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有哪些大学特别容易考上?博士老师告诉你李斯

考研有哪些大学特别容易考上?博士老师告诉你

在这里,我并不打算给你们介绍哪一所大学特别容易考上,但我会教大家如何能够找到特别容易考上研究生的大学的方法。这叫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样的大学都具备一个特征,它在五年到十年以内,某一个你感兴趣的专业都招不满人。每一年都会发布调剂信息,这个信息可以在百度里面查到。还没完,继续看。所以比如我们对某一个学校感兴趣,我们就去查一查,它在某一个你感兴趣的专业是不是每一年都缺人,每一年都需要调剂?如果说是,第一志愿就选择了这样的学校和专业,你可以以最低的分数线录取,这样的学校的专业都是以国家最低分数线为录取分数线的,这样也就实现了最容易的方式考上硕士研究生。我这里写了一篇相关的文章,看看对你们有好处。怎么以最容易的方式考上硕士研究生?博士老师为你解答考研复习完全没有状态?博士老师一句话让你清醒还有一些考研文章,你们感兴趣自己去看看吧,这里我就不贴出来了。还没完,继续看哦。再说一个问题,有的同学曾经问我说,老师,如果我第一志愿 我仅仅打了270分,而他们调剂的一般都会350分,而且调剂的人特别多,会不会把我刷下来啊?这里我告诉你们,什么是第一志愿呢,第一志愿就是第一志愿,是优先录取的,就是他们调剂的打了400分,也是先录取你,明白了吗?有问题,评论区留言哦。坚持高质量原创,分享我对教育的看法和见解。如果您喜欢我的答案,就请关注和点赞,并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吧!

而大备矣

考博难还是考研难?

虽然今年情况有些特殊,但是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录取工作,也都已经接近尾声。今年硕士生相对扩招了很多,当然据传博士生也有相应的扩招。有人说今年对于考学的同学来说,应该是最幸福的一年了。不谈特殊案例,就比较考博,和考研,哪个难度更大一些呢?咱先来看看读研的几种途径有哪些,应届生读研主要有推免,和统考两种,推免资格要看学校,有些学校的推免资格很多,譬如清华北大,毋庸置疑,有些学校却很少,譬如某些四非学校,不到3%。还有一种是通过支教一年获取保研资格叫做免试推免,还有特长生推免,这些都比较特殊。保研嘛,衡量的是你大学前三年多的努力的成果,如果成绩不行,那就只能另辟蹊径,就是考呗,堪称第二次高考,全凭自觉备考,难度可想而知,绝对不会小。说完硕士生的几种就读途径,我们现在来说说读博的几种途径。全日制的博士最常见的就读方式就是考博,考博的形式分为两种一种申请考核形式,一种是考试的形式,报考条件一般是硕士毕业或者本科毕业五年以上的同等学力者。还有就是硕博连读和直博,直博普遍于985院校。其实一说到统考,从小升初到考研,其实都可以归类到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考试模式里去。甚至可以说高考的难度可能更大于考研,但是考研不同于高考的是,他还不是完全看分数的,毕竟搞科研,还真不一定谁的分数高,谁就能搞得好,还要算上复试的成绩。复试的考核就相对比较主观和全面了。但在疫情严重的时候,甚至有人提出取消复试,其实小编觉得既然选拔人才是为了从事科学研究,继续教育,就应该先从选拔人才的角度出发,而不是过度埋怨面试,复试因为主观性所带来的的不公平性。让我们看看复旦大学副校长张人禾先生就这一观点的看法。所以复试在选拔研究生过程中还是很重要的。但是一般初试会占很大比重,只要你初试成绩高,总会有导师要的(一般是学院决定是否录取,开学再选导师)。因为要保证相对公平,如果真的复试刷很多成绩很高的人的话,不用想这个学校肯定会上热搜的。考研学的都是固定的死的知识,范围都告诉你了,干就完了。所以就小编个人观点还是考博难度大一点。因为,虽然同样都是研究生,但博士目前的录取方式,是与传统的“应试”模式完全不同的。不但体现在自主性,还体现在灵活性和有针对性上面。考博的难点很多时候没有办法针对考试内容和范围去复习备考,甚至可能没有考试范围,只有一张卷子一道题,可能只是针对某个前沿问题的思考,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还有就是博士选拔,看重的是科研素养,这里包括前期的成果积累的硬实力和独立科研能力的软实力。所以考博的难在于研究生三年你有没有一个完美的过度,有没有完成思维的转变。如果你真的科研水平过硬,创新点如探囊取物,对科学问题,专业前沿问题了如指掌,那考博基本上不需要怎么准备,你能把一个问题说清楚,讲明白,尤其是将你的在你所在方向做的贡献,和突破能讲清楚说明白,并且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你放心,真的没有你考不上的博士!所以考博的难度在于你硕士三年做得怎么样,不是你心血来潮稍微努力努力就行了。因为目前大多数学校录取博士都采取了“申请-考核”制,更多是考察平常一点一滴的积累,既包括知识积累,也包括学术经历,以及对思维能力的专业度的考察。抛开这些不谈,其实最难的是心理这关。你身边的同学都已经本科毕业工作3年,而你准备再苦读3年,这份勇气,平常人是很难做决定的,需要家庭的资助,恋人的理解,以及对于未来未知工作十足把握的信念。还有一个难点就是博士生的名额真的很少,平均一个博导就一个学生,任你再优秀,没有名额也是不行的。逆流而上总不会容易地,想要爬的高总要付出很多汗水才行,所以当你想要什么的时候,回过头来问问自己,你做好持续奋斗和努力的准备了吗?以上是小编的个人观点,觉得考博相对难一点。你觉得呢?欢迎评论区给出你的答案!作者:渡研编辑:卡卡鸭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極真拳

为什么很多硕士研究生抱怨考博很难呢?不是很简单吗?

博士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高大上的存在,或许我们都没有想过自己是否会有读博这个选项?但是如果你一旦考研成功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时,那么在你即将毕业时,你一定会就是否读博考虑颇多。在每年的硕士研究生毕业时,必定有一大部分学生在想考博这个问题,但是总是会遇到很多的现实问题。为什么很多硕士研究生抱怨考博很难呢?不是很简单吗?相信大多数大学生都一定通说过:博士是宽进严出,也就是说想读博很容易,但是想毕业却非常的难,因此很多大学生都会很自然的认为读博没有那么简单,但是对于已经是硕士研究生的我们最清楚的是,想读博没有那么的简单。尽管现在大多数高校都是申请—考核制,只要满足一定的基本条件时,我们便能够获得这样的机会,似乎听起来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似乎也更加的公平了,但是当你看到这些基本条件时你一定会感叹没有当初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一般来说,如果你想报考985高校的博士研究生,那么最核心的条件便是你在读研期间的科研成果即你的论文发表情况,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论文绝对不是我们硕士研究生为了评选奖学金而发表的那些没有含金量的论文,因为对于申请读博的学生一般都需要你发表北大核心和南大核心这些期刊的论文,这才有机会,同时各大高校要求申请读博的学生必须发表两篇这样的论文。但是这样的论文不是那么容易的,甚至对于普通高校的硕士导师来说,这都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作为硕士研究生的我们更是难上加难,一方面是这些期刊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都是固定的、有限的,大多数都已经被那些专业领域内的专家所占用了,另一方面,我们的硕士研究生在写论文方面水平真的优先,即使认真写了也不一定能够在这些期刊发表。此外,对于博士导师来说,他们每年手中的名额非常的有限,所以你会发现一些很优秀的学生很早便和博士导师你取得了联系,基本已经确定,所以当你拿着自己读研期间申请某高校的博士时或许博士导师已经没有名额了。所以,建议所有的有读博想法的硕士研究生一定要早做打算,一方面是争取在硕士毕业的时候发表几篇比较有价值的论文,这是基础;另一方面,积极的和自己理想的博士导师取得联系,关注其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为自己以后的攻读博士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博士真的没有大家所说的那样很容易的便被录取了,每所高校都有自己严格的门槛,不仅仅是在论文方面,同时还包括你的专业背景、英语水平以及本硕出身,这都是考核学生的条件,因此不要主观的一位博士很容易。

大王反国

为什么考研的人如此之多而考博的人却寥寥无几?答案在这里!

每年的12月便是众所周知的考研冲刺月,今年也不例外甚至更加激烈,由于今年的考研报考人数为290万,足足比去年多了50多万大学生,而正是因为这巨大的增长人数导致今年的考研被称为“最难考研难”。面对如此疯狂的考研热,不禁有人在想,为什么考博却很少被人提及呢?确实,考研人数如此之多而考博人数却寥寥无几,或许是因为这几个原因吧!首先,大学生考研是为了能过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对于大学生来说,考研能够实现其心中所想,即能够凭借着硕士学历在社会上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而这便是考研所能够带来的最直接的作用,所以考研即可,考博或许更多的不是为了找工作等现实因素,而是纯粹的搞学术了。其次,考博的经济效益或许不会有质的提高。已经读研的学生,在读研的这三年期间逐渐的会形成这样一个意识,考博只能是在学术上有所造诣,但在较长的时间里对自己的经济收入和职业发展不会有太大的改变,甚至还会变成鸡肋。最后,考博还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赶快毕业,赶快找工作,赶快赚钱。这是他们的第一要务,至于考博实在是没有太多的想法。此外,考博一般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这是更多的硕士研究生所不能怪接受的,因为这意味这几年的时间里,还是不能有自己的工作,不能有自己的事业。同时,如果选择读博,这期间或许会面临诸如年龄问题、结婚问题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这也是诸多硕士研究生所不愿意看到的。再加上,博士如果想顺利毕业必须在校期间发表两篇C刊论文,而仅仅这一个要求便打消了诸多学生考博的想法。正是因为以上原因,越来越多的硕士研究生只想着顺利的毕业,对于考博很少有人会提及到,因为很难在硕士研究生群体里引起共鸣。总之,考博要想的更全面,不是一时冲动就可以选择的,毕竟其涉及到太多太多方面的影响。

慎独

为啥本科生考研的人,要比研究生考博的人多?原因太真实!

文/学姐教育随着每年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加上其他因素影响,让大学毕业生们的就业变得更加困难,于是很多本科生深深地意识到这一点,本科生纷纷加入了考研大军,想凭借研究生学历在找工作时更有优势,大多数同学考研的目的都是为了找工作。而说到高学历,可不只说的是研究生,比研究生学历还要高的是博士等。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考研的热度似乎要比考博的热度高,而且本科生考研究生的人会很多,可研究生进一步深造考博士的同学相比之下就会少一些。为什么考研的人会比考博的人多呢?这其中的原因太真实了,这些原因真的是同学们必然要考虑的因素,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博士生毕业难考博士的困难程度要比考研还大,而且考博名额更少,对大家的能力要求很强,竞争更是十分激烈。如果很幸运地考上了博士,意味着要更加辛苦地学习,才能顺利毕业。因为在读博期间需要大家发表多篇高质量的论文,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同学才能完成毕业,否则达不到要求的学术研究能力,就容易延期毕业。二、家庭负担重在大家还没有赚到自己的第一桶金的时候,想必上学时所有的开销都是由父母提供的,光是大学四年就会花费父母不少钱,更别说读研读博了,学费就成为了很多家庭头疼的事情,如果不是很富裕的家庭,读博一定会加重家庭经济负担,这也导致不少同学读研后直接选择就业,减轻家里经济负担。三、读研后不想深造前面我们也说了,不少同学考研的目的非常明确,是为了找工作,提升就业竞争力,他们基本上拿到了硕士毕业证就会转向求职了,并没有想进一步深造读博的想法。其中也有一些研究生读研为了学术研究,出于兴趣和热爱,这类同学会继续读博。四、考虑年龄问题让大多数同学选择放弃读博的真实原因还有年龄问题,等到博士生毕业后,大概大家年龄都到了30左右岁,也到了该成家立业的年纪了,尤其是女生,读博后年龄问题让她们有些难以接受。当然,也有为了科研,愿意丰富提升自己而不考虑年龄因素的人,还有两个人一起考博读博奋斗的情侣们,也是比较让人羡慕的。考博的人比考研的人少,也恰恰说明了博士生的紧缺性,以及博士生对大家有更高的要求,敢于挑战并且有耐心坚持的同学是非常可贵的,毕竟博士生作为高学历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中更受欢迎,也希望大家能够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是否考博。讨论话题:大家身边有没有高水平的博士生呢?欢迎来讨论!想了解更多的内容,关注@学姐教育。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轩轩甚得

寒门出身的我,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你,考研考博到底有没有前途!

哈喽,大家好,这里是生态直通车,一个帮你改变命运的良心头条号;昨天,发了一篇关于考研复试的经验,今天,我们来聊聊关于出身寒门,考研考博到底能不能改变命运的话题;很多学生孩子都是来自一般家庭,甚至家庭条件不容乐观,这些都没有关系,但是我们的生活目标、学习的初衷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改变命运、改变生活水平、改变我们的社会地位!1、大学生活概述!我来自农村的一个普通家庭,可以说是生活条件等等特别差,大学一年级到三年级的时候,我一直喜欢打游戏,成绩一直在班级上排名在中等偏下的水平。指导大三结束的那个暑假,同学们该考研的都在准备考研、考教师资格证的也不少、创业的、兼职的都有,大家基本上都没有回家,而我,反而也不想回家,因为回家就只能整体默默无闻的待着家里,什么也干不了,哪种无助、哪种力不从心;因此,我决定考研!改变我的悲惨的命运,我给自己的定下了目标院校---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我当时四级还没有过,英语一塌糊涂,决定考研的时候,已经是7月中旬了,选好了学校、买了参考书,就开始在教室上自习了!每天5:30起床,晚上10:30回宿舍的早出晚归的考研生活就此开始了!2、考研艰辛的路途!经历的几个月的学习,我的成绩终于处理了,这期间的等待,可谓是难以言表,我以总分400多的高分成功的进入了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学习,研一的时候,我们都在北京学习文化课程;研二就回到所里进行专心科研了,后来,我成功申请了直博,五年的生活过的很快,我毕业了,当时毕业后的迷茫、无助、不知道自己该区哪里工作,去做什么样子的工作;满脑子的改变自己的命运!3、工作带来的成长!时间过的很快,我一直没有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直到2010年,我来到了一所市级重点高校工作,在这里工作,我成长了很多,也学会了很多东西,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考研考博让我受益了,至少到目前为止,我的生活一直很好,我不后悔!一年两个假期,这期间我写写文章、基金,好在付出总是有所回报的,我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也算是我对自己的一个交代吧!4、总之,现在的我不后悔,有自己的时间,可以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没有太多的烦恼,更没有不快,我也成功在A市定居,生活自在,没有太多压力!最后,我想告诉大家,考研考博是一定能够改变咱们的命运的,不论是精神上还是生活上,带给你的,总是让你意想不到!这些惊喜,是除了科研之外的东西无法带给你的!

芒草

要考研吗?我适合吗…在考研、考博前,建议你该先想想这个问题!

记得第一次与导师见面的时候,他问了我有关学术的问题。导师:“你知道什么是做学术么?”我:“应该是读书和写论文吧”。导师:“做学术不仅仅只局限在这个层面,真正的做学术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真诚且执着的求学过程,你从心里去爱它与接受它,并把它内化为你的一种日常行为,时刻都在学习的一种状态。”导师接着问:“那你将来会走学术之路么?”我:“现在我也不好说将来会怎样,只能是在体验了做学术的感觉后才知道适不适合。”导师微微的点了点头,用右手摸了下下巴。导师:“在你之前我也带过几届学生,其中有些人也问过同样的问题,不少人了解我,怕我不让他们顺利毕业就说喜欢做学术,愿意以后做学术,但最后的结果令人失望,一篇文章没有发表,毕业论文更成了他们的一大难题,如果他们平时能稳下心看书写作,毕业论文也不至于这么困难。和你说这些事,不是要你现在就给一个明确答复,而是不要像你的师兄师姐一样虚度光阴,沉下心好好做做学问,不要最后因为毕业论文写不好而不能毕业。”我:“谢谢您的指导与教诲,接下来的时间我会好好规划,安心读书与写作,寻找自己的定位与兴趣点,多充实与丰富我的研究生生活”。我这样说的,也的确这样做的。其实在刚刚读大学的时候,读书对我来说是件枯燥无味的事情,看了几页睡意就来了,根本看下不去。但是自从大二准备考研开始,我就不得不天天面对一本本的的复习材料与巨大的复习压力,但没有办法,只能逼着自己去看。随着复习程度的深入,我发现其实书并没有想象的那样无趣,如果能深入进去也很有意思。从那以后,我给自己施压,每天都要看书,无论是专业书还是相关书籍都会涉猎。慢慢的我喜欢上了读书,因为读书不仅能够带给我知识,更让我变得稳重与成熟。因此从研一开始,除了阅读上课要用的专业书外,我还会去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通过对这些书的阅读我发现自己之前接触的只是感性的体会,而现在却是理性的分析,而且知识更趋于系统性与多样化。这让我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了新的认识,而且深深体会到研究生所处的平台更加广阔,见识丰富且机会众多。在阅读过程中,我也会与导师就某一个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在听完导师对自己的分析的评价与对问题的见解时,我会收获许多新的看法与思路,也是通过这样的过程,我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与储备。后来在导师的建议下,我尝试着修改本科的毕业论文,或许是读书时总带着一种问题意识去评判所读内容成为了一种习惯,使得在修改论文时感觉所写的东西漏洞百出,不仅思路不清晰,而且内容在逻辑上也存在问题。于是我便重新规划了写作思路,并借鉴与参考阅读过的相关文献,模仿语句的表达风格对论文进行整理与修改,通过十天的努力第一遍修改稿完成。 在拿给导师看后,导师提了一些修改建议,于是便在导师建议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修改,这样反反复复修改了五次之后投了出去。两个月过后收到了编辑部的消息,可以发表但需要进一步对文章的内容与格式进行修改。为了能够发表自己的第一篇学术刊物,我按照要求对文章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在反复了三次后,编辑部通知请耐心等待出刊,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我的内心非常激动。过了两个月,我拿到了样刊,在看到自己文章题目和姓名时,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虽然从修改到出刊经历了半年多的时间,但是能够看到自己的成果与进步内心很满足,这是对自己一年来努力的肯定,也是激励自己继续前行的动力。从那以后,我更加刻苦读书与练习写作,并且发现自己如果一天没看书就会觉得内心空虚,而且在读书过程中自己也会下意识的去思考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写一些东西。这时候我发现自己是真正热爱上了学术,一种从内心自发的喜欢与接受,并持续的进行学习与反思。之后的时间里,我通过不断阅读与反复思考写成了几篇文章,并得以发表。在这个过程中,我更清楚的找到自己的定位与兴趣点,而且也更加深刻的体会了导师第一次说过的话:““真正的做学术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真诚且执着的求学过程,你从心里去爱它与接受它,并把它内化为你的一种日常行为”。”的确,我现在就是这样的一个状态,做学问是一个日积月累、持续且深入的过程,它需要内心自发的认同与喜爱,并不断付诸努力与实践,进而内化为一种习惯与素养。现如今,不少人选择考研与考博,那么这些人中究竟有多少是真心为学术的?或许可以扪心自问:我为什么要深造?我真正追求的是什么?我适合做学术么?我今后要走学术之路么?对于这些问题的反思我们可以把自己认识的更加清楚,而且适不适合做学术自己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做个判断。在我看来,无论何种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只要无愧于心,踏实认真,相信未来一定是美好的。来源: 募格学术 浪迹天涯

某某某

不少本科生毕业后都选择考研,为什么研究生却不愿意继续考博?

今年报考研究生的学生数量创下了历史新高,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很可能在未来几年内研究生的数量会逐年增多。所以现在有的网友比较好奇的是,未来拥有研究生学历的学生会不会变得像本科生一样普通?提到博士生,可能很多同学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遥远的。毕竟大部分学生在研究生毕业之后是不会选择考博士的。一部分同学觉得博士生如果想要毕业的话是比较难的,再加上自己不想花那么多的时间在学习上,自己在大学毕业后就能够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说说考博士生到底困不困难这个问题。相信这也是一直困扰大家的一大难题,接下来小编将从几个方面来帮助大家了解问题的答案。第一个方面:竞争激烈,试题难度大如果是已经考上博士的,同学们相信体会是非常深刻的。虽然我国每年考博士生的学生数量相比高考来说是比较少的,但是仍然面临着非常激烈的竞争。博士学位可以说是目前一个学生能够获得的最高荣誉,我国近几年来的教育普及力度比较大,很多学生如果想要获得更高的发展,或者是想从事研究方面的工作,就不得不考博士学位。但是随着考生数量的增加,各大高校所招收的博士生数量却没有太大的变化。一些有名的高校竞争更为激烈,比如说我国的著名院校社科院去年的招生数量仅为300人,但是报考的人数,却将近四倍多。如果能够成功的考生会非常的幸运。一位过来人说到过,虽然当初笔试的时候顺利通过,可是在复试环节的时候却意外的发现,同时进入复试环节的同学还是比较多的,但是导师却只要一位学员。理论上来说,肯定是要最优秀的那一个,如果本科院校实力不是特别强,再加上自身能力有限的话,完全就是没希望了。而且除了竞争压力比较大之外,试题难度也逐年增加。每个学校招收博士生时,所要求的试题范围都是不一样的。所以除非能够接触到比较准确的资源,否则在复习上就会四处碰壁。有一些同学由于没有事先了解到该怎样去高效的复习,导致自己凭着印象去看一些参考书及花费了很多时间,而且效率也比较低,但是真正考试的时候,有的知识点是自己完全没有看到过的。所以在决定考哪所学校的博士之后,一定要通过各种方式去寻找有利的资源。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拿出充沛的复习时间来去准备这场考试。第二个方面:学习压力比较大我们都知道博士生阶段,大多都是以科学研究为主要方面的。虽然博士生有很多的空闲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但是导师会额外给学生分配一些研究项目。每天的生活其实是较为固定的,比如说早上八点多就要去研究室,然后翻阅各种文献。当发现了一个比较有趣的选题时,就要向导师咨询,然后根据自己的想法写出一篇论文。随着之前网络上论文造假的事情的曝光,如今各大高校也逐渐加大了对博士毕业生的核查力度。现如今想要在论文上面做手脚的学生几乎是没有太大的希望,一些高校更是要求,如果不是生想要顺利毕业的话,就要在该领域的核心期刊上发表两篇论文。一些知名大学每年都会有不少的学生不能够按时毕业,所以并不是你考上了博士生就意味着你能够拥有博士学历。其实出现这种状况有很多个原因,而博士生不管是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理上都遭受着非常大的压力。总的来说,如果问小编考博士是否困难的话,我的回答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如果想要谋求更高的发展的话,不能因为这件事困难而就不去做。

雏蜂

考研、考博经历过的绊脚石,看看你自己有没有

学习别肤浅考研的时候当时在姑姑家备考,因为她家离学校近。那时候,我姑每天从我旁边过,因为我们是一室一厅的房子,我姑就睡到那个卧室,那个客厅既可以吃饭,又可以接待客人,还有一张床,就我负责睡。我姑每天都在我旁边经过,洗衣服晾衣服做饭都经过我旁边,她就说你看看你每天都很用心,人家学你也学,为什么就效果不好呢,你也不笨啊,你们老师说你很聪明,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为什么没学好,因为她看见我的时候我在学习,有时候书拿着都是倒的,只要我姑一下楼倒垃圾,一分钟我都能把电视打开看一会,再关上,就是表面上很用心,不深入啊,肤浅啊同学们,所以你要考研每天学多长时间合适?不知道,我们的基础不一样,学习效率也不一样,有些人学了8小时,你连人家3小时的效率都没有摸摸这扣扣那,吃个苹果上趟厕所你也学了一上午啊,你那一上午有一个小时的时间么?表面上很用心,实际很肤浅。别找伴,你一个人也可以的听过一句话:如果你想走得快,就一个人走;如果你想走得远,就和别人一起走。你现在不需要走得远,你需要走得快,因为你现在没有任何压力。学习自己都能学得进去。当你想要走得远,就会很累,疲惫不堪。实在走不动了,需要彼此搀扶着的时候,就是明年的十月份以后你可能需要考研的小伙伴,现在不需要就是您自己走。今天你在学习的时候,小伙伴说:我请你吃火锅去,你跟她去了;明天,她说:我要接我妈妈去机场,走吧,你陪我去吧!你又跟她去了。你怎么那么多朋友么,所以我当年考研的时候,我在我的每一本考研书上都有一句话叫做: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你一旦确定了考研,你就是高尔基笔下的海燕,你的使命就是跟风雨作斗争,考研就是暴风雨,你有一批更加优秀的好朋友、好同学在前面等着你呢,你不应该被眼前的人情世故给牵绊住。人与人从来都不具有可比性假如你有一个好朋友,考研一样考北大,他每天都睡到九点,你睡不睡到九点?你睡不睡?你不要睡,为什么?他上课时候玩手机你玩不玩?你不玩。为什么?人与人从来都不具有可比性。这个女生就不是考研的,他今天之所以来是想看看这个老师有多好看,他爸是王健林,那个男生他二舅是马云你不知道吧?那个同学他大姨夫是李开复,你不知道吧?人家不需要考研,人家就是愉悦一下心情而已。可是为了你自己的未来,你必须得考上。人与人从来不具有可比性。相信我这句话,你跟谁都比不起,那么就请埋头苦干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就是有时候人挺搞笑,我不想当老师,我不光做了老师,还做得挺开心。你有没有发现我特别喜欢老师这个职业?所以我们总是阴差阳错会得到一些你不想得到的东西。你得到它你还挺开心。所以我猜上帝在冥冥之中已经分配好了。老师的职位比如说全世界有一亿个职位,多了怎么办,你就变成律师,但是如果你一直在奋斗,让你当了律师也很开心。懂我的意思么?就是我们只负责努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也非常认真地对待我的爱情和我的事业,所以上帝没有给我当其他的机会。所以很多同学和我说老师考研我一定要考上,我说你不要激动,其实你考不上也没关系,同学说我一定要考上,我说同学你功利心太重了你会很难受。就是你得不到的时候你会更痛苦,你只管负责努力,结局不是你说的算。因为上天不会亏欠任何一个努力的人。

梨沙

继续考博考研,还是工作?其实很多人都后悔了

栏目简介:希赛Talk,不吐不快,每周释放一次职场小情绪,这里是专门#曝光#你的奇葩遭遇的大型职场吐槽栏目!愿意做你的头号倾听者,诚邀各位不愿透露姓名的Ladies and gentlemen畅所欲言,我们将第一时间送上小话筒!想吐槽,找组织! 我们的口号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吐槽时不收手!观点一:想考研。当今社会考研已经是大的趋势,不激流勇进,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时刻遵循着优胜劣汰的准则,要想完美胜出,就必须时刻充电。同时也要有一个高起点,这也就是考研的必要性。观点二:有好的工作机会先把握住。考了研以后工作肯定就好找吗?肯定可以进设计院吗?肯定可以留校吗?未来的社会竞争更加激烈,你除非考985,211,否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我们没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在可以用来豪赌,把握今天才是王道。观点三:先工作,再决定要不要考研想工作拿到收入去维持生活,对现实生活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了解社会的需求,了解社会的人情世故,决定今后的发展方向,这时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在某些方面有欠缺,需要更深层次的造诣,那你再发展会更好。我们要与时俱进,不能一次性到位!学习也是!网友“辛夷”的分享就很实在:12年保研,15年毕业后发现行业形势变化太大,本科同学进的单位我研究生居然进不去了,好伤心,但已无能为力。现在的自己比好多本科同学混得差,所以对于考研个人意见要结合当前行业形势,有好工作就要先工作,机遇往往很重要。不过对于我个人,现在家庭幸福,如果当时不上研究生,可能跟现在的老公也走不到一起,所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风和景明nice”的忠言扎心又真实:很多工作实际中要用专业知识是课本上没有的或者只是皮毛,需要你自己不断自学。不是你读个研读个博就能修来的。如果你真的想做计算机有关的工作就会发现,公司招聘往往有更具体的技术要求。比如对技术运营的要求是,熟悉C/C++、 python、 php、shell等常见语言的一种或多种;对视觉设计的要求是,能够熟练使用Photoshop、 Flash、 llustrator等软件。大公司的筛选方式也是通过一二三轮的笔试面试来筛选,技术岗位都会有相应的考试。行不行不看学历,而是看能力。最后我再说一句扎心的,要是学历没到及格线的话,面试的门槛都看不过去,谈何offer。对考研原因进行分类,具体如下:1.热爱学术,想继续深造2.提高就业竞争力3.获得更广阔的人际交际平台4.通过考研更换专业5.逃避就业压力6.因身边朋友都在考而"随大流"如果是前四种,并且已经认定了我一定要考研考博,有了清晰的目标和动力,那就可以考虑去考研。不过我这里说的是考虑,下面我会继续说。如果是后两种,就不要再纠结了,直接去投简历吧。其一,就算现在可以暂时的逃避就业压力,那么读完后还是会面临压力,压力是不可避免的。其二,后两种情况的同学,并没有确定的目标和方向,如果只是盲目的逃避和跟风,自觉性也不会太高,考上的几率相对也不大。在提笔写这篇文时,看到一位高中生在回答“你会选择工作,还是读书?”时,让希赛触动蛮多。我现在是一名高中生,今年16,成绩很差,几乎是倒数的,都高二了,有时特不想读书,我们14号就要段考了,我不知道会考多少?但我不会放弃。我认为如果你想读书就去读,但请你不要中途放弃;如果害怕要面对更艰辛的路,请你不要去抱怨现在的工作,好好做好它,它会给你带来一种别人没有的东西;如果你彷徨,我希望你向你身边的亲人朋友说,因为只有他们会一直不离不弃陪在你身边关心你爱护你。我的老师曾经对我说这个社会只有强者才能坚强生活下去。而强者不一定是功成名就的人,他们是努力去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