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二战的同学,档案应该放在哪里?3个地方,让你安心考研!何与

考研二战的同学,档案应该放在哪里?3个地方,让你安心考研!

二战考研,档案放在哪里?3个地方,让你安心准备考研!2020年各个省的考研初试成绩已经陆续公布,可能有一部分同学的成绩不够理想,自己估算没法过院校线,甚至连国家线都过不了,所以早早的开始准备二战。那么二战考研,档案应该放在哪里呢?3个地方,让你安心考研!第一个地方:学校。大家都知道,我们上学的时候档案都是放在学校的,如果打算二战的话,可以向学校申请暂缓就业,然后把档案交给学校保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学校的保管时间只有两年,超过两年时间,学校会将你的档案打回到生源地。二战考研复试的时候,政审表直接去学校开就好了,如果二战成功,拿着调档函去学校将档案调到你被录取的学校就行了。第二个地方:人才市场。今年国家新出了一项政策,高校毕业生可以把自己的档案无条件放在学校两年。但是,在过去国家没出台政策之前,高校为了提高学校的就业率,会想方设法让毕业生将档案调走。因此,就有一部分毕业生将档案挂靠在人才市场,但是,挂靠在人才市场需要交一些管理费,在目前国家的政策下,小编还是不建议大家再将档案挂靠在人才市场了。第三个地方:生源地。如果高校的毕业生还没有就业的话,学校通常会将档案返回到生源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管理。这种方法是比较正规可靠的,毕竟档案是在国家政府部门管理的,而且没有保管费,另外,国家还有一些优惠政策,就是在后期如果需要调取档案的话,可以免费邮寄。综上所述,便是二战考生档案可以去的3个地方,这3个地方考生可以自由选择,但是切忌将档案放在自己的手上,因为自己没有资格保管自己的档案,更不能私自打开,防止成为死档。亲爱的读者,对于档案的保存,您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可以评论告诉小编哦!

娜塔莉

二战考研,户口该如何调动?

有不少同学在大学期间,把户口调到了学校里。但是毕业后,由于未能找到工作而打算二战,那么这时候户口该如何调动呢?二战考研的所在地又是否和户口有关呢?这里小编来为大家做下解答。毕业后户口怎么调动首先我们要知道,毕业生毕业后,如果没有找到接收户口的单位,户口要“打回原籍”。这里要注意,户口所谓"打回原籍"是指《户口迁移证》的迁往地址栏里写上你的原籍,而并不是给你寄回去。《户口迁移证》必须是本人或委托人来办理带回原籍落户。如果你是在大城市读书,并且以后打算留在大城市成家立业,那么在大城市中户口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没有本地户口,工作不方便、不能申购限价房、子女读书不方便、需要办暂住证,买保险受影响、评职称受影响、使得出国旅游办护照和办各种证明麻烦等等。户籍卡即本人户口本。户口迁移证是户口跨市迁移的凭据,不能作为户口使用,毕业生在毕业前应尽快确定户口的去向,领到户口迁移证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到迁往地办理落户手续。大家一定要注意,户口迁移证不能一直放在自己手中。户口迁移证,是学生毕业时其户口从学校所在地派出所迁出的证明,它就是你的"户口",你如果不办及时理落户手续那么就意味着你没有了"户口",成为黑户。一旦变成黑户,你将无法办理工作调动时的户口迁移、补办身份证、考研报名、买房贷款、出国、结婚等等一切需要出具户口证明的手续。其实现在很多城市都有人才引进政策,例如南京,本科毕业即可落户。还有每个月600块的补贴。往届生考研一定要在户口所在地考吗?这个问题比较麻烦了,因为各地每年政策都不一样。一般在九月份底预报名或十月份正式报名的时候各个省份和考点会陆续发布相应的考试安排,还是比较详细的。  根据教育部规定:往届生考研在户籍所在地或工作地就近报名专。可以选户籍所在地,也可选工作地报考点。这里要注意一点,就是所谓的“工作所在地”。例如天津,其中明确要求,往届生需提供户籍证明或工作证明。其中工作证明为本人在津参保缴费证明,需要连续三个月。那么对于没有工作的往届生来说,就要想办法搞到户籍证明了。部分地区可以凭借本科学历落户,实在不行只能回老家考试了。

老虎塔

关于考研二战,你一定要知道的几件事

考研不只需要成功者的鸡汤,更需要失败者的经验反思自己。做为一个考研失败者,一战失败,二战失败,调剂上岸的学长,分享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1:一战都考不上,二战凭什么能考上?一战考生,相比二战考生,有很大的优势,为什么这样说。首先就是压力方面,一战的时候,作为一个还没毕业的大学生,你可以较为心安理得的花家里的钱供自己备考之用,你可以不必担心失去工作经验对以后找工作的影响,你可以凭借自己应届生的身份,有一起备考的同学,在说说笑笑的复习备考。可是一旦失去了这些,沦落到二战的地步呢?这时,你会没有身份,没有工作,没有归属感,又要考虑失去工作经验对以后的影响,又或是和家里打电话要钱时张不开嘴,看着身边同学亦或工作稳定,亦或开学读研,只能独自承受自己选择所带来的种种风险,还有对未来前途的未知。其次,就是能力的欠缺。一战考不上,二战凭什么能考上?据我了解,和我一起复习的十几个二战同学,最终考上一志愿的只有两个人,第一个是第一年英语差一分,第二个是换了一个层次低一点的学校。拿我自己来说,今年考研成绩出来以后,第一年没问题的科目还是没问题,有问题的一个专业课还是有问题。在这一年的备考期,我并不是没有去刻意的补救跌倒的这门专业课,当时也在这个专业课上花了大量的时间,针对自己第一年出错的点也做了大量的练习,认为多学一年会有优势,但是能力问题很难补救。而且这个学校专业课,每年都有四分之三左右的人会挂掉。而且,这些科目第一年复习过一遍之后,第二年完全失去了那种新鲜感,看着自己翻过很多遍的专业课书,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有优势。公共课,尤其是英语,如果有问题,专业课没问题,还可以补救。所以如果第一年专业课就出了问题,第二年又找不到弥补这个点的切合实际的方法,其实二战的意义并不大。2:考试都是有风险的,你做好承受二战失败的准备了吗?不想把文章写的太过于沉重,打击大家的考研自信心,但二战失败到调剂成功的那几个月,绝对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几个月。出分之后,第一年跌倒的专业课,第二年又跌倒了,那种感觉就是,坐立不安,时刻感觉无形的压力压在胸口,闷的喘不过气。恰逢疫情期间,出成绩,调剂一拖再拖,整整拖到了六月份,比去年将近晚了三个月。本来准备好了内蒙古科技大学和兰州理工大学等几个学校的复试,这几个学校去年给我发复试通知了,去了之后基本可以录取我,但是今年报名之后都没有理我,调剂分数普遍比去年涨了二十分以上。举个例子,新疆大学去年283就可以调剂过去,今年需要360+,当时心如死灰,甚至找了一个考研公寓,准备脱产三战,也没什么目标了,就想找个学校读,跨过考研这个人生中的坎。就直接考内蒙古科技大学,这个学校我第一年调剂就能去,结果却要在三战的时候再次选择它,就算考上了也浪费了两年的时间,越想越难受。所幸,常州大学和三峡学院给我发了复试通知,被三峡学院录取了。所以,二战有风险,那些一战不谨慎,动不动就说考不上二战的人,三思而后行。附上备考期间在图书馆楼梯间备考的图片,这真的不是摆拍,当时手机放旁边不知道为啥,它自己拍的。希望大家以我为鉴,不走弯路。

毕业证

考研打算“二战”?这5个忠告要记住!网友:有时选择比努力重要

考研的成绩已经出来了,有些伙伴已经放弃了研究生梦想,直接选择去找工作。不过依然有些小伙伴们没放弃,在“二战”和“调剂”之间犹豫不决。如果没有调剂的机会,那不如直接去“二战”,再给自己一次重新爬起来的机会。如果你选择了考研“二战”,小编要给你五个忠告,希望你能够记住,有些时候,选择远比努力重要!1.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小编相信经历过二战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压力铺面而来。因为在第一次考研失败之后,信心会严重受挫,这种挫败感不是一般人承受的住,对考生的精神打击非常大。而且还要承受着第二次考研失败的压力,如果第二次失败了怎么办?所以说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要随随便便二战。2.二战需要考虑的问题小编支持大家去二战,但是不能盲目,如果你已经准备二战了,那就要考虑小编要说的这几个问题:在第一次考研的时候是否真的努力了?二战努力成功率有多大?二战的时候能否承受住考试的压力?自己的抗压能力如何?如果二战失败能否顶得住?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当初一战为何失败?找出问题并且总结,做事才能事半功倍。3.给二战考研党的建议不要自我感动,有些学生以为自己呆在自习室里时间很长,就认为自己很努力了。一定要讲究效率,效率不好,时间再长也没用。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要因材施教,总结经验,学会独立思考。不要和别人比进度,不要觉得自己落后了就着急,这样只会让你乱了分寸。早点准备,二战准备越早越好。找一个好的考研朋友,相互扶持,大家共同进步。4.二战考生的档案问题有些学生准备二战,但是不知道自己的档案该要如何处理。大家可以选择放在学校里,也可以放在人才市场中,又或者返回原籍。按照一般学校的做法,都会把学生的档案打回原籍,不管是否工作,或者继续留下学习,都会把档案退回原籍人事局中。5.选择比努力重要当我们分析完一战失败之后,我们要选择是否继续报考这个学校?是否报考这个专业?如果方向没有选对的话,任何努力都白搭。如果真正有实力,继续在这个专业上走下去,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如果想要求稳,可以放弃一个名校,选择一个比较好考的学校会更简单一些。同样,也可以选择一个好考的专业。考研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些没有付出努力的考生们,只会在半路被刷下。当然了,考研也是有一定的技巧,选择比努力更加重要,当报考了好考一点的学校,压力就会小一些,二战的准备过程中也会轻松一些。如果考研失利?你会选择二战吗?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邢邵

考研二战的同学,档案最好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考研二战档案该放哪儿的问题务必引起重视,因为这会影响到你第二年复试的政审问题,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你复试。目前档案的处理方案有三种,一是暂存学校,二是挂人才市场,三是返回生源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也可能是人才市场)。个人是没资格保管档案的,所以切忌不要自己保管,更不可私自打开,否则档案就成了死档。以上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具体采取哪一种可以根据你在哪复习来决定。第一种是暂存学校,打算二战的同学可以申请暂缓就业,然后把挡案交给学校保管,但是注意,学校最长只能帮你保管两年,两年后如果还不取走档案,就会被打回原籍。如果你在学校周边租房复习,这种处理方法是最好的。因为你的档案在学校,所以二战的二战复试的时候,政审表直接去学校开,如果二战被成功录取,拿着调档函去学校调取档案就可以了。但是缺点是如果你的生源地和学校不在同一个省市,后期你需要两地奔波开政审表,调档案。第二种就是挂靠人才市场,把档案暂存学校当然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但是实际过程学校却不一定愿意帮你保管,因为你申请暂缓就业,影响的是学校的就业率,学校为了自身的就业率,会千方百计动员你找工作。那么就可以采取第二种方法,把档案挂靠到当地人才市场。但挂靠到人才市场是需要收取管理费的,个人并不建议这种方式。第三种也就是正常的把档案返回生源地,如果高校毕业生没有就业,档案常见的处理方法是返回原籍,一般是交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保管。这种方法优点是交给政府部门保管,值得信任,可靠性也高。并且没有保管费,后期如果需要调取档案可以免费邮寄,这也是国家针对大学毕业生的一个优惠政策。就算是后期需要开政审表,也可以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开。个人认为最好的是这种方法。

背若泰山

二战报名失败,只因户口与档案所在地不符?

啥?户口和档案不符?讲解过关于考研二战的档案管理问题,又炸出一批困惑童靴的新问题。单纯想二战,毕业在即档案该调去哪里?目标院校在本省(户口所在地)需要哪些步骤,如果目标院校在外省,档案又该怎么办?还有户口与目标院校不符是什么情况?有同学说考研君档案管理篇写得太官(sui)方(bian),看不明白,这次考研君直接举栗子说明,再看不明白~再看不明白~你们就打考研君一顿吧。就像中国电视剧里演的,人物非正即邪。二战也分为两种情况,有工作二战和没工作二战。考研君直接对两种状态进行分析。也可直接看例子。官腔:原则上说,二战考生对报考点的选择不受限制,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方便的地点报考。如有的考生在家复习,就可以选择在家报考;有的在原毕业学校或目标院校复习,就可以选择学校所在地报考;有的已经工作了,则可以选择工作所在地报考。 但是在现实中可能会有一些特殊情况,如有的省份要求非应届考生必须是本地户籍或在本地工作。加之近年的现场确认不再由国家统一安排,而是各省自行组织,因此二战考生有必要在报名之前了解清楚目标省份的报考政策,确认报考点有效再报考,以免耽误现场确认,影响考试资格。一些考生想选择工作所在地的报考点,这时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①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和工程管理等考生和其他考生如果想选择工作单位所在地的报考点,要符合工作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的要求。(注:一般需要提交工作单位开具的工作证明。)具体请查询网报公告。如有疑问,请咨询报考点或报考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别打我。土话:针对童靴不懂得问题进行答疑。浪迹天涯问:小编你好,我打算边工作边二战,工作签在浙江,户口在湖北,二战打算参考江浙这次的学校,所以想把档案就在工作的地方,这样子算档案归属地与户口不符吗??会有问题吗?考研君答:户口与档案不在同一地区:1、考研户口和档案的所在地不同不影响报名。2、考研的报名和档案的所在地没有任何关系。3、如果是往届毕业生则选择工作地或者户籍地的报考点。如果目标院校没有要求,就可在目标院校所在省指定考点考试(A省);若目标院校有要求,通常有单位开具的所在地工作证明或者社保卡,就可在A省考试;(限制这些主要是分流在本校的考试人数)各地区政策不同,具体情况咨询当地研招办。超腻害:小编小编请教一个问题我是17考生,没有找工作,现在准备二战,档案以暂缓就业方式留在了学校的A省,但是我的户口是在B省,那么我报名时候的考点可以有哪些选择呢?暂缓就业还属于应届生身份吗?谢谢解答~考研君答:办理了暂缓就业的毕业生,其档案由地方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免费托管(就是学校),在暂缓期间享受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待遇,可获得相关就业主管部门免费提供的就业指导、就业信息和就业服务。(也就是到时候学校会主动问你三方签了没?按照应届生身份确认你的工作意向等)。档案存在生源地或者本科院校或者本科院校所在人才中心都可以,档案存储位置与报考点无关,与填写档案调取地址有关。(考研君下面有讲,认真看)。没有工作的童靴,报考院校分为生源地所在省内院校和省外院校,对应初试考点也分为省内考点和省外目标院校考点。考点选择与户口所在地点有关,与档案存储位置无关1.如果你目标院校是生源地所在省内院校,则可在户口所在地目标院校所设考点考试;2.如果目标院校是省外院校,这要看具体报考院校对现场确认的要求。一些院校没有要求,即可档案和户籍在原籍,初试选择在目标院校考试。若有要求,通常在招生单位所设的户籍所在地的指定报考点进行考试。具体参见2018年该校(市)招生现场确认要求。睡在风中:要想档案留在天津人才市场必须要签三方协议,那户口呢?建议找个随便单位签吗?考研君答:要想档案留在天津人才市场必须要签三方协议,可以找个随便单位签,这要看你具体操作(是只签合同不去上班——挂靠在人才市场;或者签订一家公司再辞职。)但是户口应该还是回原籍。给你的最佳建议:如果不想工作只准备考研,还是把档案和户口落到原籍。方便管理。破木吉他:档案和户口不在一起也没什么影响,我户籍地址是内蒙的,本科学校在武汉,二战报考地点在北京,我可不可以将档案迁到北京进行存储。是不是档案在哪里都行?考研君答:毕业后,如果未找到工作,学校会将档案放置在本科院校所在地的人才市场或者生源地所在人才市场(具体看院校安排),档案需要拿着派遣证去调取。不是你想调到哪里就能到哪里的。记住档案存放位置,后期考研需要填写调取档案地址的。二战|关于在职考研和全日制之间的关系嗨宝宝:考研君,你好!我想咨询你一个问题。我是不是现在签了三方的话 今年考研就会属于在职考研?就不能考全日制研究生了?考研君答:有很多童靴都没搞清楚社会考研和考全日制之间的关系。这个很好理解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分别是你报考时的读研意向。与你本身的身份没有任何关系。如果你是社会中的人,想要全身心投入科研学习(不外出工作),可以直接报考全日制。如果你不想放弃已有工作,可以选择非全日制。(周六周天上课)。报考完全取决于你的意向。国家是不会限制每个真心想要学习的孩子的。祝福你(づ ̄ 3 ̄)づ上面说了档案的存储位置与报考考点无关,与报考时候档案地址填写有关,所以考研君再和你们说说档案地址填写相关讯息。二战|关于档案地址的填写研究生报名信息中有一项档案地址的填写,关系到录取后调档问题,需要考生认真对待。对于应届生来说,档案就在学校,直接填学校就可以。但对于往届生来说,档案问题则比较麻烦,历来在这上面出了岔子的不少。有工作的往届生,档案应该在单位或单位所在的人才市场,填写档案所在位置;无工作的往届生,档案一般被派回了原籍所在的人才市场。但也不排除一些特殊情况,如档案落在自己手中,或仍滞留在学校等,如果是这样,就很有可能影响将来调档。正确的做法是: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去户籍或工作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办理档案托管。总之,务必使档案有所着落,报名时填写相应地址。将疑惑甩给我,将贴心贯彻到底。中公在这等着你。二战本不易,小事莫放松。

不将不迎

二战考研人户口及三方的问题解读

在每年的考研大军中,二战生的占比绝对不是少数,越来越多的二战生甚至三战或者毕业很多年后再考研的人也逐渐增加。目前有很多人不知道户口的问题该怎么办,因此,今天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问题,安心面对21考研的复习。1、二战生户口问题首先来说一下“户口”,因为有的同学是把户口迁到学校了。毕业之后,大家的户口一般都是迁回原籍。如果毕业之后在外地(比如上海)找到工作,就可以和单位商量一下,要求单位出面,直接把户口迁到工作所在地(上海)。但对于二战生而言,基本就是找个地方抓紧复习,所以户口基本上都是迁回原籍。不过我们也可以向学校申请,毕业之后户口留在本科学校所在地(学校基本不让留)。这样大家就可以和应届生一样,在本科学校所在地报名考试。不过这样相对麻烦,二战生如果没有在外地开工作证明,基本都是回老家(户口所在地)考试。2、三方对二战报名有影响吗?毕业后都签了三方,这个对二战报名有影响吗?就业协议书,简称三方,分为四联,是国家发布的具有法律效益的文件,用以约束企业和个人。如果暂时没工作,或者想要二战,那三方于你来说就是一张白纸,没有实际的效力。所以不管是直接选择二战还是就业后再考研,说到底,你和本科生只是身份不同,在报名时候略存在差异,(比如需要提供往届生的毕业证、学位证、或者户口本信息等内容),与你所报考的志愿无关。直白的说,六月份毕业以后,我们依然可以报考全日制学硕、全日制专硕、或者非全日制;与你本身是不是二战或者就业没有关系。

棋魂

考研调剂不成功,准备二战,应该在哪复习?

2020年的考研基本上已经结束了,关于考研,调剂的高峰也基本上已经过去了,接下来会有一些零星学校的考研调剂,但是机会已经不多了。经历过考研调剂的毒打,我相信现在不少人已经直接放弃了调剂,开始思考是二战还是找工作的事情,找工作暂且不谈,对于想要考研二战的同学,结合个人经验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一.考研二战在哪复习?我个人是非常不建议在家复习的,虽然在家复习可以省去房租和饭钱,但是显然在学校复习复习学习氛围更浓,效率也更高。打算考研二战的同学在学校周边租房,平时在学校的自习室上自习是很多二战考研人采取的办法,这么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认识不同的研友,另一方面便于了解关于考研的最新消息。如果在家复习就会存在下面这一种情况,你刚花了三个小时做完一套模拟题,拿起来手机看了5分钟被你父母看见了,虽然表面上不会说什么但是次数多了,父母就会觉得怪不得没有考上,天天玩手机能考上吗?其实你刚拿起手机不到五分钟。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本来没什么,但是次数多了就会产生矛盾。 二.考研二战毕业前需要做什么?考生在离校前有一件事情是必须要做的,那就是打印成绩单,这一点很多人可能会忽略,但是当你二战考上复试的时候,肯定会要求提供考试成绩单。提前准备可以为自己省去很多麻烦,否则你就只能跑到存放档案的地方调取成绩单,甚至还有同学要跑到原学校的档案室。三.考研二战档案放在哪里?对于考研二战的同学基本上都是没有找工作,但是你毕业之后学校就不再帮你保管档案了,所以这个问题要引起重视,如果档案丢失你考上研究生录取都成问题。对于档案的处理一般是返回生源地原籍,或者返回当地人才市场,具体存放在哪里不重要,反正你只是暂时存放,考上研究生之后拿着调档函,可以把档案调到你录取的学校,也就是说你必须知道档案的具体去向,具体学校会给你发一个报到证。 对于打算考研二战或者2021年考研的学生,留给你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目前为止只剩下205天,7个月都不到,如果想好了二战,那就抓紧时间复习吧!

非知失也

为什么有很多已经读研一的研究生选择退学,回去二战考研了呢?

不知道什么时间开始,慢慢的有很多已经老上硕士研究生的学生,都已经开始上研究生的课程了,但是却突然又决定退学要回去二战考研呢?或许你曾经也见到过这样的学生,或许你很纳闷有多少人想考都考不上,你既然考上了为什么还要退学呢,回来二战考研能够保证你再次考上吗?我相信大多数的学生都是这样想的,毕竟考研不易,考上了就应该真心但是或许你们真的不理解他们。那么为什么有很多已经读研一的研究生退学二战考研呢?首先,这些学生绝大多数是被调剂的学生。试想当你的第一志愿没有录取,你或许能够选择的只有是调剂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调剂生都是非常完美的,并不是所有的调剂生都可以调剂到非常好的学校的。甚至有的调剂生被调剂到和自己所喜欢的研究方向完全不相同的研究方向上,当进入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时发现自己完全没有兴趣,自己根本不可能实现读研的种种,目标。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便会有一部分研究生会选择退学,二战考研。其次,到了研究生院校,形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这些学生被调剂到的学校一般都是双非院校,也有是普通二本院校,甚至是还不如自己本科院校的高校。当来到这样的学校时,这些学生发现这完全不是自己理想中的硕士研究生的生活完全体验不到研究生该有的属性。同时,甚至自己的导师和自己的大学老师没有很大的差距时,以及学校的学术氛围和招生进来的硕士研究生的素质等综合方面,他们便尽快的想离开这样的高校。最后,不满足当下,追求更高的环境。说实话,每年研究生入学时,有很多学生表示想退学,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所考的这所大学,真的或许和自己的本科没有太多的区别。于是,对于那些不满足当下的研究生,为了追求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高质量的学生来说,他们必然会选择离开,因为在这里读研或许是他们不可以接受的,所以便退学了,考自己理想的211985院校去了。总之,这些退学的研究生其实选择或许是一个明智的,但是结果是否能够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或许没有人能够给予肯定的回答!!!

大村姑

考研“二战”要不要换学校?这种情况的我强烈建议你换一所

考研“二战”要不要换学校?这种情况的我强烈建议你换一所2019年的考研形势超乎了很多人的预料,人数的暴增就注定了这是一场艰难的战役,一开始的报名人数就决定了失败是属于大多人的。从准备的时候大家就知道等待自己的结果只有两个,成功上岸或者继续留在苦海里。考研也跟以往的考试不同,有的时候选择是大于努力的,并不是努力就会得到一个结果,不知道是不是会有收获,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的学习,然后去等待一个结果。一年的辛苦付出由于种种原因惜败,二战成为很多人的选择。动了考研这个念头,不考上真的容易成为心中的一个结。那么二战要不要换学校?很多人一战的失败就源于学校的选择上,报考的时候都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都想去名校,想去地域好的城市,大家都这样想就造成了热门的学校挤破头的现状。19年据说人大的金融专业没有400分是复试资格都没有的,真的是报考人数一多起来就容易出现神仙打架的局面。但是很多同学认为自己复习了一年专业课上轻车熟路,又有经验,能避免掉很多的坑,如果换学校心里没有一点把握,之前一年的努力要大打折扣。看起来是很有道理的,但也不完全是这样,是要分情况的。根据你失败的原因来看,如果你是败在了公共课上,有一些同学是公共课单科不过线,专业课考到130+,真的是可惜,二战继续考原来专业和学校是没有问题的。有的同学专业课只差几分,这种情况也是可以继续挑战一次,不过也得看看学校的竞争激烈程度。然后就是专业课的成绩不理想的,在你认真准备了专业课,在考试之后对自己还比较满意,感觉良好,但是分数差强人意。在考试的时候你觉得试卷上的内容都见过,都能答上去,感觉难度不是很大,都有自己的思路,但是结果却大跌眼镜,严重影响了你的总成绩,这种情况是建议换学校的。因为考研的特殊性,特别是文科性质的专业,没有答案可以参考,不会有老师告诉你哪里出错了,得分低的原因都不知道。那你就可能在同样的地方跌倒两次,二战的成本也是非常高的,就业会失去应届生的优势,又是一年的准备,身上的压力也会翻倍,所以选择要慎重。很多人不舍得换就是觉得舍不得一年的辛苦付出,其实一开始的方向是错的,也应该今早放下,可能真的不适合你,执着于过去可能让你在误区里走不出来。考研的失败肯定是存在许多的问题的,大家在进行新一轮的准备之前一定要将整年的复习进行总结和反思,拿个笔记本记下来,一年的经验不能是白走的,你必须找出失败的原因,你仅仅是专业课。不然接下来的复习,很容易重蹈覆辙。有人说二战的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心理上将会面临更大的压力,同届考上研的可以安心地去读研,选择工作的同学专心挣钱就好了,慢慢地与身边的人都区分开了,而你得舍弃应届生就业的机会,付出时间与金钱去再试一把。已经经历过一次考研的你明白考研的残酷,知道付出不一定有结果,但是还是决心二战。再次进行选择的时候大家肯定不会再像一战那样天真,客观评估自己,总结经验教训,祝愿大家都能上岸,既然选择远方便不顾风雨兼程。