不高,他认为是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好,于是他决定再次考研,这次他选择了当前非常热门、好就业的计算机专业。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时间紧,知识点多,再加上大龙大学学过的高等数学已经全部还给老师了,第二次考研他悲剧的又落榜了。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大龙已经快30岁了,也已经成家,还有了一个1岁的小孩。这几年,他换了好几个工作,虽然收入有所提升,但是总觉得没前途,于是他今年他又想考研了,这次他打算报名在职MBA,大家觉得他今年考得上吗?我个人认为,大龙考上的几率不大,因为他考研太不专一了。再加上现在要工作,又要照顾家庭,并且已经满30岁了,就更没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了。所以考研不在于考几次,而是需要注意两个方面。1、一定要专一像大龙同学这样三心二意的考研党,是很难成功的,因为他三次考研选了三个专业,而是跨度很大。同学们如果坚定信念要考研的话,一定要坚持一个专业,那就一定能考上。2、考研的专业最好与自己大学专业相关可能有的同学觉得自己大学没有学到什么太多的知识,其实不然。“隔行如隔山”,你所认为的没有学到什么,其实在外行看来已经不容易了,毕竟大学四年耳濡目染,肯定比外行同学懂得多。也有一些同学觉得自己所学专业比较冷门,不好就业,所以想要跨专业考研。我个人不太赞同,冷门与热门只是相对而言的,一些看起来相当热门的专业也许会有不为人知的艰辛,就拿现在非常火的计算机专业来说,程序员的工作是非常枯燥繁琐的,而且极为辛苦,大部分程序员都会有各种职业病,比如颈椎、腰椎等疾病,许多大龄程序员后来都改行了。选择永远比努力重要,同学们在打算考研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自己为何考研,选好专业和学校,不能随大流,一定要尊重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旦决定了,就坚持不懈的努力,不能遇到困难就轻易动摇,这样才能无愧于青春,自己的人生是为自己过。感谢阅读,您的关注、点赞和分享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伊角

考研连续失败后,该怎么办?3个“现实出路”给你!

选择考研,在程度上比高考更加艰难。原有有三:大学四年本科懒散的状态,没有了高中时的那种纯粹的学习目的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看不进去书的人大有人在;考研分为两部分进行,笔试和面试,笔试只是为了复试考取一个资格,但是复试中的变数更大,所以考研的周期长,容易让人产生疲态;每年考研人数都在增加,考研压力紧随上升。基于以上提到的三种原因,考研失败其实真的是常态。每年有十几万的学生参加研究生考试,但是平均每个学校录取的人数才却很少很少,这就让很大一部分学生成为成为“炮灰”。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考研失败的人就因该放弃吗?以下几点是我们通过网友们的亲生经历整理而成,它们可能会帮助理清以后的方向。1.选择二战或者三战考研失败是常态,选择二战的人也不在少数,更有坚持者会在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毅然决然选择三战。这才是一个为了理想努力拼搏的人的正常态度。考研对很多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件孤独又寂寞的事情,尤其是当别人还在睡梦中,你就要早早起床去往图书馆开始一天的学习之路。当别人在逛街看电影的时候,你和英语在死磕;当别人在和恋人花前月下的时候,你在背诵大段的政治知识点..........考研在大学里就像是一个“异族”一般的存在。身边的人少了大学以后都在放松高中三年紧绷的神经,而你却在大二或者大三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回到高中的生活状态,然而更令人痛苦的是,你回去了你的心却没有回去。当然好不容易六点起床坐在图书馆的书桌前时,你的心思还停留在宿舍的温床上,当你强迫自己做完那一套套不知所云的英语卷子时,你的心里还不时有个TA里打扰。对于考研者而言,最难的是调整好学习的状态和心思。但是当你调整好了心态努力学习之后,考试成绩却给你当头一棒,第一次考试失败了。每天的早起,每天的晚归,每天的挣扎,都在刺眼的成绩中变得不值一提。这个时候你该放弃吗?当然不,既然决定考研,便要勇往直前!所以很多人继续选择了这条在外人看来的“痛苦”之路,继续努力向前。2.考研失败以后开始关注工作考过研究生的人都知道,很多人为了备考会错过学校的校招活动,而校招对于刚毕业大学生的求职是至关重要的。参与校招的企业明确的就是照片应届毕业生,为公司培养新人,而且在校招签订的工作一般都比较正式,并且不乏有很多大企业参与。所以校招对应届生而言非常重要。但是参加考研的人,在这个阶段也是学习的一个转折期,很多人或许坚持不住会选择放弃找一份工作,但是坚持过这段时间的学生无疑是错过了一个找工作的好机会。考上了还好,考不上还要面临着找工作难的风险。然而对于坚持考研的人而言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本身可以找一个比较好的企业就业的本科生,却因为错过了校园招聘会,只能去一些小企业拿着底薪。但是这对考研失败的人来说,也是最后的就业机会啊!3.参加工作以后准备在职研究生考试在职研究生考试对于想提升学历的人来说是绝佳的选择,即可以兼顾工作,又可以满足学历提升的要求,所以在职研究生也是很经历过考研最后走进职场人士的比较好的一个选择。

珊璞

两次考研都没好好复习,还要再来一次吗?工作后再考有难度吗?

准备考研的几天后,弃考的人也越来越多,尤其是那些没有好好复习的同学。所以,对于自知考研失败的考生来说,是直接去就业,还是重头再来?会不会在工作后再考研有些难了?应试人员没有充足的准备,是否要放弃呢?考研党在二战时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近来在留言板中看到这样一位考生,觉得自己没有把握通过考研,不知道应该是弃考还是重头再来。这位考生已经是第二次参加考研了,他马上就要考试了,由于知道自己复习不好,于是有了放弃的想法。他的情况比较典型,他在本科时期就准备考研的工作,然而因为大四没课,于是整天就知道和身边的人一起吃喝旅游,太浮躁,所以一战考研的成绩很差,连国家线都差了好大一截,调剂更是没有可能。为何还要选择第二次考研呢,也由于没有找到好工作,而父母没有强迫他去找工作,因此就在家为二次考研做准备了。在家复习时,没有反思一下自己之前为什么失败,成日都在游玩,直到临考才后悔,觉得今年考不上就不想去了,怕到时候考砸了丢人。但是他还是想坚持考研,又怕自己三战考研还像前两次一样,还白浪费。不过他也不想就这样放弃了,想着自己能够先工作,等有了稳定工作后再去考研,那个时候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了解到这一情况,估计很多考生都和他有相似的情况。特别是两次考研都没有做好准备,失败了一次很难再成功了。倘若工作后再考研的话绝对有着不小的难度。我对于这一点要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赞成完全放弃,还有几天才考试,应该坚持下来,坚持到底者才有可能获得最终的胜利。应试者感觉未必都是对的,而且每年考研的变数很大,不代表复习不好一定考不好。考试结束后,倘若获得调剂机会的话,我也是建议考生去上,不要再回头看考研。根据该考生情况,没有定力,自律性不强,能够调剂去读研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如果弃考,那完全就是个炮灰了!考研失败后可以先就业,有机会再考。我建议失败的考生还是要先就业,不要急着去考研。等有机会了可以选择再考。如果再考的话,绝对要反思一下自己之前为何失败,避免历史重演。如今考研没有年龄的限制,只要考生愿意,什么时候准备,什么时候再考!那种在职研究生也是在考虑范围之内:考生就业后,如果再考全日制研究生可能情况就不允许了,或可考虑在职研究生或非全日制研究生。需要说明一点,考生有了稳定工作后就能凭借研究生学历迅速升职。而至于看书是否全时,差别不大,用人单位给的薪水这块悬殊不大。如今非全时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也在提高,只是要看考生是否有钱去读!言归正传,每年考研成功的考生中,二战考生也有很多,读名校的也不少。但是就像上面提到的考生一样,备考时三心二意,也没有好好读书,即使备考再长,也很难读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考生,应做好以下准备:总结考研失败的经历,每个考生在二战时尽量避免考研失败,失败也是各有原因的,不是单科成绩不及格就是专业成绩不够高。不管任何缘故,既然选择了二战,就应该找到失败的原因,并解决它。英语不好,一科不及格,要好好学习英语;如果专业课不是很好就要提高专业水平了。或许只有避免了失败原因,才能在二战中取得成功!创造二战考研复习条件,做好考研计划每个同学在二战考研时,情况不同,有些人只能在职考研,有些人却可以在家窝着复习,还有一些人要租房准备。无论怎么样,我建议考生在二次考研时创造条件,合理规划考研复习时间,这样自己的心里才有底。排除情绪化等干扰因素,认真复习一些考生在二战时有过恋爱或想办法赚钱等经历,却把考研这件事放在了不重要的位置上,那么结局肯定是惨淡的。因此既然选择了第二次考研,就更应该排除情绪等干扰因素,认真复习,不要大喜过望,不要在不相关的人和事上浪费自己的时间!掌握了考研信息,调整好心态,坚持坚持考研近几年又进行了许多改革,考生要提前把握考研信息的变化。考试时,及时调整心态,尤其是临考时,不要有退意,坚持考完了,坚持下去就是胜利!应试者只要按照上述情况去做,踏踏实实复习,我想第二次考研的成绩一定会很好。还有一些在职考研的同学,一边工作一边考研,吃了不少苦,排除万难,终于一战成名。还有些考生在刚刚考研的时候没有用心准备,工作后又认为太苦,于是很多人都乖乖回来考研了。于是考生要谨慎对待考研这件事,日后不要后悔,只有适合自己的道路才是最好的!#加油考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