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你为什么考研?考研会给你带来什么?哪一点说到你的心里了玛黑区

你为什么考研?考研会给你带来什么?哪一点说到你的心里了

2020年考研备考即将开始,你为什么考研?考研能给你带来什么?考研的好处又有哪些呢?关于你为什么考研,考研的好处有哪些,小讲堂总结了几点,哪一点说到你心里了呢?No1.提升人生平台平台是什么?从商业角度说,平台是资源的集合地。通俗地说,平台是人生的舞台,是一个人施展才华、发挥能量的介质。可以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或高或低、或大或小的平台,他们在自己的平台上演绎人生、展示自我。人生走走停停,每走一步都要有一种选择,每进一步都是一个平台。No2.拓展人脉资源人脉即人际关系、人际网络。有人曾经说过:一个人成功的因素,12.5%来自于掌握的知识,87.5%来自于人脉。”总之,人脉资源是个人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无疑,考研是获取高质量人脉资源的途径之一。研究生阶段非比本科阶段,读研不仅能获取知识,还能扩大自己的交际圈,结识更多、更优秀的人。这些人际关系将会是你无形的宝贵财富。No3.塑造自我修养古人曰:“修身养性”。修养,即修身养性。任何具有良好个人修养的人,都会被人们尊重。读研,不仅意味着专业知识素养的提升,还意味着自我修养的塑造。研究生阶段,在钻研专业知识之外,不管多忙,你都会阅读一些滋润心灵的书籍,因为学校这个大环境会给予我们想要阅读书籍的欲望,从而提升自己的修养。No4.加快发展速度“读研”带给你的人生平台、人脉资源、自我修养等,都将是你人生的加速器,让你拥有“开挂”的人生。读研,让你拥有一富足且温润的心,能透过黑暗看到夜空中最亮的星星,驶向梦中的星辰大海。小编有话说:优秀的平台,给你一个尽情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舞台;优质众多的人脉资源,给你便捷、高效、宽的“加速通道”,让你更快的发展。关于:你为什么考研?考研会给你带来什么?哪一点说到你的心里了。你还有怎样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积极地讨论。关注小讲堂,关注更多的考研资讯。

是事之变

21考研会推迟?你的时间还够用吗?

考研国家线通知公布后,20考研的小伙伴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现在轮到21考研人发愁了。受疫情影响,20考研成绩公布、复试、调剂都纷纷推迟,许多学生关心21考研的时间是否也会相应推迟,要知道距离2021考研只剩200多天了。今天小咖就和21考研党们聊聊,疫情在家期间要如何规划考研学习进度。学习规划步骤建议1、坚定考研:这是备考的前提。2、院校专业选择:必须确定下来 这是考研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的前提。3、制定学习计划:含全年计划、阶段计划及日计划,这是考研学习内容落实的方法。4、培养学习习惯:早7点至晚11点、周一至周日,什么时间做什么,这是考研成功的必备前提。学习规划内容建议1、坚定考研:研究生招生人数增加、疫情当下就业形势严峻、新基建等社会诉求对人才诉求的变化、用人单位用人需求提升……这些均是读研趋势。2、院校专业选择:专业选择参考5方面即本科专业、兴趣、特长、父母职业和社会诉求,院校选择参考就业意向城市、就业意向行业,院校专业选择参考初试内容、复试内容及要求、报录比、分数线、夏令营信息、推免信息和调剂信息等。3、制定学习计划:5月、6月是基础阶段,7月、8月是强化阶段,9月、10月是全真阶段,11月、12月是考前冲刺阶段,1月、2月是复试&调剂备考阶段。4、制定周学习计划:周一,休息周二、周三、周四、周五,预习周末上课内容、复习上周上课内容周六、周日,集中时间完成周二-周五预习内容的听课5、制定每天学习计划:早上,6点30分-8点,早起、洗漱、早餐、单词背诵;8点-9点,政治背诵;9点-12点,专业课或数学学习;中午,12点-14点,午餐、午休、英语句子精翻;下午,14点-17点,英语或专业课学习;晚上,18点-21点,数学或专业课学习;21点30分-22点30分,精听课程;22点30分-23点30分,总结当天学习收获、制定并修订第2天学习计划。考研是持久战,绝非一日之功;考研是耐力战,绝非一时之争。做好时间规划,合理的时间安排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一定一定要合理计划,方能事半功倍!

盗跖大怒

考研可能会有哪些“意料之外”?

除了会的全没考,考的都不会以外,考研还有哪些“预料之外”呢?一起来看看吧!图源网络,侵删。1.专业课被学校“疯狂”压分,导致一志愿院校上不了,调剂也困难……2.专业课出题风格和题型大变,原本信心满满,一上考场上风中凌乱……3.高分扎堆,神仙打架。本来题就难,但却不是“你难别人也难”,流水的学渣,铁打的学霸……4.考场上遇到“噪音制造者”、“抖腿狂人”,本来心就慌,还有人捣乱……考试本来就是实力加运气,总有意料之外的事干扰。但是稳住心态,好好复习,增加实力的砝码,是上考场前和出分前后都应该要做的!考研还可能会遇到哪些“坑”呢?欢迎评论补充,方便自己、帮助学弟学妹!

君吻

21考研可能成最难考研年,你还敢考吗?

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好多大学的非毕业年级没有开学,只能上网课。网课这一政策,让大家彻底实现了学长学姐们的毕生梦想——“寒假”“暑假”无缝衔接。对于不着急升学的人来说,这是件喜事儿,可以玩的爽歪歪;但对于要考研的小可爱们来说,这简直就是“极限挑战”。21考研难1.学习效率低下各位小可爱们知道环境的重要性,在家里复习的效果和在学校复习的效果中间能差一个珠穆朗玛峰。很多同学在家复习考研,而且考研的时间也是一拖再拖,复试时间推迟以及其他的工作安排,也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大家的复习备考计划。按正常的复习计划来说,现在应该是考研备考基础阶段的收尾了,英语单词应该快背完第一轮了。但实际上,很多同学达不到该有的学习效率,单词不知道背了几页,甚至有些同学连目标院校都没有确定。2.国家经济低迷一般情况下来说,国家的经济和国家级考试是成反比例的。比如经济越好,那么考研热度就会低一点,因为经济形势比较好,大家都会趋向于找工作,但是,经济越差,国家的一些大型考试,比如说公务员,考就是人数就会特别特别多。今年受疫情的影响,经济就很低迷,工作不好找,那么二战三战考生就会增多,自然竞争对手也会多。21考研你要来吗?考研是一个选拔性的考试,不要以为你的竞争对手们都和你一样,在家散散慢慢地佛系复习着,此刻他们正在拼命全力以赴。六月过了一半了,对于真正想考上的同学来说,是时候拿出你的最佳状态进行复习了!1.留意考研信息虽然说咱们早都步入网络时代,什么信息都是透明的,但好多信息你不主动留意,还是会容易错过。在学校时,考试复习节点,考研大纲下发等这些重要的时间节点大家都会互相提醒。但是在家后,与同学的交流会变少,相互提醒的事情更少,你需要自己标记时间点,不要错过信息。2.别给自己太大压力考研备考经常会出现心态崩溃,情绪不稳定的现象,这是很正常的,但是大家绝对不能忽视情绪的重要性,在我们的日产生活中,情绪就像是主机,一旦出了问题,就很容易电脑无法运转。当然,调节情绪也很简单,首先要恢复规律的作息时间,在家不规律的生活,会让你的学习变得非常没有效率。固定的生物钟会提高你的复习效率,也会让你的心态变得越来越好。3.学习要有仪式感虽然疫情防控还是比较紧张,大家无法返校,但如果防控等级为低风险地区,可以考虑去开放的图书馆学习。就算在家学习,也不要头不梳脸不洗,直接坐在座位上学习,而是要像在学校一样,整理自己的时间一点都不能少。因为这个时候会给自己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我准备好了。如果蓬头垢面的“暑假式”学习,估计你自己都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4.制定复习计划考研备考你需要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可以将计划分为月计划和周计划,然后严格按照计划实施,周计划可以临时做一些小的调整,但是月计划千万不能有太大波动,频繁更改计划也会影响你的备考。21考研每日计划考研复习,无论在哪里,都是一个充实自己的过程。小编知道在家复习比较辛苦,面对的困难比在学校复习时多,可是你的竞争对手此刻也一样面对这些困难。如何将困难解决掉,这个是除了学习之外的一个基本能力。考研考察综合能力。加油哟!

爱力

2021考研会延迟吗?

前段时间北京市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高校学生停止返校。北京提升应急响应级别至二级发布会上,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宣布,北京应急响应级别由三级提升到二级。今年1月下旬,为应对新冠疫情,北京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在4月30日0时由一级下调至二级,在6月6日0时起由二级调至三级,并相应调整防控策略。应急响应级别调整后,要坚持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强化底线思维,采取最坚决、最果断、最严格的措施,科学有效精准抓好防控工作,坚决阻断疫情传播渠道,遏制疫情扩散蔓延。陈蓓表示,北京要严格进出京管控,境外入京人员全部集中观察核酸检测,中高风险街乡、新发地市场相关人员禁止出京。其他人员,坚持非必要不出京,确需要出京的需要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陈蓓表示,恢复各年级线上教学,高校学生停止返校。各类考试的时间推迟了一个月到三个月不等,让2021届的考研学子们不禁好奇:今年考研会推迟吗?大概率不会推迟,根据疫情的发展情况而定!1.研究生考试较晚,受疫情影响小2021届全国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的时间是12月19-20两天,而管理类联考仅12月19日一天。目前教育部的延期通知,基本都只针对7月份以前的考试做出的要求,而后期的考试尚未通知说延期或取消,应该也要视疫情情况而定。2.参考非典期间的研招考试来看“非典”疫情的时间线与“新冠”类似,都是冬天初现,2-3月爆发,5-6月基本稳定,7月步入正轨。从网上查到的2003/2004年考试时间如下:2003年:2003年1月26-27日2004年:2004年1月10-11日可以看出,疫情后的考研初试并没有延后,如期举行。综上所述,2021届考研初试受疫情影响不大,暂不会延后,同学们还是按照12月参加考试赶紧复习起来吧!

大小姐

为什么说考研会越来越难?能考上真的不容易!

经常有人会拿高考和考研比,其实说句实在的这两者真的没有什么可比性,无论是从考试形式、竞争对手、复习方式上来看,完全都不一样。近几年“考研热”持续升温,考研真的会越来越难么?能考上真的不容易!1、人数增大,竞争激烈2017年考研首次把非全日制纳入考试,导致考研大军报名人数突破了200万。2018年考研人数飙升到了235万人,而录取了差不多60万人。2019年考研人数更是高达290万,已经逼近300万,但是按照录取预估差不多也就70万人。这意味着有70%以上的人会考研失败,失败后有近三成的人会继续考研,这样一来,导致往届生人数增加,考研的竞争更加激烈。但从人数方面来看,由于“僧多肉少”考研难度也会增加!2、备战完全靠自己之所以说考研能考上非常不容易,很多一个原因就是考研完全是靠自己一个人在努力。你可以随时退出,但是想要自己一个人坐下来学习,去承受那份煎熬和痛苦,还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住的。由于是一个人在战斗,孤军奋战,更增大了考研是难度。没有人做指导,单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能考上研也是很了不起的事情。3、初试复试挫折多考研分为初试和复试,而这个过程中包括:前期准备、考研大纲公布、招生简章发布、初试复习、网上报名、现场确认、考研初试、考研复习等,这所有的事情,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差错。由于考研初试往往需要花费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来准备,这个过程会遇到各种考验。复试其实也是竞争更为激烈的环节,因为初试只是拿到了准入资格,复试才是最后的决战。考研复试有一条很残酷的规定,那就是复试不及格者不予录取,直接淘汰。从初试到复试,一路走来,有的人放弃了,有的人初试没过线,有的人复试被淘汰,考研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4、坚持下来真的不易考研的整个周期大概要持续半年到一年,有的人甚至大三上学期就开始准备,在漫长的备考过程里,每天都要坐在自习室复习。从最开始的只能学1个小时,到后期的能学10个小时,这中间有多少人中途退出,有多少人能坚持到最后。坚持对很多人来说,说起来容易,但是真正去做,还是很难的。随着本科学历的普及,就业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考研,考研的难度无疑会越来越大,能考上真的不容易!

茶之味

考研真的改变人生?考研能对你有多大的影响?

19考研已经进入尾声,录取名单基本尘埃落定,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千家忧。考研越来越难,但淘汰率的飙升并没能阻止大家考研的热情,考研热的背后是目前大学生对提升自我价值的渴求,也是目前社会就业压力大的体现。了解当前考研现状考研准备初期,大家一定会先关注最近几年的研究生报考情况,来看一组数据:17考研报名人数201万,18考研报名人数238万,19考研报名人数290万!相信20考研人数会持续增加!数字是最直观的反映,足以看出目前社会对研究生教育的认可及需求。在所有考研人群中,双非考生占了大多数,也说明了大家都相信考研能给自己未来的生活带来改变。“考研热”持续增长原因”考研热”持续升温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目前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职场门槛越来越高。不管是公务员还是大型私企吗,在招聘时都明确提出了学历要求,大学生们为了给自己的未来增加砝码,为了让自己有更多选择的权利加入考研队伍。此外,国家研究生考试政策的变化也进一步推动了考研热。比如增加专硕专业、把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统考,部分专业扩招等等政策。考研对个人未来发展的影响考研目的千千万万,但相信更多的人是想要给自己一个美好的未来,即便这并不是绝对的,但至少未来是可期的。像哲学、物理工程、医学等专业如果不考研,日后的就业前景是很不乐观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专业的人才需求迎来了一个井喷式的增长,发展到现在,已经呈现一个供大于求的状态了。在这样严峻的就业环境下,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就更为重要了。考研,无疑是大家提升自己学历和能力最好的选择。尽管这注定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过程中需要付出很多,但它带给你的一定是你付出的倍数。

托于同体

教育部最新通知,研究生领域迎来两个好消息,考研将会更容易

文/陈三谈教育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之后,尊重与羞辱对于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一种刺激。如果您能使儿童爱好名誉,惧怕羞辱,你就是他们具备一个真正的原则,这个原则就会永远发生作用。 ——洛克大学生就业难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对教育也是越来越重视,尤其是高等教育这一领域,我国的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2020年参加高考的人数达到了1071万人,毕业生也是达到了874万人,但是社会上根本没有那么多岗位提供,大学就业问题十分严峻。不少的大学生毕业生都从事与本专业无关的工作,这都是为了谋生,不少的学生因为生活压力只能去小公司上班,不过寻找工作最受限的一个因素就是学历问题,相信这也是很多人的共同的问题,所以考研就成为了毕业生首选,如今教育部也是发布两个通知,高学历时代已经来临,一起来看看吧。教育部通知,研究生迎来两个好消息第一个好消息就是研究生的数量要扩招不论是专硕还是学硕人数都有所提升,这代表越来越多的人拥有高学历,以前的考研就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上岸十分困难,报考的人数多,招录的人数少。这一通知让很多人感到了温暖,只有招收的人数变多了,学生的成功率才会加大,也代表越来越多的人会拥有高学历,要知道国内考研人数在2021年就超过了400万人,相当于高考的一小半,可见有多重要,不过招收的人数增加了,也不代表学生就不需要努力了,如果你拿出十足的干劲,肯定也会被人替代。第二个好消息就是要增加非全日制学生人数其实很多研究生都是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招录对这个条件把控还是比较严格的,有的高校不是全日制都不要,但是非全日制就是可以允许在外上班,只有周末和节假日去学习,可能学习效率比较低,但这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拥有研究生学历。在这个通知发布后,意味着院校对全日制学生的政策管理宽松一些,未来非全日制的学生也会增加很多,代表我国综合教育素质再上一个等级,看来高学历时代也离我们不远了。写在最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越来越发展迅速,对学历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以前大学生还会包分配工作,如今随着毕业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大学生遍地都是,本科生的含金量也是大幅度下降,专科生想要寻找一份心仪的工作更难了。所以每年都有不少的学生参加研究生考试和公务员考试,就是为了可以寻找一份安稳的工作,不过没有高学历的小伙伴也不要灰心丧气,人生总是充满了机遇,只要努力就可以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吗?认为高学历时代的到来是一个好事还是坏事?我们一起留言讨论吧!#考研#

分水岭

为什么有人说22年考研会更难?

宏观上一年比一年难几乎是一定的。考研是一场你和其他人竞争的考试,而不是类似于四六级的资格型考试。前者你要和他人刺刀见红,而后者你只要会做题达到要求就行了。宏观上看,考研报名人数节节攀升。有的人可能会说,从录取率来看balabalabala,这都是扯。如果一个人连续做了从18到21年的考研英语,就会很明显的发现英语的难度其实在缓慢提升,尤其是语法分值比重在不知不觉中增加。对于英语底子差的同学来说,只要死磕单词,语法稍微过得去,17 18 19年的英语拿个60还是不难得。20和21你试试?光背单词已经没用了,时代变了,大人。这就是在公共课上难度的增加。而放在专业课上,你也不看看不考数学的几个专硕都卷到什么程度了。我当年刚查考研资料的时候,北大法硕380分大概率能录取,这也就五六年,你看看今年,400分排名多少?呵呵……这还是法硕的题越出越难的情况下。视野再宽阔点,你查一查非京沪地区省内比较出名的综合类学校的新传、中文、翻译这些学硕和专硕今年和三年前分数线,你就会发现涨分的趋势是很明显的。所以,今年大家都佛了,有学上最重要。越来越多的本科211和985考研跪了的愿意去偏远B区上学,你搁五年之前的环境看看?只有在这两年经过二战甚至三战的人才能体会到考研和以前比卷了多少,因为他们在准备考研时获取的考研信息是四五年之前的,而一考完,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和说好的根本就不一样。你看我,今年就生生从法律硕士(专硕)被卷到了法学硕士(学硕)…法律硕士已经卷到你无法预测学校了,除非你是能考410的大佬横着走,否则你很难挑一个和你实力相当并且稳定录取的学校。先不说你会不会发挥失误,每年都有一些学校突然就炸了,一下分数线涨个二三十,这谁受得了?你可以说这种状况是病态,但是无论如何,这就是未来的常态。无论考公开始考研,都会一年一比年难。再把视野放宽一点,国内大学生一年比一年多,但产业升级速度又放缓,导致社会压力集中,不难可能么?你能卷赢别人才能过得更好,世道就这样了。

耕战

为什么大学生要考研,考研到底可以带给我们什么?

步入大学生活就意味着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于刻苦读书12年的莘莘学子来说是重要的转折点,它关乎着你将发展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的职业、你的生活方式。就像一只闯入另一片丛林中的麋鹿,这里多姿多彩,到处都是你想象不到的“景象”。尽管如此,你从入学开始就会看到这样一群人,整日泡在图书馆里,埋头苦读着,他们被接地气儿的称为“考研狗”,为什么那么多大学生要做“考研狗”呢?一种说法:我要“站起来”大学生活只有大学生自己清楚,高等院校或者一二线城市的大学生活和平凡普通的大学生活事实上存在很大差别,那么身在三四线城市大学中的学生来说,更应该看到这种差距。大学生活无非吃喝玩乐,上课已经成为一种任务。有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一无是处,问起他们的三年,也无非坐宿舍的椅子上吃饭、刷剧、梳妆,坐在教室的椅子上听天书,坐在图书馆的椅子上玩手机、突击末考。有人可能会说,这样的一个人,就算考上研,也同样改变不了本质。但考研不同,这是一次跳板上可以弹跳的机会,也是最后一次,在一个人步入社会之前可以改变学校读书环境的机会。第二种说法:我要“走一走”站起来后,要走一走。我支持这样一种说法,考研要到自己理想的城市。一个学生学了20多年的学,无论大学在家里还是在外地,一定要抓住考研这个跳板,跳的远一点高一点。因为事实上百分之50-60的人,都会选择在离家较近的地方选择工作。那么读研就是一个人最后一次在自己喜欢的城市长久地呆上三年。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真正了解除自己家乡以外的一个你喜欢的城市。何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第三种说法:弥补遗憾有许多学生由于高考失利,最终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院校,不喜欢的专业,对与他们来说考研就是重新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一步。通过考研,从普通学校到“985”“211”重点院校,甚至从专到本。重新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只要拥有改变自己的信念,考研就不容错过的最紧要的一次机会。综上所述,“考研狗”很累,但在这个年纪努力为了理想拼搏的样子一定是最积极美丽的。如果你下定决心要做“考研狗”,你一定要坚持住。加油哦!作者: 徐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