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金融学,不知道这些你就OUT了!合唱团

考研金融学,不知道这些你就OUT了!

最近十年财经热,就业市场对于金融类专业的毕业生需求大,认可度也高,由此刺激了考生对它的追捧;而且前几年考研金融专业相对容易,对跨考生也比较友好。由于这几年的热捧,考试难度也在不断上升。目前来看,金融专硕的考研难度已经不在学术型金融硕士之下,甚至很多时候犹有过之,特别是报考名校的时候。金融学硕士VS金融硕士①考试科目、难易度有差异:首先就是考英语一和英语二的差别。其次看专业课。金融专硕一般都考察431金融学综合,金融学硕考一般考察815经济学综合。431专业课的难度和815大致差不多,所以在专业课上,大致学硕和专硕难度差不多。两者推免比例都在增加。综上专硕会比学硕稍微容易一点。②导师制度不同:专业硕士采取双导师制度,即社会导师和校内双导师。③课程设置不同:金融硕士偏重于实务,学习目的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侧重于金融工具、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金融学硕士着重学习高级微观、高级宏观、金融思想史等。 ④培养目标不同:金融学硕主要是培养科研人才,职业对象为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研究人员,着重理论教育。金融专硕侧重金融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最主要的特征是学术性和职业性二者相融合。⑤培养方式不同:第一年金融专硕和学硕都是学习基础知识,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年。学硕第二年要跟着老师做课题和论文,第三年,学硕自己做课题并完成报告论文等给导师,找到自己的工作。专硕第二年是学校分配一个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带你进单位实习,写论文同时检验你实习工作如何,表现好的可以留在那个单位。一般而言学硕对论文要求比专硕要高一个阶梯,首先你得发表几篇学术性文章给专业内较出名的报刊并且人家要刊登了,毕业论文如果导师和学校认定你不合格,要留级的。专硕达到一定要求就可以毕业了,一般你找到不错的单位就可以了。⑥学费差异:一般来说,学硕专业一年的学费为8000—10000元。专硕学费较高,一般为8000—100000元。学硕和专硕都设有奖学金。⑦读博要求不同:专业硕士只能考博,学硕目前改革试点院校提供较少比例的直博名额,入学筛选后确定。想考金融专业的同学尤其需要注意:1.在金融领域,学校的因素尤其大。一方面金融硕士授课内容各个学校都相差不多,差别在于名校的优良教师资源能够带来更新的资讯和更前沿的理念信息。另一方面,金融行业非常讲究圈子文化,一所大学或在某个地域主导,或在某个领域占优势,对学生的就业影响深远。2.“校友”是步入金融市场的首要资源中国自古非常讲究同窗、同乡情谊,金融行业(尤其在券商、基金、信托等)非常讲究圈子(多以大学为纽带)的概念:在一个校友圈子内,他们会相互帮助、资源共享,也会积极地提携后生,所以校友资源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两三年的课本所学。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考金融硕士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其校友资源。如果想在市场而非事业单位就业,无论你愿不愿意,和校友的交际是成长的必修课,因为你的实习甚至未来的工作靠的就是他们。 曾有专题报道提到,中国的投资界逐渐形成了以北大、清华、人大、上交、复旦、五道口、央财、上财、西财、厦大、武大、北工商等为轴心的几大投资界圈子。事实上,它们也各自在不同的领域占有优势,例如厦大在深圳势力雄厚,而期货领域北工商令众豪门低头,在基金领域北清复交五道口,在一行三会道口央财掷地有声,在上海上交复旦虎踞龙盘……

大劈棺

考研专业课:金融学综合(431)

群星 - STEPPING ON THE RAINY STREET02:00来自George教育坛金融专业作为每年考研报考的热门专业,最近这些年成为了继会计、计算机专业之后报考人数逐年攀升的专业,吸引了很多同学的关注,虽然去年以来,对金融行业的强监管、今年的金融行业去产能等一系列政策出台、还有2018各大知名院校金融专业缩招趋势显著,但是仍然难以阻挡其报考人数的增多。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不仅有很多科班出身的同学,还有很多理工科的同学也来跨专业报考,在专业硕士成为近几年的报考趋势以来,金融硕士的报考热度始终不减,另外,由于专业和金融行业的特殊性,985院校和各知名类财经院校的金融专业变得越来越抢手,这种情况下,这些院校成为了大家一战二战扎堆报考的对象,其竞争的激烈程度自然不可小觑,目前看来,我国金融业的从业者数量并不在少数,然而尴尬的是金融行业中高端人才却大量缺乏,在国家宣布我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进一步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等国家政策,以及2018年以来各大一二线城市人才抢夺战之后,可见金融业高端人才的缺口和各地金融业的亟待发展。虽然大家报考金融都有各自不同的原因,但相同点是,大家都朝着考研成功的这一目标迈进,为了减少各位同学的困惑,小编特此写一篇文章供大家参考。1.可能的考试科目从初试到复试,专业课金融学综合(代码431)考试的科目大致将覆盖到宏微观经济学、货币金融学、国际金融学、公司金融(公司财务or公司理财)、投资学这几门,可能有的学校只是要求其中的一两门,也有的学校要求比较高涉及三四门,这要看大家目标院校的考纲要求。另外,各大院校对于这几门课的指定教材也不一样,甚至有的学校根本不指定教材,像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就没有指定教材而只是一个粗略的考纲,所以大家在决定报考院校之前,这些情况都应该了解清楚,结合自身实力谨慎报考。2.可能的考试题型(1)客观题客观题主要分为三种,选择题、判断题和计算题,其中选择题又分为单选和多选,这三种题目都考察书本上答案较为固定的知识点,把课本上细微之处的知识点、包含多个要点的知识点、需要仔细理解的、带有简单计算的知识,都要认真掌握,勤理解,多记忆,要找相关的习题多加练习,另外要把每门课当中可能考计算题的地方进行归纳总结,专门训练,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攻克客观题。(2)主观题主观题主要分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这三种,想必大家都比较担心主观题,因为主观题不仅要考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还考察我们的文字功底、阐述方式、思维逻辑、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对热点的关注和理解、金融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等等,这些东西要在短短的3个小时内体现到试卷上,并不简单,所以我们要把功夫下到平时,考试时真正做到厚积薄发,老师是一定会发现你这匹千里马的。首先,对于名词解释,要在熟悉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认真归纳总结各个可能考的概念,逐个掌握,如果目标院校对文字题目的要求较高,那么名词解释只答单端的一行定义是绝对不行的,这个时候要把与该名词相关的背景、人物、特点、优缺点、应用,都答上,而且要注意前后逻辑不能混乱;其次,对于简答题,一般来说答案在课本上都能找到,只要在答题时注意条理性、大体的结构就可以了,主要靠记忆;最后,论述题,不仅考重要知识点,通常还和热点相结合,平时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要多把课本理论与客观实际相结合,多关注金融热点、市场基本面,学会用理论解释热点,对其中的难题要有解决和应对措施,平时可以看看相关论文、资料,注意大体逻辑,多加训练。重要的是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分别将各科可能出的各种题型多总结,再加以记忆。

道无终始

考研:金融学实力强大的名校主要有哪些?专业课试卷难度怎样呢?

小编专注高考、大学及考研的研究欢迎关注:考研大家金融专业最近十年来一直是热门专业,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决定。在向“后工业时代”迈进的过程中,金融行业作为“经济的血液”,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相应地,对金融专业方面的人才需求也日益增长,专业逐渐热门起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可以预计,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金融人才的需求还会进一步增长。不过,从现实看,这些年金融专业的热门,使得很多高校也大规模增加了招生和培养力度,特别是2010年研究生培养制度的改革,金融硕士(专业型,MF)的出现,更是从制度上做出了大力培养应用型的金融人才的举措,金融方面的人才的培养和供应,在近年来出现了爆炸式增长,很多大学新增了金融专业,大大扩充了金融方面的人才培养。因而,从当前的供需总体来看,金融专业的毕业生有供大于求的趋势。自然,如果选择学金融,就需要从高端着手,也就是进入金融名校,获得专业的良好训练。实际上,金融行业本身属于服务业,学习该专业本来就需要“高大上”,名校背景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筹码。国内拥有比较强势的金融专业的名校,主要有两类:一是985综合性名校,二是知名的财经类专业院校。按照人大经济论坛的视角来看,国内金融学科及专业实力强大的名校主要是如下这些学校。从综合性大学来看,主要是中国人民大学、北大、南开、复旦、中山、武大等人文社科类强校,具有强大的金融学科实力;从专业型院校看,主要是西南财经大学、两财一贸等院校的金融实力强大。值得一提的有4点:1、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实力强大,是传统的金融强校,南开、西南财经大学等学校也是传统实力强劲的金融强校。2、近年来,北大以光华学院、经济学院、深圳汇丰商学院三驾马车,方阵式的发展下,金融学科实力,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应用方面,都实力强大,已经有凌驾于中国人民大学之势。3、清华大学在经管学院和五道口的强强组合下,也实力强大;上海交大高级金融学院蓬勃发展,影响力日增;这些学校虽然以前不以经济金融类见长,但基于它们本身强大的平台优势,在大力提升经济金融方面很有优势,获得了迅猛发展,在金融领域影响力越来越大。4、从就业来说,金融还是以名校+学科实力为主要衡量标准,特别是名校优势很重要,所以,北清复交及中国人民大学具有很大优势,是国内属于第一梯队,而南开、厦大、武大、两财一贸等属于第二梯队,西南财经、中南财经、东北财经等属于第三梯队。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打算考名校金融研究生,主要以第一二梯队为主,尤其是第一梯队,认可度最高。从专业课试卷难度来看,一般来说,认可度越高的学校,专业课难度越大,所以,第一梯队的北清复家及中国人民大学难度最大,这一点,可以从它们的历年专业课试卷中看出来。试卷难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灵活性较高,对于专业知识的运用,往往多以主观题的方式大分值考察,很容易丢分;二是阅卷标准比较严,往往有“压分”现象(名校压分是常态)。因而,如果考名校金融研究生,跨专业考生需要适度谨慎报考,因为对跨考生而言,专业的思维框架往往没有建立起来,考这类名校,专业课方面容易吃亏。你觉得金融专业好就业吗?你打算考名校研究生吗?

量智

金融专业考研备战学习计划!

2019研究生考试终于落下帷幕,在拟录取名单上看到自己的名字真的很高兴,回想备考的一年,有努力过,颓废过,也迷茫过,不过幸好坚持下来最后结果还算不错。希望这篇经验帖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先介绍一下我的背景,本科来自四川农业大学(211),一战备考西财金融专硕成功(402分),本科专业是经济学。我各科复习时间安排,每天具体时间不太确定,但是一般数学和专业课是3小时以上,英语2小时以上,政治开始复习后也是2小时以上。以下介绍我的专业课的复习情况:1. 专业课其实最开始准备专业课时,我看了很多网上的经验帖,都说考研不需要报辅导班,很多考上的学长学姐其实都是自己复习的,所以我最开始就自己看书,教材买齐以后就先看的殷孟波老师的《货币金融学》(先看这本很傻,应该先看米什金的,所以信息收集很重要啊),后来感觉自己看了跟没看一样,又看室友(考上财)报了一个考研的辅导班,然后才决定咨询一下考研辅导班。于是就咨询了很多家考研辅导机构,后面就一直跟着课程的进度复习的。1-4月:自己把教材看了一遍,中间有很多不能理解的,有不懂的地方就问带我的学姐,学姐也非常负责有耐心。【第一轮复习】4-6月:跟着学姐开始正式的第一轮专业课复习,这一遍很重要,就每个知识点都要理解清楚,不需要背下来,但是都要理解。因为是第一轮,所以学姐讲的很详细,书上所有的部分都是过了一遍的,所以初试的那个题(金融创新的种类),虽然最后没怎么强调,但是基础班里是讲过的,所以我当时也写出来了。我在上基础班时没有自己做笔记,就是课前预习,课后做好作业,再复习一下。6-7月:这段时间没有专业课的辅导,就是自己看书。当时学姐上完课给我又寄了基础班整理好的资料,我就把基础班的内容又过了一遍。【第二轮复习】8月:进入强化班,这段时间我也是就跟着课程学习。强化班的课程与基础班不太一样,强化班上完感觉对很多知识点都有了更深入的把握,这段时间我每次上完课会把笔记整理一下。9-10月:这段时间也是自己复习准备,9月是拿着自己的笔记一直背,背到10月份,学姐发了强化班整理的资料,然后就拿着讲义一直背。这段时间我感觉我就是每天翻来覆去背,因为一遍背下来,肯定后面背了前面忘。直到冲刺班开始以前,我自己的笔记背了一遍,讲义背了有五六遍,最开始背一遍要半个月,后来一周不到就可以背完一遍。这段时间大纲也出来了,学姐给我们加了几节课,讲了大纲增加的内容还有一些专题课。【第三轮复习】11月:冲刺课模拟,每周接着背书,模拟,改错。这段时间我模拟发现计算题总是错,而且会的也错,就非常着急,这个月才把公司理财的课后习题认真过了两遍(之前做总是觉得做不下去)。12月:查漏补缺,接着背讲义,还有学姐发的时事资料,把基础班资料,也过了一遍,冲刺阶段地模拟题也过了几遍。回顾我的专业课复习,其实就是完全跟着课程走的,我觉得报了海文考研的小伙伴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个课程,不要落下复习的进度。

机械姬

这篇金融专业考研经验帖,帮你更好规划寒假生活

金融专业是个超级热门的专业,每年也会吸引一大波跨专业考研的同学。那么,你们真的做好了金融专业的考研准备了吗?到底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呢?看完下面这些来自“申请方-问达社区”的学霸们的经验分享后,再好好规划一下自己的寒假生活吧!大家加油哦!BY:诶对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作为一个二战过的人,我来给大家讲一下考研择校、择专业的一些事情。考研择校择专业事关考研成败,一定要认真对待。在考研择校时主要是需要考虑的3个因素1,质量高低在质量高的学校可以真正学到一些东西,时间不会被浪费。判断质量通常可以看这几个方面:在该专业领域内的地位,导师质量,学校近年来学术成就等。2,名气大小名气其实往往是质量的一个外在评价指标。而且,名声很大的学校,有利于研究生开展研究,也有利于以后的就业。3,竞争态势各招生院校由于质量高低、地理远近的缘故,同一专业的报考人数可能相差很大,竞争态势也就高低不同。结合自己的实力,可以尽量避开竞争焦点,提高自己的录取概率。择校择专业的四种选择情况,按照难易顺序分别是:1,本专业本校报考这是考研志愿选择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模式,也是成功概率最高的。一般来说,只要专业不错,学校也还可以,多数都会自然而然地选择报考本校本专业。2,本专业跨校报考本专业跨校报考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虽然专业不错,但原学校一般,考生想考到一个更好的院校去;二是原学校太热门了,考取的把握不大,所以考生选择其他竞争相对缓和的报考学校。本专业跨校报考备考的难度要大一些,因为虽然专业相同,但不同招生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和学术科研重点可能差别很大;而且招生院校变了,有关的政策、信息也就比较难以及时获得。3,跨专业本校报考学校牌子不错,但想换个更好或更喜欢的专业的考生可以选择跨专业本校报考。由于隔行如隔山,跨专业报考有较大的难度,且这种难度和专业之间关联度成反比:原专业和报考专业之间的关联度越小,复习和考试的难度就越大。4,跨专业跨校报考对原先的专业和学校都很不满意,决心要开辟全新天地的考生会选择跨专业跨校报考。这种模式备考的工作量和难度最大,不仅面临着大量陌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在复习资源、信息渠道等方面均处于不利地位。我认为,贯穿整个决策过程始终的有两个关键要素:自己的意愿和条件,完全而充分的信息。这实际上也就是报考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在充分考好自己的条件和意愿就趁早开始努力吧!考研路上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考研过程中你要克服自己的种种惰性,只有打败自己才能成功!BY:APPLE————首先,简单介绍下我自己的基本情况吧~校园活动方面,我绝对算得上是社团活跃分子,本科期间我深度参与了模拟联合国协会、FMA(金融管理协会)、校声乐团、莎士比亚戏剧社这四个社团的日常活动。曾担任模拟联合国协会副会长,多次外出参加严谨且需要外交风采模拟联合国大会,曾多次作为核心演员参与莎士比亚戏剧的演出及比赛,也曾作为男声低音部成员多次参加校声乐团的演出及比赛,也一直参加FMA的日常学术活动。个人实习方面,曾于光大银行珞喻路支行、武汉杜为尔猎头、国海证券投行总部实习,也有过自办暑期补习班的社会实践经历。个人学习方面,我不是一枚严格意义上的学霸,从大学成绩一直居于班级中游。大三时下定决心考研到复旦大学,十月苦读,终如愿以偿。我考研成绩总分390,各科成绩如下:数学133、英语77、政治70、专业课113,最后成功录取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专硕(非基金方向)。初试成绩在本专业排名17名,复试本专业排名第二,最终成绩在本专业排名7/40。现在正值12月,是考研复习的攻坚期,因此借这次机会我想和正在考研以及准备考研的各位聊聊我最真实的考研经历和感受。(下面是分时段来讲考研时我个人的计划与经历,敲黑板,划重点啦~)-考研前期-1、要不要考研? 我觉得每一个打算考研的人都得问自己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考研?是不是非考研不可?首先,为什么考研?这是首先应该想清楚的事情。考研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为了找更好的工作、为了换专业、为了学习知识等等各种,考研对每个人的意义并不相同。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关键是想清楚对自己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有多大收益,又需要付出多少,这是很重要的问题。对我而言,我希望以后能够进入VC行业从事风险投资工作,但是对于财大的一个普通本科生而言,这事难度太大,因而我选择考研继续提升自己有更好的平台去实现我的职业梦想。其次,就是关于是不是非考研不可的问题。出国和工作都是很不错的选择,而且老实说,我们学校的考研成功率也就一般,每年还是会有一些同学考研失败,并且在考研结束后一些好企业的好岗位的招聘已经结束了。因此,是不是非考研不可,如果万一考研失利该怎么办,我觉得这是每一个准备考研的同学可以去考虑的问题。我当初是很坚定要考研的,在考研之前我就问过自己:如果没考上怎么办?我给自己的回答是:OK,如果自己没考上就重新再来一年,我可以接受。这是我的风格,我考虑事情时喜欢去考虑它最坏的结果,如果这样的结果我尚能接受的话,那么我也不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从而全身心地投入考研中去。-2、如何选择学校? 关于学校的选择,我希望给出两点建议。 第一,不要完全被名校的光环所吓倒了。名校的确是很难考,但是如果你没有主动去了解它的真实情况,那么这种难更多也只是你所以为的难而已。毕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对于部分同学,我希望你们主动去了解录取分数线、报录比、复试通过率以及考试科目等信息。当然了,这样讲并不是希望大家都去考名校,这是不现实。你可以志向远大,但一定要问自己能否付出相应的努力,承担相应的艰辛。最后呢,关于学校的选择,我只希望能够充分地去了解考研信息,然后结合自己的情况去报考最适合自己的学校。第二,目标院校不要一降再降。有一小部分同学常说,根据复习情况时候再来选择报考学校,对这种做法我是很不赞同的。考研是一场艰难的战役,如果想取得满意的结果的话,一定要坚定积极地去争取。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情况确定合适的目标院校,好的选择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务必慎重!-考研准备期间1、在各学科考试准备上有什么建议? 我是从暑假7月6号开始正式复习的,开始的时间已经比较晚了,所以我的复习经验可能也就只能供大家参考了。各个学校的专业课考查内容不大相同,但如果能咨询到以前考到同一所学校的师兄师姐会大有助益。在这里我就仅分享下数学和英语的复习经验以供大家参考。数学 数学的复习是从看课本开始的,我花了一个月时间把高数、线代和概率论详细地看了一遍,这一遍我做了两本笔记。这一轮复习结束后,时间差不多都到8月上旬了。这时我的数学全书还没开始,而有一些同学已经差不多看完一半了,当时经常会有同学过来问我的进度,我也因进度太慢而被鄙视了很多次。但是不管我的进度怎么落后,我知道我每天所能真正消化的知识也是有限的,所以我也都是按照自己的节奏一点点的慢慢往上赶!等我第一遍看完全书时都已经到11月初了,这就算是我数学的第一轮复习了。之后花了1个月看全书第二遍,最后终于在11月底看完了全书的第二遍。然后最后20多天中,不断回顾知识点,查缺补漏,做大量的模拟和真题,然后就这样上了考场。 整体而言,我的复习时间会相对短一些,我在数学上花的时间也比一些同学要少,所以最后我的数学拿了一个非常一般的成绩也是有原因的。考研结束之后再去冷静地看,才发现真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那些数学140+乃至150的同学,他们花的功夫就是比我要多。所以,如果你想数学考出高分的话,一定要勤劳踏实地看书做题。请一定要相信,你最后考出来的成绩会和你专注和努力程度紧密相关的。英语 我的英语考得也就很一般,英语二77分,并且我在英语上花的时间也就很有限,经验什么的也就不多说了,说多了怕误导大家。但是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真题真的非常非常重要。再特别地说一下英语二的复习吧,由于英语二的真题比较少,所以我当初采取的办法就是在前期先看英语一的真题,然后到了后期再看仔细研究英语二的真题。2、要不要报培训班? 这个因人而异,看你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关键在于要考虑清楚报培训班是不是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效用,比如可以获取一些不太容易得知的考研信息等等。我当时是没有报培训班的。-考研的一些感悟和认识考研是一场战役,这不仅是一场智力之战、知识之战,更是一场心理之战、信心之战、希望之战、超越自我之战。现在再来平和地看待考研,会觉得以下几点是考研成败的关键。第一点是要一定保持自己的节奏,保持专注。在整个考研过程中,我们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和诱惑,能否不轻易受外界影响保持自己的专注,这对考研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第二点是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要对自己诚实,多问自己为什么,这一点对于梳理知识是很有帮助的。第三点,在考研冲刺期时,一定要尽量克服焦虑,调节好自己的心态。正确自我认知、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再加上平和的心态,做到了这些我相信你离考研成功也就不远了。考研也是一场修行,这趟修行之旅会充满着坎坷。送上我很喜欢的两句话与诸位分享:耐得住寂寞,享得了繁华;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希望大家可以去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收获属于自己的果实。考研成功不代表人生从此光辉灿烂,考研失败也不代表人生从此注定黑暗无光!考研只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其中一小步而已,正确看待考研,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一年的复习!但是,如果决定考,请一定努力奋斗!BY:胡艺腾————我是从8月份开始准备复习考试的,本科会计跨考的是北外的金融专硕,废话不多说,直接上计划经验一、关于初试我的基本规划是9月1日前学完数学三本内容、每天背完1单元的单词,9月1日到10月1日学专业课、背单词和做数学习题,10月2日到11月1日做数学题、专业题、背英语单词,11月2日到12月1日看政治、看专业课第二遍、看数学第二遍、做专业课和数学的真题、背单词,12月2日到12月25日,做英语真题、政治真题、背单词、看数学和专业课习题,所以我的重点是很明确的,数学-专业课-英语-政治,也建议各位同学按照这个重点顺序复习。数学:数学是我比较担心的科目,很长时间没学了,所以基础基本为零,从8月15号到9月1日,我每天8点到自习室,背单词背到9点,然后就开始看高数视频,每天从9点看到晚上10点,回到家后就把早上背的单词回顾一遍,然后简单洗了就睡觉,在这里我把数学的备考经验以条文的形式写下来,这样更加直观。1.数学教材后面的习题没有必要做,很浪费时间,我没做是因为我没有时间了,当然更重要的是我同学反映说做了没有效果。2.如果想快速学完就直接对着讲义看视频,当然老师的选择很重要,我最开始看的李永乐老师的,走了弯路,后来看的张宇的,张老师对定义的理解特别深刻,所以我高数、线性代数和概率论都是听的他的,极力推荐,另外习题我用的是李永乐的1800题,基本上做完了,主要是因为当时买了不想换了,其实张宇的习题册也许效果更好,当然每个人适合的老师不一样,要迅速调整找到适合的老师来引导学习,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专业课:北外的专业课分为货币金融学和公司理财,教材不要买错,版本国商官网有,因为我本科学过注会的财务管理,注会的财务管理和公司理财内容差不多但更难,所以花了4天时间就把公司理财整本书看完了,接下来我的重点就是货币金融学了,最开始是一天看一章的内容,因为没有做习题,所以看的时候每一处都看了,现在看来没必要,但是对于没做过习题和跨考的学生来说,这又是必须经历的过程,我的经验如下:1.货币金融学里面关于历史的部分如果时间紧张可以不看,因为一般不会考,但如果时间充裕,第一轮的复习还是建议看的,毕竟培养专业素养。2.货币金融学的考试分为名词解释、简单题和论述题,所以一定要把书上的内容进行分点归纳,这样在理解的基础上直接背诵,后期会很省时间。3.习题我买了431金融学综合历年真题,这是各个名校金融学综合真题的汇总,书还有点小贵,在淘宝买的,有些题目可能超出了北外参考书范围,所以我是挑的跟北外有关的习题做的,做完这一本基本上重难点就把握了,看第二遍教材的时候就觉得特别轻松和清晰,知道哪些不会看哪些要多看,所以做题是很有必要的。4.公司理财主要考计算题,重点很清晰,主要是现金流的计算、折现率的计算和现值的计算,金融学综合历年真题上面有不少相关的习题5.总的来说,北外专业课不压分,好好备考,120以上是没有问题的。英语:从8月1日到12月1日,基本上就是背单词,期间9月份做了一套2010年的真题,完型和阅读各错了一半,也许是单词没有背完,有些词语不熟悉,所以当我全部背完又开始第二遍后,做真题的分数越来越高,12月初做2015年的真题时,60分的客观题得了50分,到2016年考试时,差不多也是这个水平,也许是40分的客观题做的不好,最终没达到80,我的建议是:单词一定要背熟,题目不一定要做很多,在单词背熟的基础上做做真题就够了。政治:政治还看了比较长的时间,主要是想回顾一下近代史,之前做了肖秀荣1000题,感觉没有什么效果,后来做了肖秀荣的最后8套和4套卷,自己也按照时间线归纳了知识点,虽然最后考的不理想,但感觉还是收获蛮多,所以很多事情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二、关于复试:北外的复试没有形成固定的模式,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对英语有一定要求,我们是抽题,有的抽的是生活英语,有的抽的是专业英语,所以在复试前把货币金融学的英文版看了一遍,也总结归纳了笔记,虽然最后考了一道互联网对生活的影响,但学习英文版还是有不小收获。三、北外印象一志愿如愿以偿,所以来了就很兴奋,北外虽小但五脏俱全,绿化做的很好,校园很漂亮,设施很完善,教学楼装修的很国际化,国商的老师心态也很年轻,给我的感觉是一所国际化的商学院,教学方面,很多课程都是英文教学,给人一种自由但不是放任的感觉,老师水平很专业,其次企业导师都是大咖级别的人物,实践过程我相信和期待会从企业导师那里学到很多知识,根据上一届的经验,一般会在研一下出去实习,基本是在投行实习,所以要珍惜研一上的宝贵学习时间,如果想成为复合型的高端金融人才,北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BY:CLUHA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分享一下我的考研之路~第一,考研之前的学习考研之前除了日常上课,参加学生会,就是考证。大一考了会计从业资格证,我记得当时我们全班都在考,刚上大学感觉大家还是盲目的。然后大二大三就是把证券的五门给考过了。由于我是个计算机盲,计算机二级始终没过……但是我觉得计算机二级还是很重要的,最起码你考研复试面试的时候老师们还是看中的。那时候还考了助理理财规划师。虽说没考CPA这种含金量高的证,但是就我的经验来说,一般学生在大学期间是基本都没有考的。多看书,多考证,不仅对你学习有帮助,还会对你考研复试有帮助。第二,考研之路1.数学考研最开始就是看数学,把书本全部看一遍,把课后习题全部做一遍,这是基础,我觉得是最重要的,任何难题都是由小的知识点叠加而成,所以打好基础很关键!报班报了基础班和强化班。我报的那个班基础班真的特别基础,讲的很细,我觉得特别好,是能对我的数学成绩起到很大作用的。基础打好,就开始做专项的,微积分,概率论这些都专项做题。最后时期就是保证每天一张试卷。2英语我英语基础比较差,所以英语也是和数学一起开始认真准备的,我考英语一,还是蛮难的,考研考试我最没有把握的就是英语。英语的学习就是做真题,做专项。3.专业课我是暑假过后才准备专业课,有点迟了,专业课也是要把书给认真看,专业知识点去背。我觉得专业课就是主要靠理解记忆。4.政治政治可以迟点准备,因为会忘!而且大家考出来差距也不会太大。5.最后一些废话。考研一定要坚持,途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可是一定不能放弃,坚持了你就胜利了。BY:Ceciliahe 西南财经大学————本科应用化学,双学位工商管理,最后跨考金融,下面来说一下跨考金融专硕的经验吧~1)首先要确定的是自己要考专硕还是学硕。专硕主要偏向应用型,学习的课程也是比较实用的,对于想要进入金融行业找工作的人来说,专硕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学硕的课程会比较偏学术研究,导师的要求也会更多,平时需要多看文献。总之培养的一个人的专业学术水平,想要在学术上有所造诣的人可以选择学硕。另外,专硕一般是两年,学费较高,学硕一般三年,学费按国家规定,这个都是自己可以在官网查到的。2)确定自己要考的学校。想要金融硕士,可供选择的好学校还是很多的,央财,上财,五道口,复旦,中山大学,以及中南财大和西南财大,都是很好的学校。在选择学校的时候,要考虑自己的真实水平、学校的报录比、地理位置等实际情况。选择一个比较保险的学校。3)制定复习计划。通常确定学校之后就要开始制定复习计划了。需要的资料到对应的学校的研究生院官网可以查询。下面说说一般的考试科目应该如何准备:数学。数学好的人得天下,这句话不无道理。数学复习首先得从全书和教材开始,一轮复习把全书扎扎实实的过一遍,每一个知识点和每一道题目都不能放过,笔记可以另外做,也可以直接做在书上,不会的题目最好做一下标记。过了第一遍之后要开始第二遍,第二遍可以直接做全书上的题目,不会的再翻看前面的知识点,每天都要有任务,坚持下去。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做真题,真题最好按照考研的标准来,真题很重要,可以重复做几遍,特别是自己不会的。数学不是死记硬背就可以的,需要你自己对每一章的知识点有个总结,其实数学题型不多,掌握好每一个题型的解题方法比你盲目的做很多题要好很多。英语。从记单词开始,首先每天坚持记单词将红宝书过两遍。接下来,做阅读理解,将不认识的词汇做笔记,至于作文和翻译和阅读理解差不多,重在每天都要学习英语,先单词后其他。专业课。教材真的很重要。一轮必须将教材看一遍,慢慢看,看懂做笔记。二轮的时候对应考纲找出考点,反复看。最后阶段,做真题,金融专业考研真题太重要了,本人就发现考研中很多原题啊,真题做的时候对应考点作答,要掌握答题技巧和答题思路,这一点很重要,文科类的科目考试起来形式也很重要的。政治。可以后期报个班,不要太早准备,提前两个月开始背背记记,报个班掌握一下考点,后期认认真真的背记就可以了,政治永远不会成为拉分项。最后,制订了计划就要踏踏实实去完成,一路下来,真的觉得考研这种事情是最公平的,付出多少就会有多少回报,如果这都没办法控制的话,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就更不可能处理好了,加油,坚持是最好重要的!【源自:申请方--问达社区】

考研金融专业为何这么热?金融学硕与专硕有哪些差异?

小编专注考研的研究,分享过来人的考研经验和知识欢迎关注:考研大家时下金融专业早已成了人尽皆知的考研热门。十年前,人们已经开始逐渐发现,从事金融行业,比如当时的银行、券商、基金等金融机构,待遇比一般行业好很多,而且有大笔的年终奖金可拿。金融从业人员,个个西装革履,鲜衣怒马、财大气粗。所以,从那时开始,人们就逐渐认识到,金融行业有“金”,要淘金就进入金融行业。这种认识,逐渐影响到大学生们对于就业、行业和考研的认识和想法。2009年,随着研究生体制的改革,研究生从过去的单一的方式变革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金融专业的专业型硕士——金融硕士因运而生,即MF,以区别于学术型硕士,金融学硕士。2010年开始,金融学硕和专硕同时招生,只是金融专硕当年开始招生的学校比较少,主要是一些985名校,比如北大、清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浙江大学等名校。2011年开始,其他很多学校开始跟上,特别是那些第一梯队的财经类专业院校,比如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最初,社会整体对于专硕不是很认可,认为是二等研究生。当然,对于金融硕士,自然也不是很认可,大家仍然喜欢报考金融学硕。而就业单位在招聘时,也喜欢招聘金融学硕。那几年,金融学硕的考研难度很大,比如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硕的复试线往往超过380分,而金融专硕的考研难度则相对较小,往往上了国家线就基本可以考上。随着社会对于专硕的重新认识,大家很快意识到,学硕和专硕的就业几乎没有差别,而早期考试招收的专硕,往往学制只有两年,所以,社会很快就开始对专硕转变态度,从不太认可到逐渐开始追捧。对于金融硕士,自然开始热捧,考研金专的难度逐渐增加,而金融学硕逐渐开始缩招,考研难度也开始下降。到2016年开始,金融学硕的招生规模已经大大缩小,且难度下降;而金专的招生规模大大增加,且难度大大增加。考研金融非常热门,很多其他专业的学子跨考金融专业的研究生,主要是跨考金融专硕。目前,从难度到招生规模,再到学制,学费等,金融学硕与专硕差异较大。金融学硕相对考研难度下降,招生规模较小,学费低,一般不超过10000元/年,学制三年;而金融专硕则报考者火爆,招生规模较大,2014年之前开始招生的学校,学制通常是两年,而14年之后开始招生的学校,有些是两年,有些是三年,学费往往是越好的学校越贵,不同学校之间差距较大,学费低的通常不超过10000元/年,而学费高的则可以达到每年五六万。考研金融专业的持续热门,反映了金融行业发展较快的特点,也反映了其高收入的特点,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发展产物。但近年来,大批金融研究生的入学和毕业,使得这个行业也积蓄了不少人才,对行业发展有利的同时,接下来几年的金融专业的人才也面临开始饱和的局面。所以,小编在这里要提醒大家,请合理分析自身情况和行业情况,不可盲目随大流去跨考金融专业!

大学最适合“跨专业考研”的4个专业,金融学排第一,第4轻易上线

跨专业考研成功率最高的理工科专业根据最新数据统计,2018年考研人数已经高达238万,越来越多的本科生选择考研。同时对于广大考生来说,跨专业考研也是他们的一个选择。可能对于本科的专业不感兴趣,跨专业考研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也可能是想学习不同于本科的另一专业的学科知识。不论是出于什么原因,去跨专业考研成功率比较高的院校,都是我们期望的。下面陈默老师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大学最适合“跨专业考研”的4个专业,金融学排第一,第4轻易上线!专业一:金融学金融学是近几年来比较热门的学科,推荐数学好的同学报考。如今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对金融机构的金融方面的高层次人才需求很高。考研考取金融学,对于其他专业性很强的工科专业来说还是很乐观的。然而根据学校类型的不同开设的课程也不同,例如说北京语言大学的金融专业开设的是双语课程,中央财经大学的金融专业比较注金融方面的宏观理论等等。推荐院校:中央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专业二:城市规划专业城市规划专业包含的内容有很多,主要包括城市规划,城市生态等。该专业要学习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也会受到一些基本训练去进行城市规划设计,该专业培养的是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考研时除了政治和英语外,对于有美术功底的学生,相对来说还是很友好的。在跨专业考研中,该专业也是炙手可热。推荐院校:同济大学 东南大学 重庆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专业三:会计学我们知道的会计学,他要求实践能力很强,如果专业本领过强,毕业时薪资问题也很乐观。会计专业的学生关于审计会计的基本知识都要学习,并且要具有技巧方面的知识和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近年来会计报考人数在增长。如果你本科是学财务管理等经管类学科,在跨考会计学时成功率会更高。推荐院校:清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专业四:农学类农学类包括很多专业,植物生产,森林资源,水产等7个学科。农学属于很基础的学科,毕业后的就业也非常不错,竞争不是很激烈。而且农学类的考研英语分数要求不是很高,这可以说对于英语不好的同学来说是一个福音。推荐院校:中国农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西南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上是陈默老师为您推荐的考研理工科类专业,希望这些可以给跨考专业考研的学子来说,提供有力的帮助。希望大家在考研中都能成功上岸,获得佳绩!“跨专业考研”成功率最高的理工科4个专业,文科生也能低分上线,你怎么看?

汪宽

考研干货分享,这份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专业考研心得,不得不看

今天继续给小伙伴们分享一篇我们学员的考研心得,希望能够给大家有所启发!写在前面的话:常言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攻略也是这样,希望各位读者、研友们本着看看热闹的态度读这篇心得——如果有道理的地方不妨一试,如果觉得所言不适合自己就当是看笑话了。我也会写得轻松欢快一些,希望给奋斗中的各位提供一点助益。一、关于本人本人目前在清华经管(不是五道口,貌似很多亲戚朋友都喜欢问我,这个是不是五道口金融学院?不是)金融读研二(开学大概研三,还有半年毕业),在17年考入,本科也是清北,读经济,所以不算跨专业,顶多算跨校。由于本科一度沉迷各类网络游戏(没错,你能说出名字的大概我都玩,大学男生寝室和网吧有啥区别?),成绩差,保研无望,加上年轻的傲气选择了直接就业。结果工作找得比较随便,大概就是网上投了个简历,随便面面,就去了个咨询公司。(谁比我将就?)结果果不其然,完全不喜欢这一行,和领导关系也比较僵,所以任性地辞职考研。所谓,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好在运气还不太坏,考研虽然感觉自己掉了半层皮,但是终究杀了回去。读了研之后,生活就变得easy了很多——随便上上课、写写抄抄、找找工作实习,etc。因为年龄大了,玩游戏略有收敛,因此成绩提升相当明显。因此我中间还有幸拿到了带奖学金去法国读双学位的机会,体验了一把留学生的feel,和歪果仁喝酒蹦迪(当然,出国看老外就图一乐儿 o(∩_∩)o )。好点的大学提供的国际机会远超过你的想象,亲们不要让考研限制了想象力哟。闲话完毕。二、灵魂拷问:我是不是应该搞金融?“你是个什么角色?你有什么资格来质问我?你管我那么多?”大族激光的董事长的灵魂三问,让多少金融狗汗颜。不过这话借过来给各位亲们,我觉得倒很合适,特别是对于跨专业的同学来说。金融业,说实话最令人羡慕的光景已经过了,往后推行的2025计划,也是扶持制造业,光靠非实体经济是不成的。这行业第一个特点就是外强中干。5%的金融工作者是真挣钱(没错,就是你想象的那种样子),但是其余的95%,真是惨惨惨。所以光鲜亮丽的金融业者,许许多多都喜欢自称为金融狗。狗者,看家护院、摇尾乞怜者也。工作内容就是“跪舔大佬,服务客户”。没错,这行是服务业,你开心不是真开心,大佬们开心才是真开心。你和老板谈工作加班?他和你谈工作绩效;你和他谈绩效工资,他和你谈青春梦想;你和他谈梦想未来,他说别废话了去加班吧。这行业第二个特点就是死吃关系 东西哪家公司都会做,ppt谁不会写?关键是有人给你捧场,这就是金融业市场竞争力。第三个特点就是乱象丛生。这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我的个人建议就是,如果本科是工科的同学,放弃本专业转职金融,可以三思而行。如果是农村的同学(没有别的意思,谁祖上找三辈子都有农民),建议选一些稳定的行业(金融真的很容易失业,本人正在经历失业中……),而且父母接到城里,也需要赡养,特别加班的工作并不是很推荐。三、拷问继续:我是不是应该考清北的研Ok,你选择金融。那么考研是唯一的路吗?显然不是。第一, 如果成绩好,可以申请保研推研。(当然,甘心跨专业跨校请无视)第二, 如果成绩还行,英语不太坏,家里条件可以支撑学费,可以申请出国留学。第三, 如果工作机会很好,直接工作再读MBA也是个办法。哪些人我建议可以考研呢?第一类,成绩很一般,但是脑子还可以,底子(专业课+数学)还行的,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第二类,家庭条件一般,直接工作机会也不好的。第三类,能吃苦的,自律精神max的。第四类,擅长考试的,一贯中高考、奥赛等考试,都发挥不错的。(真的,有一类人就不会考试,考试紧张综合征晚期)如果上面四条一条都不满足,建议放弃靠清北的研,因为你肯定有更适合的道路,至少自虐型考研的道路不适合你。四、考研前的准备孟子说,天时地利人和,有点道理。首先说天时。建议看一下你报考的学校每年招生的人数,历年考试分数线,还有历年真题。有些学院招考研生人数太少,有些卷子太古怪(比如光华),有些题目特别多(比如清华的两个院)。我是一个比较怕古怪题的人,所以光华就没敢考。好吧,我承认我怕了。我曾经认识一个小姐姐,特别想考清华,但是每次都差约10分,连续考研多年。我真的觉得她可以试试考人大或者复旦,毕竟青春也是有价值的。再说地利。在哪考?公司?家里?学校?如果你想考研,公司第一个不建议,因为太吵了,而且会有无聊的同事嘲笑你。唉,这些人人性就是这样,恨人有,笑人无。躲着吧……家里分两类。第一种,父母对自己特别好的,千万别回家。每天听一句,”宝贝差不多就行了,别累着自己”,还想能考清北研?你咋不上天呢?第二种,父母很严格的,可以考虑。在北京租房也是真贵。本人属于第二种家庭,母上大人管教甚严,因此待家里对我没什么问题。人和是最重要的。其一,和同学朋友的关系。个人建议和本科不考研的同学,直接暂停往来,朋友圈屏蔽。不是绝情,他们是外界的巨大干扰。试问,每天一个吃瓜群众跑过来和你聊微信,说自己在某某地方逍遥快乐,说自己王者荣耀大师了,你怎么静下心?试问,你ex跑过来跟你说ta结婚了,你是去还是不去?这些人生考验,真的不是考研宝宝受得了的。其二,和恋人的关系。单身狗请直接跳过这一段。这个话题很沉重,但是很现实。你需要和另一半说清楚你的想法,告诉ta考研期间,一切从简,什么过生日给你做手工巧克力这种事情,控制在半天内。如果另一半通情达理,那么万事大吉。如果ta是个隔三差五借题发挥来闹一波的人,我建议重新考虑你们俩的关系。因为考研真的怕分心,天天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怎么复习?其三,和家人的关系。家人打扰越少就越好,但是要和家里沟通获得他们的支持。简而言之,你就当自己出家了吧……五、考研复习阶段金融类的考研,大体上就考3+1。3指的是统考的政治,数学(一般是数三),英语。1是专业课,一般都是每个学院自主命题,当然清华经管和五道口是一张卷子。先略谈3。政治:政治其实很不拉分,但是又最容易拉分。此话怎讲呢?因为政治考到70分附近是super容易的事情,但是朝上到80就很难了。所以这是一个分段函数,超过一定程度的复习边际效用递减到根本近似于0. 因此我个人经验就是把复习政治放到考试前的最后2-3个月,之前可以如同翻小说一样每天随便看看。切记背书为主,做题为辅。至于复习资料,那几个市场上流行的老师的材料都可以,看谁顺眼就谁了吧,就是这么任性!越是临考的材料就越有押题含金量,因此保持你的淘宝随时可以打开的状态,所有靠谱押题卷都不妨买来一看(不需要做,看看就行)。英语:如果考过托福雅思gre的,考研英语很简单。每天做几个阅读题练练手即可。作文和gre比起来就是小学生作文难度了,你只要记的不要拼错单词就行了。如果是本来英文底子薄弱的,建议每天背单词,然后真真正正多读多写,拿笔写,每天练。毕竟考研英文最多要多记6000-7000词汇,你每天记30个,200天搞定,但是如果拖到最后,后果你懂的……单词量追上去,基本上也没什么难度了。我个人英文是完全不看,literally就每天看个阅读题,连过去每年真题都没看过,结果考试当天我举手问老师:“老师,我卷子有问题?”“什么问题?”“没有听力那一章!”“没问题,就是这样的”。然后全考场传来了雷鸣般的笑声……(别学我)数学:如果想考到清北的研究生,数学建议至少不低于130,目标就是冲击150,越高越好。经济类数学属于数三。也就是考微积分(除了傅里叶变换)+线性代数+概率统计。难度比数一略容易。如果你是数理本科出身,那么随便做做题,轻松搞定。如果你是一个数学底子不厚的人,比如我这种——高中数学就是摸鱼型选手,学竞赛也学的化学,所以数学对我来说其实压力还挺大的。再加上学数学是在大一大二,大三就2门数学类的课了。大四没啥课,加上主修dota和lol天梯,疯狂分奴,所以仅有底子已经烂了一半了。因此我考研复习数学时间大概是占用7成,不夸张。复习数学,首先你需要的就是一个计划——每天看复习材料的几章节,每天做多少卷子,诸如此类。我个人的心得主要三点:1、做题很重要,真的很重要,很重要,说三遍。数学是唯一一门做题带动知识点记忆的考试,即我首先找个题目来,问自己:嘿,少年,你会做吗?如果不会做,为什么?公式忘了,去看课本;某个技巧变换没见过,记在小本本上。长此以往,知识点牢牢记住,做题解法丰富,所谓“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的境界就练成了。2、历年考试真题(至少10年吧,建议15年)一定要很仔细做。数学考试是统一命题,也就意味着命题老师是一个小组。小组有什么特点?第一,每个人都不希望犯错——太难了or太容易了,这样给大家拖后腿,面子过不去。怎么拿捏准不准呢?参考历年难度。大数定律下,命题人数多,即使难度个别题目有波动,整体平均难度趋于历史平均。第二个特点就是命题小组的老师往往是多年老江湖,常年参加命题组,驾轻就熟。这个和专业课自主命题有显著区别。据我所知清华金融卷子的命题老师,一般就2人,而且本着新人干活的传统,一定是这两年刚聘的年轻老师命题。这就很麻烦了,他们带着PHD刚毕业,AER、JFE的paper回国,豪情万丈,所以出题搞不好不太看过去的旧卷子。但是数学一定是参考的,因此历年题特别重要。3、一定练习下模考,学会把握时间。考试题量不小,需要临场决定抓大放小,合理安排时间。这种技巧只能通过模考来练习,所以市场上找得到的模拟题,囤个30套。每周至少磨练一次,看看自己应付的如何,看看是不是可以把送分题都拿稳了。如果不是,再练,精益求精。至于复习材料,我个人认为主流材料都差不多,二李的就不错,还有本高教出版社的黄皮书(名字忘了,特别厚)是我用的版本。专业课很头疼,挑战有三:1、 题目考察点变化大,命题老师走马换帅太稀松平常。我考试那一年就疯狂考了衍生品,而这是历年不太侧重的内容。2、 没有指导教材,官方不提复习范围。这个就很头疼,不告诉你考什么,就是什么都考了!(爱来不来,老子清华北大,缺你吗?你是什么垃圾?(……我……湿垃圾,因为我吓哭了)3、 练习题几乎不存在,历年卷子拿不到,只有回忆录,也不给标准答案。完美解决好这个三个问题,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专业课考125+其实就是很不错的分数了,所以我才说数学140+是尽量要争取的,因为专业课方差很大。如果你的考试分数大概是130±10,你需要保证的不是我考130就能达标,而是即使我考了120也能过线。要做的这一点,主要在于积累二字。首先,教材知识积累。虽说没有考试教材,但是清华的考试内容可以大体在博迪《投资学》,罗斯《公司金融》,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金融分册,经济学那边讲贸易的不用看),米什金《货币银行学》。后两者可以用姜波克和易刚的教材代替,但是建议还是原著好。(考光华的同学还需要看伍德里奇的《计量经济学》,这些教材网上搜搜前人的经验最好,我不是很了解光华教材)。关于教材怎么看?第一,很国家特色的不用看。比如美国的FED的投票机制这种,太美国。中国经济转轨的银行业变迁,太中国。第二,很作者特色的模型不用看。比如老姜的教材,很多他提出的模型,除了他自己觉得有道理,没别人了,这样的根本就入不了海龟命题老师傲娇的法眼。第三,课后习题的open question不必太认真,和考试形式有很多差别。但是如果是客观题,建议练一练。如果你还有其他时间,建议类似的金融教材都看看,广泛涉猎各种金融书籍,取长补短。我同学里面有考140+的,他把市场上能看的金融类似教材,都看了一边,看了30多本书,怎一个可怕了得!其次,金融时事积累。金融是进行时,是社会科学,所以需要了解世界大势,也需要会解读实时新闻。这些确实会在考试中涉及到,而且在后面的面试更重要。你需要做的就是,每天读主流媒体的金融新闻,特别是点评!看看人家的分析角度。一些非传统媒体,比如微信公众号,经济学名人大佬的点评文章,讲话内容,都不妨拿来看。兼听则明,不要就信一个人的,因为这一块没有绝对的对错可言,你需要学习的是分析金融事件的逻辑,而不是仅仅结果。不管你有没有热情,家事国事天下事,你需要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的魄力。最后,习题积累。网上的回忆录可能也有很多,如果看到了,就把习题瞜一眼,考察的知识点扪心自问一下。本人认为金融专业课,看教材重于练习习题,所以把几本参考教材看烂了、看透了比练题目有用很多。六、考研身体保养不是搞笑,现在年轻人,亚健康是常态,几个人能跑1km不大喘气的?本人就吃亏很多,因为考试压力大,懒得锻炼,入冬以后经常感冒发烧(这谁顶得住?)一旦病倒,至少3天没法正常看书,而且会加重心理负担(怎么办?我时间更少了?我怕不是个傻子吧老生病?)人的抵抗力是会严重被生活节奏影响的。不管你身体多好,考研真的可以让你掉一层皮。所以作为过来人,建议同学们每天坚持锻炼,哪怕是吃完晚饭去走半小时,都比没有好太多了。周末建议腾上小半天,好好运动下,打打球或者去游个泳的。(如果需要约另一半,周末就约锻炼局吧,别整什么吃甜点、逛丝芙兰了,小命先保住)。别觉得浪费时间,搞好身体是节约时间,或者说是投资时间。七、考研心态维持考研狗的心态基本上在如下三个stage轮流:自卑、自负、自暴自弃。有时候觉得,怎么办?看不完了,我太弱了;有时候觉得,哎呀,这就是xxx考试真题啊,劳资轻轻松松做完啦,太简单了,今天去冲个王者放松下好了;有时候又觉得,就这么着吧,我再也不想看了,听天由命了,爱咋咋地了。所有这些心态都是不对的,或者说不科学。我认为正确的心态就是宠辱不惊,不要用结果给自己压力,或者说是戒骄戒躁,把功利心丢开。我时常提醒自己的就是,我每多看一本书,多做会一个题,我就不一样了——我比以前懂更多(bgm:我比从前快乐),对这个世界的纷纷扰扰解读得更深刻,我已经不亏了。至于考研结果,我不需要想,我只需要走好脚下每一步。借用某电影的一句话就是追逐我心,无问西东。我希望各位同学一定不要被心态打倒,要坚信精神的力量。

理气

金融学考研应该怎样复习?从哪方面着手?

431金融学教材用的米什金货币金融学,蒋先玲货币银行学,罗斯公司理财,姜波克国际融新编。辅导书用米什金货币金融学习题集和圣才笔记,蒋先玲的货币银行学习题集,罗斯公司理财圣才笔记。还有在贸大考研论坛和考研帮上搜集了很多整理好的名词解释和简答。在暑假之前先把米什金的课本和罗斯公司理财的课本过了一遍,米什金的每一个章节看完课本之后就做习题集上的题。然后公司理财结合每个章节做了自己做笔记。从暑假开始看蒋先玲的货币银行学做公司理财的课后习题,公司理财的课后习题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整体的训练下来会对知识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和把握。公司理财的重点章节在后面,CAPM定理,MM定理,有效资本市场,资本结构,优序融资理论,股利政策都是重点。8月份看第二遍蒋先玲同时做笔记,这时候做笔记有一定的技巧性就需要以蒋先玲的笔记为主要的框架,然后每一章后面空出来有空白页到第二遍再看米什金的时候就把主要框架附加到对应的章节后面。在这两个金融课本每个看完两遍之后,就可以认真地复习自己的笔记。因为你的笔记上包括了这两个金融学课本的综合体,另外还可以结合着课后习题部分标注出来重点的在笔记上标注出来重点的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浏览一下历年真题所出的题目的类型可以大致知道金融学的题目侧重点。历年真题是要好好利用,学会找到出题规律以及答题技巧。对于自己不清楚的,没有见过的以及回答不上来的那些题目,不管是选择题还是简答题还是论述题都要认真理解记忆。因为,真题往往是会变换题型,但是知识点不会变,不会跑出覆盖的学科重难点。这两年的论述题偏重于国内外的金融时事热点,在课余的时候可以参照财经、华尔街见闻这样的app,在考试的时候对金融经济热点的深刻见解会让改卷老师眼前一亮,对复试也有一定的帮助。考研是一个需要你自己摸索着走完的过程,认定了一个目标就勇往直前,不要退却,不要放弃。在数九寒冬中的自习室,你会发现,有的人来半天就走了,有的人一周出现一两次,只要你坚持下去,只要你足够努力,就一定能踏进自己梦想的学校。

猛鬼帮

2021考研热门专业金融学,报考金融专业一定要看!

考研说到热门专业,金融学第二没人敢说第二,那么这个专业考哪些科目?哪些学校比较好,就业前景如何,你都了解吗?今天我们就详细分析下金融学这个考研热门专业,希望对各位报金融学的考生,或者打算报金融学的考生们有所帮助~一、学科简介金融学是经济学门类中的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二、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有坚实金融学理论基础和较高应用技能的专业人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现代计量分析手段解决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既了解国际金融业的前沿发展,又能密切联系中国的实践,具备比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潜力,可以适应金融管理部门、各类金融机构和研究机构的工作。三、研究方向1.货币银行学2.金融经济(含国际金融、金融理论)3.投资学4.保险学5.公司理财(公司金融)四、考试科目(部分院校的专业设置有差别,具体关注目标院校信息)专业型硕士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4英语二3、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4、431金融学综合学术型硕士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或203日语3、303数学三4、806宏、微观经济学五、院校推荐在金融范畴就业,学校的要素有时以至大于才能的要素。一方面金融硕士与本科不同,在学习中除了学问更重要的是理念——授课内容各个学校都相差不多,但是名校的优秀教员资源可以带来更新的资讯和更前沿的理念信息。另一方面,金融行业十分考究圈子文化,一所大学或在某个地域呈主导,或在某个范畴占优势,对学生的就业影响深远。假如立志于学术研讨,那么一定要瞄准清北复交等名校的硕博连读项目(不过以保送为主)并且有时机一定要出国学习几年;假如单想拿它作为本人将来就业的敲门砖,那么就一定要先考虑将来就业的地域和本身的实力再选相应的学校;假如本人实力足够,那么就瞄准北清复交上财央财等能够辐射全国的名校;假如保险起见,就以就业目的地所在省市的“985”或“211”为目的范围。六、就业方向1、进入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如中央(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商业银行,包括四大行和股份制商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3、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4、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控股集团等风险性很大的金融公司。5、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6、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7、上市(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证券事务代表、董事会秘书处等。8、国家公务员序列的政府行政机构,如财政、审计、海关部门等。9、高等院校金融财政专业教师;研究机构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