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到底需要多长的复习时间,才能考得上?鬼教練

考研,到底需要多长的复习时间,才能考得上?

距离2020考研还有5个月不到的时间,这个时间点,其实非常的尴尬,你说还有半年时间,但是对比4科的复习好像时间远远不够;你说时间已经不够,但是还有140多天,可以冲刺一下。而且,即使现在这个时间点,也还有很多同学打算考20届的研,才刚刚想考研,或者才刚刚准备考研,亦或者才刚刚进入复习状态!那么,对于考研来说,到底需要多长时间准备,才合适?或者说才能考得上?我们先来举个例,假如一个2021届考研的同学从现在开始准备!到底有多少时间,是自己能够把控的?2019年7月----2020年12月=17个月17个月—在校读书时间(12个月)=5个月5个月+各种大长假、小长假、非正式假期=6个月(如果有心的同学,在校学习期间也腾出时间来复习),那么在增加2个月左右的时间6个月+2个月=8个月这就是一个21届要考研的同学,从2019年7月开始备考,自己能够把控的空闲时间;但是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同学,能够完整的利用这8个月的备考时间,因为:过年你可能会走亲戚,大长假你可能会出去旅游,小长假你可能会有朋友、闺蜜放松,周末你还需要做一做上课安排的作业,或者参加一个自己的兴趣爱好社团,或者做一做什么项目。那么,真正算下来,一个21届的同学,能够用于考研真正把控的时间,大概只有6个月左右!而这6个月还是分散在一年半的时间里面的。再来看看,这个同学得用这6个月来复习哪些考研要考的内容?初试科目:政治理论、外国语和两门业务课。各科的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政治理论课、外国语满分各为100分;两门业务课满分均为150分。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联考两门科目及满分值为:综合能力200分,英语100分。公共课要考试的内容,不必多说,相信大家都知道。那么来看看,要学习哪些内容?英语:5500个词汇,语法,长难句,翻译,完型,阅读,写作,复试口语等等(各种复习资料5-7本不等,包含真题)政治:马原、毛中特、形策、思修、纲要,其中分30多个章节,有1070多个考点。(偷点懒,只刷真题和习题,也得3-5本复习资料)数学:高数、概率、线代;上百定理、公式,各种习题等等。(课本+习题+真题,怎么也得有个5-8本复习资料)专业课呢?不同专业考试不同,参考书目少则3、5本,多则10多本。专业课考试,不同招生单位有不同的题型结构,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考查的内容大致分为两部分:一是对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的考查,主要题型有:名词解释、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等。二是对理论知识运用的考查。一般来说,专业课常常有几道大的论述题。这种论述题的特点是与现实生活或当前学术界的理论研究有关。比如说要你对某个重大经济问题进行分析,或对当前法学界某个热点问题进行评述,甚至要你谈谈当前学术界就某个问题有哪些不同的观点,并作出自己的分析。如果不考数学的同学,专业课考2门,如果你是跨专业,更难过!确定这6个月左右的时间,你能学习完成?如果你还有个别比较薄弱的学科,如果你要考的专业竞争很大?如果你打算报考名校?偶买噶,看了这些希望对你坚定考研的心不要有动摇!所以,考研备考到底需要多长时间呢?相信80%的同学都会花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来准备,当然用最后半年全身心备考的同学也不在少数。如果你的时间确实有限,如果你对考研的要求不高,如果你不想为了考研遗忘了自己美好的时光。那么至少你需要6个月的时间来准备!OK,下面在附带一份一年半左右备考时间的简单规划,供大家参考!(以21届考研为例)阶段一:基础一复习阶段(2019年7月到2019年12月) 这个阶段主要先确定自己报考的学校和专业,收集目标学校专业的报考情况,相关参考资料等,没事儿可以听听免费讲座,了解考研常识,反正不要钱。学习方面呢,建议把四六级过了,多多背背英语单词,这个会贯穿你整个考研备考时光;如果要考数学,那这方面,一定上课认真听,把之前没学好的拿出来过一遍,打好数学的基础,有问题多多问问老师;政治课,不要再睡觉了,有时候政治还是很有趣的。阶段二:基础二复习阶段(2019年1月-6月)这个阶段如果没有复习规划的,给自己制定一份复习规划,如果前期已经有复习计划的,根据自己基础一阶段的复习情况进行适合的调整,适合自己的最重要,最好详尽到每天做什么。每个时间段做什么?一定记住一句话,基础非常非常非常重要,基础不牢固,其他都免谈。这个阶段必须完整的过一遍教材(英语、数学、政治),英语5500词汇应该差不多背完3遍,语法应该也要完全弄懂;数学教材很重要,政治现阶段不用花太多时间,但是过完教材还是很有必要的。当然,这个阶段时间用的时间比较长,你可以把这个阶段分成两部分。英语呢,除了单词,语法以外,可以多读读外刊文章《经济学人》、《泰晤士日报》、《卫报》、《科学人》杂志等等,尤其要对文章立面的长难句进行专项攻克,分析句子成分,理清逻辑关系,翻译理解等等。数学呢,公式定理一定要背熟,洛必达法则,泰勒公式,极限的多重解法,微分中值定理等等。政治呢,多看看时政新闻!阶段三:强化复习阶段(2019年7月-9月)这个阶段,必须进行到第二轮的复习了,政治必须要纳入到复习规划中了;所谓强化复习,不再是谈基础了,而是应该注重重点复习;真题永远是考研复习中的重中之重,这个阶段把10年真题拿出来(政治、英语、数学),做真题、总结知识点、整理难点、常考点等等,从真题考查的知识点去着重复习;真题不能只做一次,也不能做完就马上核对答案,要记住,答案不重要,过程的解法和理解、总结最重要。这个阶段,一定要学会归纳总结,错题集一定要准备,错题集也是总结性的。这个方便自己之后查漏补缺。阶段四:冲刺复习阶段(2019年10月-考前一周)最后的复习阶段,这个阶段要注意一个点,这是考研大纲发布的时间点,各高校的招简也基本全部发布;这些东西非常重要,一个是关系到你报考的学校的要求,另一个关系到你考试要考的内容。一定要抽出一些时间来认真研究下考研大纲,这个很重要(很多考研机构都会有大纲解析课啊啥的,微博教育也会有免费的直播,都可以去听听,反正免费)。万一考试内容有变,也能有补救时间。这阶段也应该适时的改变一下复习计划,重点查漏补缺,总结、归纳、梳理知识点。真题在做一遍。这个阶段还会涉及到考试报名,打印准考证,现场确认等等事宜。这些事情也是很重要的,不可马虎的。以上便是简单整理的复习阶段规划,和每个阶段的重点,分享给大家,以做参考。复习计划大家一定要自己拟定,拟定的复习计划是自己对自己的从承诺,大家一定要执行下去。

失吾道者

有人说考研准备时间不宜过长,那么复习几个月合适?

许多人好奇,要考研究生需要准备多久,这个问题因人而异,下面是笔者经过多年的考察得出的结论,关于考研要准备多久才合适。关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想要考研,那就要抓紧时间准备,最好在大二就开始准备资料,多复习几次,让知识更牢固,这样容易考得过。但又有的人认为提前三四个月准备就差不多了,因为复习太久,把战线拉长的话,会有很多知识点记不住。把自己搞得很累,最后也没考上研究生。基础攻击对于基础差的考生而言,有的人本来英语水平就不好,再加上还想到一个不错的学校读研究生,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提前准备资料了。首先把英语这关过了,多积累词汇量,多练习英语写作,从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以便应战。另外,高数也是一门需要提前准备的科目,反复练习习题是不错的方法。可以把专业课留到最后攻击,但那些需要积累基础的科目,是不能临时抱佛脚的。如果知道要报考哪所大学,那就在大三开学的时候多去了解该校的招生简章、笔试的专业科目、历年真题,尽早做准备。在把知识点过完后,就应该大量地刷模拟题和真题了,这个刷的过程很重要,因为大量的刷题能够记住很多知识点,这种方式比看书更有效。最后要留一定的时间背诵政治,也是采取刷题的方式,时间长短安排因人而异。在这里,是不建议同学们把考研的时间准备拉太长的,毕竟,长时间的学习也可能效率不高,集中突击的方式适合大部分考生。集中刷题有助于快速记忆,而不会因为长时间的学习导致厌学情绪高涨。从准备到开考,最多准备8个月,这个时间就差不多了。

食以刍叔

考研人每天复习10小时够吗?听听二战过来人说

文/运营充电桩鲁迅说的“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这句话想必各位都听过,用在考研人身上真的一点也不为过。对于大三大四的考研人来说,一旦走上了这条路,就没有什么其他时间了,全部用在了考研学习上。别人去打球,你要去记单词,别人去约会,你要去做真题,别人去旅游逛街,你要去复习专业课……总而言之,你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备考。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考研人吐槽说自己感觉时间不够用,每天复习的时间特别少。那么,考研备考每天应该学习多少个小时呢?今天呢,cici老师就来跟大家聊聊考研复习的时长。cici老师犹记得当年自己暑假时候的每天复习计划时间安排:暑假是我们的备考黄金时期,这个时候学校里一般没有什么人了,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都离校了只剩下我们考研人了。通常来说,我一般会划分上午、下午和晚上三个复习时间。先来说下上午复习计划: 一、06:00-08:00 晨读复习早上6点钟左右到我平时复习的外国语教学楼,因为学校里这栋楼专门是为外国语专业的学生在这里上课,平时人特别的少,所以我早通常去那复习。早晨晨读有两个主要的任务,一来时复习和回忆我昨天学习的知识,根据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曲线,我会在早上先复习我昨天学过的知识,这个时间差不多要20--30分钟。那另一个就是记忆单词了,我的英语不是很好,所以早晨会拿出近一个小时左右来晨读英语,到教学楼后面的亭子里朗读英语,主要是读真题,尤其是阅读理解题,得阅读者得天下,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复习到后期的话我会读作文,作文在短期内的高强度特训效果会非常的明显。二、08:30-12:00 专业课复习上午的复习时间实在太宝贵了,所以上午我通常是用来复习考研分值较重要的专业课知识。现在一轮复习已经结束,应该开始第二轮复习了,那么这个时候,我开始复习和记忆我做的笔记,喀什强化性训练自己的专业课知识。或者我会搜集和看一下社会新闻热点,没办法考新闻传播必须要看的。三、12:00-14:00 午休现在正是三伏天,虽然说已经过了立秋节气,但是现在的天气还是非常的炎热。中午如果不拿出一点时间来午休的话,下午的复习效果就会大大折扣。常言说“中午不睡,下午崩溃”。所以我中午会抽一点时间来午休。四、14:00-17:00 复习英语我为啥会选择下午来复习英语呢?因为考研英语是下午考试的。所以我下午复习英语这样培养成一个习惯。下午复习的话,一般是主攻阅读真题和作文两大模块。前期复习的时候主要是阅读真题,还是那句话,得阅读者得天下。五、17:00-18:00 吃饭和散步遛弯这个时间我通常去食堂吃饭然后再去教学楼后面的小树林散步,这是我一直以来的习惯,适当的散步和运动可以缓解学习的压力。   六、18:00-22:00 海量刷题,攻克难点有时候很难说,我在这个时候的学习效率是最高的,学习效果也是最好的时候。所以我在这个时间段会用来攻克重点和难点,海量刷题。尤其是专业课真题方面,我考的是新闻传播,因此专业课的论述题和实务题都是分析题,题量非常的大,所以我会刻意的强化练习自己的做题速度和效率。这样复习一天下来,学习时间差不多在12个小时。有很多小伙伴之前向cici老师吐槽说自己每天学习特别的辛苦,要学习8个小时,不知道你看完cici老师有何感想呢?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有不少的学生每天学习五六个小时最后也能上岸。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率不同,很可能别人看一个小时书比你看三个小时还要复习的多,所以学习这件事因人而异。还有一些二战或者三站的考研人可能每天复习时间比这个还要长。纵然学习时间是保证我们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但是学习时长并不能100%保证我们的学习效果。学习这件事还要讲究学习的方法和学习效率。考研很多人都应该知道,主要是靠自学,没有人去逼迫你学习,和高中生参加高考不一样,参加高考可能班主任和各个老师会逼着你去学习,但是考研完全是靠自己独立学习。所以复习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复习的效率和复习的方法。但是话又说回来,根据cici老师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复习时间能保证在8小时以上的学生的复习效果不会很差。最主要的是一定要总结你自己的学习方法论,没有方法论或者说没有一个良好的复习计划都会严重影响你的复习进度。因此,在备考初期,或者说二轮复习开始,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学习方法,初期培养好习惯,后期才能在高强度的学习中更加高效,游刃有余。但是对于部分同学来说,时间其实是被白白浪费掉了,学习任务并不饱和,学一两个小时就歇一会,看看手机,做做小动作。没有持续高效地产出,这样很容易产生松懈心理,学习效果一般,时间自然也就浪费掉了!提醒一点:一定要不要玩手机!手机最浪费时间了!

怏怏不乐

考研每天学多少小时才能上岸?学霸的学习时长令人叹为观止!

最近统计了一下周围考研党的一天学习时长,结果令人出乎意料。一般而言学习时长最短的都在八小时以上,甚至有一批学霸的学习时长已经高达十八小时,实在令人震惊。仔细算来,十八小时的学习对于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的客观情况来说,就是一天三顿饭加睡觉加上厕所等必须花费的时间总共只有六小时可以用,这不禁令人感叹学霸实在太强。那么,除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学霸时长以外,对于大家来说到底一天学多久才能考研上岸呢?一、八小时的学习时长是基本保证作为一个合格的考研人,一天基本的八小时学习时长还是要保证的。大家所要复习的科目基本就是英语政治加专业课,以八小时学习时长来计算,分在各个科目的学习时间并不多,所以推算八小时是基本学习时长。如果你的效率极高,几个钟头就搞定复习计划,那可以不以八小时为基准。但是如果本身复习效率就没有那么高,或者复习内容繁杂,那就要注意了,学八个小时还是有必要的。二、十小时以上可以尝试,但要注意自身情况也有一部分同学一天可以学十个小时或者十二个小时等。尤其是驻扎于图书馆的同学,从图书馆开门到图书馆关门,这时间算下来十小时也绝对有了。如果你不满足于八小时基本学习时长,还想要考研更有把握些,那么十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长也可以尝试,但是在这里还是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自身情况。如果十几个小时学下来已经疲惫不堪,无法长期支撑,那就不必为难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就可以,不要强行凑学习时长。三、虽说学的越久越好,但十八小时不是刚需我们也知道多学一会儿是一会儿,长期下来就比别人多学一大截。但是个别学霸的十八小时学习时长并不适合每个人,我们要结合自身条件,不能一味的模仿。确实有的人动力十足,一天学习十八个小时也精神抖擞,效率也可以。但是这只是针对他自己而言,对于从未尝试十八小时学习时间的你来说,可能就很难执行。但是不学十八个小时就考不上研究生了吗?当然不是。只要你认真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剩余时间任由你支配,考研的胜利不在于耗多少时间,而在于你吸收了多少知识。四、方法千万条,效率第一条不管是凌晨起床背单词,还是复习到深夜,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去延长学习时间都不重要。凌晨四点起床背单词,背了五分钟直接睡倒,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倒不如七点起床,精精神神的背半小时单词。学习到一两点,第二天困的昏天暗地,这也没有任何意义,倒不如学到晚上八九点踏踏实实睡好觉,第二天精力充沛的学习。所以大家要记住,学习要追求效率而不是到底学多久。说了这么多,给大家划定了这么多学习时长其实就是为了让大家心中有数。不见得人人都要学十八个小时,但是也要保证基本的学习时间。考研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有用心付出的人才能尝到胜利的果实。

白天使

考研时间宝贵,成功上岸一般要多长时间的准备

现如今,考研成为了多数即将毕业学生们的选择,但是考研的难度是同学们头疼的地方。因此,有很多同学疑问要不要提前准备考研、自己程度差考研是不是不好,或者是在别人已经准备一段时间之后,自己才决定考研,这时候是不是晚了。那么我们就从这个角度出发,来分析一下成功上岸需要多长时间的准备。网络图片 侵删首先,考研难度大,但对每个同学都是这样的,我之前听到一个同学的调侃:大学中厉害的基本上都保研,剩下我们准备考研的实力都大差不差的。事实上,从现在开始到12月份参加考试,这段时间是完全够大家复习的,知识点多、记忆力有限,所以才对大家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这段时间不长但也不短,如果大家科学合理的准备复习,完全是可以达到考试要求的水平。网络图片 侵删其次,提前准备是好事。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传闻,某某大学生大一就立志考研。我们必须承认这是好事,因为大学的时光要有目标才会过得更有意义,但你退一步想从大一开始准备考研,这期间你很投入的时间又有多少,大家往后的复习中就会发现,考研是很讲究效率问题的,复习时间只是大家的基础要求,剩下的要大家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网络图片 侵删所以,提前准备可以,那你就要对这么长时间的备考好好做做规划,既然决定了,就要有效利用自己的时间,不能只是一句空口号。最后,就像前文所说,准备时间太短是不行的。虽然我们常听被人说战线拉得太长会让自己很疲惫,这句话不要听,后期你那么大压力,恨不得多准备一段时间,很少会出现有人因为战线拉得长而在后期松懈的。网络图片 侵删从现在开始到12月份考试这段时间好好利用,你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也能够达到考试的要求。不要轻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干扰,我们在网络上容易看到消息称别人暑假结束才开始准备,结果成功上岸。你要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复习的状态等等。

鳄鱼巷

考研究生,大三开始备考晚不晚?

大三应该如何备考?一、收集考研信息初期备考,你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先通过百度、论坛、微信等工具,搜索了解考研要考什么,考哪些科目,专硕学硕有什么区别等信息,确定你要考研的专业;去搜集院校的招考信息,选取你有意愿报考的几所院校,看一下学校的招生简章,明确复习科目,找到专业课备考所需的书本……这些准备工作都可以在大二的时候完成,为后面的备考分忧。二、好好积累单词,提高英语能力对于考研来说,英语非常重要!考研英语的单词量是5000以上,每一个单词一定要掌握从词形、词义、词性、词音、词用等所有方面。重点记忆熟词生义和一词多义、以及近义近形的词汇的理解和比较。例如:我们印象中的air是空气的意思。但是现在却要注意还有神情(举止、姿态)、气氛(气派)的意思。而考研英语正是考察后面的这两种意思。每天都要进行记忆,“狂轰乱炸”也不是不可以,还要善于利用日常零碎时间进行记忆词汇。词汇记忆时要注意多义词的确切含义和词的搭配关系。至于背单词,应该准备一个单词本,每天记忆一些。并在阅读中加深对词汇的理解能力,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在原地打滚,才有可能螺旋式上升。三、养成良好的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这一点非常重要。最好在大二的时候养成非常稳定的学习习惯。在大三全力备考期间,一定要养成经常去自习室的习惯。坚持读书、做笔记、坚持规律作息、坚持读英语,且努力提高效率,让自己在自习室能够静下心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非常重要,可以说学习习惯决定考研成败。四、政治与专业课如果还有剩余时间的话,那就多看看政治和专业课吧,把一些基础的知识熟练掌握,多研究一下专业课程!如果你打算跨专业考研,那么在整个大学过程中更要注意你要考的专业的基础课学习。如果你的课程设置中没有这些课程,最好去相关的学院去听一下课程,这样可以帮助你学习和理解。这个过程最好在全面开始复习之前完成。考研是一场人生规划,既然选择了考研,就要认真对待,实现自己的考研梦想!耶鲁百文考研,伴你漫漫考研路,助你实现考研梦。

埃伦娜

研究生考试怎样高效率复习?

研究生考试备考过程中,学生要科学安排,备考效率低的同学们赶紧看一下小编今日分享的学习小方法。1、写出这些让你觉得焦虑情绪和忧虑的事儿你日夜兼程、心力憔悴,为的便是尽早能处理你碰到的问题,非常是棘手的问题。这些让你觉得焦虑情绪和忧虑的事儿,也是你急需解决处理的。现实中,如果你想发展,便会碰到困难,当然也也有一些事儿让你焦虑情绪和忧虑,自然也是有很多人挑选躲避、遮盖,也有很多人自傲,这种人到挺大水平上面获得不成功。所有人碰到的问题不一样,要想解决困难,前提条件是了解自己碰到什么棘手的问题,预测可能碰到什么问题,复习便是以便更强的解决,而不是遮盖与躲避。在现实中,为何自己较大的敌人是自己?关键由于,自己很太丑清晰自己碰到的问题。非常对复习的中的学员而言,在一定的水平上看清自己還是必须的。2、必须适度的思考,进一步思索学习状态和读书习惯之间的关联思考也是以便更全方位的审视自己碰到的问题,比如说上边例举的造成学习兴趣不太高的缘故,看一下有什么是与自己具体情况很相仿?人们找到自己碰到的问题,思考一下之前碰到那样的问题,你是怎样做的,为什么没有效率乃至沒有实际效果?那样针对许多问题你也就不会太难找到答案了。3、合理的利用時间时间水,怎样化零为整是一门大学问,高效率的学员全是十分擅于将其他同学们嬉戏打闹的時间充足利用。4、集中化利用资源优势处理你碰到的问题三人行必有我师,实际上这也是对資源的一种论述,有时,最好是的資源就在身边,这世界,方法总比艰难多,但是很多人只痴迷有一个全能的方法,能处理自己棘手的问题,但是一直到最终都没有寻找这一方法,缘故是念头不正确了。5、在理解的基本上,将知识要点应用在刷题上有时,一天到晚记诵英文单词,但是英语成绩便是看不到提升,这是为什么?实际上回答非常简单,是你记诵的物品沒有在现实中应用,造成你背的英语单词,是单独的,伴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的忘记了。6、自己肯定自己现实中,光从"喊口号"上为自己空气是还不够的,乃至是不尽人意的。一个人学习的动力及其办事的驱动力,来自自己对自己的肯定。这一肯定并不是盲目跟风的肯定,只是在丰富的基本上作出的肯定的。比如说,你根据某一段时间的勤奋,察觉解决了许多的棘手的问题,考试成绩大幅提高,在对知识要点及其别的的层面认知能力上拥有变化,理解能力、转换能力、运用能力获得提升,那麼你应该继续努力。假如你经历了一次不成功,尽管失败了,但是一样让你丰富,获得的大量,自然有原因为下一次取得成功再接再厉。7、轻轻松松理解,合理阅读文章在基本环节,大伙儿需从看教材内容学起,可是尽信书则比不上无书。在基本环节要轻轻松松地去看书,可是大伙儿对"轻轻松松"理解還是不及时。大伙儿一般都是觉得,那便是机械设备的翻阅一下呗。其实不是,说白了轻轻松松地去看书,并并不是随便看一下,只是说不必一上去便是去读死书一些內容,而应当先创建一个详细的课程管理体系。简言之便是定编一个专业科目的知识网,另外也是一个粗线条的管理体系整体规划。以后学习的一点一滴的內容必须往这一专业知识在网上挂证。那样才可以保证学习的衔接性。

事也

还有十几天考试就要开始了,未来的研究生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还有十几天,未来的研究生们即将步入战场。越接近那个时间点,人们就会越崩溃。有些人在测试前就开始出现恐慌症状,失眠,担心自己无法测试,大多数人的心态或多或少都有所改变。由于时间越来越少,少数学生会越来越积极;有些学生并没有太大的反应,他们从前怎样复习这一阶段也依然如此,并保持自己的节奏;许多学生的表现心态会更加消极。对于心态衰退或已经崩溃的学生,我希望你能及时调整,不要轻易放弃!看看以下示例,也许可以帮助您重拾信心!案例一:同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实际上采取了失败的心态,因为虽然每天都在学习,但我还是无法完成计划。还有一个学习成绩特别好的同学和我选了同一个专业。相比之下,心态真的崩溃了。但还是要继续学习,生活总会有希望。我最后仍然坚持复习考试,结果觉得发挥得并不好。我在考场已经做好了再战一年的准备,结果,我被录取了!真的,不是在最后一刻,你永远不知道奇迹是否会发生,考试还没有结束,结果还没有出来,不要太早绝望!在研究生考试的道路上自我怀疑、想要放弃、这些都是正常的,不仅仅是你,大多数人来到这里,其实很多人并没有输给对手,而是迷失了自己。 自从决定参加研究生学习后,我们必须尽力而为!案例二:当时我们是跨省考试,我被录取到大学里一个不是很好的专业。在大学期间,我没有很好地利用时间。等到毕业的时候,我开始感到困惑,决定参加研究生考试。虽然我不乐观,但在我做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决定时,我已经考虑过所有的问题。我也知道我应该按照我自己的计划来遵循这个计划并仔细审查。我终于参加了考试,在考试结束后,我发现专业科目不一样,英语考试也很差。我非常沮丧,觉得这次一定不能通过了,但出乎意料的我竟然通过了!面试很顺利,也顺利地开启了我崭新的学习生涯。考试的时候,来到考场,我看到考场里有很多座位,但是考试的人却很少。如果那时候我选择放弃,不知道多年后我是否会后悔。事实上,很多人都有实力来进行这项测试,但很少有人愿意花心思来准备,很大程度上他们可能有太多的顾虑或者自信。很高兴当时的我没有放弃,但我相信我会比预想的做得更好。在考试的过程中放弃是正常的。但关键是要调整你的心态。正确的压力是动力,过度的压力会害了自己。我知道你对此感到焦虑:时间不够,我的竞争对手每天都在学习超过十个小时,而我甚至不满6个小时。在阅读了发布的经验后,小宇宙瞬间爆发了。我也想和其他同学同一天学习,结果往往只是突然间的野心。两天后我气馁了,我对自己越来越怀疑了!我希望你能理解人们不是圣人,也许有人可以连续十多个小时密集学习,但很少,你能成功地抄袭别人的成功吗?有些人在休息五六个小时后可以充满活力。如果您不在自己的情况下复制它,可能会在学习室里睡十个多小时。我希望你在学习、时可以向自己学习。忘记它是正常的。我背诵之后,我能更坚定地记住它。这不正常。我肯定会做两次。无论如何,我不会得到满分;上帝不是一个能够完全抵抗诱惑的人,所以奔向上帝是正常的!永远不要给自己增添太多负面情绪。焦虑和失眠的情况已经出现,我们可以给自己一个半天的假期,唱一个k,或者迈出崭新的一步,然后以你认为可行的方式释放自己的压力。发泄后,我心中没有那么多的分心,然后再一步一步地审视它,面对你应该面对的一切而不是傲慢!来吧!

黑桑

你们考研复习到几点?

没状态的话,一天复习三四个小时都嫌烦。有状态的话,晚上也能分分钟从睡梦中惊醒去学习……所以,考研复习看的不是复习到几点,而是有效复习了多长时间。迟迟进入不了状态的小伙伴可以从2点入手:一、制定自己的复习任务【月任务】 主要安排这个月的总计划,比如专业课要看几章,做多少习题,数学、英语、政治依以类推。【周任务】 把月任务分摊在每个周内,比如本周英语要做完几套真题,分析几篇文章。进度慢或者本身英语基础弱(像四级没过的),可以用《考研真相》这种解析详细的真题书,里面是一句挨一句图解的,单词、语法结构都是逐句过的,基础再弱也能轻松看懂。英二是《考研圣经》,一样详细。数学、政治也是要具体量化到复习资料的分配。比如政治用肖秀荣的《精讲精炼》,一天看一个章节,配合徐涛的视频课。【周/月任务完成情况】 相当于给自己本周/本月的学习打分,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客观评价。重点是弄懂未完成的原因,是自己自制力不够,还是任务安排太满,还是复习资料不够给力。之后根据原因调整复习计划。关于任务表,不仅局限于每天要干什么,可以从大到小的顺序,逐渐细化自己的学习任务。二、安排每日复习时间表以我自己为例:8:00-9:00 背1h英语单词,大概能背50-60个词。9:00 - 12:00 复习专业课/数学(如果你要考数学的话,那么现在最好把什么高数18讲,1000题都过一遍,多花点时间,最好把基础理论过完,不考数学的话,那么这段时间可以留给专业课)12:00-13:30 吃饭+午休13:30 - 16:30 做英语真题。一天做题,一天用来总结16:30 - 18:00 复习政治(6月之后就可以开始复习了)18:00 - 19:30 吃饭+散步(散散步/跑步,都能舒缓心情)19:40 - 21:40 复习专业课/数学21:40 - 23:00总结一天的内容,有没复习完的任务,就利用这段时间做完,别把任务拖到第二天!大概就是这样了,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来,比如有的人就喜欢熬夜学习,那你晚上的复习可以多安排一点;有的人喜欢早睡早起,那就抓紧白天的复习时间,把最需要精神集中的科目放在白天去做。不管白猫子还是夜猫子,只要能学到点子上,都是好猫!

现行

凭着这份时间表,我考上了研究生!

2021考研倒计时只剩240余天,今天君君给同学们梳理一下,应该怎么安排每天的复习计划以及复习重点。首先给小伙伴们上一份学霸复习时间表!经常有同学留言询问君君,到底每天复习多长时间比较合适呢?分享一个网友们总结的段子:复习三个小时的属于“逍遥派”;六个小时的属于“懒人考研派”;八个小时的属于“中规中矩派”;十到十一小时的属于“奋力拼搏派”;十二小时以上的,往往就是那种早上你来他已在,晚上你走他未走的“考研钉子户”了!每天要安排多少时间去复习,更多的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决定!除了某些精神十分旺盛,生物钟和普通人不同的大神之外,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适合那种晚睡早起的复习方式。过度的晚睡早起,很容易适得其反,毕竟人的精力并不是无限的。长期缺乏睡眠,会影响人的健康,一味增加时长,意图通过时间上的优势来加长复习,本身就是缺乏信心的表示。复习时间太短的同学,除非复习效率与智商极高但毕竟这样的人也少啊!所以建议同学们以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