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大四即将毕业,考上研究生,找到好工作,我呢颛顼

大四即将毕业,考上研究生,找到好工作,我呢

同学们都渐渐收到复试的消息了,真的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同学也找到了不错的工作,好像倒是只有我还在每天每天舔伤口,陷在过去的悔恨中出不来,陷在对未来莫须有的恐惧中睁不开。每次说的是这些,想的是假想中的恐惧,我真的也烦了。事实上,我害怕的是面对自己,面对自己的低能力,面对自己的没有努力,面对自己曾经的谎言,面对自己的肥胖,面对自己的恐惧与自卑,然后又堕入过去的那个自己,接着拖延,接着懒惰,接着不断自甘堕落,接着自以为是,接着欺骗,接着假想未来的恐惧,接着陷入过去不努力的悔恨中。原来不知不觉我竟然活成了这般模样,真的是可悲可叹。这个状态太糟糕了。怎么可以一直这样?我想改变,但我还是会半途而废。我的日子变得只有过去和可怕的将来,现在就是被各种各样的剧用来放空,这好像真的不是一个正常人该有的日子。人生海海,错了可以重来。我想治愈自己,我要改变这样的日子。我可以吗?经过一系列的失败,我真的真的底气不足。但是我想真真正正努力一次,让结果告诉我,我真的是不行,而不是后悔和把不是能力而是努力当作借口。从失败中反思,我想站起来接着走,我要成为更好的自己。最后一次了,这些话我说的都厌倦了。行动迟迟跟不上,说再多其实也是浪费时间。勇敢一点,努力一点,振作一点,开心一点,我不相信我就只能这样,我应该可以选择不一样。最后恭喜我的同学美梦成真,为他们开心[呲牙]希望我可以在明年的这个时候也追求到我想要的。

朱丽叶

研究生找工作一定好找吗?考研对就业影响你知道吗?

考研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知道考研的人数逐年增加,而考研这条路并不是每个人都走的非常坚定,有一部分人是非常盲目且被动的,有的是看别人考自己也考吧,有的是家里人推波助澜,有的是害怕毕业找工作的压力,无论你是哪一种既然你选择了考研,就要明白考研,读研究生对你未来生活的影响,简而言之读完研对你的就业有多大影响。在如今的就业市场,虽然企业层次越高,对于学历的看重也会越高,因此高学历也是进入好企业的敲门砖。很多让人趋之若鹜的大公司或职位的招聘要求都会明确表示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因此同学们想要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学历势必要达到该岗位的要求,否则即使自己的能力符合此岗位,那也没有投递简历的资格。此时考研便显示出它的优势,它可以在同学们找工作时给大家更多更好的选择,尽快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不同学历的薪资待遇水平也会有一定的差距。据数据统计,2018年硕士毕业生薪资为6891元,本科毕业生薪资为4854元,大专毕业生工资为4432元。也就是说,研究生整体的起点还是高于本科生的。还有工作一定的时间后各类职称的评定都会对学历进行要求,所要评定的职称越高,那么对于学历的要求也会更高,因此要在事业单位评定高职称,学历是必不可少的硬件。整体来说你读研两三年带来的好处还是非常多的,但是读研并不是对所有专业都有非常大的帮助,我们知道研究生毕业金融业、医学、法律服务业、环境科学类、土木建筑类、管理类、外语类、生命科学类等专业的研究生就业情况都很可喜。相应的也有一些纯文科如中文、历史、哲学等专业的毕业研究生,就业就比较“尴尬”,如果这些专业想找本专业的工作很多人都会选择继续深造读博,毕业之后在高校任教。所以一定要认识到考研对于就业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种学识水平的象征,更是实现理想就业的捷径。但是选择专业也很重要,有部分专业研究生的加成还不如本科学历+几年工作经验有用。当然如果你还是决定考研,那么在研究生在读期间最好是找个实习或者相关行业的兼职,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学历加成,增加自己的就业优势。

彼圣人者

研究生毕业找什么样的工作

我曾经研究生毕业也面对找工作的问题,今天想和大家谈谈自己这几年的感受,然后告诉大家该找什么样的工作。我是2010年研究生毕业的,当时对于研究生来说,找个工作是很容易的事情,我当时是这样想的:“选择高工资是我的第一选择,有高工资我就去”我当时只想到要快点挣钱所以我就进入了私企,我学的是有机化学,当时工资是5000的样子,我签约的时候非常的骄傲,家里人也为我感到自豪(在农村里工资有5000,大家都很称赞的)进入公司上班以后,我发现公司工作非常的累,还经常加班,工资也不涨,天天累的半死,私企的眼里就是挣钱。我天天愁眉苦脸的。经过我很长时间的考虑,我终于想通了,要换工作,进国企,我放弃了比国企工资高的工作,进入了一家国企,国企虽然比较低,但我发现我的日子过的比以前舒适,轻松、愉快。综合我上述的经历,我给大家总结如下:进私企,工资可能暂时比国企要高,但是要辛苦很多,另外,私企随时可以解聘你,干一辈子,退休了之后没有退休金,而国企虽然工资低一些,却弥补了私企无法拥有的缺点。所以我建议大家能进国企一定要进国企,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希望我以上的经历和建议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画鸟记

我考研就为了就业,结果还是很难找到工作!

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突破了290万,这也是史无前例的一次,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了考研大军中来,希望通过考研,来增加自己的竞争优势。然而不幸的是,读研3年毕业后,依旧是面临着就业问题,结果还是很难找到工作!1、考研为了就业也无可厚非这里首先解析一下考研的动机,有不少人都会被问到为什么考研,有的同学是希望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有的是对自己所学专业感兴趣希望继续钻研,有的则是希望通过考研来找一份好工作,毕竟就业压力太大。考研的动机千千万,并没有说,哪一种动机就一定是对的或者好的。希望通过考研增加就业时候的竞争机会也无可厚非,本来研究生在就业时候就有优势。2、竞争依旧激烈读研3年后,大家依旧是要面临毕业的,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并没有像自己预期的那样好。因为就业竞争的激烈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可能你觉得我读研毕业了身份不一样了。但是跟你一起竞争的可能都是研究生,你是211的研究生,别人可能是985的,所以大家要认清一个现实,就业的竞争依旧激烈,即便你是研究生,也同样会面临这个问题。3、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本来读研是为了找份好工作的,结果毕业的时候发现还是很难找到。有的时候还不得不放下身段跟本科生竞争,有的同学甚至高的去不了,低的不想去,读完研反倒更尴尬了。觉得自己读完研了,身份不一样了,肯定不能再像本科生一样了,的确是这样的。学历不同,在单位里面待遇是会有差别的,但是高不成低不就也非常尴尬。4、认真准备,勇于尝试这里学霸君要提醒大家的是,读研只是提升自己的一个手段,等你毕业的时候,你会发现现实是残酷的,你想去更好的地方,那面临的竞争就会更激烈。读研之后,你的平台不一样了,起点不一样了,但是菁英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建议大家,要认真准备自己的简历,有机会就勇于尝试,不要觉得自己是研究生就有多了不起,要谦虚谨慎,虚心学习。或许不少人还在憧憬着读研后的美好生活,其实读研后依旧要面对就业的压力,找一份称心的工作依旧很难!

圣人愚钝

大学毕业后考研还是找工作?看完过来人的经验后再做决定吧

即将走出校门的本科生都会面临三个岔路口:1.直接找工作。2.报考公务员。3.报考研究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经常在这些选择中徘徊犹豫,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今天我们就全方面分析利弊,帮你解开心中谜团。1、关于毕业后是否直接工作如果能在毕业前找到好工作,那就自然推荐你们直接工作,因为考公务员、考研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重点是,什么样的工作才是一份好的工作呢?工资高的?福利待遇好的?外企?世界500强?这些看法都太片面,对于自己而言的好工作,是指那些以你的水平和行业所能找到的不错的单位。不要高不成低不就,而要看未来几年后,即使你的同学研究生毕业,也只能找到的该水平的单位,如果本科毕业能遇到就不要放弃。本科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只要能力出色,三年后也会比研究生毕业的同学有竞争优势。2、关于是否报考公务员考虑到这类问题的大学生,很大比例都是家中有公务员职务的亲属。听惯了公务员铁饭碗的优势,很难不对此类岗位动心。如果你毕业后愿意回老家陪在父母身边,做个有身份、有面子的公职人员,考公务员是比较适合你的。当然,如果你毕业想要到喜欢的城市扎根,但又想拥有一份铁饭碗,也可以选择报考自己心仪城市的公务员。只要你的考试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考上的希望还是很大的,不要被别人“上面没人很难考上”的观念误导,毕竟我身边沉下心来专心备考的同学,考上心仪市公务员的比例并不低。此时应牢记:公务员考试的报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0月份,考试时间为每年的11月份。至于是自学考试还是报辅导班,建议尽早备考,复习一段时间后做真题摸底。觉得自己考得还行,那就自行复习,觉得自己还差得远并且复习思路混乱,那就尽快报辅导班。3、关于是否报考研究生有很大一部分本科生的考研欲望并非想象中强烈,有可能只是随大流,到底考不考,先问自己几个问题再下决定也不迟。※有没有继续学习的决心?很多人的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了考上大学,大学四年里,有些人懈怠了,有些人仍保持着认真学习的好习惯。如果没有了高中时期的学习斗志,那么复习考研的结果大多不会太理想。如果你厌倦了两点一线的大学生活,考研的念头也可以趁早放弃了。※能否抵得住诱惑?看到提前在工作岗位上实习的同学们领了工资有钱了,自己能否稳的住?周末舍友去逛街、看电影,自己能否沉下心在图书馆、自习室泡一天?考研上岸的学长们不会告诉你,连续半年多没有聚过餐的生活会很孤独。有定力很重要。※能否抗得住为期七八个月的艰苦复习?考研的复习期每天都是真枪实战,看了很多考研上岸的同学们的复习时间表,无一不是从早晨7:30排到夜里21:30,吃、喝、拉、撒、学习安排得井井有条,没有一分钟的时间是虚度的。如果你的内心渴望自由讨厌被束缚且自制力较低,中途放弃的可能性会很大。除非强大的意念支撑,没有极度的渴望将很难继续。※有没有耐得住寂寞专心搞科研的信心?科研人员大多清心寡欲,一旦走研究生这条路, 大多是从动如脱兔变为静若处子。为了一组数据,连续数月观察设备;为了实现模块功能,连续熬夜编写代码;这种状态可预见地持续到研究生毕业、工作直到退休。如果你未来受不了这种生活,那就没必要考研。※有没有对末来职业的期待?研究生学历固然能为工作增加砝码,但未来的职业模式也是固定的,无非钻研业务、撰写论文、评聘职称……循环往复。如果觉得枯燥,也尽量不要报考研究生。当然,本科毕业工作之后如果想要凭借研究生学历为日后升职加薪提供帮助,那就试试在职研究生吧。感谢阅读!下篇介绍考研过程中需要避开哪些坑,敬请关注。

出入六合

当前研究生找工作是否比较容易

首先,从近几年研究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整体的就业表现还是不错的,随着当前产业结构升级的推进,大量企业对于高端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而且由于产业结构升级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所以高端人才的需求潜力也比较大。实际上,虽然当前研究生培养能力在不断提升,但是相对于庞大的人才需求来说,当前国内的研究生培养能力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在一些发展比较快的领域,比如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研究生人才还是非常短缺的,企业往往面临较大的招聘压力。从近几年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就业情况来看,不少研究生在毕业前都会拿到多家企业的offer,学生的选择空间也会比较大。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前读研选择计算机相关专业,就业的前景还是比较不错的。在新基建计划的推动下,未来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领域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更多的行业资源和社会资源会向相关领域汇集,这会进一步促进人才需求的提升。近些年来为了提升研究生的就业能力,让更多的研究生能够走进产业领域,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人才支撑,研究生教育本身也在不断进行改革,比如当前专硕的培养模式就明显加强了行业知识的教育,高校会为专硕提供行业导师,行业导师往往由行业专家担任,这对于促进研究生进入产业领域发展有比较积极的意义。最后,研究生也好,本科生也罢,要想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一定要重视自身科研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要注重行业发展趋势,积极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萌单

研究生毕业后半年找不到工作,考研也怕入错行!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在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快,现在的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一年比一年多,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在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透露,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34万人,比2018年增加14万人,再创新高。大学生人数过多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因此,为了增加找工作的筹码,很多大学生选择去读研究生,造成了现在的考研热现象。但是,根据许多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在网络上的反应来看,研究生专业对于以后能否找到工作至关重要!大家都知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在读研究生选专业这件事儿上,其实男女考生都是一样的,一旦选择了一个不好的专业,将来毕业后就真的会失业。这不,有位网友在某问答平台上爆料,自己是某专业研究生,找了一个月本专业的工作都没有结果,接着有国企接受他去干生产线工作,他没有去。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这位研究生的无奈,首先,这个专业确实比较冷门,他确实是入错行了;其次,现在很多人批评学生找不到工作,是挑工作,但是如果拿着研究生文凭去干销售、流水线一般的工作,那这研究生还读得有什么价值呢?不可否认,大学内专业的设置,并不是完全为了好让学生毕业后就业而设置的。因此,大学专业与市场就业脱轨的现象很多。那么考研时,如何才能选择一个好的专业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打听那些同一个专业刚毕业的师兄师姐的看法,因为他们是亲历过来人,他们对本专业的就业情况最清楚,他们的话最具有参考价值。而大学老师、辅导员的话,听听就好,因为有说不清的原因,他们肯定会说自己的专业就业前景非常好!当然也可以在网络上收集一些专业排名资料。研究生阶段相比本科阶段来说,选个好的专业甚至比选个好的大学更重要,只要能进好专业,即使学校差一些也可以考虑!研究生专业直接决定了进入什么样的行业,试想,如果进入了一个没落的行业,可能再怎么努力,自己的收入也和好的行业相差甚远!当然,不能一概而论,毕竟有的同学读研究生并不全是为了毕业后好找工作,有的同学也有自己的科研梦想,关键是要明确自己读研的目标是什么。切忌不要盲目的埋头苦干,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你要考研吗?你对考研选专业怎么看?你读研究生的目的是什么?欢迎留言讨论

十二夜

考上硕士却成了找工作的绊脚石——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职之痛

本文转自【半月谈】;非全日制(简称“非全”)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然而在今年就业季中,许多非全日制硕士毕业生却遭到了或明或暗的就业歧视。一些非全日制研究生表示,因为用人单位不了解“非全”,辛辛苦苦考上的硕士,反而成了求职的绊脚石。1“非全”研究生:仿佛读了个“假硕士”在这个特殊的就业季,硕士研究生小曹怎么都没想到,阻碍他找工作的竟然是自己的硕士学历。作为西北某大学2017级“非全”硕士研究生,小曹在求职时发现许多岗位自己都不能报考。“找工作时发现,约一半以上的国企、银行还有人才引进政策中,都要求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这让小曹大感困惑:“同样是统招统分的在读研究生,非全日制的为啥就不被承认呢?”和小曹情况类似,华北某双一流大学2017级“非全”研究生小贺在校园招聘中也遇到了许多“门槛”,有的用人单位不将其视为应届毕业生,有的单位提出只有签署了自愿放弃社保的协议才允许入职。小贺说:“我考研时的综合成绩高于全日制的录取分数线,因为觉得非全日制的学习方式既能提升知识水平,还能提高实践能力,所以选择非全日制,没想到找工作时遇到这么多限制。”教育部通知要求,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第一批“非全”研究生在去年和今年陆续毕业,但在求职时却遇到重重阻碍。许多“非全”研究生表示,他们以本科生的学历找工作还容易些,努力考取的硕士学位竟成了找工作的绊脚石,仿佛读了个“假硕士”。2019年,“非全”研究生小马通过激烈竞争,考取了国家某事业单位。但在入职一周后,单位告知他无法办理入职手续。因为上级人力资源部门不认可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无法为小马办理备案手续,已经开始工作的小马只得离职,再次投入到找工作的大潮中。华北某大学“非全”研究生小庄谈及报考“非全”更是唏嘘不已。“我在考研时也获得了全日制的复试资格,因为有工作所以选择了非全日制。最近,我就职的市属事业单位要转编制为省属编制,要求必须是全日制硕士才能转编,我现在特别后悔。”2用人单位:不了解更不敢招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曾多次印发文件,要求保障就业公平。然而现实中,这一要求落地困难。半月谈记者了解到,“非全”研究生就业受歧视,主要源于“非全”的社会认知度低。小曹最近准备报考西北某市的事业单位招考,向市人社局咨询“非全”研究生能否报考时,人社局工作人员表示并不了解“非全”是什么,也不知道教育部等部门下发的文件。小曹说,许多用人单位不清楚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什么,在招聘公告里“一刀切”地将非全日制研究生排除在外。还有些用人单位担心招录了非全日制研究生,出现人力资源主管部门不承认或者手续不完备等情况,影响正常签约。西部某国企的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说,即使招聘通知写明招录“统招统分毕业生”,在面试等环节还是会淘汰掉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是担心招进来后上级部门审核通不过,浪费招人指标。由于“非全”研究生就业难的现状,有些院校开始考虑暂停“非全”招生。西北某大学的研究生管理工作相关负责人告诉半月谈记者,非全日制研究生社会认可度低,毕业生就业难以得到保障,给学校的就业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加之非全日制的培养方式难以协调一致,学校计划取消部分专业的非全日制招生,同时要求必须有工作的人员才能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3“非全”亟需改变刻板印象保障非全日制研究生享受平等的就业权利,需要高校、用人单位和各职能部门联动协调,改变惯性歧视,共同发力打破就业壁垒。高校应保障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升非全日制学生竞争力,这是提升非全日制学生社会认可度的根本途径。有些高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在发展初期,存在招考标准混乱、教学培养体系不规范等问题,“非全”研究生给用人单位留下了水平参差不齐的印象。解决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的难题,还需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部门共同解决好学历认可、手续办理等多方面问题。华北某双一流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告诉半月谈记者,非全日制研究生作为近年来研究生教育改革后出现的新的培养方式,得到社会广泛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希望用人单位随着对“非全”毕业生了解的增多,不断畅通招聘渠道,不再让学校、学生谈“非”色变。来源:《半月谈》2020年第12期 半月谈记者:魏婧宇 贺书琛 | 编辑:苏娅

其视颠颠

弃考族为找工作考研,为找到工作放弃考研

观点考研不能盲目从众,必须明确规划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11月进入尾声,距离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还有不到20天的时间。这正是“考研族”冲刺的关键时刻,一些同学却萌生了“弃考”的想法。吴亮是安徽一所高校的大四学生,不久前,他在一家金融IT公司应聘成功。虽然已经报名了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但他决定不去参加考试了。考研不能盲目从众,必须明确规划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有人为了获得更专业的知识而考研,也有的人为了一纸文凭考研。但是无论出自怎样的目的,考研这条路依然不好走。除了准备时间漫长,而且在准备过程中,要心无杂念地投入其中。在我看来,考研应该量力而行,如果是一个实践能力强,专研能力薄弱的人来说,大学毕业后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再好不过。如果专研能力强,想进一步深造,那么就选择继续读研。如果真想明白了自己要什么,就无需在选择中犹豫。观点作为职场新力量,“95后”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已经发生积极变化是不争的事实近日一项调查显示,“95后”最向往职业排名是:网红、配音员、化妆师、游戏测评师和cosplayer(角色扮演玩家)。“95后”选择创业的人群中,46%的人会选择海淘、自媒体等新兴互联网创业项目。选择新兴互联网项目创业的毕业生,也更多集中在北京、深圳、广州等发达一线城市。作为职场新力量,“95后”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已经发生积极变化是不争的事实。因为互联网而产生的新经济、新职业、新模式也完全超乎人们的想象。在这种情况下,青年人选择从事与网络相关的职业,既是兴趣所向,也是一种不可逆的时代大势。这也提醒有关方面,应该进一步强化各项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的配套,从制度层面保护每一个公民的合法权益,尽最大可能减少民众的后顾之忧,从而激发民众的内生动力与创造力,使之心无旁骛地去创业、创新。 观点规定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台“硬规定”的同时,“软服务”更要跟上安徽一些大学的考试新规定近日走红网络,比如,大学四年必须完成至少十个马拉松健身跑,减脂课两项指数下降一定比例可拿学分,游泳不及格不能毕业等。毫无疑问,这些规定直指当前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现状。日前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部分学生健康意识淡漠,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能力不足,锻炼不够、睡眠不足、作息不规律、膳食不合理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正在成为影响学生健康的危险因素。即使是出于好意,猛然一听要跑十个马拉松,也会让大学生们晕倒一片。但如果做好解释工作,讲清意义以及如何跑步的方式方法,让同学们了解意义的同时体验跑步的意义。怕就怕许多学校“好心”办事儿,却因为规定太生硬,缺少必要的解释和服务工作,导致学生集体“不耐受”,那就得不偿失了。一些高校的规定虽然也同样“硬”,但其推出的“软”服务却赢得了学生的赞誉。譬如,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一些学校将学生的长跑与饮食相结合,给予学生合理的膳食建议等。当前,高校办学拥有了更多、更大的自主权,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做一些有利学生成长、学校发展的“硬规定”或“死规定”纯属高校自己的事儿。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规定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是为了学生健康成长着想,出台“硬规定”的同时,“软服务”更要跟上。 观点学校可以把各种进校园活动有机地加以整合和重组近几年,随着国家倡导“文化进校园”尤其是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一些学校的课表上都增加了许多课程,如书法、戏曲、国学等;有的学校则利用课外社团活动、文化艺术节、比赛等形式来落实“文化进校园”。然而有不少学校的校长坦言,学校收到各种“进校园”的指令,这些内容“塞”到学校中来,课时无法保障,学校疲于应付,感觉就是“今天让抓什么就抓什么,明天不抓就歇了”,有点像“一阵风”“运动式”的教育。 没有传统文化的教育是苍白的,也是违背教育初衷的。确实课程表容量有限,文化艺术教育的内容和时间不能过于占用影响课堂教学内容,但也不能因此忽视和开展文化艺术教育。 一般小学每周课表只有34课时,而专题教育需要每周28课时,如果机械应对,很难实现,这就很考验校长的办学智慧。学校可以把各种进校园活动有机地加以整合和重组,有的融入课堂教学主渠道,有的融入校园每月主题节庆的各板块活动中,有的分散到日常的晨会、午会、班会课、国旗下讲话等环节,有的变成学生社会实践的作业等等。将文化课程有机融入到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而不是大张旗鼓,有一阵没一阵刻意得安排文化课程。

樱花

考研还是找工作?想清楚四个问题,答案其实已经浮出水面了

一年一度的大学考研季,已经到来。考研马上就要开始报名了,作为应届生,你是应该选择备战接下来的考研呢,还是应该将心思和精力放在找工作上?对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显得有一点“举棋不定”,现在,就让我们来梳理一下,到底怎么做决定才更好。首先,选择考研还是找工作,你需要考虑清楚的是,自己现在就读的大学,自己所学的专业,如果在本科毕业后走向职场,是否很好找工作,薪酬待遇又是否能够让你满意?现在的大学生群体越来越大,每年拿着本科文凭找工作的大学生特别多,这就导致大学本科毕业生们越来越多地面临同质化竞争。因此,不是每一个本科生的专业,都容易找工作。如果你的专业,就业优势不强,选择考研,通过提升自己的学历之后,再去面对职场的挑战,将来找工作,可能会相对更轻松一些。其次,考虑一下家庭是否支持自己考研。考研不考研,很多时候,考生自己说了不算,家长说了才算。毕竟,考研意味着你还需要在大学读2~3年,需要承担学费,需要支出生活费,这些都需要家庭尤其是需要父母的积极支持。因此,选择考研还是不考研,也要尽快询问一下家长的意见。再次,考研还是找工作,也要盘算一下自己到底有没有优势。通常情况下,如果你本科就读于985大学,很大一部分本科生,都可以通过保送研究生的渠道读研,在这种情况下,考研轻而易举,不考白不考。但是,如果你是一名三本大学毕业生,想要参加考研,通常都必须先参加初试,再参加复试,每一道关都能通过,才能够拿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与此同时,三本生在考研过程中,容易受到歧视,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有望成功。这些问题,都值得你考虑清楚再做决定。最后,考研还是找工作,也需要盘算一下,对于自己当前而言,最急迫的是什么?比如,有的贫困家庭出身的大学生,父母能够顺利供养你读完大学,已经是费尽心机了。在这种情况下,及时找工作,回报父母的爱才是当务之急。相比之下,如果家庭对你就业并没有其他的额外要求,而且,考研之后,对于提升你的学历和能力意义重大,在这种情况下,选择考研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