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教育部:考研考生属于这6种情况,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巧言

教育部:考研考生属于这6种情况,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你知道考研也有加分政策吗?除去加分,还可以享受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待遇。想想高考,有多少人为了加分,拼命参加竞赛;又有多少家庭“转户口”。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加分,考上一个不错的高校。考研也有加分政策,只有你符合这些条件如果说,高考加分还有“拼家庭”(转户口)的可能。考研的加分,完全是靠考生自己。个人根据加分不同将加分的6种情况分为3类。甚至可以申请免初试。(1)初试加10分。目前,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过依旧存在东西部发展不均衡现象。支援西部建设、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正持续实施。所以,考生如果有参与“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内考研的,初试总分可以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此外,对外开放战略,文化自信等战略也促使将我国传统文化传扬到海外,故而考生如果参与“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并且在3年内考研,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2)甚至可以免初试。大学生应征入伍一直是国家战略之一,甚至可以返学费。如果考生在大四应征入伍,并且荣获二等功以上,那么不仅可以收到返还的学费,考研初试可以申请免试,不过二等奖真的太难了。当然,一般情况下,考生在3年内参与考试,初试总分可以加10分,并且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此外,如果考生没有参与普通考试,而是参与“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招录的,那么考生 不再享受初试加分政策。(3)人文社科会多5分。如果考生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并且考核称职以上。同时是在3年内参加考研的,那么考生至少可以加10分。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的考生可以加15分,并且同等情况下,优先录取。不要想太多,最高只加15分教育部有相关规定,如果考生满足好几项加分条件。很遗憾,你只能按照最高分来加。要不然,考研初试满分就可能出来了。此外,考生如果满足上述条件。考生一定注意目标院校发布的加分政策信息,按照目标院校要求提交材料。如果考生没有看到目标院校发布相关通告。一定及时联系目标院校的研招办,要不然你就错过加分和优先录取的机会了。以上就是关于考研初试加分的3大类6种情况,你符合加分条件吗?最高可以加15分?赶紧准备身边需要的人吧?防止他们不知道加分政策及提交材料。

红谷子

别再傻等考研成绩的公布了,考生想顺利读研,这些准备要提前做好

别再傻等考研成绩的公布了,考生想顺利读研,这些准备要提前做好!在考研初试结束之后,大部分的考生都放松了警惕,不再关心学习的问题。因为他们觉得,2021考研成绩下达还有很长的时间,就算考研初试成绩公布,到正式考研复试和调剂也有一些时间,到那时候再考虑不迟。不过,考生如果想顺利读研的话,千万不能放松警惕。因为当下已经有不少考研院校已经公布了调剂信息,很多同学已经开始了预调剂。等考生在考研初试成绩下达再考虑读研的问题,显然已经晚了!那么,考生在初试城际线下达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呢?#2022考研#2021考研成绩还没公布,考生需要提前准备研究生复试和调剂吗?近来有考生咨询小水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问题,他刚参加了2021的研究生考试。但考研成绩到二月之后才能下达,他觉得暂时不需要考虑考研的问题,趁着这些时间刚好报考教师资格证,这样也不浪费学习时间。他是想,等到了考研成绩下达之后,再去准备研究生复试或者考研调剂的问题。殊不知,他这样的决定可能会使得他错失读研机会!因为教资考试在三月初,那时候也刚好的考研复试的时候。他想到考教师资格证,拓宽未来的就业道路,这个出发点没有错。可是他不该将考研这件事放在了次要地位,毕竟考研复试和调剂才是重头戏。初试考得好虽然占优势,但不代表一定能够读研!在考研复试前,他又分心去考了教师资格证,肯定无暇顾及考研,这样的话舍本逐末,确实不应该。对于他的这种情况,应该先把考研这件事解决之后,再去考虑考证的问题,在2021年下半年考证也不迟,毕竟他还暂时不需要走上工作岗位。因此,对于大部分考研的同学来说,2021考研成绩还没出来,不需要准备复试和调剂?错了,别让自己错失读研机会,以下的准备考生要提前做好!01、了解考研流程,尤其是复试和调剂的相关信息对于很大一批第一次考研的同学来说,考研流程还不是很清楚。这是因为考研初试和复试大不相同,调剂的情况很多人不明白。所以,在考研初试成绩下达之前,考生需要对这方面知识进行了解。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国家线、专业复试线、考研成绩公布时间、调剂时间以及复试流程等。这些前期的工作都是非常必要的,考生想要读研,这些问题都不要轻易忽略!02、掌握目标院校复试内容,提前准备考研复试如果考生考得不错,考研初试刚结束就应该准备目标院校的研究生复试。毕竟考研初试只是读研的第一步,复试的时候才是决定能否读研的关键!这里需要了解的是目标院校的复试内容和流程,可以参考去年的内容进行准备。等到了正式考研复试的时候做个微调就行了。英语水平不好的考生尤其要注意准备口语和英文自我介绍的内容,以免自己在复试中被刷了!03、提前准备预调剂,占得先机对于发挥不理想的考生来说,预调剂是十分有必要的。当下不少考研院校已经公布了考研调剂信息,一些缺额的专业已经在招调剂生了。考生不论考得如何,觉得自己无法进入目标院校的复试,就可以填报预调剂,占得先机。要是成绩下来可以复试,调剂暂时忽略;如果不能进入复试,那就直接调剂读研就行了!04、搜集调剂信息,为读研做好兜底任务另外,对考研调剂信息的搜集也是非常必要的,虽然考生并不一定要去调剂。但考生对于调剂信息的搜集,也是为了自己读研做好兜底任务。这是因为,就算是进入目标院校的复试,也有被刷的可能,想读研也只能寄希望于调剂!当然,对于那些基础不太好的同学来说,能够在复试中表现得好,逆袭读研的概率也不小。所以联系导师是很有必要的,也可以找点时间看看导师们的信息以及研究方向和内容,这对研究生复试都是大有帮助的!你如果今年打算考研,你觉得那些已经读研的研究生们分享的经验靠谱吗?如果是你,你会照搬经验去考研,还是选择性的实行呢?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考研初试分数很高,远超国家线,一定能读研吗?真相令人意外避免考研调剂被刷,这几类院校可提前了解,低分也有望调剂读研!如何搜集2021考研调剂信息?这些实用的好方法送给你!

苗姐妹

考研人数再创新高,建议考生至少提前1小时到考场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20年12月26日~27日举行。据了解,今年全国报考人数为377万,多所学校采取最严防疫管控措施,确保安全有序。教育部近日发布消息,今年考研全国人数为377万。记者对比发现,相较去年341万人增长36万,创下历史新高,而前年则是270万人。就武汉来看,多所高校的报考人数也大幅增长,比如报考湖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的总人数为10148人,同比增长11.98%,据了解,其中不少外地报考湖北大学的考生在当地大学参加考试。华中科技大学为湖北省内最大考点,有9818人。考生需要佩戴口罩并测量体温据了解,为切实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安全和身体健康,湖北采取严格的防疫措施。根据《2021年湖北省研考考生应考防疫须知》,考生从考前第14天开始坚持每天测量体温,进考场前需出示本人“健康码”以及健康考试承诺书。考前14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活动轨迹的考生,每场考试进入考点还需出示7天内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此外,考生进入考点、考场时需要佩戴口罩,并测量体温。考试当天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考生,须经考点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专业评估,允许考试的可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考试时考生全程佩戴口罩。多所高校明确,送考人员及车辆不得进校,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等多所高校建议考生至少提前1小时到考场。武汉理工大学辅导员自掏腰包为考研生准备“橙”意加油包310名研考生,每人一个橙子。研考前夕,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两名辅导员自掏腰包给该院310名研考生每人送一只金灿灿的橙子,预祝他们考研“橙”功。“很感动,很温暖!”收到沉甸甸的礼物后,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1701班邢玉涵同学表示,再过两天就要参加考研了,突然收到辅导员送来的橙子,既温暖又感动,“我将更加自信地走向考场,为梦想奋斗。”这些礼物包括独特包装设计的礼包袋、专属于自己的关怀信、寓意满满的橙子。辅导员为学生准备“考研加油包”。校方供图据了解,这些都是该院辅导员黄浪和马贝贝的点子。今年为助力21届考生积极应考,他们给学院每一位考研学子送上了“橙”意满满的橙子,并在每一封致考研学子的信上签上了该生的名字,精心为考研学子打造专属鼓励礼包,寓意“橙”风破浪,马到功“橙”。“310个橙子花了1000多元,意义远大于这点钱”。黄浪说,近年来,考研竞争日愈激烈,考研学子在备考过程中容易产生紧张、焦虑及疲惫心理,机电工程学院为助力学生成长,做学生最坚强的后盾,历届辅导员主动在考生最艰难的时期为他们送去最贴心的关怀与鼓励。考研学生收到的“考研加油包”。校方供图此外,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辅导员曹明也为学生送上“考研加油包”,寓意“巧克难题”的巧克力,放松心情、逢考必过的胸章,还有致考研学子的一封信,辅导员手写的明信片,饱含对同学们最诚挚的祝福。“想不到老师会如此精心地准备,心里暖暖的,备考也更有干劲了!”环境工程专业考研学生陈建飞说。地理科学专业胡臻祺也备受鼓舞:“我不会辜负老师们的期望和自己的努力,我会拿出200%的努力!”(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陈晓彤 郭丽霞)来源 | 长江日报-长江网编辑 | 魏炜文章经授权发布 转载请注明出处

摩味

考研期间这些大忌考生要警惕,轻则考砸,重则可能会取消考试资格

触犯这些考研期间的大忌,考生很容易考砸,但每年都有考生中招!2021年考研不同于往年,在疫·情还没彻底结束的情况下,太多的考生加入了考研大军的行列。本来打算就业的同学也转而选择了考研,2021考研人数也高达了377万之多!不少考生为了能在考研初试中得高分,考前也一直在备考。但小水提醒考生,在考研期间,有些大忌考生不要触犯,不然轻则考砸,重则还可能会剥夺考试资格,考生要格外注意!考研期间这些大忌考生要警惕,轻则考砸,重则可能会取消考试资格2021考研的时间为12月26日至28日,但是小水考研第一天的晚上却收到考生的吐槽,说是自己一个人租房复习,忘记了考试的时间,白白错过了第一场政治的考试,悔之晚矣。考前他想着做个冲刺,考前再多记一些知识,熬夜看书睡过了头,但没想到错过了考试。就算剩下的科目都考满分,他今年也只能成为炮灰。他虽然打算二战考研了,但是第二天的专业课考试他还是想去看看真题。这样也为以后再考打个基础。但这位考生的做法非常不理智,小水不建议考生也这样。既然选择了考研,都不把考研当成一回事,还能错过考试,很显然没有把考试放在心上,就算再来一年,这样粗心的人,能考上的概率也低啊!所以,对于2021考研的同学来说,一定要慎重对待考研这件事。考研至少要进行两天,大概考四门,考生要格外注意。以下考研期间的大忌,考生不要触犯,不然就和研究生无缘了!01、考研迟到,或走错考场,错失考试机会考研的考试规则非常严格,考生在开考15分钟后就不能再去考场了,这种情况下考生只能被迫放弃考试,读研的资格也无形中被剥夺了。甚至有一些马虎的考生,跑错了考场,最后错过一门科目的考试,实在是可惜!小水建议考生在考研期间提前赶往考场,给自己预留好时间。而今年研究生考试情况特殊,不同的地点还有疫情的相关要求和检测手段,可能还会耽误一些时间,所以考生更应该提高警惕,不要迟到。02、考研期间遗失或忘带准考证和身份证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考研期间丢失或遗失准考证和身份证,对他们来说将是致命的打击!严重的将会剥夺考试资格,多年的辛苦努力就白费了!就算考生考过一门,能来得及找到身份证或准考证进入考场,但这样也非常影响考生的情绪,对考生的发挥也会产生不利影响。所以考研期间考生要把身份证和准考证带好,不要遗失,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影响!03、考研期间考生的某些行为被误认为作弊,考试资格可能会被取消!考生将手机等电子设备带入考场,无论是有意还是无心,都会被认为是作弊!考生在考场上的一些不经意的行为,也可能会被监考老师误认为作弊,比如借用文具、东张西望、抢答或考试结束不交试卷、带走草稿纸等。这些看似没问题的小事,一旦被认定为作弊,这门考试的成绩就作废了!这些事情考生只要注意一下,都可以轻松避免,所以考生要严格遵守考场秩序和考试制度,更不要想着去作弊!04、考前熬夜背书,不好好休息有的同学觉得马上就要考试,很多知识点还没完全掌握,所以夜晚熬夜看书。他们觉得考前可以不睡,可以靠意志力坚持到考研结束,等考完了再大睡一场不迟。但小水不建议考生这样做,熬夜看书很不好,尤其是在考前!考生没休息好,第二天考试肯定发挥不好,等到了下午的考试,精神很容易崩溃,各种疲倦和睡意也会袭来,严重影响考试的发挥。很多考生考砸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没有休息好!这一点考生要警惕,不要忽略考前休息的问题!05、考研结束一门就对一门答案,心态崩溃!有的考生喜欢在考完一门后就对答案,为的是迫切知道自己考试的结果如何。但是这样对答案的影响很大,很容易影响考生的心情,对接下来的考试非常不利!心态差的同学很可能因为一门考试的结果而放弃后面的考试,这对考生是非常不利的!而且网上的答案并不一定正确,考研判卷也不一定就按照网上的那一套标准来,存在很多变数。所以小水非常反对考生在考研期间对答案,那样无益于考研!当然,考研期间考生的心态要注意调整,除了合理膳食之外,休息也要调整好。考完一门扔一门,继续下一场考试,不要过于纠结考过的科目。心态好的考生,往往能超常发挥,在考研中考出好成绩!#加油考研人#最后小水多说一句,考生在考研期间,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试卷。今年高考期间就有考生考试期间心态崩溃,撕了前后位的试卷,这在考研期间也可能会出现!考研的同学也有很多压力很大的考生,考生也要注意这一点,保护好自己的试卷!你如果考研结束之后,你会立马选择估分吗?如果你觉得今年考不上,但是可以调剂读研,你会怎么办?是调剂读研,还是再考一年呢?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考研时这些容易被忽略的小事,会被误认为你在作弊,考生要警惕!找不到考场,被迫缺考?提醒2021考研的同学,提前看考场很重要!劝考生放弃985名校的研究生,改选本校,为何本科老师要这样做?

暴走下

考研初试将近,考生应该怎样全力以赴?关于考研成功有哪些因素?

文/玖玖说教育【原创文章,欢迎个人用户转载分享】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议……2021年考研即将开幕,对于不到二十天的考生来说,面上就要进入考场,而所有考生在这十几天里拼尽全力冲刺复习,在加上近年来的考生一直都在增加,2021年的考研学生高达四百万以上,这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在考研难度这么大的前提下,想要成功上岸,就要多想功夫学习。虽然各大高校已经在扩招,但是考生们之间的竞争依然非常严峻,所以接下来我们就研究一下,考研成功的原因来自于哪一些方面。第一点,成功调剂难度大对于985、211的学生来说,如果出现了没能顺顺利利进入到他们首选的志愿,那在调剂上就会有着很大的机会,再或者被一些与这个同等地位的院校录取,但是对于母校在各方面都不高的学生来说,成功调剂的可能性非常低。在加上今年报名人数也非常多,一些院校也可能存在着压分的现象,所以就会导致一个院校中的某个专业被多个调剂的人去争取,这样考研成功上岸的机会就会少很多。第二点,考生在初试的分数上不占优势在考研这条道路上,重点院校考研的学生相比普通考研的学生多一些优势,不管是在教学质量上面还是在学习氛围,以及学生在复习考研的阶段中都有一些差距。对于很多普通院校的学生,他们会很慢满足自己考得分数,但是在全国排名中可能都排不上中上等,这样就会使他们在初试成绩中就与别人拉开了一段很大的距离,即使自己觉得自己的成绩已经很好了,但是离目标院校还是有一段距离的,所以在初试成绩中他们是没有优势可言的。第三点,复试难过的学生对于考研的学生都知道,考研有两个过程那就是初试和复试,初试过了学生要是复试没过,也是无法成功考上研究生的,但是在研究生面试这一环节是很公平的,而且老师考核的方向也有很多,对于专业知识的考核也是尤为重要的。但是对于同样成绩的学生,老师对名校出生的学生更重视一点,所以普通高校的学生在这方面可能略逊色一点,所以考生在面试环节还是有一定的风险的,普通学校的考生要更加倍努力了。距离考研还不剩20天,要考研的学生可要全力以赴的去复习,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行程,提前将酒店订好,做好万全准备,在此祝福所有考研的小伙伴,万事胜意,成功上岸。今日互动话题:对于已经成功上岸的你,有什么想对正在备考的小伙伴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往期精彩昔日“天之骄子”大学生如今难就业!外企高管揭露三点真相,扎心大学生为何“ 偷偷学”,学姐带你一探究竟,新生:还好知道的早步入大学后,这三件事要敢于说“不”,学长学姐:越怂越吃亏!大学宿舍中隐藏的“潜台词”?新生可要注意力,不懂可要吃大亏

处丧以哀

有的考生通过了考研初试和复试,为何还是被刷掉了?

不少考研的同学曾有过这样的疑问:有的考生明明通过了考研初试和复试,成绩和表现都不错,但最终拟录取名单里没这个人,最终还是被刷掉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答案很简单,之所以每年有不少考生在通过复试后却被刷,是因为这类考生在复试结束后还需要加试科目。若是加试的科目不合格,学校便不予录取!通过了考研初试和复试,却还是被刷掉,只因加试不合格!那么,很多考生就不明白了,哪种考生在考研的时候需要在研究生复试中加试科目呢?如果想要更大概率的读研,避免加试的话,有哪些好方法能够避免呢?这里小水不得不提到以下两种情况下的考生,考研需要加试,但也有方法可以避免,2021考研的同学可做参考!第一种:是跨专业的考生,复试后需加试科目很多不喜欢本科专业的同学,在考研的时候选择跨专业。但是考生要注意的是,大部分可以跨考的专业都需要在复试中有加试科目。所以考生不仅要在初试和复试中崭露头角,而且还需要通过复试后的加试才行!避免加试科目的方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在考研报名之前,先查清楚你想报考的学校,对于跨考生有没有加试的要求。如果有,那就更换不需要加试科目的院校和专业就行了,这样省去了考生不少麻烦。第二种: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科目同等学力考生在考研的时候,进入复试后需要加试科目,一般是两门课程,合格证才能准予录取。比如大专生毕业满一年后可以参加研究生报名,但却是以同等学力的身份,而全日制本科生就不是同等学力考生,不受限制。除了全日制大专生之外,一些本科拿不到学位的毕业生和网络教育成人大专生等考研时,都是同等学力的身份。这里有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同等学力考生在考研复试需要加试两门,不合格者肯定会被刷。而且大部分的211和985名校都不愿录取同等学力考生,甚至有的双非院校在考研招生简章里明确规定,不招同等学力考生!所以对于这部分考生来说,最好是取得本科学历,大专生可以先通过专升本,再进行考研。这样的话,考研拦路虎就少了很多,有了本科学历以后,大部分的高校都可以报考,而且复试不需要加试科目。虽然加试的科目考好了不会影响总成绩,但是不合格的话学校不会录取你,这样的话考生之前所做的努力全都白费了。至于加试的内容,其实不难,考生只需要好好准备就可以了。但是跨专业的考生去准备的话,也比较吃力,考研就多了一些变数,所以还是不要以同等学力身份考研为好。如果你想在考研的时候跨专业考研,你打算报考的学校需要加试两门,你会选择更换其他院校吗?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观点!挂科太多,被取消学位证的人,有资格考研吗?可试试这两个方法!2021考研党注意:这三所高校今年考研改革,考生应酌情更换学校!

不空

考研人数377万!考生:研究生究竟还值不值钱?

每年的考研人数都在不断创造着新的记录。2020年12月26日,2021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正式开考,考生人数突破历史记录,达到了377万。由于今年新冠疫情的原因,各行各业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毕业生来说就业形势空前严峻,许多毕业生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或是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纷纷投身考研大军队伍当中。不禁有人问到: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在当今社会究竟还值不值钱?拿本具体的工作单位来说,本人在自己单位的背宣传内容里常看到一句话:我单位共有职工两百余人,研究生学历十人,本科学历一百八十余人……每次看到这都让人不禁叹息,在整个单位研究生学历占比仅百分之五左右,而且还是教育学术相关单位。放眼全国,各行各业单就比例来说,研究生学历的人真的不能算多,总体占比不到1%。或许在你自己的圈子里,周边接触到的硕士博士可能一抓一大把,但是在整体大环境里,拥有研究生学历还是走在了许多人的前面。许多人在评判学历是否有用的标准是以得到的收益为衡量标准。那么以某地安家费发放标准来说,本科和研究生可谓是相差一大截,如果是同样的工作,发到手的真金白银却不相同,这时谁还能说研究生没有用呢?其实,还有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就是考研过程当中付出的努力,养成的学习习惯,更加坚定的意志力,周围同学的努力氛围等等,都会在不远的将来让你受用一生,这些才是经历过考研大战的人最为值钱的东西。或许你认为自己并没有那么优秀,但一定没有那么不优秀。

草戒指

每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都很多,为何总有大批的考生最终放弃考研?

290万人考研,超过29万人放弃,考生坚持不到最后是因为考研太难?2019年考研人数高达290万人,超过200万人落榜,但是这200万落榜考生中弃考的人占了很多。由中国研究生招生网统计可知,每年大约有10%到20%的考生会选择弃考,按照2019年考研人数计算的话,就是超过29万人!那么,既然选择考研,为何那么多考生坚持不到最后?是不是研究生太难考?每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都很多,为何总有大批的考生最终放弃考研?近几年考研人数逐渐增多,有人估计2020考研的同学将会超过300万人。不过考生不需要担心,在暑假期间和考研正式报名前将会有很多人放弃考研,也有一部分人到了考研的当天还会弃考。这其中的原因其实很耐人寻味。有人觉得是因为考研太难,所以考生在中途退出,其实并不都是这样。小水这些年遇到不少中途弃考的同学,其中原因五花八门,这里写将出来,给大家做个借鉴,如果计划读研的话,以下几种情况注意,考生很可能在中途弃考!01、院校考研内容改革,难度增加今年有不少学习改革考研初试内容,在以往考研的时候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所以考生本来打算考一所中意的学校,但是考研难度突然增加的话,考生考上的概率变低,权衡利弊之后,很多考生会选择弃考,直接就业!02、考研发挥失常,中途退出考研分为初试和复试,在初试中又有四场考试,如果其中有一门发挥失常,如英语或政治。一门考砸,单科线不够的话,考生可能直接会弃考,直接放弃之后的考试!03、考上公务员,放弃同时准备的考研不少同学在考研和考公务员之前是非常看重后者的,大部分的同学都说一起准备的,一旦公务员考上的话,考生基本上就放弃考研了。即使有部分的考生过了初试,也可能会放弃复试。04、对考研无所谓,找到了一个好工作很多人觉得读研之后也免不了工作,所以他们在找工作的时候当然是尽量选择一个好工作。一旦考生被一些比较好的大企业或者上市公司录用的话,极可能放弃考研,毕竟这样的一个好机遇不是谁都能得到的!05、考研随大流,没有定力考研的同学里太多人都是随大流考研,其实他们也不知道为何考研。有些人考研的时候不论好坏,考研的院校乱选一通,如果恋爱了就弃考,或者找到了好工作也会弃考,考研院校太难了也会弃考。所以真正留下的那些人并不多。如果你决定考研了,千万不能学这些弃考的同学,毕竟考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真正能读研的当然是那些坚持到考研最后的考生,无论考的好还是坏,毕竟是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如果你想打败其他考生,成为一名研究生的话,这些弃考的可能最好都杜绝!如果你报考的学校改革考研内容,难度增加,你会弃考,还是换一所比较好考的学校呢?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可以全生

每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都很多,为何总有大批的考生最终放弃考研?

290万人考研,超过29万人放弃,考生坚持不到最后是因为考研太难?2019年考研人数高达290万人,超过200万人落榜,但是这200万落榜考生中弃考的人占了很多。由中国研究生招生网统计可知,每年大约有10%到20%的考生会选择弃考,按照2019年考研人数计算的话,就是超过29万人!那么,既然选择考研,为何那么多考生坚持不到最后?是不是研究生太难考?每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都很多,为何总有大批的考生最终放弃考研?近几年考研人数逐渐增多,有人估计2020考研的同学将会超过300万人。不过考生不需要担心,在暑假期间和考研正式报名前将会有很多人放弃考研,也有一部分人到了考研的当天还会弃考。这其中的原因其实很耐人寻味。有人觉得是因为考研太难,所以考生在中途退出,其实并不都是这样。小水这些年遇到不少中途弃考的同学,其中原因五花八门,这里写将出来,给大家做个借鉴,如果计划读研的话,以下几种情况注意,考生很可能在中途弃考!01、院校考研内容改革,难度增加今年有不少学习改革考研初试内容,在以往考研的时候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所以考生本来打算考一所中意的学校,但是考研难度突然增加的话,考生考上的概率变低,权衡利弊之后,很多考生会选择弃考,直接就业!02、考研发挥失常,中途退出考研分为初试和复试,在初试中又有四场考试,如果其中有一门发挥失常,如英语或政治。一门考砸,单科线不够的话,考生可能直接会弃考,直接放弃之后的考试!03、考上公务员,放弃同时准备的考研不少同学在考研和考公务员之前是非常看重后者的,大部分的同学都说一起准备的,一旦公务员考上的话,考生基本上就放弃考研了。即使有部分的考生过了初试,也可能会放弃复试。04、对考研无所谓,找到了一个好工作很多人觉得读研之后也免不了工作,所以他们在找工作的时候当然是尽量选择一个好工作。一旦考生被一些比较好的大企业或者上市公司录用的话,极可能放弃考研,毕竟这样的一个好机遇不是谁都能得到的!05、考研随大流,没有定力考研的同学里太多人都是随大流考研,其实他们也不知道为何考研。有些人考研的时候不论好坏,考研的院校乱选一通,如果恋爱了就弃考,或者找到了好工作也会弃考,考研院校太难了也会弃考。所以真正留下的那些人并不多。如果你决定考研了,千万不能学这些弃考的同学,毕竟考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真正能读研的当然是那些坚持到考研最后的考生,无论考的好还是坏,毕竟是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如果你想打败其他考生,成为一名研究生的话,这些弃考的可能最好都杜绝!如果你报考的学校改革考研内容,难度增加,你会弃考,还是换一所比较好考的学校呢?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女记者

考研难度等级排名:第一类“上岸”容易,第四类考生太“苦”了

文/芝麻侃教育2021年研究生考试已经进入了下半场,不知道考研政治和英语,学弟学妹们发挥得怎么样?无论如何,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一定要稳住心态,成功离你们仅有一步之遥。考研和高考各有各的“难处”,但是相比于高考,研究生考试有个显著的特点:报考的学校和专业会直接决定考试的难易程度。如果考研难度也有等级排名,可以将其分为四类:第一类考生“上岸”容易,第四类考生太“苦”了!第一类:本地区、本院校和本专业在每年的研究生考试中,很多学弟学妹为了求“稳”,会直接选择报考本科院校。对于这部分人来说,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本科院校并不差,没有必要为了“名校梦”而另有选择;另一方面,在考试时选择本校,无论是初试还是复试,都会有比较大的优势。考研初试包括政治、英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业务课二一般指的是专业课。值得注意的是,专业课一般是高校自主命题。这就意味着,如果选择本校的话,专业课命题人就有可能是熟悉的老师,备考资料也很容易搜集。除此之外,在考研复试时,本校考生也会占很大的优势。第二类:本地区、跨院校和本专业如果本科院校并不是省内最好的大学,而省内其他高校又恰恰有相关专业。这个时候,很多学弟学妹会选择报考本地区其他高校,比如南京师范大学的本科生可能会选择南京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本科生会选择郑州大学等。这一类考生尽管对命题老师并不熟悉,但是可以去目标院校搜集专业课考试资料,比如在打印店购买期末试题等。当然,在考研复试的时候也无需跨地区流动,这样就不会影响到考试状态。因此,报考本地区其他院校的学弟学妹也有一定的优势。第三类:跨地区、跨院校和本专业为了实现“名校梦”,有些学弟学妹会选择其他地区的重点院校,比如郑州大学的本科生会选择武汉大学。,一类考生也是“最常见”的。由于不熟悉目标院校的城市环境,本科院校距离报考院校比较远,不仅初试专业课的备考资料不容易搜集,而且复试的时候需要长时间的奔波。因此,在研究生考试时,这类考生并没有任何优势。第四类:跨地区、跨院校和跨专业不同于以上三类考生,有些学弟学妹选择考研的目的是为了跨专业。这些考生大多对本科专业不太满意,因此想通过研究生考试涉足新的领域。对于这类考生来说,不仅专业课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而且在复试的时候也没有任何的优势。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他们需要克服重重困难,这些学弟学妹实在是太“苦”了。结语研究生考试与高考不同,前者是先报考在考试,而后者是先考试再报考。因此,考研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报考的院校和专业会直接影响到考试的难度。在遴选院校时,学弟学妹们一定要谨慎,结合实际情况,不要选择最简答、最好的,而应该选择最合适的。初试即将走进尾声,祝大家考试顺利!往期精彩考研英语上热搜,考生:上午有多“甜”,下午就有多“惨”研究生考试时,考生有哪些“神操作”?网友:不好意思我还是笑了考研和高考有什么区别?五张图说得清清楚楚,网友:简直太形象了研究生考试时,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很多父母容易“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