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又一个自考本考研成功上岸:自考本科一战华中师范大学已拟录取宋钘

又一个自考本考研成功上岸:自考本科一战华中师范大学已拟录取

考研路已经接近尾声,许多小伙伴们已经上岸,我也很幸运的成为其中一员,回想起走过的考研路,心中无味杂陈,有过痛苦,有过孤独,有过绝望,有过欣喜。这些,只要考过研的人都会经历,而我与其他小伙伴们有一点不同的地方就是,我是以自考本科考上的华师大,许多专科或者自考本科的小伙伴都在纠结着要不要考研,怎么样才能考研,我会在这里写一个详细的经验,供大家参考。祥福EDU一,专科和自考本科报考流程在研招网的报考条件上有写专科毕业两年以上或者自考本科都可以报考当年的研究生招生考试,这些具体的可以参考研招网的公告。我是以自考本科报考的,所以我会在这里具体讲怎么以自考本科报考。 自考本科是每年的6月以及12月拿毕业证,许多小伙伴是满足了毕业条件,但是还没有拿毕业证。就我而言,我是17年6月专科毕业,只有专科有毕业证了,才能申请自学考试的一些免考,才能在12月份拿毕业证,但是18年考研是在11月份就要报名,所以这个时候在以自考本科报名的小伙伴需要在学校的现场确认之前有一个流程,首先需要在当地考试院去打印成绩单,再通过网上打印的自考本科报考研究生的表格,去专科学校继续教育学院盖章,以及本科教育学院盖章,最后在现场确认的时候将这张表一并带到,完成现场确认的流程,这个流程详情可以参照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网的公告祥福EDU二,报考学校的选择很多小伙伴们会问,我的第一学历是专科或者自考本科,会不会在复试的时候会有歧视啊,在这里,我不敢说肯定没有歧视,所以这就需要对报考学校的了解程度。首先,你得在该学校的官网上查找,自考本科是否属于同等学历,因为每个学校对自考本科的定义 不一样,有的定义为同等学历的话,就需要在复试的时候加试两门课程, 我可以凭自己的经验来说,因为在专科时,我自己没有很重视英语,再加上是跨专业,所以复试的时候压力很大,建议小伙伴们在选择报考学校时,尽量不要选择会被视为同等学历的学校,一来是减少压力,二来是为了防止一些所谓的歧视。其实歧视这件事情,只要你自己足够努力,是不存在的,在这一点,华中师范大学是做的非常好的,我在面试时,讲到我虽然我是自考本科,但是我会很努力的减少自己跟别人的差距,有几位老师就很赞许的点了点头。老师会很喜欢谦逊而又努力的学生,所以,不要太担心复试所谓的歧视。祥福EDU三,备考经验我准备的比较晚,是在暑假过完才开始准备的,但是因为我是管理类联考,初试的时候没有政治跟专业课,所以我的时间会稍微充裕一些,但是要考其他专业的小伙伴一定要早些准备,再次强调,早准备一定有好处。(一)英语 我考的是英语二,比英语一稍微简单一点,我觉得,单词很重要,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单词基础也就决定着阅读理解,建议在准备期间,可以把朱伟老师的恋恋有词背熟,我在考研期间,听说过有把这本书背了5遍的,所以你不努力,拿什么跟别人比。 英语没什么经验,就是单词背熟之后,再开始做真题,因为英语二真题比较少,所以一定要精益求精,善于总结,在最后的冲刺阶段,作文就可以背一些名师的模板,虽然讲背模板千篇一律,但是要想速成作文,只有这样子才能拿到最好的分数,但是如果你的基础很好,可以把英语跟母语一样熟悉,我想模板也是可以不背的,但是这样子水平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背模板其实很有用(二)管理类综合 管理类综合分为数学,逻辑,写作,数学我买的是高分指南,但是因为我时间比较短,没有做完,所以,数学失分很大,所以,一定要有充足的时间准备, 不要考完后悔。 逻辑跟写作我都买的是机工版,然后视频课程可以听听老吕的逻辑跟王诚老师的写作,主要是多练多写,到最后一个月,因为很多模拟卷出来后,我几乎每天一套完整的题,作文一定要写,不能光看,只有多写了,考场上才不至于时间不够或者素材不够。祥福EDU四,最后结语考研是一个漫长而又孤独的过程,调整心态很重要,夜深睡不着时,可以听听歌和电台,缓解一下自己的压力。最后将笛安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夜未黑,未来是个迷题,前面的道路只为不怕的人而生生不息。本文来自考研帮作者ake666,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国家昏乱

考研调剂经验分享:她360分考华师失败,幸运的调剂到中南民大!

资料图想着考上后写经验分享,却没有这个机会。觉得失败的经验不值得分享,迟迟没有动笔,可当又迎来一年一度的考研出成绩季时,我想起我18年的孤独的调剂之路,还是决定下笔写写。当初我也通过各种帖子了解信息,而如今,我也将自己经历的一些过程分享,期望对调剂的同学有所帮助。18年考研生,本科上大,工商管理跨考文学,目标院校华东师大,总分360(和我预估的分一模一样,我甚至申请政治和英语查分,抱一丝希望算错了我的分,结果并没有),最终调剂到中南民族大学。从知道成绩的那天起,我通过往年的录取分数对比,知道自己无缘华师,便开始准备调剂。华师有排名,在出初试成绩的一周左右之后出来,出来后我更加确定我无缘。在已经明确知道自己不能进复试后是准备调剂还是准备二战还是准备工作的问题,我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我的原则是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前,会尽一切努力,我的首选是调剂。调剂是一个任人挑选的漫长过程,在最终录取结果出来之前,一切都可能发生。考研很重要一点是家庭的支持,在大家纷纷忙于工作或出国时,我做出考研的选择总显得孤单,尤其是在一个商科院校,更不必谈跨考文学。家人基本支持我考研,但也时不时会问学校什么时候会有招聘会,这对考研是一种干扰,难免会影响心情。第一年考研还好些,家人还能够理解,当触及到二战的问题时,我的家庭不理解我的行为,我于是没有勇气二战。因此是否二战,考虑的不仅仅是自身,还有家庭。对于是否找工作,在最终调剂结果没有出来之前,我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应聘,这种选择也不可能。从2月出成绩那天起到3月底正式确定录取的一个半月时间,我一直在准备调剂。1.搜集信息这段期间刚好是寒假,学校还没有开学,不急着打电话。首先是在各个学校的研究生网和研招网等搜集各个学校的信息:历年(至少3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招生人数以及接受调剂的名额,关注该校接受调剂的要求(有些学校只接受985学生,有些接受211、985学生,有些不接受跨专业考生),记好研招网的联系电话或邮箱。选择调剂学校一般来说关注那些和本科院校差不多或者稍差一些的学校。对于文学专业,调剂名额本身就少,985高校报考人数爆满,几乎没有调剂名额,我不做奢望。我从地区入手,首选和本科院校同省市的学校;再选择距离家乡和本科院校稍近的学校。作为一个南方人,北方对我而言太过遥远,我的选择范围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这也是综合考虑到我读研之后的考博或者工作地点的问题。2. 联系研招办、学长学姐和导师在各个学校开学后,对那些我有意向的目标院校的研招办我打电话或发邮件询问今年的调剂信息。当然电话常常打不通,邮件常常没人回。即使接通了,也是说等到国家线出来之后才能确定,这是实话,没有谁能够向你保证会有调剂名额。对于那些明确地拒绝的,我就不再抱幻想。如一个学校只接受985院校的调剂,我还是尝试申请了,但对方以我不是985的学生直接拒绝了我。调剂的第一选择恐怕是本校,我同样抱有一丝幻想联系了本校文学院的学姐,学姐大部分是推免生,不了解流程,得到的信息不多。也尝试联系了文学院的老师,没有收到回信。上大今年是报考人数第二的高校还上了热搜,可见报考上大的人本来就多,留不出调剂的名额来。我联系老师的时候中规中矩地介绍我的考研成绩,我当时认为这样较客观,但是我忽略了我应该表达一下我对文学的兴趣和追求,尤其对一个跨考生而言,做出跨考的选择是有一定风险和难度的。或许不应该那么刻板地,但也不应该煽情,表达出自己希望调剂的心情就好。幸运的话,在调剂系统正式开放之前就能确定哪些学校愿意接受你。大部分学校在系统正式开放之前的研究生网上有调剂的申请,我对可能的每一个院校都递交了调剂申请。一些学校会回复你能否进入复试,这段期间要始终保持希望,保持手机畅通。我的目标院校定的都比较高,而且院校的地理位置好,比较热门,在调剂系统开放前没有学校通知我。3.调剂系统开放后调剂系统是选择院校的最后一步,不管之前有没有收到信息,都必须在系统中申请,等待对方的接受或拒绝。系统一般是3月中旬开放,2018年是3月17日开放,一直持续到4月底,但大部分的调剂工作在3月底已经完成。虽然系统中可以查询到很多院校接受调剂,但注意,一些学校早已经确定好调剂名额和学生,只等他们在系统申请。所以你已经排除在外和已经明确地拒绝你的学校,可以不抱希望,当然也有偶然的机会他会接受你,这概率很小。一次最多可选3个调剂学校,一般学校冻结36小时或24小时,在解冻之前你无法修改信息。某些学校会直接拒绝你,某些学校对你置之不理,这种情况下在解冻之后最好打电话问清楚,如果名额已满,请求拒绝你,否则你无法修改你的院校信息。虽然可以同时接受3个院校的复试通知,但你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选择。一般学校复试时间相隔很近,几乎无法同时参加。即使最后参加了两个复试且都通过,也只能接受一个学校最终的录取通知。选择是否接受录取有时间限定,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确定接受或拒绝,否则之前都是无用功。每个学校规定的时间不一样,民大6小时左右。不到最后时刻不放弃呀,感谢民大的知遇之恩,我现在每天学着我感兴趣的东西,珍视自己的学生时代。最后祝愿大家哪怕走上调剂的路,也要选到心仪的院校。来源:考研帮 作者:艾文学

不亦大乎

考研失利要不要二战?研二学姐这样说

说起考研,可以说是人生的又一座大山,如果跨越成功了,不仅以后就可以成为一名硕士,而且自己的职业生涯也会带来新的改变,因此,考研对大学生而言还是很重要的。但是,随着考研人数的增加,以及研究生招生院校试题难度的攀升,许多考研人往往会在第一次考研中遭遇“滑铁卢”而失败。而且似乎对于大学生来说,考研也不是唯一的路,参加公务员考试等等都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于是,就会有一部分即将毕业的学生疑惑,考研失利究竟要不要二战?让我们听听研二学姐是怎么说的。这位大学目前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她所学的专业是历史学专业,目前正在读研二。她在为学弟学妹们分享经验时,提到了考研是人生的大事,在你做出决定之前,一定要慎重考虑,自己适合不适合考研。比如说,你的家庭条件、学习状态等,这些都是影响你的因素。就拿她自己来说,当初为了考研,可以说付出了很大努力,第一次这位学姐报考的是武汉大学,没有成功。成绩也不太理想,但她最终还是决定再次征战考研。在经历了第一次失败后,她再选择目标院校,以及专业上更加精准,复习上的策略也比之前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因此二战考研,她最终以笔试第二名的成绩被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录取。学姐告诉学弟学妹们,如果自己真的想要提升学历,一定要选择坚持下去,不要害怕自己浪费时间什么的。也不要去被别人所蛊惑,考研路上遇到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一定要坚持到最后,相信自己可以成功的。最后,学姐也提到了,如果想要以后从事公务员工作,以及教师工作的,可以选择应聘找工作了,没必要去做考研大军中的“分母”,因为这样做实在是得不偿失。关于这位学姐的观点,有一位哈工大的学霸表示了赞同,并说自己当初就是考研备战了三次才取得了成功。而且自己也是从一所双非院校考到哈工大这所985高校的,这中间,自己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每天学习时间长达11小时。最后,这里笔者认为,这位学姐的观点有一定道理,对于那些考研一时失利的朋友来说,卷土重来的确未可知。但是如果自己不去尝试,就永远会留下一个遗憾。所以说。应该要选择二战。如果毕业后规划要参加工作,那就应该多去投简历,或者参加春季学校组织的校园招聘活动,这些将对于你的未来有很大帮助。大家对于考研失利应不应该二战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万物云云

这10所高校的地理学研究生最难考!

作为学地理的宝宝,你觉得哪些学校的研究生最难考,我们一起盘点一下,排名不分先后!中科院地理所中科院地理作为专门研究地理的机构,实力很强,院士很多,比如我们熟悉的刘东升,陆大道,秦大河等院士都在地理所工作。地理所每年的推免率极高,统考名额仅有一两个,所以这直接把很多没有推免资格学校的学生拒之门外了,虽然中科院待遇好,很公平,无奈统考名额太少,没有强大的实力做保障,很难挤进去!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的地理学是A+,再加上北京大学数一数二的江湖地位,全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学校,再加上绝佳的地理位置,这个学校的研究生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呀!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是仅有两所师范类985院校中的一所,同时北京师范大学的地理学也是A+,和北大一样,拥有极好的地理位置,师范类的佼佼者,难度自然不低!北京师范大学有人说现在非全日制的也是双证了,要不我去考北师大也是不错的,作为寸土寸金的帝都,很多学校,宿舍不够用,所以帝都的很多学校非全是不提供住宿的,需要自己在外面租房子,以北京的房价,着实不低,让人望而止步!华东师范大学另一所师范类985就是华东师范大学,位于上海,地理位置绝佳,考研难度不低于北师大,让很多人同样的不敢轻举妄动!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是211高校,同时南京师范大学的地理学也是3所A+中的一所,南京师范大学的GIS实力很强,同时需要考数学,数学好的同学,又喜欢南京的同学,可以考虑。武汉大学作为网红学校,武汉大学的测绘世界一流,地理学和生态学都是A-,武汉大学作为老牌名校,是很多人的梦想,同时武汉作为一个美食美景很多的地方,也使得很多人对武汉的学校情有独钟。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中山大学的人文地理学很有名气呀,而且不考数学,而且是985院校中为数不多的不考数学的院校,可能是不考数学的原因,使得很多人都想去冲一冲,人多了,自然难度就提升了!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位于拥有芒果台和各种美食小吃的湖南长沙,湖南师大是211院校,难度不算大,但是不管每年报考人数多少,他都会雷打不动的拿出部分名额来接收优秀的调剂生源,这波骚操作,让本来就很激烈的考研,变得更加激烈。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有实力,还用怕他么?好好复习,初试考高分才是硬道理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位于羊城广州,同样的大城市,同样的211,作为华南地区唯一的一所211师范高校,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地理学实力一般,但是华中师范大学在湖北和河南乃至全国的影响力都不差,再加上武汉的高校有那么一丢丢傲娇,在众多的报考人数的加持下,难度嘛,自然而然就上来了!华中师范大学以上只是一个参考哦,还需要脚踏实地的好好复习,才能做到百战不殆!

魔术盒

详细解读华中师范大学2020教育学考研复试分数线变化

华中师大公布2020考研复试分数线之后,文都比邻教育学院校规划师对今年分数线变动做出解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分数线的变化,学硕有所下降,教育硕士专硕整体变动不大。下面看详细解读,及各招生专业与19年分数线对比情况。【文都比邻教育学院校信息组解读】华中师范大学2020教育学考研分析1.总体分析:华中师范大学今年的学硕和专硕的成绩整体变动幅度较小,阅卷尺度比较稳定,报考热度稳定,所以分数变动不大。2.学硕分析: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再次回归到311,311教育学基础综合的整体难度较大,阅卷尺度比较严格——所以今年的华中师范大学的整体成绩的比较偏低的原因;3.专硕分析: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专硕333教育综合的整体的阅卷尺度较之于往年相对比较严格,所以今年在教育硕士的相关专业整体分数变动较小。4.华中师范大学整体报考热度依旧很高,竞争激烈程度比较高。以上为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复试分数线内容。同学们可结合自己的初试成绩与分数线进行对比能否进入复习。另外各院校已陆续公布确定2020年考研复试形式采取网络远程复试,文都比邻提醒同学们做好软件和硬件的准备,提前了解目标院校线上复试平台。如果还未公布,可参考其他院校详细复试安排。相关推荐

免瀑镇

20考研院校选择——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报录比

摘要:今天来给大家整理统计分享下,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去年的时候研究生招生数据。希望对2020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我直接直接把截图从数据上可以看得出来,华中师范大学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希望对报考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的同学,有所帮助。有什么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留言。

被发揄袂

考研和高考哪个更难?你的高考起点影响了考研难度但不决定其结果

就考试本身而言,高考和考研,哪个难度系数更高?这也许是每个准备考研的大学生最想知道的问题,但是从过来人的角度来看,他们的感受却见仁见智。小徐老师的很多学生都曾经参加过考研,但是真正考研成功的却很少,而他们考研失败的原因却各有各的不同:一、一部分学生是因为自己所在学校水平有限,考研氛围不浓,自己虽然有心考研,但周围的同学却没几个拼命学习的,因此最终自己也使不上劲,造成失败。二、还有一部分学生连续考了两年,考研英语都没有过线,最终放弃目标。三、最惨的一部分学生考研过了国家线,但在复试中没发挥好而被刷,调剂的学校自己又不喜欢,于是选择再战或放弃。从以上考研失败的原因来看,考研成功的几率受很多不确实因素影响,现在大家考大学,在选择大学时都要看看该所大学的保研率和考研率,而保研率和考研率高的大学往往说明这所大学的学习氛围较好,大学水平也不错。在这样的院校考研难度并不是很大。据媒体数据显示,很多211、985院校的保研率和考研率高达67%以上。这也意味着,考研的难度还是受高考起点影响的,高考能升入一所好大学,考研也就相对容易很多。相反,对于那些保研率和考研率低于25%的大学来看,在这样的院校考研则难度大大提高。而对于英语水平高,专业水平高且能花大力气,心无旁骛地去考研的学生来说,考研却比高考简单的多。这也意味着:虽然你的高考起点影响了你的考研难度但却无法左右考研结果。小徐老师曾有一个学生,她理化成绩不好,高考只能进入一所双非院校的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但考研所考专业都是她擅长的科目,因此她考研成功进入了华中师范大学,终于用她所擅长的专业赢得了命运的改变。正如她所说,如果是按高考所考科目来考,她就算累死也考不上双一流院校。从这一点来说,考研是大学生可以利用所学专长改变命运的第二次机会。如果抛却个人原因,从大概率上来比较高考和考研的难度,相对来说,高考的难度会更大,主要表现在:一、高考的考试科目更多更复杂,特别是对有些偏科的学生,高考的难度无可逃避。但考研除了英语必考外,专业课大多是自己擅长的科目,因此难度要比高考小一些。二、很多大学生都觉得考研难,但所有考研的大学生准备时间不过一年半左右,相对高考来看,学生十二年寒窗就为这最后一搏。在这十二年里,学生们起五更、睡半夜,大量刷题背书,其难度可想而知。三、据网络数据显示,普通一二本院校的考研报录比要高于高考升入普通一二本院校的升学率。这也是人们比较看重第一学历的原因。如下图所示,从山东2020届毕业生意向及去向的数据来看,一些普通本科院校的的考研率均超过60%以上,而山东高考升入普通一二本院校的几率在40%左右。由此可见,考研难度要低于高考。另外,对考研来说,本院校考研难度并不大,但想跨校考研难度就要大大提高,不仅有初试考验,还要经历复试筛选,从这一点来讲,考研比高考变数更大。很多大学生第一年跨校考研没通过,第二年参加工作后再准备考研,因受工作的牵扯难度就会更大。因此考研是一个人奋斗的孤独之旅,而高考则有老师指导,有同学相伴,只要按老师的计划完成学习任务就可以了,从这一点来讲,考研更考验学习毅力。那些通过考研改变命运的大学生实力同样不可小觑。

红木林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难考吗?这个专业报录比竟高达30:1!

今天有个朋友问我华中师范大学学科英语怎么样?难不难考?这个学校很多想报师范类院校的同学都知道,华中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大学之一,也是国家重点985/211工程,地处武汉洪山区,位置优越,学校总体来说是非常不错的!学科教学英语属于外国语学院,20年的复试分数线是363分,其中,政治需要达到63分,外语67分,很多22/23考研的同学可能还没这么多分难不难的概念,胖虎给新同学们说下,政治,外语是百分制学科,满分100分,教育学20年政治英语、国家线是46分,学科英语超线近20分!再看图中外国语言学(英语类)20年的分数线是政治60分,外语70分,20年该专业这两个学科国家线是52分,英语再次超线18分!想报华中师范大学英语专业的同学真的是要苦下功夫!20年外国语学院的学科教学(英语)报考946人,录取37人,报录比约25:1!外国语学院的外国语言文学报名576人,录取73人,报录比约8:1!外国语专业整体的报录比都在7:1以上,这个专业确实有难度!但华中师范大学最出名的并不是英语专业,而是心理学,心理学的复试分数线也是20年的录取线最高分,393分,国家线也才331分,单科线是46/138,对英语和政治的要求依然是非常高的!来看下心理学20年的报录统计,报考1497人,录取49人,报录比约为30:1!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非常多人报考,报考270人,录取47人,报录比约为6:1!心理学是华中师范大学的王牌也确实有道理的。华中师范大学的优秀专业还非常多,我只是摘出其中两个进行分析,有想来了解其他专业的同学可以滴滴我,看到就会回复~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一键三连,我是旋风界的小胖虎~#考研小百科#

忘不了

考研:最难考上的4所师范大学,你报了吗?

师范类大学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类大学之一。一般来说,师范大学主要负责培养各类教育人才,为我国教育事业作出特殊的贡献。如今,随着教师的地位和待遇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师范类大学,而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师范类专业毕业生选择考研的人也越来越多。那么,哪些“师范大学”的考研报名人数最多,考研最难考上呢?小编在6所教育部直属的师范大学中,选出了4所给大家分析一下!北京师范大学北师大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也是985大学中唯二的师范大学之一,拥有一级国家重点建设学科5个,二级国家重点建设学科11个,其中,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地理学、中国史、生态学等学科全国排名第一。从历年数据看,北师大考研录取率最低的专业是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录取率只有5%,其次是学前教育学、文艺学、教育史、心理学等专业,录取率在10%左右。而金融学、经济类等专业因为不是优势专业,报名人数不多,录取率反而比较高。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大是985大学中除了北师大外的第二所师范大学,其中教育学、历史学等部分师范类专业源自圣约翰大学,实力不俗。目前华东师范大学拥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个,分别是教育学和地理学,拥有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尽管比不上北师大,但在师范大学中排第二还是妥妥的。相比北师大,华东科大考研相对容易一点,录取率在10%-20%左右,其中教育学原理录取率还是比较低的,金融每年报名人数也很多,但录取人数也多,相对不难么难。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是211工程大学,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之一,目前拥有8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和2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华中师范大学考研相比北师大和华东师大还是要容易很多,但先比其他的师范类211大学还是偏难一点,目前华中师大偏向于综合性大学,很多非师范类专业考研还是相对容易一些。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大是211大学,也是教育部拥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拥有22个一级博士点,其中世界一流学科6个,国家二级重点建设学科5个,数学、化学、统计学等专业都不错。从考研难度上看,每年录取率在20-40%左右,并不算太难,其中社会保障等专业录取比例较低。总而言之,这几年师范类大学确实还是比较吃香的,毕竟教师这个行业还是一个铁饭碗的行业,相比银行、企业都轻松很多,还有寒暑假,受到很多女同学的青睐,不知道你报考了吗?轻松一个赞,快乐200年!

纳甲

考研4年没进复旦,最终去了华师大,用4年的时间考研值不值得?

复旦大学金融专业考研有这么一位“传奇人物”,基本上报考复旦大学金融专业的考生都听说过此人,他的网名为“化学课代表”,简称“化课”。“化课”从2014年开始准备考研,2015年第一次考复旦353分,因为分数缘故不够而被无情刷下;2016第二次考复旦376分,差了复试线4分,再被无情刷下(据他自己说当年试题很难,在全国降分的情况下复旦却提高了分数);2017年考复旦408分,终于过线了,当年复旦金融403分(他说遇到了经院史上第一次刷人,被安排到了复试给分最低的一组),又一次无情被刷。2018年考复旦371分,换了专业考了复旦436(专业),在遇到了史上最难数学年的情况下考了专业数学第一138,但政治没过线,专业课也没有科班出身的大神强势,又一次失利了。索性第四年他想开了,上不了复旦就不上吧,选择了调剂华师大应用心理非全,最终只用了5天准备面试,和同专业的人pk,虽然笔试200分一题不会,但面试发挥完美基本满分,30人中以第9名录取。之所以说他是“传奇人物”,并非仅仅指他考了4次复旦都没如愿,而是他每次落榜后都会在各个社群、论坛中大肆放言复旦金融如何如何的不好。结果把别人吓退了,自己第二年还是照旧报考复旦。所以每年都有很多报考复旦金融的同学,在这个时间段拿他的事情来调侃,以至于越传越神奇。抛开这个“化课”本身不谈,我们来讨论一下,到底有没有必要耗费4年的时间去考研?其实学姐觉得做什么事情都要量力而行,特别是在考研这件事上,更要切合自己的实际水平来选学校。如果上面的那位“化课”一开始就选择了像华师大这样的学校,是不是一次就能考中了?何必还要浪费多出来的三年青春呢?学姐认为,如果第一年没有考上的话,就可以考虑先参加一些简单一点的工作了,这样一来可以在工作中磨练自己,开拓自己的眼界。另一方面也可以有一定的经济来源,不至于毕业了还在啃老。毕竟研究生只是一个学历,不代表能力,不用那么执着。就现在的这个社会环境而言,如果你继续选择考研,也不用当一个啃老族。很多工作既能养活自己,又能有很多自由的时间。如果你的目标性很强,一直选择考研的话,那么学姐建议你是半工半读。因为现在这个就业环境本身压力就比较大,如果你接下来的几战都失败了,又没有工作经验的话,那么再想找到一个心仪的工作就很难了。其实考研和考公务员一样,不能长期不工作专心考试,而是先工作,毕竟考研也是为了就业,为了考研不就业那就是舍本求末了。如果第一年不参加工作没考上,那就应该边工作边准备考试,只要愿意投入时间复习,还是能够考上的,考不上也没关系,毕竟还有工作,成本不会太大。现在每年考研的人数有几百万,每年都有很多一战的人就通过了。如果考研四次都失败,那么一定要从自身去找原因。所以思路要开阔,方法要灵活,心理要乐观,不要钻了牛角尖。啃老考研不可取,不鼓励,这样只会让你思想禁锢,压力更大,效果更差。至于有没有必要耗费4年的时间去考研,学姐认为可以是可以,但一定不要这几年什么事情都不做,只是一味的复习。学姐觉得最好就是努力奋战一年,如果没考上的又再想考的话,就要边工作边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