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年,考研好像成了学生必备的一步。吸引着大量的大学生,很多学生也是把考研当成自己在人生路上最重要的一步,至关重要。一旦人数越来越多,也会越来越紧张。在考上之后,就会面临一个问题,在刚开始是读的重点大学,在考研之后却是一个二本,到底去不去读二本学校,这就成为了一个难题!其实所谓的一流大学和二流大学,它们的划分不是很明显的,只不过在知名度上有点差异而已。一流大学就像北大、清华、复旦、985、211这类大学,而二本大学无非就是没有985或者211的衔名而已。尽管名气不是很大,但是其学校的实力还是有的,师资力量都比较强大。相反,那些名声很大学某些高校却在逐渐退步。所以小编还是建议全面衡量学校的性价比!一、明确目标首先要明确自己到底是为什么去考研,这是你的出发点,同时也是决定你最后的走向是什么方向,这样才能给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有的人只是为了拿到这个证书,在以后求职路上的竞争中更具主动权。还有些人是想通过学习提升个人各方面能力,想在某一领域站住脚,更深的研究,那么他可能就会去考研。每个人的想法和目的并非一致,所以也要有相应的调整。很显然前者无非是把考研当成一个任务而已,对专业上面没有太大的要求,只是为了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以致用而已。而后者就是想有更长远的求学之路,所以要在选择学校时要选择一些高水准的高校,还有就是考虑上面专业比较适合自己!二、选择学校很多学生基本都是奔着名校来的。其实很多人对名校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这学校名气这么大,教学质量自然是差不了。更何况考研就是把自己的学历再提高一个档次,如果选择那些二流大学,会觉得还不如不上。还有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国人心理总会认为,只要自己是名校毕业,同学、朋友、家人还有企业都会对自己有一个高度认可,自己也会有一种自豪感!这无疑是在考研路上给自己自动施加压力,因为自己的目标定得超过了个人水平,往往在学到最后感觉到后悔和失望,会让学生觉得是“白用功”!总结:很多学校尽管没有强大的教育背景,但是他的其他条件还是不错,对以后有着很好的发展空间,而这些二三本大学大多都分布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城市。虽然现在的考研人数比较多,但是能触碰到好的平台,这无疑是件好事,对自己以后的发展也会有所帮助。(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
如今社会的就业竞争压力较大,主要是每年的大学生毕业生人数都呈上升趋势。在以前大学生人数较少,所以含金量较高,毕业后也很吃香。如今社会形势不一样了,大学生的人数太多,而且能力参差不齐。若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毕业之后的就业情况就还不错,可以进入知名企业就职,但如果是普通本科院校,毕业之后是没有任何竞争优势的。因为大多数知名企业在招聘过程中都明确表示,只招收985,211的毕业生。所以部分同学在大学毕业之后,并没有急着进入社会找工作,而是选择了考研。又是一年考研高峰期,选择考研的学生都必须要有非常的强的意志力和学习自律性。否则很难坚持,因为一旦你选择了考研这条道路,就意味着每天要过上起早贪黑的生活,大部分的时间都要在图书馆看书刷题。一年的时间有的同学坚持到一半就没办法坚持,就选择了放弃,还有的同学在考试前几天,因为心里承受的压力过大,也最终选择弃考。而剩下的这一部分同学每天都处在担忧当中,担心自己考不好,本来是想通过考研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但如果自己只能够考上一所普通二本院校,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必要继续读研。其实无论你考上的是二本院校的研究生,还是重本院校的研究生,学历都是高于本科大学生的。因为你的学历更高,毕业后的就业面也会更广。很多就是岗位都是有基本的学历门槛,如果你的学历是本科而没有达到研究生学历,那么即使你的能力再强,专业知识再优秀,也不会给予你任何机会,连面试的第一关就会被刷掉。但如果你有学历作为跳板,毕业后,无论是进入企业就是还是报考公务员,都能够有更多的选择范围。虽然二本院校的研究生在含金量上与985,211院校的研究生有些差距。但是学校的专业并不差,我们在选择报考时可以选择一些二本院校的热门专业。一些热门专业毕业后的起薪非常高。基本上在毕业之后都能够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在如今这个社会不仅仅是学历非常重要,选择的专业领域也非常重要,如果我们能够在一个向上趋势发展的行业领域,那么即使我们花费较少的精力也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如果你毕业之后想成为一名老师,那么提高自己的学历也是为未来提高自己薪资所做的最主要的事情之一。如果仅仅是本科学历,那么只能够考中小学教师。但如果你是研究生学历,可以进入一些专科院校担任辅导员,那么无论是薪资待遇还是社会地位都远远高于中小学教师。并且大学辅导员的任务较轻。而且学生都是成年人,不用辅导员过多的操心,但是中小学教师却不同,因为很多孩子都处在叛逆期,需要教师进行过多的管理。如果毕业后想要去北上广发展,那么就更有必要考研,北上广是一个不缺乏人才的地方,许多985,211的高校人才都是会选择去北上广发展,如果我们是本科学历,几乎没有任何就业优势,很难与其他研究生学历的人才竞争。但如果我们有学历作为支撑,进入工作岗位当中能更努力的学习,那么未来的发展一定会更好。虽然并不是高学历的人就一定能够获得高薪水,但是我们拥有高学历,可以作为我们人生当中的一块跳板,让我们缩短我们成功的距离。
二本院校因为知名度等原因相对容易,理由如下1.知名度 二本院校在社会上知名度普遍不如一本院校,985、211和一些实际很强的全国重点大学普遍是一本院校,现在是双一流基本也是出自这些院校,因长期在一本招生,毕业生素质整体实际很强,经过社会检验,得到社会认可,形成很高的知名度2.研究实力 二本院校科研实力普遍不及一本院校,一本院校国家重视每年投入大量科研经费,申请到很多课题项目,而且有的是全国重点课题,有的是全国重点实验室,这些都是二本院校望尘莫及的。3.就业 二本院校就业质量明显不如一本院校,很多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招聘时明确要求要211、985院校毕业生,随着人们对双一流得认识,相信时间推移后,今后或许将出现只招聘双一流院校毕业生的现象。总之,二本院校普遍比一本院校好考,但不是绝对,二本院校的热门专业有时或许比211、985院校冷门更难考,考研人数在不断增加,虽然研究生招生计划也在扩招,但总体考试难度还是比较大,不容易考上。
二本大学的本科生,想要以211或者985为考研目标,可行吗?我觉得还是有一定可能性的。在我看来,二本大学和一本大学的学生相比,刚开始的差距很可能差在高考时的临场发挥上,或者差在其他方面的偶然性上。就拿我外甥女来说,以她在高三阶段的平时成绩,虽然考取985或者顶尖的211是有难度的,但是她想要争取考上好一点的一本还是完全有希望的。但是高考第一天,她感冒发烧了,高考当天就发挥得不怎么样。高考成绩出来后,她被省内的一所口碑不错的二本大学所录取。我们知道,高考,不单单是你分数够了就能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还要看你的高考分数在你所在地区的位次是多少。举个例子,2018年清华大学福建地区招生的文科分数线为667分,但并不意味着你考到667分就妥妥地可以成为清华大学的本科生,因为清华大学2018年在福建地区只招收100名学生。故此,就算你的分数达到690分,但你在福建的位次是第101名,那么不好意思,你与清华园无缘。但是考研没有看位次,只看报录比和分数。比如说,一些热门专业的报录比是10:1,那么只要你的分数够高,只要你的考研分数跻身靠前的10%,那么不管你的考研成绩在你们地区位于多少名都没有关系,反正被录取是比较稳妥的事情。一般情况下,越冷门的专业,考研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因为其报录比相对而言比较人性化;反之,越是热门的专业,特别是一些985或者211的王牌专业,那么作为二本的本科生,在报考这些专业的时候一定要好好斟酌一下:凭你自己的真实实力考上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二本大学生想要顺利考入211或者985大学研究生院,还要考虑目标院校所在的地理位置。举个例子,在985大学当中,你考入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这样的顶尖985,应该来说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但你要考兰州大学这种地理位置和综合排名不怎么占优势的985,相对来说要容易一些,毕竟你考研路上的竞争对手要少很多。同时,选择211大学作为目标院校,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实力不是很强劲,但是你又非211大学不考,那么像西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宁夏大学等相对来说达到“宁静致远”境界的211倒是可以考虑一下。当然,你在考研的时候也可以报考地理位置不错的热门专业,前提是你在考研复习的时候,拿出比你当年高考复习时还要充足的劲头来,一心扑在考研复习上才行。阳光总在风雨后,希望想通过考研改变命运的莘莘学子前途一片光明!
如果仔细观察的朋友们肯定会发现,每年参加考研的人大多数都是来自二本院校的学生,而即使有一些来自985和211高校的学生,也是因为他们有着更高的学术追求。但是来自二本院校的学生在同样的情况下,虽然竞争力就相对差一些,所以有一些网友不禁发问,如果自己是一所二本院校的学生,将来想通过考研考上985或者是211高校,这种可能性大不大?究竟是选择参加考研还是找一份一般的工作。相信很多朋友会格外关注这种问题,所以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总结了几位网友各自的看法,给各位朋友一个参考。第一位网友:既然想要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要么就一定要坚持自己当初的想法。个人还是比较建议你去考研究生的,因为我自己当初就是害怕这种结果,所以放弃考研究生,现在。感觉非常的后悔,考研这种考试之所以存在,就是希望能够给那些来自普通院校的学生,一个重写命运的机会。在高考的时候,可能考生要学习六门功课,而且基础非常重要。但是在考研的时候只有四门功课,如果能够保证每天仔细学习的情况下,很容易考到一个高分。而且如果能够找到靠谱的资源,试题的难度并不是特别高。当初我们班级有十几个考研得同学,最终只有一个失败了,而且他还是坚持到一半,觉得自己坚持不下去了,所以根本没有参加考试。既然选择参加这场考试,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一个是心态方面被一个是毅力方面。可能刚开始的时候比较有决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质疑。最怕出现的就是还没到考试就对自己丧失信心,所以在准备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鼓励自己。第二位网友:如果选择工作的话,在各大公司对学历如此看重的情况下,还是一个二本院校的学生自然就没有竞争力。现在一个比较大型的企业,对于员工的要求起码也是985或者211高校,完事后还要进行各种考察,如果直接选择就业的话,可能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虽然参加考研,前前后后要耽误将近三年的时间。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单能够收获知识,而且会增加自己的就业优势。选择读研究生,算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而且在读研期间有很多的闲暇时完全可以用这个时间来找一些兼职,最好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兼职进行实践,这样在毕业之前就能够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毕业后也会很容易就业。第三位网友: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考研,如果你对于自己将来所要读书的学校要求不是特别高的话,其实考上研究生还不是特别困难的。但是在这中间是绿,你要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而且来自二本院校的学生在复试环节是容易受到歧视的。具体怎么选择的话,不能单凭自己的想法来看,还可以问问自己身边的朋友或者亲人。其实,如果自己的情况还不错的话,完全可以选择一个211高校。说实话,985高校的。希望并不是特别大,当然不能一味的只看学校,还要看自己选择的专业。并不是说二本院校的学生没有成绩非常优异的,有的学生可能在大学期间对于知识涉猎比较广泛,再加上英语也非常好,所以在考研的过程中还是有着很大的优势的。所以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的结果是什么呢?其实无论你大学是985,211还是普通本科院校,最重要的是你的学习态度与努力学习的程度。你就读的大学如果是一所985,211或者是重点院校,只能说明你的起点会比别人高,但是如果你不好好利用,珍惜时间学习。一定会很容易被他人超越的。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和学历的贬值严重,考研似乎已经成为了本科毕业生们最好的出路之一,每年考研的人数也是屡创新高。其实,考研人数最多的是普通一本、二本院校的学生,重点大学的很多同学在毕业的时候就已经被保送,所以真正能够走上考场的是那些较为普通的一本、二本考生。如果你目前是大一学生,现阶段不建议准备考研,学好专业课和英语是最重要的事情。大一是大学里学习知识最集中的一个阶段,大家要珍惜当下,好好学习专业课知识。考研是一段较为漫长的历程,不同的学科方向,在笔试的时候测试的科目有所不同,如果大家是本专业考研,专业课就是必须要考察的科目。专业课是我们考研时最能拉开分差的一个学科,有些同学在本科阶段就对专业课知识掌握的足够好,那在考研的时候就会轻松很多,甚至有些同学不需要在专业课上下多大功夫就可以考得足够好。所以,现阶段学好专业课知识,其实有利于我们将来的考研。与专业课相同的是英语科目,我们都知道,英语科目的学习是非常漫长的历程,短期内的复习并不能立刻见效。英语又是考研时的必考科目之一,对于我们能否成为研究生有着巨大影响,每年考研的时候,很多同学的总分非常高,但英语科目卡了,也就无缘研究生。目前大一的你,如果想在大四的时候考研,就应该抓紧专业课的学校和英语的学习,争取专业课能够拿到比较好的成绩,多学习一些实实在在的知识。除此之外,尽力考过英语四六级,这对我们考研深造和就业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考研的基本流程是怎样的,如何确定自己的目标?考研需要经历备考、报名、笔试、复试再到录取等多个阶段,其中每个阶段有分为多个小阶段。一般情况,复习的时间是大三第二学期开学到大四第一学期结束,每年十月份报名,十一月份现场确认,十二月底考试,第二年的二月份公布成绩,三月份开始组织复试和调剂,每年的时间可能稍有差别,尤其是复试阶段,有些学校之间在时间上差距较大。笔试阶段考察的科目为专业课、英语、政治和数学(有些专业不考数学),笔试是整个考研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分数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我们能否成为研究生。复试阶段又分为笔试和面试,好一些的大学较为严格,被刷的几率也大一些,实力不是太强的那些大学,过了初试线基本上就能够被录取。我们在考研之前,首先要确定一所目标院校,建议将目标定的稍微高一些,对自己要求严格一些,除了高校,还可以考虑各类研究院。【结束语】正如我在文章中的说法,作为大一学生,现阶段要先将专业课和英语的学习放在首位,可以在学习之余,了解一下自己所学专业的考研情况,向往届的学长学姐进行请教,询问本专业考研之后的就业情况等。
谁都想读一个好的本科,但因为学习能力、高考发挥和填报志愿等多种原因,很多人与好的院校专业失之交臂,不过还好可以考研,让我们一圆读好院校专业的梦想!当然,这样的逆袭之路,很辛苦,但也很值得!要对报考院校专业,有充分了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放在考研上,也是适用的。试想我不了解报考院校专业的师资力量、复习内容、招生规模、报考人数,我们如何能复习好,又如何能考上!所以,我们在考研复习之前,就能对报考院校专业,有一个充分地了解,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安排考研复习等内容,这会让我们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复习,于是才能离心仪的院校专业更近一些。狡兔三窟,留一两个备选我们在选择选校专业时,肯定是从名校王牌专业开始选起,但这儿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这样的院校专业报考人数多,招生人数却会不多,这自然会让我们的复习压力加大,同时还有一种情况是,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之中,可能发现最初的选择,不适合我们,那时候在现了解院校专业,可能会有些耽误时间了,所以在一开始选择院校时,我们就多几个备选,就会帮助我们提高考上不错院校专业的几率。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可以回忆一下高中时的学霸,估计你会发现的一个情况就是,学霸之所以是学霸,是因为他们有更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养成预习和复习的好习惯,有的学霸甚至会看专业相关的理论书籍,增加自己的理论知识素养。所以,要想二本逆袭,考到好的院校专业,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会让我们在复习的时候,节省不少时间和精力,复习效率,自然也就会得到提高了。坚定地复习态度考研复习时间之长,会让很多人想到高考,可是又与高考不太一样,因为在高考的时候,大家都需要为之努力,我们复习的时候,也是心无旁骛;可是在考研的时候就不一样,我们身边不是每个人都会考研的,有的人会参加公务员考试、有的会自主实习找工作,总之选择很多,也会让我们在复习的时候,有些动摇。能逆袭考上好院校专业的朋友,往往在复习期间,专心致志,有着很坚定地复习态度。不偏科虽然一般同学们参加的考研考试,都是两天四科,两门公共课,两门专业课,但因为每科考试内容,都很庞杂,尤其是英语这门课,如果阅读理解和写作,没有答理想的话,很容易丢分,与好院校,甚至是过线,说再见。所以要想能考上好的院校专业,就得初试分数高,并且每科都要过线,因此偏科,自然是行不通的。能逆袭成功的小伙伴,也是因为他们每科成绩都很高,没有偏科的情况出现。不惧失败好的院校专业,我们想要去念,别人也是这么想的,这就是为啥很多好的院校专业的报录比很低的原因,报名的人太多了,随之而来的就是竞争压力也大。即使在咱们好好复习的情况下,也有可能考不少,因为别人也在努力。所以,要想考上好的院校专业,可能就会遇到的二战的情况,能在二战的情况下,考上好的院校专业,其实也没有咱们想象得那么容易。因此,要想考上好的院校专业,还得不惧失败。良好的心理素质很多考研人在漫长的考研复习阶段,会经历很大的情绪变化,要么觉得自己肯定能考上,稳了,要么觉得自己复习太差了,怀疑自己,怀疑人生。而情绪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咱们的复习状态,甚至会放弃考研。而那些能逆袭成功,考上比较好院校专业的同学,往往拥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心态平稳,把精力集中在考研复习,这也让他们的考研复习之路,更顺畅一些,初试成绩也会更好一些。要想逆袭,考到好的院校专业,我们不努力,可不行呢!所以,有同样想考好院校的同学,可以看看上面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或许会让自己的复习之路,更有干劲儿,更有效果!
最好不要,考研求稳也不能降低太多呀,考研择校多是平行或是提升1-2个档次的。这样的降维打击也会让导师迷惑。从读研的环境来看,不同层次的院校科研经费,活动、各种支持也是不一样的,越是靠前的学校,在培养研究生上面投入就越多,学生可以获得的支持、经费、资源也就越多,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会选择考名校的原因。考研也是为未来工作做积累,做准备。因此,在选择考研目标的时候也要考虑下未来的就业方向。如果想去大城市的话,可以选择经济发展好的城市如北京、上海。从每年那么多人报考就可以看出名校的吸引力了。降维考研值得与否需要结合自身综合能力,如果平时成绩就不错,可以获得奖学金,甚至名次较好,那么在考研报考的时候可以尝试报下211院校,虽然平时的考试和研究生考试有所区别,但是既然是考试,考的就是你的学习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点的记忆与背诵。平时考得好,说明学习能力也是靠前的。如果上大学后,连跟上本专业的专业课都很吃力,考试都靠考前的考试周来冲击及格线,那么,建议打消考研的念头,并不是说不能考研,而是这样的学习态度,去考研也是浪费时间,难有成就,这样的话,还不如早点去实习,就业时找个好工作。我们可以假设下,如果第一学历是一本、硕士学历是二本,在就业的时候大部分人会更加关心最新的学历,硕士的毕业院校专业,而二本的硕士学历在就业市场上其实并不占优势,在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大型私企的招聘中,占优势的分别是985>211>一本>二本,可以说是鄙视链的最末端。如果硕士毕业相考博的话,落下的这段距离将会更加难追平,二本的硕士,考博就更难了,在考试中也不会占据优势。考研是选拔性考试,因近年来报考人数连年攀升,报录比已由过去的3:1变成了4:1,好学校、好专业甚至达到了10:1的报录比,考研失败率不可谓不高,多数考上的都是二战成研的,因此,想要降维考二本,保证考上的几率还是可以理解的。不论考上什么样的学校,有书可读,有学可上,起码可以延迟2,3年的毕业时间,并且还能升级学历。也不能说这是一种损失或是不太合适的选择,应该是一种退而求其次吧。只是缺少了年轻人的冲劲和锐气,不会被很多人理解和赞同,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就好。
考研选择院校是人们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自己是一个二本本科生,在考试的时候能够考上一本的研究生,但是成绩不会太理想,只能选择一个不太出名或者成绩相对较低的一本院校,那么这个时候他是选择二本的相对比较出名的研究院,还是选择一本的不太出名的研究院?看自身的工作选择首先第1点判定是看自己的工作,选择你的工作,选择是在当地,那么就要选择相对比较出名的二本院校,因为在这个时候你才能接触到更多的工作机会,相对比较出名的二本院校,有时候他的某些专业会比一些一本的专业更吸引人,而且在外的大企业会更加喜欢,但是这样的名气也只限于当地。如果你考虑去外面发展,去别的城市或者是别的省去发展,那么这个时候你要选择的就是一本院校,因为一本院校确实和二本院校的差距是有的,这样的差距能从毕业证上可以明明确确的看出来,所以如果你要去外地发展的话,就建议选择一本院校提高自己的学历证明,这样出去外面工作的时候就有底气。看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还要结合自己家庭的经济情况,如果自己家庭相对比较宽裕,其实我们可以选择一本院校提高自己的学历,一本院校虽然说不太出名,但是他确确实实是一个一本院校,所以他的学历确确实实是提高了,如果相对比较宽裕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提高自己学历的方法,让自己的未来的路有更多的选择。如果自己的家庭情况相对比较难,可以选择比较出名的二本院校,因为比较出门的二本院校的研究生,他可以在当地接到很多的内容,这些内容不可仅仅可以锻炼自己的学习,也可以挣到一部分的钱,减轻家里的一些经济压力,所以如果自己的家境相对比较困难,还是建议选择比较出名的二本院校,比较方便自己在这段期间半工半读。看院校的专业无论出名与不出名,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看自己的专业,如果自己的专业在一本的研究生院校相对比较有优势,那么我们就选择一本的研究生学校,如果自己的专业二本的学校比较有优势,甚至二本学校的专业还超越了某些一本学校,那么这个时候就要选择二本的学校,因为专业是我们最后拿出手的东西。我们最开始的肯定是根据自己的专业去选择学校,专业性越强,出来之后工作就越好找,针对性也比较强,学到的东西自然而然也就越多,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要根据自己专业的优势和专业的条件去选择相应的院校,这样的选择能够帮助自己更好的成长,完成自己的学业,也同时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工作。综合所有情况考虑最好就是根据前面所说的所有的方法去综合考虑,因为这样才能选出一个比较适合自己的学校,就算是二本院校,我们也要选择比较适合自己的,只有适合自己的才能够帮助自己发展,不适合自己的很难融入进去。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外因,我们都要考虑清楚,因为这些外因会直接导致我们考研是成功还是失败,再加上这一条路是一条比较艰难的路,所以一定要综合所有的情况之后考虑清楚选择怎样的学校才是最好的,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无论是选择哪一个,都必须是有自己的原因,不能盲目的选择。
由于不少省份都逐渐开始取消录取批次线,所以二本的提法有些不准确,下面都以“地方院校”的提法代替之。那么,地方院校考上985/211大学的难度到底有多大?就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来看看武汉大学2018生科院的研究生录取名单。武汉大学不仅是985,而且是排名比较靠前的老牌重点985大学,是当之无愧的名校。那么,其研究生生源质量如何呢?从截取的图来看,大多数研究生其实都来自普通地方高校,比如“井冈山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大同大学”等等,这些都是些非常普通的地方高校,基本上占了武汉大学生科院一大半的研究生生源。武汉大学尚且如此,何况那些不如武汉大学的985大学呢?比如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等,其研究生生源可想而知。说这个的目的,不是想说武汉大学生科院的生源质量不行,而是想告诉那些还在犹豫的同学,985大学的研究生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属于稍微踮一踮脚尖就能够得上的目标,切不可妄自菲薄,每年都有数万地方高校的同学通过考研进入985名校。既然有这么多同学都成功了,你还在犹豫什么呢?好好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