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盘点:近三年全国研究生报考数据大汇总,送给2019年考研的你!大而不多

盘点:近三年全国研究生报考数据大汇总,送给2019年考研的你!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生的道路上,重要的事情就那么几件,如果走对了,一生也就顺利很多。其中,高考报大学算是一件,而且这件事很大程度上不是由我们做主的,毕竟当时年纪小,报大学的事情不太懂,大学和专业都是父母帮忙定下来的。其次是找工作和考研这两件事也都算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事情,特别是考研,很多时候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毕竟上了三年大学之后,我们也知道自己是否喜欢自己的专业以及对未来的打算。但是,考研是一场持久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所以更应该对此有个更全面的了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2015-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的报考数据情况,2016年我国一共有176万人报名考研,2017年则突破了200万大关达到了201万人,最令我们吃惊的是2018年,全国报名考研的总人数达到了238万人,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比去年增加18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考研增加人数和增长率均为近年来最高。从总体来看,我国考研的报录比变化并不大,基本上是按照3:1的比例进行录取的。但是,有几个变化趋势需要大家进行注意:第一,应届生的考研报名人数在平稳增长,其增长速度基本和高考招生增长同步,但是往届生读研比例增长幅度明显,很多工作两三年后的人开始报名考研。第二,大家越来越青睐于时间短且学术型要求不太高的专业硕士,不再像原来那样只对全日制学术型硕士情有独钟。第三,很多省份的女生考研占比超过了男生,特别是文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中,女生的读研比例更高。对于往年学生的考研动机进行了调查发现,很多学生感觉当前的就业竞争压力很大,本科学历在工作过程中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小,所以选择了读研来提升就业竞争力。此外也有一部分学生有名校或者专业情结,希望能够通过考研这条路,考到理想的大学或者想去的专业进行继续深造学习。但是,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考生,如果选择了考研,一定要学的进去,做的下来,做好自我监督,因为考研道路上,自己既是负责监督的老师也是准备考试的学生。最后,祝愿备战2019年的考生们,都能考上自己心中理想的大学!

故龙逢诛

近三年研究生招生报名情况及趋势分析(2018-2020)

相信有过考研经验或者打算考研的同学都知道,全国考研十年内的报名人数,从140.6万上升至341万,增幅达到了143%。十年期间,2014-2015年报名人数连续两年下降,2020年的报名人数首次突破了300万大关,直达341万。可见,考研这件事是大势所趋,人数会逐年递增,而考研难度也只会增加。一、全国2010年-2020年考研报名及录取人数统计二、全国各省份2018-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变化趋势2020年的考研招生数据中显示,北京、山东、江苏、河南、四川等地考研报名人数最多,其中北京报名人数为425295人,比去年增加41938人,增幅达10.94%。在京考试最终现场确认考生为135899人,较上一年度增加6402人,增幅4.9%。从考研报名增幅趋势来看,山东、河南、四川、广东均已20%以上的增幅率位列前茅。热门大学依然报名火热,以北京地区为例报考人数逾万人的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十七个招生单位。三、全国各地区2018-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变化趋势从各地区的数据汇总来看,华南和华东地区的考研增长较快。都说考研前要充分了解考情,它不仅是说考试真题的情况,更多的还是院校专业、报考人数、报录比、推免等等,考研之路道阻且长,扎实走好每一步都很关键,万事开头难,但不要怕麻烦,稳扎稳打,不管路多长,总会看到光亮。

公曰

根据学信网近3年考研数据分析得出11条结论

近日,学信网发布了2015-2018三年考研数据分析,通过这些大数据,可以得出以下分析:考研人数日益增多,今年不上岸,明年竞争依然很激烈,18年考研人数已达238万。考研的原因可能有一千种,但只要你有一种,你就会去考研。大部分考研的原因无外乎提升就业竞争力、通过考研进入名校、通过考研更换专业、完成自己的学术理想、暂时逃避就业压力、寻找备考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之前圈圈写过的考研原因的文章不谋而合。(点击下方文字可直接阅读)这几乎是所有人考研的原因4.考研生源大省依然是大省,只不过考研人数更强大一些,比如山东,人数已经达到历年之最,比如四川,18年报名人数比17年增长了45.87%,黑龙江考研报考人数以实现三年递增,这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情!河北报考人数已达到12w+,创历史新高。5.考研群体一直以来都是应届生往届生一起来,很多时候你们一开始是大学同窗,乃至宿舍室友,最后他却成了你的师兄或者师弟,师姐或者师妹,就是如此其妙。6.观察近三年的考研数据,应届生考研人数稳步增长,往届生读研比例增幅明显。17年在职考生纳入全国统考,在职考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学习工作两不误,人生美事。7.专业硕士时间短,对于着急就业,急于获取敲门砖的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近三年,部分省市专业硕士报名人数超过学术硕士。去年北京地区专硕报考生人数达到54.7%,碾压学术硕士。8.虽然社会上还是会有七大姑八大姨甚至跟你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人在叫嚣“女生读书无用论”,但这些丝毫不影响女生追逐梦想的脚步,近三年的报考性别比例显示,女生长期占据60%的比例,碾压男生报考人数。9.2016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厅[2016]2号),17年是第一年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同学一起考试,很多同学赶上了这趟幸福的列车,虽然对于在职考生来说,考试难度增加,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是想想毕业后可以“双证”(学历证书和研究生学位证书),美哉。很多人考研的时候顾忌的一个因素就是经济因素,全日制不能工作,没有收入,自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统一招生以后,在职考生明显成为更多人的首选。10.不管你大学读的什么专业,考研给了你一次换专业的机会,但是考研的专业也很多,可选择性也不少。如果说大学时选专业,字面理解,亲人推荐,各种原因,你读了一个亦或后悔一辈子亦或相见恨晚的专业,那么读研就是自我选择的一次机会。虽晚你很清楚每个专业的发展前景,也不会有亲人念念叨叨,但是这个时候职业发展成为你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大家的选择基本上也是步入社会后的高薪行业,近三年的数据统计分析,MBA、会计、法律硕士等依然是报考的热门专业,即前三甲,报考人数居第四至十位的专业依次为金融、公共管理、计算机技术、法律硕士(法学)、广播电视、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1.近几年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使硕士研究生报考的竞争度变小 ,录取率提高。但是,一些热门专业,如经济类、管理类等专业的报录比相对较高,考研难度依然很大。少年,努力还请趁早!愿你未来有所期,愿你考研顺利。

白衣情

2019考研参考:近5年考研国家线数据统计及趋势分析,建议收藏!

2019年考研初试成绩已在2月15号陆续公布,全国大多数考研的小伙伴应该已经第一时间查询到自己的初试成绩。查到成绩之后大家最关心的应该就是2019年国家线和各校的复试线。青塔最近整理了近五年国家线公布的时间、最近五年(2014-2018)国家线总分和单科数据以及考研复试全攻略,供考研的同学们参考。2019年国家线啥时候公布?虽然官方并未发布国家线公布的时间,不过结合近年国家线公布时间及考研日期安排可以进行大致预测,2019年考研国家线将在3月中旬公布,一般在3月15号左右。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15日正好是周五,依据往年的经验(去年公布时间为2018年3月16日,也是周五),这一天公布的概率很大。需要注意几个问题关于考研国家线和报考院校分数线,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是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分数线不同。目前考研硕士分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两者国家线都是单独划分的。第二个是A区和B区线不同;A区大都是教育强省,教育资源较多,各大名校也多集中于A区,因而报考人数多竞争比较激烈。B区大都为教育稍弱的省份,B区考生的竞争相对于小一些。国家线依据不同地区,分数线标准有所差异,即A区线和B区线。一般来说,这两类地区的分数线通常会相差2~10分。第三个是国家线的总分线和学科线。单科线加起来不一定等于总分线,要求是总分和单科都必须过线。理论上来说,过国家线总分线就可以调剂。第四是院校的分数线,这决定这你能否进入复试;第五个就是录取线,决定能否拿到通知书。34所自主划线高校还将单独划线除了考研国家线外,报考34所自主划线高校的考生还需要关注以下34所高校自主划线的复试分数线。这34所高校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兰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以上34所具有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自主划定分数线资格的高校根据报考自己学校考生的情况和计划招生的人数来确定初试的分数线,将划定的分数线上报教育部备案,而不用参考国家统一划定的分数线。一般而言,自主划线的学校的分数线都会先于国家线而出,且基本上都会高于国家线。不排除有个别学校个别专业会低于国家线。近五年(2014-2018)的国家线总分线(学术学位)1. A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一区系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B类考生: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二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2. 单科线:单科满分=100分的只有政治和外语,单科(满分=100)所指的分数就是政治和英语的线,是一样的线。单科(>100)是指数学和专业课,数学满分150,专业课满分150;另外,很多专业不考数学,那么这个就是指专业课的,有的专业考两门专业课,每门150,也有些专业课满分是300分的,他这里用>100就把所有的情况都统一起来了。3. 单科线加起来不一定等于总分线,要求是总分和单科都必须过线。*工学照顾专业: 力学[0801]、冶金工程[0806]、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水利工程[0815]、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矿业工程[0819]、船舶与海洋工程[0824]、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兵器科学与技术 [0826]、核科学与技术[0827]、农业工程[0828]。*中医类照顾专业:中医学[1005] 、中西医结合[1006]。*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①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或者②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定向就业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总分线(专业学位)工 程 照 顾 专 业 :冶 金 工 程 [085205];动 力 工 程 [085206];水 利 工 程 [085214];地 质 工 程 [085217];矿 业 工 程 [085218];船 舶 与 海 洋 工 程 [085223];安 全 工 程 [085224];兵 器 工 程 [085225];核 能 与 核 技 术 工 程 [085226];农 业 工 程 [085227];林 业 工 程 [085228];航 空 工 程 [085232];航 天 工 程 [085233]临 床 医 学 中 医 类 照 顾 专 业 :中 医 内 科 学 [105118];中 医 外 科 学 [105119];中 医 骨 伤 科 学 [105120];中 医 妇 科 学 [105121];中 医 儿 科 学 [105122];中 医 五 官 科 学 [105123];针 灸 推 拿 学 [105124];民 族 医 学 (含 藏 医 学 、 蒙 医 学 等 )[105125];中 西 医 结 合 临 床 [105126]近五年(2014-2018年)考研国家线(单科线)学术硕士1、哲学门类2014-2018年总分国家线走势图:总分及单科分数要求:2、经济学门类2014-2018年总分国家线走势图:总分及单科分数要求:3、法学门类2014-2018年总分国家线走势图:总分及单科分数要求:4、教育学门类2014-2018年总分国家线走势图:总分及单科分数要求:5、文学门类2014-2018年总分国家线走势图:总分及单科分数要求:6、历史学门类2014-2018年总分国家线走势图:总分及单科分数要求:7、理学门类2014-2018年总分国家线走势图:总分及单科分数要求:8、工学门类2014-2018年总分国家线走势图:总分及单科分数要求:9、农学门类2014-2018年总分国家线走势图:总分及单科分数要求:10、医学门类2014-2018年总分国家线走势图:总分及单科分数要求:11、军事学门类2014-2018年总分国家线走势图:总分及单科分数要求:12、管理学门类2014-2018年总分国家线走势图:总分及单科分数要求:13、艺术学门类2014-2018年总分国家线走势图:总分及单科分数要求:14、体育学2014-2018年总分国家线走势图:总分及单科分数要求:15、工学照顾专业2014-2018年总分国家线走势图:总分及单科分数要求:16、中医类照顾专业2014-2018年总分国家线走势图:总分及单科分数要求:17、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2014-2018年总分国家线走势图:总分及单科分数要求:专业硕士1、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2014-2018年总分国家线走势图:总分及单科分数要求:2、审计2014-2018年总分国家线走势图:总分及单科分数要求:3、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社会工作、警务2014-2018年总分国家线走势图:总分及单科分数要求:4、教育、汉语国际教育2014-2018年总分国家线走势图:总分及单科分数要求:5、应用心理2014-2018年总分国家线走势图:总分及单科分数要求:6、体育2014-2018年总分国家线走势图:总分及单科分数要求:7、翻译、新闻与传播、出版2014-2018年总分国家线走势图:总分及单科分数要求:8、文物与博物馆2014-2018年总分国家线走势图:总分及单科分数要求:9、建筑学、工程(不含工程照顾领域)、城市规划2014-2018年总分国家线走势图:总分及单科分数要求:10、农业、兽医、风景园林、林业2014-2018年总分国家线走势图:总分及单科分数要求:11、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中药学2014-2018年总分国家线走势图:总分及单科分数要求:12、中医2014-2018年总分国家线走势图:总分及单科分数要求:13、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2014-2018年总分国家线走势图:总分及单科分数要求:14、艺术2014-2018年总分国家线走势图:总分及单科分数要求:15、工程照顾领域2014-2018年总分国家线走势图:总分及单科分数要求:16、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2014-2018年总分国家线走势图:总分及单科分数要求:(来源:青塔 综合教育部网站、跨考考研、考研人等)

多辞缪说

重磅|2020年西财研究生报考录取数据统计分析(完整数据版)

小编将2020年各专业的拟录取、报考、复试、实际录取等数据做了一个汇总,可以让大家一目了然的了解到各专业的详细情况,希望能对宝宝们最终的专业选择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同时也建议大家参与上面小程序的报考专业统计,后期我们会结合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为大家报考专业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各项数据的含义在表格后面有说明的呦,如果还有疑问,可以给小编留言,欢迎大家一起来探讨呢~2020年,报考西财研究生共计25059人,较2019年22785人增加2274人,增幅为10%;西财录取3285人(学硕1215人,专硕全日制1570人,非全日制500人),录取人数较2019年增长8%(2019年共录取3036人)。2020年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增幅为17%,西财报考人数增幅低于全国增幅,主要原因是报考西财研究生的基数较大,全国研究生考录比大概为4:1左右,而西财在8:1左右,另外,我们之前也提到过,最近几年财经类专业的热度有所下降。此外,值得大家关注的是:西财报考人数增加的几乎全部是全日制的专硕,学硕的报考人数较2019年还略有减少,随着近几年来报考人数的大幅增加,西财专硕的性价比逐渐降低,特别是431-436这几个专业考录比和分数线都已处于高位,竞争激烈。2020年学硕报考人数为10235人,录取人数为1215人,其中录取推免生394人,剔除推免生后统考生考录比为12:1,,较2019年13:1有所下降。专硕(全日制)报考人数12370人,录取1570人,其中录取推免生211人,剔除推免生后统考生考录比为9:1,与2019年持平。1、拟招人数:各专业的拟录取人数,是学校发布的2020招生专业目录上的计划招生人数,与之对应的是“实录人数”。很多专业的“实录人数”都会大于 “拟招人数”,原因是2020的招生计划是在2019年9月份发布的,学校给出的数据比较保守,便于后期根据教育部要求以及实际报考情况做相应的调整。对于“实录人数”大于“拟录人数”,有两种不准确的理解:一种认为是扩招;另外一种认为是没有包含推免生。这两种理解都是不准确的。2、报考人数:各专业统招生的报考人数。3、录取人数:各专业实际录取人数,包含统招生、专项计划和推免生。从表格里面的数据可以看出,除了极个别专业没有招满之外,实录人数都是大于拟录人数的。4、统招人数:各专业统招生的录取人数,不包含“援藏计划”、“退役学兵”、“少民骨干”、“单独考试”考生人数。注:本身专项计划也属于统招生,但这里为了分开列示,将统招和单独计划分成了2个部分。5、专项计划:各专业“援藏计划”、“退役学兵”、“少民骨干”、“单独考试”参考复试的考生人数。6、推免:各专业推免生的录取人数。官方这次公布的各专业推免生人数与去年公布数据略有调整,以这次公布为准:7、复试人数:各专业参加复试的考生人数,该人数包含了专项计划考生人数。推免生的复试是单独进行的,这里的复试没有包含推免生的复试人数。8、复试淘汰比:统招生复试淘汰人数/统招生复试人数。9、考录比:报考人数:统招生,报录比越高表示该专业的竞争越激烈。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请点一下“赞”和“在看”

篮板球

历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统计及分析(1994-2020)

根据教育部官网消息,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已于12月21日至23日举行,报考人数341万人。这一数字比2019年度考研报名人数增长了50余万人,增幅超过17%,再创历史新高。从教育部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从2015年到2019年,考研人数从165万人递增到了290万人,但研究生录取人数才从57万增长到70万,报录比逐年都在增加。由上表可以看出,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逐年上升,考研热度仍然不减。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2015年出现短暂负增长后,自2016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屡创新高,尤其是近2年,增长显著。2019年达到290万人,2020年首次突破300万,达到341万人。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逐年增长,但是考录比率仍与过去几年差不多,说明近年来,我国研究生录取率有所提高,小编觉得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考生自己的重视,一方面也是国家政策的支持,文都网校小编总结了几点原因,如下:1.由于就业压力增大,以及非全日制招生制度逐渐完善,考研报名人数中往届生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2.考生对专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据教育部文件,今后招生政策将继续向专业硕士倾斜。《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也指出,到2020年,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从2009年起,大部分专业学位硕士开始实行全日制培养,10年来,以应用为方向的专业硕士招生数量逐年递增,占比持续增大。在2009年专业硕士占比仅15.9%,2017年首次超过学硕招生人数,到2018年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占比近58%。专硕招生规模的增长,符合当前我国对研究生培养结构布局,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求。3.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热度逐年升高,与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相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及要求加大,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层次,许多应届生、往届生加入了考研队伍。以上就是文都网校考研小编根据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情况,简单做的分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考研资讯,你记得关注文都网校哦!

生死线

考研择校数据分析:中央财经大学近三年报录比统计!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央财经大学近三年报录比统计情况。2017年2016年

蒙哥湖

考研:报考的人越来越多,大数据分析原因基本上就这四点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就要来到了。根据教育部数据统计,今年报考人数再创新高,达到286万多人。较上年增长20%以上,考研人数的增长和增长率,均为近年来最高。是什么原因使得考研人数逐年增长呢?通过调查分析总结,报考人数越来越多的原因,基本上就是这四点。1、本科学历贬值。就业压力增大随着高等教育大规模的扩张,高等教育基本普及,造成了大学生的“泛滥”。每年有近千万的大学生毕业加入到就业大军中,然而社会没有那么多合适的岗位来满足毕业生的需求,造成了大学学历严重贬值,社会提供的工作和大学生的期望有很大的差距。很多单位在招聘中,要求必须是研究生以上学历。因此大学生为了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只能通过考研提升学历,来增加自己的竞争筹码。这部分学生在考研中,占到近40%左右的比例,是考研的主力。2、非全日制研究生地位提升国家教育部从2018年起对研究生教育进行了改革,把之前的非全日制硕士招考统一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大家一视同仁,在一个起点上竞争,这就是的在职硕士的地位提升起来。从之前的“交钱买学历”一下子变成国家认可的学历,含金量一下子提升了很多。这也让很多应届毕业生多了一个选择,如果全日制考不上,可以调剂到非全日制读研。这部分人和第一类考研的学生有着相同的原因,都是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这部分占到近30%的比例。3、三跨人员这部分同学由于在高考中成绩不理想,对于大学中就读的专业、学校、城市都不满意,希望通过考研实现自己的梦想。通过跨专业、夸学校、跨城市,考到理想的城市、院校、从事自己喜欢的专业的学习,俗称“三跨人员”。把这个目标看成是自己毕生的追求,立志于这个专业的科学研究工作。这部分同学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有明确的目标,虽然在报考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不是很高,但是他们的成功率是比较高的,占到总数的15%左右。4、名校情结当年高考由于种种原因进入了一所普通的大学,但这部分学生都有一颗向往名牌大学的上进心。希望通过考研进入到985、211等重点高校是他们的毕生追求,所谓专业可能看得很淡。因为现在企业招聘中很多会注明,优先考虑985、211重点高校的学生。很多普通大学毕业生,甚至连毕业简历都递不上去。这就更加加剧了学生追求名校的情结,想通过考研进入到重点高校继续深造,以便在社会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机会,这部分同学可以占到报考学生的8%左右。综合上述,考研人数的增长,不仅来源于应届毕业生的增多,很多工作后的毕业生,为了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也毅然加入到考研的行列,还吸引了很多三跨人员和具有深厚名校情结的同学。这四种人虽然考研的动力来源于不同的方面,但最终的目的都是通过考研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可以看出学历和名校对今后的工作影响还是很大的。

虽亵

重磅!研招网最新报考数据发布,快来看考研趋势!

今天,研招网(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发布了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数据分析报告」,从报考总人数、各省报考人数、应届生往届生报考比例、学硕专硕比例、男女比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热门报考专业、是否选择调剂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统计。下面小白就带大家一起,通过数据看考研:报名人数持续增长2019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290万人,史无前例!比2018年考研人数增加了52万人,增幅达到了21.8%,考研增加人数和增长率均为近年来最高。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近5年,考研人数逐年增长,同2015年的165万人相比增加了125万人。而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约834万人,相当于每10个人中就有3个选择考研,可见竞争压力之大。根据今年3月份研招调剂期间研招网针对2019年考研用户做的调查看,大家选择考研的原因如下 (本次调查共11993人参加)虽然近些年未逃避就业选择考研的考生不在少数,但从今年的调查结果看,绝大多数的考生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是很明确的,考研的原因仍然是为了提升自身价值,想通过读研使自己更具竞争力。多省市报名持续增长多个省市报名人数翻番,研招网公布了江苏省,四川省、广东省、福建省的数据。江苏省一直是考研大省,从2015年的10.4万人到2019年的21.2万人,5年间,考研人数翻了一倍还多。四川省、广东省、福建省等多个省份的考研人数近几年也翻番。往届生增幅明显应届毕业生仍然是考研的主力军,但是随着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以及当今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使大批往届生回归考研大军。据教育部统计,2017年,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3.8%,2018年,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5%,同比上升了1.2%。对于逐年上升的往届考研人数,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1. 现有的学历已经不再满足工作上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2. 研究生学历的就业优势高于本科;3. 研究生的起薪略高于本科生。非应届考生虽然在工作与复习时间上会有一定冲突,但他们也具备一些优势,比如更熟悉考研流程,复试时更有经验,复习效率更高,有更广的人脉以及考研决心更大等。而关于如最终未录取,你如何打算?19考生的选择是这样的:从调查结果可知,有四成的考生如果此次考研失利,会选择再战,对考研相当执着的,另外,有三成的考生选择找工作。可以预见,随着本科生数量的增加,考研会越来越热门,考研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往届生考研,也成为一种趋势。专硕报考人数持续增长随着社会认可度逐渐提高,报考专硕的考生比例超过了学硕。研招网给出了湖北省和河北省的数据: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2015年两省专硕报考人数与学硕相比略少一些,2016年基本持平,从2017年到2019年,专业学位硕士的报考人数已经超过了学术型硕士。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人选择专硕?第一,专业学位硕士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专业学位硕士注重培养市场应用型人才,而市场对专业领域高级专门人才需求只增不减,近年来专硕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认可度也不断提升,比如近年来大热的会计和法硕。第二,专业学位硕士越来越受到考生的认可专业学位教育以其独有的职业性、复合性和应用性的特征已经逐渐为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在就业压力下,考生选择考研的动机更有目的性,考生选择专硕,学历及实用性可兼得,加上近年来专硕在招生名额上有所倾斜,录取成果率也更大。男女读研比例平衡近年来女生成为考研群体的主流。18年统计数据考研男女比例为4:6。而19年统计中男女生性别比例基本平衡,且男生略高。少部分考生选择跨考因为对本科专业不满意,不少人选择跨考,但跨考人数仅是少部分。从调查结果得知,78.21%的考生在选择考研专业时会选择本专业或与本专业相近专业,仅有21.8%的考生选择跨专业考研。这也反映了跨考的难度正在增大,与本专业考生相比,跨考生不管在初试还是复试都具有一定劣势,所以想要跨考的考研er们你们感到鸭力了嘛~热门专业排名今年的统计数据中报考人数居前十位的专业依次为MBA、法律硕士(非法学)、金融、会计、公共管理、计算机技术、法律硕士(法学)、工程管理、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而前三年排名位居前三的分别是MBA、法律硕士(非法学),会计。大城市备受青睐对于考研院校的选择,绝大多数考生选择报考大城市:从调查结果可知,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仍然是考生们的首选目标,只有极少人选择本科所在高校,说明绝大多数考生希望在研究生阶段换个新环境。有接近92%的考生选择去本科以外的学校读研,北上广一直是一直是年轻人追求梦想的首选地,研究生报考热度也一直居高不下,这些大城市考研竞争压力也将越来越大~全面了解考情,小小白们才能掌握更多有用的信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通过往年的数据,我们可以结合自身情况更好地选择专业以及目标院校,也让我们看到考研的竞争到底有多激烈,能给我们一个大致的努力方向。以上只是部分信息,大家好好看一看,后续小白也会教大家如何利用拟录取名单和报录比来帮助你报考。看了今天研招网公布的报考数据,是否给了你一些紧迫感?通过数据的分析,你觉得哪想数据是你不曾想到的,在留言区一起交流吧~

根除者

刚刚,2019年研招报考数据公布!近五年多个省市考研人数翻番!

2019年研招报考数据公布,包括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整体的趋势变化等。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近五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统计以及部分省份的报考人数变化吧~一、近五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统计参加19考研的小伙伴切身感受到了考研竞争的激烈。近几年,由于多方面原因:考生对自身发展要求提高、应届生毕业就业压力大、就业不理想、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统考以及研究生扩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选择考研的人也越来越多,整体报考人数不断增加。从上面的增长图可以看出来,近五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增长近乎直线上升,刚刚结束的2019硕士研究生招生总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达到290万,相比2018年增加了52万,增幅创新高达到21.8%。二、近五年多个省市考研人数翻番下图是全国部分省市近三年报考人数对比图,可以看出山东、河南、江苏三个省份的考研人数最多,近三年增长速度也很快。来看看江苏省近五年的报考情况,江苏省一直是考研大省,从2015年的10.4万人到2019年的21.2万人,5年间,考研人数翻了一番还多。同样考研人数近几年翻番的还有四川省、广东省、福建省等多个省份。据2019年各省公布的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来看,增长人数均创下历史新高,增幅在20%以上,下图广东深圳考区,报考人数涨幅达到50%。在2019考研报名阶段,由于报考人数激增导致部分考区考位紧张,以至于报名晚的同学无法选择适合自己的报考点,于是有不少考点纷纷增设考位,放宽考点报考地区限制等多种方式来缓解考位紧张。那么在此提醒20考研的同学,在9月底进行预报名时,如果报考院校已经确定,尽快填写报名尽早提交,以免耽误报名很麻烦,后期复试时间非常紧张,希望大家能够提前了解届时做好准备。虽然整体的报考人数突增,但对于每个考生来说,竞争对手的确是多了,但其实真正的对手是你自己,在当下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希望同学们能够多一些自律、认真备考,希望每一位考研学子都能有一个圆满的结果,顺利拿到录取通知书!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